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解剖学特点
大鼠脊柱解剖定位
大鼠脊柱解剖定位引言:大鼠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其解剖学结构的了解对于实验设计和数据解读至关重要。
其中,大鼠脊柱作为支撑和保护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解剖定位的准确性对于相关实验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鼠脊柱解剖定位的相关知识。
一、总览大鼠脊柱位于背部中央,沿着背中线从头部延伸至尾部。
它由多个连续的骨骼结构组成,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
二、颈椎大鼠的颈椎位于头部和胸椎之间,共有七个颈椎。
颈椎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头部并保护颈部的神经。
解剖定位时,可以通过触摸头部背部的突起物来确定颈椎的位置。
三、胸椎大鼠的胸椎位于颈椎和腰椎之间,共有十三个胸椎。
胸椎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胸腔,并保护心脏和肺部。
解剖定位时,可以通过触摸胸部背面的骨头来确定胸椎的位置。
四、腰椎大鼠的腰椎位于胸椎和骶椎之间,共有六个腰椎。
腰椎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躯干,并承受上体重量的压力。
解剖定位时,可以通过触摸腰部背面的骨头来确定腰椎的位置。
五、骶椎大鼠的骶椎位于腰椎和尾椎之间,共有三个骶椎。
骶椎的主要功能是连接脊柱和尾部,支撑整个下半身。
解剖定位时,可以通过触摸骶部背面的骨头来确定骶椎的位置。
六、尾椎大鼠的尾椎位于骶椎的延伸部分,数量因个体而异。
尾椎的主要功能是平衡和调节身体的稳定性。
解剖定位时,可以通过触摸尾部背面的骨头来确定尾椎的位置。
七、解剖定位技巧1. 触摸感受:通过轻轻触摸大鼠背部,可以感受到脊柱的轮廓和突起物,从而确定不同节段的位置。
2. 骨头结构:通过触摸背部的骨头,可以感受到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的不同结构。
3. 横切面解剖:可以通过在大鼠背部进行横切,进一步观察和确认脊柱的解剖结构。
八、解剖定位的应用大鼠脊柱解剖定位的准确性对于实验设计和数据解读具有重要意义。
在神经学、生物力学、骨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常常需要对大鼠脊柱进行相关实验。
只有准确地定位脊柱,才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大鼠解剖学
大鼠解剖学大鼠(Rattus norvegicus)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和解剖学教学中。
下面将介绍大鼠解剖学的一些基本知识。
首先,大鼠的外部形态特征。
大鼠呈灰褐色,身体长约20-30厘米,尾巴长约15-20厘米,尾巴通常为身体长度的一半到两-thirds。
大鼠具有四肢,前肢有5个爪子,后肢有4个爪子。
它们有比较发达的听觉和嗅觉,眼睛相对较小。
其次,大鼠解剖学的内部结构。
我们首先来看大鼠的消化系统。
大鼠的嘴巴里有一副锐利的门齿,用于啮咬和咬碎食物。
它们有两颗上颌门齿和下颌门齿,是其典型的特征之一、大鼠的胃相对较小,被分为4个区域:贲门区,贲门腺区,主腺区和幽门区。
从胃进入小肠,通过十二指肠进入空肠和回肠。
大鼠的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大鼠的心脏位于胸腔中,由四个腔室组成: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它通过肺动脉将血液送至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然后通过从肺回流的静脉将氧气丰富的血液输送到左心室,再由主动脉分流到全身。
大鼠的血液系统具有高度发达的血管网络,以便输送血液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器官。
此外,大鼠的神经系统是其复杂和精密的组织之一、大鼠的大脑被分为四个主要区域:大脑、小脑、脑干和丘脑。
它们的神经系统通过一系列的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相互连接,以便传递信息和控制动作。
以上是大鼠解剖学的基本知识简介,它们的解剖结构与人类有着相似之处,大鼠成为许多基础和临床实验研究的理想模型。
通过深入了解大鼠解剖学,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大鼠的生理学特点和相关疾病的机制,从而为人类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
最新(大鼠)常用实验动物生物学特点及其在生物医学
10. 神经系统
大鼠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脑神经、 脊神经和内脏神经等。
11. 汗腺
大鼠皮肤缺少汗腺,汗腺仅分布于爪垫 上,主要通过尾巴散热。 12. 无扁桃体
初生仔鼠无毛、闭眼、耳孔闭合、6-7克
耳朵张开
开始长毛
被毛明显
8-10天下门齿长出
14-17天开眼
