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洒阳光,让中等生也灿烂起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播洒阳光,让中等生也灿烂起来

所谓中等生,通常指那些在班级中学习成绩一般,个性以及优、缺点不是很明显的学生。他们虽然不是很惹眼,却是班级的主力军,占到了班级总人数的60%以上。他们当中,有些人智商偏高,有一定的挖掘潜力,但大多数对自己信心不足,成绩平平,属于那种需要加倍努力方可挤进优生行列但稍做松懈便容易下滑甚至堕为问题生的孩子。通常情况下,中等生默默无闻,很少主动冲进教师的视野范围,因此,受到关注的程度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是少之又少。如何关注这个群体,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使他们尽情享受教育的阳光雨露,身心健康地成长呢?在此,笔者仅结合十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与思考。

一、镜头回放:

[镜头一]

下课后,我刚准备走出教室,这时,一位小女孩红着脸羞怯地跑到我面前,递过来一张小纸条,还没等我打开,就微笑着跑开了。我低头一看,一行清秀的文字:“老师,我很喜欢听您的课,但您能在上课提问时叫我的名字而不是用手指向我吗?——一个貌不出众、也不出色的中等生。”

[镜头二]

“老师,其实我有时候也很想举手回答问题,但就怕答错了同学取笑。”

“老师,你没发现吗?班里好学生与好学生之间交往频繁,差生和差生情投意合,我们中游学生只有和与自己水平相当的人为伍,我好郁闷:连交朋友也要水平在一个层次上?”[镜头三]

“我妈整天唠叨着‘你看人家×××的孩子,又考上了重点高中,真争气啊……你什么时候才能让我不操心呢?……你又不聪明,只有加倍努力了’,我耳朵都起老茧了,一天到晚都是学啊学,考啊考,分啊分的,活着怎么这么累啊!老师,象我们这些中等生,永远生活在别人光环的阴影之下,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真没劲!”

二、问题点击:

说实话,当打开纸条的那一刻,蓦地,我的脸已是红霞满天了。是啊,在我们眼里,后等生是最需要帮助和抚慰的,所以,课堂上我们的眼神、精力更多地集中在他们身上,希望能拉他们一把;遇到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又把目光投向在优等生,期待他们能给老师一个惊喜;曾几何时,中等生竟无形中成了教室里被遗忘的角落?

听着学生们一片片肺腑之言,我觉得心里很沉重,很压抑。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大多数中游学生都比较自卑、羞怯、忧郁、意志薄弱、目标不明确……但是,他们渴望被关注、

期待能进步,可塑性很强,如果能适当地加以引导、栽培,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他们将和优生一样齐头并进,乐观、积极、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相反,一旦失去了信心,他们可能永远不会踏进成功的门槛。

那么,导致中游学生自信心严重匮乏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三、现状分析:

首先,学校教育的“弱视”因素。

1.教师“漠然视之”

教师经常把优生看成时代之骄子,命运的宠儿,对他们明显存在着偏爱心理,即使他们犯了错误,很多老师往往视而不见,致使很多中等生感到不平等、不公平,却又“敢怒不敢言”;更令他们感到迷惑不解的是:弱生调皮捣蛋、惹是生非,本来应该是老师的“眼中钉”、“肉中刺”,可由于他们粗俗鲁莽、恶语伤人、拉帮结派,经常用拳头说话,甚至连老师也不放在眼里,结果很多老师好言相抚、刚柔相济、恩威并施,因而他们也倍受教师的“关注”;可是,中等生既没有学习上的优势,没有骄傲的资本;又大都安分守己,很难引起教师的注意。当他们怯生生举起的小手和渴望回答的眼神一次又一次被老师忽略的时候,一颗颗热情跳跃的心就这样被冷落、被熄灭了。原来,漠视也是一种无形的伤害。从此,自卑、消沉的种子就埋在了夹缝中。

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教师。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艺术性,不能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有的放矢;缺乏爱心和耐心,忽视了对中等生的情商教育,他们进步时无动于衷,犯了错误时却横加指责,久而久之他们怎能不忧郁、压抑?

