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语选读》教案(苏教版)(浙江适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备课、教学参考(一)
一、为政以德
[课文理解]“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主要主张。

“德”是对个人要求,以“仁”为核心。

对统治者而言,应该执行“仁政”,对百姓不过分压迫剥削,这客观上对百姓有利。

“礼”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
国家的规范;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在本章选择的几段语录中,孔子提出了如何处理“德”与“刑”(法)之间关系,提出了“富民”(物质文明)、“教民”(精神文明)的关系,强调“仁”为基础的个
人道德要求等。

孔子这一思想对今天来说,仍有启发和借鉴。

古代的“德治”是建立在“人治”基础上
的一种政治理想体系,与今天的“以德治国”有本质的区别。

它虽在一定程度上对统治者有约束
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它与民主、法治是不兼容的。

但它作为“法治”的辅佐,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包括统治者与百姓)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这种做法还是
有其积极的意义,对今天也有借鉴作用,值得研究总结。

今天提出“以徳治国”的意义:“ 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框架下的以民主、
法制为前提的治国方略、措施,人民是“以德治国”的主体,根本目的是为“依法治国”奠定良好的伦理道德体系,以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一)“德治”与“法治”犹如鸟之双翼,其关系:
1、从两者实质看,并不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兼容、联系的。

“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是规
范人们行为准则的强制性的“外律”、“他律”,其主要功能是“惩恶”,对道德建设有引导作用,
也是道德建设的保证,对人们的道德观念养成有培养和引导作用。

“德治”属于思想建设,是规范人们行为准则、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内律”、“自律”,其主要功能是“扬善”,它是立法的基础,是保证和调节各行各业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因素,它可以解决许多法律无法解决的问
题,它可以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

2、从具体内容看,法律中有道德,有的法律本身以道德判断为基础;而道德中也有守法、
执法的内容。

3、从历史和实际看,我国经过了人治——加强法制——法治——法治、德治的结合
的过程。

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的道德体系正在建设和形成,提倡德治尤为必要。

[课文解读]一、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

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
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作比生命还重要。

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满足物质
要求,与动物无异?
二、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
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释为“各得其分”(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
该得到的部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这和《说文解字》“均”、“平”的解释矛盾吗?
孔子之意与农民起义口号之意不相同。

孔子之意就是朱熹理解之意,因为孔子是极力提
倡以“等级制”为核心的“礼”。

和《说文解字》解释也不矛盾。

因为《说文解字》是字面的
基本意义,一个字还有它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

“平”、“均”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公平”,它也有“相对公平”与“绝对公平”,事实上只有“相对公平”,孔子所说的也类似“相
对公平”,就是要统治者不要过分搜刮百姓,保证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

三、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政”,这里是指治理国家之事。

“德”与“刑”,是指治理国家的手段、方法、途径,即“德治”与“法治”。

“礼”,是指人与人相处的一种规范,它是“德治”的基础。

孔子所言“礼”的核心是“等级制”,要求人们在自己所定位的等级中安分守纪。

“礼”从纵(上下级、长幼
辈等)、横(夫妇、兄弟、朋友等)两方面规范、约束人们行为。

[文言练习]一、说说下面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意义的区别。

现代汉语多双音节词语,文言中多单音节词,所以在文言中的词语往往包含多层意义。

“民免而无耻”中的“无耻”,在现代汉语中作整体理解(不知羞耻),而文言中是“没有”
与“羞耻之心”的组合。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中的“有事”包含“发动”与“战事”。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中的“以为”是介词“以(把)”与动词“为(当作)”的结合,“以”下省略介词宾语“他”(颛臾的祖先),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是“认为”之意。

“既来之,则安之”中的“来”是不及物动词作使动用,“安”是形容词作使动用,是既“使之来,即要使之安”
之意,在现代汉语中使动用法极少。

二、阅读下面短文,借助工具书,解释“亲”、“长”、“废”、“疾”、“货”、“身”的意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礼记·礼运》)
“亲”:《说文》:“亲,至也。

”本义是感情深厚,关系密切。

引申为父母家人、亲戚、婚
姻等名词及宠爱、接触、亲近等动词。

文中的“亲其亲”,前一“亲”是形容词作意动用,后
一“亲”作名词,意思是不光光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也把别人当作亲人)。

