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投标中十个典型争议案例及相应对策
招标投标中十个典型争议案例及相应对策
招标投标中十个典型争议案例及相应对策模板1:正文:招标投标中十个典型争议案例及相应对策1. 案例一:未尽充分披露义务争议:招标文件中的要求不明确或模糊,导致投标人理解不清楚,无法准确提供或报价。
对策:招标人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应详细清晰地说明要求及标准,确保投标人明确理解。
2. 案例二:投标人资格不符争议:投标人提交了不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资格要求的投标文件。
对策:招标人在资格预审阶段应严格审核投标人的资格,确保投标人符合要求。
3. 案例三:招标人变更招标条件争议:招标人在招标过程中改变了招标条件,给投标人带来困扰。
对策:招标人应在变更招标条件前及时通知所有投标人,并允许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和准备。
4. 案例四:投标文件不完整争议:投标人提交的文件不完整,缺少必要的文件或材料,导致招标人无法评估。
对策:招标文件应清楚说明所需的文件和材料,投标人应仔细准备并确保提交完整。
5. 案例五:招标人拒绝接受最低报价争议:招标人以低于最低报价为由拒绝了一个合格的投标人。
对策: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应明确规定接受最低报价的情况,并在评审过程中公正公平地处理所有投标人。
6. 案例六:未兑现合同约定争议:招标人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条款履行义务,导致投标人权益受损。
对策:双方在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履行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7. 案例七:投标保证金返还问题争议:招标人未按时返还投标保证金,或无故扣留投标保证金。
8. 案例八:招标评审程序不公正争议:招标评审委员会在评审过程中存在不公正行为,导致投标人对评标结果表示异议。
对策:招标人应确保评审过程公开透明,并在评标结果发布前告知所有投标人评审的程序和标准。
9. 案例九:招标人解除合同争议:招标人单方面解除合同,而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赔偿款。
对策:招标人应在解除合同前与投标人协商解决纠纷,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赔偿款。
10. 案例十:索赔和争议解决争议:投标人要求索赔,但招标文件未明确索赔程序和解决办法。
招标投标中十个典型争议案例及相应对策
招标投标中十个典型争议案例及相应对策招标投标中十个典型争议案例及相应对策1. 争议案例:标书内容不清晰对策: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投标人提供清晰、明确的标书,同时提供标书模板和样例供参考。
要求标书中的文字描述准确、简明扼要,避免含糊、含糊不清的表述。
2. 争议案例:招标文件与合同内容不符对策:明确要求招标文件与合同内容一致,所有关键条款都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提及,并在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时进行确认。
同时在招标文件中规定任何未在标书中明确的事项将视为在合同中明确排除。
3. 争议案例:资格审核标准不明确对策: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投标人需提供的资格审核文件及标准,确保各投标人在资格审核中受到公平对待。
要求投标人提供相关证明文件的副本,并指定具体的资格要求和审核标准。
4. 争议案例:评标标准不公正对策:明确规定评标标准并在招标文件中公示,确保评标过程透明公正。
要求评标委员会成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并进行评标前的培训和沟通,以确保评标过程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5. 争议案例:资料递交时间不明确对策: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资料递交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以避免因时间不明确而导致的争议。
要求投标人在规定的截止时间之前递交投标文件,同时规定逾期递交将被视为无效。
6. 争议案例:资料递交方式不规范对策:明确指定资料递交的方式和要求,同时提供统一的递交渠道,以确保所有投标人都按照规定的方式递交资料。
要求资料递交时提供递交确认函,并保留好相应的邮寄、传真或者其他递交凭证,以备后续争议处理。
7. 争议案例:招标文件修改不及时对策:提前规定招标文件修改的时间和方式,并在招标文件中注明任何修改都必须提前通知所有已取得招标文件的投标人。
要求投标人在收到修改通知后及时进行修改并重新递交投标文件。
8. 争议案例:中标降价后违约对策:在投标文件中明确规定中标方在签订合同前或者合同履行过程中,不得自行主张降价或者违反原定报价。
同时规定中标方违约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赔偿损失和承担违约金等。
十大不规范招投标案例及其对策
十大不规范招投标案例及其对策不规范的招投标案例在商业领域中时有发生,这些案例通常涉及利益输送、权力滥用、腐败等问题。
为了保护公平竞争和维护市场秩序,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以下是十个常见的不规范招投标案例及其对策:1.利益输送:公司向招标官员行贿来获得中标。
对策是加强招标官员的监督和考核制度,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并加大对贿赂行为的打击力度。
2.价格串通:几家企业通过协商一致来提高投标价格,排除其他竞争对手。
应建立公开透明的竞标平台,加强对价格垄断行为的监测和打击。
3.招标条件限制:一些企业通过设置过高的技术要求、经验要求等来排除竞争对手。
对策是制定合理的技术和经验标准,明确招标条件,并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
4.虚假资质:企业通过虚假材料来获取招标资格。
应加强对资质审核的力度,建立可信的资质认证机构,并对虚假资质行为进行法律制裁。
5.不合理评标:招标中存在评标标准不公正、评标委员会利益冲突等问题。
对策是建立独立公正的评标机构,监督评标过程,并加强对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职业操守培训。
6.指定中标:一些项目中指定了特定企业为中标候选人,排除了其他竞争对手。
对策是严格执行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加强对指定中标行为的查处和处罚力度。
7.信息泄露:招标文件、竞标商机等信息被非法泄露。
应加强对信息保密的管理,建立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并对信息泄露者进行法律追究。
8.滥用权力:招标官员滥用职权,限制竞争对手的参与。
