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病虫草化学除草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黑金龟甲两年1代,暗黑金龟甲、铜绿金 龟甲一年1代。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白 天藏在土中,晚上8—9时进行取食等活动。 成虫交配后10—15天产卵,每头雌虫可产 卵100粒左右。幼虫有假死和负趋光性,并
对未腐熟的粪肥有趋性。蛴螬始终在地下 活动,与土壤温湿度关系密切。当10厘米 土温达5℃时开始上升土表,13—18℃时活 动最盛,23℃以上则往深土中移动,至秋 季土温下降到其活动适宜范围时,再移向
(4)化学防治
①每亩用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10克, 兑水50~60千克喷雾;
② 用50%抗蚜威4000~5000倍液喷雾 防治。
(三)红蜘蛛
有麦圆蜘蛛和麦长腿蜘蛛两种。
1、发生规律
麦蜘蛛又名红蜘蛛、火龙,分为麦圆蜘蛛 、 麦长腿蜘蛛两种。
麦圆蜘蛛多分布在水浇地和长势好的麦田, 主要在温度较低和湿度较高的早晚活动为 害,以6—8时和18—20时为活动高峰。
3、综合防治
(1)首先搞好预测预报科学及时防治:当百 穗蚜量达到500头防治指标时开始防治。
(2)苗期防治:采用种子包衣或拌种,所用 药剂,吡虫啉(高巧)(0.2%)拌种,兼治 灰飞虱、小麦丛矮病。 吡虫·三唑酮、吡·戊
(3)生物防治:充分保护利用蚜虫天敌控制 蚜虫危害:如七星瓢虫、龟纹瓢虫、蚜茧 蜂(僵蚜)、草蛉、蜘蛛等。
麦田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及 其综合防治技术
一、麦田主要害虫及防治 二、麦田主要病害及防治 三、麦田主要草害及防治
一、麦田主要害虫及防治
(一)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蝼蛄 (二)蚜虫 (三)红蜘蛛 (四)小麦吸浆虫
(一)地下害虫
蛴螬类、蝼蛄、金针虫
(1)发生种类
金针虫:沟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两种
蛴螬:种类有40多种,主要种类有暗黑金 龟甲、大黑金龟甲、铜绿金龟甲等,但以 暗黑金龟甲发生最多,为害最重。 蝼蛄:全世界已知约50种。中国主要有4种: 华北蝼蛄、非洲蝼蛄,发生遍及全国,欧 洲蝼蛄和台湾蝼蛄,我市为上述两种。
华北蝼蛄体形大
非洲蝼蛄体形小
金针虫的成虫:叩头甲
(2)发生规律
细胸金针虫的发生规律:1~3年发生1代, 发育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5月中旬开 始孵化,取食作物根部,后下移越夏;9月 下旬上移表土,危害秋麦苗,3.5℃下移越 冬,来年4.8℃开始上移危害,3~5月幼虫 危害盛期,6月下旬幼虫陆续老熟,7月中、 下旬化蛹盛期,8月羽化成虫,即潜伏土中 越冬。
药剂拌种。用50%辛硫磷或20%异柳磷药 剂与水和种子按1:30:400~500的比例拌 种;用种子重量2%的35%克百威种衣剂包 衣,还可兼治其它地下害虫。
(二)蚜虫
麦 长 管 蚜
麦 二 叉 蚜
禾谷缢管蚜
1、危害性
蚜虫俗称油虫、腻虫、蜜虫,是小麦的主 要害虫之一,可对小麦进行刺吸危害,影 响小麦光合作用及营养吸收、传导。
全世界各麦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麦类和 其他禾本科作物与杂草,若虫、成虫常大 量群集在叶片、茎秆、穗部吸取汁液,造 成条斑,枯萎、整株变枯至死。
