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主编第二版《公共管理学》笔记
公共管理学:第5章课后答案(第二版黎民)
第五章公共管理的运行第五童公共管理的运行1 •什么是公共决策?公共决策与公共爸理的关系如何?公共决策时指公共组织在管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审务过用中所作出的决定,它是公共管理的苗要环节•并贯穿于整个公共能理过程的始终.关系:-)公共决策是公共竹理的存要环节:O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履行乞项职能的堆础:三〉公共决策贯穿『整个公共能理过程的始终•2•何谓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基本性质定什么?公共政策是公共组织管理国京和社会公共車务的亜耍准则・是公共管理实践的灵魂・9[策足公共行为匸体(I咚是公共权威当尺〉•在职能范国内为了某一待定的H的.经过政治活动或协调所选择的行动方案.并通过公共能理过程实现这一特定目标的过程・公共政笫的堆木性质:①公共政策的利益倾向性,即公共政策是在满足八有统治地位利益集团翌求的询提卜递求社会利益最人化的•带有明显的利益倾向性.②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性.公共政策卜:要体现了优势利益集团价值取向. ③公共政集的合法性与强制性.④公共政笫的稳定性与时效性.⑤公共政策的姜样性9多效性•3.公共问题与社会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公共问题星怎样转化为公共政策问题的?社会问题圧指由社会的现实状态与社仝公众的期昭之何的淤距引起的才焉与冲突•具有广泛性与持续性的转征.并不是所有的社会河题都会转化为公共问題.只有那些有广泛形気且E响用度较I人们必须认真对待的呃 t 町能成为公共问邈.社会树題既包括私人问題.也包括公共何題.公共问題尼包含丁•社会何JSZ 中•与私人网題相对应的特殊范踌•公共问題是折社会成负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到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勺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那些公共性朴会树題.公共性是公共问題与补会问題相区别的址本质.国为内在的特性.公共问題只冇当通过个体或团体的行动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而且该公共问题乂風亍该部门的背理权限范出内.政府乂兰试采取F预的手段去解决时. 才有可能列入政府议程.这个被列入政府议程的公共闷趣就成为了公共政笫树4.权力与领导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根据权力的来源或基础可将其划分为哪几类?权力与领导这两个槪念密切相关.权力是描述人与人之何影响能力的概念. 领导足领导者在冬种环境中系统地影响组织成员行为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也就於说.倾导足纭组织成员之间相互觀晌关系的确立过程.为了达到组织冃标,领导音将权力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因此.领导过程中影响他人的基础尼权力.即权力是领丫彩响力的來源.权力与镇导的於别体现在三个方面:(D日标的相容性弟异.在权力相互影响的双方中.并不要求双方的H标一致•而只需要依赖性:领导则要求领导者与被颂了者双方的目标有相出的一致性.②作用的方向性差异.领导的影响过程侧敢于向卜届施加彩响•而较少有横向和向上的影响・③ 侧匝点的差丹•领导的研究歆点在F领导方式,而权力的研究龟点在丁权力的获取方式.根据权力的來源或丛础可分为强制权.奖贰权.合法权■参勺权.专家权.5•什么是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途径是什么?公共政笫执fj•是指公共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把政策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 也就足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政策执行見实现政策H标的根木途径.政策执行可检鲨和修iE政策.政策执行楚政策过稈不可缺少的中何环廿.研究途径:一)自上而卜的公共政策执行途径.以政策的制定者为出发点. 认为制定政策的政治领导人所形成的政策偏好会具体化为卜•层行政官城执行政笫的行为•所以这种途径关注的儼点是政笫制定者.着■研究政策制定者的僞好对人体政策执行者以及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二)ii下而上的公共政策执行途径.以政策执行者为出发点.认为八休执行政策的毎一个下层公共佇理者•对政策的理解和他们所采取的执行政策的抬施,是政策执行成功与否的关键,关注的焦点是政策执行乩并着暇研究他们执行政策的耳体举描对政策效果的影响.6•公共管理控制过程包含哪些内容?如何理解“衡量绩效就是对公共管理过程的控制•・?術撼绩效是对中间结果还是对最后结果的衡量?公共管理的控制过程上翌有三个环节:① 确定标准.包括时间标准.公共产品或眼务的品质标准.行为标准.绩效标准・② 衡駅绩效・③ 采取管理行动・一般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有修订评价标准、纠正行动、维持原状・衡量公共组织的绩效冇两类工作嬰做.敢先足收集有关公共组织绩效的侑息,并对公共组织的效果与评价标准作比较.较准确地描述公共组织的工作状况•其次她对公共组织的工作状况进疔分析.比较并作出评价结论•尽锌絨效是对结果的评价,但这里所指的是对公共组织的阶段性结果的衡駅,而不仅是对址终结果的衡戢・衡就绩效的行为应当足对公共管理过程的控。
公共管理学的读书笔记范文(通用3篇)
公共管理学的读书笔记范文(通用3篇)公共管理学的读书笔记1公共管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活动,它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国家和公共事务进行有效治理的管理活动;它是一门经过科际整合而形成的交叉性学科,是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为宗旨的应用性学科。
管理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普通和最重要的一种活动。
近百年来,人们把研究管理活动规律所形成的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统称为管理学。
一、学到了前沿的管理学知识和理论,提高了对公共管理的认识水平。
管理学潜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计划”这个词。
大到美国政府的火星探测计划,小到我们身边的一次周末旅游计划。
由此可见,计划几乎无处不在。
首先就一个学生而言,他在学习中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必须通过制定一份计划(或长期或短期)。
然后通过这份计划控制自己,并且有效的分配自己的时间,还要有效的选择合适的信息,从而达到自己的计划目标,取得成功。
又或者一个人的一生必须经过自己的规划、组织;要不然这一辈子将碌碌无为。
计划是任何一个组织成功的核心,它存在于组织各个层次的管理活动中。
一个组织适应未来技术或竞争方面变化能力的大小与它的计划息息相关。
在为群体中一起工作的人们设计环境,使每个人有效地完成任务时,管理人员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努力使每个人理解群体的使命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如果要使群体的努力有成效,其成员一定要明白期望他们完成的是什么,这就是计划工作的职能,而这项职能在所有管理职能中是最基本的。
然而许多管理者总是强调日常的经营活动而忽略做计划,这是造成他们日后到处“救火”的主要原因。