“长”:《说文》:长,久远也。

”引申为长短、永远等形容词,“擅长”、“延长”等动词,“长大”、“长辈”、“首领”、“生长”等读“zhǎng”。

文中的“长”,即得到成长。

“废”:《说文》:“废,屋顿也。

”指屋子倾圮无用。

引申为破败、坠落、停止、废弃、沮
丧、杀害等,也引申为人长久不愈的疾病、残废。

文中即此义。

“疾”:《说文》:“疾,病也。

”引申为祸害、缺点毛病、痛、疾苦、病残之人、痛恨、妒
忌、担忧、急速等义,文中作“病残之人”。

“货”:《说文》:“货,财也。

”引申为货物商品、货币、贿赂、买卖等,文中用其本义,
财物。

“身”:《说文》中指人的身体,引申为生命、毕生、自身、自己、亲自、体验、实行、
担任、身份等,文中指“自己”、“自身”。

二、克己复礼
[课文理解]本章选择孔子关于“礼”的一些论述,具体对“礼”的内涵及如何达到“礼”作
了阐述。

前面谈过,孔子所说的“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在他认为,“礼”(制度)的完善是根本,所以他推崇理想中的“周礼”。

西周面对当时社会纷争(主要是国君、诸侯的权利争夺),建立以“宗族嫡长继承制”、“等级制”为核心的“周礼”,来巩固社会秩序。

而到孔子
生活的春秋后期,这种制度受到冲击,所谓“礼崩乐坏”,所以孔子竭力提倡“克己复礼”。

这就要求个人以“礼”为规范,不违规逾矩。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的这一理论有助于
社会的稳定。

但后世统治者借此强化自己绝对统治,作为压迫百姓的手段。

[课文解读]一、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试结合课文有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

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

对统治者
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

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

本节语录,围绕这两方面展开。

二、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
不死”,这和孔子原意有什么不同?
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
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

孔子“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还是正名分,定等级,而
汉代统治者则发展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宋以后,又将维护统治
者的意志强化为“天理”,特别是明代后,更绝对否定了个人的一切愿望需求,实行封建专制
统治。

对于宋代“天理人欲”之说,现在不少专家研究认为,宋儒还是肯定人的正常欲望需求
的,如朱熹认为“饮食者,天理也;求美味,人欲也”,“饮食男女,固出于性(天性)”,因此,人们正当的欲望不是“人欲”,而是“天理”,只有违背仁义礼智信的“穷口腹之欲”,才是需“去”的“人欲”,故他又说:“修德之实,在乎去人欲,存天理”。

同时,朱熹之说不仅仅针对一般百姓,更针对统治者,提出“正君心是大本”,认为大臣的责任是“格(规范)君
心之非(不对之处)”。

朱熹被宋孝宗罢官,其著作被禁,其学被称“伪学”,朱熹等59人被定为“伪学逆党”,也正说明朱熹理论也是针对统治者的。

到了明代,朱元璋等曲解其说,更
成为专制统治的理论。

三、“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见周公”都是主谓倒装句。

这种倒装句方式表达了孔子
怎样的心情?《论语》里类似的倒装句还有不少,比较一下现实生活中书面语言和口语中倒
装句使用频度的区别,说说这种现象反映了《论语》怎样的语体特点。

陈述句中的主谓倒装,主要是突出感情,强调谓语表达的内容。

这两个例句,表达出孔
子对周礼理想境界的向往及自己为理想努力难以实现的感慨。

这种倒装句的使用,说明《论
语》作为古代散文起始阶段的语录体带有口语化、生活化的特点。

[文言练习]四、阅读下面三段文字,说一说它们各自从哪个角度对“礼”进行阐释的。

(文字略)
引用的荀子、《礼记》中的三段文字,主要从“人性”角度论述“礼”的必要。

从人性
角度而言,人作为高等动物,本身具有“自然属性(动物性、“恶”)”和“社会属性(社会性、“善”)”的双重性,而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还具有“社会性”,因此,为了克服人性中“自
然属性”的一面,需要制订一定的“礼”(规范)来加以约束自己,所谓“克己复礼”。

否则,人将与动物无异。

孟子也曾说过,“恻隐之心”、“礼让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是人性的根本出发点,如果无此“四心”,“非人也”,与动物无异。

五、“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中哪些词活用作动词?其意义与“故人不独亲
其亲,不独子其子”和“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中活用动词的相应词语有什么
不同?
这里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但语法意义不同。

前面的例子是在名词前直接加否定副词,
而副词只能修饰谓语,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前,所以,副词后的名词,一般是活用作动词。


