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南京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物理学科

(满分80分,考试时间6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后括号内.1.(2017江苏省南京市,题号1,分值2)如图所示,小华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老爷爷所说的话是指唱到“高原”的“高”时要求声音的()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

【答案】A

【解析】青藏高原这首歌的“高原”的“高”,是反映了声音的音调高,音调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故A正确,BCD错误。

【知识点】声现象

2.(2017江苏省南京市,题号2,分值2)以下有关物理量的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一支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B.6月份南京的平均气温为约为50℃

C.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为4s

D.教室内一盏日光灯额定功率约为200W

【答案】A

【解析】

A.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接近20cm,故A正确;

B.南京市6月份的平均气温约25℃,50℃不符合实际,故B错误;

C.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4s,平均速度

50

12.5/

4

s m

v m s

t s

===,这比优秀运动员跑步的速度还快,故C错

误;

D.教室里日光灯的额定功率约为40W,故D错误。

【知识点】机械运动物态变化电功率

3.(2017江苏省南京市,题号3,分值2)以下对科学史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日心说”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D.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自然界中可利用的能量不会减少

【答案】C

【解析】A.日心说的主要内容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公转,且认为天体绕太阳运动,而不是椭圆,故A错误;

B.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的,故B错误;

C.光的色散实验说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故C 正确;

D.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但有些能量消耗后品质降低,不可能被重新利用,所以自然界中可利用的能量会减少,故D错误。

【知识点】从粒子到宇宙光的色散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4.(2017江苏省南京市,题号4,分值2)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答案】C

【解析】烧水时看到的白气是水壶内出来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壶嘴处温度比较高,从壶内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在壶嘴远处,空气温度比较低,壶内出来的水蒸气遇冷的空气液化形成小水珠;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知识点】物态变化

5.(2017江苏省南京市,题号5,分值2)小明将铁丝快速弯折十余次,铁丝弯折处的温度会升高,以下四个事例中能量转化与之相同的是()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答案】A

【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将铁丝快速地弯折,对铁丝做功,消耗机械能转化为铁丝的内能,使铁丝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甲图:活塞迅速向下压,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棉花燃烧,这是利用做功改变内能,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和铁丝弯折处的温度会升高相同;

乙图:按动电火花,酒精燃烧,盒盖飞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和铁丝弯折处的温度会升高不相同;

丙图:汽油机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和铁丝弯折处的温度会升高相同;

丁图:汽油机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和铁丝弯折处的温度会升高不相同;

故A正确,BCD错误。

【知识点】内能的利用

6.(2017江苏省南京市,题号6,分值2)小明和小华在窗边用凸透镜贴近报纸看文字,看到了文字的像,在移动凸透镜时意外的发现在报纸上出现的窗外景物的像,如图所示。两次所成的像相对于原来被观察的物体,对比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三个方面,它们()

A.有一个方面相同,两个方面不同

B.有两个方面相同,一个方面不同

C.三个方面都相同

D.三个方面都不同

【答案】D

【解析】用凸透镜贴近报纸看文字,物距小于一倍焦距,看到了是文字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移动凸透镜时发现在报纸上出现的窗外景物的像,此时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所以两次所成的像在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三个方面都不同;

故ABC错误,D正确。

【知识点】透镜及其应用

7.(2017江苏省南京市,题号7,分值2)关于惯性,下列四个现象中对应的说明错误的是()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灰尘有惯性

B.汽车紧急刹车,车上的人会向前倾,说明车有惯性

C.箭离开弓弦后,仍能向前飞行,说明箭有惯性

D.手握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会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说明锤头有惯性

【答案】B

【解析】A.手虽然停止拍打,但灰尘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从而脱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车上的人开始随车一起向前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人的下部与车一起停止,上部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人会向前倾,所以汽车紧急刹车,车上的人会向前倾,说明人有惯性,故B错误,符合题意;C.当箭离开弓弦时,箭是运动的,当箭离开弓后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能继续运动一段距离,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锤柄虽然停止了运动,但锤头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从而套在锤柄上,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8.(2017江苏省南京市,题号8,分值2)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却没有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