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模式

合集下载

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文献综述引言随着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相带及储层特征的不断深入研究,在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良一段和良三段见良好的油气显示,其沉积相带(尤其是台缘滩亚相)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重点之一。

通过对哈拉哈塘地区大量录井、测井、岩心、薄片及地震等资料的分析以及探讨了该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岩石类型、沉积特征及台缘滩的展布规律。

台缘滩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基础,对研究区域良里塔格组潜在油气储量层位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1 沉积相的概念相这一概念是由丹麦地质学家斯丹诺(Steno,1669)引入地质文献的,并认为是在一定地质时期内地表某一部分的全貌。

1838年瑞士地质学家格列斯利(Gressly)开始把相的概念用于沉积岩研究中,他认为“相是沉积物变化的总和,它表现为这种或那种岩性的、地质的或古生物的差异”。

自此以后,相的概念逐渐为地质界所接受和使用。

20世纪以来,相的概念随着沉积岩石学和古地理学的发展而广为流行,对相的概念的理解也随之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相是地层的概念,把相简单的看做“地层的横向变化”;另一种观点则把相理解为环境的同义语,认为相即为环境;还有人认为相是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的总和。

油气田探勘及其他沉积矿产勘探事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对相的研究,使人们对相这一概念的认识更加深入。

目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相的概念中应包含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而不应当把相简单地理解为环境,更不应当把它与地层概念相混淆。

《沉积学》(姜在兴,2003)把相定义为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

沉积环境是在物理上、化学上和生物上均有别于相邻地区的一块地表,是发生沉积作用的场所。

沉积环境是由下述一系列环境条件(要素)所组成的:1)自然地理条件,包括海、陆、河、湖、沼泽、冰川、沙漠等的分布及地势的高低;2)气候条件,包括气候的冷、热、干旱、潮湿;3)构造条件,包括大地构造背景及沉积盆地的隆起与坳陷;4)沉积介质的物理条件,包括介质的性质(如水、风、冰川、清水、浑水、浊流)、运动方式和能量大小以及水介质的温度和深度;5)介质的化学条件,包括介质的氧化还原电位(Eh)、酸碱度(pH)以及介质的含盐度及化学组成等。

碳酸盐岩台地

碳酸盐岩台地

该类台地的特点是台地边缘具镶边,即存在一个大型生物礁的边缘,但生物礁分布断续,台内水体交换通畅 无阻。如澳大利亚东海岸大堡礁地区,台地边缘是世界著名的大堡礁,蜿蜒于澳洲的东海岸,全长2011km,最宽 处161km,南端最远离海岸241km,北端离海岸仅16km。其实大堡礁不是一个完整的大礁,而是由成千上万个小生 物礁组成,且礁体类型多样,有环礁、月牙礁、台礁、堤礁、耙状礁、状礁、轮礁、充塞礁等,有的正在生长、 有的已经白化,一些环礁中则可见湖,礁体与礁体之间有海沟相隔,水流虽然受到一定的阻滞,但总体上还算通 畅,因此,在礁后广阔的台地区主要沉积了细粒的生物屑泥、灰泥或细粒生物碎屑,台内水深10~20m。在滨岸 地区,由于地势平坦和波浪的消能,大部分地区为潮坪沉积,主要为泥晶灰岩和泥质灰岩,潮下带发育细粒砂屑 灰岩或少量的细粒生屑灰岩。
特征模式
缓坡封闭型 陡坡开放型
缓坡开放பைடு நூலகம் 滩礁型
该类台地的特点是台地广阔,但由于受台缘带滩礁复合体或滩的阻隔,台地内部水体交换阻滞,水体的蒸发 量大于补给量,台地内主要沉积膏泥岩、膏盐岩或大量的石膏;台地边缘发育生物礁或礁滩复合体,在一些水体 交换并未受到影响、较开放的地区,水体盐度正常,可以形成一定量的小型礁体或台内滩;在滨岸地区主要是浅 水平坦的、膏泥岩沉积的潮坪或泥坪。四川盆地三叠系飞仙关组沉积是这类台地的一个典型实例。
(2)水体能量控制台地和沉积物的类型
在碳酸盐岩台地发育过程中,水动力的变化可以改造台地的坡度和形态。
谢谢观看
碳酸盐岩台地
古地理学科名词
01 台地分类
03 主控因素
目录
02 特征模式
碳酸盐岩台地是个很大很平坦的滩,常常被很浅的潮汐海水所淹没,四周被陡坡以及深海所包围,有低矮的 岛屿与台地相连的陆地。碳酸盐岩台地经常发育在底部浅滩火山、不成熟的碎屑岩和蒸发岩,或者更成熟的大陆 碎屑岩之上。其特点为:具有平和陡峻边的陆棚边缘海域;为浅水碳酸盐沉积区;陡峻边缘为高能沉积区;具有 较大的碳酸盐岩连续沉积厚度。