现在有很多人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做了计划也只是在做无用工而已,所以他们都不愿意做计划。
其实不然,我认为计划是为了有备无患。
做了总比没做好。
计划包括确定使命和目标以及完成使命和目标的行动;这需要指定决策,即从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确定行动步骤。
黎民版-公共管理学-复习要点
3.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4.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涵义:(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2)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即与公共利益直接有关,以及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3)由于公共事务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存在是永恒的,但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调整;(4)公共管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其工作绩效也不能简单地以利润或效率作标准;(5)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18.公共管理职能:是指特定环境下,公共管理部门在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基本职责与所具有的功能作用的统一体8.政府失败论的定义所谓“政府失败”,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公共支出成本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样一些情况。
24.公共管理中的绩效概念所谓绩效,是效率(efficiency)和效能(effectiveness)总和,其中效率是对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进行测量,效能则是将实际成果与原定的预期成果进行比较,前者适用于一切能将投入和产出量化或货币化的场合,后者则可用于那些收益无法用货币来计量的场合。
28目标管理定义:由参与管理的各方面制定目标,并经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等管理方式,建立各级人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最终以实现组织绩效的一套系统管理方式。
46.民营化(Privatization),是指政府利用市场或私人部门(包括营利和非营利)来执行公共项目,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及输送的过程。
其中包含:政府部门通过契约外包(Contracting Out)、业务分担(Load Shedding)、共同生产(Co- Production)或解除管制(De-Regulation)等方式,将部分职能转由民间部门经营,政府只须承担财政筹措、业务监督,以及绩效成败的责任。
黎民-公共管理学-第二版-完整笔记
黎民《公共管理学》(第二版)-完整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管理成为独立学科的内在依据一、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本质区别第一、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相似性1、都需要制定管理目标、实施具体方案、监控评估执行结果;3、都要处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2、都要对人力、财政、组织、信息等内部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管理目标;4、管理方法和技术大同小异;第二、两类管理在性质上的差别集中体现在:(一)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1、目标是为了公共利益或私人利益(包括管理者在内的),是二者最重要的区别。
2、私部门活动核心是利润,是全部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公共管理部门是为保护和增进与社会存在与发展休戚相关、私人部门难以增进的公共利益而建立的。
(二)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1、公共管理活动本质上是国家活动,有明显垄断、强制特点,处理公共和私人利益关系基本原则是确保公共利益的优先性,否则会出现公共利益的缺失;2、公共利益优先性通过公共权力和政治权威体现。
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组织是某范围内唯一权威中心,需使用强制力规范私人利益,公共管理组织有垄断性,公共管理过程有强制性;3、私人利益间的平等性使私部门与外部的关系体现为公共权威引导下的平等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私部门管理体现出在公共权力和市场力量双重制约下的自由选择和平等竞争的关系。
(三)制衡性与自主性1、公共管理者个人利益与其职责代表的公共利益可能存在不一致,导致滥用公共权力,以权谋私,通过民主宪政国家制度框架制衡、割裂公共管理的权威,确保更好的增进公共利益。
2、私部门管理者收到公共权力和市场力量的双重制约,他们的利益直接体现在管理目标上,不存在滥用公共权力的问题,因而相对享有更为充分的管理自主权。
(四)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1、公共管理部门作为增进公共利益的立法者和执法者,处在基本社会资源配置中心,承担社会资源权威性分配者职责。
社会利益、价值、矛盾冲突的多元性使公共决策在多元、冲突的利益价值间进行平衡做出抉择,需要多元理性,避免单一向度片面性带来不良社会后果;2、私部门管理的目标和职能是限定的,管理的规模和影响较小,管理活动围绕如何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展开,因此主要依据经济理性,无需对分配和平衡社会价值承担责任。
《公共管理学》复习重点--黎民
王超整理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境、公共伦理、绩效评估等。由管理的对象所决定,行政学的管程序,强调的是管理过程的规范性。
第二节
公共管理学是时代的产物
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其产生不是偶然的。 公共管理的实践和理论发展都具有 鲜明时代特色。公共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如下方面: ★★★★★ ★ 考研真题 试述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因素 ———— 2012 年简答(12 分) 一、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 20 世纪 60 年代末,西方国家纷纷从发展的高峰跌入危机的深谷,面临一些列困境,成 为公共管理学产生的直接动因。这些困境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政府角色膨胀和规模扩大引起民众的不满 在福利国家理念的推动下, 西方国家政府的权力不断扩张。 政府一方面必须投入大量的 资源以提供公共资源, 另一方面必须采取重税政策来支付大量的公共开支, 这种情况导致民 众的普遍不满。由此政府遭到了越来越多抨击:一是认为政府规模过大,且消耗了过多的稀 缺资源;二是政府管理的范围过宽,陷入了过多的活动;三是政府行事方式不当,认为通过 管理体制提供服务必然导致平庸和无效率 2.经济衰退和财政压力的加剧 西方国家政府角色的膨胀, 尤其是实行福利国家政策, 造成每年必须负担庞大的转移性 财政支出,拖垮了政府的预算和经济。