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嫦娥四号”》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年级嫦娥四号奔向月球背面课外阅读答案,如果中国探月工程团队

四年级嫦娥四号奔向月球背面课外阅读答案,如果中国探月工程团队嫦娥四号奔向月球背面①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月球背面作为一个看不见的神秘世界,这里为何值得“走一趟”?②无论从物质成分上、形貌构造上,还是岩石年龄上,月球正面和背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从成分上看,月球正面大约60%的面积,都被一种名为“月海玄武岩”的岩体覆盖,而背面则几乎是另一种岩体——“高地斜长岩”。
同时,月球上22个月海中19个较大的月海都分布在月球正面,而月球背面只有东海、莫斯科海、智海等3个很小的月海。
从形貌构造上看,月球背面撞击坑的密度明显大于正面。
从年龄上看,月球背面则都是更加古老的岩石。
③此次探月任务中,嫦娥四号将前往艾肯盆地。
艾肯盆地直径约2500公里,深度约12公里,90%以上分布在月球背面。
这是目前所知整个太阳系最大、最深的盆地。
对艾肯盆地开展探测有可能揭开“39亿年撞击峰值”的科学之谜。
此前,科学家从太阳系撞击历史中发现一个奇特的规律:在地球、月球形成的46亿年历史中,撞击密度、频度和力度最高的时候,并不是最初的46亿年,而是39亿年,其原因困扰科学界已久。
④嫦娥四号将到达的月球背面是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观测场所,将填补低频射电观测的空白。
由于屏蔽作用,在地面上无法开展低频射电的观测。
同时由于地球电磁环境的原因,在月球正面开展低频射电观测效果不理想。
在天文学家看来,能够在月球上开展低频探测,将对太阳爆发、恒星形成、星系演化及宇宙早期状态等科学问题有新发现。
据了解,围绕到月球背面开展低频射电探测,欧洲空间局曾制定过详细目标,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施。
⑤嫦娥四号一旦成功,将标志着国际上首次在月球背面实现着陆和巡视探测,这是创造历史的重大成就。
(1)“嫦娥四号”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2)用“——”在短文中画出嫦娥四号本次登月的任务。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含答案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含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嫦娥四号任务圆满完成:人类一大步2019年1月11日,喜讯又一次传来。
嫦娥四号圆满达到工程既定目标,顺利转入科学探测阶段。
嫦娥四号着陆器发来的月表全景美照,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顺利完成的互拍照,瞬间劲爆刷屏。
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一个多星期了,国际舆论场形成的热潮依然此起彼伏,极尽畅想之力,激荡多样思考。
“无论就中国作为一个航天大国的声誉,还是就探索本身的进步而言,对这一壮举的意义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上的文章的观点颇具代表性。
国际社会将嫦娥四号登月誉为2019年开年盛事,纷纷向中国表达祝贺和敬意。
科学家们备感振奋的是,太空研究新机遇扑面而来。
天文学家们说,这是在月球背面的首次天文观测,是监测来自外层空间无线电波的一个具有独特吸引力的地点——屏蔽了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干扰,更容易发现宇宙“大爆炸”留下的微弱痕迹。
冯·卡门撞击坑的物质成分和地质年代具有代表性,在此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为研究太阳、行星及太阳系外的天体提供可能,也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
科普爱好者备感欢欣的是,新知大潮全面袭来。
玉兔二号的“官微”告诉人们:这里好热,200摄氏度。
瑞典空间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马丁·维泽尔则表示迫切期待嫦娥四号载荷的该国探测仪能够感知到太阳风与月球表面的相互作用,进而揭示月壤含水的秘密。
法国媒体推出科学家访谈报道,讲述月背知识ABC。
俄罗斯媒体纷纷推出大篇幅报道,追溯人类探月的半个世纪的历程。
政治观察员们备受启发的是,中国制度优势能量巨大。
中国探月行动是知识、技术、制度、领导力等综合实力的展现。
德国《明镜》周刊网站发表题为《中国的全能》的文章,指出嫦娥四号的成功,如同向世界分发的中国政治制度名片;只有坚定地、自上而下地制定目标及指挥、实施项目和进程,才可能成功。
《嫦娥四号成功发射与着陆的原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后,最终成功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据介绍,嫦娥四号着陆地是从未实地探测过的处女地,或将取得突破性发现。
探月工程自2004年正式启动以来,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再到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对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乃至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嫦娥四号任务于201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其工程目标,一是研制发射月球中继通信卫星,实现地月中继通信;二是研制发射月球着陆器和巡视器,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嫦娥四号的科学任务主要是开展一系列的月球背面探测研究。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2月10日第2版、2019年01月04日第2版) 材料二:月球背面像一个“盾牌”,为地球挡住了陨石的直接撞击。
因此,月球背面陨石坑的数量远远多于正面,而且,月面布满沟壑、峡谷、悬崖,平坦区域极少,如何实现软着陆是月球登陆的技术性挑战。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科学岛”上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自主研发出软着陆用关键产品“缓冲拉杆”,为此次月背软着陆提供了关键保障。
自2007年起,固体所就开始承担拉杆材料的研制任务。
经过了无数次实验,历时六年,最终研制出一种新型缓冲吸能拉杆材料,命名为高效吸能合金。
据介绍,目前商业应用的金属材料最高塑性只能达到50%,而高效吸能合金的塑性可达到80%~110%。
也就是说,一根l米长的缓冲拉杆,最大可拉伸至2.1米。
“这种材料的吸能特性远远优于现有的金属材料,在国际也属于领先水平。