海洋环境及其相模式-4 (碳酸盐海相)

海洋环境及其相模式-4 (碳酸盐海相)
第三节 海洋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相模式
一、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 二、潮坪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三、台地边缘浅滩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四、生物礁沉积特征 五、风暴成因的浅海碳酸盐岩沉积 六、大陆斜坡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七、远洋深水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1
二、潮坪碳酸盐沉积相模式
潮坪:潮汐作用为主,波浪作用较小,宽阔、平缓 倾斜的海岸(滨海)地区。
四、生物礁沉积特征
五、风暴成因的浅海碳酸盐岩沉积
六、大陆斜坡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七、远洋深水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4
1、正常碳酸盐潮坪沉积相模式
潮上顶部:陆相沉积,如风成砂、钙结壳和淋滤构造
潮上(泥坪): 白云岩化和含石膏的泥晶—粉屑灰岩、 藻席灰岩,鸟眼、窗格、干裂,被地下水上涌或结 晶作用形成帐蓬构造,被破碎成扁平砾石状角砾。
碳酸盐潮坪也可分为: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
按湿度和盐度可分为两类: (湿度和盐度)正常潮坪和 干旱盐化潮坪。
3
第三节 海洋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相模式
一、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二、潮坪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1、正常潮坪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2、萨布哈碳酸盐岩潮坪沉积相模式
三、台地边缘浅滩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7
2、萨布哈碳酸盐潮坪沉积相模式
海岸萨布哈:是波 斯湾海岸的一片荒 芜低平的盐碱地。 现在用来代表干旱 气候条件下有盐壳 的盐坪、盐沼和盐 碱滩沉积环境。对 潮上带的盐坪称为 海岸萨布哈。大陆 内干旱盆地形成的 盐碱滩、干盐湖则 称为大陆萨布哈。
8
2、萨布哈碳酸盐潮坪沉积相模式
波斯湾的特鲁西尔海岸现代潮坪和萨布哈是一个最近三百年
内形成的海退序列。其底部为一套潮坪沉积的碳酸盐泥、藻泥碳

