脾脏常见疾病的CT诊断

合集下载

脾脏常见疾病的CT诊断

脾脏常见疾病的CT诊断

肝脏体积缩小,形态不规则,边缘呈波浪状,肝 裂宽,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胆囊体积 稍大,壁厚;脾在约八个肋单元,于脾脏下极 可见多发片状稍高密度影,形态不规则,增强 后未见明显强化呈相对呈低密度,肝脾外缘 可见弧形液性暗区,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 巴结. 诊断:符合脾破裂.脾脏可见大片积出血灶, 周边小的灶性坏死,伴炎细胞浸润,出血灶周 围脾脏组织大致正常.
[诊断要点]
1.症状: 1>发热:发热前常有寒战,多为弛张热. 2>腹痛:脾区持续性钝痛、胀痛. 3>其他:腹胀、恶心、呕吐、乏力和消瘦. 2.体征:脾大,脾区有压痛和叩击痛. 3.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增 高,>10×109/L,中性>0.7.
[CT表现]
1.CT平扫: 1>脾脓肿早期表现为脾弥漫性肿大,密度稍低且均 匀. 2>发生液化坏死后,见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CT 值大多在20HU左右,边界不清. 3>少数脓肿内可见小气泡或气液平面为特征性表 现. 2.增强扫描:见脓肿壁明显强化,中心坏死区无强 化.当脓肿为多发而又较小时,则常表现为增强后脾 内斑点状或粟粒状低密度灶.
外伤后脾脏内高密度出血灶,一般可明确诊 断.脾脏有些类圆形低密度出血灶有时与脾 脏占位性病变不易区分,增强扫描有利于鉴 别. 脾血管瘤增强后有延迟强化,同肝血管瘤强 化特点;
脾淋巴瘤一般多发,且增强后有轻度不规则 强化可鉴别. 脾梗塞一般呈片状楔形低密度灶,无外伤病 史有利于鉴别.
脾血管瘤
脾血管瘤〔splenic hemangioma为脾脏 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尸检发现率为0.3%~14%, 好发年龄为20~60岁,成人以海绵状血管瘤 多见,儿童多为毛细血管瘤.男女发病无明显 差别,肿瘤生长缓慢,病史长达数年以上.

脾脏病变影像诊断(全面汇总版)

脾脏病变影像诊断(全面汇总版)

脾脏病变影像诊断(全面汇总版)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和免疫器官。

相比于肝脏,日常工作中,脾脏的病变相对少见得多。

接下来,我们一一总结一下,脾脏常见及少见的病变,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以备工作中不时之需。

1、脾囊肿脾囊肿相对少见,可以分为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也可以按病因分为寄生虫性与非寄生虫性脾囊肿。

影像诊断较为容易,CT低密度,MR上T1WI低、T2WI高信号,信号接近水。

少数合并出血、感染或囊内蛋白含量高时密度和信号可较复杂。

脾脏内类圆形液体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

诊断与其他部位的囊肿类似,不难。

脾包虫囊肿,囊内见子囊。

囊肿内密度或信号可由于囊内容物的不同而不同。

包虫囊肿与单纯囊肿表现可类似,但脾包虫不同点在于:包虫多见于流行病区,囊壁可有弧形钙化,未钙化的囊壁可有增强,囊内有时可见子囊,多合并肝包虫。

脾囊肿诊断多不困难,偶尔需要与脾淋巴管瘤、囊性转移瘤鉴别,脾淋巴管瘤多有分隔,增强后囊壁及分隔轻度强化,囊性转移瘤有原发病史,囊壁通常较厚,不规则,边界不清,增强后囊壁有强化。

小结:脾囊肿CT多为低密度,合并出血、感染、蛋白或钙类较多时密度可较高并不均匀;囊壁偶见钙化;增强后病灶无强化。

MR上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出血、感染、蛋白或钙类时信号可不均匀,弥散不受限。

2、脾血管瘤脾脏血管瘤为脾脏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成人以海绵状血管瘤多见,儿童以毛细血管瘤多见。

CT多为边缘较清楚的单发或多发的低密度影,病灶较大时可见中心更低密度瘢痕,病灶内可见点状或星芒状的钙化,亦可见边缘线样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结节状强化,随时间延长逐渐向中心填充,较小病灶也可以出现动脉期即完全填充强化,门脉期、平衡期强化程度逐渐减退,但仍呈相对高密度,延迟扫描呈等或稍高密度;MR表现为T1WI低、T2WI高信号,合并出血、血栓、纤维化及含铁血黄素沉着等时信号不均匀,DWI稍高信号,ADC高信号,如有中央瘢痕则呈T1WI低、T2WI等或低信号,增强扫描强化方式与CT类似。

