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从教意愿调查报告(可打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范生从教意愿调查报告
一、背景分析
“温家宝总理曾经强调:国家将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改革和扶持力度,把最优秀的学生吸引到师范院校来,把最有才华的学生培养成人民教师,在全社会树立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如何与“把最优秀的学生吸引到师范院校来”密切相关,与作为“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子孙后代的大事”的教育密切相关,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布了教育部、财政部、中央编办、人事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
《办法》明确,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诚然,以上六所师范院校毕业的师范生毕业后将会从事至少十年的教师工作。
那么其它师范院校的师范毕业生没有了协议的保障从事教师工作的前景怎样呢?根据国家人事部的有关统计预测,师范生逐年看好,近年来,在许多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相对“吃紧”的情况下,全国的师范类毕业生都呈现出可喜局面。
同時,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投入使得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更是给师范毕业生带来广阔的就业场。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民办、职业学校兴起,使得师范类毕业生也有更大的选择余地。
但是,从发展的趋势来看,今后报考师范的竞争肯定会比以往更加激烈,再加上各地教育部门都已经向社会进行了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全国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容易也是相对而言的,在若干年后,也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即使現在也不是所有的师范毕业生都能保证就业,尽管不少专业在农村、贫困地区的学校相当紧缺,而在大城市、重点中学却不大容易就业。
在此情况下,很多师范生毕业后并没有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师范生就业不对口状况已经成为家常便饭。
二、调查目的
1.了解当代师范类专业大学生是否愿意在毕业之后从事教育行业的工
作以及他们选择进入师范类专业的原因、影响这种选择的因素
2.分析师范生将来的职业走向,为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提
供一些参考。
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总结,得出一些理性认识和就业指导方面的建议。
三、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为主、文献搜集为辅的方式。
我们的调查小组成员分别在陕师大外国语学院,物理与信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与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共发放100份问卷,男女比例和文理比例均较相当。
我们调查小组成员上网搜集部分资料文献。
四、调查问卷分析
本次共发放问卷100份,其中1--10题有效问卷为83份,11--12题有效问卷为75份
1、你是如何选择师范类专业的?
本题共有83种选择,其中选择“自愿填报”的有36种,占总选择数的43.37%;选择“家长干涉”的有13种,占总选择数的15.66%;选择“被专业调剂”的有18种,占总选择数的21.69%;选择“老师鼓动”的有4种,占总选择数的4.82%;选择“其他”的有12种,占总选择数的14.46%。
2、你在进入专业前对师范类专业的期待程度如何?
本题共有83种选择,其中选择“符合自己的理想”的有8种,占总选择数
的9.64%;选择“比较符合”的有31种,占总选择数的37.35%;选择“没有期待,无所谓”的有35种,占总选择数的43.21%;选择“不抱什么希望”的有9种,占总选择数的10.84%。
3、你所在院系对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怎样?
本题共有83种选择,其中选择“重视”的有38种,占总选择数的45.78%;选择“一般”的有39种,占总选择数的46.99%;选择“不是特别重视”的有6种,占总选择数的7.23%。
4、你所在院系开展教学实践的情况怎样?
本题共有83种选择,其中选择“多次开展”的有18种,占总选择数的21.69%;选择“开展次数一般”的有46种,占总选择数的55.42%;选择“很少开展”的有16种,占总选择数的19.28%;选择“没有进行”的有3种,占总选择数的3.61%。
5、你觉得自己是否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
本题共有83种选择,其中选择“是,可以”的有12种,占总选择数的14.16%;选择“勉强可以”的有55种,占总选择数的66.27%;选择“不可以”的有16种,占总选择数的19.28%。
6、你对所在专业对你的培养是否满意?
本题共有83种选择,其中选择“满意”的有16种,占总选择数的19.28%;选择“一般”的有57种,占总选择数的68.67%
;选择“不满意”的有10种,占总选择数的12.05%。
7、你认为你所在专业的就业前景怎样?
本题共有83种选择,其中选择“乐观”的有7种,占总选择数的8.43%;选择“一般”的有56种,占总选择数的67.47%;选择“不容乐观”的有17种,占总选择数的20.48%;选择“不知道,无所谓”的有3种,占总选择数的3.61%。
8、你对将来从事教师行业比较期待?
本题共有83种选择,其中选择“很期待”的有5种,占总选择数的6.02%;选择“比较期待”的有40种,占总选择数的48.19%;选择“一般,无所谓”的有27种,占总选择数的32.53%;选择“比较排斥”的有11种,占总选择数的13.25%;没有选择“很排斥”的
9、你在校期间是否进行过师范专业以外的技能培训或者学习?