与此同时,国际经济的自由化趋势所引发的竞争压力 不断加剧,又对各国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3.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 政府所面临的公共问题的复杂性、动荡性和多元性环境,导致政府(Ungovernability) 不可治理性的增加。一方面,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传统的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力不从 心,加上官僚体系本身的保守、消极、被动,以及官僚制度的墨守成规、贪污腐败,均引发 了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的增长,使政府面临着合法性危机 二、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 1.科学技术革命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1)现代科技革命使社会成员参与公共领域活动的性质和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下的经济发展,使得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口的比重大大上升; 教 育的发展是人口的科学文化大幅度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公共生活的重要性的增加,使人 们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公民有时间和精力对公共生活质量 投入更多的关注。总之,科学技术推动了公共管理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的发生巨大变化。 (2)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革命对传统政府管理提出变革的要求。 现代通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社会日益成为信息化社会。 信息化使政府的传统金字塔式 权力结构和信息处理结构明显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从而要求公共组织进行变革: 管理的扁平 化、网络化,包括赋予地方政府、非政府公共部门、公民更多自主权,包括赋予公共管理者 更多的自由裁量权,也包括构建电子政府和网络政府。 (3)将导致社会治理新形态的出现。 正如工业文明创造了官僚制政府管理模式一样, 新经济文明必然要求新的社会治理形态 与它相适应。 2.全球化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另一推动力 全球化使整个国际社会成为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网络, 政府处于相互依赖的关系 之中。 这使得各国政府不得不锐意改革, 顺应全球化浪潮。 这种政府改革和社会改革的潮流,
公共管理学-笔记重点资料整理
公共管理学王乐夫蔡立辉公共管理学王乐夫蔡立辉主编第1章导论1.1 公共管理学概述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本章教学目的本章综合介绍、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理论成果:介绍了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和公共管理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公共管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通过本章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素养和专业意识,了解公共管理的发展过程,形成公共管理的知识与分析框架。
本章学习的重点问题•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研究对象和内容•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1.1 公共管理学概述1.1.1 公共管理的含义1.西方学者关于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在西方,公共管理目前只是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的一个分支,即公共管理小于公共行政;但在中国,公共管理是一级学科,公共行政是公共管理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即公共管理大于公共行政。
2.公共管理的含义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中重视公共组织(包括政府行政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它是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
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根据管理的公共事务的不同,公共管理可区分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和国际公共管理。
1.1.2 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1.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1)学术界关于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三种不同观点(2)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内在的联系:公共管理在实施管理的主体、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黎明-主编)课后习题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黎明-主编)课后习题公共管理学(第二版)(黎明主编)课后习题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是关于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
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
1.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何区别?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在性质上的差别集中表现在如下方面:(一)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
公共管理必须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私部门管理的目标可以定位于包括管理者在内的私人利益,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者不应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活动的目标,而应以实现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休戚相关、私人活动又难以增进的公共利益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
处理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保公共利益的优先性,而优先性是通过公共权力或政治权威来体现的。
(三)制衡性与自主性。
公共管理受较多制衡有其必然性:由于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的需要,公共管理组织获得了合法的垄断性,拥有合法的强制力,同时公共管理过程产生的影响也是全社会的。