对策是建立权力监督机制,加强对招标官员的考核和监督,对滥用权力行为严肃处理。
9.质量问题:中标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低质量材料或工艺。
对策是建立质量检测机构,进行随机抽检和定期检查,对质量问题进行严肃处理。
10.投标人自由受限:一些招标项目要求投标人必须购买指定的产品或服务。
对策是取消或减少对指定产品或服务的要求,保障投标人的自由选择权。
通过以上的对策,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打击不规范的招投标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建设工程招投标典型案例分析
建设工程招投标典型案例分析引言建设工程招投标是公共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商业活动,它对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建设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竞争等问题,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和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给项目进展和市场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建设工程招投标案例,探讨其背后的问题和原因,以及如何加强监管和规范市场行为。
案例一:建设工程招投标失信行为某市一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某施工单位以捆绑销售、串通投标等不正当手段获取了中标资格。
该单位在承接项目后,违背合同要求,使用了次品材料和低劣施工工艺,导致工程质量差、工期延误,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展和公共利益。
分析:该案例暴露出建设工程招投标中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竞争的问题。
施工单位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中标资格,严重违反了竞争原则。
此外,监管部门未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和业绩进行充分审查,导致投标过程中存在漏洞。
解决措施:建设工程招投标应加强监管,严格审核投标企业的资质和业绩。
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投标企业进行综合评估,提高透明度和公平性。
对于失信行为,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失信企业进行约束和惩罚。
案例二:建设工程招投标信息不透明某县政府举行一次小型建设工程的招投标,项目信息发布不及时,标书要求模糊不清。
部分投标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提供了不符合要求的标书,导致招标结果落地不到位,增加了后续工作的风险。
分析:该案例暴露出建设工程招投标中信息透明度不高的问题。
项目信息发布不及时意味着投标人无法准确了解项目要求,标书要求模糊不清导致投标人无法确定要求的重点。
解决措施:加强招投标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度,确保项目信息及时发布,并明确标书要求。
对投标人提供的信息进行合法性审查和合规性评估,确保招标结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案例三:建设工程招投标独家垄断某市政府委托一家建设公司进行纳污水处理厂项目的招投标工作。
然而,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该建设公司通过不正当手段限制竞争,使得其他潜在投标人无法获得参与机会,最终以高价中标。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十个典型争议案例及相应对策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十个典型争议案例及相应对策1: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十个典型争议案例及相应对策一:技术标段评标过程中的争议及对策1. 案例一: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的评审标准存在争议对策:明确制定评审标准,确保评标委员会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评审。
2. 案例二:评标委员会对技术标段的资格审查存在争议对策:加强资格审查的统一标准,明确评审要求,并确保评审程序公正透明。
3. 案例三:技术标段评分系统存在争议对策:建立科学合理的评分体系,确保评分结果客观准确。
二:商务标段投标价争议及对策1. 案例四:投标单位对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计算存在异议对策:明确工程量计算的规定,避免误解和争议的发生。
2. 案例五:投标单位对工程进度计划和工期要求存在异议对策:明确工程进度计划和工期要求,并与投标单位充分沟通,避免纠纷的发生。
3. 案例六:投标单位对质量控制要求存在异议对策:明确质量控制要求,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三:合同履行期间的争议及对策1. 案例七:合同变更的争议对策:确保变更合同的程序规范,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变更。
2. 案例八:工程款支付争议对策:明确工程款支付的条件和程序,避免款项支付的争议。
3. 案例九:工期延误争议对策:加强工期管理,及时解决工期延误的问题,避免纠纷的发生。
四:工程质量保证期的争议及对策1. 案例十:工程质量问题出现争议对策:加强工程监督和检验,及时解决工程质量问题,并依法保证质量责任的追究。
附件:1. 相关法律法规文件2. 招标文件样本3. 投标文件样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 招标文件:指建设工程项目招标人制定的,供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的文件。
2. 投标文件:指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的文件,用于竞争和提交投标报价。
3. 评标委员会:指招标人组织的由专家组成的评标机构,负责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评分。
4. 工程量计算:指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规范和施工图纸等,计算工程项目的施工数量。
5. 质量控制要求:指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工程质量,招标人对投标人提出的质量要求。
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争议及解决案例研究