19天第一对臼齿长出
5.呼吸系统 左肺单叶,右肺分为上叶、中叶、下叶和后 叶4叶。
6.泌尿系统 大鼠有左、右肾,均呈蚕豆形,右肾比左肾高。
7.循环系统 心脏有4个腔, 心电图无S~T段(豚鼠以上较大动物有)
8.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肾上腺、脑垂体等内分泌器官比较独 立,容易摘除。
9.生殖系统 雌性大鼠为双子宫,呈“Y”型。雌鼠共有6 对乳腺 ,胸部和鼠蹊部各有3对。 雄性生殖器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储精囊、凝 固腺、前列腺、尿道球腺和阴茎组成,阴茎有阴 茎软骨。凝固腺的分泌物在交配时可凝固于雌鼠 阴道和子宫内形成阴道栓,即在交配后10-12小 时阴道口有白色栓塞,这是受孕的标志。
7.营养、代谢性疾病研究
大鼠对营养物质缺乏敏感,可发生典型 缺乏症状,是营养学研究使用最多、最 早的实验动物。 维生素就是用大鼠研究而发现的。 常用于维生素或蛋白质缺乏及氨基酸和 钙、磷代谢的研究。
8.口腔医学研究
用变异链球菌接种于大鼠口腔,然后喂 给含蔗糖食物,大鼠牙齿上的珐琅质蛀 损似人的龋齿,可用来研究龋齿的防治 方法。
(大鼠)常用实验动物生物 学特点及其在生物医学
一、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学特点
(一)生物学特性 (二)解剖学特点
2.骨
由头骨、躯干骨和前后肢骨组成。
3.牙齿
齿式: ∣1.0.0.3 共有16个, ∣1.0.0.3
大鼠解剖方面的资料
1. 外观大鼠外观与小鼠相似,但个体较大。
一般成年大鼠体长不小于18-20cm。
尾上覆有短毛和环状角质鳞片,数量多于200片。
上下颌各有两个切齿和六个臼齿,共16颗牙齿。
齿式为(1003/1003)×2。
2. 大鼠骨骼约105-108块,大鼠的生长发育期长,长骨长期有骨骺存在,不骨化。
切齿终生不断生长,大鼠需不断啃咬磨牙以维持其长度恒定,故垫料中应有部分小木块供其啃咬。
3. 大鼠唾液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
分别位于下颌骨后缘至锁骨的腹外侧、下颌骨后缘和胸腔入口的腹侧、颌下腺口侧。
颈区肩胛部间沉积的脂肪组织呈腺体状,称为冬眠腺,在产热中起着重要作用。
4. 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胃为无腺区,后胃为有腺区,前后两部分由一个界限嵴分开,食管通过界限嵴的一个褶进入胃小弯,此褶是大鼠不能呕吐的原因。
5. 肠道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
其中小肠最长,约114cm(102-126),盲肠较长,约6-8cm。
6. 肝脏呈紫红色,占体重的比例大,约为体重的1/25,由四叶组成(右侧叶、中叶、左叶和尾叶)。
肝脏的再生能力强,经部分肝切除术后仍可再生。
成年大鼠切除肝2/3,在一周内肝脏生长最快,三周内肝脏重量可恢复到接近正常。
大鼠无胆囊,各肝叶的胆管会合成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
胰脏位于胃和十二指肠的弯曲处,呈淡粉色,形状不规则,似脂肪。
7. 心脏重量约占体重的1/30-1/20,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组成。
左心室发出主动脉弓,由此分出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无名动脉又分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
主动脉弓到心脏背侧沿脊柱下行,形成背主动脉,背主动脉再分支到髂部和四肢。
8. 肺脏为海绵状,淡粉色,位于胸腔中部,分为左、右两部分。
左肺为一个大叶,右肺分为4叶(前叶、中叶、副叶、后叶)。
9. 肾脏呈暗红色、蚕豆状,位于腹腔背侧脊柱两侧。
每侧肾都和一条白色细长的输尿管相连,输尿管下接膀胱。
【课件-实验动物】_10.20-大鼠
雌性: 卵巢、 输卵管、 子宫 (双子 宫)、 乳腺 (3对 胸部, 3对腹 部)
新生仔鼠无被毛,呈赤红色,两耳贴连头部皮肤,目闭,尾长
约为身长的 1/2-1/3,无牙齿,体重约5.5-10g。 3日龄时大鼠的皮肤由红色转为白色,有毛色的仔畜可以看到
颜色。
4-6日龄时大鼠双耳与皮肤分开耸立。 7-8日龄时,大鼠四肢发育,能爬出窝外走动,身上绒毛变白。 9-11日龄时,仔鼠听觉能闻声,皮毛长得柔软如丝。 12-13日龄时,仔鼠开眼,门齿萌出,开始食固体饲料。 2周龄时,仔鼠到处活动。 19日龄时,大鼠第一对臼齿萌出。 3周龄时,大鼠体重30-40g,第二对臼齿萌出。 5周龄时,大鼠第三对臼齿萌出,雄性睾丸降至阴囊。 2月龄,性成熟。 3月龄时,体成熟,体重200g以上。
肺由5叶组成,右肺4叶(前、中、后叶 和副叶),左肺为一整叶。
心脏由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4个腔组 成,静脉窦与心房间由2个瓣相隔,心尖 位于第3、4肋间,为心脏采血的进针部 位。
胸腺呈乳白色,由左、右2叶组成,位于 腹侧纵隔头端胸骨下胸腔入口处。性成熟 时胸腺最大,之后停止生长并逐渐退化。
雄性:睾 丸、附睾、 输精管、 副性腺 ( 凝固 腺、前列 腺、尿道 球腺、包 皮腺 )
生活习性和一般特点 解剖学和组织学特点 生理学特点
牙齿
共有牙齿16个。每侧上﹑下颌各有门 齿1个(单门齿型)和臼齿3个。门齿无齿 根,终身生长,出生6周长齐。齿式:2 (1003/1003)=16。磨牙解剖形态与人相似, 可建立龋齿模型。
