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含标准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三调考试- 历史试卷*命题人: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48小题,每题1分。
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尚书》栽:“臣不匡,其刑墨•”《礼记》软:“史定墨……扬火以作龟,致其” 《物原》栽:“周宣王时的史籀始墨书于丝绸•”这些记载表明A.古代制墨技术高超B.墨的用途较为单一C.我国用墨历史久远D.周代书写材料广泛2.晋文公刚即位就启用贵族分任内外诸官,“昭旧族……胥、籍、狐、箕、栾、郐、柏、先、羊舌、董、韩,实掌近官。
诸(同姓)姬之良,掌其中官。
异姓之能,掌其远官”。
这一做法A.反映出分封制度趋于崩溃B.表明当时选官唯看家族声望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D.说明血缘亲疏决定贵族等级3.下图是秦靑铜半两钱母范。
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厲货币的模子,“母范”主要提供钱“范” 的标准样板,造出“子范”后用于大批罱铸钱•此事例折射出的重大意义在于C.确立外圆内方的钱币形制D.统一铸币加强了中央集权4.考古学家在湖南省里耶古城发现大量的秦简,其中某一简的内容是:(正面)廿六年(即公元前221年)六月癸丑,迁陵掾讯捽(刑讯)蛮衿……(背面)鞠(审讯犯人)之,A.对后世铸造工艺影响深远高三历史试题第2页(共14页)越人以城邑反*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秦朝统治范围最远已达湖南B.秦朝郡县制度得到全面推广C.楚国遗民流窜到湘江流域D.秦朝制度推广引发矛盾冲突5.汉武帝规定,“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人其器物”。
后世的历朝历代,也大 都心照不宣地沿用了这一做法。
这主要体现了A.历代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B.汉代经济制度为后代所推崇C.富商大贾与小农之间的矛盾D.政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6.秦朝及以后,历代监察官多是职位低的官员监察职位髙的官员,如汉代刺史是以六百石 的职位监察一千石的郡国守相,唐代巡视各道的监察御史也仅为正八品•这种做法A.旨在防范中央官员独断专权B.有利于监察效果的提升C.体现了皇权下移的开明统治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管辖7.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足德上,从而将全 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煅大限度地消弭了士大夫离心离徳的可能• ”这一制度 应是•A.郡国并行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8.唐朝诗人韩愈描述了他到今天广东省阳山县当县令的情形:“阳山,天下之穷处也。
2018-2019学年度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 历史试卷(含答案)
衡水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据《礼记·王制》记载: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寝右,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
材料表明A. 分封制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建立与和谐发展B.宗法制与礼乐制度有机结合C. 宗法制有助于将宗族心理演化为阶级意识D.分封制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2.《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大同”之世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有“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
这表明“小康”之世A.国家统一安定B.王权高度集中C.实行血缘政治D.违背历史潮流3.有学者认为商周之际的中国文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是全方位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
其意义,当然不仅仅是在王权易姓,还在于理性超越了信仰,引领了此后三千年的文明。
材料反映了A.分封制取代内外服制是历史的进步 B.西周的制度推动了各地的文化认同C.西周制度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D.礼乐制度确立使自然信仰逐渐衰亡4.吴国的国君本是周武王的先人古公的长子,到了江南后“文身断发”,服从了当地荆蛮的习俗。
燕国的始祖召公与周同属姬姓,但燕国四周是戎狄的天下,其臣民中也有不少戎狄成分。
因此,在春秋时,吴国和燕国都被排除在“中国”之外。
材料旨在说明A.“中国”的文化色彩浓厚B.华夏族已被周边民族同化C.血缘关系失去了政治意义D.“中国”已有了明确定义5.西周王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各诸侯国国君继承并遵此制,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东周。
但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九代国君,兄终弟及者三人,以孙立者二人,不明嫡庶者一人,以长子继位者仅二人,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在秦国并未成为定制。
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期中考试历史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答案1—10 BBCAC ABACB 11—20 ADCDD BCAAC 21—30 ADDAA BBBCC31—40 DBBDB ABBCB 41—48 BDBDD DCD49.(1)儒家主张藏富于民,均贫富,开源节流,节用裕民,政府对于经济事务干涉甚少;(任意一点2分)汉武帝对商人征收重税,打击富商大贾,盐铁官营,与民争利,政府对于经济事务干预甚多。
(任意一点2分)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社会生产力进步,铁犁牛耕出现;工商业发展;小农经济(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写自然经济产生不给分)。