面的例子是两个名词相连,那么一般来说,前一名词活用作动词谓语。

也有的书上将以上的
例子作为“名词意动”,因为谓语动词没有设计具体动作行为,仅是主观意图上的行为。

三、待贾而沽
[课文理解]本章选择的语录,表达孔子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了理想而坚定不移奋斗。

对我
们今天的启示:人要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确立自己的正确理想,明确人生目的,并要为
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勇往直前,坚定不移走下去。

当然,理想要符合每个人的基础
和特点、条件,不盲目高攀,好高骛远。

同时,也要付诸实践,不能“眼高手低”,有理想而缺乏行动。

[课文解读]一、孔子为什么热心于仕途?这和他用行舍藏的主张有没有矛盾?
孔子的热心仕途主要是为了实现自己“复礼”的政治主张,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人
生价值,所以他不管如何碰壁,还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这和他的“用行舍藏”看似矛盾,
其实也不矛盾。

中国文人很好地将儒家积极进取的“入世”思想和道家消极隐退的“出世”
思想融合起来,所谓“沧浪之水清,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可以濯我足”,所谓“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统治者开明,政治清明,文人愿意报效国家;而
反之,则隐退避身,等待时机,而其内心,是渴望用政,实现自身价值。

二、9·5章,是怎样表现孔子的强烈自信的?17·1章,从“来!予与尔言”可以看出
阳货对孔子是怎样的态度?可以根据什么判断孔子对阳货的回答是虚应故事?
9·5章中,孔子在被匡人拘禁的情况下,毫无畏惧,以周文化代表自居,相信自己的个
人人格和主张,最终脱围。

在17·1章中,阳货以自己官职自大,在孔子面前高傲自踞,所
以用命令式的口吻对待孔子。

但孔子不卑不亢,面对阳货“实用主义”的劝说自己出仕,委
婉拒绝,孔子渴望被任用,但不愿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原则,所以他躲避阳货,实在躲避不
了,假意允应出仕。

三、孔子主张在修身上要“近取譬”(推己及人),其实他在言谈中也是很注意“近取譬”的。

17·7章就有一连串“近取譬”的句子,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说说它们表现了孔子怎样的
态度和心理。

如果把这些句子换成陈述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17·7章中孔子回答子路的话,用比喻和反诘表示自己不怕危险,愿意去与有野心、有实
力的叛臣见面,表现出孔子不以自身安危为重、反对佛肸违背“礼”、以下犯上行径的无畏精神,给学生树立了坚持理想原则、不怕一切的人格魅力。

他回答学生时用比喻、反诘,更能
体现出一种义无返顾、不容置疑的力量,用陈述句是表达不出的。

[文言练习]四、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

1、“从者见之”中的“见”,是使动用法,即孔子的随从者使(仪封人)谒见了孔子。


“天下有道则见”中的“见”即“现”,出来当官,与下面的“隐”相对。

2、“邦有道,则知”中的“知”通“智”,与下面的“愚”相对;“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
知人也”中的“知”,了解。

3、“男有分,女有归”中的“归”指女子出嫁(古代认为女子属于夫家,所以出嫁犹如“归”);“归孔子豚”中“归”通“馈”,赠送。

4、“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中的“与”作动词用,参与;“岁不我与”中的“与”也作
动词,等待(此句为宾语前置)。

5、“求善贾而沽诸”中的“沽”,“卖”(出售)解;“沽酒来何迟”中的“沽”,“买(酒)”。

五、给下面短文加上标点:
庄子钓于濮水。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
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吾将曳尾于涂中。


四、知其不可而为之
[课文理解]本章选择的几段语录,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者精神。

人是需要一种信仰、一种理想、一种精神的,孔子一生坚持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不管多少
艰难险阻,甚至明知理想难以实现,但还是尽自己力量坚持到底。

在讲究实惠、讲究个人利
益的人看来,这样的人似乎是“傻子”,但孔子不为人言所动,坚持自己的行为。

这种精神,
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古往今来,曾激励过中华民族无数的仁人志士,如杜甫、
苏轼、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都是这样做的。

在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课文解读]一、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
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报”?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陈成子弑君,在孔子看来,这是违背“礼”、以下犯上的严重事件,也是对孔子所追求的
理想政治的沉重打击,所以孔子把它当作大事严肃对待。

同时,孔子作为大臣,明确自己的
职责和职守,所以他不管有效无效,尽自己职责向各方报告,反映出他忠于职守、严谨不苟
的精神。

但鲁哀公及“三子”的态度,说明春秋末期已经“礼崩乐坏”了。

二、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举例说明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
响。

