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探讨

合集下载

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的讨论

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的讨论

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的讨论XX县现有污水处理厂1座,位于县城北部珠溪河西岸,设计规模9万吨/天。

运行过程中发现存在实际进水水质远小于设计值、进水浓度偏低的状况,造成污水不需处理可以按照二级排放标准直接排放。

这些污水如果进入污水处理厂,将会加重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担,浪费能源,还将影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悬浮固体质量浓度的稳定,进而导致污泥活性降低,生化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效能下降。

1、产生的原因1).居民生活源头污水COD质量浓度偏低目前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逐渐增加,主要表现在洗浴等洗涤用水量的增加,这类低有机物含量的生活废水排入污水管网后,势必稀释污水浓度,对进水浓度造成影响。

2).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内地下水自备水源多自备水源用水费用相对自来水的价格便宜很多,市民节水意识不强。

用水量大,不可避免有较多长流水现象,特别是地下水丰富地区,如果大量使用自备水源,加上自来水普及率较低,市政设施相对落后,对污水处理厂进水COD质量浓度产生了影响。

3).市政污水管道纳污率低根据调查,目前已经建成的住宅小区内基本上全部实行了雨污分流的排水体系,但是普遍存在小区内排污管道高程错误,管道走向出现时高时低的现象.污水在小区管道内长期积累排不出去,再加上施工质量低劣,小区排水口乱接严重,许多雨水管道接入污水管道,导致市政污水管道纳污率极低。

4).化粪池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各地普建化粪池,经多年的使用经验,化粪池的确能去除近20%的BOD,对于尚未兴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偏远地区能适当减轻水体污染,但对于已有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地区,经化粪池沉淀截留的污染物在进行厌氧消化分解后,上清液溢流进入城市污水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反而影响了生化处理的效果。

此外化粪池溢出的污水未完全厌氧分解,流入管道后会继续分解,产生臭气并腐蚀管道。

目前设计选用的化粪池多为砖砌结构,防水抗渗效果差,在降雨量丰富的万年县,加大了雨水渗入的机会。

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及工艺技术

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及工艺技术

浅谈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及工艺技术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排放量也不断地增加,对环境污染将愈加严重,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本文对小城镇生活污水现状及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生活污水现状工艺技术1.小城镇生活污水现状我国小城镇数量众多,分布宽广,地点分散,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缺乏,欠账太多。

大部分小城镇污水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江河湖泊水质恶化和地下水污染,污染的不断加剧已危及到城镇供水安全及人身健康,因此建设排水体系,治理水污染,已提上议事日程。

因地制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探索,开发和采用适合小城镇地区能耗低、效率高、投资省、易管理的污水处理新工艺势在必行。

2.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现状2.1 排水现状我国很多小城镇尚无完善的排水系统,雨污水均沿道路边沟或路面排至就近水体,一些小城镇(特别是山区和贫困地区等)由于街道过于狭窄、两侧建筑密集、施工复杂,无条件修建分流制排水系统,可考虑采用完全合流制排水体制;对改造难度极大的旧城区可维持原有合流制排水系统;对西部干旱地区,由于降雨最极少,亦可采用合流制系统。

但是对于需要采用合流制系统在小城镇,应在污水总干管末端(即污水处理厂进水端)设置调节池,调蓄雨季洪峰流量。

当然,在工程设计时应对污水收集系统(完全分流制系统;截流式合流制十分流制系统;截流式合流制系统;分流制系统+合流制系统+调节池;合流制+调节池系统等)进行经济技术综合比选和详细的投资效益分析后,选用经济合理的排水体制方案。

2.2 污水处理现状对于一些城镇化发展中的地区而言,建设及运营资金短缺,土地资源紧张,有限的投资与较高的排放标准存在一定的矛盾。

因此,一些小城镇受经济制约“建得起、用不起”,当务之急应该是治理与不治理、工程及运行费与小城镇现况经济水平是否相适应的问题。

可采用调整和放宽排放标准、减少处理构筑物容积及相关机械设备、自控仪表等还可节省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速度和简化运行管理。

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的几个问题摘要:为使有限的投资取得好的效益,结合中小城市排水工程现状及建设特点,就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的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为了保护水体环境,国家已把城市给排水列为基本建设领域重点支持的产业,并提出至2000年我国污水处理率达到25%,2010年污水处理率达到40%的总体目标,要求“七大流域”、“三大湖泊”和重点沿海城市及其近岸海域城市、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都要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据有关资料,2005年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达420×108m3,国家在“十五”期间对城市排水设施投资将达1200亿元,而中小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将占有相当高的比重。

为使有限的投资取得好的效益,结合中小城市排水工程现状及建设特点,就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的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