(4分,四个点写出两个要点即可)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富商大贾实力强大,影响中央集权;王国问题急待解决;对匈奴战争导致财政困难;重农抑商思想(政策)影响。
(6分,五个点写出任意三个要点即可)50.(1)传统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单纯写儒家思想不得分);汇通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经营制度(借鉴传统的商业准备);积极开展清政府的汇兑业务(清政府的支持或对外赔款的需要);特殊的时代环境(太平天国运动的推动,单纯写战争推动不给分)。
(任意4点8分)(2)不同:大清银行借鉴西方(或外国或英美的均给分)近代银行的经验;票号是传统金融发展的产物(写儒家思想的不给分)。
(2分)大清银行业务广泛(或写存放款,买卖金银等具体的业务,或写有一般银行业务均给分);票号以汇兑为主(写赔款业务的不给分)。
(2分。
这一组对比若写“业务多少”给分;只写业务不同不给分)大清银行有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票号则缺乏政府支持。
(2分。
这一组对比很多学生写票号是民间或私人或商人创办均给分,写地方创办不给分;大清银行写政府创办给分)原因:缺乏政府支持(或:清政府垮台);外资银行或新式银行的挤压;保守经营理念(或者答出其他自身局限性均可,如缺乏独立性、封建色彩浓厚等);动荡的社会环境。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精选)
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7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
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
这说明商代A.宗法分封制形成中 B.贵族爵位等级萌芽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 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2.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
这一观点可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扩大西周的统治范围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D.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3.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
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
”该思想家的流派是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4.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这使得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
这就是说A.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B.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C.秦始皇早已决定要实行郡县制D.秦朝集权统治开启了郡县制5.据《秦律·置吏率》记载,秦朝时国家任免官史虽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但也可随时调换或补缺。
这反映了A.官僚政治具有一定灵活性 B.当时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C.皇权专制统治具有随意性 D.国家官史的腐败现象严重6.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汉代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开始以儒家经典《春秋》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
据此可知A.“三纲五常”成为法律规范B.西汉中期国家法制遭到严重破坏C.儒家刑罚思想取得正统地位D.春秋以百家争鸣局面的终结7.有学者认为,后世的经学大师片面强调董仲舒思想中阳对阴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他所强调的“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2018-2019学年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温馨提示: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
高考保持心平气和,不要紧张,像对待平时考试一样去做题,做完检查一下题目,不要直接交卷,检查下有没有错的地方,然后耐心等待考试结束。
答题卡上)1、《礼记·礼器》云:“太庙之内敬矣,君亲牵牲,大夫赞币而从。
君亲制祭,大人荐盎。
君亲割牲,夫人荐洒。
”材料中“君”的行为意在A.表达对周王虔诚和崇敬B.突显自己特殊政治地位C.强化皇权神圣不容僭越D.彰显家国一体祥和精神2、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封建制度A.催生了中央集权制 B.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C.形成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D.与宗法制互为表里3、据《国语·周语》记载:周文王时曾与姒姓诸候国杞、缯联姻,周武王以太公望女为王后,并将长女太姬嫁给陈国。
它反映了周初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诸候崛起冲击分封制度C.君臣通过联姻确立宗法关系D.政治与婚姻的紧密结合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均田是郡县制度下的井田,井田是封建制度下的均田。
”下面对这句话解读正确的是A.均田制与井田制在本质上并无任何不同B.均田制和井田制都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C.井田制和均田制都推动了精耕细作模式出现D.均田制全属中央政府,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5、费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
这四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哪一思想A. “和而不同”B.“克己复礼”C.“仁者爱人”D.“周而不比”6、“孔子问老子,儒家弟子墨子另创墨家,儒家荀子的弟子韩非、李斯又为法家代表。