”就这样,固体所项目组研制的高效吸能合金,为着陆机构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也填补了我国地外天体探测器着陆缓冲用拉杆材料的空白。
实用类文本嫦娥四号登月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在经过26天的“长途跋涉”并“养精蓄锐”之后,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完成了人类航天史上的一项壮举——成功软着陆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
至此,这项“月球远征计划”终于度过了最困难和最惊险的时刻。
这也是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正面之后,中国探测器再度造访月球,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正面与背面均成功软着陆的国家!2013年,“嫦娥三号”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虹湾地区,整个着陆过程所经区域地形起伏变化小,整体呈现为一个由南向北的缓坡。
据了解,“嫦娥三号”月球正面着陆区地形起伏仅800米,而此次“嫦娥四号”着陆的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高山峡谷交错,整体地形忽高忽低,着陆区地形起伏达到了 6000米。
因此,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任务中,真正适合“嫦娥四号”着陆的区域大概相当于“嫦娥三号”的二十分之一,这势必要求“嫦娥四号”必须有更高的着陆精度,着陆方式从“粗放型”向“精细化”升级。
(摘编自李国利《“嫦娥四号”知多少?》)材料二:1月3日这日,“嫦娥四号”着陆成功的新闻迅速“霸榜”诸多国外主流媒体的头条区。
美国《国家地理》:中国“嫦娥四号”着陆的地点从未有任何人或是机器踏足。
美国圣母大学的行星科学家、月球地质专家尼尔表示,“‘嫦娥四号’的着陆意味着首次有国家尝试在月球的另一侧放置一个软着陆器,然后部署探测器进行探测”。
法国RTL电视台:将探测器降落在月球背面,去触碰月背的土壤,这件事美国没有做到,俄罗斯也没有做到。
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是首个在月球另一侧着陆的探测器,这也将对中国继续开展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提供动力。
加拿大电视台(CBC):此次开创性的着陆显示出中国作为太空强国的雄心越来越大。
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起步较晚,但该国太空科技正迅猛发展,并有可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赶超其他国家。
(摘编自《中国环球网》)材料三:2019年恰逢人类探索月球60周年,同时也是人类实现首次“载人登月” 30周年。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文本阅读理解十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与巡视器组成。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9年1月3日,经过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嫦娥四号成功在月背着陆。
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进行过软着陆的国家。
材料二:嫦娥四号任务的顺利实施凝聚着诸多参与国的贡献,除探测器上的徳国和瑞典载荷外,中继星上配置了荷兰低频射电探测仪……嫦娥四号发射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夭局月球勘探轨道器LRO团队与嫦娥四号工程团队科学家进行了密切沟通,就月球与深空探测合作进行了讨论。
嫦娀四号软着陆月球背面以来,首次在月面进行生物试验,开启了人类探索月球奧秘的新篇章。
嫦娥四号有望获得一批重大的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将为深空探测领域积累重要经验。
材料三:5月15日,《自然》杂志发布了有关月背巡视探测的一篇文章,来自中国的科学家团队基于嫦娀四号探测数据的硏究结果,证实了月幔富含橄榄石的推论是正确的。
要知道,过去为了探究月幔的物质组成,各国科学家是将注意力重点放在了撞击坑上。
美国人评论称:“根据这项新的硏究,史上首次登陆月背的中国嫦娥四号,再一次实现一个首次,并正在揭示月球最大的谜团。
”这是嫦娥四号为人类探索月球奥秘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进行过软着陆的国家。
B.嫦娥四号任务的顺利实施凝聚着德国、瑞典等诸多参与国的贡献。
C.嫦娥四号已获得大批重大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为深空探测积累了重要经验。
D.过去为了探究月幔的物质组成,各国科学家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撞击坑上。
2.请你为“材料三”拟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25字)3.嫦娥四号为人类探索月球奥秘作出了哪些卓越贡献?请加以概括。
答案:1.C;2.示例一:嫦娥四号探测证实月幔富含橄榄石的推论是正确的。
中考语文专题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一、(2022年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出征太空,让很多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燃起了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
中国青年报社对2047名14-35岁青少年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图示如下:青少年对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出征太空的感受(数据源自2021.7.8《中国青年报》“青年调查”专栏)【材料二】①2月27日7时44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
11时06分,在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西电一号”卫星由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以“一箭22星”的方式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①位于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为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提供了一级、二级、三级发动机和姿控发动机系统,为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提供了空间推进分系统,为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提供助推、一级、二级发动机及辅助动力系统。
