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问题驱动下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探索

实际问题驱动下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探索
实际问题驱动下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探索

实际问题驱动下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探索

江新华姜广峰姜冬青郭玲李秋姝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北京,100029)

摘要

现行的非数学专业线性代数教材各有特色,多侧重理论知识体系建立,有些教材结合现代数学软件、应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于从实际问题出发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引入相关数学概念和理论,再利用这些理论方法,结合数学软件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以实际问题驱动的数学理论教学方法,体现出“实际—理论—实际”的理论发展和应用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理论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际问题驱动、数学理论和应用、创新能力培养

一、 现行线性代数教材的现状

线性代数课程是理工农医经管等学科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考的一门数学课程,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会反复地用到课程的基本知识。目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数学》中,微积分占40%、线性代数占30%、概率统计占30%,由此可见,线性代数课程在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传统的线性代数教材大体上是数学专业高等代数教材的简化版,理论体系比较完善,重视数学基本功的训练。然而,从学生对这门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看,传统的教材也存在若干缺点,可归结为以下几点:1.线性代数课程内容很抽象,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用,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例如,有同学在学过数学建模相关内容后,对我说:“没想到矩阵特征值还有这么多用处!当初学代数的时候一点都不知道,没有好好学。”2.有些概念相当抽象,现行教材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不能或没有给出具体的例子给予解释,学生觉得难懂、难学。3.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没有真正掌握。正因为这样,

对于刚刚接触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说, 由于课程中的概念非常抽象,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用、如何用,给学生的印象是一门“折磨人的”智力训练课,很多学生开始学习不久就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近几年的教材改革取得了很多成果,主要有以下几条思路:

(1)以某种数学软件为平台的方式展开教学:如北京联合大学王信峰、车燕等老师的高专类序列教材以Mathematica为平台[1][2];David Lay的《线性代数及其应用》[3]和北京交通大学王亮等编的《基于MATLAB的线性代数实用教程》[4]。这类教材在讲授课程基本内容后,应用相关专业知识对实际问题数学建模并应用软件平台求解,部分解决了数学知识的应用问题,但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训练有所减弱;

(2)以数学理论知识教学为基础,加强理论应用环节。如:北京化工大学刘慧等人编的《线性代数》[5];李尚志《线性代数》[6]等。这类教材强调基本理论训练,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一些数学建模的思想;

(3)除讲解传统的线性代数教程所含知识外,加入了现代代数学的基本知识内容(如群、环等概念),以清华大学的序列教材为代表[7]。这类教材理论性强,水平高,所以对学生的要求也高,不太适合一般院校的大多数学生。

上述列举的几类教材各有特色。有的侧重于借助数学软件平台,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有的侧重于介绍课程相关理论知识,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介绍了相关数学知识的一

些应用;有的则针对数学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加强数学素养的培养,教授更多的数学理论。他们都有各自的适用对象。

大学的教育任务不仅要培养具有知识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能力的人才。这里的“能力”至少包括学生将来发展应该具备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如何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是十分值得探索的一个课题。我们在这方面结合课程教学作了一些尝试。

二、 实际问题驱动的教学实践探索

在2005年10月上海召开的大学数学课程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报告[8]中说:“数学建模活动的意义所在,正是在于它和各个领域之间的关系,它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把数学教育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上去,在大学,特别是在一些研究型大学里是绝对必要的。”我校一直很注重数学基础课程和教材的建设,《数学建模》和《线性代数》课程都是北京市精品课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线性代数》课程的兴趣和信心一直是我们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导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我们认为:要解决学生学习线性代数课程的问题,首先要引起他们的兴趣,对于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让他们明白“为什么学”,其次,在讲授相关数学概念和理论时,应该让他们明白为什么引入这些概念、为什么要建立相关的理论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有什么用。李大潜教授在第一届数学论坛上说:“数学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到许多重要的数学概念、方法和结论,而且应该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使他们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领会数学的精神实质,知道数学的来龙去脉,在数学文化的熏陶中茁壮成长。为此,应该结合教学课程,使学生了解到他们现在所学的那些看来枯燥无味但又似乎天经地义的概念、定理和公式,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有其现实的来源和背景,有其物理原形和表现的。” [9]当然,数学理论是千百年来人类理性思维的结晶,在各门学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要想在有限的课时内完全展现出她的来龙去脉,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数学理论来源于实际,很多理论方法都是从实际问题的研究中提升出来,高于实际,应用面已远不是原来的实际问题,在很多领域都有她的应用。针对特定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相关的事例,展现如何从中提炼出数学概念,建立相关数学理论,如何用这些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出用数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优势。

在这种“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在教学中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数学建模建立数学问题,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引入相关数学概念,再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引入相关数学理论,然后应用相关数学理论,结合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介绍数学概念和理论建立的必要性和背景,另一方面强调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1:通过考虑运动会成绩记录和奖金计算问题引入矩阵的概念和矩阵运算;

例2:通过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图形变换引入矩阵乘法运算;

例3:通过行星轨道计算问题和化学方程式配平问题引入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

例4:通过信息编码和解码问题引入逆矩阵概念和矩阵求逆;

例5:通过几何向量关系和化学成分结构讨论向量的线性关系;

例6:通过传染病问题和生物种群的发展趋势引入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概念,讨论特征 值和特征向量相关的理论;

