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 开题报告
动力电池保护板的设计与研究开题报告

动力电池保护板的设计与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对电动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动力电池保护板作为动力电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保护动力电池的作用。
因此,在动力电池保护板的设计与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过去的几年中,动力电池的爆炸和火灾事故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因此,研究动力电池保护板的设计与技术,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对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将以动力电池保护板的设计与研究为主题,通过对动力电池保护板的结构和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出一种设计新颖、性能优越的动力电池保护板解决方案。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动力电池保护板的基本原理和功能;2. 动力电池保护板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3. 动力电池保护板的结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4. 动力电池保护板的性能测试和评估。
研究目标:1. 提出一种动力电池保护板的设计方案,能够保护动力电池的安全和稳定运行;2. 开发出具有较高性能和稳定性的动力电池保护板产品;3. 通过性能测试和评估,验证动力电池保护板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研究方法和计划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计划:1. 文献综述:对动力电池保护板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动力电池保护板的发展历程和现有问题,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
2. 理论分析:对动力电池保护板的基本原理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动力电池保护板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3. 结构设计:根据动力电池保护板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进行结构设计和方案选择,保证动力电池保护板的性能和可靠性。
4. 实验测试:通过实验测试,对动力电池保护板的性能进行评估和验证,检验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5.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评估动力电池保护板的性能和可行性,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
电动汽车电池箱结构设计分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1.1背景随着汽车的出现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经历了从欧洲的手工生产到美国的自动化生产,到日本的精益生产三个阶段。
[1]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汽车到今天的发展,也带来了很严重的问题,即能源,环保和安全三大问题,这是可持续交通的三大挑战,也是21世纪汽车革命的方向。
就在世界各国努力研发安全、洁净、环保的汽车时,人们把目光再次投向了电动汽车身上。
[2]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对电动汽车的发展,在九五、十五期间、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电动汽车进行研发,[3]电动汽车被列入863重点项目,十五重大公关项目。
各省及汽车生产企业也在积极的进行电动汽车的研发,本设计就是结合当前电动汽车发展趋势展开电池箱的设计与研发。
[4]动力电池是目前纯电动汽车的唯一动力来源,是影响纯电动汽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电池包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整车的安全性,电池箱体作为电池组的载体,对电池组安全工作和防护起着关键作用。
[5]电池箱体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特别是小型纯电动汽车,因空间非常有限,电池箱体既要装入更多电量的电池,又要与整车完美匹配,所以对电池箱体的设计要求会更高。
[6]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包作为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包的安全性逐渐凸显出来,直接影响到整车的安全性。
电池包的开发需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经验,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验证优化。
因此就对电池箱体的强度、刚度、散热、防水、绝缘等设计要求更高,所以电池箱体的设计就需要既考虑安全性,又要考虑空间权限以及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7,8]电池箱体开发的目标是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满足电气设备外壳防护等级IP67设计要求[11],包内电池组在底板生根,线束走向合理,美观且固定可靠。
[9]目前,我国乃至世界的电动车之所以不能大规模的使用都是因为电动汽车续航能力差,其主要原因是电池容量小,电池容量大小与电池箱结构紧密相关,所以针对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2.1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通过对电动汽车电池箱的学习,了解电动汽车电池箱结构特点及工作环境,对电池箱进行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升高和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管理系统的设计不仅关系着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更关系到行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
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方向较多,包括电池状态估计、电池充放电控制及智能管理系统等。
虽然国内研究机构在电池管理系统研究方面积极推进和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因此,有必要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上加强研究,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主要研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在电池状态估计、电池充放电控制及智能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具体内容如下:1.电池状态估计电池状态估计是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也是新能源汽车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电池状态估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计适合电池管理系统的状态估计算法。
2.电池充放电控制电池充放电控制是保证电池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另一重要因素。
本文将介绍电池充放电控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计适合电池管理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算法。
3.智能管理系统智能管理系统是提高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化水平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智能管理系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设计适合的智能管理算法。
研究目标如下:1.深入研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为新能源汽车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2.设计出适合电池管理系统的状态估计、电池充放电控制及智能管理算法,并实现相关模型和算法的仿真实验。
3.提升电池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包括智能诊断、智能维护等方面的应用,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将采用理论探究和仿真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设计出适合电池管理系统的状态估计、电池充放电控制及智能管理算法,并进行仿真实验。
(完整版)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设计
课题简介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电子设备的更新速度更是突飞猛进,然而传统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却在日渐减少,这样带来的能源问题就引起了广大用户的关注,作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越来越被称为了生活得必需品,传统汽车的动力消耗也会引起环境污染,所以导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加快。而能源的减少也引发了汽车动力的改革,而以电能代替传统的汽油的汽车便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中,它污染小,对周围的影响也小。电动汽车的主要特色就是它的电池工程,而对电池的管理系统也就成了试下研究的热点。电池管理系统作为电动汽车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对电动车的电池管理,充放电控制,电池监控等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6.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规范
(二)参考资料
1.朱小同,赵桂先.蓄电池快速充电的原理与实践[M].北京煤嵌工业山版社,1996.