大唾液腺:腮腺(颈部外侧,3-4个分叶), 大舌下腺,颌下腺(1对,最明显)
小唾液腺:小舌下腺,颊腺,舌腺,腭腺
胃为单室胃,分前胃和腺胃,之间有界线嵴相 隔,无呕吐反应。
大鼠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
大鼠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1.大鼠性哺乳钢,啮齿目,鼠科,大鼠属动物。
2.繁殖快。
大鼠2月龄时性成熟,性周期4天左右,妊娠期20天(19~22天),哺乳期21天,每天产仔平均8只,为全年、多发情性动物。
3.喜啃咬、夜间活动、肉食,白天喜欢挤在一起休息,晚上活动大,吃食多,因此白天除实验必须抓取外,一般不要抓弄它。
食性广泛,喜吃各种煮熟的动物肉。
对光照较敏感。
4.性情较凶猛、抗病力强。
大鼠门齿较长,激恕、袭击抓捕时易咬手,尤其是哺乳期的母鼠更凶些,常会主动咬工作人员喂饲时伸入鼠笼的手。
对外环境适应性强,成年鼠很少患病。
一般情况下侵袭性不强,可在一笼内大批饲养,也不会咬人。
5.无胆囊:大鼠、鸽、鹿、马、驴、象等动物没有胆囊,它们的总胆肝管括约肌的阻力很少,肝分泌的胆汁通过总胆管进入十二指肠,受十二指肠端括约肌的控制。
6.不能呕吐:因此药理实验时应予注意。
7.垂体一肾上腺系统功能发达,应激反应灵敏。
行为表现多样,情绪敏感。
8.视觉、嗅觉较灵敏,做条件反射等实验反应良好,但对许多药物易产生耐药性。
9.大鼠血压和血管阻力对药物反应敏感,但对强心甙的作用较猫敏感性低671倍。
10.肝脏再生能力强,切除60~70%的肝叶仍有再生能力。
11.对营养、维生素、氨基酸缺乏敏感,可发生典型的缺乏症状。
体内可以合成维生素C。
12.对炎症反应灵敏。
它的眼角膜无血管。
13.生长发育期长,长骨长期有骨骺线存在,不骨化。
14.成年雌鼠在动情周期不同阶段,阴道粘膜可发生典型变化,采用阴道涂片法(Yaginal Smear Test)来观察性周期中阴道上皮细胞的变化,可推知性周期各个时期中卵巢、子宫状态与垂体激素的变动。
15.大鼠(包括小鼠)心电图中没有S-T段,甚至有的导联也不见T波,如有T波也是与S波紧挨着,或在R波降支上即开始,以致看不到等电线的S-T段。
但心电图其他成分稳定,重复性好。
豚鼠以上较大的动物均有明显的S-T段,在选择动物品种时应以注意。
大小鼠解剖生理特点
大鼠很少争斗,雄性可同笼饲养,但雌鼠哺乳时 不能容忍其他雌鼠。
精选课件ppt
8
Ⅲ. 生理学特点
• 1. 生长发育
– 卵,输卵管壶腹部受精 – 桑椹胚,进入子宫,小鼠3天、大鼠4天 – 囊胚,着床,小鼠5天、大鼠7天 – 妊娠期,小鼠19-21天、大鼠21-23天 – 新生小鼠、大鼠
精选课件ppt
9
精选课件ppt
10
精选课件ppt
11
精选课件ppt
12
精选课件ppt
13
精选课件ppt
14
精选课件ppt
15
精选课件ppt
16
大小鼠和人胚胎发育时期的变化比较
时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胎龄(日)
小鼠 大鼠
1
1
2
2
2
3.25
2.5
3.5
3
3.75
3.5
4
4
54.56 Nhomakorabea5
精选课件ppt
28
精选课件ppt
29
Ⅲ. 生理学特点
• 3. 血液学常数
– 淋巴细胞是主要的白细胞,大鼠占80% – 噬碱性粒细胞少 – 粒细胞计数,雄性高于雌性;同时,大鼠淋巴
细胞计数,雄性高于雌性。
• 4. 尿
– 浓度高,含大量蛋白,牛磺酸和肌酐 – 尿pH 值 7.3-8.5 – 小鼠平均尿比重1.058,大鼠1.04-1.07
Breeding onset: Male
65-110 d
Female
65-110 d
Estrous cycle length
4-5 d
Gestation period
大鼠膝关节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大鼠膝关节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大鼠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在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膝关节作为大鼠身体重要的关节之一,在动物模型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大鼠膝关节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对于深入研究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大鼠膝关节的解剖结构、功能特点以及相关疾病与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且系统的了解大鼠膝关节的基础知识,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主要介绍本文的组织形式和内容安排。
本文将首先介绍大鼠膝关节的解剖结构,包括关节的各组成部分和其功能。
随后将探讨大鼠膝关节的功能特点,包括其在生理活动中的作用和特殊性。
最后,将介绍大鼠膝关节可能出现的疾病,以及常见的治疗方法。
通过这些内容的阐述,读者将对大鼠膝关节的结构、功能和疾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大鼠膝关节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探讨大鼠膝关节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大鼠膝关节的知识。
