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大学再次被爆歧视亚裔.doc

合集下载

2015年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试卷(题

2015年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试卷(题

2015年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名词解释5. 应用文写作7. 现代汉语写作名词解释1.美国当地时间17日上午,非营利组织“大学生公平录取”向马萨诸塞州联邦巡回法庭提起诉讼,指控全球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录取政策存在“种族歧视”。

美国另一所知名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也因此被告上法庭。

该组织在起诉声明中称,哈佛大学录取新生时,通过人为限制亚裔学生的人数,提高其他族裔申请者录取率。

白人、拉丁裔和非洲裔申请者得到人为照顾,而许多更优秀的亚裔学生被拒之门外。

该行为违反最高法院2013年的规定:终止“种族倾向”录取政策。

原告“大学生公平录取”组织还将这种“令人讨厌”的行为与20世纪初美国大学对犹太人的歧视进行类比。

正确答案:(1)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

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包括艺术、慈善、教育、学术、环保等等。

它的运作并不是为了产生利益,这一点通常被视为这类组织的主要特性,同时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等重要特征。

(2)种族歧视:是指一个人对除本身所属的族群外的人种或民族,采取一种蔑视、讨厌及排斥的态度,并且在言论行为上表现出来。

在现代,种族歧视开始于殖民时代,在以政府形式的种族隔离制度等制度为首的时期达到了顶峰。

(3)拉丁裔:又称为西班牙裔,是指移居到美国或加拿大的拉丁美洲讲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的人。

美国人称拉美裔人为“西班牙裔”(Hispanic),实际上他们和西班牙人不同,是欧洲人和当地印第安人的混种。

因此,在种族歧视时代,美国人把他们视为有色人种,属于被歧视范围之内。

(4)最高法院:即美国最高法院,是美国联邦法院系统的最高审级和最高审判机关,是唯一由宪法规定的联邦法院。

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的9名终身法官组成,其判例对全国有拘束力,享有特殊的司法审查权,即有权通过具体案例宣布联邦或各州的法律是否违宪。

美国大学平权法案之存废管窥

美国大学平权法案之存废管窥

美国大学平权法案之存废管窥张舒丽1,张睦楚2(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2.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云南昆明650500)摘要:美国大学平权法案本质上是一项对高等教育资源进行再分配的补偿举措。

其持续半世纪有余的存废热议实际道出多方主体不满足招生政策分配结果,因此进行外部纷争与内部抢夺的现状。

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得以窥见平权法案的存废困境背后由美国政府、最高法院、高等院校以及受教育者等重要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并形塑的利益博弈格局。

为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多方利益相关者彼此间开启竞相博弈的利益角逐过程。

受各利益相关者未能就资源分配方式达成有效共识,理性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僭越日趋式微的价值理性,现实诉求与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化身为困境温床等影响,美国大学平权法案的存废前景渐趋陷入胶着状态。

追问并廓清平权法案的存废困境,并在此基础上审视其前景走向,可以为优惠性教育政策提供反思。

关键词:美国大学;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招生政策;平权法案;教育公平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742(2023)01-0072-12平权法案①(Affirmative Action )是当今美国社会最具分裂性与争议性的公共议题之一。

[1]作为20世纪60年代非暴力式民权运动的胜利果实,其不仅为长期处于边缘地位的被压迫者提供在就业、教育领域内平等发展的历史机遇,而且彰显着有色人种突破悲剧性宿命并实现“种族色盲”之理想社会的不懈努力。

然而,这项怀揣着美好愿景的招生政策在大学领域实施不过数年,便招致主流族群的敌对情绪。

以20世纪70年代最终由最高法院接手并审判的诉讼案件“巴基案”(California v.Bakke )为开创标志,因先天根基软弱而生成的“反向歧视”的帽子正亦步亦趋地跟随平权法案,让本应有所缓和的族群矛盾甚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1世纪主动涉入诉讼案件中2023年1月第39卷第1期高教发展与评估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Jan.,2023No.1,Vol.39基金项目:云南省社科联志愿服务项目“青年学人与学院社区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KPZYFW202294)作者简介:张舒丽,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高等教育。

饱受争议的美国平权法案

饱受争议的美国平权法案

那么同样背景的白人申请者的录取概率 将是36%,黑人或者拉美裔的申请者的
法案的概念就已经被提出。当时这一政 策的主张是为了帮助刚从奴隶制度中解
在本案中,原告(即“学生公平录取 录取概率将会是77%—95%。
放的少数族裔们真正获得独立,由政府
一场由数百名亚裔人士参与的集会上,人们打出了“以多样性名义进行歧视是错误的”等标语(图/网络)
理由是哈佛大学采取了有种族意识而非 美国的数量却在显著上升。
持在6%左右。
52
种族中立的招生政策。2019年10月,美国
根据原告统计的数据,亚裔学生在
不仅双方各执一词,哈佛大学的在
法 治
联邦区法院最终做出了有利于哈佛大学 各项客观测试中的得分往往都是最高的, 校学生、校友以及校外群体也在这场诉讼