河北省衡水市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衡水市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争议的重要人物。
学校课题小组在研究“李鸿章与中国的近代化发展”时,收集到如下材料,其中最有史学价值的材料是A.梁启超的《李鸿章传》 B.网络搜集的李鸿章轶闻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评论 D.李鸿章的部分奏折、书信影印件参考答案:D2. “习华言,易华服,读儒书,..........以博中国人之信用,其教始能推行。
”他是A 元世祖B 北魏孝文帝C 利玛窦D 马可波罗参考答案:B考察古代中国的孝文帝改革。
题干所反映的正是孝文帝改革的汉化内容。
故应选B。
3. “那些希望从后门接纳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人失败了,中国在要求恢复它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选择了从前门进来。
”这表明A.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B.新中国挫败了美国制造的“两个中国”的阴谋C.大国与小国平等磋商国际事务的局面已经实现D.一个以互信、互利为宗旨的新型区域组织建立参考答案:B4. “这种革命不是伽利略物理学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那种以否定为主并最终取而代之的革命。
”“任何一个更为普遍的理论,都应当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
”符合上述评论的科学理论是A.经典力学B.生物进化论C.相对论D.量子假说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牛顿之前,伽利略已经在试验中发现经典力学的相关定律,但牛顿是最早用数学描述把这些定律固定下来,因而牛顿的研究更多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将以前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的情况,这与题干意思不符,排除A。
生物进化论是对之前“神造人”学说的直接否定,而非将先前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这与题干意思不符,排除B。
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同时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并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中,C项正确。
2018-2019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第五次调研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2018-2019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第五次调研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8小题,共48.0分)1.龙被中原先民视作神灵,“凤鸟”则是楚地的图腾。
在屈原的楚辞中出现“龙”20多次,频率高于凤;《离骚》文中历述尧舜禹汤,夏桀商纣等华夏人物,无一楚人。
这说明()A. 战国时期南北文化的融合B. 南方蛮夷被中原政权征服C. 多民族统一在炎黄旗帜下D. 楚国艺术的夸张奇特想象2.如表为汉代各农耕区劳动生产率比较表,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南方地区田庄经济发展迅速B. 西北地区土地集中现象严重C. 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D. 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3.《宋刑律》的律文内容基本上承袭了《唐律》,但在律之后附录了敕令,宋朝立法史上出现了敕律并行和“以敕代律”的情况。
这主要说明宋代()A. 君主专制制度强化B. 法律内容更加丰富C. 立法部门权力削弱D. 执法的随意性加强4.据统计,唐代每年铸钱大致是八十万贯,而到宋朝神宗年间每年铸钱额是五百多万贯,同时市场上还流通着大量的有价证券和票据。
这说明()A. 宋代的货币制度日趋混乱B. 唐代市场上货币数量不足C. 宋代的货币贬值现象严重D. 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5.从灭南宋之后湖广、江西、江淮、陕西数省的辖区均与中书省直辖区“雅里“接壤。
其治所均在与京师最近的水陆交通线上,也不难襄见行省代中央“分镇方面之职能是相当突出的。
这反映了元代行省()A. 战略地位的相当重要B. 代表中央分取各地的使命C. 实现了地方高度自治D. 削弱了地方与中央的联系6.元曲名家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其主要倾向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
这反映出()A. 当时多民族文化的融合B. 元代市民阶层的娱乐需要C. 元代文人内心矛盾和苦闷D. 元曲题材广泛雅俗共赏7.表: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北宋庆历六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衡水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历史一调考试答案一、选择题:共48小题,每题1分。
1-10:CDDCA ADDBC 11-20:BDBCB BCDBC 21-30:ADCBD DACAD31-40:BBCBA DDCDC 41-48:BBCBB DDA二、主观题:第49题20分,第50题16分,第51题16分。
49.(1)不同:察举制是一种推荐任官制度,科举制是考试任官制度;察举制选官标准多元化,科举制则较为单一;察举制入仕程序含混粗糙,科举制则相对明确规范;察举制下士人不一定出自学校,科举制下学校制与考试制相互配合。
(8分)评价:察举制注重官员素质的全面性,但主观性强,不易把握和操作;科举制简单易行,较为公正公平,但缺乏对士人的整体考察。
(4分)(2)特点:教育和科举使平民获得社会上升空间;商业发展改变税收,并带来城市商业化;市民文化日益发展,礼下庶人的理学形成;皇权失去制衡,专制独裁增长。
(8分) 50.(1)思想:重本抑末(重农抑商);国家控制经济(国家干预经济);富国弱民。
(6分) (2)原因:“民避农战,事商贾”;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生;官僚政治体制及相应的军功爵制的建立(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需要)。