2 排水管网2.1排水体制排水体制是污水处理厂设计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它不仅涉及工程投资、环境保护、工程实施的难易程度,还直接影响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

我国的中小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受投资因素的限制及发展模式的影响,现状建成区多为雨污合流制。

合流制区域面积至少占建成区面积的80%以上,而且八十年代以前的建成区,建筑密集,各种地下管线拥挤,要改造为分流制,需增设一套污水管网系统,难度非常大。

结合近年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情况,本人认为宜采用混合制的排水体制,即城市新区及有条件改造的建成区采用分流制,大部分现状建成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不宜盲目追求分流制。

2.2合流污水的溢流问题传统排水观念认为,合流管渠被暴雨释稀溢流,当径污比达到5-7倍时,不会对水体造成危害,事实并非如此。

截流式合流制管网系统,应同时考虑暴雨时合流污水溢流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对于合流制管网系统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2.2.1 截流倍数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及排水系统组成,确定合理的截流倍数,减少合流污水的溢流频率及溢流量。

一般截流干管取n0=1-2,支管系统适当高于干管的截流倍数,取n0=1-3。

贵州省已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水量的分析探讨

贵州省已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水量的分析探讨

贵州省已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水量的分析探讨侯莉;唐忠德;成官文;吴琼芳【摘要】设计进水水质水量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选择、工程设计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数据,其计算不当会给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带来不良影响。

调查了贵州省已建9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2012年运行情况,结果表明:基于规划面积、人口和工业发展的预测及其生活污水量、工业废水量和公建、商业设施污水量所占比例计算的设计进水污水量和污染物浓度往往偏差较大,设计进水水量和水质普遍较实际进水偏高,设计进水BOD/COD、BOD5/TN与实际情况脱节,并给已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带来了一些困难。

%The data of water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gineering design.It will do harm to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lants if the calculation is improper. Survey in 2012 shows that based on planning area,population,industrial development,and the proportion of domestic sewage,industrial wastewater and sewage flow of public buildings and commercial facilities,the calcu-lation of water quantity design and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often has large deviation.The design quantity and in-fluent quality are higher than the actual ones.Design of influent BOD/COD and BOD5/TN is divorced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They are the difficulties to the plants which have been built.【期刊名称】《桂林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6页(P160-165)【关键词】已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水量;工程设计;运行管理;贵州【作者】侯莉;唐忠德;成官文;吴琼芳【作者单位】遵义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遵义 563000;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贵阳 550002;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广西桂林541004;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人才小高地,广西桂林 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广西桂林 541004;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人才小高地,广西桂林 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4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合理都会给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带来不良影响。

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分析

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分析

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分析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分析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污水处理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城镇污水处理厂是解决城市污水问题的重要设施,其进水水质特征分析对于提高处理效率、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的来源。

城镇污水主要来自家庭生活、工业生产和商业服务等活动的废水。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无机物、悬浮物、营养物等,具有高浓度和复杂组成。

进一步分析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的特征,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1. 有机物污染:城镇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人体废弃物、洗涤剂、食品残渣等。

这些有机物容易分解和发酵,产生有机酸、氨氮、硫化物等有机物污染物。

有机物的高浓度和复杂性使得处理厂在去除过程中面临较大挑战。

2. 悬浮物:城镇污水中普遍存在着悬浮物,如纸张、织物纤维、沙子、泥土等。

悬浮物会影响水体透明度,降低光照透过率,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生存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必须对悬浮物进行有效去除。

3. 营养物:城镇污水中富含氮和磷等营养物,这些物质来源于生活污水与农业、工业废水的混合。

高浓度的营养物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形成赤潮等环境问题。

因此,在处理过程中需要降解和去除这些营养物。

4. 重金属:工业废水的排放是城镇污水中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原因。

重金属如铅、汞、镉等具有较高的毒性和持久性,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处理厂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对重金属进行去除。

对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来说,了解进水水质特征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的基础。

针对不同的水质特征,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工艺和技术。

一般常用的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物理处理主要应用于去除悬浮物和固体颗粒,包括筛网、沉淀池、过滤器等。

化学处理则主要用于去除有机物和营养物,常用的方法有混凝、絮凝、氧化等。

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探讨

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探讨

36http://www.jsbwa ter .com市场M ar ket水工业市场年第期一、背景发展小城镇、推进城市化是我国21世纪的热点。

我国小城镇数量众多,分布宽广,地点分散,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缺乏,欠帐太多。

大部分小城镇污水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江河湖泊水质恶化和地下水污染,污染的不断加剧已危及到城镇供水安全,因此建设排水体系,治理水污染,已提上议事日程。