本题共有83种选择,其中选择“有过多次”的有3种,占总选择数的3.61%;选择“一般”的有22种,占总选择数的26.51%;选择“比较少”的有41种,占总选择数的49.40%;选择“没有”的有1种,占总选择数的1.20%。
10、比较其他非师范类专业你对自己目前专业的满意程度?
本题共有83种选择,其中选择“比较满意”的有45种,占总选择数的54.22%;选择“无所谓”的有17种,占总选择数的20.48%;选择“比较不满意”的有18种,占总选择数的21.69%;选择“很不满意”的有2种,占总选择数的2.41%;没有选择:很满意“的。
11、综合以上的因素考虑,你毕业后是否从事教师行业?
本题共有75种选择,其中选择“会从事”的有19种,占总选择数的25.33%;选择“不会从事”的有8种,占总选择数的10.67%;选择“试就业情况而定”的有48种,占总选择数的64%;
11、(1)你选择教师行业考虑的因素
本题为多选题,共有59种选择,其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有12种,占总选择数的20.34%;选择“就业压力”的有8种,占总选择数的13.56%;选择“父母意愿的影响”的有5种,占总选择数的8.47%;选择“老师意愿的影响”的有3种,占总选择数的5.08%;选择“所学知识技能的引导”的有10种,占总选择数的16.95%;选择“教师行业稳定”的有12种,占总选择数的20.34%;选择“社会认可度”的有7种,占总选择数的11.86%;选择“其他”的有2种,占总选择数的3.39%。
11、(2)你不选择教师行业考虑的因素
本题为多选题,共有15种选择,其中选择“比喜欢教师行业”的有7种,占总选择数的50%;选择“竞争压力”的有1种,占总选择数的7.14%;选择“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不够”的有2种,占总选择数的14.29%;选择“周围环境的影响”的有2种,占总选择数的14.29%;选择“其他”的有3种,占总选择数的21.43%;没有选择“教师待遇”和“社会角色地位”的。
12、今后选择职业的过程中,你最关注的因素是哪些?
本题为多选题,共有321种选择,其中选择“收入”的有48种,占总选择
数的14.95%;选择“社会地位”的有29种,占总选择数的9.03%;选择“福利待遇”的有45种,占总选择数的14.02%;选择“工作时间”的有38种,占总选择数的11.84%;选择“稳定度”的有38种,占总选择数的11.84%;选择“工作压力”的有27种,占总选择数的8.41%;选择“工作环境”的有41种,占总选择数的12.77%;选择“发展空间”的有39种,占总选择数的12.15%;选择“国家政策”的有16种,占总选择数的4.98%。
五、原因剖析
我们将调查对象(即不同专业的师范生)划分为:从教意愿比较强和从教意愿比较弱俩类,各自分析其原因,然后进行对照,得出影响师范专业的学生从教意愿的因素。
总结原因如下几个方面:
(一)进入师范专业的途径
(1)进入专业的途径是自愿填报,从教意愿比较强。
所选择的专业符合自己的理想和初衷,影响自己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的心态以及对专业的满意度,热爱教师这个行业,对从事教师行业的兴趣强烈,因而从教意愿较强。
(2)被调剂进入师范专业的学生,从教不是自己的理想初衷,对教师行业没有兴趣。
调查资料显示,被调剂进入师范专业的学生,因为理想实现受阻,对师范专业持排斥态度,对专业期待不高,也影响到了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因此,从教意愿较弱。
(二)师范生的就业前景
(1)选择教师行业
师范生除了从事教师行业,在不接受其他技能培训和学习的前提下,从事的职业面狭窄,除了教师,还有文职工作、秘书、公务员。
部分师范生选择从事教师行业,考虑到能够就业的面窄。
教师行业的有利因素:教师的社会地位比较高,受社会的尊重;工作环境相对稳定;福利待遇比较高;工作时间较短而且稳定;收入情况较为乐观;国家对教师的重视程度增加。
(2)不选择从事师范行业
随着国家师范生就业政策的变化和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师范类毕业生竞争也日趋激烈。
每年的大量师范生毕业,师资力量趋于饱和状态,竞争激
烈,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教师行业的弊端:发展空间狭小,局限于教师行业,转向其他行业的可能性小,自我提升空间小;国家对教育行业的投入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教育行业欠发达;收入难达到高收入阶层;职业较为缺乏挑战创新。
(三)学院对师范专业的学生重视程度
(1)在学习方面
相比较其他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学校和学院对师范生的培养。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师范生对学院的专业培养满意程度主要为一般和不满意。
不足之处概括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课程的安排不合理,有些专业在大三、大四才安排专业课程,专业素质培训阶段来的太迟。
并且对公共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2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除了美学期一次的期末考试,很少进行考核,不知道自己知识掌握的情况如何,进步情况怎样。
○3与课程老师、班导师、辅导员交流学习的机会甚少,开会也只是正对学习以外的活动开展,获得专业知识的指导途径狭窄。
○4专业知识理论化、教条化,与实践联系不紧密,难以提高学习兴趣。
感觉脱离实际,没有太多使用价值。
缺乏对以后教学实践能力的锻炼,实际作用绩效和理想中的有一定差距。
(2)能力培养上
○1对师范生的教师技能培养实践开展较少,能够锻炼的空间少,提供的机会较少,应开展有的实际意义的实践。
理论和实践联系不紧密,无法满足实践的需要。
对以后从事教师行业的帮助不大。
○2对个人的师资、师德、课堂风范、教学技巧、授课的指导较少,甚至有些专业没有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和指导,师范生对以后从事教学的信心缺乏。
教师的综合能力培养不到位,在师范专业学习四年感觉自我的教师技能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和非师范专业相比区别不大。
(3)生活上
○1对师范生个人素质的教育,道德风尚、品德的培养缺乏,能力、知识提高了,但是个人在生活中的素质却难以得到提高。
○2希望能够加强对生活上有困难的师范生的关怀。
○3了解师范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缓解就业压力。
(四)环境的影响
(1)学校内部环境
○1同专业同学老师的影响。
周边环境的同学从教意愿比较强烈,对教师行业的前景勾画较为乐观,愿意从教的比例较大,对教师行业的利端宣传鼓动,刺激了其他师范生从事教师行业的热爱和欲望,形成了示范效应。
此外,所在学院以及学校对师范生的额外重视,比如生活、学习上对师范专业学生的重视,开展尊师重教等实践活动、补助师范类的学生等等,激发了师范生的优越感心里,比较其他分师范生,提前从心里感觉到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受尊重程度优于其他职业。
强化了师范生从教心里。
○2不同专业的环境不同,起到的影响也不同。
较为热门的师范专业的学生,相比较专业冷门的师范生,其从教的意愿较为强烈。
调查资料显示,热门专业学生的优越感强烈,对专业的前景看好。
