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复习教案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教案第七单元复习重点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1、本课记叙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和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表现爱因斯坦潜心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2、读句子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埋头沉思。
..踱步一面我呢,什么也帮不了她,只好..教她做数学作业。
3、认识三个字的词语冷不丁手把手:4、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找出理由。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1、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表达了对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
本文在写法上具有借物抒情,以树喻人的特点。
2、写关联词()樟树枝枯叶落的时候,它的香气()不变。
()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怕它一天。
()是夏天还是冬天,樟树()那么蓬蓬勃勃。
3、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而且,伸得远远的。
绿得发亮。
樟树,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
4、课文借物抒情,以树喻人,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表达了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
5、樟树有“一种香气”,而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这就是樟树的“可贵”之处。
6、人们爱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不仅因为樟树长得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更因为宋庆龄就像樟树那样,是一位外表秀美、具有高洁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精神的伟大女性,她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
人们对宋庆龄十分崇敬。
23、黄河的主人14.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三国:魏、蜀、吴);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15.和“三国”有关的成语:如鱼得水、三顾茅庐、初出茅庐、鞠躬尽瘁、空城计、七步之才、乐不思蜀、望梅止渴。
16.三国故事:草船借箭、火烧联营、三顾茅庐、、空城计、刮骨疗毒、赤壁之战。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面…—面……、“只好”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4.结合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体会说话作必须做到言之有据。
[教具准备]爱因斯坦画像。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介绍人物,导人新课1.出示爱因斯坦画像,简介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的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确证,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2.一个是世界上很有名气的科学家,一个是12岁的小姑娘,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来读读《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吧。
(板书:5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
2.(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要求掌握的:蓄裹嘛呵啥二会字:(一)撮踱(步) 噢(2)读准字音。
(3)联系上下文,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已经懂了?蓄:留着而不剃掉;裹:(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
(4)字形分析重点:蓄(中间部分是“玄”字);裹(“衣”拆开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中间加“果”字,表音);噢(右上方里面是个“米”字)。
(5)“嘛、呵、啥”在阅读中理解掌握。
2.理清文章层次。
(1)各自轻声读课文。
画出文中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三次交往的起止。
(第一次:第1—3自然段;第二次:第4、5自然段;第三次:第6自然段)(2)最后两个自然段写的什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互相帮助,成了好朋友)(3)填空练习。
第一段是( )自然段,写第二段是( )自然段,写第三段是( )自然段,写第四段是( )自然段,写在课本上做段落划分记号。
3.指名四人轮流读各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作业1.用钢笔描红、临写。
2.完成课后作业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1.读拼音,写词语。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面…—面……、“只好”造句。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结合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体会说话作必须做到言之有据。
[教具准备]爱因斯坦画像。
[教学时间] 三课时。
课时一、介绍人物,导人新.出示爱因斯坦画像,简介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的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确证,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一个是世界上很有名气的科学家,一个是12岁的小姑娘,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来读读《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吧。
二、初读指导.自学生字词。
.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要求掌握的:蓄裹嘛呵啥二会字:撮踱噢读准字音。
联系上下文,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已经懂了?蓄:留着而不剃掉;裹:缠绕、包扎。
字形分析重点:蓄;裹;噢。
“嘛、呵、啥”在阅读中理解掌握。
.理清层次。
各自轻声读课文。
画出文中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三次交往的起止。
最后两个自然段写的什么?填空练习。
段是自然段,写第二段是自然段,写第三段是自然段,写第四段是自然段,写在课本上做段落划分记号。
.指名四人轮流读各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作业.用钢笔描红、临写。
.完成课后作业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读拼音,写词语。
xǜ胡子guǒ被子péng.课文分为哪几段?说说各段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指名朗读段。
画出写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
提问:小女孩次遇到爱因斯坦,她怎么会想到“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学生回答后,指导朗读写爱因斯坦外貌和穿着的句子。
体会爱因斯坦在外貌、穿着上很不讲究。
什么叫“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是一个反问句。
你能把它换一个说法吗?分角色即兴表演这一段的情景。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七单元教案设计
晋中开发区小学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由3篇课文、习作7、练习7组成。
本组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黄河的主人》。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主要写爱因斯坦和一个小女孩之间的故事,反映了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和谦逊的美德,同时也表现了小姑娘的率真、可爱。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介绍了樟树有许多可贵之处,要求同学们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黄河的主人》一文依次写了黄河、黄河中羊皮筏子上的艄公,赞扬了艄公是“黄河的主人”。
学情分析:二、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伟人爱满天下、一身正气的风范,学习普通劳动者身上蕴含的民族精神,并不断传承。
3、以读促讲读中感悟,让学生自主阅读,直接阅读。
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4、引导学生把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迁移运用。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展开想象,畅所欲言,加深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启迪。
四、单元教学建议: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给学生瞻前顾后、抓住联系、整体把握等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借助课外收集、调查了解等方式,拓展课堂知识,增强学习实践能力。
晋中开发区小学语文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21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用“一面……一面……”、“只好”练习说话。
2、引导学生品词品句,通过多种合作阅读方式,读读划划写写,自主个性理解课文内容。
抓住生活细节、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精神品质。
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3、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谦逊好学的品质以及小女孩的活泼率真。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下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 课题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1课时 总第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初读课文,理解大意,理清课文的脉络。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5.最后两个自然段写的什么?