(任意3点6分)(3)影响:重农抑商限制了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富国弱民导致了社会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进步。
(任意2点4分)51.(1)趋势:形式上从实物到货币;内容构成上由单一到多种(4分)(2)变化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明清以后货币经济占主导;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白银大量流入。
(任意3点6分)影响:有利于规范官员的行为,一定程度上抑制腐败,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任意3点6分)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历史一调考试答案一、选择题:共48小题,每题1分。
2018-2019学年河北省衡水市第三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河北省衡水市第三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一部法律文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这部法律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参考答案:B2. 著名史学家胡绳说:“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那十年间也有不属于文革的成就。
科技方面的成就,外交方面的成就,这些都是大家看到的。
”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这一观点?①原子弹爆炸成功②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③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④中日邦交正常化⑤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⑥培育出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⑥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革时期即1966—1976 年十年中新中国取得的科技、外交成就。
①发生在1964年,⑤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分别属于十年探索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的成就。
故选D。
考点:新中国的科技成就点评: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3. 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以民歌的形式发布布告指出:“红军帮我工农,瓜分地主粮田,属乡均已分好,务遂耕耘在前,倘有自由抛荒,查觉重责难免。
刻下稻熟之期,不准鹅鸭放田”由此可见,当时苏维埃政权A.建立了民主联合政权B.明确了土地革命纲领C.重视根据地经济建设D.坚持了民主革命原则参考答案:C【详解】从材料中的“务遂耕耘在前,倘有自由抛荒,查觉重责难免。
刻下稻熟之期,不准鹅鸭放田”等信息来看,当时的苏维埃政权鼓励民众开展农业生产,重视根据地经济建设。
故答案为C项。
材料没有涉及建立民主联合政权,排除A项;布告的侧重点是鼓励民众努力发展生产,与土地革命纲领和民主革命原则无关,排除B、D项。
【点睛】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包括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其中根据地建设包括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等许多方面,经济建设主要是努力发展生产,粉碎国民政府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巩固红色政权。
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一调(历史)
衡水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10 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48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48 分。
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经常记载分封诸侯的指令,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
这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文化的整合B.吸收了当地的法令制度C.扩大了统治的疆域D.传播了西周的思想文化2.《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
”“货”在八种政务中排在第二,仅次于“食”。
这反映出当时A.实行工商食官政策B.政府没有采取抑商政策C.政府提倡工商皆本D.主张实施重商主义政策3.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
如郑国国君与商人“世有盟誓”;晋国“绛之富商,能金玉其车,交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
”材料表明各诸侯国君重视与商人阶层关系的主要目的是A.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B.实行宽松的商业政策C.改变社会斗富逐利之风D.重建官营商业制度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孟子提倡“德治”“仁政”,墨子倡导“非攻”“尚贤”,庄子提出“无为而治”,韩非主张法、术、势三者相结合。
他们共同的着眼点在于A.创建全新思想体系B.顺应时代变革潮流C.争夺思想学术阵地D.谋划政治统治策略5.有学者指出:“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汇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
”当时,构成中华文明母体的内涵之一是A.早期政治制度开始萌发B.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C.个体小农经济开始兴起D.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6.侯建新在《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一文中说:“封建的就不是专制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
