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之完璧归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造人物的方法
《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 这个故事,作者主要运用几种手法,使蔺相 如成了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人物?
一、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侧面描写﹚
文章开头简明扼要交代了廉颇蔺相如的身份、 地位后,紧接着便将赵国、秦国尖锐的矛盾展示 出来。正当君臣为难,矛盾无法解决之时,宦者 令缪贤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举荐蔺相如智谋过 人,从而给读者造成很强的悬念。 赵王召见蔺相如后,蔺相如胸有成竹地分析 了赵国、秦国的形势,得出了“宁许以负秦曲” 的结论,并愿亲自出使秦国,且向赵王保证“城 入赵,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这就 与缪贤的举荐巧妙呼应,证明蔺相如确实是一个 机智、勇敢的人,所以缪贤的举荐起到了先声夺 人的艺术效果。
文本分析探究
• 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城”后怎么 办? • 设计智取:璧有瑕,请指示王。 • 说理斗争: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 誓死捍卫: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 • 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后,蔺相如又 如何对策? • 首先,使出缓兵之计,要秦王斋戒,设九宾礼; • 其次,私下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文本分析探究
• 出使结果如何? •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 两国僵持,进入对立状态。 • 小结 • “完璧归赵”,着重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 • 表现方法: • ①直接描写(如写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 等); • ②间接描写(以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来 反衬蔺相 如的镇定自如,智勇双全及非凡的外 交斗争艺术。 • ③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③则幸得脱矣
一词多义(虚词):
1、以
以勇气闻于诸侯 (介词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介词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介词 凭借) 用) 因为)
2、因
相如因持璧却立 不如因而厚遇之 (连词 (介词 就、于是) 趁机,由此)
3、之
• 伐齐,大破之 • 秦昭王闻之 • 即患秦兵之来
• (代词 代“齐国”) • (代词 “赵得楚和氏璧”) • (助词 用于主谓间,取消 句子独立性) • 均之二策 • (代词 这) •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 (助词 的)
二、对比映衬,相辅相成 文章一开始作者对廉颇与蔺相如在身 份、地位上进行强烈的对比:“廉颇者赵 之良将也”,“以勇气闻于诸侯”;“蔺 相如者赵人也,宦者令缪贤舍人也”。使 二人身份一高一低、一贵一贱,从而造成 强烈的反差,紧接下来作者又用赵国君臣 对秦国欺诈性的来信“计未定”,来衬托 蔺相如的智谋过人;在“完璧归赵”一节 中,作者又用秦王的贪婪与欺诈来反衬蔺 相如的机智与勇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君何以知燕王.
②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状语后置:
拜送书于廷
翻译句子
• 1、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秦昭王听到了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愿意用十五座城池 换取这块宝玉。
计策还没有定下来,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 3、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 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实词
• • • • • • • • • • • 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窃计欲亡走燕 均之二策 相如奉璧奏秦王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大王必欲急臣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相如因持璧却立 臣请就汤镬 引赵使者蔺相如 给 交换 逃亡 权衡、比较 呈献、进献 一定、实在 尊重 逼迫 估计; 假装 于是,就; 退后 接近,接受 延请
三、细节描写,形神兼备
“完璧归赵”中写到:“相如因持璧却立, 倚柱,怒发上冠。”只寥寥数字,却十分形象 的描绘出了蔺相如的神态、动作,达到形神兼 备的效果。 “渑池会”中,写蔺相如“前进缶,因跪 请秦王”,在这里一个“前”字,一个“跪” 字都十分准确的表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再 如“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 靡”,仅此两笔就描绘出了蔺相如正直、刚强、 不畏强敌的凛然正气。
4、于
• • • • 以勇气闻于诸侯 君幸于赵王 故燕王欲结于君 归璧于赵 • • • • (介词 (介词 ( 介词 (介词 在) 表被动) 和、跟) 到)
5、乃
(副词 今君乃亡赵走燕 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副词 竟然) 就)
词类活用:
⑴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舍相如…
舍,安置住宿
⑶使动用法 (使宾语动)
秦王用城池来换宝玉如果赵国不答应,理屈的是赵国;赵国给了 宝玉而秦国不给赵国城池,理屈的是秦国。比较这两个对策,宁 可答应(给秦国璧),使秦国承担理屈(的责任)。”
• 4、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于是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向西出发到秦国去。
积累成语
• 怒发冲冠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违 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⑵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 ③相如引车避匿 ⑶幸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而君幸赦臣 (使… …承担) (背 着) (引见,延请) ( 拉 ) (牵,拉,引申为掉转) (宠 幸) (幸而,幸好) (侥 幸)
文本分析探究
• 提问:第3段写赵君臣议而不决,有什么用意? • 回答: 交代故事缘起,为相如出场作铺垫,同时烘托相如胆 识. • 提问:第4段缪贤的话对表现蔺相如有什么作用? • 回答:虚写一笔,从侧面表现蔺相如挺身而出,亦有胆识.
文本分析探究
• 蔺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城”? • 秦国不合礼数有三: • 章台不是接见外臣的场所; • 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 • “左右皆呼万岁”,左右侍从的狂喜 不是尊重外臣的礼 节。
廉颇蔺相如列传之
学习目标
• (一)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 (二)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 • (三)掌握出自本文的成语。
• (四)分析人物性格及塑造人物的方法。
完璧归赵故事情节
• 开端(3-5): • 强秦索璧→赵王求使→缪贤举蔺→奉璧出使 • 经过(6-10) : • 献璧取璧→归璧于赵→廷斥秦王 • 结果(11-13): • 毕礼而归→拜上大夫
①完璧归赵
完,使……完整
②左右欲刃相如 刃,用刀杀
③相如...乃前曰 前,走上前 ⑵名词作状语
②宁许以负秦曲
负.使……承担
①相如庭斥之
廷,在朝廷上
③毕礼而归之
毕,使...完毕 归,使……回去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间,从小路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2.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四.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 五.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 六.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性格
蔺相如人物性格:
大智大勇 不畏强暴 胸怀坦荡 热爱祖国
文本分析探究
• 归璧于赵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秦王 交代的? • ①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说明璧已经归赵:“臣诚恐见欺 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 赵矣。” • ②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说明只要 “坚明约束”, “赵立奉璧来”。 • ③表示自己知道有罪:“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 镬。” • ④提出希望:“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暗示 秦王杀 使者不是好办法。
• 布衣之交
平民之间的交往,也指显贵者与平民的相交往。
• 完璧归赵
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文本分析探究
• • • • • • • • 第二部分(3-13段)完璧归赵。 第一层(3-5段):出使之前,初露胆识。 第二层(6-11段):奉璧出使,智斗秦王。 三个回合: 奉璧取璧 归璧于赵 廷斥秦王 第三层(12-13段):功成加官,秦赵缓和。
通假字
(1)可与不
(不=否,表疑问语气) (庭=廷,朝廷)
(2)拜书送于庭
(3)召有司案图
(案=按,察看)
( 4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 (缪=穆 ) 坚明约束者也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熟,仔细)
一词多义(实词):
⑴负①秦贪,负其强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依仗,凭借)
(辜负,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