①“西电一号”卫星是“中星·丝路天图遥感卫星星座”的首发星,为高光谱遥感卫星,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星电科集团和未来宇航共同打造,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设计,未来宇航研究院进行在轨交付,由陕西丝路天图卫星科技公司负责运营。
(摘编自《西安动力助长征火箭刷新发射纪录》《“西电一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2022.2.28《西安晚报》)【材料三】①在2月27日的两次航天发射任务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大胆启用青年技术人员,由“85后”担当任务总体负责人,“95后”任一线操作员,全程护送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圆满完成了本次多点并行测控任务。
①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建海介绍,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前,以青年技术人员为主体的测控团队对卫星的分离过程和分离机理进行了多轮次研讨交流,形成了完备的分离判断应急处置方案。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压缩这22颗卫星初始轨道计算时间,技术人员优化了岗位交互流程,完善了箭遥数据提取分析软件功能,制定了多个方案预案,大大提高了卫星进入太空后初始轨道确定效率,为卫星后续正常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嫦娥四号完成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成功的原因》阅读练习及答案

《嫦娥四号完成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成功的原因》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嫦娥四号自2018年12月8日发射到2019年1月3日着陆月球用了26天,为什么嫦娥四号绕月时间比嫦娥三号多用了13天呢?一是嫦娥四号需要等待月昼充能量。
月球自转的周期是28天,探测器只有在月球着陆区的白天着陆,才能得到充分的太阳光开展工作。
而嫦娥四号“近月制动”之后,运行的轨道面到着陆区上方的时候正好是着陆区的晚上,因此嫦娥四号要持续绕月飞行一段时间,才能赶在月背的白天实施着陆。
二是嫦娥四号发射窗口限制多。
为获取最大的运载能力,嫦娥四号的发射窗口要考虑很多约束条件,使其与日、地、月的相对关系满足任务需求。
例如,奔月轨道需要调整近月点经度和飞行时间,让环月轨道临近着月点上空,为登月创造条件;奔月飞行过程中,要考虑太阳能帆板的受晒问题,要求太阳光入射方向与太阳帆板之间的夹角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三是嫦娥四号的在轨测试需要力求精细。
在升空和着陆过程中,嫦娥四号要按需调整速度和轨道机动参数,而且在接近月球的过程中,还会有相应的科研测试项目。
嫦娥四号绕月期间一些设备需要开机进行测试,有足够的时间,才能让测试更完整,准备更充分。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9年1月9日)材料二:“嫦娥四号任务是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
”孙泽洲介绍说。
虽然有嫦娥三号的技术基础,但是嫦娥四号有许多新研设备,有些还需要全新研制,而且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未知因素和各种风险非常高,设计难度非常大。
同时,还需要新研制和发射一颗中继卫星,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位于日地连线上、地球外侧约150万公里处)上为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巡视器与地球之间搭建一条通信的纽带,这将实现首次人类航天器的对地对月中继通信。
目前,他带领研制队伍已经进入最后决战决胜的时刻,即将迎来发射“大考”。
“我们希望用有限的条件尽可能多获得一些成果,在已有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希望步子迈得大一点儿,更高效地推动技术进步”。
嫦娥四号探测器的阅读答案

嫦娥四号探测器的阅读答案嫦娥四号探测器的阅读答案材料一: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月球背面是一片难得的宁静之地,屏蔽了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干扰。
这次探测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
”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新闻发言人于国斌说。
落月后,通过“鹊桥”中继星的“牵线搭桥”,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了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多项工作,建立了定向天线高码速率链路,实现了月背和地面稳定通信的“小目标”。
15时7分,科技人员发送指令,两器分离开始。
22时 22分,巡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踏上月球表面。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表示:“飞几十万公里,关键是着陆,要不翻车,月球车要安全走下来。
苏联连续失败16次,主要是下去的瞬间翻车了。
”(摘编自《半月谈》 2019年1月3日)材料二:嫦娥四号登月是一个重要时刻,因为它不只涉及技术,嫦娥四号的成功就像伴随登月向世界分发的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张名片。
只有坚定地自上而下制定目标和指挥实施项目和推进进程,才可能成功。
中国人隐忍而系统地为这次成功做了准备。
他们先发射了绕月运行的探测卫星。
成功后,又于5年前将嫦娥三号探测器送上了月球面向地球的一面。
嫦娥三号甚至还携带了名为玉兔的月球车。
航天业迄今的重要参与者美国、俄罗斯和欧洲正是这种持之以恒行动的反面教材。
它们费力地说服政府提供太空任务所需的预算,因此,美国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航空航天署只能惊讶地旁观中国人的太空行动。
虽然单纯从技术角度看,它们也能做到。
(摘编自德国《明镜》周刊网站 2019年1月3日)材料三:欧阳自远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曾成功推动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升空。