2.刘孝伟,周明弱,周龙瑞.电动自行车硝铅蓄屯池充电器的研究[J].蓄电池,2001,2,27-29.
3.汤姆·登顿(Tom Denton)著.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08.
4.李俄收,朱会田,吴文民.电动汽车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和充电设备.电源技术.2009(10). 910-913
5.葛蓓.电动汽车平板式电子仪表盘仿真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0,5.30
6.伍艮常.电动车用蓄电池的选取及充电方法的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09(23). 114-145
7.杨朔,键蔫萍,锌志华.基于CAN总线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3卷第2期2004年4月.
1. 毕业设计方案
2.过程材料(包括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设计方案、毕业设计作品、毕业设计成果报告)
新能源汽车电池发展前景开题报告范文

新能源汽车电池发展前景开题报告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新能源汽车电池发展前景开题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工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具有环保、节能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电动汽车的性能和续航里程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设计一种合理高效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至关重要。
本开题报告旨在研究与分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研究目标1.分析现有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的优缺点。
2.探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在安全性、散热性和可靠性方面的要求。
3.设计一种满足上述要求的高效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的发展历程,了解目前常用的动力电池仓结构。
2.分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的优缺点,包括安全性、散热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3.研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如安全隔离、泄漏防护和温度控制等。
4.设计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并进行模拟与仿真分析。
5.利用实验室设备对设计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进行实验验证。
四、预期成果1.对比分析现有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的优缺点,为设计新型动力电池仓提供参考依据。
2.设计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满足安全性、散热性和可靠性等要求。
3.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证明设计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的优越性。
五、进度安排1.第一周: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的发展历程。
2.第二周:分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的优缺点。
3.第三周:研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4.第四周:设计新型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并进行模拟与仿真分析。
5.第五周:通过实验验证设计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的可行性。
6.第六周:撰写开题报告,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规划。
开题报告电动汽车电力电池的特性分析报告

计算机一台,WORD文档办公软件,相关的辅导资料,课题研究开发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绘图能力,对国内外电动车及燃料电池方面的发展状况应该有一定了解,写论文过程中,要求能熟练使用WORD文档进行文字编辑,表格绘制,并要有一定的组织文字的能力。
3.2.2国内燃料电池及其在交通领域的进展
我国的燃料电池研究始于1958年,经过40余年的积累与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学科专业较为齐全的研究与开发队伍。尤其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方面,总体水平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
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本体技术发展的基础上,1998年北京理工大学及清华大学开发了燃料电池微型电动车;2000年底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氢动力一号”游览车,并亮相于2000年上海工博会;2001年1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东风汽车公司研制了30kw燃料电池中巴车,2002年又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燃料电池城市大巴;2002年北京绿能公司也组装了自己研制的燃料电池车。2003年8月,同济大学与上海汽车集团联合推出了我国首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轿车“超越一号”,标志着我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发展的里程碑,缩短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开题报告电动汽车电力电池的特性分析报告
精品汇编资料
电动汽球的汽车仍广泛采用内燃机作为动力源,以石油为能源,消耗了大量的石油资源,排出大量废气,严重污染环境。而电动汽车则是以电力这种可再生资源为能源,并且没有废气的排放。本课题针对电动汽车的发展状况,根据我国电动车市场的发展要求,对电动车燃料电池的特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4、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4.1主要研究内容
1)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2)电动汽车工作原理;
3)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分析;
电动汽车锂电池的研究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
设计题目:电动汽车锂电池的研究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研究意义