(略)
[文言练习]三、完成下面各题。

1、翻译下面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部分。

(1)(孔子)之三子告(陈成子弑君事)。

(2)(接舆)趋而辟之,(孔子)不得与之言。

(3)鸟兽不可与(之,指鸟兽)同群。

(4)丘不与(之,指世上人)易也。

(5)(子路)至,(丈人)则行矣。

2、说明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1)“止子路宿”的“止”,留宿。

(2)“杀鸡为黍而食之”的“食”(sì),使动用法,使之(子路)食。

(3)“见其二子焉”的“见”,动词使动用法:使其二子见(子路)。

(4)“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中的“洁”,形容词使动用法:欲使其身洁。

(5)“怀其宝而迷其邦”中的“迷”,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其邦混乱。

四、给下面短文加上标点:
孔子适陈,与弟子相失。

孔子独立郭东门。

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
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

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子贡以实告孔子。


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了,而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五、仁者爱人
[课文理解]本章选择孔子关于“仁”的语录选段,阐述孔子“仁”的思想体系及其内涵。

“仁”作为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与孔子政治思想核心的“礼”,是孔子《论语》的基本思想,也是
儒家思想的核心。

“仁”是对每一个人最基本要求,也是搞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保证,孟
子进一步发展为“性本善”,从人性出发肯定“仁”。

孔子对“仁”的论述贯穿在《论语》中,
概括一下“仁”的内涵,其基本要点是“爱人”,而其具体体现则包含方方面面,诸如孝悌、
谨信、爱众、亲仁、忠恕、博施济众、体谅人而不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视人、关心弱者、珍爱生命等等。

但是孔子对“仁”理解也不片面,他也肯定管仲统一、匡正天下
的“大仁”。

学习和全面、正确理解和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在今天,尤有重要和必要的现
实意义。

如果每个人都能“我爱人人”、“我为人人”,那么也必将“人人爱我”、“人人为我”。

[课文解读]一、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护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
肯定其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建“三归”、“反坫”、“塞门”(国君享有的建筑),在孔子看来,是违背了“礼”的等级。

但是孔子不否定管
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


此看来,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不能违背此原则。

而具体则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

二、同是主张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
孔子的“仁爱”是建立“礼”(等级制度)的基础上,也是以“礼”为原则和指导的,所
以他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亲情为纽带,推己及人,从家庭亲人到整个社会,
实现“仁爱”。

而墨子“兼爱”则是建立在所有人平等基础上,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利益共
享。

显然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里,是难以实现的。

这也是墨子思想在后来
衰落的原因。

至于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一方面是说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
爱”有着根本区别(一强调等级、一强调平等),二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各派之间互相
争论,批评对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所以讥刺墨家的“兼爱”因平等而“无父无君”。

三、有人评论15·42章孔子对待盲人乐师的叙述“说得极平实浅易”,“活画出一个相师
仪节来了”(牛运震《论语随笔》)。

说说这一章是运用什么方法使人物生动可感的。

如果这一
章换成“孔子对盲人充满同情心,走路时提醒他注意脚下,坐后向他逐一介绍在座的人”之
类说法,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这一段主要用客观叙述、白描手法,寓情感于客观叙事之中,突出孔子尊重、体谅、关
心人、特别是弱者的“仁爱”精神。

不加评论而用朴实的行动将孔子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
榜样作用呈现在学生面前。

这也是含褒贬于客观叙述之中的“春秋笔法”。

如果改用其他,难
以达到如此感人效果。

[文言练习]四、说明下面句子宾语前置的情况。

(1)于斯三者何先?“何先”,即“先(去掉)哪一个”。

(2)晨门曰:“奚自?”“奚自”,即“从哪里(来)”。

(3)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孰与”,即“与谁”,在古汉语中,这是一个常见的用于比
较的词,在疑问句中,在比较中选择,如“吾孰与徐公美?”而在反问句中,则将前后两项
比较显示分明,一般是肯定后项。

(4)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谁与”,即“与谁”。

(5)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未之有”即“未有之”。

(6)岁不我与。

“我与”即“与(等待)我”。

(7)莫己知也。

“己知”即“知(了解)己”。

(8)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莫之知”即“莫知(知道)之(他)”。

(9)无乃尔是过与。

“尔是过”即“过(责备)尔”,“是”系指示代词复指“尔”。

(10)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公山氏之之”,即“之(到)公山氏那里去”,前一“之”,指示代词复指“公
山氏”。