医学影像脾脏疾病影像学检查及诊断

医学影像脾脏疾病影像学检查及诊断

病理学 贫血性梗死.在脾淤血时,贫血性梗死病灶周围有出血带 梗死的病灶常为多发 表现为尖端朝向脾门的楔状分布 有时脾梗死还可伴发脾内出血
CT
多发生于脾前缘处近脾门的方向 平扫时为低密度区 梗死灶呈三角形或楔形、底近脾的外缘.尖端面向脾门 增强扫描显示更为清楚
脾密度增高而梗死灶不增强,对比更好 若整个脾脏梗死.则在增强扫描时,整个脾脏呈不强化现象,只有脾包膜有增强现象
症状 不典型,多在体检中发现,扭转时出现疼痛。查体触及一活动包块 平片 脾窝处脾影消失 胃肠造影 腹腔内活动性肿块应 CT 可显示异位脾的形态位置 血管造影 可显示脾动脉位置,脾扭转时,可见脾动脉突然中断消失
额外脾(副脾accessory spleen)
常位于脾门处,单发占88%,双副脾占9%,两个以上占3% 症状 多无症状,查体时或无意中发现 胃肠造影 副脾位于胃壁或为周围者,可产生类似于胃粘膜下肿瘤征相 血管造影 可见脾动脉分支进入副脾,实质期副脾呈边缘光滑密度增高影,与主脾染色一致 CT 脾门处小结节影,类圆形,光滑。直径不超过2,5cm.其CT值与主脾相同
厚3—4cm。重量150g 长径:下极最低点到脾上极最高点的最大距离 宽径:垂直于长轴的最大径
脾的解剖及正常影像
血管造影 动脉期:脾动脉起源于腹腔A,有的起自腹主A,或肠
系膜上A分支 毛细血管期:脾的密度开始不均匀,以后逐渐变均匀,
密度增加 静脉期:脾静脉5-8mm
•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脾的转移瘤以血行播散为主,少数也可为淋巴管转移。 可来源于肺癌、乳腺癌、卵巢癌、胃肠道恶性肿瘤,少数也可来源于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
骨及软骨恶性肿瘤等 占全身转移瘤的2-4%。
临床表现

脾脏体积增大ct诊断标准

脾脏体积增大ct诊断标准

脾脏体积增大ct诊断标准
脾脏体积增大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通常通过CT扫描来进行诊断。

CT扫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
图像,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脾脏的大小和形态。

在进行CT扫描时,医生会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评估脾脏的体积是否
增大。

其中,常用的诊断标准包括脾脏的横断面积、体积指数和脾脏
与肝脏的比值等。

首先,脾脏的横断面积是评估脾脏体积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脾脏横断面积应该在40-60平方厘米之间。

如果横断面积超过了正常范围,就可能提示脾脏体积增大。

其次,体积指数是另一个常用的评估指标。

体积指数是通过计算脾
脏的三维体积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脾脏体积指数应该在
150-250立方厘米之间。

如果体积指数超过了正常范围,就可能表明脾
脏体积增大。

此外,脾脏与肝脏的比值也是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

正常情况下,
脾脏的大小应该与肝脏相当或稍微小一些。

如果脾脏与肝脏的比值超
过了1,就可能提示脾脏体积增大。

脾脏体积增大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包括感染、炎症、肿瘤等。

因此,在进行CT扫描时,医生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总之,脾脏体积增大的CT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脾脏的横断面积、体积指数和脾脏与肝脏的比值等。

通过这些标准,医生可以准确评估脾脏的大小和形态,帮助患者早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脾脏肿大ct诊断标准

脾脏肿大ct诊断标准

脾脏肿大ct诊断标准
脾脏肿大的CT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直接测量脾脏的大小。

正常脾脏的长度应为10-12cm,宽度应为5-6cm,厚度应为3-4cm。

如果测量的数值超过这些正常范围,则说明脾脏有肿大。

2. 在CT横断面上,脾脏的大小超过5个肋单元。

3. 在CT扫描过程中,如果肝脏已经扫描完毕而脾脏还没有完全扫描,这也表明脾脏有肿大。

根据脾脏肿大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肿大。

轻度肿大时,患者左上腹查体不可触及肿大的脾脏,CT检查提示脾脏的体积在6-9个肋
单元之间,可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

中度肿大时,左上腹查体可在左肋下触摸到肿大的脾脏,CT检查可发现脾脏大小约在9-12个肋单元之间。

重度肿大时,巨大的脾脏可在患者的肚脐水平触及,CT可见脾脏将患者的胃肠管
明显挤压,可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断应由专业医生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如诊断为脾脏肿大,应尽早治疗以避免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脾功能亢进ct诊断标准

脾功能亢进ct诊断标准

脾功能亢进ct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脾功能亢进(splenic hyperfunction)是指脾脏在正常状况下增大并出现异常的功能活动。

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和造血器官,起着滤波、贮存和清除血液中病原体、老化细胞和代谢产物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某些病理条件下,脾脏可能会发生亢进,导致其功能异常增强。

脾功能亢进可以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和遗传性疾病等。

这些病因在不同程度上刺激了脾脏的免疫反应和造血功能,使其发生亢进现象。

临床上,脾功能亢进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包括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引起的贫血、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等。

此外,患者可能还会出现乏力、食欲差、消化不良等症状。

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手段,可通过获取多层次的断层图像,为医生提供详细的解剖和病变信息。

针对脾功能亢进,CT扫描可以用于评估脾脏的大小、形态和密度等指标,进而判断脾脏是否存在亢进现象。

本文将详细介绍脾功能亢进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并重点关注脾功能亢进的CT诊断标准。

通过对已有的临床和科研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CT诊断脾功能亢进的关键指标和标准。

这对于临床医生准确评估患者脾功能是否亢进、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本文旨在全面概述脾功能亢进的CT诊断标准。

通过对脾功能亢进的深入研究和有效的诊断手段,有望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在论文或文章中对内容进行组织和安排的方式和顺序。

合理的文章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本文的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介绍脾功能亢进和其对人体的影响,引发读者的兴趣。

1.2 文章结构:说明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的内容安排,提供对整篇文章的预期。