我国政府非常对电动汽车的发展特别重视。在“九五”、“十五”两会期间,国家对电动汽车的研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并且将其列入两大项目,即“863”重点项目、十五重大攻关。电动汽车也在被各省的汽车企业进行积极的研发,电动汽车电池是其最重要的研发。随着人们不断提高的环保意识,新型绿色环保电池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当了无可代替的作用,近年来一类集性能、密度和能量高且寿命长、无污染等优点于一身的电池正在被投入使用或正在研制开发。目前锂离子电池、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和无汞碱性锌锰电池以及正在研制开发的锂离子塑料电池、燃料电池、电化学贮能超级电容器,它们都在新型绿色环保电池的研究范畴之内并被大量使用。此外,具备光电转换功能的太阳电池(利用太阳能)目前已被广泛应用。拥有新型绿色环保优点的锂电池,已经被其他很多国家所开始接受和使用。肩负着国家的重任,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承担起“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使命。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不断增强环保意识,,创建保护自然环境,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发展趋势
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已成为传统汽车发展的最大瓶颈,而发展电动汽车能够解决这一难题。而电池是发展电动汽车的核心,目前市场上的电池中,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最好,锂离子电池密度高,同质量的锂离子电池其能量是铅酸电池的4~6 倍,是镍氢电池的2~3 倍。价格较高,大功率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较低。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原材料为锂,我国的锂矿总储量居世界第2;海水中也含有丰富的锂离子,可利用太阳能从海水中提取锂离子。此外,锂离子电池具有循环使用的潜力,能减少对原材料的消耗。最终锂离子电池的价格在大规模商业化之后会下降,进而锂离子电池制造成本降低。对于锂离子电池技术最大的挑战是不断提高电池密度,继续扩大电池容量,减少充电时间,同时要保证安全性和循环次数不受影响,并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电动汽车动力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动汽车动力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电动汽车动力性能的研究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电动汽车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工具,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它的环保性更高、使用成本更低。
然而,与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在动力性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续航里程、充电时间和加速性能等方面,这些问题制约了电动汽车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
因此,本研究选取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进行研究,旨在探索如何提高电动汽车的加速性能和续航里程等问题,从而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提高电动汽车的应用价值和普及度。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及其现状分析2、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3、电动汽车动力性能的测试和实验研究4、综合分析和评价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及其发展前景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和阅读,了解电动汽车动力性能方面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
2、实验研究法: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测试和分析电动汽车在加速性能和续航里程方面的表现,并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3、综合分析法:通过归纳总结和综合分析,对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及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预期成果及创新点通过对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进行研究,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成果:1、对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电动汽车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帮助。
2、提出针对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以提高电动汽车的加速性能和续航里程。
3、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得出电动汽车在动力性能方面的实际表现,并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研究重点集中在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方面,探索如何优化电动汽车的加速性能和续航里程等问题。
2、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电动汽车在动力性能方面的实际表现,并提出针对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以提高电动汽车的实际表现。
(完整word版)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 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电池模块包装设计学号姓名指导教师院系专业开题报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电池模块结构设计》一、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1.选题背景近年来,我国的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计,2020 年将达到 1.4亿辆,机动车的燃油需求为2.56 亿吨,为当年全国石油总需求的57%。
我国的石油资源短缺,目前石油进口量以每年两位数字的百分比增长,2010 年进口依存度接近50%。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有多种,但其中之一的氢燃料电池技术不成熟,成本昂贵,是20年之后的技术。
另外就主要采用甲醇、乙醇等低成本液体燃料的技术来说,由于大量采用玉米、粮食作为原料,导致全球粮价连续上升,这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的技术选择。
还有一种燃料技术清洁柴油,即含硫量低的柴油(含硫量低于350ppm的柴油),使用能使动力平均比汽油机节约30%的能源。
不过因为国内的柴油品质不佳,频繁的油荒总是从柴油开始,此外柴油得不到国家政策支持。
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用电代油,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措施。
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我国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从技术发展成熟程度和中国国情来看,纯电动汽车应是大力推广的发展方向,而混合动力作为大面积充电网络还没建立起来之前的过渡技术。