例7:通过行星椭圆轨道的半轴计算和化工机械冷却过程中温度分布问题引入相似矩 阵和矩阵对角化概念。

从教学效果看,这些实际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看到了实际问题是如何和数学概念、理论联系起来的,看到了实际问题的数学表述的简洁,从而对数学的基

本概念形成和应用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研究和学习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数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探索自然世界过程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一个完整的数学课程体系,正如一支美妙的钢琴曲。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关注如何把这支钢琴曲完整地呈现给学生,那么对于基础好又懂得欣赏的学生也许是一种享受,但大多数初入大学之门的非数学专业学生却没有这样的欣赏水平和兴致,他们通常认为这是数学家们的智力游戏,与他的专业无关,因此对他们而言,这纯粹是一种折磨,必然会消减他们的兴趣和信心。事实上,有不少学生在学完一部分线性代数课程内容后,就对该课程失去了兴趣,很多同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学下去。

年青的学子们大都有好奇的探索之心,也是为了学习有用的东西来的,并且有创新的渴望。如何让他们保持这份兴趣,怀着好奇之心,继续学下去呢?答案无非是:要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但对于为高考而学、刚从中学毕业的一年级学生,让他们提出和正要学的课程相关的问题无疑是困难的。因此,我们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或直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建立相关数学理论,探讨解决方法。这些理论、方法对于教师和已有的数学理论也许是旧的,但对学生来说是新的,如果引导他们和教师一起去研究我们提出的问题,一起去重新“发现”一次这些理论和方法,无疑会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去思考、研究、总结,从而建立相应的数学理论和方法,让他们“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让同学们在分析、研究、总结过程中自觉形成从实践到理论、从民歌到音乐的升华,使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这里,我们以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内容为例举一个例子:

问题:考虑在某一地区某种传染病流行期的发展情况. 该传染病可以治愈, 但治愈者没有免疫力, 可能因感染病毒而再次患病. 开始时患病者占的比例为10%.那么, 若干天后情况会怎样呢?

建立模型:假设流行期健康者每天因感染病毒而患病的人数比例为常数20%, 患病者每天治愈的比例为常数30%。记第n 天健康者和患病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n x 、()

2n x , 0.80.30.20.7A ??=????,()()1()2n n n x x ??=????

x ,(0)0.90.1??=????x , 则(1)()(0,1,2,)n n A n +==x x "。通过计算发现:n=14以后,()(0.6,0.4)n =x 就维持不变了。如果改变开始时健康者和患病者的比例,重新运行程序,可以看到有相似的结论。由此,我们引入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

问题:A 有几个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如何求?

研究发现:A 应该有两个特征值,对应两组特征向量,(0.6, 0.4)是属于特征值1的特征向量。再研究几个不同的矩阵,我们发现特征向量的组数可能和特征值的个数不同,但每个特征值一定有属于自己的特征向量,并且属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组成的向量组是线性无关的。

问题:上述结论只是猜想,结论是否对一般情形成立?

为此,我们建立相关的数学基础理论,讨论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建立数学定理。 问题:模型中的向量()n X 为什么趋向于(0.6, 0.4), 而不趋向于别的特征向量?

利用刚刚得到的关于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研究、解释,从而得到

求最大特征值的“幂法”,并进一步得出求可逆矩阵的最小特征值的“反幂法”。

X的精确表示式?

问题:如何得到()n

通过这种“问题、研究、探索、分析、总结、联想”的科学研究过程,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和教师一起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研究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留下一些问题给学生,给他们指出一些探索的空间,让他们保持探索、创新的激情,让他们自己继续探索或自学,不断的提高数学素养。最后,再给他们留几个实际问题的例子,让他们回去讨论研究。

四、结合课程内容,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学生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取得的成果让全人类从中受益。随着计算机硬件条件的迅速提高,各种数学软件也日益完善,并且不断地更新和发展。我们的学生几年后就要从事各种课题的工作和研究,而很多实际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数学建模和大量的计算,这种计算如果单靠手工完成,效率是十分低下的。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让我们的学生尽早地掌握现代数学工具软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研究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技能。我校的许多研究生导师都要求他们的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软件的使用。

我们在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授数学软件MAPLE和MATLAB的相关知识,并结合课程内容作一些计算。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教师讲授时的计算时间,从而把主要精力、时间用在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上,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现代数学软件知识,提高了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能力,从而尽早具备研究型人才所需的知识技能。

五、结语

“以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方法可以很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让学生们“在 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能让他们保持学习、探索的兴趣,体会发现的乐趣,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要找适当的实际问题充实我们的教学内容,通过这些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但我们的课程教学主要任务还是要以课程基本内容为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能因为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占据过多的教学时间,影响数学基本知识体系的教学。选取的例子应该小而精悍,既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要和课程内容紧紧结合,这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是一个挑战。

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创新型研究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注意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软件知识。而由于扩招后生源质量的相对下降,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基础训练不能减弱,反而更要加强。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如何平衡理论基础训练和应用、创新能力的训练,还需要仔细探索。

参考文献:

1.车燕等,应用数学与计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

2.王信峰等,应用数学与计算上机实训[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

3. D. C. Lay, 线性代数及其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

4. 王亮等,基于MATLAB的线性代数实用教程[M],科学出版社,2008年.