为确保大江大河的水源安全,国家确定了“三河三湖”、环渤海、三峡库区及长江上游、南水北调东线、中线治污规划,在此基础上的小流域治理项目也较多,在这些已实施的规划中,包括县城镇以上的城市都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个别要求高的如长江三峡库区、影响区、南水北调沿线县城以外的镇都要建成污水处理厂。

小城镇污水厂数量庞大,仅重庆市就需建设约500座。

然而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规范。

为促进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发展,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及对该技术的研究作以下探讨。

二、我国小城镇概况到2002年底,全国设市城市66个,其中人口在万以下的设市城市325个。

建制镇数量达20021个(其中县城镇1646个,县城关镇以外的镇18375个);集镇22612个。

建制镇人口13663.56万人(不含县城关镇)。

2009年5月,建制镇19187个;乡15030个。

我国建制镇(不含县城关镇)平均人口规模不足1万人,西部地区不足5000人。

在县城以外的建制镇中,镇区人口在0.3-0.6万人等级的小城镇占多数,其次为0.6-1.0万人,再次为0.3万人以下。

镇区人均占有土地面积108m 2。

小城镇类型有工业型、旅游型、商贸型、港口物流型、居住型等。

三、我国小城镇污水现状按小城镇的设置,县城镇人口在1-10万,县城镇以外的建制镇人口在0.3-1.0万人。

县城镇的污水量除少数小于10000m 3/d 外,其余都超过10000m 3/d ,以40000m 3/d 的为最具代表性,这个规模已不在小型污水厂之列。

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探讨

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探讨

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探讨【摘要】在现代社会,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和发展速度不断地加快,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高速发展趋势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也将更加引起重视。

下面将具体的就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处理办法做详细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 ,建设标准中图分类号:[tu99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发展小城镇已经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小城镇的发展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在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的大背景之下,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也将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

在传统城市化的背景下,小城镇建设偏重于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对水环境污染的治理缺少重视和投入,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

据报道,我国90%以上的小城镇水体环境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8%的城镇河段不宜作饮用水源,50%的城镇地下水受污染,而另一方面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对大城市普遍滞后,截至2009年底,全国有约20%的设市城市未建成污水处理厂,全国398个县建成434座污水处理厂,仍有80%的县城为建污水处理厂,据统计小城镇排水管网面积普及率只有40%-60%,不少小城镇没有系统排污管道。

当然了,我国小城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工程的建设远不同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工程的建设,需要更加细致的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分析其特点,并且根据现状达到小城镇建设的相关建设标准,认识到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面对问题找出解决方法,更好的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需求。

二、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现状分析1.小城镇污水处理工作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我国目前有各种规模和性质的小城镇近48000多个,其中建制镇19200多个。

随着城镇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镇的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由于缺乏必要的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一同排入水体,使得绝大多数小城镇的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区域性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头。

小城镇污水厂进水水质特性探讨

小城镇污水厂进水水质特性探讨

污水 的五 E l 生 化需 氧 量 可按 2 5 " - ' 5 0 g / ( 人・ d ) 计算 。 生 下 的最 高质 量 浓度 值 作 为设 计 水 质 , 而这 一 频 率 被称
活 污 水 的 五 日生 化需 氧 量 、 悬 浮 固体 、 总氮 和 总磷 的 为污水 处 理厂设 计 进水 水质 的保 证率…。 范围分别 为 2 5 ~5 0 g / ( 人・ d ) 、 4 0  ̄6 5 g / ( 人・ d ) 、 5 ~ 随着 我 国城 市污水 处理 厂 和环境 监 测站 的广泛 建
S ma l l To wns
S hi Bi g a n g
2 0 0 8年底 湖北 省委 、 省政府做 出决定 , 到2 0 1 0年在 用加 权 平均 法 确 定其 现 状水 质 质 量 浓度 , 并 以此 为基 湖 北 省 内所 有 县 市 建 起 污水 处 理 厂 。这 些 年来 , 这 一 础 , 结合 临近 地 区 已建 污水 厂 实 际进 水 水质 并 考 虑一 任 务基 本 建设 完成 , 各 县 逐 步建 立 了 自己的污 水 处 理 定 的余 地 , 确定 设计 进 水水 质 。
工业 区和居 住 区的水 质确 定 。 1 . 1 人均污 染 物指 标法 实 测 数 据 的 总数 , 1 7 , 为 某一 质 量 浓 度 值 的排 序 号 ) , 以 C O D质 量浓 度 为 横 坐 标 , 频 率 P为纵 坐 标 , 绘 制进 水
当无 调查 资料 时 , 规范 建议 按下 列标 准 采用 : 生 活 C O D 质量 浓度 频 率 曲线 。 根据 曲线 则 可 以将某 一 频率
通过 对 主 要排 污 口水质 进 行 化 验 , 确 定 污水 厂进 设计 值 。 水水质。 选 择 主要 的排污 口 , 定期 实 测 其水 质水 量 , 采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的确定方法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的确定方法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的确定方法王嫣(山西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0)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是工程设计的基本参数,关系到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和处理工艺的选择,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建设投资、占地面积和运行费用等。

