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户几种养猪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生猪散养模式的利弊分析与趋势预测
![生猪散养模式的利弊分析与趋势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030e29d5195f312b3169a513.png)
生猪散养模式的利弊分析与趋势预测今年5月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生猪、猪肉价格暴涨现象,创下建国以来的最高纪录,局部地区精肉一度卖到28元/公斤,此次生猪、猪肉价格暴涨引起了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一时间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一些学者、专家纷纷对生猪、猪肉价格暴涨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主要观点可归纳为:本次猪肉价格暴涨最直接的原因是生猪存栏严重不足,这是多种因素叠加导致的,其中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占主导地位,饲料原料价格上涨起到催化作用,“无名高热病”等疫病的发生更加剧了价格暴涨。
在上述观点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即生猪散养户的大量退出,且退出速度之快令人深思,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局面呢?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1.农户养猪面临着价格和生产的双重风险。
2.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对养猪的依赖性大大降低。
3.国家缺乏对农户散养猪的扶持。
4.农民在“产-加-销”的产业中一直处于不利的地位,从单位时间劳动效率的分析比较来看,农户、贩运商、屠宰商、零售商仍以农户散养为主,虽然这种家庭养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据有关研究表明,生猪供给的70来源于散养农户,25来自于饲养专业户,其余5来源于规模养猪场,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决定生猪供应的主要因素还是广大农民的个体养殖,这样,当农民个人养猪量出现锐减时,市场上的生猪、猪肉价格必然要上涨,由此可见,在当前我国生猪生产的条件下,生猪散养模式应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生猪散养模式的优势1.生猪散养的生产成本低。
其一,饲养成本。
对比规模饲养和散养的日增重及饲养期限,可以判断规模饲养的效率更高,但农户散养的生猪对精饲料的使用量比规模养猪少,而是消耗大量的青粗饲料,这说明了农户的副业性养猪大量利用了耕种农业的副产物,农户利用简易的猪圈及自产的谷物或农产品进行饲养,其支出现金比较少,与此相反,规模养猪的饲料基本上都利用配合饲料,其饲料报酬虽然高于副业养猪,但也造成了直接生产费比农户高。
浅谈农村几种养猪模式的优缺点
![浅谈农村几种养猪模式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0cec1b68caaedd3383c4d370.png)
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 既要求有较 高的产仔数和 初 生 窝重 , 要求 有较 高 的哺育 率 。 还
3 全程饲 养 型
是指养猪户从种猪生产 、 猪培育 、 仔 肉猪 育 肥 直 到 出栏 全部 自己完成 的一 种模 式 。 该 模 式 的主 要 优 点 : 场 外 购猪 几 率 少 , 人 从 带 疫 病 的机 会也 随之 减少 ,猪场 安 全卫 生有 保 障 ; 可 获 得仔 猪 和育 肥 两部 分 收 益 ,每头 猪 的利 润较 高 ; 白繁 自养 , 利 于均衡 生产 。 有 该 模 式 的主 要缺 点 : 固定 资产 和 流动 资产 投 入 高; 生产 周期 长 , 母猪 培 育 到肥 猪 出售 需 l 月 从 0个 以上 , 而前 l 月 没 有 收 入 ; 术要 求 高 、 理 因 0个 技 管 难 度大 , 需要 掌握 各个 环节 的科 学饲养 管理 技术 。 以上 生产 模式 各 具优 势 , 同时也 各 有 不 足 。 因 此在 确 定 生 产 模 式 时 应 充 分 考 虑 自己 的特 点 和 条
户养 猪 的饲 养模 式 。 1 生产肥 猪型 是 指 养 猪 户 到仔 猪 交 易 市 场 或 生 产 仔 猪 的 养 猪 场 ( ) 买断 奶仔 猪进 行育 肥 ,直 到 9 户 购 0~1O g lk
价 格 的影 响较 大 , 头 猪 的利 润 较小 , 每 因为 另 一 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利 润 分 摊到 育 肥猪 上 了 ; 种猪 饲养 和仔猪 培 育都
时出栏的一种模式。 该模 式 的 主要 优点 : 营 方式 简单 , 于起 步 , 经 易 可 根据 市 场行 情 的波 动 随时 上 马或下 马 ; 舍 结 构 猪 要求相对简单 , 设备要求不高 ; 饲养周期短 , 资金周 转快 , 从投 入 到产 出最 多 3 ~4个 月 ; 固定 资产 投 入 少, 栏舍 周转快 , 年至少 可饲 养 3批育肥 猪 。 每 该模 式 主要 缺 点 : 仔猪 供 应不 稳 定 , 品种 、 量 质 得不到保证 ; 对仔猪疫病和免疫情况不可能 了解得 很 清楚 , 将疫 病 带 到猪 场 , 引发疫 病 的危 险 ; 易 有 收 益 易受 市 场波 动 的 冲击 , 润 随仔 猪 和 大猪 的 市场 利 价 格变 化而变 化 。
农户小规模养猪的5种新模式
![农户小规模养猪的5种新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c342ecb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3.png)
农户小规模养猪的5种新模式1.发展特色养殖品种模式:传统的养猪方式主要是种植家庭农场养殖普通猪种,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发展特色养殖品种。