”据此,与“封建”含义相近的是A.宗法制B.中央集权制C.分封制D.君主专制7.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
历史高考复习必备 精品推荐-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一调历史试卷(Word版 含解析)(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一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从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1. 有学者指出:“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汇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
”当时,构成中华文明母体的内涵之一是A. 早期政治制度开始萌发B. 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C. 个体小农经济开始兴起D. 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答案】A【解析】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正处于中国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和夏商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故A正确;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形成,应该是在春秋战国之后,故B错误;个体小农经济开始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故C错误;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的时间也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故D 错误。
【名师点睛】抓住关键时间信息“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答。
2. 侯建新在《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一文中说:“封建的就不是专制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
”其中的“封建”是指A. 宗法制B. 中央集权制C. 分封制D. 君主专制【答案】C【解析】分封制下,诸侯有很大的独立性,周天子没有直接管理地方事务的权利,符合题干中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故C正确。
A是维系分封制基础,不符合题意。
“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意义是封建不是君主专制,高度集权,所以排除BD。
3. 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
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
这说明秦汉新爵制A. 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B. 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C. 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D. 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A 项片面,只适合一个阶层,C项与材料无关,D项表述不严谨,社会阶层应该有很多,怎么会有双向流动?即使有也不符合材料,因为材料强调的是单向流动即各阶层的进身(向上流动)。
河北省衡水金卷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一调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历史试卷第Ⅰ卷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武王灭商,封纣王子武庚于殷,并封霍叔、管叔、蔡叔(均为武王弟)于附近建国监视(即为三监),此为西周第一次分封;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三监与武庚联合叛乱)后实行第二次分封,如封武王之弟康叔于卫,封王室贵族召公于燕,封功臣姜尚于齐。
西周的两次分封均A. 加速了民族交融和华夏族形成B. 确保了货族权力的有效承袭C. 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与建设D. 有效防止了殷商旧族的叛乱【答案】【解析】西周分封制下分封殷商后裔为诸侯,同时封同姓亲族为诸侯,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这些措施有利于将中原文化带到各地,推动民族交融和华夏族的形成。
故答案为A项。
确保贵族权力有效承袭的是宗法制,排除B项;第一次分封没有推动边远地区的开发与建设,排除C项;三监之乱表明第一次分封未能防止叛乱的发生,排除D项。
2.春秋初年,齐相公、晋文公曾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北击戎狄,拥戴周王。
这些行为A. 加快了华夏共同体的融合发展B. 属于周初分封国间的争权夺利C. 导致各地战火不断,生灵涂炭D. 说明宗法分封制已经彻底瓦解【答案】A【解析】【详解】春秋初年,周天子王道渐衰,中原诸侯国又时常受戎狄等游牧民族的侵扰,齐桓公就乘势而起,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九合诸侯,讨伐山戎,这一举措显然有利于华夏族融合的发展,故A项正确;春秋初年是东周开始时期,故B项错误;导致各地战火不断说法绝对,故C项错误;宗法制和分封制此时并没有彻底瓦解,故D项错误。
3.甲骨文中有关求丰年和降雨的ト辞很多,但商王并非直接向他们心中的最高神一一“帝”请求,而要托祖先转达。
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商代A. 王权与神权结合B. 占卜决定戎和农C. 宗法观念已形成D. 祖先地位高于神【答案】C【解析】【详解】求神的过程中借助祖先,说明商朝时期已经形成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故C项正确;王权具有神秘色彩主要通过“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来体现,而材料侧重于强调祖先在商王处理国家事务中的重要性,因此排除A;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戎占卜的信息,排除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对西周制度概括的是A.分封制度,天下归帝B.宗法制度,天下归嫡C.井田制度,天下归私D.礼乐制度,天下归贤2.周代的分封制,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分封地域也不限于商周王族的活动中心,而是覆盖了黄河、长江流域主要地区。
