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影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曲关于生命与信仰的挽歌
新浪微博PinkeyJiang
在远离我们的西部有着这么一个地方,那里的夜晚繁星点点,高山被踩在脚下,天空仿佛触手可及,繁华喧嚣仿佛都将离你远去。
到了清晨,那片土地可以沐浴到美丽的阳光,充盈着稀薄而纯净的空气。
远处涓滴的雪水汇成滔滔河水,大地仿佛被开膛破肚。
是的,这里就是美丽的可可西里,被人们称作美丽姑娘的地方,一个驰骋着精灵的地方,一个仿佛可以让灵魂瞬间洗净铅华的神圣土地。
陆川导演的电影《可可西里》用纪录片的拍摄方式让我第一次深入地了解了可可西里,那片神圣的土地。
然而在让我们再次感受可可西里的壮阔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曾经那个美丽的姑娘似乎她已经被践踏蹂躏的一无是处:在这里驰骋的精灵——藏羚羊大批地被杀害,他们珍贵的皮毛被人整张剥下,被抛弃的头颅上那双大眼睛还清晰的记录它们被射杀时的惊恐、无助和哀愁。
偷猎者的枪声,遍地血淋淋被剥去毛皮的尸体,还有尸体上空秃鹰的鸣叫与遍地干枯的骨架,一切都混成了可可西里的哭泣,充溢于天地间。
在这部电影里面没有大牌的明星出演,没有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没有惊心动魄的枪战武斗场面,而是用一个个近乎真实的朴素镜头,安静流畅的叙事手法再现了这样一个光明与黑暗、理想与现实、生命与死亡交错纠缠的残酷悲情故事。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淡的叙事方式却让我们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良知的呼唤,精神的洗礼。
面对着可可西里,既便是影像,人们也能感受到一种呼吸的艰难。
影片也告诉我们更值得思考的问题——自然以无人区的方式横亘在人的面前,让人意识到自身的渺小。
控制与改造自然这些豪言壮语,在可可西里面前,暴露了人类欲望的可笑。
是否有人想过,在可可西里这片神圣土地的血腥杀戮背后是一个个浸满了藏羚羊鲜血的奢侈皮革市场,一个乌烟瘴气、物欲横流的世界。
正是有了人们对藏羚羊皮毛奢侈品的追求心理才践踏了这篇神圣的土地。
人类怀着谦卑之心,与一切生物一起,生存在这个地球上。
藏羚羊的危机,或者生态平衡的危机,背后是更深刻的全球性经济发展不平衡。
发展是不平衡的,但全球化市场却能够将它的商业链条伸向可可西里无人区。
于是,贫穷带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滥用,滥用又
带来更深的贫穷。
在生存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丛林法则是如此残酷地体现:有力者逐利者成了盗猎者,无力者只要找一个方法让自己活下去,是顾不到藏羚羊的,如马占林。
影片中,给盗猎分子剥羊皮的马占林,他剥羊皮剥得最好最快——剥一张羊皮的价格是五块钱。
“为什么干这个?”“原来放牧,养羊,养牛,后来没有草地了,牛羊活不下去了,人也活不下去了。
”这是在巡山队与盗猎者的黑白对抗中,他是一个灰色的卑微的人物。
他本能地挣扎着生存,做他任何能做的事情维持自己的生命,如此而已。
影片中的盗猎分子固然可怕,他们对生命的价值已经还不在意,藏羚羊在他们眼里只不过一摞摞在地上等待他们去拾取的钞票。
不仅对于那些无辜的动物,甚至对于自己的人类同伴他们也一样冷漠。
影片的一开始就用一个长镜头描述了猎杀藏羚羊与巡山队员强吧的遇害过程,我想每一个观影者都无法忘记藏羚羊被剥皮后那血淋淋的肉体,藏羚羊临死前那空洞的眼神,还有强吧目睹这个过程的呆滞表情。
那是一种对生命的无力,对猎杀者愤恨之后的绝望。
在枪杀强吧之前,猎杀者“温和”地询问了几句强吧的身份,然后就是果断的开枪,整个对话到枪杀强吧过程仅仅是十几秒的时间。