通过对大鼠膝关节的解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详细介绍,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大鼠的生物学特征和行为习性,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深入了解大鼠膝关节的疾病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大鼠的健康水平,为大鼠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支持和指导。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知识和启发,引起对大鼠膝关节及相关领域的更多关注和研究。
2.正文2.1 大鼠膝关节解剖结构大鼠膝关节是由多个骨骼、软骨、肌肉、韧带和滑囊等组成的复杂结构。
在解剖上,大鼠膝关节由股骨、胫骨和髌骨组成。
股骨上端的半月板与髌骨下端相互配合,形成能够顺畅运动的关节面。
胫骨上端与股骨形成髌股骨关节,髌骨通过髌韧带与胫骨连接,起到增加稳定性的作用。
在大鼠膝关节中,韧带的作用尤为重要。
关节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它们起到维持骨头位置、稳定关节和限制关节活动范围的作用。
此外,滑囊的存在也对膝关节的正常功能发挥起到重要作用,它在关节内活动时起到减少摩擦和吸收冲击的作用。
大鼠脊柱解剖定位
大鼠脊柱解剖定位引言:大鼠是常用的实验动物,其解剖学结构对于科学研究至关重要。
脊柱作为大鼠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支撑和保护神经系统的功能。
本文将对大鼠脊柱的解剖定位进行详细介绍。
一、大鼠脊柱的概述大鼠脊柱位于背部,由多个椎骨组成。
椎骨由椎体、椎弓和棘突等部分组成,相互连接形成脊椎。
大鼠脊柱具有保护脊髓和神经根的作用,同时也提供了身体的支撑和运动功能。
二、大鼠脊柱的分段大鼠脊柱可以分为颈椎、胸椎、腰椎和尾椎四个部分。
颈椎位于头部和胸部之间,胸椎位于颈椎和腰椎之间,腰椎位于胸椎和尾椎之间,尾椎位于腰椎之后。
不同部分的椎骨形态和数量有所不同。
三、大鼠脊柱的解剖定位1. 颈椎解剖定位:颈椎通常由7个椎骨组成,从C1到C7。
颈椎的解剖定位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将大鼠放置在解剖台上,使其背部朝上。
(2)然后,用手指轻轻摸索大鼠背部的颈部位置,找到颈椎的起始点。
(3)在起始点的基础上,逐个摸索并数出7个椎骨,即可确定颈椎的解剖定位。
2. 胸椎解剖定位:胸椎通常由13个椎骨组成,从T1到T13。
胸椎的解剖定位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将大鼠放置在解剖台上,使其背部朝上。
(2)然后,从颈椎的末端开始,逐个数出13个椎骨,即可确定胸椎的解剖定位。
3. 腰椎解剖定位:腰椎通常由7个椎骨组成,从L1到L7。
腰椎的解剖定位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将大鼠放置在解剖台上,使其背部朝上。
(2)然后,从胸椎的末端开始,逐个数出7个椎骨,即可确定腰椎的解剖定位。
4. 尾椎解剖定位:尾椎的数量因大鼠个体而异,一般为15-21个。
尾椎的解剖定位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将大鼠放置在解剖台上,使其背部朝上。
(2)然后,从腰椎的末端开始,逐个数出尾椎的数量,即可确定尾椎的解剖定位。
四、大鼠脊柱的生理功能大鼠脊柱不仅起到支撑和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还参与身体的运动和灵活性。
脊柱通过椎间盘和关节的结构,使得大鼠能够进行弯曲、伸展和旋转等各种运动。
大鼠自主神经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特征
大鼠自主神经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特征大鼠是很多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动物之一,研究人员常常使用大鼠来探究各种神经生理学的现象。
在研究过程中,了解大鼠自主神经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特征是必不可少的。
一、大鼠自主神经系统解剖结构大鼠的自主神经系统主要由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个部分组成。
交感神经系统主要位于脊髓胸段和腰段的交感神经节和靠近主干交感神经的脊神经后根。
而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集中于脑干和脊髓髓柱、骶丛以及内脏的神经节。
交感神经系统主要由交感神经前节、交感神经节、交感神经后节组成。
其中,交感神经前节的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脊髓的胸段和腰段,称为交感神经前根节;交感神经节位于脊髓两侧,与脊柱相平行,称为交感神经中节;交感神经后节位于交感神经节的末端,与内脏神经相连。