此后,“嫦娥计划”从一号到五号探测卫星,全都离不开他的参与和推动。
《关于“嫦娥四号”》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本报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冯华)记者从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获悉:12日16时4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经过约110小时奔月飞行,到达月球附近,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完成“太空刹车”,被月球捕获,进入了近月点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
近月制动是月球探测器飞行过程中一次关键的轨道控制。
飞临月球附近时,探测器通过减速制动,使其相对速度低于月球逃逸速度,从而被月球引力捕获。
16时39分,科技人员在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出指令,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距月面129公里处成功实施7500牛发动机点火,约5分钟后,发动机正常关机。
根据实时遥测数据监视判断,嫦娥四号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近月制动获得圆满成功。
嫦娥四号探测器准时发射、准确入轨,原计划在近月制动前实施的3次轨道中途修正,只于12月9日进行了1次,达到预期目标。
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在环月轨道运行一段时间,调整环月轨道高度和倾角,开展与中继星的中继链路在轨测试和导航敏感器在轨测试,确保探测器最终能进入预定的着陆区,择机实施月球背面软着陆。
在月球背面着陆并不是在探测器抵达轨道后让其降落那么简单。
除了正常着陆的难度之外,在月球背面着陆的任务还带来另一个挑战:一旦被遮挡在月球背后,探测器将无法与地球上的任何人通信。
之前布置的北斗卫星已经部分解决了通讯问题,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卫星国家。
除此之外,中国航天机构不得不在今年5月发射一颗中继卫星,这颗名为“鹊桥”的中继卫星解决了月球背面和地球的信号传递以及卫星的信号接收问题。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3日)材料二:材料三:美媒称,人们已经把人类送上月球,并发射了许多探测器和轨道飞行器探测月球,但太阳系中人们这个最近的邻居有整整一半仍然未被探测过。
中国发射了嫦娥四号对月球背面进行探测,该探测器刚刚开始其漫长旅程的第一段。
据美国《大众机械》月刊网站12月11日报道,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研发工作已进行多年,它8日最终发射升空。
人教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一)

课时作业32 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嫦娥四号成为与嫦娥三号不同的全新航天器,概括起来两者有五大不同。
科学目标方面。
嫦娥四号任务均要在月球背面完成,包括实现月基低频射电天文观测、月球背面巡视区浅层结构探测和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矿物组份探测。
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说:“因为没有别的探测器到过月球背面,所以不论是探地形还是探月壤成分,应该都是人类第一次获得一手数据。
”工程目标方面。
嫦娥四号任务锁定两个国际首次: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地月L2点中继星对地对月的测控、数传中继。
有效载荷方面。
嫦娥四号将降落月球背面,其着陆器携带地形地貌相机、降落相机、低频射电频谱仪等4台有效载荷和1台生物科普载荷,巡视器上共携带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等4台有效载荷,并将把8台有效载荷带往月球背面冯·卡门撞击坑。
着陆环境方面。
嫦娥四号探测器副总师吴学英介绍说,嫦娥四号的主着陆区为月球背面靠近南极的冯·卡门撞击坑,这里着陆区面积比嫦娥三号的虹湾地区小许多,因为月球背面山峰林立,大坑套小坑,很难找出再大一些、平坦一些的地方。
因此,嫦娥四号着陆器在凸凹不平“巴掌大”的地方软着陆,需要具有比嫦娥三号更准确的着陆精度。
通信方式方面。
嫦娥四号与地球“飞鸽传书”的通信任务由“鹊桥”中继卫星承担,通过已成功发射并架设在地月拉格朗L2点的“鹊桥”中继卫星,实施与地面的通信信号“接力”,保障嫦娥四号与地球通信联络。
(摘编自《航天专家:嫦娥四号与嫦娥三号五大不同》,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搭载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和果蝇六种生物,均放置于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内。
实用类文本嫦娥四号探测器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的一面总是背对着地球,这一面称为月球背面。
人类在地球上始终无法看到月球背面。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
人类此前的所有登月活动都是在月球正面完成的,嫦娥四号创造了历史。
嫦娥四号着陆于月背的南极——艾特肯盆地。
与相对平坦的月球正面不同,月背地形更为复杂,几乎全是环形山和古老的陨石坑,更接近月球最原始的面貌。
玉兔二号在月背巡视,开展地形地貌测量、浅层结构和矿物成分探测,将为人类研究月球矿物质结构和太阳系起源提供更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同时,由于月球自身对月背形成天然的屏障,没有来自地球的各种辐射干扰,可以为各类天文观测提供难得的纯净环境,填补地面射电观测的诸多空白。
在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背之前,前苏联与美国虽然已完成了月背的成像工作,但一直没有航天器造访这片古老的神秘之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通信障碍。
由于月球自身的阻挡,地球上的测控站无法与月背建立无线电通信联系,也就无法对着陆月背的航天器进行测控。
为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建立一座连接地球和月背的通信基站。
经过专家们的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在环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轨道上放置一颗“鹊桥”中继星。
“地月拉格朗日L2点”是地月系统中的五个平动点之一,位于地球至月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与地球、月球的位置相对固定。