而在这一过程中旁边的偷猎者都是在冷漠地旁观着,甚至有些人连头也不会一个。
这让我不禁感慨,人是世界上最坏的动物,就从奢侈品的盛行就足以看出人类的愚昧与低下。
一块小小的披肩被多少的藏羚羊献血浸洗,在这块小小的披肩后有多少对无辜生命的屠杀有谁能意识到呢?当他们身上披着这块看似华丽的披肩后怎么就没有闻到眼泪和血液的味道呢?是他们太麻木还是太无知?我想和杀戮相比,更可怕的就是这样一颗冷漠、无知但又追求物语的人类之心吧。
藏羚羊的悲剧,是可可西里的悲剧,也是人类的悲剧,而让他们走向悲剧的,只因人性的贪婪与残忍。
在陆川的电影中我第一次目睹了天葬:一群僧人与亲友围在逝世者身边,不停地诵经,一只又一只的秃鹰飞近,接着是天葬师一刀一刀下去,一片片肢解逝世者的躯体。
还有一幕是关于刘栋,在寂静辽阔的沙漠上,刘栋缓缓地陷入流沙,一番无力的争扎过后只有沉默,没有哀号与哭喊,因为这一切都无法阻止生命的无情下陷,在生命消逝之前唯一能做的就是伸手再去抓两把沙尘,再去抚摸下这片他生存过的土地。
一个人的一生,苦难或者快乐都埋葬在这个无情的荒漠中,不留下任何痕迹。
这两幕都是关于死亡,看到这些时候我没有恐惧,只有眼泪不
断的涌出。
我想这就是人,无论是什么身份,什么性别,什么年龄,最终总是要还原成一堆沙土,回归于自然。
圣洁的可可西里用自己的纯净方式带走了生命的肉体,或是一切欲望与罪恶,留下了纯洁的灵魂,就像是日泰所说的那样“你见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脸和收很脏,但他们的心却是干净的。
”这句话正是说那些守护可可西里的志愿者,他们隐瞒家人,远离爱情来到可可西里的无人区,在绝境中的挣扎,与自然抗争,与盗猎者抗争,与自我抗争,用生命去诠释了存在、道德与信仰,代表这人类最后的良知。
他们的灵魂始终是无法用金钱与利益收买的。
同时我在想一个问题:大自然总是这样公平地对待每一个生命,而同样是生命为什么会是如此不平等呢?为何在他们直接总是有无尽的杀戮呢?
人类会流泪,动物也会流眼泪。
只是看到动物流眼泪的能够有几个人呢?但我肯定看到动物流眼泪的人一辈子是都不能忘怀的,我无法想象那颗清莹的眼泪滴落时是何种的绝望,无奈抑或眷恋与爱意,但一滴这样的落泪下时,整个地球都会为之一颤,悲恸无比。
这与其说是一部电影,更不如说是一阙雄浑阳刚的壮烈纪实,一首关于信仰与生命的挽歌。
在镜头方面,这部纪实性的影片中大多采用接近于人们正常视角的摄影角度,适当运用长镜头拍摄方式与特写镜头,避免过多使用,使得观众意识到,有个镜头在拍摄,始终以纪录片拍摄方式为主。
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长镜头是四百多具藏羚羊骨陈于达卓乃湖的荒漠戈壁之上,以及在尸骨上空盘旋的秃鹰。
镜头在悲壮的场面和巡山队员的面目表情之间不断切换,在体现屠杀后场面的触目惊心同时更是透露出巡山队员的愤恨与无奈,其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真实画面也让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们为之震惊的同时也唤起人们心中麻木的情感。
甚至让人瞬间充溢一种极致的愤恨。
镜头背后的我们看到是同时充溢在日泰心里的那种誓死抓住盗猎者的决心。
观众产生了共鸣,无疑是长镜头渲染情绪的作用。
还有一个长镜头是关于前面提到的刘栋陷入流沙的场景。
片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表现刘栋被流沙吞没的镜头,他陷入流沙,缓慢而又不可抗拒地沉下去,挣扎,吼叫,直到仰着脸绝望地等待最后一丝呼吸被淹没,此时,镜头转向西藏悠扬深远的碧空,从远处静静地凝视恢复平静的流沙地。
没有更多的煽情成分,仅仅是这样一个长镜头,我们看
到了荒漠中脆弱的生命,也看到了崇高的不朽的灵魂。
就这样的两个长镜头,无需更多的精彩曲折的故事情节,现实的风格足以给人以强烈的冲击。