比如制定金华火腿所需的黑猪、发展优质肉猪品种等。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农户养殖的附加值,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2.确立合理的养殖规模模式:传统的农户养猪规模较小,规模小的优势是可以高度关注养殖环境和猪只的健康,但规模小也意味着养殖成本相对较高、竞争力较差。
现在一些农户开始建立规模适中的合作社,通过互相协作、资源共享来提高养殖效益。
3.转型追求绿色养殖模式:由于传统养猪方式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转型追求绿色养殖模式。
通过改善养殖环境、科学饲养、有效处理粪便等方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养殖的可持续性。
4.兼顾农产品加工模式:除了养殖猪,一些农户开始兼顾农产品加工。
例如养殖猪的同时,可以将养殖下来的猪肉进行加工制作成火腿、肉松等,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利润,且具有市场竞争力。
5.创新猪舍设计模式:传统养猪猪舍的设计普遍较为简陋,不利于养殖效益的提高。
现在一些农户开始创新猪舍设计模式。
例如采用智能化设备,控制养殖环境温度、湿度等,并提供适宜的饲养方式等。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减少人工投入。
总的来说,随着科技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农户小规模养猪正呈现出多元化、高效化的趋势。
通过发展特色养殖品种、确定合理的养殖规模、转型追求绿色养殖、兼顾农产品加工以及创新猪舍设计等模式,可以提高养猪效益、降低环境污染、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
农户小规模养猪的五种新模式
![农户小规模养猪的五种新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b344497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f.png)
选择远离居民区、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 感区域,合理规划猪场布局,确保生产 区、生活区、隔离区等功能区域分明。
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体系,加强生物 安全管理,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 确保养殖安全。
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采用干清粪工艺,及时清理粪便,通 过堆肥发酵等方式将废弃物转化为有 机肥料,用于果园、菜地等种植业。
饲养管理
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提供充足的饮水和营养全面的饲料。 加强猪只的日常管理,做好疫苗接种和驱虫工作。
案例分析
某农户采用发酵床养殖模式饲养了50头生猪,在猪舍内铺设 了60厘米厚的木屑垫料,并添加了微生物菌剂。经过一个养 殖周期的实践证明,该模式有效地降低了猪舍的氨气浓度和 臭味,提高了猪只的健康状况。
同时辅以少量饲料。
优点
03
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猪肉品质,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要点
林地选择
猪舍建设
选择地势平坦、通风良好、有充足水源的 林地。
在林间空地搭建简易猪舍,保证猪舍通风 、采光良好,同时防止风雨侵袭。
饲养管理
疫病防控
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配制 饲料,保证猪的健康生长。同时,定期清 理猪舍,保持环境卫生。
竞争力。
案例三
某农业园区将林下养猪与果树种 植相结合,形成了立体生态农业 模式。猪粪便作为有机肥施用于 果园,提高了土壤肥力,同时减
少了化肥的使用量。
05 模式四:庭院养殖模式
模式概述
利用农户房前屋后的 空地、闲置房屋等进 行小规模养猪。
饲养方式灵活多样, 可根据当地资源和条 件进行调整。
养殖规模较小,通常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 营管理。
案例分析
某农户在自家果园内建设猪舍,采用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将猪粪便经过堆肥发酵后 施用于果园,提高了土壤肥力,减少了化肥使用量。
生猪散养模式的利弊分析与趋势预测
![生猪散养模式的利弊分析与趋势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94b14f2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e.png)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生猪散养模式概述 • 生猪散养模式的优势分析 • 生猪散养模式的劣势分析 • 生猪散养模式的趋势预测 • 生猪散养模式的政策建议与措施 • 生猪散养模式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01
生猪散养模式概述
生猪散养模式的定义
定义
生猪散养模式是指将一定数量的生猪分散在农户的家中进行 饲养的一种模式。
加大政策扶持,推动规模化发展
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财政补贴、贴息贷款、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 鼓励和引导散养户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转变。
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基础设施投入,如饲料加工设备、养殖 设备等,提高养殖效率和生猪品质。
技术支持
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生猪养殖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降低生产成本。