1.3 目的:明确表达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确保读者了解研究的动机和重要性。

脾脏影像诊断学

脾脏影像诊断学
滑,密度均匀,接近水的密度。CT值为 -10~10Hu。囊壁可钙化。先天性囊肿 壁钙化细而光滑,后天性壁后而规则。 增强,边界更清,病灶内无强化。
脾囊肿
2、MRI表现
T1低信号,T2高信号。边缘光滑信 号均匀。
2、脾血管瘤 spienic hemangioma
是该脏器常见的良性肿瘤。尸解发 现率为0.03%-0.14%。
3、淋巴管瘤 spbcnic lgmphangima
是淋巴系统先天性疾病,在发育异 常的基础上,由于阻塞的淋巴管不断扩 张而形成。单发结节位于脾被膜下,多 发结节分布全脾。
影像表现
1、CT:平扫圆形、类圆形低密度灶、边 清、密度均匀,CT值15-33Hu,不增 强无法与其它囊肿鉴别。
2、MRI:与脾囊肿相近。
1)呈新月形或半月形病变,位于脾缘。 2)相邻脾实质受压变平或呈内凹状。 3)新鲜血的CT值高于脾脏或相等,逐渐
降低并低于脾脏。 4)对比增强,脾实质增强血肿不增强。
脾内血肿
视检查时间,呈圆形或椭圆形略高 密度,等密度或低密度影,对比增强扫 描,脾实质强化,血肿不强化。如果脾 包膜破裂,则形成腹腔积血征象。
临床表现
通常无症状,但较大的血管瘤可以 伴有脾增大压迫周围脏器产生相应的症 状。大约有25%的病人由于脾破裂主现 急腹症,突然腹痛、血压下降、休克。 也有病人由于脾亢进产生贫血、乏力、 心悸等表现。
病理
脾血管瘤与其他部位血管瘤相近, 常呈海绵状,与正常脾分界不清。镜下 见血管内皮细跑成增生,病灶大小不一, 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偶见钙化。大的 血管瘤中央可见纤维瘢痕,呈不归规则 形态。
影像学表现
1、腹部X线平片表现: 1)脾阴影外形不清,脾增大密度增高。 2)胃体右移左半结肠及脾曲间隙增宽,

脾脏疾病影像学检查及诊断

脾脏疾病影像学检查及诊断

脾脏疾病影像学检查及诊断1. 引言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和免疫防御器官,在临床中常常发生各种疾病。

脾脏疾病的影像学检查及诊断对于准确评估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脾脏疾病的常见影像学检查方法以及诊断要点。

2. 影像学检查方法2.1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脾脏疾病最常用的初筛方法,具有无创、无放射线、成本低的优点。

在超声检查中,可以观察脾脏的大小、形态、边界、纹理等特征,并可以评估脾脏内部的异常结构、肿块、囊肿等病变。

超声检查还可辅助引导其他检查方法的进行,如穿刺活检等。

2.2 CT检查CT检查是一种以X射线为基础的断层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脾脏解剖信息和病变特征。

CT检查可以对脾脏进行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图像。

在CT检查中,可以观察脾脏的大小、密度、病变的强化特点等,对于脾脏肿瘤、囊肿、梗死等疾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2.3 MRI检查MRI检查利用磁共振技术获取脾脏的详细影像,可以提供更清晰的解剖细节和更丰富的病变信息。

MRI检查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脾脏的形态、灌注、信号特点等,并对脾脏肿瘤、脂肪沉积等疾病进行准确的定量评估。

MRI检查还可提供功能影像,如扩散加权成像、灌注成像等。

2.4 核医学检查核医学检查是通过给患者注射示踪剂,利用示踪剂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来评估脾脏的功能和病变。

核医学检查常见的方法有脾功能显像、脾造影等。

脾功能显像可以评估脾脏的代谢活性和功能状态,对于脾功能异常、脾脏肿瘤等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脾造影可以观察脾脏的血液供应和排空情况,对于脾脏梗死、异位脾等疾病的诊断有特殊意义。

3. 诊断要点在脾脏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观察脾脏的大小、形态、轮廓等特征,对比左肾和胃的位置关系;鉴别脾脏的病理性增大与生理性增大,如脾脏肿瘤、脾亢等;视觉评估脾脏的内部结构,是否存在肿块、囊肿、出血、梗死等病变;判断脾脏的强化特点,对强化或弱化的区域进行进一步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ct下脾脏增大诊断标准

ct下脾脏增大诊断标准

ct下脾脏增大诊断标准
CT下脾脏增大诊断标准。

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其大小正常范围在体表面以下1-
2个横断面。

脾脏增大是指脾脏在CT扫描中显示出比正常情况下更
大的体积。

脾脏增大可能是由于多种疾病引起的,包括感染、肿瘤、炎症和其他系统性疾病。

在CT下,脾脏增大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脾脏横断面直径,正常成年人的脾脏横断面直径在8-12厘
米之间。

当脾脏横断面直径超过正常范围时,可以考虑为脾脏增大。

2. 脾脏体积,通过CT扫描可以测量脾脏的体积。

正常成年人
的脾脏体积在150-200立方厘米之间。

当脾脏体积超过正常范围时,也可以考虑为脾脏增大。

3. 脾脏密度,脾脏密度的改变也可以反映脾脏疾病的情况。

在CT扫描中,脾脏密度的改变可以提示出血、坏死、肿瘤等病变。

4. 脾脏与其他器官的关系,在CT扫描中可以观察脾脏与其他器官的关系,如肝脏、胰腺、肾脏等。

脾脏增大时,可能会对周围器官产生压迫和位移。

总之,通过CT扫描可以准确地诊断脾脏增大,并且可以对脾脏增大的原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诊断。

当发现脾脏增大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脾脏疾病影像学检查及诊断

脾脏疾病影像学检查及诊断

脾脏疾病影像学检查及诊断脾脏疾病影像学检查及诊断一、引言脾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淋巴系统器官之一,对维持免疫功能和血液参与有着重要的作用。

脾脏疾病是指影响脾脏结构和功能的各种疾病,包括肿瘤、感染、炎症和损伤等。

影像学检查在脾脏疾病的诊断和评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脾脏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诊断。

二、常见的脾脏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1·脾脏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非放射性的检查方法,在脾脏疾病的筛查和诊断中应用广泛。

它可以评估脾脏的大小、形态、血流灌注情况等。

2·脾脏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脾脏的横断面图像,能够观察脾脏的形态、密度和血供情况。