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由副交感神经前节、副交感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后节组成。
其中,副交感神经前节位于脑干和脊髓的髓柱前;副交感神经节位于内脏神经上;副交感神经后节位于内脏神经下,与目标器官相连。
二、大鼠自主神经系统的生理学特征大鼠自主神经系统的生理学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交感神经系统的特点,二是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特点。
1. 交感神经系统的特点大鼠的交感神经系统主要通过神经递质去调节内脏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前节释放诸如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等神经递质来发挥作用。
而交感神经后节释放的主要是神经肽和乙酰胆碱(ACh)。
同时,大鼠交感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和ミュラー神经元的负反馈调节控制。
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通过下丘脑受体来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降低心率和血压;而ミュラー神经元既有兴奋性和抑制性调节,根据情况合理地控制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
2.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特点大鼠的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脑干细胞体去递质调节内脏器官。
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副交感神经前节释放ACh递质来发挥作用。
副交感神经后节释放神经肽和ACh。
同时,大鼠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通过神经反射机制来实现其功能。
大鼠和人类的差异和相似性
大鼠和人类的差异和相似性大鼠和人类是经常被研究的两种动物,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和相似性。
通过对它们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促进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
一、解剖结构大鼠和人类在解剖结构上存在一些差异。
大鼠的头骨比较小,而人类的头骨比较大,这就导致大鼠的大脑相对较小,与人类的大脑相比十分不足。
但是,大鼠的视神经和听神经比人类的要发达得多,这就意味着大鼠有更加敏锐的视听觉能力。
此外,大鼠的肝脏比人类的要大,因此它的代谢率比人类更高,能够更快地代谢药物,这也是为什么它被广泛用于药理学研究的原因之一。
二、遗传基因大鼠和人类的遗传基因也存在一些相似性和差异。
虽然它们有一些相同的基因,但是它们的基因数量和组合方式不同。
例如,大鼠有23对染色体,而人类有23对染色体,但它们的染色体结构和基因数量是不同的。
此外,大鼠和人类的基因表达也有很多区别。
研究发现,大约75%的大鼠基因与人类基因在表达上存在差异。
这就意味着,大鼠在某些方面的疾病模型可能不够可靠,不能完全代表人类的生理和病态状态。
三、生理特征大鼠和人类的生理特征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例如,大鼠的寿命一般只有2-3年,而人类常年寿命可达70年以上;大鼠的生长迅速,一般在3-4个月即可成熟,而人类的生长期要长得多,一般需要20多年才能成为完全成熟的个体。
此外,大鼠和人类的代谢和能量消耗的方式也有很大不同。
例如,大鼠的身体温度比较低,能量消耗也较少,因此它的能量需求比人类要低得多。
但是,大鼠的血液循环系统和免疫系统比人类更加健康,能够更好地适应某些环境和疾病。
四、行为特征大鼠和人类在行为特征方面也存在很多差异。
例如,大鼠的记忆和学习能力比人类差得多,但是它对于气味和视觉刺激的识别能力却很敏锐。
此外,大鼠的社交能力比人类弱,但它们的交配和育儿行为则是比较相似的。
五、结论大鼠和人类的差异和相似性是人类了解自身生理和心理机制的重要窗口。
通过对它们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疾病,发现更好的治疗方法。
2、第二篇.比较形态学-大鼠(2)-zy
(4) 遗传学特性
染色体 — 大鼠共有 21 对染色体 (2n=42) 和相同数量的连 锁群。 毛色基因—大鼠的毛色变化多种多样,且具有很多的毛 色基因, 如野生色(A)、淡黑色(d)、粉红色(p)、红色
(r)、黄色(e)等, 常用于遗传学研究。
遗传病—大鼠的主要遗传病有:尿崩症、血胆红素过多 症(黄疸 )、隐睾症、白内障、遗传性贫血、侏儒症、 肾盂积水、缺肾症等, 是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的良好 动物模型。
(3) 生理学特性
➢