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争议及解决案例研究在招投标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争议。
这些争议可能涉及各个层面,包括招标人、投标人、采购机构、招标文件等。
为了保障招标公平公正,需要及时解决这些争议或纠纷。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争议及解决方式。
一、标的物规格争议案例:某城市工程招标,投标人A与B均达到了资格要求,但A公司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某种材料使用上与B公司存在争议。
A公司认为其使用的材料符合规格要求,并非低档次,而B公司则认为A公司所用材料偏低档次,不符合规格要求。
解决方式:针对此种情况,采购机构应及时与A公司沟通,明确要求使用的材料规格,并确认A公司所用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A公司所用材料确实符合要求,则需要对B公司进行相应的解释,并防止其对招标过程提起异议。
二、报价争议案例:某市政工程招标,B公司报价比其它投标人低30%,引起了其他投标人的不满和猜测,认为B公司的报价不实或者涉嫌行贿。
解决方式:此种情况需要采购机构对B公司的报价进行核实,确认其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如果B公司的报价确实偏低,采购机构可以进行询价、比价、评估等工作,对其报价进行深入分析和审查,排除其中可能存在的不实或行贿因素。
三、投标人资质争议案例:A公司在投标过程中提交的资质申明书中,存在虚假内容,例如企业注册资金不足等情况。
解决方式:针对此种情况,采购机构应及时对A公司的资质申明进行核实,如发现虚假内容,应立即取消其资格,并把这一情况通报给监管部门,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理。
四、评审标准争议案例:某市政工程招标评审委员会选中B公司为中标单位,但其他投标人对此决定提出质疑,认为评标标准存在问题。
解决方式:针对此种情况,采购机构应重视其他投标人的质疑,并重新对中标单位进行评审。
同时应对评审标准进行调整和规范,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总之,招投标过程中的争议和纠纷都需要及时处理和解决。
采购机构与投标人应加强沟通,保证招标过程的公开、透明和公正。
十个不规范招投标典型案例及相应对策
十个不规范招投标典型案例及相应对策案例一:先斩后奏某化学公司为了扩大生产,想在某地区内建造一新厂房,于是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各项审批手续。
为了赶工期,在各项审批未批准前,该公司对新厂房的建设进行了招标。
公司请了代理公司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
有6家单位看了招标文件后,决定参与投标。
于是潜在投标人在踏勘了现场后,认真地制作了标书。
在投标的当日,6家潜在投标人按时来到了投标地点,却被化学公司的工作人员告知,由于该项目的审批未批准,故本次招标取消。
原来新厂房的厂址临近市区,由于污染问题,市政府不批准在该地区建立化工厂。
对策:为了保证招标项目的合法性,招投标可信度评价相应对招标项目的审批手续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相应规定应在招标公告中即应明确实施招标项目需履行哪些审批手续、哪些手续已经获得了批准、是由谁批准的以及什么时候批准的,从审批结果、审批主体是否适格、是否按规定期限进行审批等各个角度对招标项目的合法性提出了具体要求。
案例二:度身招标某大型国营煤矿对修建职工宿舍进行招标,其内部已经选定了几家以前曾经在本单位做过工程的关系较好的施工单位进行投标,于是在招标公告中其公布参加投标的条件中有一条:曾经在本煤矿有过工程业绩。
最后,除了已经确定的那几家施工单位,其他施工单位均无法参加投标。
对策:相应规定资格条件的设置应当具有针对性,即针对招标项目实施的需求而制定;应当具有必要性,即这些资格条件应当是实施招标项目必须具备的条件。
相应根据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对资格审查程序规定相对缺乏的情况,参照评标程序的有关规定要求招标人应设置严谨的资格审查程序,以保障资格审查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
案例三:倾向招标据某知情人士透露,一家国有企业在办公楼项目招标时,在招标开始前就内定了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单位作为中标单位,但通过公开招标竞争的方式并不能保证其中标。
于是,作为该项目评标委员会主任委员的该国有企业的一位副总在评标过程中介绍各家投标单位情况时,介绍其他投标单位时这位副总只是简单介绍一下,而在介绍那家内定的中标单位时说,这家投标单位曾经跟我们合作过,在工程管理和人员配备上比较合适,各方面跟我们都配合得很好,对这方面招标人是非常看重的,请评委充分考虑。
【案例】10个招投标违规案例分析国有资产管理处
【案例】10个招投标违规案例分析国有资产管理处【范本1】正文:1. 案例背景该文档分析了10个招投标违规案例,这些案例涉及到国有资产管理处。
以下是每个案例的详细分析。
2. 案例一:超标限额招标该案例涉及一家国有企业,在招标过程中,标书报价超出了规定的限额。
该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导致招标结果被判定为无效。
3. 案例二:操纵竞标价格该案例中,招标单位与投标人串通,操纵竞标价格,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相关责任人受到严厉处罚,招标结果被判定为无效。
4. 案例三:虚假材料提交一家公司在招标过程中提交了虚假材料,企图获取不符合资格的标书。
该行为被发现后,相应的招标资格被取消。
5. 案例四:变更招标条件招标单位在招标过程中更改了招标条件,未经合法程序和公告,导致投标人的权益受到侵害。
该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被判定为违规。
6. 案例五:关联公司参与投标一家国有企业与其关联公司串通,使关联公司以较低的报价参与投标,导致公平竞争受到损害。
相关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7. 案例六:不公开招标一家国有企业没有公开招标,而是采取私下协商的方式选择供应商。
该行为违反了招标法的规定,导致招标结果被判定为无效。
8. 案例七:索取回扣招标单位在招标过程中索取投标人回扣,违反了招标法的规定。
相关责任人受到严厉处罚。
9. 案例八:泄露投标信息一名投标人将其竞争对手的投标信息泄露给招标单位,严重损害了竞争公平原则。
该行为被视为违规行为,相应责任人受到处罚。
10. 案例九:未公开评标结果招标单位在评标过程中没有公开评标结果,导致投标人无法了解结果的真实性。
该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被判定为违规。
11. 案例十:弃标投标人在参与招标后弃标,违反了招标法规的规定,导致相应的投标保证金被没收。
12.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清单。