今年中外车厂都先后推出了混和动力和纯电动汽车。
目前电动汽车尚不如内燃机汽车技术完善,尤其是动力电源(电池)的寿命短,使用成本高。
电池的储能量小,一次充电后行驶里程不理想,电动车的价格较贵。
但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科技的进步,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电动汽车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扬长避短,电动汽车会逐渐普及,其价格和使用成本必然会降低。
而锂离子电池被称为性能最为优越的可充电电池,号称“终极电池”,受到市场的广泛青睐。
随着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的消费和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持续走强,锂离子电池的市场需求一直保持相当高的增长速度,市场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巨大需求也引导锂离子电池行业的继续走强,也使锂离子电池在电动车方面的应用成为可能。
开题报告-电动汽车电力电池的特性分析报告

我国的燃料电池研究始于1958年,经过40余年的积累与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学科专业较为齐全的研究与开发队伍。尤其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方面,总体水平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
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本体技术发展的基础上,1998年北京理工大学及清华大学开发了燃料电池微型电动车;2000年底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氢动力一号”游览车,并亮相于2000年上海工博会;2001年1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东风汽车公司研制了30kw燃料电池中巴车,2002年又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燃料电池城市大巴;2002年北京绿能公司也组装了自己研制的燃料电池车。2003年8月,同济大学与上海汽车集团联合推出了我国首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轿车“超越一号”,标志着我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发展的里程碑,缩短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1 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
3.1.1 纯蓄电池驱动的超微型汽车
这种汽车降低了汽车的动力性和续驶里程的要求,充电过程比较简单,车速不高,较适合于市内或社区小范围内使用。由于多数采用了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等高性能电池,车辆性能较有保证,已进人小批量试生严阶段。比如,日本的Hypermedia采用了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最高时速为90km,一次充电可行驶115 km.是一款适合未来城市道路行驶的家庭轿车。
3.3 国内外燃料电池氢源选择的研究
3.3.1 国内燃料电池氢源选择的研究
以氢能为基础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21世纪理想的交通工具,从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战略角度考虑,它的出现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和发展交通技术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
然而发展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汽车技术的一场深刻革命,同时又涉及到规划和建设庞大的制氢、储氢及加注站等基础设施。因此合理协调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与氢源基础设施的发展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要想迅速赶超国际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先进水平,必须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最佳切入点,通过政策指引少走弯路。
完整word版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完整word版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节能减排的理念不断被重视和贯彻。
电动汽车
已成为汽车行业的佼佼者,其动力电池仓由于其复杂性和易受损性,设计
工作变得及其复杂。
本文针对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进行了深入
研究,以确定可依据相关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有效的设计出具有良好安全
性能和可靠性的动力电池仓结构。
本文首先根据全球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探讨电动汽车的基本原理。
其次,综述电动汽车的主要性能参数,并重点介绍电气机车的动力电池仓,并详细介绍不同材料组成的动力电池仓安全性能的表现。
接着,分析了动
力电池仓结构设计的几个主要方面,如设计原则、计算方法、主要参数调
整和准则设定等,并利用实际工程实例对上述内容进行讨论,进而提供出
可行性设计方案。
本文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动力电池
仓的结构特性和安全性能进行优化。
本文旨在提供一种更加完善的电动汽
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确保电动汽车行驶安全可靠。
关键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安全性能
Abstract。
电动汽车磷酸铁锂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动汽车磷酸铁锂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近年来,电动汽车发展迅速,不仅带给消费者方便和环保,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电池寿命和管理。
电动汽车使用磷酸铁锂电池非常普遍,这种电池在安全性和性能方面都有很高的优势。
但是,为了保持电池的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需要对电池进行有效的管理。
电池管理系统是实现这一目标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因此,本文将从电动汽车磷酸铁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角度出发,探究电池寿命和电池管理的问题,以期实现电动汽车的高效使用和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磷酸铁锂电池的特性分析:包括电池的化学结构、充、放电特性等。
2. 电动汽车磷酸铁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通过电池状态估计、充电管理、故障诊断等方面,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3. 实验验证:对设计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评估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寿命和安全性的提升效果。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1. 探究磷酸铁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揭示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机制。