大鼠发育迅速,性成熟早, ♂:45--60天,♀:70—75天性 成熟。体成熟迟于性成熟,一般♂:90天, ♀:80天达到体 成熟。 为全年多发情动物,有产后发情,发情周期为4-5天,可 分为前期、发情期、后期和间情期,通过阴道涂片可判断 处于哪个时期。雌性大鼠于交配后产生阴道栓。阴道栓能 有效阻止精液倒流从而提高受孕能力。 大鼠妊娠期为19--23天左右,哺乳期为20-22天,每胎产 仔6—12,只年产6--9胎。雄鼠繁殖力持续时间为20月龄, 以后开始衰退,雌鼠性周期可维持32月龄。
大鼠( rattus norregicus )
几乎全世界研究所使用的所有品系皆來自美国。
大鼠是第一种为研究所驯养的哺乳動物。
费城Wistar 研究所是全世界最大的实验用大鼠种子库 Henry Herbert Donaldson是第一个将实验用大鼠标准 化的人。 Helen Dean King是第一个在1909年进行实验用大鼠 近亲繁殖的人。
➢
➢
阶段
经过时间(小时) 小鼠 18 大鼠 17-21
卵巢变化
细胞变化特点 全部是有核上皮细 胞,偶有少量角化 细胞 全部是无核角化细 胞或间有少量上皮 细胞 白细胞、角化细胞、 有核上皮细胞均有 大量白细胞及少量 上皮细胞和粘液
大鼠特性
大鼠的特性及生理值生物学特性: a.性情温顺,易于调教和捉取,如粗暴捉取易使其变得紧张不安甚至攻击人。
b.喜安静环境,噪音和不适光照对其繁殖影响很大,对强烈的声响反应强烈,能引起食仔形为。
c.对粉尘、氨气和硫化氢等敏感,如果饲养室环境较差,在长期慢性刺激下,可引起肺部炎症。
当空气中相对湿度低于40%时,常发生坏尾症。
d.昼伏夜出,喜欢独居。
e.嗅觉发过,味觉差,对营养缺乏敏感,维生素A和氨基酸供应不足时,可发生典型缺乏症。
体内可合成Vc。
f.不能呕吐,不能用于催吐实验。
解剖学特点: a.上下各有两个门齿和6个臼齿,门齿终身生长,需经常磨损来维持齿端的长度。
b.汗腺极不发达,仅在爪垫上有汗腺,尾巴是散热器官。
当周围环境温度过高,靠流出大量唾液调节体温但当唾液腺机能失调时,易中暑而死亡。
c.肺结构特别,左肺为1个大叶,右肺有4叶。
d.心脏和外周循环与其他哺乳动物稍有不同。
心脏的血液供给既来自冠状动脉,也来自冠状动物外动脉,后者起源于颈内动脉和锁骨下动脉。
e.胃中有一条绉折,收缩时会堵住贲门口,这是大鼠不能呕吐的原因。
f.无胆囊。
肝脏有六叶,再生能力强。
g.无扁桃体。
眼角膜无血管。
h.为"Y"型双角子宫,左右子宫腔完全分开,两个子宫独立开口在阴道;大鼠有6对乳头。
生理学数据:成年体重♀200~350g♂ 200~500g平均寿命 2~3年适宜温度 21~24℃适宜湿度 55~65%采食量(成年) 15~20g/d饮水量(成年) 24~35ml/d排尿量 11~15ml/d排粪量 9~15g/d体温 37.3℃心率 260~600/min呼吸数 66~210/min氧耗量 2.0cm3/g/h血压 82~120mmHg血容量 5.75~6.99ml/100g体重红细胞数(成年) 7.4~8.8×106/mm3血红蛋白量 4~7g/dl血细胞比容值 46%红细胞容积 52~58μ3白细胞数 6.4~12.5×103/mm3白细胞分类:中性 13~25%嗜酸 0~6%嗜碱 0~0.3%淋巴细胞 69~84%单核细胞 0~3%性成熟(平均重) ♀150~170g♂ 170~210g性成熟(日龄) 4~8W交配日龄 9~14W交配衰老日龄 12~15m性周期 4~5d发情期 9~20h排卵时间(发情后) 8~11h排卵类型自发排卵交配方式品系交配:1♀:1♂;3♀:1♂大批生产:多♀:1♂繁殖寿命♀9~11m♂ 9~11m受精(排卵后) 7~10h排卵数 10枚卵存活时间 10~12h妊娠期 21~22d产仔数 6~15只出生重 4~5g分娩次数 7~9/y分娩后初次发情 20~24h 离乳日龄 18~23d离乳体重 35~40g染色体数 40。
常用实验动物的特点及应用(1)
每周更换两次垫料,每日加食、换水。注意每天观 察动物,及时作好工作记录和环境记录。
第二节 大鼠
大鼠(Rat),学名(Rattus Norregicus) 是野生褐家鼠的变种,起源于北亚洲,于 17世纪初期传到欧洲。18世纪后期开始人 工饲养,19世纪,美国费城维斯塔尔 (Wistar)研究所在开发大鼠作为实验动物 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世界上使用的 许多大鼠品系品种均起源于此。大鼠体形 较小,对实验条件反应近似。使用量仅次
2. 体形小,生命周期短。出生体重仅1.5克左右, 一月龄体重约18--22克。成年小鼠每日食量5--8 克,饮水4--7毫升,排粪1.4--2.8克/天,排尿1--3 毫升/天。
3. 性情温顺,胆小怕惊。
4. 成熟早,繁殖力强。雌35--50日龄,雄45-60 日龄就可性成熟,雌65--75日龄,雄70--80日龄 可达体成熟。性周期4--5天,妊娠期19--21天, 哺乳期20--21天,年产6--9胎。属全年多发情动 物,产后即发情。
2. 黑色近交品系。1921年培育,1937年从此系 中分离出C57BL/6和C57BL/10两个亚系。1985年 引入中国。特性为:乳腺肿瘤自然发生率低,
化学物质难以诱发乳腺和卵巢肿瘤;对放射物
质耐受力中等;补体活性高;对结核杆菌敏感;
对鼠痘病毒有一定抵抗力,嗜酒精性高。常用
于肿瘤学、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研究。
小鼠常用于药物的毒实验、半数致死量
及最大耐药量的测定等,“三致”试验也常用小 鼠进行。
2. 生物制品的检定和药效学评价试验
如广泛用于血清,疫苗等生物鉴定工作,照 射剂量与生物效应实验,各种药物效价测定(通 过供试品和相当的标准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比较, 以定出供试品的效价)等实验。