强化环保意识,实现绿色发展
环保意识
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散养户的环保意识和 责任感,促进绿色发展。
粪便处理
推广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建立粪便处理设施,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节约资源
鼓励散养户使用高效、环保的饲料和饮水设备, 降低饲料和水的浪费,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06
生猪散养模式的发展前景 与展望
生猪散养模式的意义
0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在农村地区推广生猪散养模式,可以增加农户的收入,提高农村地
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02
提高食品安全和质量
由于生猪散养模式下的饲养环境更加自然、健康,因此可以提高生猪的
品质和口感,同时减少药物的使用和残留,提高食品安全和质量。
03
保护生态环境
生猪散养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如农作物秸秆、野草
生猪散养模式的问题及趋势
![生猪散养模式的问题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fa3b0107cd184254b3535d6.png)
生猪散养模式的问题及趋势目前,农村家庭养猪主要采用散养模式,它具生产成本低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饲养方式落后。
基础设施薄弱、良种化程度低,饲养技术落后;缺乏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具有很强的从众效应,承受和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极易在市场波动中蒙受损失。
二是食品安全问题。
农户散养生猪可视为一种个人行为,受到的约束极小,同时,养殖户的利益也缺乏有效保护,养猪利润较低,病死猪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市场。
三是不利于疫病的防控。
落后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传播疫病,生产方式相对先进的规模养殖户的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率远低于散养户。
生猪散养模式的发展趋势:一是生猪继续呈现区域性不平衡。
未来十几年内,我国猪肉的供给主体仍将是分散的小规模农户,但区域间的不平衡性会更加明显。
从地域上看,生猪养殖有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落后地区转移的趋势。
在农户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生猪饲养的储蓄功能是养猪的一个重要原因,收入水平越低,农民就越可能依靠养猪来提高收入,该地区生猪饲养也就可能保持一定的增长。
对高收入地区的农民来说,人们更多地从其他渠道来增加收入。
二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促使一部分农户扩大饲养规模。
从利润成本方面来看,年出栏31~100头生猪是效益较好的规模。
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使一部分农户向此规模发展。
三是就业渠道的扩展与多种产业的发展促使一部分农户放弃养猪业。
养猪风险大,投入高,,随着信息的畅通,交通的便利,农民只要有机会从事效益较高的产业或职业,必然会放弃养猪。
四是农户饲养生猪更注重对经济、实用型新技术的采用,增加畜产品产量,降低饲养成本。
这决定了经济、实用型新技术将在农村具有广阔的市场。
■。
养猪猪的方法有哪几种类型
![养猪猪的方法有哪几种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5809638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7.png)
养猪猪的方法有哪几种类型养猪猪的方法主要分为传统养殖和现代化养殖两种类型。
传统养殖方法是指从古代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的养猪方式,主要依靠自然条件和人力劳动进行养殖。
传统养殖方法具有经济投入少、适应性强、养殖技术要求低等特点,适用于农村地区和小规模养殖户。
传统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散养法:散养法是指将猪放养在田地或圈舍周围的自由活动范围内,依靠天然饲料和自己觅食。
散养法的优点是能使猪更自由地活动,增加猪的运动量和活力,对猪体质健康有好处。
但由于猪自由活动范围大,容易受到天气、环境和种植业的影响。
2. 笼养法:笼养法是指将猪放入笼中饲养,通过控制笼内环境、饲料和水源来管理猪的生长和产出。
笼养法的优点是能有效监控猪的生长和健康情况,减少传染病和寄生虫的传播,提高猪的生产力。
但笼养法存在空间限制,不利于猪的自由活动和运动。
3. 圈养法:圈养法是指将猪关在围栏或圈舍中进行饲养,依靠人工喂养和管理来满足猪的需求。
圈养法的优点是能集中管理和充分利用资源,为猪提供适宜的饲料、水源和环境条件,提高猪的生产效益。
但圈养法存在圈舍建设和设备投入的问题,需要人工劳动量大。
现代化养殖方法是指在传统养殖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科技手段和现代管理模式,以提高养殖效益和减少环境污染。
现代化养殖方法主要针对大规模养殖场和商业猪养殖户。
现代化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栏舍养殖:栏舍养殖是指在有固定建筑物的场地上建设猪舍,采用集中化养殖的方式,通过现代化设备和自动化控制手段来管理猪的生长和生产。
栏舍养殖的优点是能提供稳定的饲养环境和充足的饲料供应,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但栏舍养殖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和人力,对技术要求也较高。
