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最新真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
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生产要素分配
(1)内容:
①按资本要素分配:突出强调“投资收益”,如私营企业主的税后 利润,股票红利、股息,储蓄和债券的利息等; ②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③按劳动要素分配:是劳动者所得,如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中的职 工工资、奖金和津贴; ④按技术要素分配: 突出强调“技术贡献”,技术入股、专利费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2018届经济生活一轮复习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宏观把握知识
财政的巨大作用 国 财政: 财政收入与支出 家 收 1.一条主线:分配(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 入 税收的基本特征 2.知识体系:生产(创造财富)→分配(财富的分配) 税收的种类 的 税收: →个人如何参与分配(分配制度与分配原则)与国家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分 如何参与分配(财政与税收) 配
(2014四川卷2)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 将1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公司,用于种植蔬菜 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400元)/ 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的价值 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得的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 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个 人 企 业 国民收入 在物质生产部门 的分配(初次分配)
国 家
个人 企业 国家
以税金和 利润的形式 上缴国家
劳动者的 报酬
企业 (集体)
企业管理者,利 用手中职权非法 谋取利益,生活 极其奢侈;
工资平常,但通 过炒股,出租房 屋等方式,总收 入也颇丰;
在垄断行业工作, 病重丧失劳动能 薪水是其他行业 力,生活贫困 的三、四倍
1、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 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 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注意: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 有制企业、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 存在性质 社会主义制度下 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与农村经济中 【注意点】 适用范围 公有制经济 的承包土地经营所得都属于按劳分配。 土地经营权流转所得不属于按劳分配, 分配尺度 劳动 而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分配对象 个人消费品 公有制经济内不仅有按劳分配,还有其 分配结果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他分配方式。
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4、地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 本原则。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原因:——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总结:理解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是什么
(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为什么
(4)对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主体”的认识
3.劳动收入并非按劳分配收入。私营和外资企业中 的按劳动要素收入不是按劳分配收入。
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工资收入不都属于按劳分配
国有经济和 集体经济中 劳动者的工资
按劳分配
私营经济和 外资经济中 劳动者的工资
按劳动 要素分配
练一练:李某一家的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对象 岗位 获得收入的途径 分配方式
(2014天津卷1)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的4亩地入股 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 东和员工。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 元外,我春节前有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 1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她的收入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③属于按劳分配 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搞平均主义,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 致经济衰退,普遍贫穷。
3、意义(作用)
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数 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 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剥削制度 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 位。
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多层次
决定 决定
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关系)
决定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决定
决定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分配
分配制度
【特别提示】
(1)在社会再生产中,生产是处于决定作用的环节, 分配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2)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 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014大纲卷2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 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 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 次分配中的比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提高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是 A.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B.调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 C.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1.从知识的考查看:重点考查收入 分配方式和社会公平的维护。社会公 平的维护经常与宏观调控、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相结合。 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和材料 题都是考查的重点,选择题聚焦于分 配方式和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 材料题多立足生产、分配、消费的关 系,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维护对我国 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措施。
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2、原因: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
分配的物质基础。
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3)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
分配的直接原因。
不能实行平均分配
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收入差距
平均主义 分配不公
我国目前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问题
主要表现:
①全社会收入差距拉大,财富分配严重不均。(基尼系数) ②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异明显,收入向高收入群体 集中,两极差距扩大。 ③不同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④行业差距继续扩大,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 日益突出。 ⑤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过低,劳动报酬在初次 分配中的比重过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是什么?