关键词:污水厂;设计水质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而言,来自大量初始污水排放点的城市污水,其水质应该受到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这些确定性的影响因素太多,只能视作随机变量进行分析和预测。

概率分析方法依赖于大量的实测数据,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环境监测站的广泛建立和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水质,已经有可能利用本地区或类似地区的实测数据,采用概率分析方法确定。

1进水水质差异性原因分析1.1污水收集管线布置不当污水收集系统采用截流式合流制,从污水管网布置情况来看,截流干管设置在河滩,在雨季时污水检查井易被淹没。

由于采用砖砌检查井,密封性较差,河水倒灌的情况严重,污水浓度被稀释。

1.2管材质量差,施工水平差,漏损严重合流制污水管以及污水收集管网均采用平口式混凝土管,管材质量差,且当地施工单位施工经验欠缺,接口处理不当,地下水入渗,从而导致污水厂进水水质浓度偏低,这是导致污水厂进水COD浓度偏低的重要原因。

2城市污水处理厂实测数据的概率分布在进行概率分析时,实测数据一般不宜少于30个,由于上述各厂的实测数据不足,故将各厂的实测数据汇总作为一个样本,得到进出水BOD5、SS、NH3-N数据各63个,进出水COD Cr数据各50个。

由于多个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可以代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污水水质,将各厂数据合并处理对于进水水质分析是适当的。

将这些实测数据分别汇总,数据按由小到大排列,并统计其达到各实测数值的累积个数。

3频率统计方法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监测数据应不少于40个样本水质浓度频率曲线的绘制方法,将实测的进水COD浓度从小到大排序,按P=n/(N+1)计算小于等于某一浓度出现的频率P(其中N为实测数据的总数,n为某一浓度值的排序号),以COD浓度为横坐标,频率P 为纵坐标,绘制进水COD浓度频率曲线。

城镇污水处理厂低浓度进水原因分析及对策

城镇污水处理厂低浓度进水原因分析及对策

精心整理城镇污水处理厂低浓度进水原因分析及对策目前,全国各地县以上城市普遍建成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在实际运行管理中,大都遇到了进水浓度偏低的现象,在南方城市更加明显,即COD进水浓度在50~80mg/L之间,远低于设计指标要求(200mg/L),致使生化系统的活性污泥无法正常生长,污泥絮体细小难以沉淀,活性污泥量不断减少,从而导致整个污水处理系统难以正常运转。

一、原因分析(一)合流制排水体系导致进水浓度低通过对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出水及相关工段多年采样监测分析,发现进水中COD浓度严重偏低,一般在100mg/L以下,最低的为53mg/L,而合流制排水体系的是造成进水浓度低的主要原因。

合流制排水体系是我国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在旧城区)普遍存在的排水体系,由于山溪水、雨水和生活污水没有分流,或仅部分截留,导致污水处理厂接纳处理的污水浓度偏低,影响其运行效率。

雨季是造成进水浓度低的诱导因素。

多年监测结果说明,在当地的雨水季节,进水浓度较长时期处于低浓度状态,表现出稳定的季节性特征,说明在合流制排水体系下,大量的雨水、山溪水进入到污水处理厂,从而导致污水浓度偏低。

(二)设计存在中没有充分考虑水质大幅波动的情况该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浓度为200mg/L,这种情况对于采用全流制排水体系的当地来说,仅适合于每年12月至次年4月的枯水期。

一旦进入丰水期,进水浓度则远远达不到设计标准,而以氧化沟为代表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比较适合于中、高浓度的城市污水处理,而较难适应低浓度的城市污水,其原因在于用活性污泥法处理低浓度的城市污水时,由于有机物浓度低,在好氧过程中由代谢同化产生的新生活性污泥小于由代谢降解衰减的活性污泥,致使活性污泥无法正常生长,污泥絮体细小难以沉淀,活性污泥量不断减少,从而导致整个污水处理系统难以正常运转。

在设备选型上没有考虑在低浓度低时加大推流能力。

该污水处理厂分为两个氧化沟,每个氧化沟池分别安装了8台表面曝气机和两台水下推进器,运行时通过曝气碟片的转动进行充氧曝气的同时推动泥水混合物的流动。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若干建议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若干建议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若干建议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下列建议,仅供业内人士研究和讨论:1、排水体制排水体制的选择宜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因地制宜,不必强求采用完全分流制或截流式合流制。