(四)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公共管理部门作为增进公共利益的立法者与执法者,处在基本社会资源分配的中心,公共决策通常是在多元的、甚至冲突的利益与价值之间进行平衡和做出抉择。
(五)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
公共管理主要通过政府机制来实现,私部门管理则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
政府与市场是现代社会的两个最重要的资源配置和控制体系。
2.传统行政学在公共管理上存在哪些局限?用行政学的理论与方法处理当代公共领域的管理事宜时,主要存在着以下局限:(一)理论框架局限。
行政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由政治学和管理学两者构成的,行政学以政府管理作为研究内容,无法独立于政治学,而采取管理学的一般的工具取向又会抹杀公共领域特有的政治文化价值。
(二)管理主体局限。
黎民版-公共管理学-复习要点
黎民版《公共管理学》复习要点1、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本质区分(一)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二)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三)制衡性与自主性(四)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五)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2、公共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一)西方国家摆脱逆境的须要1.政府角色膨胀和规模扩大引起民众的不满2.经济衰退和财政压力的加剧3.社会问题与政府不行治理性的增加(二)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1.科学技术革命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气(1)现代科技革命使社会成员参加公共领域活动的性质和形式发生了重大变更。
(2)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革命对传统政府管理提出变革的要求。
(3)科技革命将导致社会治理新形态的出现。
2.全球化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另一推动力(三)政府管理和民主制度方面的冲突1.以韦伯官僚制思想为基础的行政体制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1)传统科层官僚制难以适应信息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2)科层官僚制难以适应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科层官僚制的专业分工原则导致政府功能退化。
(4)官僚制的科层原则使组织行为保守,难有创意。
2.西方国家民主的现状难以满足民众的“民主需求”(1)民众应干脆参加公共服务的供应过程。
(2)公民应既能限制政治家,又能限制官僚。
(3)国家应解决特殊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的限制。
(4)国家应找寻解决西方民主制运作过程中深层次冲突的途径。
3、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4、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涵义:(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2)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即与公共利益干脆有关,以及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3)由于公共事务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这就确定了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存在是永恒的,但详细内容会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调整;(4)公共管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负有干脆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需依法进行,其工作绩效也不能简洁地以利润或效率作标准;(5)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确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黎明《公共管理学》心得-体会-重点
黎明《公共管理学》心得-体会-重点《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涉及到公共事务管理和组织的学科,通过学习和了解这门课程,我对公共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这门课程中,我主要探讨了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组织设计和运作、决策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公共管理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和作用。
下面是我在学习《公共管理学》这门课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以及我认为的重点。
首先,通过学习《公共管理学》,我对公共管理的定义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公共管理是指在公共领域中对公共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协调和运营的过程,它关乎政府、公共组织和公民等多个主体。
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解决公共问题,并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我对公共管理的理论框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公共管理理论包括公共性理论、组织理论、行政行为理论、决策理论等,这些理论为公共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论。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我了解到公共管理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实际的公共管理实践。
另外,公共组织的设计和运作也是学习《公共管理学》的重要内容。
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实践主体,它们的设计和运作直接影响着公共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在学习中,我了解到公共组织的类型、结构和职能,并学习了公共组织的合理设计和高效运作的原则和方法。
这些知识对于我将来从事公共管理工作非常有用。
此外,决策分析也是《公共管理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决策是公共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环节,也是公共管理实践中最核心的活动之一。