碳酸盐岩相模式

碳酸盐岩相模式
14
3.碳酸盐岩台地的斜坡脚相(或盆地斜坡相或盆 地边缘相) 碳酸盐岩台地的斜坡脚相位于碳酸盐岩台地的斜坡末 端,其沉积物由远洋浮游生物及来自相邻的碳酸盐岩 台地的细碎屑组成,水体深度与开阔陆棚相相似,一 般位于波基面以下,但高于氧化界面,由薄层、层理 完好的碳酸盐岩组成,夹少量粘土质及硅质夹层。此 岩石类似盆地相沉积物,但含泥质较少,厚度较大。 某些韵律性或类似复理石层理的薄层石灰岩可达数百 米,有滑塌现象。
10
11
12
1.盆地相 盆地时B位于浪底(或波基面)和氧化界面以下, 水深超过几十米至几百米,为静水还原环境。因水深 而光线暗淡,不适于底栖生物生长。沉积物主要依靠 从外带注入的细粒泥质物质和硅质物质,以及浮游生 物死亡后降落的生物雨。停滞缺氧的和过威化条件均 可出现。盆地相按沉积特征又可分为下列类型: 1)石灰岩浊积岩相: 2)深海瘦地槽相: 3)克拉通盆地(欠补偿和停滞缺氧的)碳酸盐岩 相:
18
7.开阔台地相 从地理位臵来看,此相带位于台地边缘之后的海 峡、调湖及海湾中,因此也可以用陆棚泻湖或台地泻 湖来命名。此环境水较浅,由数米到数十米,盐度由 基本上属于正常盐度到略为偏高,水流环境中等。这 种条件适合各种生物生长,但无狭盐性生物。沉积物 的结构变化大,但含有相当数量的灰泥。
19
8.局限台地相(半封闭一封闭的台地) 这是一个真正的泻湖,海水循环受到很大限制, 盐度显著提高。从地理位臵来看,这些泻潮可分为堤 礁(堡礁)之间或堤礁(堡礁)之后的泻湖,沿岸砂 嘴之后的泻湖以及环礁内的泻湖。此相带还包括潮间 带环境。主要沉积物为灰泥,它们堆积于天然堤、潮 汐坪、泻湖内。粗粒沉积物见于潮汐沟以及局部海滩 内。海水盐度变化较大,淡水、盐水、超盐水均有。 有的地区可暴露于水面以上,氧化和还原环境均有。 所见植物有海水沼泽植物,也有淡水沼泽植物。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三种模式的对比
Laporate模式 潮上带、潮间带 潮下带上部 潮下带下部 Irwin模式 Z带 Y带 X带 Young et al.模式 潮上带、潮间带、局 限潮下带 开阔潮下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四、混积型沉积相模式 阿姆斯特朗(Armstrong,1974)对北美阿 拉斯加北极地区的石炭系两种不同的沉积组合 进行系统研究后,拟定了两个沉积模式,其中 之一就是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模式,该模式 代表一个海进组合。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七、我国的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我国对碳酸盐沉积相研究主要是20世纪70 年代末和80年代初大量借鉴国外沉积模式来进 行研究的。 国外的碳酸盐沉积模式在我国已被广泛采 用,尤其是Wilson的模式,但在使用过程中也 还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广大沉积学工作者在实践中提出了许 多模式,补充和修改了威尔逊模式不足之处, 最具代表性的是关士聪等提出的模式。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二、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及其能量带 欧文(Irwin,1965)继承了Shaw的陆表 海的水能量及沉积相的观点,提出了陆表海清 水沉积作用的概念及相带模式。 清水沉积作用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 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Irwin根据陆表海水动力条件,主要是潮 汐和波浪作用的能量,划分出三个能量带: 远离海岸的X带(低能带) 稍近海岸的Y带(高能带) 靠近海岸的Z带(低能带)
(1)潮上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岩石类型:主要是泥—粉晶白云岩、白云质 泥质石灰岩、球粒泥晶石灰岩等。 沉积构造:纹理、藻纹层、干裂、鸟眼构造 生物化石:少见。
(2)潮间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湖相碳酸盐岩

湖相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湖相) —carbonate rock主要由碳酸盐矿物(大于50%)组成的沉积岩。

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菱镁矿等,其次为石英、云母、长石和粘土矿物等;化学成分主要为CaO、MgO和CO2,其次为SiO2、TiO2、FeO、Fe2O3、Al2O3、K2O、Na2O、H2O以及某些微量元素。

通常为灰色、灰白色。

性脆。

具粒屑(如岩屑、生物碎屑等)、生物骨架(如珊瑚、层孔虫等)、晶粒(粗晶、中晶、细晶、微晶等)和残余(残余生物、残余鲕状)结构。

构造类型复杂、多样,有叠层构造(如常见于潮坪地区的叠层石)、鸟眼构造和缝合线构造。

多呈厚层或薄层状产出。

可分为石灰岩和白云岩两大岩石类型。

①石灰岩类。

主要矿物为方解石(>50%),其次为白云石、菱镁矿、石英、长石和粘土矿物等。

常见岩石类型有内碎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鲕粒灰岩、球粒灰岩、泥晶灰岩、石灰华和泉华等。

②白云岩类。

主要由白云石(>50%)组成,其次为方解石、菱镁矿、石英、长石、粘土矿物等。

常见岩石类型有同生白云岩、碎屑白云岩、成岩白云岩和后生白云岩等。

因受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发生白云岩化、膏化、硅化、重结晶及溶蚀等后生作用。

岩性较脆弱,易遭风化溶蚀,在碳酸盐岩发育地区常形成石林、溶洞、地下暗河等地貌景观,通称喀斯特地形。

碳酸盐岩在地壳中分布仅次于泥质岩和砂岩,约占沉积岩总面积的20%,几乎在各个地史时期都有形成。

中国各地,特别是西南地区,也广泛分布有碳酸盐岩,其成岩时代主要为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