13. 法律名词及注释在本文档中涉及到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1)招标法:指规定了招标程序、条件和要求的法律,旨在维护公平竞争。
招投标领域典型案例
招投标领域典型案例一、围标串标案例。
1. 本地小工程围标闹剧。
在我们这个小县城,有一次政府要修一个社区的小公园,工程预算也就百来万。
有几家本地的小建筑公司那可真是“蛇鼠一窝”啊。
其中一家公司的老板是个有点小精明的人,他找了另外两家公司,说:“兄弟们,这个小公园工程咱们三家一起弄,不管谁中标,到时候工程咱们一起做,钱大家分。
”这三家就商量好了投标报价,故意把报价弄得差不多,而且在投标文件里的一些项目实施方案也是互相抄抄改改。
开标那天可就有意思了。
这三家公司的代表还互相使眼色呢。
结果,其中一家公司中标了,可这事儿哪能瞒得住啊。
后来有其他没参与的公司举报了,监管部门一查,发现这三家公司之间的银行流水有问题,电话记录也显示他们在投标前频繁联系商量报价的事儿。
最后这三家公司不但被取消了中标资格,还被罚款,相关人员也被禁止参与本地招投标项目一段时间,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2. 大型项目围标串标大案。
有个城市要建一座大型的商业综合体,这可是个大蛋糕,预算好几亿呢。
有几家大型建筑企业勾结在了一起。
其中一家大企业牵头,他们拉拢了几家相关行业的企业。
这些企业在制作投标文件的时候,简直就是“流水线作业”。
一家企业负责写工程概况部分,其他几家就按照这个模式修改自己的投标文件,连一些错别字都一样。
他们在报价上也是精心策划。
采用了一种很隐蔽的方式,就是通过一个中间人的账户来互相传递报价信息。
这个中间人表面上和这些企业没有关系,实际上就是他们围标串标的“通信兵”。
开标后,他们以为天衣无缝,可没想到这个大项目吸引了太多的关注。
有一家外地的大企业虽然没中标,但是他们觉得这个中标结果太可疑了。
于是向省一级的监管部门举报,监管部门成立了专案组,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发现了他们围标串标的铁证。
这些企业被重罚,声誉也一落千丈,那个商业综合体项目也不得不重新招标。
二、虚假招标案例。
1. 内部定标后的虚假招标。
有个学校要采购一批新的教学设备,其实学校的领导早就和一家供应商谈好了,就想让这家供应商供货。
招投标的法律案例及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招投标是公共资源交易的重要方式,涉及政府采购、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
由于招投标过程涉及利益主体众多,法律法规复杂,因此经常出现纠纷。
本文将以一起招投标法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案例一:甲公司诉乙公司招投标合同纠纷案案情简介:甲公司(投标方)与乙公司(招标方)签订了一份招投标合同,约定由甲公司承建乙公司的一栋办公楼。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进行了施工,但乙公司以甲公司施工质量不达标为由,拒绝支付工程款。
甲公司遂将乙公司诉至法院。
法院判决:法院审理后认为,甲公司虽然存在施工质量不达标的问题,但根据招投标合同约定,乙公司应在验收合格后支付工程款。
因此,乙公司拒绝支付工程款的行为构成违约。
法院判决乙公司支付甲公司工程款及相应利息。
案例分析: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是招投标合同纠纷。
以下是对本案的法律分析:1. 招投标合同的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招投标合同依法成立,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招投标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具有法律效力。
2. 施工质量与支付工程款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确定中标人。
中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和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本案中,甲公司中标后,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若施工质量不达标,招标人有权要求中标人进行整改或解除合同。
但在此过程中,招标人仍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3. 违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本案中,乙公司以甲公司施工质量不达标为由拒绝支付工程款,构成违约。
根据法律规定,乙公司应承担违约责任,支付甲公司工程款及相应利息。
二、案例二:丙公司诉丁公司招投标争议案案情简介:丙公司(投标方)参加了一项政府采购项目,投标文件在投标截止时间前递交。
十大不规范招投标案例及对策分析
十大不规范招投标案例及对策分析不规范招投标案例在商业领域中十分常见,这些案例常常涉及利益输送、信息私存、权力滥用等问题。
针对这些不规范行为,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加以解决。
本文将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来分析十大不规范招投标案例以及相应的对策。
1.利益输送案例:在招投标过程中,采购方指定特定供应商并履行利益输送行为,以换取个人私利。
对策:建立严格的诚信体系,加强监管,公正透明的招投标制度。
2.信息私存案例:采购方故意隐瞒或篡改有关招标信息的规定,以扭曲竞争格局,使得其他供应商难以获取公平的招标机会。
对策:建立信息公开制度,采用第三方平台公示招标信息,加强监督与惩罚机制。
3.权力滥用案例:招标代理人滥用职权,以个人意志干涉招标过程,侵犯供应商权益。
对策:加强对招标代理人的培训,建立独立的招标评审机构,公平公正地评审招标文件。
4.资格审查不公案例:在资格审查过程中,采购方故意刁难或否决合格供应商的资格,以达到特定目的。
对策:规范资格审查流程,加强对采购方的监督,设立独立的资源审查机构。
5.招标文件偏向其中一供应商案例:采购方在招标文件中设置一些专为特定供应商设计的要求,削弱其他供应商的竞争优势。
对策:制定公正公平的评标标准,严禁为特定供应商定制招标文件。
6.招标文件变更案例:招标过程中,采购方频繁修改招标文件,使得部分供应商无法及时适应变更,导致其失去公平竞争机会。
对策:严格遵守招标文件制定和变更程序,并及时向所有供应商公示。
7.暗箱操作案例:采购方与特定供应商勾结,私下达成不正当协议,使得其他供应商在招标过程中处于不公平竞争地位。
对策:加强监督力度,设立举报渠道,严肃查处暗箱操作行为。
8.虚假报价案例:供应商在投标文件中虚报低价以获得中标,后期再通过变更合同等方式变相增加价格。
对策:建立严格的备案制度,加强对投标报价真实性和合同履约的监督。
9.投标文件滥用项目经验案例:供应商为增加自身中标机会,滥用项目经验,夸大能力和成绩。
十个不规范招投标典型案例及相应对策
十个不规范招投标典型案例及相应对策案例一:先斩后奏某化学公司为了扩大生产,想在某地区内建造一新厂房,于是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各项审批手续。
为了赶工期,在各项审批未批准前,该公司对新厂房的建设进行了招标。