2. 环境控制养殖:环境控制养殖是指在猪舍内采用空调、通风、保温和湿度等设备来调控猪的生长环境,提供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气氛条件。
环境控制养殖的优点是能满足猪对舒适环境的需求,提高猪的生产力和健康状况,减少疾病发生率。
目前农村养猪有三种模式,哪种养猪模式适合你
![目前农村养猪有三种模式,哪种养猪模式适合你](https://img.taocdn.com/s3/m/776a4dc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1.png)
目前农村养猪有三种模式,哪种养猪模式适合你目前农村养猪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饲养母猪出售仔猪,一是购买仔猪育肥出售,还有一种是自繁自养,即自已繁殖的仔猪育成肥猪出售。
这三种方式哪个更好一些呢?本文把这三种模式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供养猪的朋友们思考。
一、饲养母猪出售仔猪这对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但离现代养猪技术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特别是没有合理严格的防疫程序,所繁仔猪健康状况会良莠不齐,饲养母猪的经济效益也不是很稳定。
猪价高的时候,虽然仔猪也能卖个好价钱,但价格上扬的时间一般会滞后于肥猪。
一旦猪价跌落,仔猪又首当其冲。
所以历次猪价低谷,母猪饲养户受到的打击都是最大的。
便饲养母猪也有优点,就是饲料投资相对来说比养肥猪要小,对青粗饲料利用优势明显。
二、购仔猪育肥出售现在一般很少有专业的仔猪繁育基地,所购仔猪大多来自千家万户,病源复杂,如防疫不规范,疫病风险不可避免,历次疫病大流行损失最大的往往是这类猪场。
采用这种模式,赚钱的往往是那些有一定经验,对巿场行情把握较好的人,他们在低谷时低价购进仔猪,等育成肥猪,行情转好,就可大赚一笔了。
而那些经验不足的人,往往猪价高峰时跟风而进,高价购进仔猪,猪大了,猪价跌了,入不敷出。
三、自繁自养的养殖方式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养猪模式,自已能制订合理的防疫和免疫程序,使猪群抗体水平保持一致。
病源的复杂性相对简单,对本场已有的病源,猪群大多产生了自然抗体,只要防止带进外来病源,疫病的威胁要小得多,同时也避免了运输转移等许多应激因素。
从整体效益来说,也比前两种模式要稳定得多。
低价时可以稳住阵脚,高价不因买不到仔猪而发愁。
当然,相对来说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也大些。
传统养殖的主要优势、劣势
![传统养殖的主要优势、劣势](https://img.taocdn.com/s3/m/bc7ef00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5.png)
传统养殖的主要优势、劣势
传统养殖模式的主要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生猪模式以散养为主。
其优势有以下几点:
(1)可以及时充分利用农作物副产品等非常规饲料,减少饲料用粮,节约资源;
(2)可以提供大量的农家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降低种植业生产成本,降低畜禽粪便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3)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廉价劳动力,解缓就业压力,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现金收入的增长;
(4)与大型养殖场相比,投入较少,成本较低;
(5)饲料产品使用量少,生产出来的畜产品流通面小,多自产自销、自给自足,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传统养殖模式的主要劣势
散户养殖在我国农村地区目前还大量的存在,其对于我国的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其本身生产方式的局限,散户养殖是存在着许多的弊端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饲养条件相对较差,疫病防治、科学养殖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不利于疫病的防治;由于农户的分散,很难有统一的登记和管理,也没有办法保证相应的疫情监测报告,这就为疫情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对生产必然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2)不利于工业饲料的推广,猪只的生产性能难易最大程度发挥,饲料转化率低。
(3)从饲料安全的角度出发,在养猪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后,其负面影响更大:虽然散养对饲料产品
的使用量较少,但部分养殖户受利益驱使,违禁添加“瘦肉精”等药物,从而导致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4)千家万户分散饲养加大了技术服务和监督管理的难度,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难以及时发现,一旦发生问题,特别是传染性疫病,很容易扩散,造成大范围的影响。
当其流向市场时,更不能保证其质量安全,这对产品市场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危害性因素。
当前各种养猪模式利弊分析
![当前各种养猪模式利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9ee3b7852458fb760b5646.png)
当前各种养猪模式利弊分析
1、多元化养猪模式
其特点是:多元化产业化经营,以养猪业为主,兼营饲料、动保、屠宰、销售等相关产业;有种猪、商品猪,自繁自养。
如广东温氏、广东长江、江西正邦等大集团养猪公司。
这种模式只适合于有实力的大集团公司运作,要求人、财、物资源雄厚,中小公司或企业不易运作。
其优点是易于扩张,规模效益好;形成产业链,整体创利能力强,抗风险能力强;即使养猪亏损,其它环节也可以赚钱,整个产业链仍会盈利。