通过学习决策理论和方法,我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评估公共政策和管理措施的效果和成本,以及如何进行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评估。
这对我今后从事公共管理工作非常有指导意义。
最后,通过学习《公共管理学》,我深刻体会到公共管理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公共管理涉及到公共利益、社会公正、政府效果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
公共管理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和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黎民《公共管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绪 论【圣才出品】
第一章绪论一、关键词1.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答: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是关于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该含义包含以下几点内容:(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
(2)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即与公共利益直接有关,以及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
(3)由于公共事务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存在是永恒的,但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调整。
(4)公共管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其工作绩效也不能简单地以利润或效率作标准。
(5)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2.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答:新公共管理或管理主义是一个多维度的宽泛的概念。
其理论假设是:“公共组织和私营组织的管理在本质上是相似的”,“管理就是管理……用于组织和激励雇员的机制,在公营部门和私营部门都同样适用”。
其政策主张大体可归纳为:(1)改造公共部门。
公共部门正在变得无法接受,因此必须进行改造。
(2)引入企业管理模式。
政府首先有必要引入“企业家精神”,改造行政文化,进而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应对或应变能力的政府。
(3)建立顾客驱动(customer driven)制度。
在公共部门建立顾客导向制度的意义在于,公共目的即实现公民和公众利益,才是关于公共行政研究和政府管理的最终价值判断标准,才是人们真正关注的焦点。
(4)引入竞争机制。
为了提高政府效率,优化公共产品,降低行政成本,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是唯一可靠的选择。
(5)重视行政结果。
主张公共行政研究和政府管理的重点应当转向“结果”而非“过程”。
(6)推行社会合作。
公共部门首先必须改变行政理念,打破政府部门对公共资源的垄断,广泛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和私营部门的管理方式,通过诸如公开竞标、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等方式,将公共服务承包出去,同时实现有效的监管。
MK_《公共管理学》黎民版整理笔记--精华78P-精品文档资料整理
《公共管理学黎民版版》黎民公共管理学》录目 录第一讲 什么是公共管理 (1)第二讲 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6)第二讲 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12)第三讲 公共管理的主体 (19)第四讲 公共管理职能 (26)第五讲 公共管理的过程 (31)第六讲 公共管理的绩效 (37)第七讲 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 (43)第八讲 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 (46)第九讲 公共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 (51)第十讲 公共物品管理 (56)第十一讲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63)第十二讲 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67)第一讲第一讲 什么是公共管理什么是公共管理什么是公共管理学习要点:·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公共管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突破·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公共管理学的内涵·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第一节 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一、公共管理的涵义(一)公共物品、公共事务与公共管理“公共”指多数人的或关于多数人利益的,公共性及其问题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处理“公共”问题的核心,是如何生产和分配公共产物品,处理公共事务,以满足民众的公共性需求。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和公共事务(Public affairs )是公共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1.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2. 公共事务所谓“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1. 管理一般说来,可以把管理看作是在一定环境中,管理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管理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学亦属于一类特定领域的管理学。
2. 公共管理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黎民《公共管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圣才出品】
第八章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一、关键词1.公共权力(Public Power)答:公共权力是指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由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掌握并行使的、用以处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增进公共利益的权力。
它是公共管理主体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享有的合法资格和强制力。
公共权力的内涵具体地表现为四点:(1)公共权力的拥有者是全体社会成员,而行使者是公共管理者。
(2)公共管理者获得的权力是由全体社会成员授权赋予的合法权。