公司请了代理公司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
有6家单位看了招标文件后,决定参与投标。
于是潜在投标人在踏勘了现场后,认真地制作了标书。
在投标的当日,6家潜在投标人按时来到了投标地点,却被化学公司的工作人员告知,由于该项目的审批未批准,故本次招标取消。
原来新厂房的厂址临近市区,由于污染问题,市政府不批准在该地区建立化工厂。
对策:为了保证招标项目的合法性,招投标可信度评价相应对招标项目的审批手续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相应规定应在招标公告中即应明确实施招标项目需履行哪些审批手续、哪些手续已经获得了批准、是由谁批准的以及什么时候批准的,从审批结果、审批主体是否适格、是否按规定期限进行审批等各个角度对招标项目的合法性提出了具体要求。
案例二:度身招标某大型国营煤矿对修建职工宿舍进行招标,其内部已经选定了几家以前曾经在本单位做过工程的关系较好的施工单位进行投标,于是在招标公告中其公布参加投标的条件中有一条:曾经在本煤矿有过工程业绩。
最后,除了已经确定的那几家施工单位,其他施工单位均无法参加投标。
对策:相应规定资格条件的设置应当具有针对性,即针对招标项目实施的需求而制定;应当具有必要性,即这些资格条件应当是实施招标项目必须具备的条件。
相应根据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对资格审查程序规定相对缺乏的情况,参照评标程序的有关规定要求招标人应设置严谨的资格审查程序,以保障资格审查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
案例三:倾向招标据某知情人士透露,一家国有企业在办公楼项目招标时,在招标开始前就内定了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单位作为中标单位,但通过公开招标竞争的方式并不能保证其中标。
于是,作为该项目评标委员会主任委员的该国有企业的一位副总在评标过程中介绍各家投标单位情况时,介绍其他投标单位时这位副总只是简单介绍一下,而在介绍那家内定的中标单位时说,这家投标单位曾经跟我们合作过,在工程管理和人员配备上比较合适,各方面跟我们都配合得很好,对这方面招标人是非常看重的,请评委充分考虑。
招投标十大不规范案例及对策
招投标十大不规范案例及对策案例一:先斩后奏某化学公司为了扩大生产,想在某地区内建造一新厂房,于是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各项审批手续。
为了赶工期,在各项审批未批准前,该公司对新厂房的建设进行了招标。
公司请了代理公司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
有6家单位看了招标文件后,决定参与投标。
于是潜在投标人在踏勘了现场后,认真地制作了标书。
在投标的当日,6家潜在投标人按时来到了投标地点,却被化学公司的工作人员告知,由于该项目的审批未批准,故本次招标取消。
原来新厂房的厂址临近市区,由于污染问题,市政府不批准在该地区建立化工厂。
标准对策:为了保证招标项目的合法性,招投标可信度评价标准对招标项目的审批手续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标准规定应在招标公告中即应明确实施招标项目需履行哪些审批手续、哪些手续已经获得了批准、是由谁批准的以及什么时候批准的,从审批结果、审批主体是否适格、是否按规定期限进行审批等各个角度对招标项目的合法性提出了具体要求。
案例二:度身招标某大型国营煤矿对修建职工宿舍进行招标,其内部已经选定了几家以前曾经在本单位做过工程的关系较好的施工单位进行投标,于是在招标公告中其公布参加投标的条件中有一条:曾经在本煤矿有过工程业绩。
最后,除了已经确定的那几家施工单位,其他施工单位均无法参加投标。
标准对策:标准规定资格条件的设置应当具有针对性,即针对招标项目实施的需求而制定;应当具有必要性,即这些资格条件应当是实施招标项目必须具备的条件。
标准根据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对资格审查程序规定相对缺乏的情况,参照评标程序的有关规定要求招标人应设置严谨的资格审查程序,以保障资格审查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
案例三:倾向招标据某知情人士透露,一家国有企业在办公楼项目招标时,在招标开始前就内定了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单位作为中标单位,但通过公开招标竞争的方式并不能保证其中标。
于是,作为该项目评标委员会主任委员的该国有企业的一位副总在评标过程中介绍各家投标单位情况时,介绍其他投标单位时这位副总只是简单介绍一下,而在介绍那家内定的中标单位时说,这家投标单位曾经跟我们合作过,在工程管理和人员配备上比较合适,各方面跟我们都配合得很好,对这方面招标人是非常看重的,请评委充分考虑。
招投标中的违法经典案例
招投标中的违法经典案例
招投标中的违法经典案例
招投标中的违法经典案例
1.广东某建设工程公司违规操作中标:该公司在招标过程中,通过关系人员获得了竞争对手的技术文件,并将其修改后提交作为自己的标书,最终中标。
该行为被曝光后,公司被罚款并失去了中标资格。
2. 某市政工程公司行贿中标:该公司通过行贿的方式,向招标委员会成员提供好处费,以获得中标。
该行为被查出后,公司和招标委员会成员均被追究法律责任。
3. 某公路建设项目招标泄密:该项目的招标文件在发布前被人员盗取并泄露,导致多家竞争对手知道了对方的报价和技术方案,最终导致中标公司出现变化。
该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相关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4. 某高校工程招标违规:该高校在工程招标过程中,未按照规定流程公开招标,而是通过内部关系选定了承包商,最终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该事件被曝光后,高校领导被追究责任并进行了整改。
5. 某市政工程招标限制竞争:该工程的招标文件规定,只有某家公司可以参加投标,其他竞争对手均被排除在外。
该行为被投诉后,招标委员会被追究责任并进行了整改。
以上案例均是在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行为,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也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和社会安全。
因此,在招投标中,各方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
- 1 -。
招标投标文件十个典型争议案例及相应对策
招标投标文件十个典型争议案例及相应对策合同与招投标项目文件有矛盾,以谁为准?【案例】某项目用清单投标报价时,措施费为0,根据招投标项目文件规定,结算时,此项目不进行调整,即不能再计取措施费。
但合同约定如有清单漏项或设计变更增加新的项目量清单项目时,可套定额计取,那么,项目结算时,套定额的这部分措施费也不能计取吗?【对策】施工项目合同与招投标项目文件有矛盾。
合同约定是甲乙双方真实意图的表达,具有法律效率,在解释顺序上居第一位。
既然合同双方约定:如有清单漏项或设计变更增加新的项目量清单项目时,可套定额计取,那么,项目结算时,套定额的这部分措施费是应该计取的。