2.优生“冷眼相待”

一次在课堂上,我设置了一个比较有难度和深度的问题。以往这种问题都是优生的“专利”,可是这次他们却“全军覆没”。恰巧这时,一个中等女生慢条斯理地说出了自己的思路,问题迎刃而解。我赞赏的话音未落,不料,一位优生极不自然地瞥了那位同学一眼,嘴里嘟囔着“瞎猫碰着个死老鼠——哼”。话音虽不大,但那位女生明显听到了,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久久没有抬头。她性格非常内向,极少举手回答问题,没想到这只小小鸟刚一放飞就碰上了下雨,翅膀就被折断了。我不禁深深地忧虑:她以后可能再也不会随便发表自己的见解了,即使她心知肚明……那些优生凭着仿佛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夹着一股傲气,把中等生永远踩在了自己的脚下,致使中游学生愈发羞怯、委琐。

3.评价“唯分是高”

学校过分地强调学习成绩,关注学习结果,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如:他们是否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性格品质等等?对这些,学校根本“无暇顾及”,只会以“分”论英雄,导致大多数中等生对“高分数”望尘莫及,对自身的特长也只能“视若不见”。长此以往,他们快乐的理由何在?自信的根基何在?前进的动力何在?

其次,自我认识的“模糊”因素。

1.“得过且过型”:据调查:72%的中等生对自己的性格缺乏全面的分析和正确的认识,忽视自身优势,只为自己的不足或短处自怨自艾。当他们发现与他人存在某些差距,如家境贫寒、生理缺陷、仪表不佳、出手寒酸、不善言辞等,便感到低人一等,被人瞧不起。况且,他们中一小部分人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不愿努力完善自己的性格,就只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2.“浅尝辄止型”:在塑造性格的过程中,大多数中等生已经掌握了增强自信心的方法,比如:坚持看名人传记,从成功人士身上汲取自信的养分;以勤补拙;见到老师和同学主动搭腔等等,但由于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致使优化性格的过程半途而废。

第三,家庭影响的“盲目”因素。

1.“急功近利型”: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中等生的父母对自己孩子的能力缺乏明确、清醒的认识,盲目攀比,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使孩子疲于奔命,精神痛苦。据统计,67%的中等生父母都曾对孩子提过类似的要求:“你这次考试如果考不了前×××名,以后就别想×××”。由于目标不切实际,自身力量不足导致的失败,使他们愈发自卑、抑郁、苦闷。

2.“不屑一顾型”:大多数中等生的家长“唯学业成绩”为重,对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比如:关心父母、孝敬老人、诚实守信、勤做家务、心灵手巧等良好品质和个性,没有适时进行赞赏,甚至不屑一顾,致使孩子感受不到温暖与鼓励,久而久之,自己也给自己扣上了“我真的不如别人”的帽子。

四、对策思考:

针对如上现状,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呢?首先,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应该加大对中等生关爱与重视的程度。

(一)思想上更新观念

大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生命是强大的,但同时又是脆弱的,有时一句冷酷无情的话语、一个漠不关心的眼神,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那么,怎样才能让中游学生感受到存在的价值、树立起自信呢?我认为,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学会赞赏

教育首先是赏识教育。法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在老师的期待和激励中获得自信和力量,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即使他们现在学业上不是很出色),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个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通过适度的赞赏,就会使他们感受到自己优势,找到自信的支点。

2.尊重差异

教育是个体化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更为主动、自觉地为中等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比如:课堂上可以设计不同梯度的思考题,使中等生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课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特点设计个性化作业,自问自答、自编自演。这样,让中等生也有展示独特自我的机会,既丰富了经验,又提高了能力,通过一次次小的成功奠定了自信的根基。

3.挖掘潜能

教育是主动发展的教育。安东尼·罗宾说过:“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比,价值无比,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座潜能的金矿。”教师要帮助中游学生发现和建立其智力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之间的联系,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其从事优势领域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力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发现并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帮助学生用“望远镜”认识自我,使自信的大厦坚固稳定。

4.创造和谐

教育是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袒、不包庇;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就会给倍受冷落的中等生送去温馨与信心,使他们在开放、宽松、友好的氛围中逐渐由羞怯变大胆、由冷漠变热情、由自卑变自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