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理论篇:氨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理论篇:氨氮
在养殖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包括氮、碳、磷、硫4种主要物质,而后3者形成的产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对鱼类的影响程度不是很大,当氮以分子氨态或亚硝酸盐氮态存在时,却会对水生动物产生很强的神经性毒害。当前以强饲为特征的集约养殖方式加大了水体有机氮物质分解转化的负荷,微生物分解环节严重受阻,从而成为水体系统循环过程的制约瓶颈与顽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甚至污染,引发出诸多病害、药残、食品隐患等问题。水体系统的氨氮循环及污染治理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环境问题和研究热点。
1 养殖水体内氨氮循环与脱氮过程1.1 水体氮素的来源构
成集约养殖水体氮素的来源主体为饵料残剩物和粪便排泄
物的分解,其次为老化池塘底泥沉积物氨化分解,再次为施肥积累。养殖生产包括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然而传统的养殖方式片面追求产量经济效益,强化水体系统外的能量物质的投入。过量的投饵,形成大量有机代谢废物的沉积,致使水体系统的分解环节受抑制,造成硝化反应难以通畅完全进行,自净能力减弱,产生多种有机酸及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等中间有毒有害产物同时,这些中间有毒产物也可再由含氮化合物通过反硝化细菌还原而返
复积累。
②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最终代谢产物主要为氨态氮(NH3),
其次为尿素和尿酸;
③藻类细胞自溶与有机碎屑沉积物的矿化作用,使以颗粒状结合着的有机氮以NH3-N的形式释放到水体中;
④地面泾流及域外污水串用带来的氮的污染问题也愈加突出,等等。对自然状态的氮素来源构成及转化过程应清楚把握和准确运用,才能不悖其水体物质转化循环规律,达到健康高效生态养殖的目的。
1.2 养殖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是养殖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部分。其特点是:①消费者:鱼虾类养殖动物为整个生态系统的核心,数量多、投饵量大,产生大量的排泄物和残饵;
②分解者:微生物的数量与种类较少,大量的有机物无法及时分解,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水质恶化;
③生产者:藻类数量少,无法充分利用有机物降解产生的营养盐类,导致NH3-N和-N等有害物质积累以至污染。因此,这种片面强调消费者,而忽视分解者和生产者的生态系统是极为不平衡的,常使其循环过程存在两处“瓶颈”梗阻。
1.3 水体物质循环的中间部位即有机物的生物分解转化环节,水中有机物在异养微生物的作用下,第一阶段是碳氧化阶段,初步被分解出的产物是二氧化碳(CO2)和氨态氮,氮物质大部分以NH4+·NH3的形式释放出来。在自然条件下(温度
为20℃),一般有机物第一阶段的氧化分解可在20d内完成。第二阶段是氨物质的硝化过程,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氨(NH4+·NH3)被氧化成亚硝态氮(NO3--N);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再进一步被氧化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硝态氮
(NO3--N)。在20℃自然条件下,第二阶段的氧化分解需百日才能最终完成。当水体缺氧时,另有一类反硝化细菌可以把硝酸盐(NO3-)还原为亚硝酸盐(NO3-),再还原为氨氮或游离氨或氮气,失去营养作用,成为植物不能直接利用的氮。这种游离氨或氮气由水体界面逸入空气的过程称为脱氮效应。在交换性较差的水体中,硝酸盐被还原的趋势增大,NH3-N浓度积累再度升高。在养殖环境中毕竟水体溶氧还达不到被完全消耗的状态,仅在底泥过厚的无氧状态时部分被反硝化出的氮气溶入水体,于是此过程的脱氮逸氮能力是有限的,水体与底泥氨氮的总量常会居高不下。
1.4 转化的过程从含氮有机物到氨氮所用的时间较短,从氨态氮到亚硝酸盐时间也不算长,由于硝化细菌繁殖速度较慢,从亚硝酸盐转化到硝酸盐需要时间就相对长一些。转化过程的快慢和自净平衡的能力取决于水体温度、溶氧和有益菌群数量的三大因素。在养殖生产中,如果系统达到一定的自净平衡状态,水体氮循环会比较正常,三态氮会一直维持在稳定状态。但传统的养殖方式,忽视分解者和生产者的地位与作用,加速了水体环境恶化频度而传统的病害防治意识,又
片面定势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定期或反复滥用杀菌消毒剂及抗菌素,在把病菌扑灭的同时,也把系统中为数众多的有益菌类(系统正常状态时,有益菌群占95%以上,条件致病菌占4%,而有害菌不到1%)统统杀灭,浮游植物也遭受到殃及或同被扑灭,光合作用再度减弱,产氧与供氧机能更为不足,进而又会造成浮游动物大量死亡分解与氨氮物质的重复积累,势必造成硝化过程受阻,这就是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高的主要原因。然而,部分有害致病微生物往往是抗性极强,不易扑灭,反而又容易复发侵袭致病,造成养殖水体环境恶性的循环状态。
2 氨氮在水中的存在形式与毒性氮在自然界存在的形式有9种之多,在水体中变化较大,一般在pH值7~8的常温状态时,有机氮物质约占60%,氨态氮可占35%,其它以硝态氮的形式存在。但在高温季节有机腐败物质积蓄较多的养殖水体中,氨态氮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与作用就会相应增加。2.1 分子氨及其毒性氨氮(NH3-N)是水体中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通常氨主要以NH4+离子状态存在,并包括未电离的氨水合物(NH3·H2O)。用一般的化学分析方法(奈氏试剂法)测定的氨的含量,实际上是离子氨(NH4+、也称铵离子)和分子氨(NH3、也称非离子氨)二者的总和。其二者的含量主要取决于水的pH值和水温程度。pH值增加,分子氨(NH3)的比率增大,随水温的升高也稍有增加。pH
值接近10时几乎都以分子氨(NH3)的形式存在。
分子氨(NH3)与离子氨(NH4+)在水中可以相互转化,但它们是性质不同的两类物质。水合氨(NH3·H2O)能通过生物表面渗入体内,渗入的数量决定于水与生物体液pH值的差异。任何一边液体的pH值发生变化时,生物表面两边的未电离NH3的浓度就会发生变化。NH3总是从pH值高的一边渗入到pH值低的一边。如NH3从组织液中排出这是正常的生理排泄现象;相反,若鱼类等生物长期生活在含NH3量较高的水体中,不利于体内氮废物的排泄,再若NH3从水体渗入组织液内,就会形成血氨中毒。NH4+不能渗过生物表面,因此它对生物无明显的毒害。关于氨的毒性,以前常以总氨(NH3+NH4+)的浓度表示,然而在pH值等水质条件不同时,即使总氨量一样,毒性也可能相差很大,而用分子氨浓度表示毒性,就更为确切。养殖水域中离子氨允许的最高浓度为每升5mg氮,而分子氨在每升0.2~1mg氮浓度时,就对大多鱼类产生危害,为此, 养殖水域中分子氨浓度允许的最高值仅为每升0.1mg氮。渗进生物体内的分子氨(NH3),将血液中血红蛋白分子的Fe2+氧化成为Fe3+,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使呼吸机能下降。氨主要是侵袭粘膜,特别是鱼鳃表皮和肠粘膜,其次是神经系统,使鱼类等水生动物的肝肾系统遭受破坏;引起体表及内脏充血,严重的发生肝昏迷以致死亡。即使是低浓度的氨,长期接触也会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