较为冷门师范专业的学生如汉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等专业的师范生,深刻感受到专业的不同带来来的无形压力,多数对专业的前景不看好。
在学校中,自然形成的专业歧视色彩,给冷门专业师范生的自卑、压力,打磨自信心和自尊心。
(2)社会环境
○1社会上对教师的重视,教师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高,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一直以来教师所具有的崇高和奉献光环深入人心。
其次,国家对师范生的政策优惠,对教师的政策倾向,重视教育的发展,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国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教育的资金投入与日俱增,扶持教师行业的发展。
○2社会发展转型时期,发展经济的主流趋势是企业各部门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和倾向,要求专业对口的人才,一定程度上对师范生的歧视政策。
其次,我国教育目前仍旧欠发达,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请看这一组数据:经费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
上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已经平均占到GDP的4%,政府1993年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时,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在上世纪末占GDP 的比例应该达到4%,二十年过去了,我国教育经费的实际情况如何呢?据统计,1993年
以来的10多年间各级政府实际少支付的教育经费超过6000亿元。
应该承认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与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很有关系。
2003年、2004年GDP分别为117251.9亿元和159878亿元,是1995年的2倍和3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都已上升到20%左右,比1995年增长将近一倍,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反而连续下降。
(五)个人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与收获
本次调查对象为师范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已经度过了三至四年的大学生活,比较大一和大二的学生,我们所调查的对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个人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1)个人学习、知识的获得方面
○1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
在学校期间,个人的学习情况优秀,获得学院或者学校证书,评得奖学金,自我成就强烈。
专业知识掌握比乐观,自信心强烈,肯定自己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所需的知识。
反之,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平平,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一般,甚至逃课、挂科现象严重的同学,对自己从教的信心不足,从教意愿不强烈,甚至产生自卑自弃的心理。
○2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
学习本专业以外的知识,报班学习,考其他资格证书等,对师范生的从教意愿影响不容忽视。
调查资料显示,参加过师范专业以外培训的同学,认为对其将来的职业选择影响很大,会选择与培训相关的职业。
(2)锻炼提高个人能力、实践方面。
这就得分为教师能力的锻炼方面和其他能力锻炼的方面,例如:管理、口才、社交、创新。
这俩方面对从教意愿的影响是相反的。
○1参加教师技能锻炼的次数多,收获大,对教师行业的感触多、体会深刻,教师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对从教的意愿越强烈。
比如,假期三下乡活动、义务支教、教学见习、教学模拟,使得个人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信心增强,能力提高,教师归属感增强,热衷于教师行业。
○2当然,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参加的活动不都是和教学有关的,锻炼的还有社交能力、管理组织能力、口才、创新能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据调查对象的回答显示,个人的即使技能以外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使得这部分学生对管理、社交、口才、创新相关的职业抱有浓厚的兴趣,倾向于选择其他非教师行业。
(六)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
对专业的满意度,与进入师范专业的途径、专业的就业前景、学校和学院对师范专业学生的重视程度、专业环境和社会环境、个人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与收获,这与以上提到的五个方面相关。
概括为:
进入师范专业的途径为自愿填报,就业前景较好,学校和学院对师范师范专业学生的重视程度高,在此得出,师范生对专业的满意度越高,专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教师的重视程度越高,个人专业知识和积累、教师实践能力越高,对专业的满意度越高,反之亦然。
满意度越高,直接影响到师范生从教意愿的强烈。
六、培养师范生
○2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迅速,就业的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
促进师范生职业发展,鼓励优秀青年终身从事教育工作,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是重点师范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是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赋予师范大学的神圣使命。
提高师范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需要不仅仅学生本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还需要集国家与学校社会之力来完成这一事业。
结合第四部分的原因分析,我们的对策与建议如下:
(一)制定合理政策强化宣传力度
首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