CT扫描在脾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作用。

3·脾脏MRI检查MRI检查具有较高的解剖分辨率,可以提供脾脏的详细解剖结构图像。

同时,MRI还可以通过特殊的脉序和造影剂增强等技术,对脾脏病变进行评估。

4·核医学检查核医学检查通过放射性标记剂和显像设备,可以获得脾脏的功能信息。

例如,脾脏造影可以评估脾脏的代偿功能,脾脏SPECT或PET-CT可以评估脾脏的代谢活性等。

三、常见脾脏疾病的影像学特点和诊断要点1·脾脏肿瘤脾脏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如脾囊肿、脾血管瘤、脾血管肉瘤和脾转移瘤等。

在影像学检查中,脾脏肿瘤的特点和诊断主要表现为肿块的形态、大小、边界清晰度、内部密度或信号强度等。

2·脾脏感染和炎症脾脏感染和炎症可以是继发于全身感染的,也可以是局部感染和炎症。

常见的疾病包括脾脓肿、脾结核和脾脓毒症等。

在影像学检查中,可以通过观察脾脏的形态、密度或信号变化,以及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和诊断。

3·脾脏损伤脾脏损伤常见于外伤,如交通事故、体育运动中的暴力撞击等。

在影像学检查中,脾脏损伤可表现为脾脏的裂伤、挫伤、积血等。

对于脾脏损伤的诊断,CT扫描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脾脏的正常与异常CT表现

脾脏的正常与异常CT表现
左图:CT平扫示脾门处类圆形小结节影,边界光滑 右图:增强扫描脾门部小结节影均匀强化,与脾脏强化一致
第三节 多脾综合症
❖ 多脾综合征(polysplenia syndrome)为先天性脾脏发育异 常伴有多个内脏畸形和心血管畸形的综合征。本病较为罕见。 【诊断要点】 1.多脾:多在2个以上,大小相近,位于双侧腹部或右腹部, 脾总重量等于正常脾重量。 2.心血管畸形:如肝段下腔静脉缺如,奇静脉或半奇静脉异 常连接并扩张,肝静脉直接汇入右心房,双上腔静脉,双主 动脉弓,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单心房及心脏位置异常 等。 3.两侧肺分叶异常。 4.内脏异位:可为部分性或完全性内脏转位。 5.其他表现:如胆囊缺如,胆管闭锁等。
❖ 2)增强扫描:血肿不增强,脾实质增强形成密度差异,清晰显示血肿形态和边缘。 当血肿较大时,脾可受压、变形。 3.脾实质内出血而无脾破裂: 1)CT平扫:显示脾内不规则高密度区。 2)增强扫描:血肿呈相对低密度区,与增强的脾脏实质形成对比。 4.脾破裂: 1)局部破裂:脾实质内局限性低密度带状影和/或稍高密度区,增强扫描更为清 楚,早期血肿境界可不清晰,随着时间延长血肿呈境界清晰的椭圆形低密度区。 2)完全破裂:脾周、脾曲、腹腔内均可见不规则的血肿存在,此时脾脏轮廓不规 则,体积增大,实质内可见有撕裂裂隙贯穿脾脏,呈不规则状低密度带
❖ 脾包膜下血肿 左图.CT平扫示脾脏后方包膜下见新月状低密度区; 右图.增强扫描脾脏强化明显,低密度区不强化,边界更加清楚
❖ 脾破裂 CT平扫示近脾门处脾内有一椭圆形低密度区, 密度欠均匀
第五节 脾梗死
❖ 脾梗死(infarct of spleen)是脾内的动脉分支梗塞,形成脾脏局部组织 的缺血坏死。脾梗死后,其坏死组织被纤维组织取代,因瘢痕收缩,脾 边缘出现局限性凹陷,较大梗死病灶中央产生液化形成囊腔。 1.大多数脾梗死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左上腹疼痛、发热等。 2.X线平片:可见左侧膈顶抬高和胸腔积液。 3.MRI检查:对脾梗死较敏感,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 增强后病灶无强化。 4.B型超声:脾实质内楔形低回声区,尖端指向脾门。 【CT表现】 1.急性期: 1)CT平扫:见脾实质内三角形低密度灶,基底位于脾的外缘,尖端常指 向脾门,边界清楚或模糊。 2)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边界较平扫时更加清楚。 2.慢性期: 1)CT平扫:梗死区密度逐渐增高,脾脏因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收缩而致 边缘局部内陷。 2)增强扫描:瘢痕组织呈轻微强化的低een)。脾脏大小个体差异较 大,解剖学测量脾脏的平均长10.5cm,宽6.5cm,厚2.5cm,最大径超过 15cm者肯定增大。引起脾肿大的病因很多,主要有炎症性、淤血性、增殖性、 寄生虫感染、胶原病和浸润性病变等。