的判决,但这并非该案件的终点。时至今 但在例如性格评价等主观测试中往往得 中纷纷站队、对簿公堂。为何哈佛大学要

着这一案件,美国教育领域历来饱受争议 显示,如果某一特定亚裔申请者(参考高
的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再次引 中成绩,大学申请考试成绩,课外活动经 平权法案的前世今生
发了人们的激烈讨论。
历以及家庭背景)有25%的概率被录取,
早在美国内战后的重建时期,平权
陷入争议的哈佛大学招生政策
行政命令中。
而言,这一政策无疑是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织而言,这一政策都将带来少数族裔学生
今日,美国的平权法案是指由一系列 的。那么为什么在很多州和联邦政府层面 获得更多深造机会及大学实现多样化教
法律、政策、行政行为组成的“旨在结束 这一政策有时并不受欢迎,而在社会上又 育环境的双赢结果。对于反对者而言,这
究竟该给少数族裔提供多少帮助,这永 远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与此同 时,用额外的帮助来解决过去的歧视,用 新的歧视来解决旧的歧视,这究竟能否 达到公平同样是一个问题。尽管歧视存

关于林书豪的励志故事

关于林书豪的励志故事

关于林书豪的励志故事我可以接受失败,但绝对不能接受未奋斗过的自己。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林书豪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关于林书豪的励志故事1:林书豪并非出身篮球世家,他的父母身高都在1.68米左右,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从中国台湾移民到美国。

两个人从未参与过任何有组织的篮球赛,但他们会看NBA的比赛。

母亲是“J博士”的粉丝;而父亲林继明则会每周三次带着三个儿子到篮球场上打球。

初进高中时,林书豪只是一个1.60米高和56.7公斤重的瘦弱球员,一点都不起眼。

不过到了高中最后的一年,他已长到1.85米,并且带领帕洛阿尔托高中夺取了马萨诸塞州二级赛的冠军,令全美知名篮球高中天主圣母高中不得不俯首称臣,而林书豪本人也初露峥嵘。

而且和大多数有篮球天赋的球员不一样的是,林书豪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他在美国大学入学测验数学甚至拿到了满分。

林书豪当年虽然是北加州高中二级赛的最佳球员,不过当年申请NCAA(美国篮球大学联盟)第一级学校的奖学金时,还是受尽了白眼。

因为那些名校的教练都不相信一名亚洲裔学生能成大器。

根据统计,目前在美国大学NCAA第一级的学校中,亚裔学生只占4%。

林书豪当年不想为堪萨斯或肯塔基大学这两所NCAA的名校效力,他只将简历和刻有自己比赛集锦的DVD寄往全部八所常春藤盟校、加州的斯坦福大学以及他梦想加入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并得到了四所学校的答复。

对于自己在太平洋十校联盟中的两所目标高校,林书豪回忆道,UCLA“根本不感兴趣”,斯坦福则“虚情假意”;斯坦福大学接待的人“把我的姓氏读成了‘伦’”。

经过4年的努力,现在的林书豪可谓小有成就,也让当年看不起他的那些大学教练大吃“后悔药”。

“现在回头来看,”现执教圣克拉拉大学篮球队的前UCLA队助教凯利·基廷对《旧金山纪事报》表示,“林书豪很可能成为UCLA的首发控位。

”最近连续七场比赛,华裔小子林书豪让全世界所有的人所振奋,连平时不看NBA的人都知道了这个近来红的发紫的家伙。

西藏拉屋铜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西藏拉屋铜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西藏拉屋铜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西藏拉屋铜锌矿床位于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的东北部,是目前西藏发现的重要金属矿床之一。

本文将对拉屋铜锌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以及找矿方向进行概述。

一、拉屋铜锌矿床地质特征1.岩性:拉屋铜锌矿床所在区域由夏日曼曲岩组、奇泊岩组、雅布藏期吕梁岩带、高原火山岩和侵入性岩体组成。

2.构造:拉屋铜锌矿床地处阿里-青藏高原分界带并位于拉萨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结合部位,是拉萨板块向北快速运动所引起的大规模构造活动区域。

3.矿体形态:拉屋铜锌矿床主要赋存于云杉岩、页岩等岩石之中,主要成矿物质为铜、锌和铅。

矿体呈层状和脉状分布。

4.成矿期次:拉屋铜锌矿床的成矿主要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热水成矿期、中期多金属成矿期和晚期铁-铜成矿期。

二、成矿地质条件1.区域构造条件:拉屋铜锌矿床位于阿里-青藏高原的分界带,并受到拉萨板块向北运动的影响。

这种特殊的构造背景创造了成矿的基础条件。

2.岩浆热液活动:拉屋铜锌矿床所在区域存在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热液充注。

这种活动会使得地下热水升温、富集成矿元素,并形成热液矿床。

3.成矿物源:拉屋铜锌矿床主要矿物成分为铜、锌和铅,这些矿物元素来自于区域内的夏日曼曲岩组、奇泊岩组、雅布藏期吕梁岩带、高原火山岩以及侵入性岩体等。

4.沉积作用:拉屋铜锌矿床以层状和脉状分布为主,这些矿体往往赋存于云杉岩、页岩等岩石之中,这种沉积作用就是促进矿体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找矿方向1.结合区域构造探测:拉屋铜锌矿床位于阿里-青藏高原分界带,是构造活动区域,因此在结合区域构造探测方面具有较大的发现潜力。

2.重点探测富集带位:拉屋铜锌矿床矿体呈层状和脉状分布,因此在重点探测矿体富集带方面会更容易发现新的矿体。

3.注重沉积地质特征:拉屋铜锌矿床的成因受到了沉积作用的影响,因此在注重对沉积地质特征的探测方面可以发现更多的矿体。

4.矿化特征分析:拉屋铜锌矿床主要矿物成分为铜、锌和铅,因此在矿化特征分析方面可以找到更多有利矿体。

谈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中针对亚裔的“平权歧视”

谈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中针对亚裔的“平权歧视”