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
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等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是国家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培养大批优秀教师;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的重大举措。
师范生免费教育正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其次,国家和相应的师范类院校在每年的招生准备阶段必须做好充足的宣传工作。
国家教育部可以再全社会大力推广师范类专业,提高教师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使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师范类院校应下到基层高中针对性做好招生工作,让更多的学生自愿填报师范类专业,提高他们对师范类专业的期待程度和毕业之后从教的意愿。
(二)拓宽就业前景
社会一般认为师范类学生毕业应该下到公立中学从事相关的教学工作,其实师范类学生毕业之后既可以到公立中学也可以到私立中学以及各种培训机构进行锻炼。
就业范围应该不断拓宽,不仅仅局限于公立中学。
教育部可以督促各学校机构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如规定合理的工作时间以及福利待遇,奖励制度,吸引师范生就业,展望美好前景。
针对大学生就业市场日趋饱和,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的状况。
国家社会可以开设相应的师范技能培训机构,如心理教学、普通话、多媒体技术等一些硬件设施。
另外还可以引导毕业生往西部,农村,国外等区域发展,而不是一窝蜂往珠三江、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
这些措施都将在极大的程度提升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自信度和就业发展空间。
(三)重视能力培养
在师范类学生能力培养中,院校各方面的条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建立健全教学制度,合理设置课程,加强日常训练。
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有55%的学生认为所在院系对师范生课程的重视程度
与本院的其他非师范专业的没有任何差异,重视程度一般。
因此,师范类院校必须针对师范生本身的特点以及将来就业的方向有的放矢,设置具有示范特色的课程,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不断强化师范技能。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调整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2、完善不同学制不同年级的考核机制,注重阶段性能力的培养。
大部分师范类院校的培训周期为四年,在此期间,院系可以根据师范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可和机制,如大一大二着重是专业课程的学习,那么大三主要院际同学之间的教学交流,而大四就可以到高校进行实地的锻炼。
3、要强化相关部门及人员的教学责任,注重师德的培养。
学校应以成功校友的榜样激励学生的职业精神,通过教育实践锤炼学生的职业精神,通过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其职业精神;构建以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培养机制和制度建设与创新,加强教学硬件建设,为学生打造全方位、多样化的学习平台,探索"共享共赢,校际合作"的教
师教育新模式;营造职后专业发展平台,关注师范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完整的全民教育体系营造可持续教育的大环境。
1、完善师范教育体系
想要实现全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起具有一定辐射力和辐射范围的全民教育网络,如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
国家院校必须致力于不断完善全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和优质教育体系,通过这些完整的教育体系覆盖不同层面、不同水平的受教育者。
应用到师范生教育方面便是要建立一个立体的全面的培育体系,首先是有教无类然后便是因材施教。
2、加大师范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
教育发展有赖于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教育优先发展必然体现教师教育的优先发展。
现阶段我国教师队伍总体上还处在数量少、水平低、观念旧的状态。
在国家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师资队伍已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加大对师范类院校专业以及学生的投入。
用公共财政对教师教育进行重点优先扶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势必有利于师范类专业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师范教育队伍。
我们必须达成一个共识: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专业化为基础,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又必须具有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应该具有现代教育观念。
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五)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如果要从真正的从根本上提升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师范生本省的综合素质提高就是重中之重了。
就更应该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因为:第一,学习是一个民族、国家生存和发展尤其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手段。
当今世界是一个科学昌盛,知识爆炸的时代,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如潮水般涌来的新知识,任何一个民族,要想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必须进行学习。
第二,学习是增进个人知识,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
而师范生将来面对的是祖国的未来,在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