脾脏疾病影像诊断鉴别ppt模板

脾脏疾病影像诊断鉴别ppt模板

脾脏疾病
❖ 1、脾先天发育异常; ❖ 2、脾外伤; ❖ 3、脾脓肿; ❖ 4、脾肿瘤; ❖ 5、脾弥漫性疾病; ❖ 6、脾梗死;
脾先天发育异常
1 游走脾:指脾位于正常位置以外的腹腔内其他部位, 多系脾蒂及脾有关的韧带松弛或过长所致,临床症 状多不典型,扭转时可出现疼痛。
2 副脾:为正常脾组织构成,多近脾门,结节状或球 状,一或多个,数毫米至数厘米,密度与增强特征 与脾脏相同。
临床特点: 脾脓肿病人常表现为败血症症状 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和腹痛 左上腹有触痛,白细胞计数升高
脾脓肿
CT表现: 早期为脾弥漫性增大,密度稍低尚均匀 组织液化坏死后,呈类圆形低密度病灶 增强后脓肿壁有强化,而液化区无强化 脓肿壁的周边有时可见低密度水肿带 少数病例脓肿内见小气泡或小液气平面 引起脾破裂者表现为包膜下出血和积液
肝脾多发转移瘤
脾弥漫性病变
表现为脾肿大,原因有: ❖ 炎症性:肠伤寒、败血症、结核、疟疾等 ❖ 淤血性:门脉高压、心脏病等 ❖ 增殖性:溶血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 肿瘤性:恶性淋巴瘤、白血病、转移瘤等 ❖ 寄生虫性:血吸虫病等 ❖ 胶原病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淀粉样变等
CT:上可直接显示脾增大的程度、形态、密度变化,及脾周围 的情况。横断面上脾外缘超过5个肋单元,脾下缘超过肝下 缘或厚度超过4cm可诊断为脾增大。
化脓性脾脓肿
脾囊肿
病理特点: 分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两大类 非寄生虫性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类 真性囊肿囊壁内含有上皮细胞层 而假性囊肿囊壁不含上皮细胞层 假性囊肿多与外伤、感染等有关 多为外伤性,次为胰腺炎并发症
临床特点: 小囊肿仅为影像学检查时偶尔发现 巨大囊肿可有压迫症状或触及肿块
脾囊肿
CT表现: 脾内圆形水样低密度,密度均匀 增强后边界更清楚,其内无强化 少数囊肿可见囊壁有弧状钙化影 外伤性囊肿囊内可见混杂性密度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新课件)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新课件)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
6
脾脓肿
2020-12-09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
7
包虫病
2020-12-09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
8
脾梗死
2020-12-09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
9
脾脏良性肿瘤
• 脾良性肿瘤:
• 脾血管瘤 • 脾淋巴管瘤 • 脾错构瘤 • 炎性假瘤
2020-12-09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
见边缘及分隔轻度强化,而淋巴管区不强化,使病变更清楚。
2020-12-09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
13
淋巴管瘤
2020-12-09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
14
脾脏良性肿瘤
• 脾错构瘤是正常脾组织异常混合排列组成,较罕见。CT表现可为团 块状低密度或等密度,等密度时仅表现为脾脏轮廓不规则,增强扫 描有中度强化,部分病灶内可有斑点状及弧形钙化及脂肪组织。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
Dr.Feng
2020-12-09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
1
• 脾脏占位性病变可分为非肿瘤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
• 非肿瘤性病变有结核、囊肿、脓肿、梗死等。 • 肿瘤性病变以恶性居多,约占2/3,良性仅占1/3,良性肿瘤以血管瘤最常见,
恶性肿瘤以转移瘤最常见。原发性恶性肿瘤虽然少见,但病种却很多,有来 源于脾髓淋巴组织的恶性淋巴瘤,来源于脾窦内皮细胞的血管肉瘤,来源于 脾包膜和脾小梁的纤维肉瘤等。
• 脾脏淋巴瘤: • 脾血管肉瘤; • 脾转移瘤;
2020-12-09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
19
• 脾脏淋巴瘤:
• 全身淋巴瘤的晚期脾脏受累 • 脾脏原发恶性淋巴瘤,以前者多见。

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常见疾病CT诊断价值!

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常见疾病CT诊断价值!

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常见疾病CT诊断价值!正常肝脏,胆囊,胰腺,脾脏报告时应注意描述:1.肝脏大小,形态,肝脏各叶比例及肝脏改变,肝门结构及肝内血管,肝内外胆管改变,肝内各结构密度及强化程度,类型和方式,胆囊大小,形态,密度及胆囊壁改变和增强后表现,肝周结构包括血管和淋巴结的改变;2.脾脏形态,大小,数目和位置,脾脏密度改变,强化后表现及强化程度和类型,脾脏血管改变;3.胰腺大小,形态大小,边缘,位置改变,胰管是否显示,增粗,胆总管表现,胰腺有无病变及其密度及强化表现,胰腺周围脂肪改变,渗出,积液,胰腺周血管改变,增强后表现,胰腺周围淋巴结改变;4.同时注意所显示其余结构有无异常。

肝脏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由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简称肝癌,我国是世界上高发地区之一,每年约10万人死于肝癌,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男多于女,肝癌发病隐匿,早期无临床症状,发现时多进入晚期,广泛应用血中甲胎蛋白测定和影象检查可提高早期肝癌的检出率。

肝癌主要来源于肝细胞的肝细胞癌(HCC),来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胆管细胞癌和同时包括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的混合型肝癌三种类型。

肝癌的大体病理分类沿用Eggel分类,分成三个类型:1.结节型,最常见,占全部HCC的64.4%,多起源于肝硬化结节,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边界清楚,可见包膜,2.巨块型,占23%,肿块≥10cm,边界不清,常侵犯门脉形成癌栓,以及在肝内转移;3.弥漫性,最少,占12.4%。

弥漫分布的小结节遍部整个叶,段甚至全肝。

此型最易形成门脉癌栓。

肝硬化的程度也最重,另外,单个瘤结节直径或2个相临的瘤结节直径之和≤3cm的HCC,又称为小肝癌,镜下一般分化较,对肝脏结构的破坏轻微,早期发现并治疗,预后较好。

肝癌在CT上通常表现为稍低到中等低密度肿块,合并有各种肝硬化的表现,如肝叶比例失调,肝脏体积缩小,肝裂与肝门增宽,肝表面及实质内结节样改变,脾脏大以及门脉高压的各种征象,一般认为,平扫时肝表面的不规则隆起,肿瘤内镶嵌样表现以及肿瘤周低密度环影是肝癌较具特异性的表现,增强后肝癌呈不均匀强化。