(11)曾是以为孝乎?“是以”即“以是(指代供给父老酒食)”。

(12)吾道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即“以一(忠恕)贯之”。

(13)仁以为己任。

“仁以”即“以仁”。

五、给下面短文加上标点。

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

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

尝与李昭德
偕行,师德素丰硕,不能遽步,昭德迟之。

恚曰:“为田舍子所留。

”师德笑曰:“吾不田舍,复在何人?”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

弟曰:“人有唾面,洁之乃已。

”师德曰:“未也。

洁之,是违其怒。

正使自干耳!”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

及同列,数挤,令外使。


后觉,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

”又问:“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

”后曰:“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出其奏。

仁杰惭,已
而叹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
六、君子之风
[课文理解]本章选择的几段论述儒家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包括“道”、“德”、“仁”、“义”、“礼”、“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掌握“六艺”的知识技能素质。


体又有能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
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

这些,对我们今天的
个人修养、追求完美人格有借鉴意义。

[课文解读]一、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
云”的比喻义?
孔子表达自己这一志向时并未用空洞的语言表态,而是用了具体的细节,写自己平常的
饮食起居,特别用“曲肱而枕之”来写自己贫困简陋而自由随便的生活细节,尤给人以深刻
印象。

所以后世许多文人都特别欣赏,在诗文中引用。

而“浮云”的比喻,则又形象表明了
孔子的富贵金钱观,正当的富贵、金钱是人追求创造得来的,用不正当非法手段谋得的富贵、
金钱是可耻的,而且终有被暴露、清算的一天,正如陈毅所写,对于非法钱财富贵“莫伸手,
伸手必被捉”。

《红楼梦》中用“好了歌”来形象阐明金钱、富贵对人生来说犹如“过眼烟云”。

李白也有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杜甫的《丹青引》中写道:“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辛弃疾《水龙吟·瓢泉》:“人不堪忧,一瓢自乐,贤哉回也。

料当
年曾问:‘饭蔬饮水,何为是,栖栖者?’”
二、“鄙夫可与事君”章“其未得之也,患得之”一句,一般都解释为“患不得之”,但也有人认为“患得之”就是害怕得到的意思。

如朱熹《论语精义》引吕氏曰:“惮于任事,故
未得而患得;好利无厌,故既得患失。

”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请联系实际作简要陈述。

朱熹注释本章引用胡氏之论曰:“士之品,大概有三。

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
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者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

”朱熹认为:“志于富贵者,即孔子所谓‘鄙夫’也。

”由于古文的简约,引起不同理解。

对于“患得之”,从字面上看,是害怕得到它(功名富贵),这样理解又与整段话中写的“鄙夫”相矛盾,因此引出
不同的说法。

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成一家之言。

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但只是“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

韩非子则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
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见《韩非子·六反》)。

而后来的儒家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了
讳言利、排斥利的倾向,如董仲舒就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见《汉书·董仲舒传》)。

试对这三种主张作简要评论。

孔子之论符合人为了生存追求利益而又要遵守“道德”、正确处理好利与义关系的实际,
应该是所有经商言利者的原则。

所以中国历来就有“儒商”,无论是“徽商”还是“晋商”都
以“诚信”为本。

到现代,如日的本商人、企业家都奉《论语》中的道德为本,大力提倡言
“利”而不忘“义”,这对我们今天的市场经济发展应该是要十分重视的。

至于韩非子和董仲
舒之论,走向两个极端,“极左”和“极右”,但今天仍有市场,尤其是韩非子之论,在今天
不少商人、企业家中还很“吃香”,有的人昧着良心、不顾手段、甚至不顾消费者生命健康赚
钱,我们今天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不与此理论有关。

[文言练习]四、“问”在古代和现代都有“不了解的事情请人解答”的意义。

在现代汉语里,
“问”可以带双宾语(如:“问你一个问题”,“你”是“问”的对象,是间接宾语;“一个问题”是“问”的内容,是直接宾语),也可以带其中一个宾语(如:“我问一个问题”,“我问你(呢)”)。

找出一至六课的问字句,看看《论语》中问字的用法有什么规律,跟现代汉语有
什么不同。

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1、“使子路问津焉”的“焉”是什么意思? 2、《论语》里“或问子产”(14·9)这句话,是“有人问子产说……”的意思,还是“有人问子产是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