2. 设计和实现一个可以有效管理磷酸铁锂电池的电池管理系统,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3. 在仿真和实验验证中,考虑系统的实际可行性,探究电池管理系统在保障电池安全、延长电池寿命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三、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1. 文献综述:收集和阅读大量电池管理系统相关文献,了解电池管理系统的基本应用、工作原理和算法,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 理论分析:分析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和特性,建立电池管理系统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探讨实现电池管理系统的可行性。
3. 软件仿真:通过Matlab、Simulink等软件,对电池管理系统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优化系统设计,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
4.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模拟实际使用情况下的电池管理系统,测试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寿命和安全性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电池发展前景开题报告范文

新能源汽车电池发展前景开题报告范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
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其发展前景自然也备受关注。
那么,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发展前景究竟如何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二、市场分析1. 市场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攀升,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这其中,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市场需求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2. 政策支持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补贴、免费停车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技术分析1. 技术创新近年来,电池领域的技术创新不断涌现。
例如,锂离子电池、钴酸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的出现,使得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电池的能量密度也在不断提高,这为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2. 产业升级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创新,电池产业也在不断升级。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为代表的全球领先的电池产业集群。
这些企业的崛起,不仅推动了我国电池产业的发展,也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四、竞争格局1. 行业竞争虽然我国电池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目前,全球电池市场竞争激烈,主要集中在宁德时代、LG化学、三星SDI 等企业。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能规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 企业竞争在国内电池市场中,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能规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其他企业也在积极布局电池市场,如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
这些企业的崛起,无疑给电池市场带来了新的竞争格局。
五、发展趋势1. 向高性能方向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对电池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1、选题背景及意义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具有动力响应快、环保节能、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其中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是电动汽车最核心的部件之一。
因此,电动汽车电池的管理系统对于电动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面临许多问题,如电池充放电时间与能量管理、充电机制、温度控制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优化方案,解决电池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电动汽车的性能和使用体验。
2、研究目标(1)分析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优化方案;(2)设计能源管理系统,实现电池充放电时间与能量管理;(3)研究充电机制,提高充电效率,延长电池寿命;(4)探究电池温度控制,解决电池安全问题。
3、研究方法与内容(1)文献调研:综合分析国内外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优化方案及其优缺点,了解电动汽车电池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2)理论分析:根据文献调研,对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优化方案进行理论分析,制定研究方案。
(3)系统设计:设计能源管理系统,实现电池充放电时间与能量管理,同时探究充电机制,提高充电效率,延长电池寿命。
(4)实验验证:建立实验平台,进行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实验研究,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同时,探究电池温度控制,解决电池安全问题。
4、研究预期成果(1)阐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优化方案及其实现方式;(2)设计能源管理系统,实现电池充放电时间与能量管理;(3)探究充电机制,提高充电效率,延长电池寿命;(4)探究电池温度控制,解决电池安全问题。
5、预期研究时间表(1)文献调研:1个月;(2)理论分析:3个月;(3)系统设计:6个月;(4)实验验证:6个月。
6、预期研究经费本研究经费预计为50万元,用于购买实验器材、设备及数据分析费用等。