5. 刘慧等,线性代数[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6. 李尚志,线性代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居余马等,线性代数[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8. 吴启迪,开幕式讲话,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5)[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 李大潜,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5)[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线性代数教学大纲2016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线性代数课程是高等院校理科(非数学类专业)、工科、经济和管理各专业(特别是需要数学基础知识较强的相关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线性代数主要处理线性关系问题,它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通过线性代数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学习相关课程及进一步扩大数学知识面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还可以提升学生相应的数学素养。 2.课程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与线性变换、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及矩阵的对角化、二次型。 行列式和矩阵是学习解线性方程组的基础,利用行列式,根据克拉默法则可以求解某些非齐次方程组的解;利用行列式可以判定某些齐次线性方程组是否有非零解。行列式也可以判定矩阵是否可逆,并用之求可逆矩阵的逆矩阵;利用矩阵可以判定和求非齐次方程组的解,以及可以求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非零解;建立R n的基与向量在基下的坐标及坐标变换,并讨论欧式空间及其结构;讨论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及矩阵 - 1 -

的对角化问题;利用以上理论讨论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合同变换与合同矩阵,二次型的秩、惯性定理、标准形和规范形,用正交变换和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等。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无; 并行课程:微积分,高等数学等; 后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计算机数据结构、算法、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密码学、经济学、网络技术、虚拟现实等课程中,都会涉及到线性代数的相关基础知识。由于理解及知识储备的原因,建议在一年级下学期或者二年级时,学生开始选修《线性代数》。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目标是为非数学类专业学生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扩大数学知识面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更旨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空间直观和想象能力。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 (1)掌握行列式、矩阵的基本定义及性质等,能够计算行列式的值; (2)理解线性方程组求解理论,掌握向量组的秩、矩阵的秩、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等概念,会分析并求解齐次、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3)熟练掌握向量的运算,理解R n中的基、坐标、基变换与坐标变换及内积的相关知识; (4)掌握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矩阵的对角化理论; (5)掌握二次型的标准型和正定二次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6)能够借助Matlab等计算机软件进行行列式的计算、求解线性方程组等。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 1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线性代数》课程教案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专业基础理论课必修 适用专业:工科类各专业总学分数: 总学时数:修订年月: 编写年月:执笔:韩晓卓、李锋 课程简介(中文): 线性代数是理、工、经管各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它是以讨论有限维空间线性理论为主,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理论与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其它科学领域中。主要包括:矩阵、行列式、线性方程组、秩问题、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等内容。 课程简介(英文): , . , , . . , , , , , , . 一、课程目的 《线性代数》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它是以讨论有限维空间线性理论为主,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获得线性代数中的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矩阵和向量组的秩,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特的代数思维模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了解线性代数在经济方面的简单应用,并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及进一步扩大数学知识面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二、课程教案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教案内容 第一章行列式(学时) 教案内容:

二阶三阶行列式;阶行列式的定义;行列式的性质(证明选讲);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证明选讲,行列式按某行(列)展开选讲);克莱姆法则。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按一行(列)展开定理;克莱姆法则的应用。 难点:阶行列式的定义的理解;阶行列式计算。 第二章矩阵(学时) 教案内容: 矩阵的概念;矩阵的运算(矩阵的加、减法;数乘;乘法;矩阵转置;方阵的幂;方阵的行列式);几种特殊的矩阵(对角矩阵,数量矩阵,三角形矩阵,单位矩阵,对称矩阵与反对称矩阵);分块矩阵(分块阵及其运算,分块对角阵);逆矩阵(可逆阵的定义;奇异阵,伴随阵与逆阵的关系;逆阵的性质,二阶上三角分块阵的求逆方法);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矩阵的运算规律;逆矩阵的性质以及求法; 难点:矩阵的乘积及分块矩阵的乘积;逆矩阵(抽象矩阵的逆矩阵)的求法。 第三章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学时) 教案内容: 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矩阵定义;初等矩阵与矩阵初等变换的关系。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逆);矩阵的秩(矩阵的秩的定义;矩阵的秩与其子式的关系;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线性方程组的消元解法(消元解法与初等行变换的关系;线性方程组有唯一解、无穷多组解和无解的讨论;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定理;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利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逆矩阵与矩阵的秩;利用初等变换求线性方程组的通解。 难点:利用初等变换求线性方程组的通解。

数学建模案例线性代数教学研究

数学建模案例线性代数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线性代数课程的特点和目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数学建模思想入手,结合几个案例探讨了线性代数中矩阵的概念与运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应用等知识点。具体阐述了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线性代数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利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线性代数;数学建模;教学方法 线性代数是高校理工科专业大一新生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它不仅是很多高年级的课程的延伸和推广,而且它在数学、物理、控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线性代数的作用和地位得到更大的提升。因此,线性代数这门课程学习效果的好坏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和后继课程的开展至关重要。但是,目前线性代数的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线性代数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教学,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线性代数的概念多,理论性强,抽象晦涩,难以理解,更加加深了学生学习线性代数的难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学生的基础较差,课程数较少,导致学生的学习困难。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地区,生源素质差异较大,使得课堂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致使线性代数的教学质量无法全面提升。第三,教学中缺乏实际的应用背景,学生无法理解线性代数作为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的意义。众所周知,数学建模就是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知识对模型求解,最后根据计算结果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1]。基于此,本文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线性代数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引入典型的建模案例[2,3],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在上课过程中讲授数学建模案例还可以增加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得原本抽象、枯燥乏味的概念和定理变得生动有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线性代数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素养。 1 数学建模案例在线性代数中的应用 线性代数教学中有许多定义和定理抽象晦涩、难以理解,学生上课中往往不知所云,更不知道学习了相关知识有什么作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融入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的比较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的比较 在新一轮的职业专业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的改革显得尤为突出。行动导向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其中倍受推崇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时很难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区分开,因为这两种教学法都是实践性教学方法,需要设置教学情境(任务、项目),由学生分组完成教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具体很强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教学活动结束时,由学生、教师共同对活动成果进行评价。但两种教学法之间又有差异。本文对这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初步探索。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或者学生根据教学要求提出有实际意义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任务”,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自己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完成相应的“任务”。当学生完成这个任务后也就建构了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1)任务驱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2)目标具体,内容实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清楚明确,能更好地指导教学过程,也可以更好地评价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不求理论的系统性,只求内容的实用性。