实际施工项目运距与投标时不一致,该不该调综合单价?【案例】一施工项目单位在投标时,其中一项清单项目按运距10公里计算的综合单价,但实际施工项目时运距达到了20公里,请问该清单项目综合单价该不该调整?【对策】如果建设单位在招投标项目清单明确了运距为10公理,则可调整,如果招投标项目清单未明确,而投标单位自行按10公理计算,则不可调整。
算实际项目量时,依据什么【案例】我公司中标一项目,采用清单计价,报价时未仔细计算项目量,合同规定项目量超出3%时允许调整。
请问结算时是不是需要根据图纸和清单计算规则重新计算?【对策】结算时要根据图纸和清单计算规则计算实际发生的项目量的,当超出3%时可以调整,反之不可调整,最终确定项目结算值。
图纸会审或设计联系单明确的项目量调整在结算时应怎么认定?【案例】项目量清单招投标项目,规定中标单位在中标一个月内和编制清单的单位核对项目量,对造价影响在1%以上的,项目量予以调整。
施工项目单位核对后,没有超过1%,也就是没有调整。
现在项目结算了,有如下问题:图纸画出但是不明确的地方在图纸会审或者设计联系单中明确了,这部分应该计算吗?(比如图纸明确画出了某部位的梁,但是没有标明梁号,后来明确梁号;标明了梁号可是根本没有这个梁的详图,这样的情况,梁的项目量是否给予增加?还有钢筋呢?【对策】在图纸会审或者设计联系单中明确了的这部分应该计算。
招投标中的违法经典案例
招投标中的违法经典案例
招投标中的违法经典案例
招投标中的违法经典案例
1.南京某建筑工程招投标案:该案件中,招标方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故意设置了不合理的技术标准和条件,导致其他竞标方无法达到,最终只有一家公司中标。
该公司被指控为行贿,招标方被判定为违法。
2. 重庆市某工程建设招投标案:该案件中,招标方在开标后突然更改了标书内容,让其他竞标方无法再次修改,导致最终只有一家公司中标。
该公司被指控为行贿,招标方被判定为违法。
3. 河南省某公路建设招投标案:该案件中,招标方明知中标公司资质不够,仍然将其作为中标单位。
该公司最终未能按照合同要求完成工程,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该公司被指控为违法,招标方被判定为失职。
4. 广州市某医院建设招投标案:该案件中,招标方明知中标公司有其他违法行为,仍然将其作为中标单位。
该公司最终未能按照合同要求完成工程,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该公司被指控为违法,招标方被判定为失职。
5. 北京市某房地产开发招投标案:该案件中,招标方和中标公司存在利益关系,招标方在评选过程中故意排挤其他竞标方,导致最终只有一家公司中标。
该公司被指控为行贿,招标方被判定为违法。
- 1 -。
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争议及解决案例研究
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争议及解决案例研究在招投标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争议。
这些争议不仅对招投标当事人造成了困扰,而且也可能对项目的进展和合作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如何妥善解决招投标过程中的争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下面以实际案例为例,探讨一下招投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争议并提出解决方案。
案例1:对投标要求的理解不同引起的争议在某个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投标方A和投标方B都符合了资格要求,但在具体投标文件内容方面存在差异。
招标人对一项技术要求的标准和要求进行了明确的说明,但是A和B两方对于这项要求的理解不太一样。
其中,A方认为只需要满足该项技术要求的标准就可以,而B方则认为不仅要满足标准,还要满足更高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个争议,招标人决定召开一个仲裁会议,在该会议上对争议的问题进行了逐一讲解,并在会议中透彻解决了争议,最终得出了一个两个投标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通过召开这个仲裁会议,招标人和参赛方之间建议了相互信任,并且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案例2:投标文件中存在虚假信息引起的争议在某个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投标方根据要求提交投标文件,并在文件中提供了一些关于其企业资质和经验的信息。
但是,招标人、招标代理人和其他投标方在检查文件时发现,其中有些信息可能是虚假的。
因此,招标人和其他投标方提出了对该投标方资格的质疑。
为了解决这个争议,招标人和招标代理人组织了一个专家小组,对该投标方提交的文件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排查,并查找有关信息。
最终,该投标方被排除在投标之外,因为投标方在投标文件中提供了虚假的材料。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到,检查文件以确保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一旦在投标文件中发现虚假信息,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
案例3:疑似某一投标方成为中标方后退缩引起的争议在某个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有几个投标方被认为有机会中标。
最终,某一投标方被公布为中标方。
不过,在此之后不久,这个投标方却退缩了,对此招标人和招标代理人非常困惑,而其他投标方则提出了对该投标方恶意竞争的指控。
十大不规范招投标案例及对策分析【最新版】
十大不规范招投标案例及对策分析【黑洞一:暗中陪标】案情:某高校机房工程改造进行招标。
招标公告发布后,某建筑公司与该校基建处负责人进行私下交易,最后决定将此工程给这家建筑公司。
为了减少竞争,由建筑公司出面邀请了5家私交甚好的施工企业前来投标,并事先将中标意向透露给这5家参与投标的企业,暗示这5家施工企业投标文件制作得马虎一些。
正式开标时,被邀请的5家施工企业与某建筑公司一起投标,但由于邀请的5家施工企业不是报价过高,就是服务太差。
评标结果,某建筑公司为第一中标后选人。
法理评析:这是一起典型的陪标行为。
这种由供应商与采购人恶意串通并向采购人行贿或者提供不正当利益谋取中标的行为,是非常恶劣的,也是政府采购最难控制的,它已经成为政府采购活动的一大恶性毒瘤!【黑洞二:违规招标】案情:某年12月13日,某省级单位从中央争取到一笔专项资金,准备通过邀请招标对下配发一批公务车辆,上级明确要求该笔资金必须在年底出账。
考虑到资金使用的时效性,经领导研究确定采购桑塔纳2000型轿车,并于12月18日发出了邀请招标文件。
12月31日,该单位邀请了3家同一品牌代理商参与竞标,经评标委员会评审选定由A代理商中标。
随后双方签订了政府采购合同,全部采购资金于当天一次拨清。
法理评析:采购人因项目特殊性,且只能从有限范围的供应商处采购的,经财政部门批准后可以采用邀请招标方式。
该单位之所以这样做,似乎理由很充分,但这确实是一个违法采购行为。