对改造难度极大的旧城区可维持原有合流制排水系统并在合流制系统终点设置调节池;对西部干旱地区,由于降雨量极少,亦可全部采用合流制系统,并在污水总干管进入污水处理厂前设置调节池,调蓄雨季洪峰流量。

当然,在工程设计时应对整个收集系统(全部完全分流制系统、非截流式合流制+完全分流制系统、完全截流式合流制系统、合流制+调节池+分流制系统及完全合流制+调节池系统等)进行经济技术比选和详细的投资——效益分析后,选用经济合理的排水体制方案。

2、排放标准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城镇经济承受能力较弱、资金不足、“建得起、用不起”,因此,当务之急应该是治理与不治理、工程及运行费用是否与小城镇现况经济水平相适应的问题。

排放标准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予以调整和放宽,如在封闭及半封闭水体,可考虑除磷脱氮的要求,而在开放式水体,可适当降低磷,氮等有关标准,这样可以缩短处理流程、减少处理构筑物池容及相关机械设备、自控仪表等,不仅节省了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还可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速度和简化运行管理。

但是要考虑改造的可能性,待具有一定经济能力时,再将该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进行调整或改造,使之达到国家要求的相关标准。

3、污水处理工艺;(1)变化系数小城镇由于处理规模小,变化系数较大。

当污水处理厂进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时,时变化系数较大;当工业废水比例较高时,时变化系数及周变化系数均较大;当该城镇为旅游地区时,不仅时变化系数大,而且季节性变化系数亦较大。

变化系数直接影响工程规模,设计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充分调查研究和认真进行科学分析后再合理确定其变化系数。

(2)设置调节池小城镇人口少,处理规模小,时变化系数大,污水水质水量变化大,因此在选择处理工艺时需注意其处理效果的稳定性。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预测研究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预测研究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预测研究摘要:本案主要结合实际的项目工程,探讨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建出水水质预测方案,希望通过研究对更好的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效率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预测1、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总论在进行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时,污水的水质是决定处理设备的容量和运行特征,并保证其能够满足处理目标的前提,也是污水处理厂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

1.1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设计因素1.1.1城镇的类型和经济发展程度因各大城市所处的区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其废水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南部的城市,用水总量大,生活污水的污染水平低.北部城市尤其是西部,用水量小,相对浓度高。

工业比例高的城市,因其排放到下水道中的工业废水浓度高,造成了城市生活污水浓度高等问题。

1.1.2对工业污水进行处理企业生产的废水,原则上应在企业内部进行处理,使其符合国家《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规定,然后再通过市政管网排放到污水处理厂。

但是,在现有的点源污染治理制度和方法上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大量的工业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到了城市污水管网中。

所以,在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口水质时,应注意到这一点,并留有一定的余地。

1.2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总论如何选择出水的设计水量和水质,关系到工程投资、运行成本和费用效益。

由于废水流量的改变和水质的改变是不一致的,所以,在确定了流量后,根据水质的改变,对相应的水质指数进行分析,以求出对应的水质指数的浓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浓度太高,又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如果浓度太低,又不能达到处理的要求。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中,如何准确地确定出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水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缓解。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变化规律可作为一种随机变量加以分析与预测,也就是利用概率分析的方法来确定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关于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分析

关于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分析
影 响最 为 明显 。 在雨季 , 我们 所 选 取 的 污 水 处 理 厂 主要 接 纳 昆 明 城 南 片 区排 水 系 统 污 水 处 理 厂 悬 浮 物 冲击
l _
盟 j
/ 、

』~
= = i ; =
‘ = = = = : ≯=
— ● ~ L

一…一
, . 、
加, 污染物 的质量负荷也会 随之增加 , 可能性 的原 因分 析是 在降 水 的情 况下 , 管道 中悬浮物与冲离地面 的污染物是污水处理厂进 水 负荷影响主要因素。而对 于溶解性 比较小的污染 物氨氮影 响并 不是很 明显 , 在雨季与旱季没有明显的变化 。
污水处理问题一直是城市污水处理厂面临的主要问题 , 尤其 是进水污染物质量负荷 , 为污 水处 理工艺 的改 良与管理提供参考
理性 , 分析了有 机物质 、 磷等物质存在 的相关关 系, 并将 所获取 的 对 比分析 ,并根 据线性 数据分 析结果作为污 水处理厂 的运 行调控及维 护管理 的理论 依 相 关 理论 得 出结 论 : 雨 据与参考借鉴 。昆明纬度较低 , 气 候上 属于低纬度亚热带高原 山 季对于合理制排 水 区域 地季风性气候 ,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 , 5 —1 0月份为当地 的雨季 , 污 水 处 理 厂 的进 水 水 质 剩下 的月份为当地的旱 季, 全面降水 比较多 , 气候湿润 。
本文选取 的是云南 昆明地 区某城镇的污水处理厂 , 首先对该
I 雨 季9 o % 累 积 概 率
5 5
l o 8 1 3 8 7 . 8
2 . 9
2 . 8
污水处理厂 的主要进水指标进行 了规律变化 的记录 , 主要研 究方 2 . 3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质量 负荷关 系分析 面集 中于旱季 与雨季其质量负荷情况 , 进而探究 了污水 的生化处 我们对雨季 与旱季 的进水 污染物 主要 质量负荷情 况进行 了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确定和出水水质评价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确定和出水水质评价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确定和出水水质评价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确定和出水水质评价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成为保障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任务。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进水水质的确定和出水水质的评价是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污水处理厂的关键环节。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确定和出水水质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以期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的进水水质确定设计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城市规模和人口需求:城市的规模和人口需求直接决定了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能力。