6.分段:
第一段是(1-3 )自然段,写一个12岁的小女孩在街上偶尔撞上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
第二段是(4-5 )自然段,写小女孩第二次遇上爱因斯坦,教爱因斯坦衣服鞋子的穿戴要领。
第三段是( 6)自然段,写爱因斯坦请小女孩去作客,小女孩教爱因斯坦整理东西、布置房间。
第四段是(7-8 )自然段,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亲密相处,使小女孩的母亲感到好奇。
2.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人物不同特点。
2.体会不同人物,不同角度对人、事的不同看法。
教学难点:
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先学提纲:
熟读课文,在感受颇深的地方写上批注。
爱因斯坦接受了小女孩的建议,有意识想请小女孩帮忙。)
B当这三个词放在一起的时候,你发现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关系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C这三次相遇,根据内容的不同,作者在描写的时候,侧重点各有不同。
4.各自轻声读课文。画出文中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三次交往的起止。
(第一次:第1—3自然段;第二次:第4、5自然段;第三次:第6自然段)
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一)读一读,写一写:认真练写《习字册》上的生字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教学内容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课时
2-1
授课日期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难点 课前 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2、学习生字词语。 3、能根据提供的段意给课文分段。 能根据提供的段意给课文分段。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二次修改
一、揭题导入新课 (一)揭题:出示宋庆龄图像,简介宋庆龄,理解“故 居”的意思。 (二)出示樟树的图片,简介樟树。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读顺课文。 (二)检查自读情况,帮助学生正音: A读生字新 词,卡片出示。 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 好,听他们读得怎样?C评价、纠正。 (三)默读课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它们分别讲了 什么,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四)交流:板书:两棵樟树,外形、特点、高贵之
面写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的?并画出有关的词语。找出 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理解:“蓬蓬勃勃”的意思形 容非常繁荣旺盛。 c 再读课文画出具体表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树 叶:
教
学
过
程
二次修改
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看图理解有关句子。 (板 书:四季常青) d 指导用“稠密”造句 e 指导朗读,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要读重音。 f 指导背诵要求学生先理解清叙述顺序,弄清与句之 间的联系,再练习背诵。 (2)学习第5自然段 1 默读课文用 “—”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 “—”画 出写樟树的句子 2 学习第1—3句 a 指名读 b 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 c 说说别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 3 学习第4—8句 a 自由读课文。 b 理解“可贵、仍然、木质、高贵”等词。 c 理解句子。 课件出示: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 气。更可贵的是,这种拒虫的香气能永久保持。说说这句 话中哪个词能表示樟树和别的树不一样。 4 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 a 再读第5自然段,说说樟树高贵在什么地方。 b 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已第5自然段的体会。 5 指导朗读在读中品味樟树的高贵,读出对樟树的赞 美之情。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的教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的教学教案
学习口语交际。
1.谈话提醒讨论话题。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
(1)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不要闷在心里,通过“小烦恼热线”倾诉一下,以此来释放心理压力,同时承受别人的帮助。
(2)学会倾听别人的倾诉,学会在别人不愉快的时候给予及时的适当的帮助。
1.角色分配:主持人——教师小烦恼——某位同学热心听众——其余同学
2.指导内容
(1)“小烦恼”:清楚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烦恼。