* 基 金 项 目:本 文 为 河 北 省 社 会 科 学发 展 研 究课 题 ( 0 9 3 0 )“ 离 、融 合 与 多元 — — 美 国 华人 教 育研 究” 的 阶 段 20017 隔
性 成果 之 一 。

5 5 ~
的 录取率 一直 低于考 生整 体 录取率 。
E A U 的报告认 为对亚裔 申请 者的拒绝率很 高是 由 C S
高 教 研 究
现 代 教 育 科 学 M ODERN EDUCATI ON SCI ENCE
2 0年 第 6期 O1
谈 美 国 高 等 教 育 领域 中针对 亚裔 的 “ 权歧视 ’ 平 ’
陈 迎 雪
[ 摘
要 ] 尽 管 美 国平 权 法 案 的 初 衷 是 帮 助 受歧 视 群 体 争 取 教 育和 就 业 的平 等 机 会 ,但 具 体 落 实到 大
增 长 不 到 4倍 @。
大学 洛杉矶分 校 、哈佛 大学 、斯 坦福 大学 、普林 斯 顿 大学 、布 朗大学 都公 开 承认他 们对 亚裔 考生 采取
了区别对 待政 策 。这些 著名 的大 学对 亚裔 设置 了怎
样 的 入 学 限 额 ? 是 否 与 白人 考 生 具 有 相 同 水 平 的 亚
学招 生 问题 上 时 ,华 裔 及 其 他 亚 裔 不仅 得 不到 与 美 国 其 他 少数 族 裔 同样 的 待 遇 ,反 而 因 族 裔 背景 受 到 严 格 限制 ,形 成 美 国 高等 教 育领 域 中 的 “ 权 歧 视 ” 这 样 一 种新 型 的 种 族 歧视 。 平
[ 键 词 ] 华 裔 美 国教 育 平 权 歧 视 关
就是 “ 平权 ”歧 视 ,长期 继续 下 去 ,将 对 高素质 的 亚 裔学 生极 为不 利 。伴 随问题 的扩 大化 ,有 关 “ 种

美国院校招生 存隐晦的种族歧视

美国院校招生 存隐晦的种族歧视

美国院校招生存隐晦的种族歧视据美国《世界日报》综合报道,纽约市长白思豪认为,纽约市资优高中存在少数族裔过多的问题,虽然他没有明言,但他担心的是这些高中亚裔学生太多;平等机会中心一项最新研究也发现,哈佛、麻省理工学院(MIT)等精英大学招生时,对亚裔学生存有歧视。

据指出,纽约市一所资优高中的亚裔学生占七成以上,白思豪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将目前招生按照测验成续优劣的择优模式,改为招收全市每所初中成绩为前7%的学生。

白思豪此举固然能使该市资优高中学生族裔多元化,但是为了给成绩较差的学生腾出位子,却把许多更符合资格的亚裔学生拒于门外。

这种隐晦的种族歧视不是最近才发生,平等机会中心研究员艾希亚⋅永井(Althea Nagai)引用研究显示,白人学生一般以SAT成绩1400分申请一所精英私立大学得以获准,亚裔学生需要SAT成绩达到1540分才有可能,非裔学生只需要1090分,西语裔学生只需要1270分。

永井在最近发表的报告《亚裔学生太多:菁英大学招生的平权歧视》(Too Many Asian Americans: Affirmative Discrimination in Elite College Admissions)中,检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的招生发现,只有加州理工学院招生时未将族裔因素列入考虑。

永井指出,加州理工学院大学部亚裔学生自2000年以来激增,如今约占该校学生人数四成。

但将族裔列入招生因素的麻省理工学院,亚裔学生增加的现象在1990年代受到遏止,自1995年以来,该比率下降至如今的26%。

哈佛将族裔和先人余荫(legacy connection)因素都列入招生考虑,该校亚美学生从未超过21%,之后更降至17%,这个比率维持25年以上,即使在美国的亚裔人口近年大增(1960年至2010年,美国亚裔人口成长十倍以上)。

亚裔形象略刻板院校鼓励亚裔全面发展

亚裔形象略刻板院校鼓励亚裔全面发展

亚裔形象略刻板院校鼓励亚裔全面发展据美国中文网报道,美国教育现存的两个可悲事实:K12年级学生(即高中三年级学生)正在落后于其他国家,目前学生们对于STEM学科的重视度也不够。

(STEM学科指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

很多人会认为,顶尖大学将会喜欢那些在数学和科学上表现卓越的申请者,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起码对所有美国人来说。

每年,很多有着高GPA和高SAT分数的亚裔美国人都被哈佛等其他常春藤盟校不公正的拒之门外,这些亚裔学生往往还展现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包括获过很多奖等。

这些顶尖学校在过去的20年内招收亚裔学生的录取率维持在14-18%,然而在此期间,18岁到21岁的亚裔美国人的数量却翻了倍。

很多研究都指出了针对亚裔美国人歧视的可能根源。

丹尼尔·戈登和托马斯·艾斯彭斯德表示,相对其他种族,亚裔美国人往往被设有更高的标准。

罗恩·伍兹则表示,“配额制度”已经在发生。

另外一个对亚裔美国人的广泛刻板印象则是:他们缺乏足够的创造力和领导能力,也不愿意承担风险。

在最近CNN发表的一篇文章里,亚裔学生甚至被贴上了“考试机器人”的标签。

但是,这些常见的“刻板印象”往往是基于早已过时的旧观念并加以夸张。

如果以一个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就会得出一个不同的结论。

从创造力来说,很多亚裔美国人已经成为顶尖的工程师和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科技创新。