不能因为上级对资金使用有特殊要求,必须在年底前出账而忽略了等标期不得少于20天的法律规定;在未经财政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擅自采用邀请招标方式没有法律依据;单位领导研究确定采购桑塔纳2000型轿车作为公务用车,理由不够充分,属于定牌采购,有意无意地排斥了其他同类品牌车的竞争,且同一品牌3家代理商的竞争不等于不同品牌3家供应商的竞争;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范围内的普通公务用车,应当委托集中采购机构采购,而不能擅自采用部门集中采购形式自行办理。
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争议及解决案例研究
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争议及解决案例研究招投标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会出现争议,这些争议需要及时解决,以保证公正、公平、透明的招投标环境。
以下将结合案例,展示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争议及其解决方法。
一、投标人资格争议在招投标过程中,由于投标人的资质、经验等问题,可能会引发投标人资格争议。
例如,“某地市政府”的一次招标项目中,甲、乙两家投标公司因过往合作关系产生摩擦,乙公司怀疑甲公司提供的工程施工能力证书存在问题,要求招标人重新审核甲公司资质。
解决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举目共明”或“委托专业机构鉴定”等方式解决。
举目共明指由招标单位组织有关部门对甲公司的资质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撤回甲公司的报名资格或公示审核结果。
委托专业机构鉴定,则是将甲公司提交的工程施工能力证书等资料送交相关机构进行权威鉴定,出具有关结论,以此来解决乙公司的质疑。
二、投标文件不合格争议投标文件是招标过程中的核心文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竞标者中标的成功率。
例如,某市政工程项目中,甲、乙两家公司提交的投标文件中存在虚假内容,招标人就认为这样的投标文件不符合招标要求,要求两家公司重新提交投标文件。
解决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淘汰资格”的方式解决,即撤销申请人的资格并公布原因。
此外,还可以采用“警告通知”的方式,要求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补正材料,否则将被取消其参与资格。
三、开标过程公正争议开标过程是招投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而这个过程又存在公正性问题。
例如,某市政工程项目中,在开标过程中,甲公司发现乙公司的报价过低,涉嫌违反了《招标文件》,要求重新开标。
解决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复核”的方式解决争议。
复核指依据有关规定,在招投标过程中组织行家或律师等第三方媒介对投标文件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等方面进行审核,以回应这种争议。
总之,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争议需要及时处理,以保证公正、公平、透明的招投标环境。
在解决争议时,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十个不规范招投标典型案例及相应对策1113249537
十个不规范招投标典型案例及相应对策案例一:先斩后奏某化学公司为了扩大生产,想在某地区内建造一新厂房,于是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各项审批手续。
为了赶工期,在各项审批未批准前,该公司对新厂房的建设进行了招标。
公司请了代理公司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
有6家单位看了招标文件后,决定参与投标。
于是潜在投标人在踏勘了现场后,认真地制作了标书。
在投标的当日,6家潜在投标人按时来到了投标地点,却被化学公司的工作人员告知,由于该项目的审批未批准,故本次招标取消。
原来新厂房的厂址临近市区,由于污染问题,市政府不批准在该地区建立化工厂。
对策:为了保证招标项目的合法性,招投标可信度评价相应对招标项目的1审批手续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相应规定应在招标公告中即应明确实施招标项目需履行哪些审批手续、哪些手续已经获得了批准、是由谁批准的以及什么时候批准的,从审批结果、审批主体是否适格、是否按规定期限进行审批等各个角度对招标项目的合法性提出了具体要求。
案例二:度身招标某大型国营煤矿对修建职工宿舍进行招标,其内部已经选定了几家以前曾经在本单位做过工程的关系较好的施工单位进行投标,于是在招标公告中其公布参加投标的条件中有一条:曾经在本煤矿有过工程业绩。
最后,除了已经确定的那几家施工单位,其他施工单位均无法参加投标。
对策:相应规定资格条件的设置应当具有针对性,即针对招标项目实施的需求而制定;应当具有必要性,即这些资格条件应当是实施招标项目必须具备的条件。
2相应根据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对资格审查程序规定相对缺乏的情况,参照评标程序的有关规定要求招标人应设置严谨的资格审查程序,以保障资格审查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
案例三:倾向招标据某知情人士透露,一家国有企业在办公楼项目招标时,在招标开始前就内定了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单位作为中标单位,但通过公开招标竞争的方式并不能保证其中标。
于是,作为该项目评标委员会主任委员的该国有企业的一位副总在评标过程中介绍各家投标单位情况时,介绍其他投标单位时这位副总只是简单介绍一下,而在介绍那家内定的中标单位时说,这家投标单位曾经跟我们合作过,在工程管理和人员配备上比较合适,各方面跟我们都配合得很好,对这方面招标人是非常看重的,请评委充分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招标投标中十个典型争议案例及相应对策
01
合同与招投标项目文件有矛盾,以谁为准?
【案例】某项目用清单投标报价时,措施费为0,根据招投标项目文件规定,结算时,此项目不进行调整,即不能再计取措施费。
但合同约定如有清单漏项或设计变更增加新的项目量清单项目时,可套定额计取,那么,项目结算时,套定额的这部分措施费也不能计取吗?
【对策】施工项目合同与招投标项目文件有矛盾。
合同约定是甲乙双方真实意图的表达,具有法律效率,在解释顺序上居第一位。
既然合同双方约定:如有清单漏项或设计变更增加新的项目量清单项目时,可套定额计取,那么,项目结算时,套定额的这部分措施费是应该计取的。
02
实际施工项目运距与投标时不一致,该不该调综合单价?
【案例】一施工项目单位在投标时,其中一项清单项目按运距10公里计算的综合单价,但实际施工项目时运距达到了20公里,请问该清单项目综合单价该不该调整?
【对策】如果建设单位在招投标项目清单明确了运距为10公理,则可调整,如果招投标项目清单未明确,而投标单位自行按10公理计算,则不可调整。
03
结算实际项目量时,依据什么?
【案例】我公司中标一项目,采用清单计价,报价时未仔细计算项目量,合同规定项目量超出3%时允许调整。
请问结算时是不是需要根据图纸和清单计算规则重新计算?