(1)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收入分配的公平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 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 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注意: 收入分配公平
调节过高 收入
取缔非法 收入 保护合法 收入
提高低收 入,完善 社保体系
政府
针对这些现象,该如何实现收入分配 公平?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
(4)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 重要举措。 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 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 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 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 更加重公平。
⑤按管理要素分配:强调的是企业中的经理等管理者的年薪及奖励。 ⑥按信息要素分配:指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
个体户: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生产要素分配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①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 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生产要素)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 人才、创造的尊重;(个人) ③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社会)
金融、电力、 交通运输业等高 收入行业从业人 员平均收入较农 林牧渔业、建筑 和采掘业等低收 入行业从业的平 均收入要高4.6倍。
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
(1)根本途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经济(城乡、 区域相协调),把蛋糕做大,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2)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 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3)初次分配中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 增加 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 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 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重要举措 意义: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 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 协调健康发展。
收 入 与 分 配
个 人 收 入 的 分 配
第三单元的内容结构
我国的 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 与社会公平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分配制度)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和实现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分配政策) (分配原则)
考点考向概览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考点概览 7、个人收入的分配 ⑴分配制度 ①生产决定分配 ②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③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⑵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①收入分配公平 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 系 考向定位
B
(2012浙江卷)2011年,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后,又大幅上调增值税和营 业税起征点,如月销售额和营业额的最高标准都由原 先的5000元提高到20000元。国家提高税收起征点的 直接效果是 A.促进分配公平,达到财政收支平衡 B.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C.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D.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
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调节手段进行,重点调节地区、 城乡、部门、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 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
再分配
转移收支 如财政教育 支出、扶贫支出
得个 税人 所
财产税
社会福利
转移支付
(1)含义:又称无偿支出 。政府或企业的一种 不以取得商品或劳务作补偿的支出,是一种收入 再分配的形式。 (2)类型:政府的转移支付、企业的转移支付和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 (3)政府的转移支付: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 的无偿转移 ,属于财政支出,大都具有福利支出 的性质,如社会保险福利津贴、抚恤金、养老金、 失业补助、救济金以及各种补助费等;农产品价 格补贴也是政府的转移支付。 (4)性质:财政政策。
初次分配主要是由市场机制形成的,政府通过税 收、法律法规进行调节;再分配由政府调控机制起作 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再分配更加注 重公平。
(2012年新课标)2011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 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 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 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 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②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③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④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 A. ① ② C. ② ④ B. ① ③ D. ③ ④
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易混易错提示】
①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②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管理 等要素分配。
2.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并非都是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 平均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工资、奖金和津贴 福利 技术、资本入股所得
按劳分配
李某 承包村集体的鱼塘收入
李子 外企工程师,还利用双休日 劳动要素 技术要素 为私企当顾问,也获得收入 李女 是公立学校的老师,每月除 按劳分配 资本要素 工资、奖金外还炒股赚钱 李母 出租房屋
土地要素
福利性分配
李父 是残疾军人,享受国家优抚 待遇
(2010高考安徽卷)3、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 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 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 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 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 26000元 B.36000元 19000元 C.49000元 21000元 D.44000元 11000元
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生产要素分配
(1)内容:
①按资本要素分配:突出强调“投资收益”,如私营企业主的税后 利润,股票红利、股息,储蓄和债券的利息等; ②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③按劳动要素分配:是劳动者所得,如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中的职 工工资、奖金和津贴; ④按技术要素分配: 突出强调“技术贡献”,技术入股、专利费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2018届经济生活一轮复习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宏观把握知识
财政的巨大作用 国 财政: 财政收入与支出 家 收 1.一条主线:分配(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 入 税收的基本特征 2.知识体系:生产(创造财富)→分配(财富的分配) 税收的种类 的 税收: →个人如何参与分配(分配制度与分配原则)与国家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分 如何参与分配(财政与税收) 配
(2014四川卷2)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 将1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公司,用于种植蔬菜 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400元)/ 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的价值 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得的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 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个 人 企 业 国民收入 在物质生产部门 的分配(初次分配)
国 家
个人 企业 国家
以税金和 利润的形式 上缴国家
劳动者的 报酬
企业 (集体)
企业管理者,利 用手中职权非法 谋取利益,生活 极其奢侈;
工资平常,但通 过炒股,出租房 屋等方式,总收 入也颇丰;
在垄断行业工作, 病重丧失劳动能 薪水是其他行业 力,生活贫困 的三、四倍
1、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 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 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注意: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 有制企业、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 存在性质 社会主义制度下 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与农村经济中 【注意点】 适用范围 公有制经济 的承包土地经营所得都属于按劳分配。 土地经营权流转所得不属于按劳分配, 分配尺度 劳动 而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分配对象 个人消费品 公有制经济内不仅有按劳分配,还有其 分配结果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他分配方式。
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4、地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 本原则。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原因:——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总结:理解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是什么
(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为什么
(4)对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主体”的认识
3.劳动收入并非按劳分配收入。私营和外资企业中 的按劳动要素收入不是按劳分配收入。
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工资收入不都属于按劳分配
国有经济和 集体经济中 劳动者的工资
按劳分配
私营经济和 外资经济中 劳动者的工资
按劳动 要素分配
练一练:李某一家的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对象 岗位 获得收入的途径 分配方式
(2014天津卷1)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的4亩地入股 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 东和员工。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 元外,我春节前有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 1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她的收入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③属于按劳分配 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搞平均主义,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 致经济衰退,普遍贫穷。
3、意义(作用)
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数 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 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剥削制度 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 位。
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多层次
决定 决定
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关系)
决定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决定
决定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分配
分配制度
【特别提示】
(1)在社会再生产中,生产是处于决定作用的环节, 分配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2)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 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014大纲卷2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 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 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 次分配中的比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提高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是 A.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B.调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 C.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1.从知识的考查看:重点考查收入 分配方式和社会公平的维护。社会公 平的维护经常与宏观调控、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相结合。 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和材料 题都是考查的重点,选择题聚焦于分 配方式和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 材料题多立足生产、分配、消费的关 系,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维护对我国 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措施。
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2、原因: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
分配的物质基础。
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3)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
分配的直接原因。
不能实行平均分配
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收入差距
平均主义 分配不公
我国目前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问题
主要表现:
①全社会收入差距拉大,财富分配严重不均。(基尼系数) ②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异明显,收入向高收入群体 集中,两极差距扩大。 ③不同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④行业差距继续扩大,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 日益突出。 ⑤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过低,劳动报酬在初次 分配中的比重过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是什么?