(2)“热心听众”:设法帮助小烦恼,并指导学生标准口语。
(3)教师“主持人”:为学生作示范,从而明确该如何做好主持人。
1.学生分成小组练习,在每小组内大家各抒已见,尽情倾诉,互评互补。
2.各组选择较为典型的话题与全班同学交流。
1.引导学生对口语内容进展点评。
2.鼓励“小烦恼们”根据大家提供的方法尝试着做一做。
说说自己的体会。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教课设计第七单元备课★单元名称:第七单元一、单元概括本单元由3篇阅读课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宋庆龄旧居的樟树》、《黄河的主人》和一篇习作、一个练习构成。
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对于颂扬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本单元三篇课文表现了不同的任务形象:《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表现了专注科研、不拘生活小节的爱因斯坦。
《宋庆龄旧居的樟树》借物喻人,委婉表现了宋庆龄爱满天下、一身正气的风采。
《黄河的主人》歌颂了一般劳动者身上包含的民族精神。
二、教课目的.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会用“不论,,老是,,;只需,,就,,”“只能”“一面,,一面,,”等词造句。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宋庆龄旧居的樟树》。
3.理解樟树的难得之处,领悟樟树的象征意义,领会作者对宋庆龄的之情。
感觉黄河波浪汹涌的气概,意会“黄河主人”的机智英勇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4.认识生活中常用到的象棋术语,理解歌诀,借助歌诀初步掌握下象棋的规则。
5.学会倾吐烦忧,培育学生运用口语与人交流、谈心的能力。
6.激发学生参加体验活动的兴趣,能有详有略地描绘出来,并把自己对此次体验活动的感觉写出来。
三、教课重点:紧扣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语句,重点段落,指引学生研读,层层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思想内涵;能有详有略地描绘体验活动,把自己对此次体验活动的感觉写出来。
四、教课难点:在读中感悟爱因斯坦专注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庸而又伟大的品行;在读中感觉樟树的蓬蓬勃勃和香气永远保持的难得之处;在读中感觉黄河波浪汹涌的气概,意会“黄河主人”的机智英勇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五、分课教课思路《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教课可由“爱因斯坦在小女孩的父亲和大家的心目中是伟大的人,而爱因斯坦自己却说其实不伟大,小女孩也这样认为。
”这一矛盾激发学生的思虑,从文中的有关的课文朗诵领会,从而感觉爱因斯坦专注科学研究,忽视生活小结,平庸、谦虚、平和可亲的特点。
苏教版四下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重点
难点
1、理解“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
2、难点是帮助学生弄清课文各部分和中心句之间的有机联系。
教具
课题
22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课时
75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重点
难点
1、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
2、领会樟树那永久不变的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
教具
学具
投影 挂图
板书设计
舍不得两棵樟树
样子 蓬蓬勃勃
樟树 拒虫香气
宋庆龄故居 高贵之处 永久保持
的樟树
在樟树前留影纪念
预习
要求
朗读课文,了解宋庆龄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备注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简介宋庆龄生平。
2、板书课题: 2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3、解题。
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指名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四、指导分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樟树。
2、第4、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
3.、小结“重点突破”的分段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备课★单元名称:第七单元★主备人:王红英一、单元概述本单元由3篇阅读课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黄河的主人》和一篇习作、一个练习组成。
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本单元三篇课文表现了不同的任务形象:《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表现了潜心科研、不拘生活小节的爱因斯坦。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借物喻人,含蓄表现了宋庆龄爱满天下、一身正气的风范。