2、单元化养猪模式
与多元化养猪模式相对应,其特点是:只从事养猪产业,不经营其它产业。
国内绝大部分猪场都采用这种模式。
优点是:便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易于养猪专业化。
其缺点是:与多元化模式相比,养猪市场不好时,无以祢补亏损;综合竟争与盈利能力差;受相关产业的制约,抗风险能力差。
3、一条龙养猪模式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规模化种猪场都采用这种模式。
其特点是:从种猪育种、种猪扩繁、仔猪繁殖,一直到生长育肥都自己做。
这些种猪场往往是以经营种猪为主,非种用部分育肥用;也有的种猪场有自己的父母代商品场或商品线。
其优点是自繁自养,易于疫病控制;可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猪群结构,或生产纯种猪、或生产二元母猪、或育肥;专业化较强。
其缺点是种猪育种成本高,要求专业化饲养与管理水平要高,猪场的固定资产投入较高。
生猪散养和环境保护
![生猪散养和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84b9024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7.png)
在规划生猪散养区域时,应充分考虑交通便捷度,以便于养殖户 运输饲料、生猪等物资,同时降低运输对环境的污染。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01
循环利用废弃物
通过建设沼气池、有机肥料厂等设施,将猪粪尿等废弃物转化为清洁
能源和有机肥料,循环利用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02
种植与养殖相结合
推广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在养殖区周边种植农作物,将养殖废
加大对生猪散养过程中的环境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 境违法行为,维护环境安全。
建立环保监测机制
建立环保监测机制,对生猪散养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及 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提高养殖户环保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
01
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感,
促使其自觉遵守环保法规和要求。
境。
土壤污染
饲料污染
生猪散养过程中,大量饲料添加剂、农药、重金属等进 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和食品安全。
粪便污染
猪粪尿中含有的大量有害物质如氨氮、磷等,可随雨水 径流进入土壤,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 生长。
病原菌传播
猪排泄物中含有的大量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可污染土壤,造成家畜、家禽患病和流行病暴发,给 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生猪散养和环境保护》
2023-10-29
目 录
• 生猪散养概述 • 生猪散养对环境的影响 • 环境保护政策及其在生猪散养中的应用 • 生猪散养与环保的平衡发展策略 • 结论与展望
01
生猪散养概述
生猪散养的概念
定义
生猪散养是一种将生猪放养在农户家中,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农作物为饲 料来源,以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为肥料来源的养殖方式。
农村常见的养猪模式有哪些
![农村常见的养猪模式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0e4741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d.png)
农村常见的养猪模式有哪些养猪在农村中应该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养殖项目,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农村中进行养殖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并且和旧式不一样的是,现在在农村地区,有不少人开始尝试新的养猪模式。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农村中常见的模式吧。
乡村常见的养猪城郊模式有哪些?1、育肥式养猪这是很多散户通用的模式,一般是直接购买可以独立饲养的猪苗进行育肥,然后等养到了一定的重量就可以出栏了。
优点在于饲养简便、技术要求不高,所需要的场地很小,生产效率快,一年可以多次养殖。
缺点是成本偏高,销售时间不稳定,需市场需求选择时间才能获取最大的利益。
2、售崽式养猪这种养殖模式一般有区域性限制,一定的范围之类不适合存在多家。
主要是菜农只养殖母猪,等待生产幼崽后再将幼崽饲养到断奶出售获取收益。
优点在于出产时间偏稳定,养殖数量较少,管理方便,资金回收快。
缺点在于需要一定的饲养用处技术和耐心,养殖幼崽时投入时间和精力三十天大,风险偏高。
3、综合式饲养又称自繁自养的模式,一般大规模养殖辐花选择选择如此。
大体流程是自己购买猪综上繁殖,等猪崽产出后自己饲养育肥。
有点在于收益高,投资稳定,规模完善,减少了外来的猪病危险。
缺点在于投资偏高,占地面积要广,各各方面设备要完善,养殖业技术需求偏高,总体系统性风险总体算是这几种中间最高的。
4、生态饲养这算是里面最简单的真是一种模式,在乡村地区通用。
大体将饲养的猪种养于大自然,任其自己寻食,养殖户只要适当的补充不好食物和提供服务休息场所就好。
有点在于投资小,猪肉质量高,管理成本低。
缺点在于不适合大规模养殖,猪病发生率相比之下高,销售价格波动明显,销售途径相对来说比较缺乏。
以上我介绍的这几款都是农村中比较常见的养猪模式,对于生活经常在农牧区生活的朋友,应该对上面决不能的这些养殖模式绝不会陌生。
另外,如果有想在农村进行养殖的朋友,上面我介绍的这四种二种养猪模式还是非常不错的。