(1)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收入分配的公平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 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 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注意: 收入分配公平
调节过高 收入
取缔非法 收入 保护合法 收入
提高低收 入,完善 社保体系
政府
针对这些现象,该如何实现收入分配 公平?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
(4)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 重要举措。 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 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 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 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 更加重公平。
⑤按管理要素分配:强调的是企业中的经理等管理者的年薪及奖励。 ⑥按信息要素分配:指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
个体户: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生产要素分配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①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 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生产要素)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 人才、创造的尊重;(个人) ③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社会)
金融、电力、 交通运输业等高 收入行业从业人 员平均收入较农 林牧渔业、建筑 和采掘业等低收 入行业从业的平 均收入要高4.6倍。
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
(1)根本途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经济(城乡、 区域相协调),把蛋糕做大,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2)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 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3)初次分配中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 增加 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 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 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重要举措 意义: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 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 协调健康发展。
收 入 与 分 配
个 人 收 入 的 分 配
第三单元的内容结构
我国的 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 与社会公平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分配制度)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和实现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分配政策) (分配原则)
考点考向概览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考点概览 7、个人收入的分配 ⑴分配制度 ①生产决定分配 ②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③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⑵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①收入分配公平 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 系 考向定位
B
(2012浙江卷)2011年,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后,又大幅上调增值税和营 业税起征点,如月销售额和营业额的最高标准都由原 先的5000元提高到20000元。国家提高税收起征点的 直接效果是 A.促进分配公平,达到财政收支平衡 B.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C.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D.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
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调节手段进行,重点调节地区、 城乡、部门、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 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
再分配
转移收支 如财政教育 支出、扶贫支出
得个 税人 所
财产税
社会福利
转移支付
(1)含义:又称无偿支出 。政府或企业的一种 不以取得商品或劳务作补偿的支出,是一种收入 再分配的形式。 (2)类型:政府的转移支付、企业的转移支付和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 (3)政府的转移支付: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 的无偿转移 ,属于财政支出,大都具有福利支出 的性质,如社会保险福利津贴、抚恤金、养老金、 失业补助、救济金以及各种补助费等;农产品价 格补贴也是政府的转移支付。 (4)性质:财政政策。
初次分配主要是由市场机制形成的,政府通过税 收、法律法规进行调节;再分配由政府调控机制起作 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再分配更加注 重公平。
(2012年新课标)2011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 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 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 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 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②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③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④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 A. ① ② C. ② ④ B. ① ③ D. ③ ④
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易混易错提示】
①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②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管理 等要素分配。
2.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并非都是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 平均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工资、奖金和津贴 福利 技术、资本入股所得
按劳分配
李某 承包村集体的鱼塘收入
李子 外企工程师,还利用双休日 劳动要素 技术要素 为私企当顾问,也获得收入 李女 是公立学校的老师,每月除 按劳分配 资本要素 工资、奖金外还炒股赚钱 李母 出租房屋
土地要素
福利性分配
李父 是残疾军人,享受国家优抚 待遇
(2010高考安徽卷)3、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 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 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 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 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 26000元 B.36000元 19000元 C.49000元 21000元 D.44000元 1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