许多金属矿产(如铜、铅、锌、汞、锑、钼、钴、银等)和非金属矿产(如重晶石、天青石、石棉、自然硫、水晶、萤石、冰洲石等)在成因上都与碳酸盐岩有关。

世界上与碳酸盐岩有关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占总储量的50%,产量约占总产量的60%。

湖相碳酸盐岩是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类陆相碳酸盐岩。

它是指在内陆湖泊盆地中形成的碳酸盐岩,包括淡水湖盆碳酸盐岩、半咸水.咸水湖盆碳酸盐岩和盐湖中的碳酸盐岩。

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

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

第十二章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第一节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特点一、温暖、清洁、透光的浅水海洋环境现代海洋碳酸盐沉积,主要分布于30°纬度的赤道南北温暖浅海地带,如加勒比海大巴哈马滩、波斯湾、孟加拉湾、我国南海诸岛及印度尼西亚巽他陆棚等地。

上述地带钙藻大量繁殖,珊瑚礁发育,局部有贝壳砂、鲕粒砂、葡萄状团块、球粒灰泥及造礁生物粘结岩正在堆积。

而在南北纬度40°之间的深海盆地底部,有大量浮游生物碳酸盐沉积。

这些现代海相碳酸盐产出环境,不仅是温暖、浅水,而且是清水环境,如加勒比海的三大碳酸盐滩,远离密西西比河口自西来的沿岸流,这就避开了大量细碎屑沉积物的注入;我国广西北海水域的涠洲岛和海南岛南端的三亚市的滨浅海域,同样远离粘土及粉砂的供给区而以沉积碳酸盐为主。

除造钙生物提供的骨骼,现代热带浅海碳酸钙沉积与藻类活动有关。

据金斯伯格(R. N. Cinsburg,1975)的资料,现代热带浅海小于10-15m水深的海域,所产生的CaCO3比深陆缘海每单位面积的CaCO3多几倍,主要与这一水域的绿藻海松科及蓝绿藻特别丰富有关,由于藻类的光合作用,需要从海水中吸收大量CO2,从而促使海水中的CaCO3过饱和,沉淀出文石质灰泥来,而且钙藻的外壳也是文石质灰泥及颗粒的主要提供者,因此藻类繁生可以提供大量碳酸盐沉积物,而它的生活需要一个温暖浅水清洁透光的环境。

如果海水浑浊,不仅妨碍光合作用,阻止钙藻的生长,另外悬浮的粘土可以堵塞许多底栖无脊椎动物的摄食器官,使这些动物不能繁衍,也妨碍了大量碳酸盐颗粒的产生,故浑水对碳酸盐的生成起着抵制作用。

海水太深,阳光不足,氧气不够,对藻类和底栖无脊椎动物生长不利;位于CCD面之下的深海水域,水压大,溶解CO2多,CaCO3不饱和,因此深水不仅不会有大量原地碳酸盐沉积物的直接产生,而且对已堆积的碳酸盐沉积物有强烈溶解作用,部分深水碳酸盐沉积物主要靠海水表层具几丁质表面保护层的浮游生物(如颗石藻、抱球有孔虫、翼足类等)和浅水陆棚区以浊流方式搬运来的灰泥或粉屑供给。