据路透社报道,亚裔美国人在世界前20名材料科学家中占了11席,比例高达55%。

在MIT技术评论的“不到35岁的35个发明家”榜单上,12人是亚裔美国人。

抛开科技领域,亚裔在其他领域的能力也不容小觑,比如世界级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奥斯卡小金人得主李安以及著名时尚设计师王薇薇。

由考夫曼基金会公布的一份2012年研究指出,尽管亚裔美国人占美国总人口的不到6%,但在2006到2012年工程和科技创业(包括自己创业和与人合伙)里比例却达到42%以上。

STEM专业到底有多吃香?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5年最适合STEM毕业生求职的城市榜单,供大家选择参考哦!1.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每千份工作中STEM专业的员工数量:156STEM专业的平均年薪:91,900美元2. 加州,圣何塞-桑尼韦尔-圣克拉拉每千份工作中STEM专业的员工数量:185 STEM专业的平均年薪:117,800美元3. 科罗拉多州,博尔德每千份工作中STEM专业的员工数量:140 STEM专业的平均年薪:91,100美元4. 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教堂山每千份工作中STEM专业的员工数量:122 STEM专业的平均年薪:85,000美元5. 华盛顿州,西雅图-贝勒尤-埃弗雷特每千份工作中STEM专业的员工数量:121 STEM专业的平均年薪:98,500美元6. 华盛顿州,肯纳威克-帕斯科-里奇兰每千份工作中STEM专业的员工数量:91 STEM专业的平均年薪:91,300美元7. 旧金山-圣马特奥-雷德伍德城每千份工作中STEM专业的员工数量:108 STEM专业的平均年薪:103,900美元8. 华盛顿-阿灵顿-亚历山德拉每千份工作中STEM专业的员工数量:117 STEM专业的平均年薪:99,700美元9.得州,休斯顿-舒格兰-贝墩每千份工作中STEM专业的员工数量:73 STEM专业的平均年薪:94,800美元10. 棕榈湾-墨尔本-泰特斯威尔市每千份工作中STEM专业的员工数量:89 STEM专业的平均年薪:82,700美元。

《美国小说》影评

《美国小说》影评

《美国小说》影评《美国小说》是一部由马特·拉特纳执导,于 2022 年上映的电影。

影片以一位黑人作家蒙克的经历为主线,探讨了美国社会中存在的种族问题。

影片一开始,蒙克在上课时把“黑鬼(nigger)”这个词堂而皇之地写在了黑板上。

结果下边一个白人女生不干了,说这个词让她感觉受到了冒犯。

蒙克感到无奈,他说我一个黑人都没感到冒犯,你们还忍受不了吗?女生愤而离开教室,回手就是一个举报(我猜)。

校领导对蒙克的口无遮拦也很头疼,他们找来蒙克谈话,跟他说要不休个长假?说实在的,这要不是因为蒙克本人是个黑人,估计他饭碗就丢了。

这几年在美国,一句话不对就丢了教职的大学教授比比皆是。

2020 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商学院的一名教授,在课堂上提到中文会使用“那个”一词,学生认为他此举侮辱黑人学生并举报。

随后,学校“暂停”了他的工作。

这要是让美国人听到那首《阳光彩虹小白马》,大张伟老师妥妥被封杀。

美国大学之所以搞得这么草木皆兵,是因为有一种叫做“取消文化”的意识形态在美国大行其道。

“取消文化”大概意思就是,如果你的文章或是过往行为中有政治不正确的表现,那你说话的权力将会被“取消”。

比方说特朗普卸任美国总统之后,打算按照惯例写一本回忆录,他声称自己这本是“万书之王”。

结果呢,根本没有出版社敢出版他的自传。

就有出版商表示,出版特朗普的传记带来的麻烦“可能远超过收益”。

在政治正确面前,哪怕你是少数族裔也未必能全身而退。

在电视剧《傲骨之战》里,主人公戴安娜加入的律所是一家黑人主导的事务所。

这家事务所一度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御用法律顾问。

结果特朗普上台了,事务所很可能失去白宫的生意。

因为这家事务所由黑人主导,他们在政治上天然反对特朗普,这可咋整?他们需要找一位支持特朗普的人去说服白宫。

找来找去找不到,合伙人 Cain 不得不说出了心中最大的秘密——他在大选时投了特朗普一票。

最后由 Cain 出马,保住了白宫的生意。

可当这位英雄凯旋的时候,却遭遇了同事们异样的目光——Cain 是叛徒。

二十一世纪大学英语课文翻译

二十一世纪大学英语课文翻译

U2富克斯·巴特菲尔德当郑金枝的父亲用积蓄的钱为她买了一张票,让她乘上一条将带她离开越南的渔船时,她才9岁。

对这个家庭来说,将金枝送上小船,置身于陌生人中间,是一种令人心碎、代价昂贵的牺牲。

他们只愿她最终能到达美国,在那儿受到良好的教育,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对小女孩来说,这是一次充满危险的艰苦旅程。

在小船到达安全之地以前很久,食物和水的贮备已经用完。

当金枝最终到达美国后,她又不得不同一连3个收养家庭相处。

但是当她1998年从圣地亚哥的帕特里克·亨利中学毕业时,她取得了全优的成绩以及这个国家最享盛名的几所大学提供的奖学金。

“我必须取得好成绩,”这个现为康奈尔大学二年级学生的19岁姑娘说,“这样我才对得起在越南的父母。

”金枝是一群聪明伶俐、积极进取的美籍亚裔中的一员,他们正突然潮水般地涌入我们最好的大学。

虽然美籍亚裔只占全国人口的2.4%,但他们在哈佛的本科生中却占了17.1%,在麻省理工学院占了18%,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占了27.3%。

