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描述中国石油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油藏描述:简称RDS,对油气藏各种特征进行三维空间的定量描述,表征和预测。它是认识和研究,改造油气藏,提高油气藏开发效果的方法技术。P52
2.流动单元:是侧向上、垂向上岩性、物性相对均一,具有相对流体流动特征的储集单元,其顶、底必须存在一定的有效隔层。(根据影响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地质特征与岩石物理特征所划分的具有一定体积的岩石,是流动模拟的基本单元,没有”相”概念,也没有预测作用。)P6\P13
3.微型构造:在油田总的构造背景上油层本身的微细起伏变化所显示的构造特征,其幅度和范围都很小。通常相对高差在10m以内,长度在500m以内,宽度在200-400m,面积小于0.3km²。P9
4.地震相:有特定地震反射参数所限定的三维地震反射单元,它是特定的沉积相或地质体的地震响应。P32
5.测井相:表征沉积物地质特征的一组测井响应特征。测井资料能够提供连续而丰富的地下地质信息。P12
6.储层参数的空间结构形态:
储层结构:储集体的几何形态及其在三维空间的展布,是储集体连贯性及储集体与渗流屏障空间组合分布的表征。P30
7.沉积层序:一套整一的、连续的,成因上有联系的地层组合,其顶、底以不整合面或与之可对比的整合面为界。P31
8.油藏储层地质模型:是油藏描述综合研究的最终成果。将油藏的各种地质特征在是三维空间分布及变化定性或定量表述出来的地质模型,它是对油气藏的类型、储层几何形态、规模大小、储层参数分布、流体性质分布,储层非均质性、油藏构造特征等的高度概括。实际上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其建立是油田综合评价的基础;反映该地区油藏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油气富集控制因素等,对勘探开发可起预测作用。P28
概念模型:针对某一种沉积类型和成因类型的储层,把它具有代表性的储层特征抽象出来,加以典型化和概念化,建立一个对这类储层在研究区内具有普遍代表意义的储层地质模型。本身并不是一个或一套具体储层的地质模型,而是代表某一地区某一类储层的基本面貌。P29
静态模型:针对某一具体油田(或开发区)的一个或一套储层。将其储层特征在三维空间上的变化和分布如实加以描述而建立的地质模型。主要用于编制开
发调整方案及油藏管理服务,确定注采井别、射孔方案、作业施工、配产配注等。P29
预测模型:比静态模型精度更高,要求对控制点间(井间)及以外地区的储层参数做一定精度的内插和外推预测。用于开服调整、井网加密和三次采油,满足剩余油的挖潜。其他模型的精度不够。预测模型的建立是目前世界性攻关的难题。P30
9.储层非均质性:储层中岩石的地质-物理性质的变化特征。与沉积方式、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运动有关。P20
10.夹层:指砂岩层内分布不稳定的、渗透性低的层。不能有效阻止或控制流体的运动。
隔层:指能阻止或控制油气等向上运移的非渗透层(相对砂体而言)。隔层可以作为盖层。夹在两个相邻储集层之间阻隔二者串通的不渗透岩层。
11.有效厚度:储层中具有工业产油能力的那部分厚度。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全井产量必须达到工业标准;(2)油层中有可动油存在。地层在一定压差下可以自然流动的油气。测井显示冲洗带含水饱和度与地层为侵入带含水饱和度之差。(3)现有工艺下可以提供开采。P48
12.剩余油分布:
剩余油:主要指一个油藏经过某一采油方法开采后,仍不能采出的地下原油。一般包括驱油剂波及不到的死油区内的原油及驱油剂(注水)波及到了但仍驱不出来的残余油两部分。剩余油的多少取决于地质条件、原油性质、驱油剂种类、开发井网以及开采工艺技术,通过一些开发调整措施或增产措施后仍有一部分可以被采出。剩余油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成为剩余油饱和度。
二、填空题:
1.岩石物理相的基本原理:延展原理;叠加原理.P13
2.影响流体性质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生油条件;断裂构造;油气运移;次生变化.P17-(5)
3.地震相标志按属性分:1)几何参数:内部反射结构;外部几何形态。2)物理参数:反射连续性、振幅、频率。3)关系参数:平面组合关系。4)速度—岩性参数:层速度、岩性指数。P32
4.地震相标志当中,沉积充填型按结构分为6类:上超充填、丘形上超充填、发散充填、前积充填、杂乱充填、复合充填。丘形上超充填、前积充填意义重大。P35
5.计算机技术软件特点:综合性、复杂性、阶段性。功能:1)油藏构造解释2)储层物性预测3)储量计算4)数据管理5)输入输出功能.结构是即插即用。P50
三、简述题和论述题:
1.油藏描述的层次性
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1)初期油藏描述:该层次对应于油气藏勘探阶段及油气藏开发评价阶段。揭示油气分布,指导勘探。
(2)油藏静态描述:该层次对应于开发方案设计、实施、调整阶段。增加大量评价井资料、三维地震和生产动态资料。主要揭示储集体非均质性,对油气藏进行综合评价,指导方案实施和部署调整。
(3)油藏动态描述:该层次对应于开发方案调整及三次采油阶段。拥有大量井资料与生产数据、测试资料。主要揭示剩余油分布规律,并为油气藏数值模拟提供所有基础数据,指导三次采油。
2.表征非均质性的方法(怎么表征、什么叫表征)p21-p22
1)利用非均质参数研究
(1)渗透率变异系数(2)渗透率突进系数(3)渗透率极差(4)夹层频率(5)分层系数(6)有效砂层系数(7)平均砂层系数(8)砂岩钻遇率(9)连通系数(10)分布系数
2)利用非均质综合指数研究
3)利用变差函数研究
3.储层地质模型的表征内容p30
(1)储层结构模型
储层结构——储集体的几何形态及其在三维空间的展布,是储集体连通性及储集体与渗流屏障空间组合分布的表征.
(2)流动单元模型
有许多流动单元块体镶嵌组合而成的模型。各单元的界限与断层位置、岩性、岩相带及成岩胶结带的分布相对应,属离散模型。
(3)储层参数分布模型
储层参数在三维空间变化和分布的表征。重点和难点:渗透率分布模型。属连续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