一般来说,前者适合中老年人最多的散户,后者斯维恰河适合最流行的养殖大户。
散养户几种养猪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散养户几种养猪模式的优势与劣势](https://img.taocdn.com/s3/m/f78570d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f.png)
散养户几种养猪模式的优势与劣势现在的养猪散养户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是以下几种,把握每种模式的优势思路和劣势,结合自身的技术和大笔资金,调整现有的模式或者投入合适的模式。
1生产肥猪型这种生产模式是指配运到仔猪专业市场或专业生产仔猪的养猪户购买断奶仔猪进行育肥,直到90-100公斤时出栏销售。
该模式的主要优势地位:⑴经营方式简单,易于起步,而且波动可根据市场行情的价格波动,随时上马或下马。
如果能摸准整个市场脉搏,赚回不但可以赚到养猪本身的利润,还可赚取差价。
⑵猪群全进全出,猪舍结构要求相对简单,设备要求不高。
⑶饲养周期短,资金周转快,从全部投入到产出最多3-4个月。
⑷固定资产投入少,栏舍周转快,每个栏舍每年至少可饲养3批。
该模式主要问题:⑴仔猪供应不稳定,很难卖到品种、质量、规格一致的仔猪。
⑵对仔猪疫病和免疫情况不可能了解得很清楚,易将疫病带到猪场,有引发瘟疫的危险。
⑶流动资金较大,收益易受本土市场波动的冲击,利润无腺和大猪的市场价格变化而变化。
2生产仔猪型隐脉这种方式是指养猪户饲养巴氏生产仔猪,待仔猪断奶后到一定体重时销售给育肥猪的饲养户。
该模式的主要优势:⑴流动资金投入较少。
⑵开始周转慢,一旦种猪耗用正常生产后,资金周转就会加快。
⑶每头猪的采食和摄食都较少,每天投入喂料和清粪的劳动力相对较少。
⑷种猪一旦固定,就很少到场外购猪,从外界带入流行病的减少机率减少,因而能保证保健良好的安全卫生和健康状态。
该模式主要问题:⑴固定资产投入较高,不但要建造怀孕母猪舍、哺乳母猪舍和巴氏保育舍,还要花较多的资金购入购买种猪。
⑵猪舍结构是产房、喂奶母猪舍和保育舍,结构不但需要较微生物学的猪舍结构,还要有保暖保暖及通风等设备。
⑶收益受仔猪市场价格的影响较大,每头猪的利润较小,因为另一部分利润分摊到育肥猪上了。
⑷种猪饲养和仔猪培育都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既要求有较高的产仔指数和科泽藓窝重,还要求有较高的哺育率。
3全程饲养型这种模式是指养猪户要历经从种猪那种生产、仔猪培育、肉猪育肥直到90-100公斤出栏销售的整个生产、经营、管理过程。
猪的舍饲与散养的优缺点对比
![猪的舍饲与散养的优缺点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a5a7bf6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5.png)
猪的舍饲与散养的优缺点对比舍饲养殖和散养养殖是当前猪养殖业中常见的两种方式。
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对猪的舍饲和散养进行详细的优缺点对比,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不同养殖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舍饲养殖的优点1. 地域适应性强:舍饲养殖方式能够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受季节限制,可在任何时间进行养殖。
2. 批量养殖效果好:舍饲条件下,可以集中管理大量的猪只,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养殖效率。
3. 环境条件可控:舍饲能够提供稳定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可减少猪只因环境变化而导致的疾病和死亡。
4. 饲养成本较低:舍饲养殖方式下,可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合理的饲料配方,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舍饲养殖的缺点1. 给猪只带来压力:猪只在舍饲环境中没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容易造成肥胖、行为异常等问题,对猪只的福利产生一定影响。
2. 强调集中养殖:舍饲养殖方式需要集中管理大量的猪只,导致养殖场规模化较大,对土地资源和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3. 疾病传播风险高:因为猪只在舍饲养殖环境中互相接触的频率高,一旦有疾病出现,容易迅速传播,造成疫情。
三、散养养殖的优点1. 提高猪只福利:散养方式提供了更自然的生活环境,让猪只有更多的空间活动,减轻了猪只的压力,有利于猪只的健康成长。
2. 产品质量更优:散养方式下,猪只的运动量增加,肌肉发达,肉质更紧实,对于生产出的肉品质量有明显提升。
3. 环境友好型:散养方式减少了饲养密度,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较小,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有利于生态保护。
四、散养养殖的缺点1. 饲养管理相对复杂:散养方式对饲养场地和管理要求较高,包括对猪只的定期监测和追踪,以及外界环境的管理。
2. 受季节限制:散养方式受季节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冬季和潮湿的环境下,对猪只的饲养产生一定的挑战。
3. 可能增加疾病风险:猪只在散养过程中容易与其他野生动物接触,增加了传播疾病的风险。
综上所述,舍饲养殖和散养养殖各有其优点和缺点。
饲养肉猪的两种方法
![饲养肉猪的两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892d3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7.png)
饲养肉猪的两种方法对于养殖肉猪的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散养,另一种是圈养。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环境条件加以选择。