为什么美籍亚裔的成绩这样优秀呢? 他们是否像一些陈旧的看法所暗示的那样是些埋头用功的学生? 他们是否有更高的智商? 或者在我们一向珍视,但也许已经丢失的价值观----如敬业、家庭和教育等方面,我们是否可以向他们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呢?并非所有的亚裔人都学得一样好;比如,没受过什么教育的柬埔寨难民的孩子就常常需要特殊的帮助。

许多美籍亚裔人不喜欢被称为“模范的少数民族”,他们感到这是美国白人的逆向歧视----虽与1965年以前排斥大多数亚洲移民进入美国的法律截然不同,但仍是一种偏见。

亚裔年轻人的成绩已经引发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研究。

也许最令人不安的结果来自于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哈罗德·W·斯蒂文森进行的研究。

他将芝加哥和明尼阿波利斯7000多名幼儿园、一年级、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同他们在北京、台北和仙台的同级伙伴作了比较。

在一组数学测试中,美国学生在所有的年级层次上都考得最差。

北美的逆向歧视

北美的逆向歧视

有些人认为欧美国家向来讲求公平,然而,貌似公平的背后,却处处充满着不公和歧视。

掌握着社会主流权力的人,常常制造着各种“劣行”。

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有很多是专门针对中国人的逆向歧视。

绩差生有入学优势美国的大学录取除了参考考试成绩外,还有着许多令人难以接受的标准,最搞笑的是美国西部一些州实行的“家庭考验”标准。

该标准是看哪个考生的家庭更差,比如家长有吸毒、酗酒、抢劫、家庭暴力或坐过牢的,该考生将在大学录取面试时,因为“经受过考验”而优先被录取。

于是,许多非裔考生因家庭破败不堪而击败优秀的亚裔考生被录取。

这种现象,被称为逆向岐视。

究其原因,其实是政党为了拉选票而制定的法律,结果导致学习成绩优秀的华人学生,往往被拒之于名牌大学之外。

从旧金山市威廉姆斯学院毕业的王孜立,是一个极其优秀的中学毕业生,他在威廉姆斯学院同时进修政治、经济和数学三个专业,履历可谓是光彩夺目,非常符合美国名牌大学入学的要求。

然而,2013年王孜立申请大学时,却接连被耶鲁、普林斯顿和斯坦福等长春藤名校拒绝,哈佛大学也只是把他列在“等待名单”上,意思是如果有被录取的人退出了,他才有希望被录取。

如果王孜立没有一个非裔同学马克,他也许就不会那么愤怒了。

马克的各科成绩都没有王孜立好,而且只读了政治专业。

然而,马克却得到了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三所长春藤名校的录取通知书!王孜立感觉受到了羞辱,向四所名校董事会提出了投诉。

但是,四所学校无一例外地不给予任何回应。

此事在美国引起了很大反响,亚裔人士普遍为王孜立感到不公平。

目前,王孜立向美国联邦教育部人权办公室投诉这四所学校逆向岐视亚裔学生。

法律界人士分析认为,王孜立的胜算不大。

因为在美国,想动摇一件既成的事情,难如登天。

2014年,加州参议院更是通过了一项极其恶劣的提案:北美的逆向歧视p 阳光42. All Rights Reserved.限制亚裔学生入学的比例,提高西裔和非裔学生入学的比例,具体方法竟然是按人口比例分配。

有机会我也要做村官——哈佛ABC渴望回馈社会

有机会我也要做村官——哈佛ABC渴望回馈社会

T oGo62014年12月05日第23期预留学在中西双重文化相互撞击与交融中长大的Jimm y ,哈佛华裔身份让他产生了什么样的感触?在令人艳羡的外表下,他又经历了哪些困惑与迷茫?作为哈佛校友面试官的他,又能为怀有哈佛梦的学子提供哪些中肯的建议?见习记者_夏媛媛编辑_邓茗文摄影_董德有机会我也要做村官两岁随父母到美国,在接受美国公立小学、初中教育后,考入美国顶尖私立男校可利贞学校(Co ll e g ia t e Sc h o o l ),在度过难忘的四年高中生涯后,2004年,十七岁的Jim m y 被哈佛商学院录取,成为父母最大的骄傲。

然而,作为生长在美国的亚裔新移民,学业成功的背后,也潜藏着不为人知的压力。

亚裔的压力:冲破刻板印象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众媒体就将亚裔美国人描绘成“模范少数族裔”,意指他们已成功实现美国梦并且充分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如今,这种观念在美国社会依然存在。

长期以来,亚裔的整体学术成绩均高于其他族裔,美国社会由此形成了“亚裔学生都很聪明,数理成绩好,做事循规蹈矩”的刻板印象。

美国人的刻板印象忽略了亚裔人群的多元性,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亚裔的发展空间。