L2点特殊的动力学特性和在三体问题中相对固定的几何位置,决定了它在停泊中转、中继通信、天文观测,星际转移等深空探测任务中,具备独特的工程应用价值。
“鹊桥”中继星是我国也是世界首颗地球轨道外的专用中继卫星,2018年5月21日发射后,在地面的控制下,完成了地月转移、月球借力转向、Halo轨道捕获等关键控制,成功实现了沿Halo轨道的飞行。
在完成在轨精度和指向测试后,“鹊桥”具备了实现地面测控站和月背数据中继的能力。
《嫦娥四号完成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成功的原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嫦娥四号自2018年12月8日发射到2019年1月3日着陆月球用了26天,为什么嫦娥四号绕月时间比嫦娥三号多用了13天呢?一是嫦娥四号需要等待月昼充能量。
月球自转的周期是28天,探测器只有在月球着陆区的白天着陆,才能得到充分的太阳光开展工作。
而嫦娥四号“近月制动”之后,运行的轨道面到着陆区上方的时候正好是着陆区的晚上,因此嫦娥四号要持续绕月飞行一段时间,才能赶在月背的白天实施着陆。
二是嫦娥四号发射窗口限制多。
为获取最大的运载能力,嫦娥四号的发射窗口要考虑很多约束条件,使其与日、地、月的相对关系满足任务需求。
例如,奔月轨道需要调整近月点经度和飞行时间,让环月轨道临近着月点上空,为登月创造条件;奔月飞行过程中,要考虑太阳能帆板的受晒问题,要求太阳光入射方向与太阳帆板之间的夹角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三是嫦娥四号的在轨测试需要力求精细。
在升空和着陆过程中,嫦娥四号要按需调整速度和轨道机动参数,而且在接近月球的过程中,还会有相应的科研测试项目。
嫦娥四号绕月期间一些设备需要开机进行测试,有足够的时间,才能让测试更完整,准备更充分。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9年1月9日)材料二:“嫦娥四号任务是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
”孙泽洲介绍说。
虽然有嫦娥三号的技术基础,但是嫦娥四号有许多新研设备,有些还需要全新研制,而且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未知因素和各种风险非常高,设计难度非常大。
同时,还需要新研制和发射一颗中继卫星,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位于日地连线上、地球外侧约150万公里处)上为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巡视器与地球之间搭建一条通信的纽带,这将实现首次人类航天器的对地对月中继通信。
目前,他带领研制队伍已经进入最后决战决胜的时刻,即将迎来发射“大考”。
“我们希望用有限的条件尽可能多获得一些成果,在已有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希望步子迈得大一点儿,更高效地推动技术进步”。
孙泽洲总设计师充满希望和自信地说。
中考必备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专题训练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必备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专题训练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6年9月25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的洼坑中落成启用。
不同于其他观测宇宙天体的望远镜,射电望远镜接收的是肉眼看不到的射电波。
虽然近年我国已建成5座口径从25米到65米不等的射电望远镜,但是,与美国的305米口径和德国1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相比,我们的观测能力还非常有限。
FAST拥有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探测异常灵敏。
与世界上最先进的望远镜相比,其综合观测能力提高了约10倍,将在未来10到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它是中国自主创新的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为我国天文学跻身世界一流创造了条件。
FAST可以观测到更暗弱的天体和天体现象,通过观测到的现象来分析它的物理本质,分析宇宙起源,宇宙演化和未来。
这也意味着,FAST建成之后,我国可以正式收听来自太空深处的无线电波,探秘宇宙变迁、地外新星和生命体。
不过,从某一点看宇宙,视野有限,望远镜要形成阵列才能发挥更强威力。
FAST将和我国其他5座射电望远镜组成“天眼”群,从而更好地获取天体超精细结构。
(摘编自《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今天正式启用》央广网2016年09月25日)材料二:FAST的建成使用同时意味着中国天文学也有自主知识产权。
数千块单元组成的球面主动反射面技术是由南仁东主导的FAST最大创新点之一,FAST的反射面要进行大范围的运动,每一个单元反射面的作用是要将球面改成抛物面,通过主动的变形实现对天体跟踪式的观测。
与传统射电望远镜采用独立分块反射面单元技术不同,FAST主动反射面的主要支撑结构采用了创新性的索网技术。
但索网的制造和安装难度都很大,尤其是钢索结构超高疲劳性能的要求非常高。
FAST对钢索结构的性能要求远超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规范,因此没有任何企业能够提供相关产品,南仁东等人只能将方向转向钢索的研制中。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指从不同来源和不同主题的文本中获取信息和知识。
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时,需要根据所给材料,准确理解材料中的信息,回答问题,同时也需要对所读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
主题一:科技创新(2019)材料一介绍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2019年成功在月背着陆的历史性事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进行过软着陆的国家。
材料二强调了嫦娥四号任务的顺利实施凝聚了多个国家的贡献,同时也开启了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新篇章。
材料三则介绍了来自中国科学家团队的研究结果,证实了月幔富含橄榄石的推论是正确的,这是XXX为人类探索月球奥秘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
1.正确答案为D,材料三中提到了过去各国科学家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撞击坑上,但现在嫦娥四号的研究结果证实了月幔富含橄榄石的推论是正确的,说明过去的重点研究方向可能存在问题。