这说明,分封A.体现了鲜明的血缘宗法性B.具有政区划分的性质C.强化了周天子的宗长地位D.不利于国家政治统一3.“春初砍山,众木尽噘。
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
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
”这种耕作方式开始被取代是在A.商代B.西周C.春秋战国D.西汉4.战国法家在政治实践中吸收各家思想并进一步发展,其多设耳目来侦查的方法创自墨家,其“循名责实”的方法采自墨家和名家。
据此判断法家重视A.人主驾驭群臣的方法B.人主的权势C.法律条文的制定和实行D.苦干和自我牺牲5.秦朝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狭)亦必等”,还规定由官府有关机构校正衡器的权、斗桶和升,且至少每年应当校正一次。
这些规定A.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B.体现对商业活动的重视C.有利于各地区经济交流D.标志统一国内市场形成6.西汉初年,就封国的官制而言,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吏的任免权,而相“总纲纪、统众官”。
这一措施A.意在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B.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C.是“无为而治”具体体现D.促进了地方经济恢复发展7.唐代都城寺庙宫观星罗棋布,城内利用寺庙祭日人多之际经常举行“庙会”等流动交易,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唐代的庙会A.反映唐代市民文化繁荣B.展现了城乡的繁华景象C.推动市坊制度逐步瓦解D.为草市活跃提供了条件8.北宋文人王说指出,“盖唐之乱,非藩镇无以平之,而亦藩镇有以乱之。
……故其所以去唐之乱者,藩镇也;而所以致唐之乱者,亦藩镇也。
”作者旨在说明A.唐朝藩镇具有双重作用B.藩镇割据导致唐朝灭亡C.藩镇有利于维系唐朝统治D.藩镇是平定叛乱主要力量9.(宋)王柏《鲁斋集》中说:“秋成之时,百逋丛身,解偿之余,储积无几,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
”材料反映了A.手工业商业获得高度发展B.农村草市已出现C.农民兼营农业之外的产业D.农工商地位改变10.“(元代)其英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
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
”据此材料,史家认为的“元承宋制”表现为A.中书省与行省制B.中书省和枢密院C.枢密院与宣政院D.行省制与御史台11.明朝初年,地方行政沿用元朝的行省制度。
但在省级行政上,明朝实行三司分治的制度,即布政司掌理民政、按察司掌理监察地方和刑名司法、都司掌理卫所军政,三司互不统属,都直接向朝廷负责。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提高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C.确保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性D.解决废除丞相制度所带来的弊端12.黟县《环山余氏宗谱》中记载,明代商人余荷浦经商“二十余年,囊囊日实,良田美宅如愿以偿”。
这一记载反映了明代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B.传统社会结构解体C.封建礼教束缚解除D.传统观念受到冲击13.明代王艮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乐学歌》:“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
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据此判断,对王艮思想影响深刻的学者应该是A.程颐B.朱熹C.王阳明D.顾炎武14.晚明时期,徐光启曾说:“私通者,商业。
官市不开,私市不止,自然之势也。
又从而严禁之,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
”据此可知“海禁”政策A.导致了沿海地区的严重贫富分化B.严重阻碍了中外正常的文化交流C.有效维护了东南沿海的社会安定D.使民间海外贸易走向畸形发展15.明末清初出现了著名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他们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命题,譬如“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知古必先通今”“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
这反映了三大思想家A.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B.呼吁清政府进行政治改革C.仍然属于儒家学派的代表D.力图深刻反省明亡的原因16.康熙帝云:“江浙百姓,全赖湖广米粟”;雍正帝则说:“楚地本产米之乡,素为东南所仰给”。
这说明江浙地区A.农业经济已经衰落B.经济结构变化很大C.出现新的经济因素D.不再种植粮食作物17.清代人口由清初的不足一亿,到1850年已达到约四亿三千万。
对于科举考试而言,从清初的顺治年间到清末的光绪年间,乡试的举人名额一般都在1000到1500名之间波动。
这表明A.清代人口总数的持续增长B.考试制度逐步完善C.科举制没有适应社会发展D.社会的流动性增强18.魏源在《海国图志》卷47中说:英国“立九官以治事,九官由众推选,以三年为秩满,贤则留,否则更”。
美国更是“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
这反映了魏源A.对西方民主的感性认识B.反对清朝的专制制度C.希望中国推行民主制度D.向往欧美的民主制度19.1844年,一个英国人搜集了中国生产的各式各样的土布布样送回英国,看能不能按照中国土布的价格在英国生产出来,但是得到的回答却是:“他们在曼彻斯特不能按照同样的价格生产那种布匹,更说不上按照这种价格在中国出卖了。
”这主要说明A.英国机器大生产在中国优势不明显B.中国棉纺织技术优于英国C.传统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相对落后D.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20.徐继畲在1844年《瀛寰志略》手稿中,“英吉利”一节写了2429字,使用了21个“夷”字;而1849年最后辑著成的书稿中,这一节长达7620字,却没有使用一个“夷”字。