根据城市人口预测和生活水平,可以估算出日均污水流量和污水组成。

2. 城市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不同行业和居民区的污水组成和水质差异较大,需要通过调查和监测来获取相关数据,以准确判断进水水质。

3. 污水传输管网和调蓄设施的情况:城市污水传输管网和调蓄设施的状况直接影响了进水水质的稳定性和波动范围。

对于老旧城区和新开发区,需进行全面勘测和分析。

4. 自然水体的污染情况: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大多来自城市排水系统,而排水系统与自然水体相互交汇。

在设计进水水质时,应考虑自然水体的污染情况,尤其是对于河流、湖泊等重要水源地,需要精细分析。

五、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评价主要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进行。

一般而言,关注以下几个指标:1. 悬浮物和固体悬浮物:悬浮物和固体悬浮物是衡量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其含量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如水质类别、水功能区划等。

2. 有机物:有机物是水体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其浓度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

常用指标有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等。

3. 氮和磷:氮和磷是水体的主要营养盐,但其过高浓度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常用指标有总氮(TN)、氨氮、总磷(TP)等。

4. 重金属和有害物质: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对水体和生物的毒害较大,其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进出水水质的确定方法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进出水水质的确定方法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进出水水质的确定方法摘要: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是工程设计的基本参数,进水水质的测定分析对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某污水厂的现状,依据化验数据,对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确定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的方法,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城市污水;污水厂;设计水质;保证率中图分类号: u6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污水厂概况某污水厂设计规模10万m3/d。

工程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其中一期设计规模 6万m3/d,二期扩建规模4万m3/d。

现二期已建成投产。

一期采用改良sbr处理工艺,共设6座反应池;二期采用cass工艺,共设4座反应池。

根据要求污水处理厂在2013年之前达到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

因此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迫在眉睫。

污水厂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1-1。

图1-1工艺流程示意图二、检测项目和取样方法依据《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u/t92-2002)、《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4版)、《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92-2002)、《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 495-2009)等水质监测标准对bod5、cod、ss、nh4-n、总氮、总磷的进出水浓度进行监测。

取样方法为:每两小时取一次水样,将每次取水样混合后作为当天水样进行化验。

三、污水厂进水水质分析冬季是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最不利的时期,因此选择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这段时期内的进水水质进行化验。

图2-1、图2-2为cod、ss进出水的浓度变化图。

从图2-1可以看出,进水cod最高值为658mg/l,最低值为172mg/l,平均值为300.08mg/l。

出水最高值为101mg/l,最底值为24mg/l,平均值为68.2mg/l。

出水平均值超出一级a标准36.4%。

从图2-2可以看出,进水ss最高值为497mg/l,最低为16mg/l,平均值为155.05mg/l。

小城镇污水处理特点及需要探讨的问题

小城镇污水处理特点及需要探讨的问题

小城镇污水处理特点及需要探讨的问题一、小城镇的重要战略意义1、小城镇一般是指建制镇政府所在地,具有一定的人口、工业、商业的聚集规模,是当地农村、社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并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

由于小城镇与周围村庄关系密切,所以也常简称“村镇”。

2、城镇化是指农村向城镇逐步转换的过程。

由于产业活动的转移,小城镇交通条件的改善,居民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等原因,使大城市中心区吸引力不断下降,导致经济活动和人口不断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及城镇迁移和扩散。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趋势看,集中趋势向分散趋势的趋向越来越明显。

加速小城镇建设已成为客观需要。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1978~2000年建制镇由2178个增至20312个,目前各种规模和性质的小城镇已近48000个。

随着“新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小城镇建设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一个大战略,……”;国家在“九五”“十五”期间都将发展小城镇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来实施。