小鼠大鼠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2011)
1985→IMLAS ➢ 遗传:aaBBCCDD, H-2b
其它亚系
➢ C57BL/6J/ola:血压正常,117mmHg,有眼缺陷,少 量脑积水和后肢多趾症。
➢ C57BL/6J:血压低,68mmHg,一些动物可出现腿部 骨软化。
肉桂色,白斑色 5.阴暗群居,昼伏夜动 6.性情温驯,胆小怕惊 7.喜欢啃咬,雄性好斗 8.杂食性,但以粮食作物为主
(二) 解剖学特性
1.齿式 1003 =16
1003
2.下颌骨形态稳定
门齿终生生长 遗传监测的指标
3.脊椎55-61个,肋骨12-14对,胸骨6块
4.食管细长(约2cm),胃由嵴分隔成前胃和腺胃,胃 容量小 (1.0-1.5ml),灌胃时用药量(0.2-0.5ml)
疫功能重建,单克隆抗体制备,人类自身免疫性 疾病和免疫缺陷性疾病的研究、病毒学和肿瘤学 研究等。
3 SAM小鼠
2 日本京都大学胸部疾患研究所老化生物研究 室,在美国引进的AKR/J小鼠(胸腺肿瘤模型 小鼠)中发现突变小鼠,用20年时间精心培育 成功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SAM)。
7 obob小鼠
肥胖症小鼠。肥胖小鼠体重可达60克,无生育能力
无白细胞
裂旺盛
阴门呈白色、 枯燥,交配旺 期
动情后期
角化上皮细胞及 白细胞
膨胀下降,上皮 卵泡发生闭锁,生成 个别鼠排出乳 内有白细胞、壁 黄体,卵在输卵管内。 白色分泌物 萎缩,上皮退化, 在生发上皮及卵泡细 罕见有丝分裂 胞内少数有丝分裂
动情间期
大量白细胞及少 量粘液
外观苍白,壁萎 缩。上皮正常, 但含有许多白细 胞。子宫腺体有 一些分泌物
大小鼠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大鼠和小鼠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大鼠和小鼠的解剖学特点。
2. 了解大鼠和小鼠的生理学特点。
3. 学习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材料1. 大鼠:雄性,体重200-250g。
2. 小鼠:雄性,体重20-30g。
3. 实验器材:解剖盘、解剖剪、解剖镊、解剖针、解剖刀、剪刀、手术刀、缝针、缝线、生理盐水、注射器、酒精、碘酒、棉球等。
三、实验方法1. 大鼠解剖(1)麻醉:将大鼠放入麻醉箱中,采用吸入麻醉法进行麻醉。
(2)固定:将麻醉后的大鼠放入解剖盘中,用解剖镊固定。
(3)剪毛:用剪刀将大鼠腹部和四肢的毛发剪去。
(4)剖腹:用解剖剪在腹中线剪开皮肤,暴露腹壁肌肉。
(5)暴露器官:用解剖镊和剪刀分离腹壁肌肉,暴露胃、肠、肝、脾、肾、膀胱等器官。
(6)观察:观察各器官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
(7)缝合:用缝针和缝线将腹壁肌肉和皮肤缝合。
2. 小鼠解剖(1)麻醉:将小鼠放入麻醉箱中,采用吸入麻醉法进行麻醉。
(2)固定:将麻醉后的小鼠放入解剖盘中,用解剖镊固定。
(3)剪毛:用剪刀将小鼠腹部和四肢的毛发剪去。
(4)剖腹:用解剖剪在腹中线剪开皮肤,暴露腹壁肌肉。
(5)暴露器官:用解剖镊和剪刀分离腹壁肌肉,暴露胃、肠、肝、脾、肾、膀胱等器官。
(6)观察:观察各器官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
(7)缝合:用缝针和缝线将腹壁肌肉和皮肤缝合。
四、实验结果1. 大鼠解剖结果(1)胃:位于腹腔左上方,呈囊状,壁薄,内含食物残渣。
(2)肠:分为小肠和大肠,小肠盘绕在腹腔内,大肠位于腹腔右侧。
(3)肝:位于腹腔右上方,呈红褐色,表面光滑。
(4)脾:位于腹腔左下方,呈暗红色,表面光滑。
(5)肾:位于腹腔后部,左右各一个,呈红褐色,表面光滑。
(6)膀胱:位于腹腔下方,呈囊状,壁薄,内含尿液。
2. 小鼠解剖结果(1)胃:位于腹腔左上方,呈囊状,壁薄,内含食物残渣。
(2)肠:分为小肠和大肠,小肠盘绕在腹腔内,大肠位于腹腔右侧。
大鼠 Rat
• 呼吸频率:85次/分钟
• 血压:90-120 mmHg • 饲料消耗量:5g/100g/天 • 饮水量:8-11ml/100g/天
18
基本生物学数据(2)
• 体成熟:3个月左右
• 性成熟:50 ± 10 天
• 性周期:4-5天 • 妊娠期:21天左右 • 哺乳期:18-23天 • 每窝仔数:3 – 18只 • 初生仔鼠体重:5 - 6g
• 营养代谢病研究
• 大鼠对营养物质缺乏敏感,可发生典型缺乏症状,是营养学研究使用最早、最多的实验动物。
• 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的研究
• 大鼠对空气污染非常敏感,常被用于空气污染对人和动物健康影响的研究,特别是重金属污染方
面研究的主要动物模型。
22
常用品系
• Wistar大鼠
• 白化。1907年由美国Wistar研究所培育而成,该群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敏 感,对传染病的抵抗力较强,自发性肿瘤发生率低;较适合于营养、代谢 性疾病研究。垂体肾上腺系统发达,应激反应灵敏,常用于神经、内分泌 实验研究。同时还用于药物、肿瘤、传染病、关节炎、肝外科等领域的研 究。目前有近交系与封闭群两种。