脾脏的正常与异常ct表现

脾脏的正常与异常ct表现

CT在脾脏疾病治疗决策中的作用
评估病变范围
通过CT检查可以准确评估脾脏病 变的范围和程度,为治疗决策提
供依据。
指导手术治疗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脾脏疾病, CT可以帮助制定手术方案,评估 手术难度和风险。
监测治疗效果
CT检查可以动态监测脾脏疾病的治 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PART 06
总结与展望
脾脏位置与形态
位置
脾脏位于左上腹部,胃的左侧, 膈肌之下,通常呈现为横椭圆形 的软组织影。
形态
脾脏形态规则,边缘光滑,无分 叶或不规则突起。
脾脏密度与CT值
密度均匀
正常脾脏在CT图像上密度均匀,无明显的低密度或高密度区 域。
CT值
脾脏的平均CT值通常略低于肝脏,但高于周围脂肪组织。具 体CT值可因个体差异和扫描参数而略有不同。
将CT与其他影像技术(如MRI、PET等)进 行融合成像,可以更全面地评估脾脏病变 的性质和范围。
智能化辅助诊断系统
个性化扫描方案
借助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开发智能 化辅助诊断系统,提高脾脏病变的诊断准 确性和效率。
针对不同患者和病变特点,制定个性化的 扫描方案,优化扫描参数和对比剂使用, 提高检查效果和患者体验。
CT在脾脏疾病诊断中的优势与局限性
要点一
优势
要点二
局限性
CT能够清晰显示脾脏的形态、大小、密度和结构,对于脾 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CT检查具 有快速、无创、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CT对于某些等密度病变和早期病变的检出率相对较低,需 要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此外,CT检查具有 一定的辐射性,对于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要谨慎使用 。
THANKS

脾的CT诊断

脾的CT诊断

【CT表现】
表现与肝海绵状血管瘤类似。
平扫:边缘清晰低密度区,较大病灶中央可
见更低密度的疤痕区。
增强:对比剂快速注入,病灶周边明显结节 状增强,向中央充填。延迟扫描病灶完全充 填,与正常脾实质密度一致 。
【MRI表现】 T1WI稍低于脾信号,T2WI显著高信号。 增强:同CT。
4.孤立大肿块型。
【CT表现】
平扫
弥漫肿大型、粟粒型:脾肿大,但肿瘤太小 CT不能显示。 多发结节型和孤立大肿块型:脾密度不均, 单发或多发低密度肿块,边缘模糊不清。
增强:
不规则强化,程度低于脾脏。 全身恶性淋巴瘤脾侵润者脾门及腹膜后淋巴 结肿大
脾淋巴瘤(图)
脾淋巴瘤 (图)
2.脾脏形态
横膈及胸壁侧光滑、圆隆。
脏侧面凹凸不平形态不规则可呈波浪状
或分叶状,凹陷处为脾门。
3.脾脏大小: (1)解剖学测量脾脏大小 平均长10·5cm;宽6·5cm;厚2·5cm。 (2)CT测量脾脏大小 有“肋单位”法 正常脾脏5个肋单位。
4.脾脏平扫CT 脾脏平扫CT值约为50Hu。 脾脏增强动脉期密度不均匀明显强化呈花斑 状,静脉期密度趋向均匀。 脾动静脉分别在动脉期和门脉期强化。
位于左季肋部,与第9~11肋相对。
成人脾重100~250克,长10.5cm,宽6.5cm,
厚2.5cm。
正常脾长度不超过15cm,脾下缘不低于肝右
叶下缘,脾前缘不超过腋中线。
三、脾脏正常影像学表现
(一)正常CT表现 1.位置与毗邻 位于左上腹后部 脾脏上方为横膈 内侧为胃底 外接胸壁后
(一) 囊肿
(二) 脾血管瘤
脾恶性肿瘤
(一)脾恶性淋巴瘤 (二)脾转移瘤

脾大在ct上的诊断标准

脾大在ct上的诊断标准

脾大在ct上的诊断标准
一、脾脏大小
脾脏大小通常通过测量脾脏的厚度和宽度来进行评估。

在CT图像上,脾脏的厚度通常不超过4cm,宽度不超过10cm。

如果脾脏厚度超过4cm,宽度超过10cm,则可能存在脾大的情况。

二、形态变化
脾脏的形态变化也是诊断脾大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的脾脏应该呈锐利的三角形,边缘光滑,轮廓清晰。

如果脾脏出现圆润、边缘不整齐或模糊不清等情况,可能存在脾大的情况。

三、密度不均
密度不均是脾脏病变的常见表现之一。

在CT图像上,如果脾脏出现密度不均的情况,可能存在脾大的情况。

这种密度不均可能表现为局部密度增高或降低,或者是整个脾脏的密度不均匀。

四、周围组织关系
周围组织关系也是诊断脾大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的脾脏周围应该没有其他异常组织或器官的压迫或侵犯。