影片中运用的较为出彩的还有特写镜头,从电影的第十九分钟开始,也就是巡山队员到达达卓乃湖的第三天,就有一连串的特写镜头。
首先是一只秃鹰站在一具被啃光了肉的藏羚羊尸骨旁边,背后是无数只藏羚羊的骨架。
接着是一个个面无表情,眼里透露死亡信息的巡山队员。
然后是镜头再回到秃鹰身上,一只只秃鹰正旁若无人、贪婪地啃食一具藏羚羊的尸体。
到了第二十一分钟,巡山队员将一大片的藏羚羊尸骨汇集到一个地方火化,这时候有一个藏羚羊尸骨的特写。
巡山队员拖着一具具藏羚羊的骨架,空荡荡的骨架血淋淋的,触目惊心。
张牙舞爪的秃鹰、血淋淋的骨架、以及巡山队员黯淡的眼神,这些特写镜头强烈地刺激了观众的视觉感官。
此外,《可可西里》中还有很多离别时人物的面部特写,像是巡山队员要走之前,亲人抱在一起,日泰女儿央金泪流满面;刘栋去找他女友冷雪那一晚,冷雪对着镜头哭泣而不安的脸;还有巡山队员由于物资缺乏不得不分开时,同伴们相互拥抱祝福的瞬间……从他们脸色不安的表情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此行的凶险,也预示着死亡的降临,他们的每次分别都预示着永别,这种情感是每个观影者可以体会的。
《可可西里》通过对羊剥皮、人的泪水、人脸上的血、无情的秃鹰、血淋淋的藏羚羊骨架、残忍的盗猎者的脸、巡山队员在有冰的水中赤裸着奔跑的腿,离别时亲人脸色的泪水和不安等等大量的特写,将盗猎者的凶残与巡山队员的勇敢、偷猎者的卑鄙与巡山队员的伟大展现在观众面前,充分渲染了整个影片基调的壮阔与悲凉,深深触动了我们的内心情感,也让我们看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色彩元素在影片中的运用也是值得一提的,《可可西里》以强烈的记录风格,运用冷色调讲山脉,峰峦、草地、雪原、人物、羚羊描绘在银幕上,使其画面呈现一种油画般的力度与浑然,显示一种肃穆的伟大。
可以说镜头从头至尾都简洁而又冷漠。
在可可西里,生命的无常,人类的渺小,通过导演陆川拍摄的以荒原独有的土黄色为基调的影片展现给我们,画面凝重而又丰满,关系到人物的描绘与生活造型也采用一种凝重的塑造方式,运用切碎的镜头将巡山队员以及马占林们的外貌表情的凝重与行动的快节奏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严酷与悲壮的热血感。
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复杂的建筑,甚至没有过多的语言,陆川用质朴的镜头作为语言,安静地向我们叙述了一个理想与现实,生命与死亡交错纵横的英雄悲歌。
电影中的声乐,陆川没有太多的修饰,而大多则是采用可可西里中最为淳朴的声乐,就像来自天籁的音乐,纯净不掺假半点瑕疵。
古老的梵文经咒、秃鹰的哀鸣、呼啸的风雪、奔放刚烈的藏住歌曲,这一切谱写了一首生命的挽歌,仿佛可可西里这个美丽的姑娘在歌唱着,或是悲伤惨烈或是欢快热情……可可西里这位姑娘的性格在这些声乐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关于可可西里,那里是天堂,是地狱,是见证生命与信仰的圣地,影片更是以一首悲凉的挽歌唱响生命的伟大与渺小。
影片告诉我们每个生命存在的理由,他们都有自己的信仰,自己天职和使命。
因为信仰,他们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守护。
因为生命,他们的信仰更是坚不可摧。
人活着不能丢失自己的信仰,可可西里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存在的一片圣地,那里是天堂或者是地狱都由你的信仰来决定。
不知道如今的可可西里是否还在哭泣,也许当《可可西里》这首关于生命与信仰的挽歌唱进每个人的心里的时候,当他们的灵魂被扣醒的时候就不会有人再去践踏这片圣土了,可可西里从此不再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