(3)做学一体。任务驱动教学法打破长期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4)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5)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将某门专业课程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并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简而言之,项目教学就是师生为完成某一具体的工作任务而展开的教学行动。项目教学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方案。“项目教学法”的特点:(1)在教学内容上:不再用以前的以“知识点”为线索的方式,而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信息时代的需求,改用以“项目”为线索,以“子项目”为模块,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特别是强调所学知识要与时代同步。(2)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根据“项目”的需求来学习,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寻求知识,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由“学会”到“会学”。(3)在能力培养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会积极地去思考、探索。每个人的思路、想法不尽相同,老师可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交流,并适当地给予点评和鼓励,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既调动和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4)在就业指向上,因采取的项目全都来

“任务驱动式”口语交际教学课型

“任务驱动式”口语交际教学课型从教学内容来讲,是指中职语文课程内容中的“口语训练课”;从授课形式来讲是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课型。 (一)课型含义 “任务驱动式教学”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通过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二)课型结构 1.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 2.确定问题(任务):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问题(任务)的解决有可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问题的解决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正是探索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4.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三)课型特点 1. 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2. 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四)课型要求 1.对教师的要求:任务驱动学习的关键是任务的设计、生成和呈现,即教师把教学内容分解到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分析、讨论,明确任务涉及的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去设定合理可行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线性代数教学大纲

线性代数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线性代数。 课程名称(英文): Linear Algebra。 课程编号:B11071。 课程总学时:40学时(全部为课堂讲授)。 课程学分:2学分。 课程分类:必修,考试课。 开课学期:第3学期。 开课专业:适合对数学类基础课要求较高的理工类本科专业,包括物理学(S)、计算机科学与技术(S)、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大学物理等基础课和各专业相应专业课。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 《线性代数》是高等学校上述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由于线性问题广泛存在于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某些非线性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线性问题,尤其是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解大型线性方程组、求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等已成为科学技术人员经常遇到的课题,因此学习和掌握线性代数的理论和方法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同时也是实现我院上述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必备前提。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技术中常用的矩阵方法、线性方程组及其有关的基本计算方法。使学生具有熟练的矩阵运算能力及用矩阵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进一步提高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 三主要容、重点及深度 了解行列式的定义,掌握行列式的性质及其计算。理解矩阵(包括特殊矩阵)、逆矩阵、矩阵的秩的概念。熟练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运算、转置及其运算规律。理解逆矩阵存在的充要条件,掌握矩阵的求逆的方法。掌握矩阵的初等变换,并会求矩阵的秩。理解n维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组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的定义及有关重要结论。掌握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与向量组的秩。了解n 维向量空间及其子空间、基、维数等概念。理解克莱姆(Cramer)法则。理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要条件及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空间、基础解系、通解等概念。熟练掌握用行初等变换求线性方程组通解的方法。掌握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及其求解方法。了解矩阵相似的概念以及实对称矩阵与对角矩阵相似的结论。了解向量积及正交矩阵的概念和性质。了解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会用配方法及正交变换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了解惯性定理、二次型的秩、二次型的正定性及其判别法。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

2012年第11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11,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11期) Total No .311 收稿日期:2012—08—27 作者简介:贾璐(196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山东工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代数的教学与研究。 姚光同(1961—),男,黑龙江通河人。山东工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代数。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 贾 璐,姚光同 (山东工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摘要:根据线性代数课程的特点和普通高校学生的现状,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为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关键词:线性代数;普通高校;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1—0043—02 线性代数课程是高等院校理工科及经济管理类 等文科大学生必修的三大数学基础课之一。关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每位任课教师都在不断地研究和探讨。之所以重视其教学方法,原因有三个,其一是课程本身的特点。线性代数概念多,结论多,内容抽象,且内容体系又属于“块状”的。其二是学生的变化。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学生总体素质有所下降,尤其是近几年学生素质下降得更明显,这样教师就要研究更适合于当今学生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其三是考研的需要。现在参加考研的学生比较多,为了使这部分学生能有一个扎实的线性代数的基础,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只讲做法,有些数学思想和原理还是要尽量地渗透和讲解。基于上述原因,不断研究、总结线性代数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一、讲清讲好线性代数的绪论 作为高校教师,每讲授一门课程时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如何讲总的绪论。因为总的绪论是课程的引言、简介、概论和导入。而绪论课的内容主要是对课程进行综合性的概括和介绍,使学生对这门课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同时也是明确学习任务及目的,引导他们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组织绪论课的教学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科研水平、教学能力及对课程认识的广度、 深度的一个综合检验。因此,绪论课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尽管绪论课有丰富 的内容,但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教学时数有限,面对的学生又是普通高校学生的前提下,绪论课一定要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一)这门课主要研究线性方程组的理论,它是以线性方程组为中心展开的。 (二)该课最大的特点是概念多,结论多,内容抽象。 (三)学好这门课的关键是把概念掌握和理解好。 二、加强概念的教学 线性代数这门课概念多且抽象,而学好这门课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概念,深刻理解概念。 (一)将抽象概念具体化 一般院校是在大二的时候开设线性代数,这样学生通过一年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对如何学习“高数”有了一些方法。但线性代数的概念多,又抽象,学生学起来有难度,因此,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如“矩阵秩”这个定义对于初次接触的学生来讲是一个非常难理解的概念,究其原因是不会找非零子式及最高阶的非零子式,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举一些常见的矩阵,通过这些例子告诉学生如何找非零子式及最高阶非零子式,使学生对“矩阵秩”这个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二)重视相近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线性代数概念多,有些概念又相近,所以,在教 3 4