不同层级的公共组织或同一公共组织内部的不同层级的公共管理者获得的权力,是由上向下逐级授权的权力分配方式形成的权力体系。
(3)公共权力的最终作用对象是公共事务。
公共权力的作用关系非常复杂,它包括公共组织间(上级对下级或同级间)的相互作用,公共组织内部的权力分配和相互作用,公共组织对私营部门组织或个人的影响。
不论是直接或间接的权力作用,最终都指向公共事务。
(4)公共权力的目标是谋取公共利益。
2.公共责任(Public Responsibility)答:公共责任是指公共组织的管理者所承担的责任。
公共组织的目标、管理活动涉及的领域以及管理方式都不同于私营部门组织,因此,公共责任除了具有一般责任的性质外还具有其特殊性。
由于公共责任与公共权力是对应的关系,所以在承担公共责任的同时必须赋予其相应的公共权力。
从公共权力的来源看,公共责任是指公共组织整体上应对全体国民负责任。
3.监控(Monitoring)答:监控是指监督和控制。
对公共权力的监控是指包括公共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监控主体,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公共权力运行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和控制。
这个定义强调了如下内容:(1)对公共权力监控的主体是多元化的。
它包括具有公共权力的机构之间的相互监控,专门设立的公共权力监控机构,如立法、司法、审计等机构的监督,公共组织内部上级对下级或下级对上级的监控,社会公众对权力机关的监督等。
(2)监控对象是具有公共权力的所有公共组织或公共管理者。
黎民《公共管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公共管理的运行【圣才出品】
第六章公共管理的运行一、关键词1.公共决策(Decision-making of Public Management)答:公共决策是指公共组织在管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做出的决定,它是公共管理的首要环节,并贯穿于整个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
公共决策与公共管理密切相关:①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的首要环节;②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履行各项职能的基础;③公共决策贯穿于整个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
2.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答:公共政策是公共行为主体(主要是公共权威当局),在职能范围内为了某一特定的目标(如解决和处理某项公共问题或满足某项公众需要,达成公共利益或公共目标),经过政治活动(或协调)所选择的行动方案,并通过公共管理过程实现这一特定目标的过程。
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各项方针、原则、策略、措施、计划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公共政策的主要表现形式。
公共政策的性质有:①公共政策的利益倾向性;②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性;③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与强制性;④公共政策的稳定性与时效性;⑤公共政策的多样性和多效性。
3.执行(Execution)答:执行是指贯彻施行,实际履行。
公共管理执行是指履行公共决策,实现公共目标,完成计划任务,使之达到公共事务间协调发展,实现最大效率的过程。
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治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协调与控制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是指公共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把政策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也就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4.控制(Control)答:控制是指控制主体按照给定的条件和目标,对控制客体施加影响的过程和行为。
政策控制是指政策监控主体在政策过程尤其是政策执行中,为了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和政策的有效执行,为达成特定的政策目标而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执行过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正的行为。
公共管理学知识点笔记总结
公共管理学知识点笔记总结一、公共管理学的定义与范畴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研究政府及非政府组织所从事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事务的理论与实践的学科。
它旨在揭示和分析公共组织的运作机制、管理原则和方法,为提高公共组织的绩效和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解决社会政策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公共管理学的范畴包括:1.公共管理的本质和特征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与决策的活动。
其特点是公共性、目标多元与约束多元、创新复杂、参与主体多样、社会责任强烈和公民主导等。
2.公共组织的类型公共组织可以分为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
政府组织是一种主要依赖于政府权力资源进行管理和运作的组织,包括政府部门、政府机构和政府企事业单位等。
非政府组织是指由社会自发组织而成,与政府没有法定关系的公共组织,包括社会团体、非营利组织和国际组织等。
3.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管理学、行政学、政策学、组织学、决策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体系。
其中,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核心学科,它包括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技术、过程与制度等内容。
4.公共管理学的国际比较公共管理学的国际比较是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它包括公共管理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定位、研究方法的差异、理论创新的特点、实践经验的借鉴和交流等内容。
公共管理学的国际比较对于促进公共管理学的跨国交流与合作,提高公共管理学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
在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管理科学的形成、行政学的兴起、公共管理学的确立等阶段,形成了公共管理学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1.管理科学的形成管理科学是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它起源于19世纪的管理实践,包括管理概念、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等内容。
