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模式创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研模式的创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摘要:教研工作是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的桥梁,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力途径。我们在教研工作中,立足本园实际,脚踏实地,锐意创新,把教师的发展放在首位,以研促教,努力寻求着有自身特色的教研之路。
关键词:“教师素质”“幼儿园”幼儿教师”“创新”
教研工作是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的桥梁,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力途径。我们在几年的教研工作中,立足本园实际,脚踏实地,锐意创新,把教师的发展放在首位,以研促教,努力寻求着有自身特色的教研之路。教研组是幼儿园中的教学基层组织,教研组工作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幼儿园教学质量的高低。抓好基层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质量,有助于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研组长要了解教育教学现状,了解教师的思想与困惑,对于教育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与教师共同研究,一起参与幼儿园教育改革,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师对教研工作的需求,使教研活动安排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指导与服务。教研活动则是一项长期的富有建设性的工作,无论是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方法的运用还是活动环境的创设,都应该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孩子的学习特点,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教研活动也就是紧紧围绕“以儿童发展为本”、“促进每位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去考虑、去开展。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求能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
活动过程的设计要求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创造性,强调老师与幼儿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一、促进教师成长
说课、上课、评课是教研组主要的教研形式,通常先由执教者上课、说课,然后由组员评课。教研组的活动体现了“为了教育教学而研究,在教育教学中研究”的教师研究的本质和主要特征,对促进教师的成长很有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研组为教师提供了与执教者直接对话、与同行一起观摩教育活动、共同反思教育行为的机会。他们就活动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组织形式的采用、教育过程中具体指导策略的运用等开展深入、细致、热烈的讨论。讨论中教师们互相启发、相互切磋、共同分享经验、分享智慧,这是教师主动建构式的学习过程,也是主动发展的过程。因此,教研组能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帮助教师成为良好的学习共同体。
二、加强了班与班的交流,利用共享空间,使教研更多元
各组轮流在各个组员所在班开展活动,相互观摩,互相学习交流,较好地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也达到了班与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集体教研可以聚焦共性问题,解决教师的主要困惑,但教师日常教育实践中产生的一些零星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如何在集体教研
之外探索一些有效的途径来满足教师日常教研的需要,并使之和集
体教研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各类实践问题的解决?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让我们开始关注教研途径的拓展,并开始想到了借助网络空间来开展一些非正式的教研,从而促使教研途径更多元。
三、开展探究式学习,共享专业经验
教研组是教师学习新理念、分享新经验的合作共同体,使极具个性色彩的教师在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开放对话,分享对《纲要》与《指南》的认识和体会,通过开展探究式的学习,使教师感受和体验新型的学习方式——在问题式学习中总结交流经验、研讨问题困惑,在互动式学习中共享教育资源、拓展思维空间,在体验式学习中转变角色意识、注重实践操作,促进教师的主动学习和建构。
四、注重行为反思,提升专业技能
根据我们幼儿园常规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程序,我园开展了以下反思:
1.开展教学前的反思。
开展教学前的反思,是课前准备的备课阶段,这时的反思有助于发展教师的智慧技能,如对某一活动选题的确定是否符合自己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预测幼儿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遇到哪些问题、能否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等。针对这些问题,在反思时要抓住自己或他人以前在教学时是否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而他们是采用哪些方法和策略解决的,效果是如何的,是否可以给自己借鉴,再根据自己及班级的实际特点,针对新问题,可采取什么策略和方法等。总之,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它能使教学成为
一种自觉的实践,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能力和教学分析能力。
2.教学后的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主要指课后教师对整个教学行为的过程进行思考
性的回忆、总结和评价,它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幼儿的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它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在实践工作中,我们把它分为日常工作中的反思和公开课后的反思。
3.日常工作中的反思。
正如伯斯纳所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反思只有从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出发,才能更加激发教师的热情和关注。我园教师备课本中每页的右侧,就是教师专门记录自己对每堂课的反思,反思教育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对自身教育行为及其效果的分析与思考的过程。教师借助于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来分析、判断自身所确定的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采取的组织形式、投放的材料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指导策略等是否适宜,并思考为什么适宜(或不适宜)。这个“为什么”就是反思实践的关键所在。
4.公开课后的反思。
运用反思教学的一般过程是:回顾——分析——假设——验证——总结。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整
体水平将不断得到提高。我园已经形成了一种惯例,就是上公开课后,开课的老师能马上回顾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自评,然后大家及时点评,就活动教育目标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组织形式的采用、教育过程中指导策略的运用等展开深入、细致、热烈的讨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设计一种或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第二天,开课的老师能马上再次开课,将设计的解决方案付诸实施,实际尝试解决问题,最后再分析、验证结果,发现新问题或提出新假设等。教师们就是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在探索中不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五、激活园本教研,开创教研实用性
通过分析教材和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我们将教研的重点放在了“用环境说话”,开展了“主题背景下的环境创设”活动,班级环境布置不断推陈出新,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愈加高涨。如我们小班幼儿年龄小,正是各种常规和习惯养成的基础时期,班里老师注重发挥区角活动内容,让幼儿在玩玩做做中学习。如“跟动物交朋友”主题活动中,教师用饮料瓶制作了可爱的小动物形象,请小朋友给这些小动物喂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用月饼小盒通过垒搭的方式给小动物盖房子,培养他们关爱动物的情感;幼儿每天玩的“娃娃家”,幼儿不厌其烦地扮演着爸爸妈妈,喜滋滋地学着哄宝宝、做饭、收拾房间,体味着大人的快乐与责任。这些活动的开展,来自幼儿的生活,合乎幼儿的发展需要,在不断的研讨中教师提高了对活动价值的认知,对主题活动中环境创设的内容也有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