碳酸盐岩模式PPT课件

碳酸盐岩模式PPT课件
盆地相的岩石成分取决于水深和水的循环程度。对于水深达100m、水体盐 度正常、含氧丰富和水体循环良好的盆地环境,岩性常以潜穴化骨屑石灰岩 和含有—些泥质颗粒的石灰岩为特征。该相带生物群种属多样,局部生物群 丰度较高,包括腕足和头足类动物、珊瑚和棘皮动物。在水深几百米、贫氧、 水静的盆底,岩性以薄层和纹层状黑色泥灰岩为,常见燧石,生物群主要是 远洋浮游生物。若盆地非常局限,会出现盐度成层现象,在盆地碳酸盐岩中 可能含准同生石膏和硬石膏。
2021/7/15
第14页/共61页
2021/7/15
第15页/共61页
古代碳酸盐岩台地或滩的长期沉积速率远小于全新世的沉积速率。古生 代碳酸盐沉积速率为13~365μm/a,而全新世碳酸盐生长速率为500~10 000μm/a以上。
2021/7/15
第16页/共61页
2.构造沉降和沉积背景的控制作用
②地表岩溶主要特征为出现紫红色泥岩、灰绿色铝土质泥岩以及覆盖的 角砾灰岩、角砾白云岩的古土壤。风化壳顶部的岩溶角砾岩往往成分单 一,分选和磨圆差。碎屑灰岩的碎屑如鲕粒、生物碎屑常被溶解形成铸 模孔等。
③古岩溶存在明显的分带性,自上而下可分为垂直渗流岩溶带、水平潜 流岩溶带和深部缓流岩溶带。
2021/7/15
2021/7/15
第6页/共61页
台地或滩边缘相由砂屑灰岩、泥屑灰岩及生物礁在内的岩相复合体组成, 这种复合体组成特征取决于可供利用的有机质类型和水体条件。在很多 情况下,滩边缘单个准层序的讯别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垂向叠加的碳酸 盐岩是在活跃的高能波浪和海流机制下沉积的。滩边缘相通常含有小到 中型的槽状交错层理和海底硬地。生物丘(Bioherm)含有生物或胶结物 粘结的块状礁体和斑礁体,其间隙被灰质泥岩、骨屑灰岩和泥质灰岩充 填。该相带沉积水深从海平面至水下50m处,在某些地方可构成展布达 几千米的小型潮上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地相的岩石成分取决于水深和水的循环程度。对于水
深达100m、水体盐度正常、含氧丰富和水体循环良好的
盆地环境,岩性常以潜穴化骨屑石灰岩和含有—些泥质
颗粒的石灰岩为特征。该相带生物群种属多样,局部生
物群丰度较高,包括腕足和头足类动物、珊瑚和棘皮动
物。在水深几百米、贫氧、水静的盆底,岩性以薄层和
纹层状黑色泥灰岩为,常见燧石,生物群主要是远洋浮
Sequence Stratigraphy
Mode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Carbonatite
XU SHOU-YU
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2020/5/15
层序地层学
2020/5/15
Sequence Stratigraphy
层序地层学
2020/5/15
Sequence Stratigraphy
前缘斜坡相位于台地或滩边缘坡折向海方向的斜坡面上。 沉积斜坡坡度可达35º以上,水深从几十米到百米以上。 沉积岩相由伴随着巨型滑塌的成层灰质泥灰岩、透镜状 或楔状碳酸盐碎屑或生物碎屑钙质砂组成,此外,硅质 碎屑岩可作为碳酸盐岩的夹层出现。该相中准层序的发 育不明显,表现为碳酸盐岩(海进)和页岩(海退)互层,或 者表现为灰泥与碎屑砂层互层。
层序地层学
2020/5/15
层序地层学
2020/5/15
碳酸盐台地和滩是碳酸盐岩 沉积最为活跃的地方,据它 们在盆地中的位置和地层剖 面坡度,可将碳酸盐台地和 滩边缘剖面划分成3种类型。 一是位于盆地边缘的区域性 碳酸盐台地和缓坡剖面,其 沉积坡度小于5º;二是镶在 盆地边缘的区域性前积台地 和滩剖面,其前缘斜坡坡度 为5º~35º;三是浅海台地或 孤立台地剖面。
层序地层学
2020/5/15
Sequence Stratigraphy
✓碳酸盐岩沉积背景 ✓碳酸盐岩层序特征及控制因素 ✓碳酸盐岩层序模式 ✓层序地层与油气勘探
层序地层学
2020/5/15
Sequence Stratigraphy