在管理科学的形成过程中,管理学家如泰勒、福特、梅约尔等提出了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公共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总结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总结公共管理学这门课可太有意思啦,现在就来总结一下第二版的内容吧。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
公共管理呀,就是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这里面涉及到政府、社会组织还有一些公共企业等。
它可不是简单的事儿,就像一个大管家,要照顾到公共利益这个大家庭里的方方面面。
公共管理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呢,比如说城市里的公共交通,这就是公共管理的一部分。
要是没有好好管理,那我们出门可就麻烦喽,可能天天都要在公交站或者地铁站急得跳脚啦。
二、公共管理的主体。
公共管理的主体多种多样。
政府那肯定是主要的啦,政府就像一个超级英雄,要保障公民的权利,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秩序。
但是呢,现在社会组织和公共企业也越来越重要啦。
社会组织就像一群热心的小伙伴,他们关心着不同的社会问题,像环保组织关心环境啦,慈善组织关心弱势群体啦。
公共企业呢,就像一个特殊的小伙伴,他们既要有企业的效益追求,又要兼顾公共利益,比如说一些公共交通企业,得让大家都能方便地坐车,还不能亏太多钱呀。
三、公共管理的职能。
公共管理有好多职能呢。
其中计划职能就像在旅行前做攻略一样。
公共管理者得先想好要达到什么目标,比如说要提高某个地区的教育水平,那就要计划好怎么建学校、请老师之类的。
组织职能就像是搭积木,把各种资源和人员组合起来,让他们能好好地为公共利益工作。
领导职能就比较酷啦,就像一个乐队的指挥,要让大家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充满激情地去完成任务。
控制职能就像一个小管家婆,要看看事情有没有按照计划进行,如果出了岔子,就得赶紧纠正。
四、公共管理的方法。
公共管理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传统的行政管理方法,这就像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虽然有点古老,但还是很有用的。
比如说行政命令,政府说这个地方不能随便摆摊,那大家就得遵守啦。
还有现代的一些管理方法,像绩效管理。
这就像是给公共管理部门打分,看看他们干得好不好。
如果干得好就给个小红花,干得不好就得改进。
还有战略管理方法,这就像是下棋一样,要看得长远,不能只看眼前的一步两步。
《公共管理学》笔记
《公共管理学》笔记[]公共管理学笔记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1.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公共⾏政:政府特别是执⾏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政官员或⾏政⼈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由别⼈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动,并重点关注内部定向,机构和⼈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尽管公共管理也包含了公共⾏政的许多内涵,但有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标以及管理者为取得结果负责的内涵。
所以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的指⽰办事以及内部取向,⽽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责任2. 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公共部门:是公共事物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事业、公共事业、⾮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已经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狭义的公共部门是仅包括政府决策的产⽣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公共物品:是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与公共物品相对应的是私⼈物品即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
3. 公共管理与私⼈管理公共管理与私⼈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管理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且所有的⼤组织都必须履⾏⼀般的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事预算等。
但是公共管理在许多重要⽅⾯是与私⼈管理存在差别的,主要表现在如下⼏个⽅⾯:⼀、公共管理与私⼈管理的使命不同。
⼆、与私⼈管理相⽐,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三、与私⼈管理相⽐,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四、就⼈事管理⽅⾯⽽⾔,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事管理系统更加复杂和严格。
4. 治理与善治治理概念定义繁多,可泛指任何⼀种活动的协调⽅式。
善治是90年代后,世界银⾏提出的⼝号,它主要包括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利的主要标准。
⼆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该领域发⽣了三次重⼤的范式转变,即从传统的公共⾏政学到公共政策分析再到公共管理学1.对传统公共⾏政学范式的批评⽆论是政策分析途径还是公共管理途径,都可以看作是对传统的公共⾏政学途径的过时或者失效所做出的⼀种反应,是作为它的竞争或替代途径⽽出现的。
《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第二版
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1.“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行政”本质上包含着从指示和服务的含义;而“管理”首先意味着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
①“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
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以及公共行政学院主要是培养政府的职业文官的学科或机构)。
②“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知识办事以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1)“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2)Why“准公共部门”(第三部门,非营组织)也归入公共部门中?因其“公共”特性:①与纯粹的公共部门目标一致,第三部门生产或活动的基本②与政府存在密切关系,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③与政府为社会所提供的物品一致———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④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主要是政府。