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提纲

任务驱动型作文(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某著名大学硕士新生郝同学,在微信朋友圈中对几位国内知名的史学教授出言不逊,用“垃圾”等词形容这些学者的学识和人品。他的导师孙教授看到之后,提醒郝同学为人治学要谦虚,谈人论事切忌污言秽语。但不久后郝同学又发布了类似言论,孙教授极度震怒,立即发表公开信宣布与之断绝师生关系。近日,学校正从校规和育人等层面评估孙教授的“断绝”是否合理。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 1、从郝同学角度: (1)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礼记·学记》) (2)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2、从孙教授角度: (1)师严方能道尊 (2)教师应诲人不倦,严需有度、有方 3、从学校角度: (1)导师的断绝是合理的,校方应予以支持,校规是为育人服务。 (2)学校应以学生为本,宽大处理 4、从事件角度:客观评价范文:

吾爱真理亦爱吾师 ——致郝同学的一封信 郝同学: 你好! 近日于网上见你番言论,看到你用“垃圾”等词形容他人的学识和人品,我觉得此种做法不妥,甚至可以说是无礼、粗俗的。(简引材料) 亚里士多德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此话不假,你也很好地践行了这一说法。但爱真理,并不代表可以不爱吾师,更不可以借助网络暴力侮辱别人。因此,吾爱真理亦爱吾师。(提出观点、褒贬分明) 引述简洁(简引材料、提出观点、褒贬分明) 你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这是好的。是你优秀的一面,是很多人所欠缺的一面。但是你目无尊长、无礼粗俗的言论却将其挤得荡然无存。故而我想劝你一句:“吾爱真理亦爱吾师”。(明析原因、直指危害)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所以都需要别人的指导和帮助。而这便是老师。而尊师历来是中国教育的传统。懂尊师的人,才能在其所在的领域愈行愈远,才能为人所称道。(阐明意义) 议充分(明析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 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君不见,宋濂为求学,而从乡达执经叩问,微言慎行,色愈恭,礼愈至。尊师之行可见一斑。看着从古至今的文人学士,但凡有所成就,品行尤甚的,没有几个不尊师。你看孔子师郯子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而孔子仍能不耻下问。孔子就因尊师而成一圣人。 君不见,毛泽东不因早年张干的独断专行,不计前嫌地接他到北京,不仅给张干分配房子,还为自己当年不尊他而搞的“驱张运动”而后悔,终成后世佳话。君不见,金岳霖曾迫于政治压力,言辞激烈地批评过自己的爱徒殷海光,殷海光虽黯然神伤却反对撰文反击,是因为他了解老师的难处,并尽力维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师生情”,而不是执笔反击,反目成仇。(正面举例) 而那些目无师长,妄自称大的人,都不会有太大的成就。袁世凯出于翁叔 同门下,初仕时,他怪翁叔同为师,而他官升一级时,却称其为翁老;最后他 做了大总统时,竟和翁叔同称兄道弟,称为翁兄。其目无尊长,妄自尊大的嘴 脸展露无遗,正是他的目中无人,使他走上歪门邪道,百日后便一命呜呼。最 后世人皆唾弃之。(反面举例) 联紧扣(正反对比) 所以说郝同学,你可以挑战权威,但不能目中无人、口无遮拦,甚至以 脏话骂人。以更委婉的方式表达你的观点,岂不更好?这样既有了“爱真理”, 亦有了“爱吾师”。何乐而不为呢? 结点题(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

关于《线性代数》教学的一些想法和思考(精)