“很多亚裔的孩子数学很好,研究生去美国也学数学、计算机一类的专业,工作时老板会倾向于录用亚裔从事数学、计算机相关的工作。

但并不是每个亚裔孩子都喜欢这类专业。

”y 告诉《留学》,他就不大擅长数学,而更喜欢哲学,到哈佛学习的是经济学专业。

Jim m y 认为,新一代亚裔不仅要向美国社会展现真实的自我,冲破刻板印象,树立新形象,更要做好自我定位,游刃有余地完成双重文化的交融,而不是为其所困。

在这种切身感受之下,他高中时就曾加入一个帮助亚裔孩子更好融入美国社会的俱乐部。

这个俱乐部的宗旨就是帮助亚裔孩子学会冲破美国社会的刻板印象,树立信心。

作为新移民,Jim m y 表示,亚裔在美国的学习、生活仍然会有作为少数族裔的额外压力。

虽然从小生长在美国,Ji m m y 仍然感受到自己需要接受和适应两种文化价值观—一种来自自己的华人家庭,一种来自家庭之外的美国社会。

在美国亚裔真的不如黑人吗

在美国亚裔真的不如黑人吗

在美国亚裔真的不如黑人吗有人说,美国存在一种鄙视链,那就是:亚裔不如黑人,黑人不如白人。

这是真的吗?下面就来为大家解读在美国亚裔真的不如黑人吗?1、babyquant一个族裔在美国的地位,更多是这个族裔的精英决定的,不是这个族裔的整体平均收入决定的。

这句话接受了再往下读,否则无法交流。

美国的黑人,有逆天的奥巴马当总统,托马斯当最高法院大法官,乔丹、科比篮球巨星,无数歌星、影星,参议院、众议院也不少,这些人奠定了黑人在美国的地位。

大学录取也一样,学校更看重20、30年后这个校友能为学校带来什么,而不是过去3年你考试得了多少分。

一万个在硅谷捣鼓网页、数据库的码农,对社会的影响力,对学校声望的提升,也远不如出了一个奥巴马。

你可以鄙视奥巴马成绩差,鄙视他政策不好,鄙视他忽悠上位,抱怨他加税,抱怨他养穷人,抱怨他带来非法移民,但你也得接受这么一个事实——他当了美国总统,而全部亚裔没有一个人做到。

我从来没有看到哈佛说“啊,我们出了一个黑人总统,他让我们国家的债务增加了10几万亿美元;啊,我们看错了人;啊,我们培养了一个不好的学生。

”从来没有!哈佛从来都以培养了第一位黑人总统为荣!所以亚裔让哈佛放弃招收黑人,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平庸的潜在的码农,可能吗?华人提高在美国地位的方法并不是状告哈佛,这其实很搞笑,犹太人录取率这么高是状告哈佛得来的?华人应该积极从政,竞选众议院、参议院、部长、总统、大法官,不管他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不管他支持AA还是反对AA,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她是华人。

不要动不动说哪个华人议员是汉奸,这是窝里斗,很幼稚,你自己又当不了议员,人家当上了又去拆台。

当然,你可以接受,可以不接受,反正华左融入白左,华右融入白右,华人就融入美国了。

2、复出东门采药去问这个问题之前我也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从来没有人问过“在美国,华人的地位有印第安人高吗”?之所以会问黑人,是因为大家都看到了黑人当中确实有一小部分在美国风生水起。

美国种族歧视(中英)

美国种族歧视(中英)

种族歧视racial discrimination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外来移民对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与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其发展进程中,也一直伴随着不和谐的音符,这就是种族歧视。

The United States is a country of immigrants. To the united nation'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birth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prosperity, Immigration has made a profound impact. In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it also has been accompanied with not harmonious musical notes, which is the racial discrimination.美国的种族歧视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尤其是对黑人的歧视。

随着黑人法典和奴隶法的废除,以及一系列黑人公民权利法的制定,美国黑人的政治和社会地位一度有所改善;然而,1877年,南方重建时期结束,种族主义者大肆反击,人权再度恶化;直到1909年,人权运动开始有组织的进行,例如Martin Luther King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黑人的处境才真正意义上有所改善。

分析当今的美国种族现状,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

由此看来,这是条漫长的道路。

America's racial discrimination has a profound historical origin, especially to the discrimination of blacks. With the black code and the slave law abolished, and a series of black civil rights law drafted, the American black political and social status was improved; However, in 1877, the period of the reconstruction was end, racist counterattacked the society that made the situation of the human rights turn bad again; Until 1909, the human rights movement was organized, such as Martin Luther King had published a speech called《I have a dream》,which made black’s situation improved. Analysi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ace in America,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t seems that it's a long way.隐形的种族歧视现象大量存在。

美国加州宪法修正案 (五) 与“平权法案”-比较法论文-法学论文

美国加州宪法修正案 (五) 与“平权法案”-比较法论文-法学论文

美国加州宪法修正案(五) 与“平权法案”-比较法论文-法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美国加州宪法修正案(五) 即SCA5风波, 实际是有关加州大学入学标准是否加入种族考量的又一次拉锯, 是有关教育平权系列司法判例的最新案例。

该风波和Fisher案一样, 都是对教育公平政策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的摇摆和争执。

华裔普遍重视子女教育, 且华裔子女普遍读书成绩优秀, 以配额或者加分为手段、以照顾少数族裔升学为目标的平权法案恰恰限制了华裔子女进入一流大学就读, 对华裔构成逆向歧视。

美国加州宪法修正案(五) 所显现的教育公平问题, 是全球性的复杂话题, 是程序正义与补偿正义的再次博弈。

只有下好起手棋, 不断消除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 才能促进教育向地区公平良性发展。

关键词:美国; 加州宪法修正案(五) ; Fisher案; 教育公平;Abstract:California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 5, namely SCA5 storm, is actually another seesaw battle about whether theadmission standard of the universities of California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race. It is the latest case of education series of equal rights in judicial cases. Both SCA5 storm and Fisher case, are the swing and disputes of the education fair policy under the new social environment. The Chinese-Americans usually attach importance to children education, and their children can get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TheAffirmative action which takes care of ethnic studies by means of quota or bonus points as the goal, restricts the children of Chinese-Americans from attending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becomes anti-discrimination against Chinese-Americans. Education fairness, as shown in SCA5, California, USA, is a global complex topic and a game between procedural justice and compensatory justice.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antly eliminate the factors affecting education fairness and promote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o regional fairness by playing the upper-hand move well.Keyword:USA; SCA5; Fisher Case; Education Fairness;美国加州参议院提出的加州宪法修正案(五) 即SCA5, SCA是Senate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的缩写。

