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一)专业名称:物联网应用技术

(二)专业代码:610119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3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通过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办法,在2-6年内完成学业。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产业领域岗位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物联网工程项目的规划与施工、物联网设备安装与调试、物联网应用平台设计与开发、物联网维护与管理、物联网设备营销与技术支持等,具有一定技术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4)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5)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6)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

(7)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

(8)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9)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

(10)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

(1)计算机操作与应用;

(2)物联网的基本理论,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与研发;

(3)物联网工程施工、使用、维护及升级;

(4)无线传感网络的基础知识,网络组建;

(5)软件开发,不同系统平台上的开发工具,小型的物联网应用程序开发。

3.能力

(1)具有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

(2)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理论,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与研发能力;

(3)具有物联网工程施工、使用、维护及升级的能力;

(4)掌握无线传感网络的基础知识,具备其网络组建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熟悉软件开发流程;

(6)掌握不同系统平台上的开发工具,能够独立开发小型的物联网应用程序。

六、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

表1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表

七、主要课程简介

1.无线传感网络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网络管理技术,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定位、目标跟踪和时间同步等几大支撑技术,为深入利用关键技术,设计优质的物联网应用系统打下基础。

2.物联网工程项目实践

本课程从物联网的典型应用出发,深入剖析了智慧农业系统、智能家居系统、智能物

流系统、智慧校园系统、智慧矿山系统和智慧城市系统等六个物联网技术应用项目。每个项目都从项目概述、项目分析与设计、项目实施、知识拓展等模块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各项目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涵盖了目前比较流行的Windows、Andriod等开发环境和移动终端,涉及了目前广泛应用的物联网技术,如RFID技术、ZigBee技术、云计算技术等,为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物联网技术应用开发奠定良好基础。

3.物联网综合项目开发

本课程介绍主流物联网项目软件开发技术,使学生系统地学习物联网应用开发相关的知识与技术,掌握开发物联网应用软件的常用技术,进而学会解决物联网、移动领域相关的问题;从而掌握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的知识与开发技能。使学生了解最新消费电子领域的手持设备软件开发技术,为后续的专业课与综合实践课奠定程序设计基础。

4.物联网程序设计基础

本课程为物联网应用开发入门课程,该课程系统讲解Java与C#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异常处理、数据库操作、文件操作、多线程及网络通信等知识。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Java语言与C#语言实现物联网工程项目中的完整模块,能够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等内容。

八、毕业要求

1.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必须修满140学分。

2.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取得物联网职业资格与技能等级证书。

九、实施保障

1.师资队伍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9名,其中专任教师7名,行业、企业兼职教师1名。专任教师中教授2名,副教授(副高职称)2名,具有硕士学位的5名,专任教师中2人具有工程师专业技术职称,2人具有网络工程师,2人具有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技术认证工程师,2人具有华为认证讲师。专任教师均具有企业生产一线工作或实践经历,实践教学能力强。兼职教师为来自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高级工程师,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

2.教学设施

具有网络管理实训室、网络安全实训室、网站建设实训室、华为网络实训室、组装维护实训室、物联网实训室、移动互联实训室、云计算实训室、大数据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教学设施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实施需要,其中实训(实验)室面积、设施等应达到国家发布的有关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要求。信息化条件保障应能满足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

3.教学资源

学院图书馆具有丰富的专业图书资源和数字教学资源,每门课程有相应的教材或者自编讲义,专业建设有教学资源库、在线课程等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教学实施和社会服务需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区、市)关于教材选用的有关要求,健全本校教材选用制度。根据需要组织编写校本教材,开发教学资源。

4.教学方法

教师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倡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鼓励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坚持学中做、做中学。

5.教学评价

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评价应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如观察、口试、笔试、顶岗操作、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等评价、评定方式。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6.质量管理

明确教学管理和教学动作的具体要求,强化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学生辅导、阶段测查过程管理要求,形成科学严谨的教学习惯。学期初检查授课教师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期中跟踪检查是否按照教学计划以及其教学方案实施,负责教学的主管领导每学期进班听课,组织听评课活动;每学期定期组织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结合系部、教务处的教学评价反馈,定期开展教学诊改活动。

十、人才培养进程安排

1.专业教学计划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