7、预期研究成果应用前景通过本研究,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性能和使用体验,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可以参考以下一些内容: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汽车市场不断拓宽,人们对环境友好型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相比于传统汽车,电动汽车更节能,是21世纪的新能源汽车,是减少环境污染、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新型交通工具。
该报告旨在探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为完善电动汽车设计提供参考。
二、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相关研究
1、电池仓设计有哪些原则,要求安全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要求满足电动汽车有关要求,采用高性能材料,提高电池使用寿命,改善安装重量,保证安全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
2、具体设计,详细分析电池仓结构的形状、尺寸、容量等要求,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制定电池仓设计方案,确定电池仓的材料和装配位置,进行模拟和试验,以提高电池安全性。
三、结论。
双向均衡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双向均衡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和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全球各国政府和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电动汽车在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能和损耗等问题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电动汽车电池的管理系统是保证电池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
当前,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多集中在单向充放电和单向均衡控制上,而双向均衡控制的研究尚不充分。
因此,本课题将重点研究双向均衡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设计,旨在提高电池组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为电动汽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二、选题的意义和目的1. 意义: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其性能和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双向均衡控制作为电池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组的均衡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目的:本课题旨在深入研究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双向均衡控制算法,探索双向均衡控制策略对电池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设计出高性能、高可靠性、低成本的双向均衡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 研究内容(1) 双向均衡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基本模型。
(2)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和最优控制理论研究双向均衡算法,分析各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3) 实现双向均衡控制算法,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验证,对比分析算法的性能和效果。
(4) 基于实验结果和分析,提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的方案,并进行模拟和实验验证。
2. 技术路线(1) 电池管理系统设计原理和基本模型的研究:根据电池组的电化学特性和工作条件,建立电池管理系统的基本模型,分析电池组的均衡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2) 基于控制理论的算法研究: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和最优控制理论,研究双向均衡算法,分析各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3) 双向均衡控制算法实现和实验验证:根据研究结果,对双向均衡控制算法进行实现,并设计实验对算法的性能和效果进行验证和分析。
完整word版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完整word版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一、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汽车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而电动汽车的核心部分就是电池系统,特别是动力电池仓,其结构设计对电动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完整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以提高电动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关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电池安装方式:有层叠式、模块式、硬包式等多种安装方式,不同的安装方式在安全性和电池维护方面有不同的优势。
2.冷却系统设计:冷却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电池温度,提高电池寿命和性能。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液冷和风冷系统方面。
3.安全保护设计: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设计需要考虑防火、防爆、防盗等多个安全因素,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安全保护设计方案。
4.结构强度设计: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来抵抗外部冲击和振动,研究者们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先进技术,设计一种完整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电池安装方式选择:比较不同安装方式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的安装方式。
2.冷却系统设计:比较液冷和风冷系统的性能差异,优化设计冷却系统。
3.安全保护设计:综合考虑防火、防爆和防盗等多个方面,设计完善的安全保护系统。
4.结构强度设计:通过数值模拟等方法,优化电池仓结构,提高强度和抗冲击性能。
四、研究计划和进度:1.文献调研:对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调研,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应用。
2.设计方案选择:根据文献调研的结果,选择最适合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方案。
3.结构模拟和优化:利用专业软件进行结构模拟和优化,提高电池仓的强度和抗冲击性能。
4.实验验证:通过实验测试,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汽车工业的发展,燃料电池轿车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研究领域。