2.嫦娥四号揭示月球最大谜团。
(9字)3.XXX为人类探索月球奥秘作出了以下卓越贡献: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新篇章;证实了月幔富含橄榄石的推论,揭示了月球最大的谜团。
(概括)5G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将面对大规模用户的音频、视频、图像等业务急剧增长。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内容分发网络(CDN)将发挥作用。
CDN将综合考虑各节点连接状态、负载情况以及用户距离等信息,通过将相关内容分发至靠近用户的CDN代理服务器上,实现用户就近获取所需的信息,从而降低网络时延并提高用户体验。
CDN网络架构在用户侧与源服务器之间构建多个CDN代理服务器,可以降低延迟。
因此,源服务器只需要将内容发给各个代理服务器,便于用户从就近的带宽充足的代理服务器上获取内容。
混合现实远程协作技术和移动5G网络的“双重”加持,使得20公里外的XXX胸外科主任医师可以“同步”清晰地观察到患者胸腔内的情况。
此次XXX成功开展的5G网络下的混合现实远程肺部手术为江苏混合现实5G智慧医疗探索交上了第一份成功答卷,在国内尚属首例。
“反映了中国发展航天事业有怎样的特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小题。
材料一:备受各方关注的嫦娥二号绕月探测卫星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中国月球探测自此踏上新征程。
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16个重大专项之一,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性科技工程,月球探测工程将服从和服务于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满足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需求为目的,把推进科学技术进步的需求放在首位,力求发挥更大的作用。
整个工程规划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选择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力求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循序渐进,持续发展,为深空探测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嫦娥工程规划为三期,简称为“绕、落、回”三步走。
嫦娥工程的一期工程-绕月飞行,即发射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突破至地外天体的飞行技术,实现首次绕月飞行。
目前一期工程的目标已经在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后全部实现。
嫦娥工程的二期工程-落月探测,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并携带月球巡视勘察器(俗称月球车),在着陆器落区附近进行就位探测,这一阶段将主要突破在地外天体上实施软着陆技术和自动巡视勘测技术。
嫦娥工程的三期工程-采样返回,即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软着陆在月球表面特定区域,并进行分析采样,然后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在地面上对样品进行详细研究。
这一步将主要突破返回器自地外天体自动返回地球的技术。
(中新网2010年10月1日《中国探月工程发展规划:“绕、落、回”三步走》)材料二: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
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3月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
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57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卫星成功发射,12月14日嫦娥三号着陆月面,着陆器和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分离;随后,太阳能帆板成功展开,标志着嫦娥三号软着陆成功。
《嫦娥四号》阅读答案

《嫦娥四号》阅读答案《嫦娥四号》阅读答案嫦娥四号探测器,简称“四号星”,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
它由着陆器与巡视器组成,巡视器命名为“玉兔二号”。
作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其主要任务是着陆月球表面,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20xx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车“玉兔二号”到达月面开始巡视探测;同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
3月20日,嫦娥四号探月工程团队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20xx~20xx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大奖。
5月16日,根据《自然》发表的论文,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后所得的测量结果显示,着陆点存在来自月球地幔的物质。
同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利用嫦娥四号探测数据,证明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深部物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布了这一重大发现。
(1)“嫦娥四号”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2)用“——”在短文中画出嫦娥四号本次登月的任务。
(3)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后有什么重大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2)“飞船飞行正常。
我自我感觉良好。
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这三句话,对无数参与航天工程建设的人们作出了崇高的评价。