【对策】结算时要根据图纸和清单计算规则计算实际发生的项目量的,当超出3%时可以调整,反之不可调整,最终确定项目结算值。
04
图纸会审或设计联系单明确的项目量调整在结算时应怎么认定?
【案例】项目量清单招投标项目,规定中标单位在中标一个月内和编制清单的单位核对项目量,对造价影响在1%以上的,项目量予以调整。
施工项目单位核对后,没有超过1%,也就是没有调整。
现在项目结算了,有如下问题:图纸画出但是不明确的地方在图纸会审或者设
计联系单中明确了,这部分应该计算吗?(比如图纸明确画出了某部位的梁,但是没有标明梁号,后来明确梁号;标明了梁号可是根本没有这个梁的详图,这样的情况,梁的项目量是否给予增加?还有钢筋呢?
【对策】在图纸会审或者设计联系单中明确了的这部分应该计算。
重新核对项目量的差异,核对差异时是以中标后核实的项目量+构件明确做法后调整的项目量之和与招投标项目文件的项目量作对比。
如果增加的项目量其对项目造价的影响超过1%,则需要调整,否则不调整。
要根据实际情况是否为设计变更或现场签证,如果不是原则上不应调整,属于前期项目量审对不准确的原因。
如果是设计变更或现场签证按合同针对设计变更条款要求进行结算。
原则上前期审核项目量与设计变更不应累加。
05
项目量增加超出清单量一半时,超出部分不允许计取管理费是否合理?
【案例】我结算的实际项目量超出清单项目量,清单项目量由业主提供,结算时调整项目量时业主提出该项项目量重新分析单价,并且由于项目量增加超出清单量一半,分析单价时超出部分项目量不允许计取管理费。
是否合理?
【对策】主要看合同约定,合同如对此情况有明确说明,按合同执行,如果没有那么业主这种做法不合理。
项目量清单计价的原则就是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市场形成价格,量变综合单价不变,最后的结算就是根据投标时双方认可的综合单价乘以实际发生的项目量来计算的。
业主以实际项目量增加超出清单量一半,分析单价时管理费超出部分项目量不允许计取管理费和重新分析单价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
06
核算实际项目量时,依据什么?
【案例】我公司中标一项目,采用清单计价,报价时未仔细计算项目量,合同规定项目量超出3%时允许调整。
请问结算时是不是需要根据图纸和清单计算规则重新计算?
【对策】结算时要根据图纸和清单计算规则计算实际发生的项目量的,当超出3%时可以调整,反之不可调整,最终确定项目结算值。
07
因图纸变更产生的分项如何套用定额?
【案例】因图纸变更,原先砼浇筑时预留的管洞取消,现需要将预留洞封堵,并作防水处理,预留和洞口封堵及防水处理应如何套用定额?
【对策】洞口封堵可套现浇零星砼定额子目。
但有一个问题,一般预留的管洞体积都很小,按定额的计算规则来计算项目量的话,计算出来的价格会很少,施工项目单位都会亏损,甚至连基本的材料费都不够。
在施工项目现场,出现这种情况时,一般是和甲方协商,签订一个市场价格,一个管洞连封堵带防水多少钱,既简单又不会亏算。
08
原定定额材料变更,该怎么处理?
【案例】我们在一个项目合同中签订所有材料为甲方供应,在结算中我们是否按甲方供应材料的原始凭证(材料领用单)数量进行退甲供材料?
【对策】需要按照合同规定的结算方式处理。
原则上这样处理是合理的,但也会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就是材料实际消耗量与供应量出现差别时会纠缠不清。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材料超欠供”的问题。
举例说明:钢筋材料,项目预算100吨,乙方领了200吨,如果甲方供应价低于市场价,在退材料款时仍按原始凭证(材料领用单)数量进行退甲供材料,那么甲方在经济上就会遭受损失。
如果甲方供应价比市场价高,
乙方就会遭受损失了。
再比如木材,预算用量需要50立方,施工项目单位通过加强管理,采取了其他可行的措施,增强了模板的周转次数,实际领用了10立方,如果仍按原始凭证(材料领用单)数量进行退甲供材料的话,那施工项目单位可就吃大亏了。
现在有一个办法来处理这个问题:那就是甲方按定额预算数量供应材料,按照预算价扣材料款。
甲供材超出预算量的部分,甲方就按照市场价格高价扣回。
甲供材不足预算量的部分,仍按预算数量计算材料费,按实际供应的数量扣材料款,结余归施工项目单位。
09
实际施工项目运距与投标时不一致,该不该调综合单价?
【案例】一施工项目单位在投标时,其中一项清单项目按运距10公里计算的综合单价,但实际施工项目时运距达到了20公里,请问该清单项目综合单价该不该调整?
【对策】如果建设单位在招投标项目清单明确了运距为10公理,则可调整,如果招投标项目清单未明确,而投标单位自行按10公理计算,则不可调整。
10
总价合同结算的项目量是否需要重算?隐蔽项目是否需要签证?
【案例】在结算时,对于总价合同中的清单项目量是否要重新计算?总价合同清单项目中的隐蔽项目是否要签证?招投标项目范围内的隐蔽项目没有按设计要求施工项目是否需要调整?
【对策】首先,总价合同个人理解是固定总价合同,也就说是一次包死的项目。
这种合同一般适用于项目量小,构造简单,工期短,对在施工项目期内的材料价格和地质情况有充分的预见性,或者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有相同的可参照的成品建筑物价格,并能够承担一定的市场风险,才可以签订固定总价合同。
对于总价合同中的清单项目量在签订合同前是已经计算了的,没必要重新计算;其次,总价合同清单项目中的隐蔽项目一定要做隐蔽项目验收记录的,至于是否要做签证,要看是否有变更;最后,招投标项目范围内的隐蔽项目没有按设计要求施工项目,是属于变更的内容,需要调整(除非合同约定不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