关于美国性别歧视的英文作文

关于美国性别歧视的英文作文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Persistent IssueGender discrimination, a pervasive and longstanding issue, continues to cast a shadow over the societal fabric of the United States. Despite significant progress made in recent decades, women and other genders still face numerous barriers and biases that hinder their full participation and equality in various aspects of life. This essay delves into the root causes, prevalent manifestations, and potential solutions to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root causes of gender discrimination are multifaceted and deeply ingrained in social norms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Historically, patriarchal systems and traditional gender roles have dictated that men are the primary breadwinners and decision-makers, while women are expected to fulfill domestic roles. This divide has led to a societal mindset that views women as lesser or different, thus justifying their subordinate status.In the workplace, gender discrimination manifests in various forms, such as pay inequality, limited careeropportunities, and sexual harassment. Women often earn less than their male counterparts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job, and they are promoted less frequently to higher-level positions. Additionally, sexual harassment remains a significant problem, creating a hostile work environmentfor female employees.Moreover, gender discrimination is not limited to the workplace. It also pervade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political arenas, and social circles. Girls and women are often discouraged from pursuing their passions and ambitions, especially in fields traditionally dominated by men.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also reflects gender bias, as women are still significantly outnumbered in elected positions.To address gender discrimination, it is crucial toraise awareness and promote education. Educating society about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gender discrimination canhelp shift the mindset and create a more inclusive environment. Encouraging girls and women to pursue their passions and ambitions, regardless of gender, is also vital.Policies and laws that protect the rights of women and other genders are also crucial. Enforcing these laws and ensuring accountability for violations can help create a fairer and more equal society. Furthermore, promoting women's representation in decision-making positions can ensure that their voices and perspectives are heard and considered.In conclusion, gender discrimination remains a persistent issue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essential to recognize its root causes, identify its manifestations, and take concrete steps to address it. By raising awareness, promoting education, enacting protective laws, and ensuring representation, we can create a more inclusive and equal society where everyone is treated with dignity and respect. **美国性别歧视: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性别歧视,这一长期且普遍存在的问题,仍然在美国社会的织锦中投下阴影。

平权运动误伤亚裔?——当代美国大学招生中的“种族配额”与“亚裔歧视”

平权运动误伤亚裔?——当代美国大学招生中的“种族配额”与“亚裔歧视”

Affirmative Action Hurt the American Asian Accidentally? --Asian Discrimination and Racial Quotas in American College Admission 作者: 孙碧
作者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广州510631
出版物刊名: 比较教育研究
页码: 96-103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2期
主题词: 美国大学招生 美国亚裔 平权运动 种族配额
摘要:平权运动对促进美国少数族裔争取教育平等权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不满。

近些年,美国亚裔群体认为同样作为少数族裔的他们却被平权运动所伤害,隐形的“种族配额制”成为其子女进入哈佛大学等一流大学的障碍。

这引发了亚裔和哈佛大学之间就招生中是否存在歧视的控告和辩驳、亚裔群体内部就平权运动得失的讨论以及美国社会就平权运动存废的新争议。

问题的实质是不同群体关于平等内涵及其实现形式的不同理解,以及由此展开的政治博弈,它彰显了美国大学招生中种族政治的复杂性。

歧视黑人的例子

歧视黑人的例子

歧视黑人的例子歧视是一种不公平和不道德的行为,对任何群体的歧视都是不可接受的。

然而,历史上黑人经历了许多形式的歧视和压迫。

以下是一些以歧视黑人为主题的例子,旨在展示这些不公正行为的严重性和影响:1. 种族隔离政策:在美国南部的各个州,曾实行种族隔离政策,即所谓的“种族隔离法”。

这些法律规定了公共场所、学校、交通等领域的种族隔离,将黑人与白人完全分离开来。

黑人被迫在劣质的设施中生活和工作,受到各种形式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

2. 奴隶制度:奴隶制度是黑人历史上最严重的歧视形式之一。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黑人被奴役,被视为私人财产,被剥夺了自由和尊严。

这种制度在美国历史上持续存在了几个世纪,对黑人社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不公正。

3. 种族主义言论:在社会中,许多人持有种族主义观念,对黑人进行贬低和歧视。

这种歧视表现在各种言语上,包括种族歧视的诅咒、侮辱和讽刺。

这些言论不仅侮辱了黑人,也煽动了种族仇恨和冲突。

4. 就业歧视:黑人在就业市场上经常面临歧视。

他们往往被拒绝或被剥夺了平等的工作机会,即使他们具备同样的技能和背景。

这种歧视不仅限于低技能工作,也存在于高薪职位和高级职业领域。

5. 暴力对待:黑人经常成为暴力行为的受害者。

警察暴力对待黑人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些事件引发了公众的愤怒和抗议。

这种暴力行为不仅造成了人身伤害和死亡,也对整个社区造成了恐惧和不安。

6. 教育不平等:黑人学生在教育领域也面临歧视。

他们往往接受较差的教育资源,学校设施不完善,教师对他们的期望较低。

这种教育不平等导致了黑人学生成绩和机会的差距。

7. 媒体刻板印象:许多媒体在报道黑人问题时存在偏见和刻板印象。

他们经常将黑人描绘为暴力和犯罪的代表,忽视了他们的正面形象和贡献。

这种媒体歧视加剧了公众对黑人的偏见和歧视。

8. 社会福利不公:黑人社区在许多社会福利方面也面临歧视。

他们往往获得较少的福利和资源,导致贫困和社会排斥的问题。

这种不公正的待遇进一步削弱了黑人社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美国大学喜欢录取什么样的学生