方法一:散养散养指的是将猪放在户外自由活动,以自然草料为主食,辅以补充饲料。
散养的优点如下:1.自由活动:散养猪可以自由活动,自由散步可以锻炼猪的身体素质,对于肉猪的生长也很有益。
2.健康环境:自然环境下的散养肉猪可以更好地享受自然的阳光、空气和水。
这将使猪健康状况良好,使其抵抗力更强,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3.高品质:因为自由饲养的肉猪可以吃到自然地草料、谷类和饲料,使猪肉更加美味、营养丰富。
然而,散养肉猪也存在一些缺点:1.粪便处理不便:散养猪的排泄物不易集中处理,加工不易,造成了肉猪饲养的不便。
2.环境风险:散养猪容易遭受环境风险、传染疾病等问题。
3.成本更高:散养方式的成本也将更高于圈养方式,因为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源来维持散养肉猪的健康和舒适。
方法二:圈养圈养肉猪是在笼子里进行饲养,厂房里提供某些舒适的环境和食品。
圈养的优点包括:1.管理更加科学:圈养猪的饲养环境可以进行控制,降低外界环境的影响。
而且能够进行更有效的管理,提高养殖效益。
2.经济成本低:因为圈养猪是生活在环境受限的条件下,消耗的饲料、能源、劳动力等减少,使其在经济上更加优势。
3.生产更为稳定:圈养肉猪可以更好地进行统一管理并加强猪群的卫生和疾病预防,减少疾病和死亡率。
4.提高空间利用率:因为圈养猪没有泛滥的乱走,圈养的猪可以占据较小的地盘,并使养殖场的空间得到最大的利用。
缺点包括:1.精神压力:圈养中猪被限制了活动范围,生长适应能力降低,容易紧张,导致营养不良;2.粪便增多:圈养肉猪的粪便不易收集处理,也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对于肉猪养殖,不同的养殖方式应该根据当地环境、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来综合考虑,同时需要做好饲料管理与环境方面的安全保障。
生猪散养模式的利弊分析与趋势预测(大全5篇)
![生猪散养模式的利弊分析与趋势预测(大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cf09e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9.png)
生猪散养模式的利弊分析与趋势预测(大全5篇)第一篇:生猪散养模式的利弊分析与趋势预测生猪散养模式的利弊分析与趋势预测今年5月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生猪、猪肉价格暴涨现象,创下建国以来的最高纪录,局部地区精肉一度卖到28元/公斤,此次生猪、猪肉价格暴涨引起了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一时间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一些学者、专家纷纷对生猪、猪肉价格暴涨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主要观点可归纳为:本次猪肉价格暴涨最直接的原因是生猪存栏严重不足,这是多种因素叠加导致的,其中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占主导地位,饲料原料价格上涨起到催化作用,“无名高热病”等疫病的发生更加剧了价格暴涨。
在上述观点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即生猪散养户的大量退出,且退出速度之快令人深思,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局面呢?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1.农户养猪面临着价格和生产的双重风险。
2.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对养猪的依赖性大大降低。
3.国家缺乏对农户散养猪的扶持。
4.农民在“产-加-销”的产业中一直处于不利的地位,从单位时间劳动效率的分析比较来看,农户、贩运商、屠宰商、零售商仍以农户散养为主,虽然这种家庭养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据有关研究表明,生猪供给的70来源于散养农户,25来自于饲养专业户,其余5来源于规模养猪场,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决定生猪供应的主要因素还是广大农民的个体养殖,这样,当农民个人养猪量出现锐减时,市场上的生猪、猪肉价格必然要上涨,由此可见,在当前我国生猪生产的条件下,生猪散养模式应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生猪散养模式的优势1.生猪散养的生产成本低。
其一,饲养成本。
对比规模饲养和散养的日增重及饲养期限,可以判断规模饲养的效率更高,但农户散养的生猪对精饲料的使用量比规模养猪少,而是消耗大量的青粗饲料,这说明了农户的副业性养猪大量利用了耕种农业的副产物,农户利用简易的猪圈及自产的谷物或农产品进行饲养,其支出现金比较少,与此相反,规模养猪的饲料基本上都利用配合饲料,其饲料报酬虽然高于副业养猪,但也造成了直接生产费比农户高。
四种养猪形态优劣探讨
![四种养猪形态优劣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8c653816bec0975f465e29c.png)
四种养猪形态优劣探讨
很多养猪人都有这样的感慨,规模化养殖是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而小规模养殖户以及小散们只有接受市场的自由竞争,进行优胜劣汰,甚至是自生自灭来。
那么未来的发展结局如何呢?我们可以对养猪业的几种发展形态畅想或是探讨一下。
首先是跨行业养猪的大资本。
自然,他们不是进来专业养猪的,而且根本不会养嘛。
更多的是为了弥补本业利润不足或是赚取更多的利润。
他们相比于小型养猪场来说,本来不缺资金,却依然能够拿到政府的补贴。
他们来源于暴利的吸引,也降离去与暴利的消失。
所以整个行业的养殖结构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是大型规模养殖场。
大型规模养殖场被赋予高利润、低成本、竞争力强大的化身。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猪价行情处于重度亏损时,他们亏损的一点也不必比人少。