(3)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给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受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具有规模效益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词类物品的最佳方式。
(4)公共物品的划分①纯公共物品:国防,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
准公共物品:道路,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广播电视,社保。
②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设施无形的公共物品(软——):法律。
政策,制度③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国家或中央政府提供的服务——国防,外交,全国性法规政策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城市基社,地方性法规,政策3.“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A、联系。
黎民主编第二版《公共管理学》笔记
黎民主编第二版《公共管理学》笔记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第一章绪论
一、公共管理的内涵
(一)概念:以公共部门为核心的公共组织,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经济等手段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以增进公共利益的一种活动。
(二)1、主体:公共组织
2、客体:公共事务
3、手段:法律、行政、技术、经济
目标:公共利益
二、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一)与私有部门管理的区别
1、目标不同: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
2、运行机制不同: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
3、价值取向不同:经济理性与多元理性
4、主体的自主性:自主性与制衡性
5、管理方式:竞争性与强制性
(二)与行政管理的区别
1、主体范围不同
2、运行方式不同
3、英文表达不同
三、公共管理学产生的内在依据
(一)与私有部门的区别
(二)科技革命的推断
(三)全球化经济
(四)传统行政学的局限
(五)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
1、信任危机
2、财政危机
3、资源危机
(六)西方民主制度与现有的公众诉求间的矛盾
四、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1、案例分析法
2、比较分析法
3、文献分析法。
黎民《公共管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二章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一、关键词1.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答:公共选择理论产生时间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
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
公共选择,就是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领域的分配,是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将个人的私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是一个自利的、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
公共选择作为非市场的集体决策理论,具有三个规定性:(1)集体性。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集体决策,因而就有公共选择,私人决策则不在公共选择的研究范围之内。
(2)规则性。
集体决策就是制定规则,在人与人之间存在偏好差异的情况下,必须通过规则使人们的行为协调起来,因此,必须进行决策以选择那些能够反映和满足公众偏好的规则。
(3)非市场性。
公共选择理论所指称的“集体”包括政府、社会团体、国际、教育、福利、环保等政治问题,在这些领域,市场不能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只有通过非市场的集体决策来达到目的。
2.政府失灵(Government Failure)答:政府失灵也是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个核心论题。
政府失灵,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公共支出成本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样一些情况。
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有:公共决策失效,政府的低效率,政府的内部性与扩张,政府的寻租活动等。
二、复习思考题1.试析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管理学的意义。
答:公共选择理论产生时间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
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
公共选择,就是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领域的分配,是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将个人的私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是一个自利的、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一、公共管理的内涵
(一)概念:以公共部门为核心的公共组织,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经济等手段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以增进公共利益的一种活动。
(二)1、主体:公共组织
2、客体:公共事务
3、手段:法律、行政、技术、经济
目标:公共利益
二、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一)与私有部门管理的区别
1、目标不同: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
2、运行机制不同: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
3、价值取向不同:经济理性与多元理性
4、主体的自主性:自主性与制衡性
5、管理方式:竞争性与强制性
(二)与行政管理的区别
1、主体范围不同
2、运行方式不同
3、英文表达不同
三、公共管理学产生的内在依据
(一)与私有部门的区别
(二)科技革命的推断
(三)全球化经济
(四)传统行政学的局限
(五)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
1、信任危机
2、财政危机
3、资源危机
(六)西方民主制度与现有的公众诉求间的矛盾
四、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1、案例分析法
2、比较分析法
3、文献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