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住宅建筑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摘要】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规划的基础上,运用建筑技术和现有的各种资源,结合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构建一项工作。
住宅建筑设计是创建住宅内部的综合时空关系,对住宅建筑设计进行探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
【关键词】住宅建筑;建筑设计;设计原则
0.引言
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在其不同的工作阶段,无论是建筑的前期策划、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技术设计的深化阶段都始终贯穿着合理性这一理念。
建筑,始终体现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演变。
建筑本身的功能、类型的变化以及悠远的历史传承也大都映衬着时代的变迁,加之其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等因素的密切关系,以及多种经济环境的交织,使得建筑存在着时期差异、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这些差异的共存,也就导致了建筑成为具有多元化和多样性的人类生产活动和精神场所的产物。
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规划的基础上,运用建筑技术和现有的各种资源,结合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业主的要求和设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成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空间构筑。
它是建筑物的最后设计,通过它来实现建筑物的所有功效,包括个体功效和社会功效。
1.住宅建筑设计的三大因素
任何住宅从平面上都可分为:居住部分、辅助部分及交通部分。
居住部分包括卧室、起居室等,辅助部分包括厨房、浴室、厕所、贮藏室等,交通部分包括门厅、走廊、楼梯等。
住宅设计中,除合理确定及安排各部分面积外,应尽量扩大居住面积在住宅总建筑面积中所占的比重。
室的大小应考虑:人体的尺度、家具布置及必要的活动空间三个因素。
2.住宅的设计原则
“适用”就是方便居民生活,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和工商业经营,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需要。
包括各种房间面积大小、院落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以及采光、通风、防寒、隔热,卫生等设施是否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等。
“经济”就是住宅建设在因地制宣:就地取材的基础上因材设计。
要合理布置平面,充分利用室内、外空间,节约建筑材料,降低住宅造价,节约用地。
“安全”是指住宅坚固耐久,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抗震性和稳定性,满足防火规范要求,以保证住户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美观”是在适用、经济的原则下,在就地取材的条件下,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宅形式。
力求简洁大方,适当注意住宅室内外装饰和粉刷。
3.住宅建筑的朝向设计和间距设计
3.1住宅建筑的朝向设计
在我国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除南方炎热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住宅,从室内日照、通风等卫生条件要求考虑,都应争取朝南或南偏东15度范围内的朝向为宜。
人们大部分时间和主要活动都在
居室中。
因此住宅取朝南或南偏东朝向,不但可以避免夏季过热,而且冬季室内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日照。
3.2住宅建筑的间距设计
住宅的间距主要和住宅卫生要求、使用要求及防火要求有关。
3.2.1住宅的卫生要求
从卫生角度考虑,住宅的功能和分区应使居民取得较好的居住条件。
其中通常以日照间距为主、因为日照间距一般大干其他间距。
日照间距要求,应使前排建筑物的影子在后排住宅底层窗台高度处,在冬季室内能有一定的日照时间,一般以冬至日l2点太阳高度角为准。
根据卫生要求。
室内要得到3、4小时以上的日照.达到此要求的住宅之间的间距称为住宅日照卫生间距。
实际工程中,住宅日照卫生间距通常用房屋间距l和前排房屋高度h的比值来控制,一般l=1.55h~2h,从南至北日照间距逐渐增大。
3.2.2住宅的使用要求
住宅的间距,要考虑组织院落的要求,一般南方的住宅院落要比北方小一些。
院落的面积要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而定,同时还要考虑住宅周围的道路、绿化带和吸音、视线等干扰所需要的间隔距离,进行综合考虑。
3.2.3住宅防火要求
主要考虑发生火灾时,能保证相邻房屋安全的间隔距离,以及消防车辆通行的宽度。
根据《城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339-90)规定,砖瓦房住宅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8米,低于砖瓦房耐火
性能的应增加2~4米,高于砖瓦房耐火性能的可减少1~2米。
住宅间距的大小对占地多少影响很大,应合理确定住宅间距。
根据调查和分析,一般平房住宅间距控制在10~12米,二层住宅间距控制在13~15米,多层住宅以20米以上为宜。
当然也要因地制宜,如在坡地建房,利用阳坡和地形之差,间距还可小些。
由于气候和自然条件及生活习惯不同,南方地区住宅间距比北方地区可以小些。
4.住宅建筑面积设计标准
4.1小康住宅面积设计标准
按照建设部提出的小康住宅新要求,并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街的实际情况,小康住宅的设计必须是多层次的,即将面积标准分成三级一级为理想目标,要求人均居住面积12平方米以上,人均使用面积18平方米;二级为一般目标,要求人均居住面积l0平方米以上,人均使用面积l4平方米;三级为最低标准,要求人均居住面积8平方米以上,人均使用面积l2平方米。
4.2建筑面积设计
住宅建筑面积,要根据使用要求和节约用地的原则确定。
从当前我国各地现有状况及小康标准要求来看,平均每户建筑面积在南方地区为l00~120平方米,在华北地区为8o~l00平方米,在北方寒冷地区为70~80平方米为宜。
5.住宅设计的依据
5.1人体尺度、活动的空间尺度需求
近年来在建筑设计中日益重视人体工程学的运用。
人体工程学是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和生物力学等研究方法,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功能、心理等问题的研究,用以解决人与物、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并提高效能。
住宅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运用,在确定空间范围设计中,始终以人的心理、生理需求为中心,使空间范围的确定,具有定量计测的科学依据。
住宅家具、设备的尺寸,踏步、窗台、栏杆的高度,门洞、走廊、楼梯的宽度和高度,以及各类房间的高度和面积大小,都和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过大或过小的空间尺寸,都会给人心理上带来空旷或紧迫压抑的感觉。
不合尺寸的家具及固定设备,会给生活带来长期的不便。
因此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是确定住宅空间的基本依据之一。
5.2家具、家庭设备的尺寸和使用它们的必要空间
家具和家庭设备的尺寸,以便人们在使用家具和设备时,在它们近旁所需要的活动空间.是确定房间内部使用面积的重要依据。
6.智能化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
当前,智能住宅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建筑开发商在全国从南到北都在宣传建设“跨世纪、五星级”的“智能化住宅小区”。
部分房地产开发商把“住宅小区智能化”作为市场炒作的“热点”和“卖点”,甚至有的开发项目留有两条电话线,就将其吹嘘成“智能化”了。
有的住宅小区配置了密集的布线系统,高速的网络系统,但系统设计华而不实;投资增加不少,但实效甚微。
近几年国内已投入使用的智能建筑中,有的“智能”水平低,智能系统运行不良,业主和用户不满。
在形成这一结果的许多原因中,设计是主要原因:对智能建筑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片面性和误区。
过分听信设备供应商,盲目求新、求全,提出大大超过建筑物功能与规模实际的智能化要求。
智能化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对于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的设计,应符合我国国情,从使用功能和现实需要出发,认真考虑建筑近期和远期使用功能和投资能力,以经济实用和持续发展的眼光,做好智能化建筑工程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并做好设备、技术的选型配套工作;认真做好用户需求分析、系统功能设置分析、系统设计、施工深化设计等环节的工作,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维修管理方便、又要留有可扩充的余地。
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智能化住宅小区”,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建设,有必要进行深入研讨、正确引导住宅小区的发展建设。
7.结束语
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在不同的工作阶段,无论是建筑的前期策划、方案构思、还是方案设计以及技术深化的阶段,始终都贯穿着合理性的理念。
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必须从当今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出发。
建立宏观的合理性理念,合理地确定各种条件下的建筑设计标准,总结各项合理性措施,在达到建筑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益,使建筑达到合理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