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阅读练习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四文言文阅读(A)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瀛洲兴造记
曾巩
熙宁元年七月甲中,河北地大震,坏城郭屋室,瀛州为甚。是日再震,民讹言大水且.至,惊欲出走。谏议
大夫李公肃之为高阳关路都总管安抚使,知瀛州事,使人分出慰晓,讹言乃止。是日大雨,公私暴露,仓
储库积,无所覆冒。公开示便宜,使有攸处,遂行仓库,经营盖障。雨止,粟以.石数之,至一百三十万,兵器
他物称是,无坏者。初变作,公命授兵警备,讫于既息,人无争偷,里巷安辑
..。
维北边自通使契丹,城壁楼橹御守之具,寝.弛不治,习以为故。公因灾变之后,以兴坏起废为己任,
知民之不可重困也,乃请于朝,力取于旁路之羡.卒,费取于备河之余材,又以钱千万市木于真定。既集,乃.筑新城,方十五里,高广坚壮,率加于旧。其上为敌楼,战屋凡四千六百间。先时,州之正门,弊在狭陋,
及是始斥而大之。其余凡圮坏之屋,莫不缮理,复其故常。周而览之,听断有所,燕.休有次,食有高廪,货
有深藏,宾属士吏,各有宁宇。又以其余力为南北甬道若干里,人去污淖,即于夷途。自七月庚子始事,
至十月己未落成。其用人之力,积若干万若干千若干百工;其竹苇木瓦之用,积若干万若干千若干百。
盖遭变之初,财匮民流,此邦之人,以谓役巨用艰,不累数稔,城垒室屋未可以复也,至于始作逾时,功以告具。盖公经理劝督,内尽其心,外尽其力,故能易坏为成,如是之敏。事闻,有诏嘉奖。
昔郑火灾子产救灾补败得宜当理史实书之卫有狄人之难文公治其城市宫室合于时制诗人歌之。今瀛地震之所摧败,与郑之火灾、卫之寇难无异。公御备构筑不失其方,亦犹古也。故瀛之士大夫皆
欲刻石著公之功,而予之从父兄适与军政,在公幕府,乃以书来,属予记之。予不得辞,故为之记,尚俾来
世知公之.尝勤于是邦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里巷安辑
..安辑:安定
B.寝.弛不治寝:息,停止
C.力取于旁路之羡.卒羡;多余的
D.燕.休有次燕:通“宴”,宴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民讹言大水且.至若属皆且.为所虏
B.粟以.石数之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乃.筑新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尚俾来世知公之.尝勤于是邦也句读之.不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一开始先交代李肃之在地震来临之后所做的各种应对,然后笔锋转到他赈灾有方,勤政为民的
高尚人格上,严谨而有条理。
B.瀛州的士大夫都想立碑褒扬李肃之的大功,作者的父兄正好在李肃之的幕府参与军政事务,于是听
从父兄的嘱咐写下了这篇文章。
C.文章叙议结合:对李肃之赈灾、重建过程的叙述,以记叙为主,语言客观朴实;对李肃之的赞赏则以议论为主,情感理性冷静。
D.曾巩强调经世致用,认为文章应该为现实服务,反映并解决现实的问题,这篇文章很好地体现了他的这种文学思想。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昔郑火灾子产救灾补败得宜当理史实书之卫有狄人之难文公治其城市宫室合于时制诗人歌之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此邦之人,以谓役巨用艰,不累数稔,城垒室屋未可以复也。
(2)盖公经理劝督,内尽其心,外尽其力,故能易坏为成,如是之敏。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思治论
[宋]苏轼
①方今天下何病.哉!其始不立,其卒不成,惟其不成,是以厌之而愈不立也。凡人之情,一举而无功则疑,再则倦,三则去之矣。今世之士,所以相顾而莫肯为者,非其无有忠义慷慨之志也,又非其才术谋虑不若人也,患在苦其难成而不复立。不知其所以不成者,罪在于不立也。苟立而成矣。
②夫所贵于立者,以其规摹
..先定也。古之君子,先定其规摹,而后从事,故其应也有候,而其成也有形。众人以为是汗漫不可知,而君子以为理之必然,如炊之无不熟,种之无不生也。是故其用力省而成功速。昔者子太叔问政于子产,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以思之思其始而图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
③今治天下则不然。何则?其规摹不先定也。用舍系于好恶,而废兴决于众寡。故万全之利,以小不便而废者有之矣;百世之患,以小利而不顾者有之矣。所用之人无常责,而所发之政无成效。此犹适
千里不斋粮而假丐
..于涂人。欲患之去,不可得也。
④天下之事,不可以力胜。力不可胜,则莫若从众。从众者,非从众多之口,而从其所不言而同然者,是真从众也。众多之口非果众也,特闻于吾耳而接于吾前,未有非其私说者也。于吾为众,于天下为寡。彼众之所不言而同然者,众多之口,举不乐也。以众多之口所不乐,而弃众之所不言而同然,则
乐者寡而不乐者众矣。从其所同然而行之,若犹有言者,则可以勿恤.矣。故为之说曰:“发之以勇,守之以专,达之以强。苟知此三者,非独为吾国而已,虽北取契丹可也。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今天下何病.哉病:困顿
B.以其规摹
..先定也规摹:谋划
C.此犹适千里不斋粮而假丐
..于涂人假丐:乞讨
D.则可以勿恤.矣恤:体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以厌之而.愈不立也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B.以.小利而不顾者有之矣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C.力不可胜,则莫若.从众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D.苟知此三者,非独为.吾国而已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针砭时弊,指出当今懒政盛行,进而剖析了这种现象的成因,一是急功近利的人之常情,二是官员的畏难心理,但根由在于为国者“不立”。
B.第二段援引昔者子太叔问政于子产一事,借子产之言委婉含蓄地告诫皇帝要立志克服不作为的懒政行为,为政勤恳应当“如农功”一样,日思夜想,朝夕而行。
C.第三段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治国,乱象丛生,从反面论证了“立”的重要性;又以行千里而不备粮秣为喻,形象地突出治天下须规摹先定的道理。
D.苏轼此文语言骈散结合,气势酣畅;围绕“苟立而成矣”这一中心论点综合运用了举例、对比、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充分显示了作者期待朝廷立志政改而强国的梦想。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以思之思其始而图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用舍系于好恶,而废兴决于众寡。
(2)以众多之口所不乐,而弃众之所不言而同然,则乐者寡而不乐者众矣。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于狱中上书自明
[西汉]邹阳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