如果脾脏周围出现其他异常组织或器官的压迫或侵犯,可能存在脾大的情况。

五、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是脾脏病变的常见表现之一。

在CT图像上,如果脾脏周围的淋巴结出现肿大,可能存在脾大的情况。

这种淋巴结肿大可能出现在胰周、胃周、腹膜后等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别诊断】
脾血管瘤; 脾淋巴瘤; 脾梗塞; 脾感染性病变
脾脏是腹腔内最易受外伤而发生破裂的器官,其损伤在腹 部闭合性损伤中最为常见,常合并脾包膜下出血、腹腔内 积血或腹腔内脏器的损伤等。临床上可有外伤史、左上腹 疼痛、失血性休克等表现。
CT多表现为脾实质单发或多发不规则不均质高密度或 低密度影,边界不清;脾包膜下出血常表现为脾周“新月 状”影,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腹腔内积血常表现为肝、脾 与腹壁间带状影或血液充填于肝肾隐窝、结肠旁沟内;增 强后正常脾脏明显强化,而破裂脾组织、血肿及包膜下血 肿不强化而呈相对低密度。
【诊断要点】
1.症状: 1)发热:发热前常有寒战,多为弛张热。 2)腹痛:脾区持续性钝痛、胀痛。 3)其他:腹胀、恶心、呕吐、乏力和消瘦。 2.体征:脾大,脾区有压痛和叩击痛。 3.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10×109/L,中性>0.7。
【CT表现】
1.CT平扫: 1)脾脓肿早期表现为脾弥漫性肿大,密度稍低且 均匀。 2)发生液化坏死后,见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 CT值大多在20HU左右,边界不清。 3)少数脓肿内可见小气泡或气液平面为特征性表 现。 2.增强扫描:见脓肿壁明显强化,中心坏死区无 强化。当脓肿为多发而又较小时,则常表现为增 强后脾内斑点状或粟粒状低密度灶。
脾破裂
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器官。 它被与其包膜相连的诸韧带固定在左上腹 的后方,尽管有下胸壁、腹壁和膈肌的保 护,但外伤暴力很容易使其破裂引起内出 血。
患者,男性,44岁,上腹外伤,疼痛伴 呕吐2小时之主诉来诊
经地测量: 肝周低密区CT值为36HU,脾下极前下缘片状影CT值为 58HU,同层面脾脏CT值为45HU 肝脏周围积液征象,脾脏形态不规则,脾周可见略高密度 影。
女 54岁,高热,腹痛.
脾淋巴瘤(lymphoma of the spleen)
是脾脏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 脾淋巴瘤及全身性淋巴瘤脾浸润两种,后 者多见。 病理学上分为霍奇金病(HD)和非霍奇金 淋巴瘤(NHL)两大类,这两种淋巴瘤均 可累及脾脏。CT检查难以区分组织结构。
诊断要点】
1.CT平扫: 1)脾内见圆形、类圆形低密度病灶,边界较清楚。 2)较大血管瘤时,脾脏体积可增大,瘤体中央可有瘢痕形 成,表现为更低密度,当内部有新鲜出血时,可见高密度 区。 3)病灶大小不等,多为单发,也可多发,可见有斑点状、 星芒状钙化灶。 2.增强扫描: 1)肿瘤边缘多呈斑片状强化,静脉期和平衡期强化扩大并 逐渐向中心充填,延迟后与正常脾脏密度一致。与肝血管 瘤呈类似改变. 2)当肿瘤中心有血栓形成或瘢痕存在时,中心可有始终不 强化区域
结果: 手术记录如下: (剖腹探查)取上腹正中切口,探查见腹盆腔有较多的积血 和血凝块,脾脏表面凹凸不平,肝、脾周有积血。收除腹 盆腔积血约1000ML。仔细探查于脾上极脏面可见一深约 2cm,长约4cm裂口,时有出血。 最后诊断:外伤性脾破裂。
男,59岁,肝炎后肝硬化6年余,左 季肋部外伤10天,腹痛腹胀1天
脾淋巴管瘤
脾淋巴管瘤(splenic lymphangioma)是一 种少见良性淋巴管畸形。多为中青年患者。 病理学分为三种类型: ①毛细血管性淋巴管瘤; ②海绵性淋巴管瘤; ③囊性淋巴管瘤。 以囊性淋巴管瘤多见,病变累及多个脏器 时称淋巴管瘤病。
【CT表现】
1.CT平扫:脾脏增大,脾实质内见单发或 多发的低密度病灶,边界清晰,病灶内见 粗大分隔。 2.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及分隔有轻度强化, 中央无明显强化,囊壁显示清晰。 3.鉴别诊断:脾淋巴管瘤的CT表现类似囊 肿,其CT值比囊肿要高,且有粗间隔,增 强扫描见边缘和间隔强化,并见囊壁显示, 而脾囊肿密度均匀,增强无囊壁显示。
临床上游走脾合并脾扭转罕见,多见于20~40岁 女性,曾有年龄最小者为2天的报道。脾扭转的临 床症状依脾蒂扭转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轻度扭转表现为与脾充m有关的慢性腹痛。
中度扭转表现为间断旋转引起的间断性腹痛。
重度扭转表现为急性扭转导致的脾梗死和脾肿大、 累及邻近器官所致的急性腹痛。
本例患者表现为慢性经过,临床症状不典型,容 易误诊。
1.大多数脾梗死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左 上腹疼痛、发热等。
2.X线平片:可见左侧膈顶抬高和胸腔积液。
3.MRI检查:对脾梗死较敏感,T1WI表现 为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增强后病 灶无强化。
4.B型超声:脾实质内楔形低回声区,尖端 指向脾门。
【CT表现】
1.急性期: 1)CT平扫:见脾实质内三角形低密度灶,基底位 于脾的外缘,尖端常指向脾门,边界清楚或模糊。 2)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边界较平扫时更加清 楚。 2.慢性期: 1)CT平扫:梗死区密度逐渐增高,脾脏因纤维组 织增生和瘢痕收缩而致边缘局部内陷。 2)增强扫描:瘢痕组织呈轻微强化的低密度区。