《黄河的主人》讴歌了普通劳动者身上蕴含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无论……总是……;只要……就……”“只好”“一面……一面……”等词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3.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
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4.了解生活中常用到的象棋术语,理解歌诀,借助歌诀初步掌握下象棋的规则。
5.学会倾诉烦恼,培养学生运用口语与人沟通、谈心的能力。
6.激发学生参加体验活动的兴趣,能有详有略地描写出来,并把自己对这次体验活动的感受写出来。
三、教学重点:紧扣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语句,重点段落,引导学生研读,层层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想内涵;能有详有略地描写体验活动,把自己对这次体验活动的感受写出来。
四、教学难点:在读中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品格;在读中感受樟树的蓬蓬勃勃和香气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在读中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五、分课教学思路《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教学可由“爱因斯坦在小女孩的父亲和大家的心目中是伟大的人,而爱因斯坦自己却说并不伟大,小女孩也这样认为。
”这一矛盾激发学生的思考,从文中的相关的课文朗读体会,从而感受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结,平凡、谦虚、和蔼可亲的特点。
苏教版四下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摊,做个鬼脸)为什么?(一个60多岁的老人,竟然做这样的动作,真滑稽、幽默、有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这样的动作,分明是个老顽童)你能不能来表演一下?4. 写法指导2:你一演,大家都笑了,可见,抓住了人物最有特点的动作,就能把人写得个性鲜明。
其实,不仅是表情、动作,语言也能看出爱因斯坦的品质呢!指读。
哈哈,他居然把“衣服、鞋子”称为——玩意儿。
说明在我们看来重要的穿衣打扮,到了他那儿根本不当回事。
生活中的爱因斯坦真是——不拘小节啊!现在他居然愿意向一位小女孩请教,看来他是真心诚意想改变衣衫不整的模样了。
谁再来读读他真诚求教的语言?指读。
态度如此诚恳,你若是小女孩,愿意教他吗?来,告诉爱因斯坦一点穿戴要领。
(老师扮演爱因斯坦,感谢学生的指点)当爱因斯坦这样回答小女孩“也许能”时,我们又感受到了他什么样的品质?(谦虚、可爱、乖巧)5. 点拨:这生动、有趣的对话,把一个老顽童和一个一本正经的小大人刻画得淋漓尽致。
6. 屏显:对话。
咱们也像这一老一少一样,同桌两人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注意,加上神态、动作,体会一下动作、语言背后人物的个性与品质。
若嫌坐着演不出,站着练也行。
7. 指名一组男女生对话,师生对话。
全班分男女生对话。
8. 写法指导3:这是多么富有戏剧性的场景,多么有趣的对话,多么可爱的老人啊!看来,在场景中展现人物的对话,能够凸显人物的品质,值得一学啊。
(二)精读第6~7自然段,关注第三次相遇中的场景描写。
1.过渡:爱因斯坦的这些品质在和小女孩的第三次相遇时体现得更明确了。
请自己读读第6~7自然段。
2.这一回,爱因斯坦邀请小女孩去他工作室做客。
小女孩一进门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出示图)指名谈感受。
看看,书上是如何写的?屏显并指读描写工作室的句子。
3. 我听到了小女孩对爱因斯坦的批评——(出示小女孩的话,指读)你能联系这工作室的环境描写,把小女孩含蓄的批评说得再具体些吗?(默读课文后再指名说一说。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7》教学设计(1)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7》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次体验活动》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例文的简单介绍。
第二部分是柳倩影小朋友的一篇习作例文-《护蛋》。
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要求学生组织一次体验活动,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并与大家交流。
【学情分析】小学生受年龄限制,再加上当代学生在学习重压下,社会给于的“活动思维框”缩小,对生活的自然认知与体验也就相应减少。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不也是如此吗?因此,习作之前,首先要准备好“下锅之米”——与这次习作话题具有相似性的习作素材。
本次习作,采用情境体验法,帮助并教会学生直接有效地储备习作素材。
而此情境设置,与学生的生活认知经验具有相似性,容易对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刺激。
小学生知觉的有意识性、目的性发展,但水平有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因此,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意识与目的的强化,让个性化的体验在督促中不断生成。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例文《“护蛋”》,了解只有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才能把体验写生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一次体验盲人的活动,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有详有略地描写出来,特别注意能写下自己对这次活动独特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体验,平时多储备,做个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指导学生写清体验活动的过程和抒发自己在体验活动中的真情实感。
