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新认识与进展-无效输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输血新认识与进展
XX市中心血站 XXX
2009.12.2
质量与质量管理
业务培训
XX市中心血站
一、贫血的红细胞输注原则和方法 二、大剂量输血 三、无效输注及有关问题 四、血小板无效输注 五、XX市临床合理用血现状及工作思考 六、临床医生在红细胞输血中的几个误区
一、贫血的红细胞输注原则和方法
一、贫血的红细胞输注原则和方法
临床输血培训
XX市中心血站
(三)全血和红细胞输注
2.红细胞,目前红细胞是临床应用最多的血液成分,有下列几种:
(1)添加剂红细胞,全血去除血浆后加入红细胞保养液,故又称为 红细胞悬液(Hct:0.52-0.60),该制品携氧能力强,血浆含量和细 胞碎片少,血粘度低,输血速度快和方便等特点。为临床应用最多的 红细胞制品。
一、贫血的红细胞输注原则和方法
临床输血培训
XX市中心血站
(三)全血和红细胞输注
(1)所保存的全血中含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碎屑,可与变性蛋白及 纤维蛋白形成大小不等,直径为20-80um的微聚物,可通过170um的输血器, 大量输血时微聚物可导致血栓形成。同时,反复输注易产生相应的免疫性抗体。
(2)血浆蛋白可引起过敏反应。
临床输血培训
XX市中心血站
(一)贫血的概念
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许多不同原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组临 床综合征。
临床上把外周血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RBC) 数和/或红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值称为 贫血。
1.急性贫血:起病急,进展快,红细胞数锐减,机体短时间内代偿功 能有限或难以发挥有效的代偿,缺氧症状严重,常需紧急输血。
原因: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全血,贮存期间,葡萄糖2.3-DPC和ATP 含量下降,钠也有轻微降低,钾、Hb和乳酸含量升高,PH值下降,白 细胞由于聚集和破坏数量很快下降,FⅤ和FⅧ是受影响的主要凝血因 子,保存35d的全血中FⅤ活性降至(20±4)%,FⅧ活性仅有(17±7) %,而稳定的凝血因子活性通常变化很少,FⅡ为(62±2)%,FⅨ (79±5)%,FⅩ(81±6)%,FⅪ(85±17)%,FⅫ(88±19)%, FⅦ(67±11)%。
一、贫血的红细胞输注原则和方法
临床输血培训
XX市中心血站
(三)全血和红细胞输注
表1 全血贮存期间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活性变化
贮存期 1d 5d 7d 14d 21d 35d
FⅤ(%)
82±72 56±8 35±7 20±4
FⅦ(%) 55±7 28±8 27±11 23±9 16±9 17±7
目前,全球很多地方输血机构或血液中心仅能提供红细胞制品,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不幸的发展”,使得临床上本来需要输注全血的 提高患者的携氧能力和补充循环血量时而不能获得全血。其实,输注 全血的输血反应发生率较高,不利于临床对全血的使用,主要原因:
(3)输注过程中稍有不慎,易发生循环超负荷。
许多临床研究已经证实,红细胞与晶体液可合并用于急性失血伴休克患者的 复苏,且取得满意的效果。当临床同时需要提高患者血液的携氧能力和补充循 环血容量时,可适量输注全血,但也不是非用不可。
有人提出新鲜全血(即没有冷藏过的血液)是一种较理想的血液成分,有提 高机体的携氧能力,扩容并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可用于外科急性大出血的抢救。 然而,目前较一致的看法是新鲜全血在临床上没有任何适应症,而且按照现行 的血液检测标准,给临床提供新鲜全血较难,如果一定要提供则仅能在规定的 血液检测结果出来前获得,这样不利于临床安全输血。
(2)洗涤红细胞,手工或自动洗涤机制得已移出99%的血浆和>70 %的白细胞和血小板(Hct:0.70-0.80),主要用于有过敏反应危险, 特别是体内有抗IgA抗体的患者,也用于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1- 6℃仅能贮存24h)。
2.慢性贫血:发生缓慢或已存在多时,机体组织器官通过有效的代偿 机制能逐步适应低氧状态,循环血容量正常,缺氧症状较轻,一般不 需紧急输血,甚至很多时候针对病因治疗比单纯纠正贫血更为重要。 如……
输血作为临床治疗贫血的一项重要措施,尽管能迅速减轻和改善患者 的贫血症状,但却是治“标”难治“本”,并且还有引起输血不良反 应和传播疾病的风险。因此,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症,能不输者绝不 输,能少输者绝不多输,有输血指征者尽量输成分血。
一、贫血的红细胞输注原则和方法
临床输血培训
XX市中心血站
(二)贫血发生的机制
2.红细胞破坏过多,可由红细胞内在缺陷(如红细胞膜异常,红细 胞酶缺失等)或红细胞外在因素(如免疫性因素或其它一些非免疫性 因素)造成。
红细胞内在缺陷导致的溶血多是遗传性的,但部分患者也可由获得性 因素引起,镰状细胞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是遗传性溶血的典型代表。
缺铁性贫血:多由于长期慢性失血引起。
巨幼细胞性贫血:叶酸缺乏所致,常发生在那些过量饮酒、妊娠期的 妇女或慢性溶血患者身上,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是营养 性贫血中较少见的一种。
因造血物质缺乏导致的贫血,经过适当的药物治疗能加以纠正,部分 患者即使HB下降到较低水平,通过补充相应物质逐步纠正机体的贫血 状态,通常要比输血快速纠正贫血更好。并且输血治疗过程中若稍有 疏忽(如输血速度过快或输血率过大),对伴有心肺疾病的老年人或 婴幼儿则有发生循环超负荷的危险。
3.稀释性贫血:急性失血液体替代治疗,红细胞被稀释,机体按失血 比例出现稀释性贫血,如骨髓造血功能正常,红细胞将在几周内恢复。 急性失血时,出血和循环血量的减少是临床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贫血的红细胞输注原则和方法
临床输血培训
XX市中心血站
(三)全血和红细胞输注循环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如急性 大量出血者,目前全球全血使用量逐年下降。
一、贫血的红细胞输注原则和方法
临床输血培训
XX市中心血站
(二)贫血发生的机制
1.红细胞生成不足,红细胞生成减少等因造血物质缺乏,红细胞成熟 障碍或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而引起。目前因造血原料缺乏、骨髓造血功 能障碍所致的贫血,如红细胞生成素(EPO)缺乏的肾性贫血,已能 获得有效的药物治疗。临床资料显示:重组EPO的应用已明显减少了 肾透析患者的输血次数和输血量,部分患者甚至可以不输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