一、碳酸盐岩沉积背景
Depositional Background of Carbonatite
持续时间可达一百万年。潮坪沉积环境由潮上带、潮间带
和潮下带3个次级沉积环境构成。潮上带由泥或粉砂级颗
粒沉积物组成,具有较发育的风暴成因纹层、藻纹层、内
碎屑层,其中藻纹层可延伸到潮间亚相。由于潮上环境位
于平均高潮线以上,从而具有泥裂、鸟眼构造。潮间亚相
通常是富含泥质和具有潮汐水道的复合体。在潮汐水道中
层序地层学
2020/5/15
Sequence Stratigraphy
(2)盆地边缘的区域性前积滩和台地剖面
盆地边缘的区域性前积滩和台地剖面以具有前缘斜坡的前 积模式为特征。前缘斜坡的坡度为5º~35º,前积滩的厚度 从几米到几百米,前积距离可达数百千米。它们呈S型、S 型至斜交型和斜交型前积模式。在碳酸盐岩层序剖面中, 常见碳酸盐岩前积滩和台地剖面呈缓坡或低角度S型前积 至斜交型前积形式,这可能是高水位结束时海平面下降的 产物。
游生物。若盆地非常局限,会出现盐度成层现象,在盆
地碳酸盐岩中可能含准同生石膏和硬石膏。
层序地层学
2020/5/15
2、沉积及剖面特征
Sequence Stratigraphy
(1)盆地边缘的区域性碳酸盐台地和缓坡剖面
盆地边缘的区域性碳酸盐台地和缓坡沉积坡度都小于5º, 但其沉积厚度可以变化很大,从几米到几百米,生长模 式也可以是从加积到进积的型式。碳酸盐缓坡是在正地 形区发展建设而成的,并顺着平缓的古斜坡向下沉积, 斜坡上相带宽缓、不规则,也没有明显的地形坡折。在 地震剖面上,缓坡剖面表现为低角度的S型或叠瓦状前 积结构。
尽管碳酸盐岩沉积作用机理明显不同于硅质碎屑岩, 但起源于被动大陆边缘的硅质碎屑岩沉积的层序地 层学原理仍适用于碳酸盐岩的层序地层分析,即碳 酸盐岩层序地层样式和岩相分布受构造沉降、全球 海平面升降变化、沉积物的供给和气候等4个主要 变量控制。构造沉降产生了沉积物的沉积空间,全 球海平面升降变化控制了地层分布模式,沉积物供 给的多少控制了古水深,气候控制了沉积物类型。 气候中的降雨量和温度对碳酸盐岩、蒸发岩的分布, 以及硅质碎屑沉积类型和数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Sequence Stratigraphy
层序地层学
2020/5/15
Sequence Stratigraphy
1、沉积相(Facies)
代表性的碳酸盐岩沉积,可识别出潮上—潮间坪相、潮下 浅海陆棚相、台地或滩边缘相、前缘斜坡相和盆地相。
潮坪相常以一种向上变浅的、准层序方式产出。沉积厚度为数十米,沉积
一般含有内碎屑和碳酸盐岩岩屑的底部滞留沉积,其上覆
有具潜穴的骨屑石灰岩。潮下亚相由灰泥灰岩和颗粒灰岩
组成,缺乏原始沉积构造。
层序地层学
2020/5/15
Sequence Stratigraphy
浅海陆棚相常由潮下骨屑泥灰岩、粒屑灰岩和砂屑灰 岩等岩性构成的向上变浅的准层序组成。若存在正常 海水,则该相带动植物群发育,包括珊瑚、软体动物、 腕足动物、海绵类、有孔虫及藻类等,生物扰动普遍。 该相带海水盐度为正常到中等,水体循环程度从低到 中等偏高,这主要取决于台地边滩对潮汐和潮流的限 制程度。当陆棚受限时,则可能形成广泛的蒸发岩泻 湖,并以被石膏或硬石膏覆盖的泥质支撑石灰岩构成 的向上咸化的准层序为特征。
层序地层学
2020/5/15
Sequence Stratigraphy
台地或滩边缘相由砂屑灰岩、泥屑灰岩及生物礁在内 的岩相复合体组成,这种复合体组成特征取决于可供 利用的有机质类型和水体条件。在很多情况下,滩边 缘单个准层序的讯别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垂向叠加的 碳酸盐岩是在活跃的高能波浪和海流机制下沉积的。 滩边缘相通常含有小到中型的槽状交错层理和海底硬 地。生物丘(Bioherm)含有生物或胶结物粘结的块状礁 体和斑礁体,其间隙被灰质泥岩、骨屑灰岩和泥质灰 岩充填。该相带沉积水深从海平面至水下50m处,在 某些地方可构成展布达几千米的小型潮上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