与传统的燃油动力车辆相比,燃料电池轿车具有更高的能效、更低的排放和更为环保的特点。
此外,燃料电池轿车可以使用多种能源,如氢、氧气、甲烷、乙醇等,这些能源的可再生性和清洁性也使得燃料电池轿车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环保要求的市场。
深入研究燃料电池轿车的动力系统,对于推动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为燃料电池轿车的研究和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研究目标本次研究的主要目标包括:1.深入了解燃料电池轿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其优缺点和发展现状。
2.研究燃料电池轿车的动力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探究燃料电池、氢气储存系统、电池组、电机和控制系统等各个部件的功能和联系。
3.采用实验方法和仿真模拟技术,对燃料电池轿车的动力系统进行效率测试和工作特性分析。
4.通过对比分析传统燃油轿车和燃料电池轿车的性能及经济性,分析燃料电池轿车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燃料电池轿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燃料电池轿车的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及其特点。
2.燃料电池轿车的动力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燃料电池、氢气储存系统、电池组、电机和控制系统等各个部件的功能和联系。
3.燃料电池轿车的效率测试和工作特性分析:包括对燃料电池轿车的能量利用效率、工作特性、总效率等方面的测试和分析。
4.燃料电池轿车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通过对比分析传统燃油轿车和燃料电池轿车的性能及经济性,探究燃料电池轿车在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本次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收集、实验测试和仿真模拟分析。
四、预期成果本次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全面深入地了解燃料电池轿车的基本原理和动力系统结构。
2.掌握燃料电池轿车的效率测试和工作特性分析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电池模块包装设计学号姓名指导教师院系专业开题报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仓结构设计——电池模块结构设计》一、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1.选题背景近年来,我国的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计,2020 年将达到 1.4亿辆,机动车的燃油需求为2.56 亿吨,为当年全国石油总需求的57%。
我国的石油资源短缺,目前石油进口量以每年两位数字的百分比增长,2010 年进口依存度接近50%。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有多种,但其中之一的氢燃料电池技术不成熟,成本昂贵,是20年之后的技术。
另外就主要采用甲醇、乙醇等低成本液体燃料的技术来说,由于大量采用玉米、粮食作为原料,导致全球粮价连续上升,这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的技术选择。
还有一种燃料技术清洁柴油,即含硫量低的柴油(含硫量低于350ppm的柴油),使用能使动力平均比汽油机节约30%的能源。
不过因为国内的柴油品质不佳,频繁的油荒总是从柴油开始,此外柴油得不到国家政策支持。
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用电代油,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措施。
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我国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从技术发展成熟程度和中国国情来看,纯电动汽车应是大力推广的发展方向,而混合动力作为大面积充电网络还没建立起来之前的过渡技术。
今年中外车厂都先后推出了混和动力和纯电动汽车。
目前电动汽车尚不如内燃机汽车技术完善,尤其是动力电源(电池)的寿命短,使用成本高。
电池的储能量小,一次充电后行驶里程不理想,电动车的价格较贵。
但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科技的进步,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电动汽车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扬长避短,电动汽车会逐渐普及,其价格和使用成本必然会降低。
而锂离子电池被称为性能最为优越的可充电电池,号称“终极电池”,受到市场的广泛青睐。
随着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的消费和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持续走强,锂离子电池的市场需求一直保持相当高的增长速度,市场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巨大需求也引导锂离子电池行业的继续走强,也使锂离子电池在电动车方面的应用成为可能。
发展锂离子电池我国具有独特优势。
除了锂离子电池本身所具备的性能优势外,以锂离子电池作为为混合动力汽车乃至纯电动汽车的储能设备,发展锂电汽车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一,资源优势。
锂电汽车的最主要关键部件是锂离子动力电池和永磁同步电机,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锂、锰、铁、钒等在我国都是富产资源。
而我国更是永磁同步电机中永磁材料——稀土资源的大国,为锂电汽车提供了材料保证。
其二,技术优势。
我国的小功率锂离子电池早已经产业化,形成了上下游结合的完整产业链,电池产品超过世界市场的三分之一,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化条件也基本成熟,深圳比亚迪更是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国际上的领先企业,已经实现产业化生产。
因此,无论是锂离子电池本身特点,还是我国目前的现状,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都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主要方向。
因此,无论是锂离子电池本身特点,还是我国目前的现状,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都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主要方向。
锂离子电池虽然具有能量密度大、输出功率高、充放电寿命长、无污染、工作温度范围宽、自放电小等优点,但其在为我们造福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灾难,1995年和1997年,日本发生大规模锂离子电池火灾。
世界各地也时常发生锂电池爆炸事故。
这说明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还存在问题,因此亟待研究和解决。
2.文献综述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
在充放电过程中,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池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其主要优点有:(1)电压高;(2)比能量大;(3)循环寿命长;(4)安全性能好;(5)自放电小;(6)可快速充放电;(7)工作温度范围大。