大鼠是研究心血管疾病的首选动物宜培育出了自发性动脉硬化品系通过人工诱发可制作肺动脉高压症心肌老损动脉粥样硬化居部缺血心脏病模型但其结构功能代谢与人类不尽相大鼠对空气污染非常敏感常被用于空气污染对人和动物健康影响的研究特别是重金属污染方面研究的主要动物模型
大鼠 Rat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 王枭宇
提纲
• 概述
19
研究应用
• 药物研究
• 药物毒性和安全性评价实验。大鼠常作为药物的亚急性毒性、长期毒性、生殖毒性 实验,评价和确定药物的最大给药量,药物排泄速率和蓄积倾向,药物慢性实验, 生殖毒性实验等等。
大鼠
(二)封闭群
1、Wistar大鼠 (1)来源: 1907年由美国Wistar研究所育成,现已遍及世界 各国的实验室。
我国从日本及前苏联进,是引进最早、使用最广 泛、数量最多的大鼠品系之一。
(2)毛色:
白化
(3)主要特性: ① 头部较宽、耳朵较长、尾的长度小于身长。 ② 性周期稳定,繁殖力强,产仔多,平均每胎产仔在10只左 右,生长发育快。10周龄时雄鼠体重可达280-300g,雌鼠 达170-260g。
为全年多发情动物,其性周期4-5d。 大鼠妊娠期为19-23d,平均21d,每窝产仔6-12只; 一般情况下可在21d离乳。
产后24h内出现一次发情;发情多在夜间。
2、无呕吐反射: 大鼠的食管进入胃时,有一皱褶小弯,该皱是大鼠 不会呕吐的原因,不适宜做呕吐反应实验。 3、血压: 对药的反应敏感
3、Long-evans大鼠
1915年用野生雄性褐家鼠与雌性白化大鼠杂 交培育而成。 体型比Wistar和SD大鼠为小,头颈部为黑色,
背部有一条黑线,尾部为黑白色或黑色毛。
(三)突变系
1、SHR/Ola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SHR) (1)来源:是东京的江本(Okamoto)在1963年有自发性高 血压疾病的Wistar大鼠培育而成。 (2)主要用途: 高血压疾病的实验研究。(抗高血压药物有反应) 能够自发性产生高血压的突变系大鼠,还有新西兰高血压 大鼠(GHR)和米兰高血压大鼠(MHS)。 2、癫痫大鼠 用铃声刺激可旋转数秒钟,然后向一侧倒地发作癫痫,与人 的癫痫发作相似。
性关节炎、中耳炎、内耳炎、淋巴腺炎等的药物评价。
(四)行为学研究
(成瘾性药物的行为学研究) 大鼠适合于成瘾性药物的行为学研究,在一定时 间内给大鼠喂饲一定剂量的酒精、咖啡因、鸦片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鼠解剖学特点
来源:互联网作者:未知发布时间:2006-09-24
1. 外观大鼠外观与小鼠相似,但个体较大。
一般成年大鼠体长不小于18-20cm。
尾上覆有短毛和环状角质鳞片,数量多于200片。
上下颌各有两个切齿和六个臼齿,共16颗牙齿。
齿式为(1003/1003)×2。
2. 大鼠骨骼约105-108块,大鼠的生长发育期长,长骨长期有骨骺存在,不骨化。
切齿终生不断生长,大鼠需不断啃咬磨牙以维持其长度恒定,故垫料中应有部分小木块供其啃咬。
3. 大鼠唾液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
分别位于下颌骨后缘至锁骨的腹外侧、下颌骨后缘和胸腔入口的腹侧、颌下腺口侧。
颈区肩胛部间沉积的脂肪组织呈腺体状,称为冬眠腺,在产热中起着重要作用。
4. 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胃为无腺区,后胃为有腺区,前后两部分由一个界限嵴分开,食管通过界限嵴的一个褶进入胃小弯,此褶是大鼠不能呕吐的原因。
5. 肠道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
其中小肠最长,约114cm(102-126),盲肠较长,约6-8cm。
6. 肝脏呈紫红色,占体重的比例大,约为体重的1/25,由四叶组成(右侧叶、中叶、左叶和尾叶)。
肝脏的再生能力强,经部分肝切除术后仍可再生。
成年大鼠切除肝2/3,在一周内肝脏生长最快,三周内肝脏重量可恢复到接近正常。
大鼠无胆囊,各肝叶的胆管会合成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
胰脏位于胃和十二指肠的弯曲处,呈淡粉色,形状不规则,似脂肪。
7. 心脏重量约占体重的1/30-1/20,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组成。
左心室发出主动脉弓,由此分出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无名动脉又分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
主动脉弓到心脏背侧沿脊柱下行,形成背主动脉,背主动脉再分支到髂部和四肢。
8. 肺脏为海绵状,淡粉色,位于胸腔中部,分为左、右两部分。
左肺为一个大叶,右肺分为4叶(前叶、中叶、副叶、后叶)。
9. 肾脏呈暗红色、蚕豆状,位于腹腔背侧脊柱两侧。
每侧肾都和一条白色细长的输尿管相连,输尿管下接膀胱。
10. 大鼠的神经系统与人类相似,亦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包括脑神经、脊神经、植物神经。
脑分为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大鼠的大脑很发达,中脑较小。
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共12对。
脊神经和植物神经和其它动物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