肝脏体积缩小,形态不规则,边缘呈波浪 状,肝裂宽,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 胆囊体积稍大,壁厚;脾在约八个肋单元, 于脾脏下极可见多发片状稍高密度影,形 态不规则,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呈相对呈 低密度,肝脾外缘可见弧形液性暗区,腹 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诊断:符合脾破裂。脾脏可见大片积出血 灶,周边小的灶性坏死,伴炎细胞浸润, 出血灶周围脾脏组织大致正常。
平扫示均匀的低密度影,边界清。内部有 出血坏死时,密度密度可不均匀。增强后 肿瘤边缘先出现斑点状强化,增强区渐向 中心扩展 。3-4分钟后,全部增强,呈等密 度状态。
脾结节病
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 常侵犯肺、双侧肺门淋巴结,临床上90% 以上有肺的改变,其次是皮肤和眼的病变, 浅表淋巴结、肝、脾、肾、骨髓、神经系 统、心脏等几乎全身每个器官均可受累。 结节病多见于中、青年人,儿童及老年人 亦可罹患。据统计,20~40岁患者占总人 数的55.4%,19岁以下占12.9%,60岁以上 占8.3%。我国平均发病年龄为38.5岁, 30~49岁占55.6%。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 女略多于男(女∶男为3∶2)。
脾梗死。CT平扫(上图)示脾内多发低密度区,边界模糊。增强扫描示病灶边界变清, 为多发的楔形低密度灶,无强化表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脾脓肿
脾脓肿(spleen abscess)是一种比较少见 的感染性病变。发病率在0.14%~0.7%之间, 死亡率较高。脾脓肿是败血症脓栓的结果, 致病原因分为: ①全身感染或脾周感染。 ②脾外伤后继发感染或脾囊肿继发感染。 ③免疫机制低下的患者,如HIV阳性。 ④经导管脾动脉栓塞术后继发脾脓肿等。
患者女,12岁。左上腹痛半年余,现感觉 下腹胀痛,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 无放射痛及畏寒、发热。体检:腹部未见 肠型、蠕动波;下腹部可扪及质韧、光滑 肿物,边界清,无压痛。实验室检查: WBC 21.6×10^12/L。
CT表现:下腹及盆腔内可见一无明显强化的肿块, 其上极向上可见直径约2厘米漩涡状结构影,内可 见一管径较细有血管影,至肿块上方约4CM处中 断。正常脾区未见脾影,可见肠管。门静脉期肝 右叶可见片状低密度影。
脾转移瘤
脾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 of the spleen) 占全身转移瘤的2%~4%,多见于中老年, 主要由全身各部位恶性肿瘤(如肺癌、乳 腺癌等)经血行转移至脾;周围脏器恶性 肿瘤(如胃癌、胰腺癌等)直接侵入脾; 淋巴管转移较少见。人体免疫机制与脾脏 关系密切,发现脾转移的病例则说明免疫 机制受损 .
45岁女性,左上腹痛。
【影像所见】
平扫肝脾密度尚均匀,未见明显低密度结 节。增强后脾见弥漫性分布3cm以下大小不 等低密度结节,部分形态欠光整,后腹膜 见等密度结节影,边缘光滑,无融合。肺 部CT示两侧肺门对称淋巴结肿大,纵隔淋 巴结光整无融合。肺内也见多个小结节。
脾梗死
脾梗死(infarct of spleen)是脾内的动脉 分支梗塞,形成脾脏局部组织的缺血坏死。 脾梗死后,其坏死组织被纤维组织取代, 因瘢痕收缩,脾边缘出现局限性凹陷,较 大梗死病灶中央产生液化形成囊腔。
病例1
外伤后脾脏内高密度出血灶,一般可明确 诊断。脾脏有些类圆形低密度出血灶有时 与脾脏占位性病变不易区分,增强扫描有 利于鉴别。 脾血管瘤增强后有延迟强化,同肝血管瘤 强化特点; 脾淋巴瘤一般多发,且增强后有轻度不规 则强化可鉴别。 脾梗塞一般呈片状楔形低密度灶,无外伤 病史有利于鉴别。
脾血管瘤
脾血管瘤(splenic hemangioma)为脾 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尸检发现率为 0.3%~14%,好发年龄为20~60岁,成人以 海绵状血管瘤多见,儿童多为毛细血管瘤。 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肿瘤生长缓慢,病 史长达数年以上。
手术所见:脾位于下中腹部及盆腔内,瘀血肿大 呈暗紫色,脾蒂顺时针旋转720。脾动脉无搏动, 行脾切除术。镜下见脾窦高度扩张、充血,部分 区域可见片状坏死。
综合诊断:游走脾伴脾扭转
图1 盆腔内无明显强化的肿块 图2 冠状位最大密度投影(MIP)示下腹及盆腔类 似脾形态的肿块 图3 白箭示漩涡状结构,黑箭示血管状影 图4 肝脏灌注异常,肝右叶见大片状低密度影
游走脾主要靠影像学检查确诊。 CT不仅可以显示游走的脾,还可了解扭转后脾的 血运情况,是术前诊断较理想的方法。本例CT表 现脾位于下腹及盆腔,未按正常睥强化模式强化, 提示脾缺血; 上方可见漩涡状结构,为扭转的脾蒂,文献中亦 有报道,可能是实质脏器扭转的特异表现。另外, 本例门静脉期肝有叶出现片状低密度灌注异常区。 肝灌注异常反映了肝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见于 多种疾病。本例在排除肝脏自身病变和肠系膜上 静脉异常后,应考虑脾静脉血来源不足,这对脾 蒂急性扭转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
1.脾脏增大,不规则发热,贫血,胃肠道症 状等。 2.全身淋巴瘤:腹股沟、腋下或锁骨上区可 触及肿大淋巴结。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CT表现】
1.原发性脾淋巴瘤: 1)CT平扫:脾肿大,脾实质内单发或多发性低密 度灶,边界不清。 2)增强扫描:低密度病灶呈不规则轻微强化,边 界清晰。 2.全身性淋巴瘤脾浸润: 1)脾肿大,弥漫性脾浸润,呈小结节状低密度灶, 密度不均匀,结节大小在1cm以下。 2)增强扫描脾实质低密度轻度强化结节。 肝脏多同时受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