(3)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4)示例:你们的执著,换来的是成功,你们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7.(1)着陆器巡视器(2)着陆月球表面,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综合选择题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3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综合选择题)(时间:45分钟满分: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12分)材料一2018年12月8日2点24分,嫦娥四号发射成功,踏上奔赴月球背面的征程。
1月3日,经过26天的飞行,嫦娥四号探测器顺利着陆月球背面预选区域。
嫦娥四号任务的圆满成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
在嫦娥四号35天的任务中,“鹊桥”中继星连续提供对地、对月中继通信服务,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
嫦娥四号探测器落月以来,完成了中继星链路连接、有效载荷开机、两器分离、巡视器月午休眠及唤醒、两器互拍等任务。
“鹊桥”中继星在距离月球6万公里的轨道上实现了对地、对月的中继通信服务,国内外多个深空测控站连续跟踪中继卫星,中继星成为名副其实的“鹊桥”。
2019年1月11日16点47分,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顺利完成两器互拍,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嫦娥四号工程任务圆满成功后,嫦娥四号任务将转入科学探测阶段,着陆器和巡视器将继续开展就位探测和月面巡视探测。
(摘自环球网百家号,2019年1月11日) 材料二科学家介绍,嫦娥四号登陆的南极-艾特肯盆地直径约2 500公里,深13公里,是太阳系已知的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坑。
国家航天局11日公布了一批嫦娥四号经过“鹊桥”中继星传回的影像。
其中一张360度全景图,是在玉兔二号驶上月面后,由着陆器上的地形地貌相机环拍4圈共80张照片拼合而成的。
从这张全景照片上可以看到嫦娥四号着陆在许多小环形坑中间,相当惊险。
附近就有一个直径约20米、深度约4米的环形坑。
崎岖不平的地形为玉兔二号的路线规划造成很大困难。
由于潮汐锁定,月球绕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周期相同,因而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正面,直到人类拥有太空探测器之前,月球背面一直是神秘世界。
越来越多的环月探测器显示,月球背面与正面有很大不同:正面相对平坦,而背面崎岖不平、遍布坑坑洼洼的撞击坑。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语文试题和解析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语文和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土星5号火箭升空了!它一点一点上升,庞大的身躯稳健有力。
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和奥尔德林被巨大的推力紧紧摁在座位上。
火箭在他们身下持续上升,各级火箭按照预定程序点火,第一级火箭、逃逸塔、第二级火箭一一分离。
绕地球轨道飞行一周后,宇航员检查了火箭和飞船状况。
第三级火箭再次点火,把飞船推向更远的高空。
当地球被甩到身后,就是船箭分离的时候:第三级火箭前端打开,哥伦比亚号从顶端弹出。
鹰号(登月舱)在火箭顶端继续待命,这艘小飞船外形奇特,像一只蜷缩着的蜘蛛。
哥伦比亚号的驾驶员柯林斯,让飞船慢慢转身。
“哥伦比亚”与“鹰”对接成功。
宇航员告别土星5号的最后一级火箭,乘坐合成一体的两艘小飞船继续飞行。
终于抵达月球上空。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鹰号离开,向着月球越飞越近。
柯林斯驾驶着哥伦比亚号孤独地环绕月球飞行。
此时此刻,那些远在地球上的人,不管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时刻关注着、期待着……预定着陆区在哪儿?宇航员们全力搜寻。
但是意外忽然发生:当他们发现着陆区,鹰号已经飞过了头!数英里一闪而过,舷窗外的月球变得崎岖不平。
家园远在万里之外,更无法奢望什么援手。
此时此刻,他们能做的,只有保持镇定,平稳驾驶,继续飞行。
看到了,就在不远处,那里平整而干净!鹰号慢慢减速、缓缓下降。
登月舱越来越低、越来越低……直到平稳落地!此时此刻,在遥远的地球,人们鸦雀无声、屏息聆听。
非连续性阅读题及答案

(一)中国探月工程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
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
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57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
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探月工程已经完成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
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
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
中国人的探月工程,为人类和平使用月球做出了新的贡献。
1、我国的探月工程于年正式开展,并被命名为“”,年月日,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2、结合文本,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国已成功发射“嫦娥一号”至“嫦娥五号”卫星。
()(2)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3)“嫦娥一号”是我国研制和发射的世界首颗月球探测卫星。
()(4)中国人的探月工程为人类和平使用月球资源作出了贡献。
()3、下图为“中国探月工程”的标志,请你试着解释一下它的含义。
答案:1、2004 嫦娥工程 2007 10 242、×√×√3、该标识以中国书法的笔触,勾勒出一弯月,一双小脚印踏临其上,象征着人类探测月球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状如龙头,象征着中国航天事业如巨龙腾空而起;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以写意的笔触传达了一种探索精神。