小城镇已由原来的“大问题”,逐步发展成为“大战略”“大前途”,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小城镇污水治理的重要性及迫切性1、小城镇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小城镇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镇人口不断集中,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城镇污水排放量也不断增加,然而由于过去“重建设,轻环保”的旧观念,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镇建设的发展,缺乏必要的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无序乱流,不仅直接污染了小城镇自身生态环境,而且造成了河湖水体的严重污染,已成为区域性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同时,由于小城镇紧临农村,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药及化肥等面源污染也极为严重,均对小城镇饮用水安全和居民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制约了经济发展及城镇可持续发展。

2、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如前所述,小城镇在城镇总数中所占比例大,且呈分散型,是继大中城市污水治理后的一个新的战略目标。

全国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分析

全国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分析

全国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越来越受到重视。

污水处理厂是将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然后再将处理后的水体排放进入水体中。

进水水质是污水处理厂工作的基本依据,在了解进水水质特征的基础上,才能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工艺的选择与调整。

本文将对全国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进行详尽分析。

进水水质是污水处理中的重要参数,直接制约着处理效果的曲直。

全国典型城市的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起首,进水中的悬浮物含量较高。

悬浮物是指污水中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悬浮而不沉淀的物质。

进水中的悬浮物主要包括粪便、食物残渣、布料纤维等有机物质,以及沙粒、泥土等无机颗粒物。

悬浮物含量高会影响后续处理工艺的运行,引起设备堵塞、泥泞等问题。

其次,进水中COD(化学需氧量)和BOD(生化需氧量)的含量较高。

COD是测量一个溶液中可被氧化剂氧化的有机物质总量的指标,是衡量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

BOD 则是沉水动植物和微生物在分解污水中有机物质的过程中,对氧的需求量。

高COD和BOD含量说明进水中有机物质的污染较为严峻,需要通过合适的处理工艺降解有机物。

第三,进水中的氨氮含量较高。

氨氮是指水中存在的游离氨和铵态氮的总和,它是衡量水体中有机氮和无机氮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氨氮含量除了对水体自身造成污染之外,还对下游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

此外,进水中屡屡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如汞、铅、铬、镉等。

这些重金属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潜在的危害性,因此需要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去除。

针对以上进水水质特征,全国典型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实行了一系列的处理工艺进行水质处理。

常见的处理工艺包括物理过滤、生物降解、化学沉淀等。

物理过滤主要是利用滤料对污水进行筛选,去除其中的颗粒物和悬浮物。

生物降解则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

城镇污水处理厂对进水必须高度关注

城镇污水处理厂对进水必须高度关注

城镇污水处理厂对进水必须高度关注城镇污水处理厂通过对城镇污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的目的。

但是,污水的进水条件对于污水处理效果至关重要。

城镇污水处理厂必须对进水水质进行高度关注,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以保证污水处理效果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过程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包括预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等几个工艺过程。

不同的工艺过程针对不同的污染物进行处理。

其中,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进水质量关键的环节。

预处理主要包括格栅、沉砂池和沉淀池等工艺,目的是去除大颗粒物和沉降物。

这些物质会对后续的处理设备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处理效率和设备寿命。

因此,通过预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后续处理的难度,提高整个处理过程的稳定性。

进水水质的影响因素进水水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政排污管道的情况、建筑物的排放等。

在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污水来源复杂,进水水质会因时间、地点、用途等因素而发生变化。

同时,不同的污染物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也不同,需要对污水的水质指标进行深入掌握。

进水预处理的措施城镇污水处理厂需要采取一系列预处理措施,以保证进水水质达到要求,满足后续处理设备的要求。

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格栅污物清除格栅位于进水口处,主要用于拦截大颗粒物,如纸张、建筑物碎屑、树叶等物质。

这些物质会对设备堆积和损坏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引起较大的故障事故。

因此,格栅清洗和污物清除是第一步的重要措施。

沉砂池和沉淀池处理除了大颗粒物外,小颗粒物在进水时也必须进行处理。

此时,沉砂池和沉淀池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沉降,可以有效地去除悬浮颗粒物和有机物质,并使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沉淀,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垃圾清理进水口还常常存在大量的杂物、垃圾,需要及时清理。

这些物质在处理设备中会对电机、泵等设备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损坏设备。

因此,清洗和垃圾清理是预处理环节的重要部分。

进水质量的监测对进水质量的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环境风险防控研究

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环境风险防控研究

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环境风险防控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环境风险防控问题,通过对进水水质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估,提出相应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但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和措施的评估,可以有效降低环境风险水平。

文章最后总结了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环境风险防控的关键点,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旨在为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环境风险防控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支撑。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环境风险、防控研究、水质分析、风险评估、防控措施、效果评估、建议、总结、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城镇污水处理厂是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设施,主要负责处理城市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将有害物质去除后排放到环境中。