这些优点使其能更好的应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源。
然而,它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注意。
如: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会慢慢衰退,这与使用次数无关而与温度有关;不耐过充、过放;易发生爆炸,需要多重保护机制;需要保护电路防止过充、过放、过载、过热等。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一些中外文献给出了各种可行的办法。
中科大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特点及热模型研究》,解释了锂离子电池发生故障和事故的机理及其解决办法。
文中指出,锂离子电池体系内部的放热现象是一种由化学反应引发的热现象, 其着火是一种热着火现象。
如果锂离子电池体系内的热生成速率大于热散失速率, 则体系内反应物的温度就会不断上升。
温度上升的结果, 可造成以下两种极端情况:反应物质的温度达到其着火温度而发生火灾;由于锂离子电池形成的是一个封闭体系, 当体系内部温度上升, 使体系内部的反应速度进一步加快, 温度进一步升高, 使得反应物蒸气压急剧上升的同时, 活性物质的分解、活性物质和电解液的反应都会产生一定量的气体, 其结果, 在缺少安全阀或安全阀失效的情况下, 电池内压便会急剧上升而引起爆炸。
所以, 锂离子电池的爆炸是由于反应热蓄积而引起的热爆炸。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系以及长安大学工程机械系的各位研究人员发表的《Three-dimensional thermal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lithium-ion battery in thermal abuse application》提出了分析、研究过热问题的方法。
文中指出,建立一个三维热有限元模型模拟炉热实验。
通过对比模型模拟和实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三维电池模型的温度分布是非均匀的;(2)该模型能准确的定性以及定量的预测电池的状态,并能准确预测电池是否会热失控;(3)磷酸亚铁锂活性物质比钴酸锂在氧化电势条件下的热稳定性更好;(4)应用高热稳定性的材料同时减缓活性材料的热化学反应是保护锂离子电池不发生热失控的可行的方法;(5)电池内部沿厚度方向温度梯度最大,即热量主要沿宽度及长度方向传导。
《锂离子蓄电池温度场分析》一文指出,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及结论。
首先建立离子电池模型并对模型划分网格,然后加载并求解,最后后处理,在完成计算后, 可以通过用户图形界面获得求解过程的计算结果, 并对结果进行运算。
结果表明, 放电速率和对流换热系数对电池的温度场有着明显的影响。
电池的放电速率越快,电池内部的最高温度就越高, 电池温度场的均匀性就越差; 电池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越大, 电池内部的最高温度就越低, 电池温度场的均匀性就越差。
《电动汽车电池包热管理系统设计方法》一文强调了设计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上装载有电池组的主要储能装置,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性能。
锂离子动力电池因其优异的功率输出特性和寿命长等优点,目前在电动汽车电池包中得到良好应用。
由于车辆上空间有限,电池在工作中产生的大量热量受空间影响而累积,造成各处温度不均匀从而影响电池单体的一致性。
因此将降低电池充放电循环效率,影响电池的功率和能量发挥,严重时还将导致热失控,影响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
为了使电池组发挥最佳的性能和寿命,需要优化电池包的结构,设计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一个设计良好的热管理系统可以提高EV和HEV电池包的性能和寿命周期,对于电动汽车的成本降低很有意义。
一般由于项目时间或顶算等因素可能需要跳过一个或多个步骤,或多执行一个或多个步骤。
但是按照合理有序的步骤设计,能够更加有效地设计出合理的热管理系统,减少设计周期,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二、方案选择1.外形与结构电芯尺寸:220×67×8.5电池模块外部尺寸:250×180×50每个模块中含有10个电芯,每5个电芯为一组并联起来,并联电压为3.2V,两组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电池模块。
因此,每个电池模块的电压为6.4V,注意事项:电池模块不能够立起来,即电池模块的高度不能是220mm,这是考虑到电芯内部的电解液的原因。
对外安装通过电池模块上的四个圆形通孔定位,用四根双头螺柱穿起来,两端用螺母旋紧,从而实现电池模块的固定。
而在电能输出端,开有凹槽,方便外部接线板的定位。
为了保证传热性能以及减轻质量,电池模块包装选用铝合金材料。
用钣金工艺加工。
外壳分为上、下两部分,其定位及安装方式可参考手机后盖的结构。
下壳边缘有一些凹槽,上壳边缘对应有凸缘,两者配合起导向作用。
在安装过程中,使上壳沿长度方向滑移。
在端部,下壳上设置弹性凸台,上壳上有一个通孔,当上壳滑过时,凸台卡在通孔中,锁死上壳,使上下外壳无法相对滑动。
电池模块内部,使用铸造铝合金框架对电池定位,如上图所示。
框架与外壳之间的连接采用铆接方式。
而电池的紧固,使用散热胶粘接。
因此相邻两块电池对应表面的温度近似相等。
电能输出部分,用塑料块固定铜箔,起到绝缘作用。
铜箔与电池之间用导线焊接。
2.温升分析由《Three-dimensional thermal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lithium-ion battery inthermal abuse application》一文结论,锂离子电池的热量主要沿长度和宽度方向传导。
因此在高度方向的传导可忽略不计。
将三维结构转变为二维结构,考虑长×宽平面的散热问题。
根据《锂离子蓄电池温度场分析》中给出的放电时电池发热量公式,估算电池发热。
并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并加载求解。
对于电池模块整体的散热问题,可将周围环境看为恒温(即炉热实验)的有内热源的简单传热学问题。
三、设计任务课题内容:2人一组,完成电动汽车电池仓结构设计,满足电池充放电时的温升要求。
课题任务要求:1.分析电池仓的结构设计需求分析,确定布局方案;2.进行电池组模块的包装设计;3.与组员一起,用三维软件简历汽车动力电池仓三维模型。
四、进度安排1-5周外文文献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6-9周总体设计:分析电池仓结构设计需求分析,确定布局方案10-14周详细设计:进行电池模块的包装设计,用UG建立汽车动力电池仓三维模型15-16周撰写毕业论文17周论文答辩参考文献[1]王峰,李茂德.电池热效应分析.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2] Guifang Guo, Bo Long, Bo Cheng .Three-dimensional thermal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lithium-ion battery in thermal abuse application.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10(195):2393-2398;[3]车杜兰,周荣,乔维高.电动汽车电池包热管理系统设计方法.汽车工程师,2009(10):28-30[4]王青松,孙金华,何理.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特点及热模型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3):19-21.[5]立冬.锂离子电池将成为未来之星.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2月19日(第8版)[6]王晋鹏,胡欲立.锂离子蓄电池温度场分析.电源技术测试与分析,2008:120-12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