美国大学喜欢录取什么样的学生

美国大学喜欢录取什么样的学生
沈宁
【期刊名称】《国际人才交流》
【年(卷),期】2013(000)004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沈宁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美国大学录取学生的考量依据 [J],
2.美国大学录取率持续走低,亚裔学生或遭歧视? [J], 云阳;
3.中国学生催生美国大学“最难录取季” [J], 郑勇;
4.当代美国大学招生政策公平性的现实悖论与制度困境——以学生录取公平组织诉哈佛大学董事会案为例 [J], 廖伟伟;罗倩茜
5.当代美国大学招生政策公平性的现实悖论与制度困境——以学生录取公平组织诉哈佛大学董事会案为例 [J], 廖伟伟;罗倩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白人种族主义与“逆向歧视”

美国白人种族主义与“逆向歧视”

美国白人种族主义与“逆向歧视”内容提要长期以来美国主流社会对白人种族主义的现实存在与危害的漠视,致使种族歧视行为至今在美国社会各个方面仍普遍存在,不仅给美国黑人造成了难以弥合的精神创伤,而且对美国社会具有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了修正美国历史上对一些弱势群体的不公正与歧视,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和推行了一系列优惠和照顾黑人等弱势群体的政策、法令,即“肯定性行动”计划。

然而,这一计划却激起了从而普通白人男性的强烈反对,引发了“逆向歧视”之争。

关键词美国种族主义“肯定性行动”“逆向歧视”美国是一个种族成分复杂、族群文化多样的移民国家,其中白人占绝大多数。

据2000年人口普查,美国全国人口为281421906人,其中自人人口(含拉丁裔)为211460626人,占总人口的75.1%;纯白种人口(不含拉丁裔)为194552774人,占69.1%。

种族主义是美国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其表现形式就是白人以一种“自我中心”的态度,认为种族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白种人在各方面均远优于其他种族。

从这种反科学的种族“优越论”出发,美国白人自殖民地时期起就对黑人和其他少数族群充满了偏见和敌意,而作为种族主义基本内容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一直是黑人在美国社会中取得进步的主要障碍。

为了使黑人和其他弱势群体能够和白人平等地分享美国的资源,在升学和就业这两个对每一个美国人都利害攸关的问题上,20世纪后半叶美国联邦政府颁布、推行了一系列优惠和照顾黑人等少数族群的特殊政策和法令,即“肯定性行动”(Affirmative Action)计划。

可是,美国很多白人认为,如果依照美国政府推行的“肯定性行动”计划,那么在美国社会中遭受种族歧视之害的实际上是白人。

这个涉及到“逆向歧视”(Reverse Discrimination)的复杂问题,在20世纪末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一、美国的种族关系与白人的种族态度从殖民地时期到20世纪上半期,美国白人精心构筑的种族“壁垒”对黑人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黑人一直遭受着白人公开的种族偏见和歧视,白人对黑人的种族压迫也是公开进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哈佛大学再次被爆歧视亚裔
根据美国新闻媒体报道,美国司法部已对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在招生工作中使用种族考量的做法展开调查,下面就来说说美国哈佛大学再次被爆歧视亚裔。

下面就来看看怎么回事儿吧。

早在,美国哈佛大学早在2015年被曝录取时歧视亚裔学生,那么这一次,哈佛还能洗的白吗?
据了解,目前对哈佛的这些指控构成了2014年波士顿一宗联邦民事诉讼的基础。

这一诉讼指控哈佛大学故意歧视亚裔美国人,对招收的亚裔学生数量设限。

这起由非营利组织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提起的诉讼称,这些做法违反了联邦民权法,要求联邦法官禁止哈佛大学在未来的本科生招生决定中将种族作为一个考量因素。

目前这起诉讼仍在进行中。

司法部根据《1964年民权法案》(Civil Rights Act of 1964)第五条对哈佛大学进行调查;该法案禁止接受联邦资助的机构进行基于种族、肤色和原国籍的歧视。

司法部公民权利部门的两封信显示,哈佛大学曾质疑该部门的调查权利。

根据司法部民权部门代理助理检察官John M. Gore发出另一封落款日期为11月17日的信函,司法部通知哈佛大学,如果哈佛大学在12月1日新的最后期限之前仍未提交上述文件,司法部可能会提起诉讼以强制其遵守规定。

代表哈佛大学的律所WilmerHale合伙人Seth Waxman周一晚间表示,哈佛大学对此不作评论。

司法部发言人Devin O'Malley称,司法部严肃对待任何可能违反个人民事和宪法权利的行为。

他未就正在进行的调查相关细节置评。

据了解,美国为了保证各个种族平等而推行“平权政策”,目的是照顾少数族裔。

在美国,对于平权与歧视的争论,从平权法案出现就没有停止过,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催生了平权法案。

该法案规定,凡是受到联邦及地方政府资助的公立学校都有责任落实平权法案,在招生和工作中采取配额或加分的方式让少数族裔学生优先入学或录取。

但是,亚裔、犹太裔等少数族裔并未从平权法案中得到实际优惠,受益群体只限于非裔、西班牙裔和土著印第安人。

对于亚裔等少数族裔来说,平权法案被指是造成“逆向歧视”的根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