(二)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8%,较2017年的80.3%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6.2%,较2017年的73.0%上升了3.2个百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本报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冯华)记者从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获悉:12日16时4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经过约110小时奔月飞行,到达月球附近,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完成“太空刹车”,被月球捕获,进入了近月点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
近月制动是月球探测器飞行过程中一次关键的轨道控制。
飞临月球附近时,探测器通过减速制动,使其相对速度低于月球逃逸速度,从而被月球引力捕获。
16时39分,科技人员在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出指令,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距月面129公里处成功实施7500牛发动机点火,约5分钟后,发动机正常关机。
根据实时遥测数据监视判断,嫦娥四号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近月制动获得圆满成功。
嫦娥四号探测器准时发射、准确入轨,原计划在近月制动前实施的3次轨道中途修正,只于12月9日进行了1次,达到预期目标。
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在环月轨道运行一段时间,调整环月轨道高度和倾角,开展与中继星的中继链路在轨测试和导航敏感器在轨测试,确保探测器最终能进入预定的着陆区,择机实施月球背面软着陆。
在月球背面着陆并不是在探测器抵达轨道后让其降落那么简单。
除了正常着陆的难度之外,在月球背面着陆的任务还带来另一个挑战:一旦被遮挡在月球背后,探测器将无法与地球上的任何人通信。
之前布置的北斗卫星已经部分解决了通讯问题,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卫星国家。
除此之外,中国航天机构不得不在今年5月发射一颗中继卫星,这颗名为“鹊桥”的中继卫星解决了月球背面和地球的信号传递以及卫星的信号接收问题。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3日)
材料二:
材料三:
美媒称,人们已经把人类送上月球,并发射了许多探测器和轨道飞行器探测月球,但太阳系中人们这个最近的邻居有整整一半仍然未被探测过。
中国发射了嫦娥四号对月球背面进行探测,该探测器刚刚开始其漫长旅程的第一段。
据美国《大众机械》月刊网站12月11日报道,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研发工作已进行多年,它8日最终发射升空。
这将是继嫦娥三号之后中国第二个在月球上着陆的探测器。
报道指出,嫦娥四号可能将于明年1月初某时在月球南极附近的冯·卡门撞击坑着陆。
该撞击坑是范围更广的南极-艾特肯盆地的一部分,该盆地是太阳系中最大和最古老的撞击坑之一。
通过这次任务,科学家最终将能够近距离深入观察该区域,并进一步了解太阳系的历史。
另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12月10日报道,在帮助把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太空的火箭箭体上,中国对其他合作国家的贡献表达了认可,在箭体上印上了嫦娥四号及“鹊桥”中继卫星所搭载设备研制机构的标志。
报道指出,以下是中国在用以保护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火箭头锥上提及的国家。
荷兰奈梅亨大学牵头设计了一种无线电天线,该天线早些时候随“鹊桥”中继卫星发射升空。
科学家们希望该天线接收到可以透露宇宙起源线索的信号。
由于受到干扰,在地球上很难捕捉到这些信号。
德国基尔大学科学家帮助研制了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器,将用来测定月球辐射水平以及开展其他实验。
基尔大学实验及应用物理学研究所主任罗伯特对记者说,这一合作始于德国航天企业OHB系统公司2015年组织的一个研讨会之后。
沙特科学家研制了摄影仪器,为月球拍摄影像和照片,该仪器搭载在与“鹊桥”中继卫星任务一起发射的一颗微卫星上。
据瑞典空间物理研究所马丁·维泽尔博士透露,嫦娥四号还配备了瑞典制造的一台探测仪,该设备可以分析太阳风如何与月球表面相互作用,该设备系瑞典空间物理研究所研制。
在嫦娥四号任务之后,中国还拥有更雄心勃勃的探月计划——正如“嫦娥工程”的标志所暗示的一样。
为“环球时代”网站及其他机构撰写中国太空计划相关文章的安德鲁·琼斯指出,“嫦娥工程”的标志整体形状看上去像中国古汉字“月”字,也像一轮新月。
根据中国2006年作出的解释,该标志圆弧起笔处是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
当年,该标志在政府从全国征集的1000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
该标志底部是一群和平鸽,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
该标志圆弧内的灰色标记是脚印,代表中国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
(摘编自《参考消息》12月12日)
5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一号受控撞月,为下一步探测器在月球精确着陆提供宝贵原始数据和技术经验,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嫦娥四号探测器到达月球附近后,通过减速制动,使其相对速度低于月球逃逸速度,从而被月球引力捕获。
C.嫦娥三号落月并展开巡视勘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的第二步完美实现。
D.嫦娥二号探测器运行在月球背面,它们将在环月轨道运行一段时间,实施月球背面软着陆。
5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十分困难,中国科学家们相继解决了了通信,着陆等诸多难题。
B.在火箭箭体上印上嫦娥四号及“鹊桥”中继卫星所搭载设备研制机构的标志,这是中国对荷兰、德国、沙特和瑞典的贡献表达认可的举动。
C.中国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也是为了在未来的太空战中抢得先机。
D.嫦娥四号探测器的入轨异常顺利,只进行了1次轨道中途修正就达到了预期目标,显示了中国航天强大的技术实力。
60.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壮举需要哪些条件?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
58. D
59. C
60.(1)中国政府有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拥有雄心勃勃的探月计划,更有对包括探月计划在内的太空计划的大力投入。
(2)中国雄厚的技术积累,北斗星卫星群的发射,鹊桥中继卫星的发射等。
(3)全球各国的合作研发。
荷兰、德国、沙特和瑞典在嫦娥四号的工程中贡献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