2、发生规律
黄河流域麦区以无翅胎生雌蚜在麦株基部 叶丛或土缝内越冬。发生时间,麦二叉蚜 早于麦长管蚜,麦长管蚜一般到小麦拔节 后才逐渐加重。
麦蚜为间歇性猖獗发生,这与气候条件密 切相关。麦长管蚜喜中温不耐高温,而麦 二叉蚜则耐30℃的高温,喜干怕湿。前期 多雨气温低,后期一旦气温升高,常会造 成小麦的大爆发。所以有时喷一次药效果 欠佳。
麦长腿蜘蛛喜温暖、干燥,每天日出后上 升至叶片为害,以9—16时较多,其中又以 15—16时数量最大,20时以后即退至麦株 基部潜伏。
2、危害性
具有群集性、遇惊扰即跌落、爬行迅速等特性, 可在小麦苗期到抽穗期刺吸小麦汁液。
两种蜘蛛都有群集性和假死性,均靠爬行和风力 扩大蔓延为害。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受害叶 上最初出现黄白色斑点,以后随红蜘蛛增多,叶 片出现红色斑块,受害叶片局部甚至全部卷缩, 变黄色或红褐色,麦株生育不良,穗小粒轻,结 实率低,产量下降,严重时整株干枯。
土壤上层。因此蛴螬对作物的为害主要是 春秋两季最重。
(3)综合防治
发生、防治时期:秋季和早春发生危害严重。 主要防治时期为秋季。
①做好预测预报工作。调查和掌握成虫发生 盛期,采取措施,及时防治。
②物理防治方法:利用灯光或糖醋液等诱杀 成虫,降低虫源基数。
③ 农业防治。精耕细作,及时镇压土壤,清 除田间杂草;发生严重的地区,秋冬翻地 可把越冬幼虫翻到地表使其风干、冻死或 被天敌捕食,机械杀伤,防效明显;同时, 应防止使用未腐熟有机肥料,以防止招引 成虫来产卵。
3、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 ①精细整地。麦收后浅耕灭茬,秋收后及 早深耕,因地制宜进行轮作倒茬,可有效 消灭越夏卵及成虫,减少虫源。 ②灌水灭虫。在红蜘蛛潜伏期灌水,可使 虫体被泥水粘于地表而死。灌水前先扫动 麦株,使红蜘蛛假死落地,随即放水,收效 更好。
沟金针虫的发生规律:一般3年发生l代,幼
虫生活周期长,世代虫态重叠。以幼虫或 成虫在地下越冬。春季地温在5~6℃时越 冬幼虫即开始上移,8~10℃时全部上移到 表土层,直到5月下旬,活动的温度范围为 12.5~24.8℃。夏季前期地温22~27.5℃时, 部分表层幼虫进入危害期,部分大型幼虫 开始下移,地温达27~28.5℃时,下潜幼虫 占50%以上,直到秋季地温10℃以下时才 全部下移越冬。沟金针虫春季危害返青到
④化学防治方法:
药剂处理土壤。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 200~250克,加水10倍喷于25~30千克细 土上拌匀制成毒土,顺垄条施,或将该毒 土撤于种沟或地面,随即耕翻或混入厩肥 中施用;用2%甲基异柳磷粉每亩2~3千克 拌细土25~30千克制成毒土或5%地亚农颗 粒剂,每亩2.5~3千克处理土壤。
拔节期的小麦、马铃薯种薯及嫩茎等;夏
季危害夏玉米;秋季危害小麦秋苗及甘薯 等。
华北蝼蛄:2~3年1代,以成虫和若虫在土 内筑洞越冬,深达1~16米。次年气温上升 即开始活动。6~7月是产卵盛期,多产在 轻盐碱地区向阳、高、干燥、靠近地埂畦 堰处所。每虫一生共产卵80~809粒,平均 417粒。
源自文库
非洲蝼蛄在黄淮地区约2年完成1代。 产卵习性与华北蝼蛄相似,更趋向于 潮湿地区,集中于沿河、池塘和沟渠 附近。当年化为若虫,以4~7龄若虫 越冬,于第二年夏、秋羽化为成虫越 冬,第三年5~6月产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