这种情况说明当时的中国A.鄙视西方的心理转向崇洋B.朝贡外交转向了近代外交C.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D.向西方学习已成时代潮流21.1851年,英国举办伦敦世界博览会,当时维多利亚女王以国家名义,通过外交途径,邀请十多个国家参展。
作为上海开埠后第一批来沪闯荡的广东商人徐荣村,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装成12捆前来参展,最终脱颖而出,独得金、银大奖。
这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清政府重视海外市场的开拓C.西方机器产品未被世人接受D.中国传统手工业仍具明显优势2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贸易部强调,英国政府“不但不去压迫中国政府使其放松所制定的规章”,而且“将要对中国政府在抵抗对它的政权和行政的不法侵犯方面给予道义上的支持”。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英国政府试图与清政府建立完全平等的外交关系B.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迫使英国放弃了领事裁判权C.自由主义原则的确立改变了英国的对外贸易政策23.下表为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对外部分借款的概况,由此可知当时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不断扩大B.洋务运动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性C.清军的近代化程度逐渐提高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革命24.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造之器”的工厂;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办得最成功的“与洋人争利”的官督商办企业。
它们的共同点是A.使用“制造之器”的工厂B.与洋商争利C.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官督商办25.《光绪三十三年福建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记载:“宁波、上海两处所出土布,运至本口(福建)销售,未见合算。
而本地用洋纱织成之棉布一宗,售价较为便宜,是以人多购置。
”这说明A.传统棉纺织业出现了异化B.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加速C.西方侵华转向了资本输出D.中国对外贸易的逆差加大26.1879年,美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圣约翰大学,即今天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
1906年,英国、美国、加拿大三国教会在北京合办协和医学堂,即现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前身。
据以上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有必要对传教士传教权的评价做根本性的调整B.外国传教士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C.美国教会在当时在华各国教会中影响力最大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在日益加深27.“‘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
……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
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
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
”近代中国,类似情况屡见不鲜。
这主要说明中国当时A.经济发展由外部环境决定B.近代化发展道路举步维艰C.侧重轻工业而偏废重工业D.民族工业忽视了市场开发28.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接到宣战诏书的两广总督李鸿章却复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从而产生了“东南互保”协议。
该协议的签订A.说明地方已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B.有利于江南地区的相对稳定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29.1907年,日本早稻田大学中国留学生毕业纪念题名录共有95人题词,其中62人附记国籍,写法如下:支那18人,清国12人,中国、中华7人,不附国号者25人。
这反映出当时A.附国籍者有民族自豪感B.革命发展引发知识分子分裂C.王朝意识受到严重冲击D.朝廷腐败遭到爱国士人不满30.晚年的严复对《天演论》有所反思:“万物流变、演进,自由、平等、博爱,就像庄子说的‘仁义’”“只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
对严复上述言论理解准确的是A.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B.运用西方进化论批判传统文化C.更加客观评价社会进化学说D.进一步宣扬西方社会进化思想31.近代报纸是外国人首先办起来的。
19世纪50年代起,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开始办报,1895年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办报,鼓吹变法。
《时务报》最多时日销一万七千份,成为当时国内最受欢迎的一份报纸。
材料主要反映了A.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C.中国办报深受西方的影响D.报纸具有宣传政治主张的功能32.近代以前,中国历史上的新风气往往兴起于北部边境。
中华文明每遭遇动荡时期,总是通过吸取周边世界的能量实现复兴与扩张……但是,宣告新时代的南来之风从真正意义上席卷中国大地,可以说是从近代开始的……近代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从南方开始复兴之路的时代。
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33.1896—1911年中国铁路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新建铁路总里程约为此前的22倍。
下图为铁路投资构成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