难点是能有详有略地记下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突出学生个性化的体验。
【教法、学法】教法:教师提前布置学生进行一次体验活动,并对活动的方式进行指导:注意选择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进行体验.学法:注意收集好活动过程中的各种体验和感受;注意抓住活动过程中的一个感受最深的、场面最精彩的片段反复进行体会。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分析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由3篇阅读课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黄河的主人》和一篇习作、一个练习组成。
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本单元三篇课文表现了不同的任务形象:《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表现了潜心科研、不拘生活小节的爱因斯坦。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借物喻人,含蓄表现了宋庆龄爱满天下、一身正气的风范。
《黄河的主人》讴歌了普通劳动者身上蕴含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无论……总是……;只要……就……”“只好”“一面……一面……”等词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3.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
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4.了解生活中常用到的象棋术语,理解歌诀,借助歌诀初步掌握下象棋的规则。
5.学会倾诉烦恼,培养学生运用口语与人沟通、谈心的能力。
6.激发学生参加体验活动的兴趣,能有详有略地描写出来,并把自己对这次体验活动的感受写出来。
三、教学重点:紧扣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语句,重点段落,引导学生研读,层层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想内涵;能有详有略地描写体验活动,把自己对这次体验活动的感受写出来。
四、教学难点:在读中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品格;在读中感受樟树的蓬蓬勃勃和香气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在读中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五、分课教学思路《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教学可由“爱因斯坦在小女孩的父亲和大家的心目中是伟大的人,而爱因斯坦自己却说并不伟大,小女孩也这样认为。
”这一矛盾激发学生的思考,从文中的相关的课文朗读体会,从而感受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结,平凡、谦虚、和蔼可亲的特点。
浙江省杭州市XX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3 黄河的主人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2)学生评议.
3、(1)请大家迅速浏览课文,想一想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2)讨论交流,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1、听课文录音,边听录音边想画面。
2、回答:哪些词语你最欣赏?通过查字典或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情分析】
对我们的学生来说,离黄河太遥远,对羊皮筏子的了解更是近乎于零。因此,要让学生感受并想象到滚滚的黄河的壮观和惊险,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紧扣中心句,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多种形式的朗读,在品味语言文字美的同时,引导学生能运用圈、点、划、注的方法感悟文本,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3、观看课件,体会黄河的磅礴气势,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
4、小组讨论,胆战心惊是什么意思。它们每个字分别又是什么意思。
5、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黄河的气势。
6、学生阅读3-5自然段,讨论为什么羊皮筏子贴而不沉说明艄公的勇敢和智慧。
先明确合作学习的要求,再具体地指点方法。这种设计,使学生不至于盲目地读,随意地议,能围绕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开展活动.
同学们猜出它是哪条河了吗?没错,它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本册书的最后一篇课文《黄河的主人》。
学生回忆有关黄河的知识,并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补充。
根据所学知识回想以前还学过哪些有关黄河的诗句.