关于《线性代数》教学的一些想法和思考 作者:薛艳霞杜莹https://www.360docs.net/doc/9712611289.html, 2011-12-25 23:45:51 来源:毕业论文网 摘要:本文结合线性代数课程本身的特点和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出改进线性代数教学方法的几点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线性代数、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线性代数》是高等院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数学基础课,该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不但广泛应用于概率统计、微分方程、控制理论等数学分支,而且其知识已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其它学科,如工程技术、经济与社会科学等领域,同时为后续课程包括数学建模、运筹学等的深入学习作铺垫。但是,该课程具有概念多、抽象、逻辑性强的特点,学生们普遍反映线性代数抽象、枯燥、繁琐、难学、没用,并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更缺乏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该门课程的愿望。作为从事《线性代数》教学的教师,不能满足只是完成把知识强施于人,这样绝大部分学生会反感,进而会产生抵触情绪,以致放弃该门课程的学习。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怎样才能将课堂内容用更好的教学方式组织以便让学生乐于接受,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有成效的学好这门课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任课教师,第一堂课前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做好准备工作,比如查阅资料追溯线性代数的相关历史,收集一些将想象力、创造力、努力交织在一起的数学家们的有趣事迹,让学生充分了解课程内容的相关背景知识及发展现状,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基于学生对这些数学家们的好奇心,便急于想从学习过程中寻找答案。从而教师便可以创设一种很轻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了解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进而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还有利于拓广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数学修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如果对学习线性代数有了强烈的兴趣,也达到了我们的教学效果,自然就提高了学习效率。 第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用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人心者先乎于情”,作为教师,我们不要“居高临下”,应从自身角度提升自己的素养,使自己对学生有一定的亲和力,注重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经常关心他们,鼓励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所遇到的一些困难。另外,教师要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要注意抓住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给他们以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随着自信心的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愿望得以满足,从而“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尊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太适合信息技术教学,这就要求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都要创新。近几年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其中“任务驱动法”最受大家的推崇,认为其比较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它不但改变了教师教的模式,也改变了学生学的模式。而且许多版本信息技术课本也逐渐改变了其书写方式,将过去的单纯的介绍操作方法改为了将知识蕴涵在任务之中。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一直在使用这种方法。经过将近一年的教学实践,自己对“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也有了一些认识,下面就谈谈我的看法: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指将知识隐含在一个或者几个任务中,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技能。我认为“任务驱动法”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对于教师来说可以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来完成教学内容;而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明确学习内容,能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会操作的方法。 一、选择“任务驱动法”的原因

首先:中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学科,它的知识不像其他学科具 有很强的理论性,课本知识多数为计算机操作,它没有理论性可言。不需要太多的理解、分析。比如说在word中设置段落格式,它没有其实现的理论,只有实现的方法。如果直接讲解设置段落格式从“格式菜单”选择“段落”进行设置,学生不易理解,如果我们把这些内容放在一个任务中,比如说为了美化一篇文章我们需要调整文章的对齐方式、行间距等。这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很自然很形象的讲解了教学内容。 其次:“任务驱动法”能够实现新课标理念。在新课标中信息技术要求强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的能 力的培养。每一个任务就是一个问题,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利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其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1、教师提出任务,讲解任务的具体实施过程。

PEP小学英语任务驱动型活动课教学案例

What can you do ——PEP 小学英语任务驱动型活动课教学案例 黄田小学陈丽娟 主要内涵: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教师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实现完成任务的目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成功,树立起“我能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伦敦泰晤士谷大学英语教育学院的教授Peter Skehan在其论著《语言学习认知法》中提出:只有任务型的语言学习才能调动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机制,从而使其语言能力得到发展。设计任务是任务型教学的前奏,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教师应以兴趣为支点,以任务为基础,设计的任务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相关,活泼而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个体潜在的动力,兴趣的价值在于让学生在参与教学中得到乐趣。教学实践证明:越能让学生发觉有趣或愉快的任务,越能激发他参与任务学习的欲望,学生就越乐于加入任务学习中。 设计说明 1.课题名称:What can you do 2.课题说明:PEP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A. Let’s learn Let’s play 3.课时说明:第4单元第一课时 4.学生情况:三年级起点PEP教材五年级的学生

教学内容 本课时源自PEP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四单元教学的起始,教学内容包含如下: 句型:I’m helpful. I can… 词组: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bedroom ,water the flowers ,cook the meals ,empty the trash(前四个为四会词组,后一个为三会词组) 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听,说,认读五个表示干家务的词组: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bedroom, water the flowers, cook the meals and empty the trash,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2. 听懂会说“I’m helpful. I can …”两个句型。 ⑵能力目标: 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句型“I’m helpful. I can …”,并能进行简单的表达和交流。 ⑶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光荣的思想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以下五个词组cook the meals, 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bedroom, water the flowers, and empty the trash,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运用。 教学难点

线性代数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线性代数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线性代数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线性代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计算技巧与数学理论对自然学科和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门非常好的数学课程,而且是一门非常好的工具学科,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同微积分一样,它是高等数学中两大入门课程之一,是大学理工科和部分文科专业主要的基础课程。它的理论和方法无论是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还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线性代数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数学的能力。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从课前备课、课堂教学及课后作业批阅三个方面就如何增强线性代数教学效果谈谈体会。 一、认真准备,精心备课 上课前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节。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的工夫直接影响授课质量。就同一任课教师来说,进行观摩教学时教学效