一个靠资金补贴、政策扶植出来的养猪场其抵抗风雨的能力是十分令人担忧的。
第三是专业小型养猪场或小散。
这部分养殖户是专业养猪人,所赚利润也是家庭的全部收入。
可以说他们养着最专业的猪,却享受着不平等的待遇。
小规模养猪人无论在技术、饲养管理、防疫病等方面都是不输其它规模的,因为他们是通过实战经验成长起来的。
这在中国养猪行业尚占主力军地位的养猪户如果任其自身自灭,是不是有点不切实际。
第四业余养猪人。
对于这样的猪农来说,行情的好坏不会给他们造成多大的影响,反正圈里就那几头猪,掉头是非常同意的事情。
而且他们打游击战的,有钱赚就进来,赔钱就退出。
且不论政策应该扶持规模养殖场还是小型养猪户,只是觉得政策应该青睐的是有专业精神的养猪人。
散养猪的养殖方法
![散养猪的养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de677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7.png)
散养猪的养殖方法散养猪是指让猪在开放的空间中自由活动、寻找食物、饮水等,相比于传统的圈养方式,散养猪的养殖方法更符合猪的天性,也能够提供更健康的生活环境。
在本文中,将介绍散养猪的养殖方法以及其优点和注意事项。
首先,散养猪需要一个安全、宽敞的生活环境。
为了确保猪的自由活动,养殖场应当有足够的空间和适当的设施。
例如,场地可以用围栏进行分割,以便于对猪群进行管理和饲养。
此外,还可以设置喂食和饮水设备,并在场地内设置遮阳棚,以保护猪免受极端天气的影响。
其次,散养猪的饲养应该注重饮食的多样性和营养的均衡。
猪在自由活动中能够通过觅食来满足其营养需求,因此,养殖者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供猪自主选择。
这包括谷物、蔬菜、水果和一定量的蛋白质补充,如豆类或饲料。
此外,为了确保猪获得充足的水分,养殖者需要定期清洗和更换饮水设备,并确保水源的清洁和新鲜。
与传统圈养方式相比,散养猪的养殖方法具有多个优点。
首先,散养猪能够自由活动,消耗更多的能量,从而对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有益。
其次,散养猪在自然环境中生活,接触更多的外界物质,这有助于提高它们的免疫力和适应力。
此外,散养猪的肉质也更加鲜嫩,具有更好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然而,散养猪的养殖方法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由于猪群的自由活动,猪之间的领地意识和争斗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合理的场地划分和饲养密度控制是必要的。
其次,为了防止猪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和疾病的传播,养殖者需要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并采取必要的防疫措施。
最后,散养猪的养殖过程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因此,养殖者需要全面考虑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总之,散养猪的养殖方法是一种更符合猪的天性和提供更健康环境的养殖方式。
养殖者需要提供宽敞的生活环境、多样的饮食选择,并注意猪群的管理和防疫工作。
虽然散养猪的养殖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成本,但其所带来的优势和更好的养殖品质使其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推崇。
了解一种动物的养殖方法
![了解一种动物的养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76d7c1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7.png)
了解一种动物的养殖方法
很多动物都有自己的养殖方法,这里以猪的养殖为例介绍一下。
一般而言,猪的养殖有补栏养殖,散养和种植-养殖结合三种方式。
1. 补栏养殖
补栏养殖是指将猪圈和草场几段时间相间的方法,使猪在闭合的猪舍内生活、进食,然后再让它们到周围的草地上活动。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地控制猪的体重和健康情况,缺点则是需要较为复杂的设施和管理难度较高。
2. 散养
散养是一种较为简单的猪养殖方法,就是把猪放到户外自由活动,吃自然草、果实、谷物以及廉价精饲料等。
散养的好处是猪能够获得更多的新鲜食品和阳光,但缺点是容易损失和食品的不规律性。
3. 种植-养殖结合
种植-养殖结合则是养殖和种植相结合的方法,既要有猪圈也要有农田,农田中种下一些为猪吃的草、杂粮和蔬菜等。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收益,对猪的健康也有好处,但需要更高的土地和管理成本。
总之,不同的养殖方法各有优缺点,猪的养殖方法还要取决于周围的环境和人工成本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种方式是指养猪户饲养母猪生产仔猪,待仔猪断奶后到一定体重时销售给育肥猪的饲养户。
散养户几种养猪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核心提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现在的养猪散养户生产模式,主要是以下几种,把握每种模式的优势和劣势,结合自身的技术和资金,调整现有的模式或者投入合适的模式。
1生产肥猪型
这种生产模式是指养猪户到仔猪专业市场或专业生产仔猪的猪场购买断奶仔猪进行育肥,直到90-100公斤时出栏销售。
该模式的主要优势:⑴经营方式简单,易于起步,而且可根据市场行情的波动,随时上马或下马。如果能摸准市场脉搏,不但可以赚取养猪本身的利润,还可赚取差价。⑵猪群全进全出,猪舍结构要求相对简单,设备要求不高。⑶饲养周期短,资金周转快,从投入到产出最多3-4个月。⑷固定资产投入少,栏舍周转快,每个栏舍每年至少可饲养3批。
该模式的主要优势:⑴流动资金投入较少。⑵开始周转慢,一旦种猪投入正常生产后,资金周转就会加快。⑶每头猪的采食和排泄都较少,每天投入喂料和清粪的劳动力相对较少。⑷种猪一旦固定,就很少到场外购猪,从外界带入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