可以设计活动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对黄河的印象,凝结出关键词(如:气势磅礴、波澜壮阔、汹涌澎湃等等),表达学生对黄河的畅想。
《黄河的主人》
【教材分析】
季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7教案苏教版
习作7【教学总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组织一次体验盲人的活动,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有详有略地描写出来,特别注意能写下自己对这次活动独特的感受。
2.能力目标:按一定顺序组织材料,详略得当,写下自己对这次活动独特的感受。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体验,平时多储备,做个有心人。
【教学重点】通过组织一次体验盲人的活动,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有详有略地描写出来。
【教学难点】写下自己对这次活动独特的感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进行体验的活动【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组织一次体验盲人的活动,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有详有略地描写出来,特别注意能写下自己对这次活动独特的感受。
2、通过阅读例文《“护蛋”》,了解只有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才能把体验写生动。
3、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体验,平时多储备,做个有心人。
【教学重点】通过组织一次体验盲人的活动,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有详有略地描写出来。
【教学难点】写下自己对这次活动独特的感受【课前预学】自己体验盲人【教学过程】一、明确体验要求1、本堂语文课我们要来一次不同寻常的体验,有兴趣参加吗?瞧这架势,一定有意外的收获等着大家呢!2、公布体验项目:做一次盲人,完成倒一杯水拿到自己桌上的任务。
3、立体验规矩,出示:(1)体验过程中,记住你始终是一个盲人!(2)体验过程中,必须听从指令,拒绝交流!(3)体验过程中,可以思考,把每一个感受在脑子里备份!请思考30秒,能做到的,严阵以待!(立好规矩,让学生明确规则的重要性,尤其是30秒钟的“规矩记忆”,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进而更好地转化成活动过程中的自律行为。
)二、展开体验活动1、在半分钟后你们将成为一名无助的盲人,请再看一眼这个美好的世界吧,记住这个教室每个方位的布置,可能你在“失去光明”后,会非常需要这份记忆!(静静观察30秒)(处处留心的好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面…—面……、“只好”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4.结合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体会说话作必须做到言之有据。
[教具准备]爱因斯坦画像。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介绍人物,导人新课1.出示爱因斯坦画像,简介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的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确证,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2.一个是世界上很有名气的科学家,一个是12岁的小姑娘,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来读读《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吧。
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
2.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要求掌握的:蓄裹嘛呵啥二会字:撮踱噢读准字音。
联系上下文,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已经懂了?蓄:留着而不剃掉;裹:缠绕、包扎。
字形分析重点:蓄;裹;噢。
“嘛、呵、啥”在阅读中理解掌握。
2.理清层次。
各自轻声读课文。
画出文中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三次交往的起止。
最后两个自然段写的什么?填空练习。
第一段是自然段,写第二段是自然段,写第三段是自然段,写第四段是自然段,写在课本上做段落划分记号。
3.指名四人轮流读各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作业1.用钢笔描红、临写。
2.完成课后作业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1.读拼音,写词语。
xǜ胡子guǒ被子péng2.课文分为哪几段?说说各段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1.指名朗读第一段。
画出写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
提问:小女孩第一次遇到爱因斯坦,她怎么会想到“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学生回答后,指导朗读写爱因斯坦外貌和穿着的句子。
体会爱因斯坦在外貌、穿着上很不讲究。
什么叫“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是一个反问句。
你能把它换一个说法吗?分角色即兴表演这一段的情景。
小结:小女孩一遇爱因斯坦。
2.阅读第二段。
过渡:上面一段写的是小女孩一遇爱因斯坦,第二天她巧遇上了。
读课文中两个“仍是”的句子。
请用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具体描述爱因斯坦的“衣衫不整”。
“仍:—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哪句话?体会“一边……一边……,,口头练习用“一面…一面……”造句。
分角色读第二段,大家从这一段里读懂了什么?找出有关的语句进一步体会。
小结:这一段说的是小姑娘二遇爱因斯坦,教给爱因斯坦穿戴要领。
3.理解第三段。
默读全段,思考小姑娘三遇爱因斯坦的情况。
写了哪两点?从“小姑娘简直吓了一跳、整个变了一个人、年轻了20岁”等语句体会爱因斯坦“穿戴整整齐齐”。
什么叫“一塌糊涂”?工作室内:样乱?4.以上三段,分别写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的几次交往?说说这几次交往的具体情况。
5.最后一段概写两人的交往。
三、作业1.朗读全文,回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三次交往的具体情况。
2.想一想: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为什么?(爱因斯坦、小女孩、父亲)第三课时一、听写蓬乱纳闷踱步冷不丁衣衫不整蓄着温柔穿戴手把手一塌糊涂结合听写情况,指导正确书写。
二、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为什么?1.书面准备发言提纲。
2.组织讨论。
小结:爱因斯坦是一个最伟大的人。
他不把时间花在穿戴、布置房间和收拾东西上,而是把精力完完全全地放在搞科学研究上。
三、研究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1.用小黑板揭示下列句子: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这还不简单!L提问:这些都是反问句,能换一个说法吗?学生回答后小结:上述三句可分别改为:①这个连衣服也不整齐的人,不可能是“最伟大的人”。
②穿衣服还不会呢,谈不上伟大。
③这很简单!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一般做法是:原句意思是肯定的,要改成否定;原句字面意思是否定的,要改成肯定。
学生如果对“肯定”、“否定”的意思不理解,可以先举例讲—讲“肯定”表示承认正面的;“否定”表示否认反面的。
四、研究写对话的形式1.小黑板揭示下面的内容,提问:这两段话都是写人物对话,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他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
”“这还不简单!”女孩将平日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说了出来。
“能记住吗?”她问。
“也许能。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我们争着答应:“爱!”“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