果一般都比平时好,原因并非观摩教学时教学能力高,而在于教师备课比平时充分得多,进行了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设计。针对线性代数课程学时少、概念多、抽象度高、思维方式独特的特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既保证数学原理的传授,又使学生及时掌握主要的解题方法,就必须认真地筹划和精心地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知识点。 要备好课,首先要熟悉教材的整体构架。具体地指,这册教材是怎么样编写的,它是以怎么样的脉络为主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分为几大版块,每个版块由哪些具体的内容构成。只有对教材框架熟悉,我们才可以创造性地加工教材,对教材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科学地重组、合并、添加及删除,让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的口味。这就是说,我们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例如大多数线性代数教材讲行列式的时候,开始都是以2阶与3阶行列式引入一般行列式的定义的,如文献[1]和[2]。如果严格按照课本章节,那么2阶节行列式还容易让学生记住,但是3阶行列式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不但有的6项不容易记住,而且常会为这些项的正负号纠结。如果熟悉了教材的整体框架,知道这不过是为了引入行列式一般概念而设的章节,就完全可以跳过这部分

《线性代数A》教学大纲

《线性代数A》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线性代数A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Linear Algebra A 总学时:48学时,其中课堂教学48学时 先修课程:初等数学 面向对象:全校理工科学生(包括财经类等文科专业) 开课系(室):数学科学系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线性代数是理工科及财经管理类本科生必需掌握的一门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行列式的计算、矩阵理论、向量组和向量空间基本概念,用矩阵理论求解线性方程组、及用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理论讨论矩阵的对角化并进一步研究二次型,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和提高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相关课程与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奠定必要的、必需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 行列式(6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行列式的定义、掌握行列式的基本性质。会应用行列式性质和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进行行列式计算。 重点:行列式性质 难点:行列式性质和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的应用 2.矩阵(1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矩阵的概念、掌握单位矩阵、对角矩阵与对称矩阵的性质。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方阵行列式、转置的定义及其运算规律。理解逆矩阵的概念及其性质,熟练掌握逆矩阵的求法。熟练掌握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应用。理解矩阵秩的概念并掌握其求法。了解满秩矩阵的定义及其性质。了解分块矩阵及其运算。 重点:矩阵的线性运算、矩阵的乘法、逆矩阵的求法、矩阵的初等变换 难点:矩阵的秩,矩阵的分块 3.向量组和向量空间(10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n维向量的概念及其运算。理解向量组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与线性表示等概念,了解并会用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有关性质及判别法。了解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和秩的概念,并会求向量组的秩。了解n维向量空间及其子空间、基、维数与坐标等概念。了解向量的内积、长度与正交等概念,会用施米特正交化方法把向量组正交规范化。了解规范正交基、正交矩阵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 重点:n维向量的概念、线性相关、线性无关、极大线性无关组、向量组秩的概念难点:线性无关的相关证明、向量组秩的概念、向量空间 4. 线性方程组(8学时)

线性代数练习题2及答案

线性代数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B A ,都是n 阶矩阵,且0=AB , 则必有:( ) (A) 0A =或0=B . (B) 0A B == . (C) 0=A 或.0=B (D) 0A B == 2设1011,1101a b c d -??????= ??? ?-?????? 则a b c d ?? = ???( ) (A)01. 11?? ?-?? (B)11. 10-?? ??? (C)11. 11-?? ??? (D)11. 01?? ?-?? 3若 A 为n m ?矩阵,且n m r A R <<=)(则( )必成立. (A )A 中每一个阶数大于r 的子式全为零。 (B )A 是满秩矩阵。 (C )A 经初等变换可化为??? ? ??000r E (D )A 中r 阶子式不全为零。 4 向量组 s ααα ,,21,线性无关的充分条件是( ) (A ) s ααα ,,21均不是零向量. (B ) s ααα ,,21中任一部分组线性无关. (C ) s ααα ,,21中任意两个向量的对应分量都不成比例. (D ) s ααα ,,21中任一向量均不能由其余S-1个向量线性表示. 5 齐次线性方程组0AX =是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 B =的导出组,则( )必定成立. (A )0AX =只有零解时, AX B =有唯一解. (B )0AX =有非零解时, AX B =有无穷多解. (C )α是θ=AX 的任意解,0γ 是AX B =的特解时,0γα+是AX B =的全部解. (D )12γγ,是AX B =的解时, 21γγ+ 是0AX =的解. 6若θ≠B ,方程组B AX =中, 方程个数少于未知量个数,则有( )

线性代数教学大纲

线性代数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要求 (一)矩阵 1. 理解矩阵概念。了解单位矩阵,对角矩阵,对称矩阵等特殊矩阵。 2. 熟练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运算、转置运算及其运算规律。 3. 了解行列式的定义和性质,掌握行列式的计算。 4. 掌握克拉默(Cramer)法则。 5. 熟练掌握矩阵的初等变换,理解初等矩阵的概念。 6. 熟练掌握矩阵秩的求法,了解满秩矩阵的性质。 7. 理解逆矩阵的概念及其存在条件,熟练掌握求逆的方法。 8. 掌握分块矩阵的运算并能利用矩阵分快法简化矩阵运算。 (二)n维向量 1. 理解n维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线性运算。 2. 理解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定义。了解有关的定理结论。 3. 理解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与向量组的秩的概念,熟练掌握向量组的的秩与极大无关组的求法。 4. 理解向量的内积及正交的定义,掌握线性无关向量组正交规范化的方法及正交矩阵的判定及性质。 5. 了解n维向量空间、子空间、基、维数、坐标等概念。 (三)线性方程组 1. 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及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要条件。 2. 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及通解的概念。熟练掌握其求法 3. 理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及通解的概念。 4. 熟练掌握用行初等变换求线性方程组通解的方法。 (四)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1. 理解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及性质,熟练掌握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