在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进水过程中,因为城市生活和工业活动的复杂性,进水水质可能存在各种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

研究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的环境风险防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镇污水处理厂所处的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处理厂的进水水质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处理效果和环境风险防控效果。

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的环境风险防控问题,需要开展相关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保障城市水环境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环境风险的现状和问题,探讨有效的防控措施和建议,以保障城镇污水处理的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进水水质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评估防控效果和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旨在为改善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环境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城镇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的质量和环境风险的防控水平,为城镇居民和环境健康保驾护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探讨
作者:陈林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9期
摘要: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的确定是工程设计的基本参数,进水水质的测定分析对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南方某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探讨确定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的方法,为污水处理厂的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水质
中图分类号:U664.9+2文献标识码:A
污水处理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正确掌握污水的水质,而污水的组成成分及其,难以用单一指标来表示其性质。

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污水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用以表示污水的污染程度。

确定城镇污水的设计水质,一般应考虑城市发展规模、城市类型(工业化城市、消费性城市还是旅游城市等)、居民生活习惯及城市气候特点的影响、城市的排水体制、工业类别和工业废水所占的比例等因素,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实测、分析的基础上,经反复比较论证后确定。

一、污水厂设计进水浓度确定方法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11年版)3.4.1要求,城镇污水的设计水质应根据调查资料确定。

或参照邻近城镇、类似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水质确定。

然而,对有关的调查方法及取得的数据如何处理等则未作详细规定。

由于缺乏水质监测数据和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加之污水水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目前已建的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水质与设计水质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和管理,因此在设计污水处理厂时,对已有的实测水质数据如何处理和确定设计水质值得进一步探讨。

当无调查资料时,规范建议按下列标准采用:生活污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可按每人每天25~50g计算。

生活污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固体、总氮和总磷的范围分别为 25~
50g/(人·d)、40~65g/(人·d)、5~11g/(人·d)和0.7~1.4g/(人·d) 。

规范并未给出生活污水COD产量,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通常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该方法在确定污水厂进水水质时,由于规范给出的范围值较广,通常结合临近地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实际进水水质进行综合确定。

二、污水厂进水水质与设计进水水质差异
南方某县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2万m3/d,设计出水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污水处理工艺如下:
粗格栅→提升泵站→细格栅→沉砂池→改良型氧化沟→二沉池→接触消毒池→达标排放。

(一)设计进水水质的确定
该污水处理厂在确定进水水质时,采用实地调查法与人均污染物指标法综合确定。

实地调查法确定进水水质
污水排放口水质采样分析情况详见下表。

表2.1 排污口水质监测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NH3-N、TP指标与典型的生活污水水质有所差别外,其他各指标均属于生活污水典型值范围,在确定设计进水水质时,可作为参考依据。

但由于监测的为某段时间内数据,无法用频率分析法进行频次统计计算,需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确定。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根据人均污染物指标法计算污水水质预测如下:
表2.2污水厂设计进水水质(单位:mg/L)
(二)实际进水水质
该污水厂建成后,经调试,出水水质能达到设计出水要求。

但进水浓度一直偏低,无法达到设计值。

具体进水水质情况如下:
三、差异性原因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污水厂实际进水水质与设计进水水质差距较大,COD差值超过200mg/L。

由于实际进水水质浓度较低,导致污水厂污泥浓度偏低,设备电耗浪费严重。

实际进水水质与设计进水水质相差较大,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污水收集管线布置不当
该县污水收集系统采用截流式合流制,从该县污水管网布置情况来看,截流干管设置在河滩,在雨季时污水检查井易被淹没。

由于采用砖砌检查井,密封性较差,河水倒灌的情况严重,污水浓度被稀释,从而导致污水厂进水浓度偏低。

管材质量差,施工水平差,漏损严重
该县合流制污水管以及污水收集管网均采用平口式混凝土管,管材质量差,且当地施工单位施工经验欠缺,接口处理不当,地下水入渗,从而导致污水厂进水水质浓度偏低,这是导致污水厂进水COD浓度偏低的重要原因。

四、结语
在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进水水质往往决定着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的选择和工程的投资、运行费用等。

现在已建成的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水质与预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

因此,有必要对污水处理厂污水水质的历史数据进行整理,以此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合理的进水水质,为即将建设的污水处理厂的和工艺优化选择提供设计和决策的有力依据。

参考文献:
[1] 邹顺利. 污水处理厂进水COD质量浓度偏低原因浅析[J].市政技术,2011.01(09).
[2]周克钊.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确定和出水水质评价.给水排水,2006,
32(9):26~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