这就是它的好处。
”2.讨论后小结:这两段话都是写人物对话的。
在形式上的不同点是:把两个人说的话连着写;各个人说的话独立成自然段。
五、作业指导1.出示下面的句子,重点研究,用“只好”造句。
他仍是衣冠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
我呢,什么也帮不了她,只好教她做数学作业。
读句子,理解“只好”的意思:别的没有,这是惟一的,不得不这样做。
口头造句。
2.书面作业。
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把课文中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教材分析:《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表达了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5、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了解宋庆龄的生平。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学会用重点突破的方法为课文分段。
一、揭示课题、出示图片,学生交流宋庆龄生平。
2、板书课题:2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3、解题。
(1)理解词语:故居、樟树。
(2)讨论:课文主要应该写什么?写什么地方的樟树?(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师范读课文。
读后请学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力。
2、说说你对课问的哪个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词,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通读每个自然段。
(4)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教师进行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交流学会的词语。
(4)指名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重点词句在细读课文时解决。
四、指导分段、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由课题可知课文应该重点写樟树,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樟树。
3、第4、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全文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第4~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6自然段为第三段。
4、小结“重点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作业、读生字表中的字。
2、分段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通过细读课文,了解樟树的特点。
2、通过对樟树品质的了解,联系宋庆龄的生平,说说宋庆龄喜欢它们的原因,试着探究樟树的象征意义。
一、复习检查、抽读词语卡片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段(第1~3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
思考讨论: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段与段是怎样连起来的?2、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1)学习第4自然段。
①出示课文插图一的投影片,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
要求按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
②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
相机讲解“蓬蓬勃勃”的意思。
(板书:蓬蓬勃勃)③再读课文,画出具体表卅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
(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④指导朗读。
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要读重音。
⑤指导背诵。
要求学生先理清叙述顺序,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练习背诵。
(2)学习第5自然段。
①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画出写樟树的句子。
②学习第1~3句。
a、指名读。
b、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
c、说说别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
③学习第4~8句。
a、自由读课文。
b、理解“可贵、仍然、拇指、高贵”等词。
c、理解句子。
“本身”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永久保持”说明什么?读读课文,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樟树能“永久保持”香气。
(相机板书:永久保持拒虫香气)④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
A、再读第5自然段,说说樟树高贵在什么地方。
B、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己学习第5自然段的体会。
c、指名说说,大家参与评点,相互补充。
⑤指导朗读。
⑥指导背诵。
3、细读第三段(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语。
(崇敬、瞻仰)(3)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因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4)指导概括段意。
三、作业1、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
★六、板书设计: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枝干粗壮蓬蓬勃勃四季常青崇敬怀念拒虫香气高贵之处永久保持23黄河的主人★一、教材分析:《黄河的主人》一课,主要通过对羊皮筏子、艄公、乘客的描写,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被誉为"黄河的主人"。
★二、教学要求:、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熟读成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掌握课文中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提心吊胆"、"尝试"造句。
3、在朗读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
4、模仿最后一段的构段和表达的方式写出一位自己所敬仰和赞颂的人。
★三、教学重难点:了解羊皮筏子的特点和功能。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合作讨论去感受、去发现、去体会艄公的形象内涵。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熟读成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掌握课文中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提心吊胆"、"尝试"造句。
一、导入课文,解题质疑、谈话引入,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与黄河有关的课文,(板书:黄河)同学们,在你脑海中,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请谁来说一说。
2、课文写到了黄河,作者面对黄河时,他的所见所感也是通过丰富的语言传达出来的,出示:黄河滚滚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波浪滔滔惊涛骇浪激流湍急汹涌胆战心惊提心吊胆如履平地(1)指名读--集体读(要读出自己对词语的理解)(2)这些词语在下面的课文朗读中还要加深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