求法。 2. 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性质,掌握矩阵相似对角化的充要条件及求法。(五)二次型 1. 掌握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了解二次型的秩的概念,了解二次型的标准形,规范形的概念及惯性定理。 2. 熟练掌握用正交变换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型的方法。 3. 了解二次型的分类,熟练掌握二次型及其矩阵的正定性与判别法。 二. 课程内容 第一章矩阵(8-10学时) §1 矩阵的概念 §2 矩阵的线性运算 §3 方阵的行列式及其性质 §4 初等变换与矩阵的秩 §5 初等矩阵与逆矩阵 §6 分块矩阵 习题课 第二章 n维向量(7-8学时) §1 n维向量及其运算 §2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3 向量组的秩 §4 向量空间 §5 向量组的正交性与正交矩阵 习题课 第三章线性方程组(3-4学时) §1 齐次线性方程组 §2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习题课 第四章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4-6学时) §1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摘要】针对线性代数课程中存在学时少、内容多、概念抽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改进线性代数教学方法的几点想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线性代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线性代数;学生;学习 《线性代数》是各类高等院校的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是学习许多后续课程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相比于《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具有高度的理论性、逻辑性和抽象性,所以它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严密的逻辑论证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从教学实践看,线性代数课程存在学时少、内容多、概念抽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笔者认为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注重课程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使用和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易错问题的讲解,这些措施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线性代数的教学效果。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在教育实践中的功效是巨大的,它的和谐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与师生关系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学生经常会把“喜欢教师”作为学习努力的原因之一,“不喜欢教师”也常常是学生对某门课失去兴趣的原因。教师在线性代数教学中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展现积极的情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人格;应该尊重、爱护、了解学生,带动学生一起探究知识,进行学业和思想上的交流。这样可以取得学生的尊重和认可,进而喜欢上线性代数这门课。 因此,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必要而且可行的。 二、注重课程的知识结构 我国现行的《线性代数》教材中,主要遵循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向量―相似矩阵与矩阵对角化―二次型这样顺序安排教学内容。这些分散的块状结构使得学生普遍感到线性代数知识点较多,内容不连贯,杂乱无章,抓不住重点。行列式、矩阵、向量、二次型都是学生不曾接触过的内容,而线性方程组是他们稍微熟悉的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课程的知识结构,在内容的组织上就要有精心的设计,要分析五部分内容间的关系,让这些内容联系起来。以线性方程组求解为主线,渐次引进行列式、矩阵和向量这些新工具,有了这些工具,就可以理解方程组的类型和通解及解集的结构,也就是本课程第一到第四章的内容。而后围绕相似矩阵与矩阵对角化和化二次型为标准形展开,而这些问题则完全可以看作是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的的应用。因此,教师在线性代数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理清课程主线,构建知识体系,可以使学生掌握线性代数的整个知识脉络,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及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够突破学习线性代数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夯实基础。 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使用 学生在学习线性代数课程时,通常感到内容抽象,逻辑性强,趣味性少,推导和计算繁琐,对学习缺乏兴趣。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中可以将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化归、归纳、演绎、类比等思想方法融入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中。例如,每一章节或单元的内容可以建立知识链或通过运用图像图表进行归纳总结;在二阶行列式逆矩阵的计算中可以归纳为两调一除原则;在讲解逆矩阵的性质时,引入穿脱原理这样的比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四、注重实际应用价值 在教学中,经常会有学生问这样的问题:“老师,学习线性代数课程有什么用?”这反映

《线性代数(B)》课程大纲

线性代数(B 类)课程教学大纲

理解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并掌握其性质与求法。 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及性质以及n 阶方阵能相似于对角矩阵的充要条件。掌握求矩阵的相似对角矩阵的方法。 理解正交矩阵的概念及其性质。 了解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掌握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于对角矩阵的方法。 对于相似于对角矩阵的方阵,能由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构造出对应的方阵。 6.第六章实二次型(学时数:2.5 次课5 学时,对应代码:A3、A4、A5、B1、B2、 B3、C1、C2、C4 ) 理解实二次型和它的矩阵、秩等概念。了解实二次型经非退化的线性代换仍为二次型且秩不变的性质。 知道矩阵的合同的概念及简单性质。 理解二次型的标准形与规范标准形的概念。熟练掌握用正交代换化二次型为标准形。会用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能用非退化的线性代换化二次型的标准形为规范标准形。 了解惯性定理。理解正定二次型与正定矩阵的概念及其性质。掌握正定二次型的判别方法。 7.第七章线性变换(学时数:4 ~6,对应代码:A3、A4、A5、B1、B2、B3 C1、C2、C4 )(由于课时所限,课堂教学不讲授该章的内容) 了解线性变换、变换的象与原象等概念。知道线性变换的简单性质。 了解线性变换与矩阵之间的关系,知道线性变换的矩阵。 掌握R^n 中线性变换在一组基下的矩阵的求法与已知向量在一组基下的坐标求向量在线性变换下的象的坐标的方法。 了解线性变换在不同基下的矩阵之间的关系。掌握在R^n 中利用过渡矩阵求线性变换在不同基下的矩阵的方法。 了解在一般的线性空间中线性变换在一组基下的矩阵的求法与已知向量在一组基下的坐标求向量在线性变换下的象的坐标的方法。了解线性变换在不同基下的矩阵的求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