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利用身边的风
利用身边的风(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利用身边的风(教学设计)简介本教学设计是针对全国通用五年级上册的综合实践活动而设计的。
我们将利用身边的风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探索风的来源、特点、使用等,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和反思,提高孩子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风的种类和来源,了解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2.探究风的运动规律;3.学习风的利用方法,了解风能和风电发电的基本原理;4.培养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孩子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活动一:风的种类和来源1.介绍大气运动和风的基本原理;2.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天气、天空等现象,了解风的来源和分类;3.让孩子们自己设计手制风筝,了解风筝在不同风力下的表现。
活动二:风的运动规律1.通过游戏形式让孩子们深入了解风的运动规律;2.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小风车,模拟风的运动过程。
活动三:风的利用方法1.介绍风能和风电发电的基本原理;2.让孩子们探究在自然条件下利用风能的简单方法;3.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小型风力发电机。
活动四:综合实践1.活动三的延伸,让孩子们利用风力发电机为小型LED灯或其他小型设备供电;2.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改进自己的设计,提高毅力与创新。
教学方法1.案例式教学:通过案例引入学习内容,让孩子们更加生动有趣地了解风的种类和来源、风的运动规律、风能和风电发电等。
2.探究式学习: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探究风的运动规律和风能原理,提供指导性问题和材料,让孩子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经验教育:提供问题和情境,鼓励孩子们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兼顾个体和集体发展。
教学评价1.观察评价:从观察孩子们制作风筝、设计小风车、制作风力发电机等情况来评价孩子们是否理解相关知识点,是否掌握相关技能;2.调查评价: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来了解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学习效果、认知能力及动手能力进展。
3.自我评价:通过要求孩子绘制学习成果图、写反思笔记等活动来促进孩子们主动学习、自主思考、自我评价的全面发展。
我们如何了解风:综合实践活动课
我们如何了解风: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背景风,作为自然界的一种元素,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旨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风的成因、特点以及风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目标1. 了解风的成因、特点及作用。
2.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测量风速、风向。
3. 掌握风能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环保意识。
4.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活动内容1. 风的成因与特点1.1 风的成因- 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
- 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导致的气压差异。
1.2 风的特点- 风向: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的偏转。
- 风速:受气压差、地形等因素影响。
2. 风的测量2.1 风速的测量- 使用风速计测量瞬间风速。
- 计算平均风速:取一段时间内的风速平均值。
2.2 风向的测量- 使用风向标或罗盘测量风向。
3. 风能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3.1 风力发电- 风轮: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
- 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2 风力助航- 古代帆船:利用风力前进。
- 现代风力助航设备:提高航行效率。
4. 实践活动4.1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风的成因、特点及应用。
- 每组选取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
4.2 实地观测- 携带风速计、风向标等工具,进行实地观测。
- 记录数据,分析风的特点。
4.3 风力发电实验- 制作简易风轮,进行风力发电实验。
- 观察并记录发电过程,分析风力发电的原理。
4.4 团队协作项目- 设计一个利用风能的装置,如风力助航装置。
- 分工合作,完成装置的制作和测试。
活动评价1. 学生对风的成因、特点及应用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实际操作风速计、风向标等工具的能力。
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体现。
活动总结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不仅了解了风的成因、特点及应用,还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学会了使用风速计、风向标等工具,掌握了风力发电的原理,并设计出了利用风能的装置。
《利用身边的风:2神奇的风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行为习惯方面,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协作不够等问题,教师应通过设计互动性强、团队合作程度高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专注力。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学生可以参观当地的风力发电设施,了解风力发电的实际情况。
3.技能发展
-学生可以学习如何使用风速计和其他气象仪器,提高对气象现象的观察能力。
-学生可以参与学校或社区的风能利用项目,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4.延伸活动
-组织一次风帆制作比赛,要求学生设计并制作出具有创新元素的风帆。
-举办一次关于风能利用的讲座或研讨会,邀请专家或老师分享风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观察:在学生动手制作过程中,观察他们的操作技巧、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测试:通过简短的知识测试,评估学生对风能利用实例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讲解。
2.作业评价
(1)认真批改: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细致、认真的批改,注意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答案的准确性。
(2)点评与反馈:在作业批改过程中,给予学生积极的点评和及时的反馈,鼓励学生继知识讲解(15分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风帆的原理。风帆是利用风力驱动的,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风的力量使帆布产生压力,从而驱动船只在水中前进。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下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风帆。
3.动手制作(15分钟)
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教材上的步骤制作你们的风帆。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使用剪刀和胶水,保持工作桌面的整洁。制作完成后,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风帆最出色。
总体来说,五年级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且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利用身边的风(教案)全国通用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教案:利用身边的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基本特性,掌握利用风能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风的基本特性2. 风能的利用3. 制作简易风力发电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风的基本特性,风能的利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制作简易风力发电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关注风的现象,让学生举例生活中遇到的风。
b. 提问:风有什么特点?风能可以怎么利用?2. 讲解风的基本特性a. 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
b. 风的速度、方向和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地形、温度、气压等。
c. 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3. 讲解风能的利用a. 风力发电:利用风能驱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 风力提水:利用风能驱动水泵,提取地下水。
c. 风力助航:利用风能推动船只前进。
4. 制作简易风力发电机a. 讲解制作原理:利用风力驱动电机,产生电能。
b. 分组合作,动手制作。
c. 测试风力发电机的发电效果。
5. 总结与拓展a.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了解风的基本特性和风能的利用。
b. 提问: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风能?c. 引导学生关注风能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五、作业布置1. 观察生活中的风现象,记录下来。
2. 设计一个利用风能的装置,画出设计图。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风的基本特性和风能的利用,让学生了解风能的价值。
在制作简易风力发电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风能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风能利用的其他领域,如风力制热、风力助航等。
同时,结合地方特色,让学生了解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关注的细节:制作简易风力发电机在“利用身边的风”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制作简易风力发电机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K12学习】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利用身边的风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利
用身边的风
活动一:几个叶片的电风扇使用效果好
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电风扇的使用原理。
2、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活动重难点:
实验分析
活动准备:
小电风扇、布条、直尺、记时器
教学过程:
一、小调查
询问同学们调查使用效果好的电风扇的标准。
1、启动要快。
2、风量要大。
3、噪音应该很小。
二、设计实验方案
1、告诉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
2、小组开始实验2人操作,1人记录,1人观察,再轮流
3、分析实验数据让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用1个和3个叶片时,布条开始飘动时所需的时间最短。
4、评价自己的实验
把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写在书上。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主题六风的利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主题六风的利用风的利用——让小学生领略大自然的魅力引言:风,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份礼物。
小学生正处于探索世界的好奇年纪,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风的利用方式,并提供一种全方位的实践体验,我们设计了《风的利用》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主题,旨在通过活动的开展,引发小学生对风及其利用方式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背景知识介绍:1. 风的概念和形成原理风是空气在地球表面上被水汽或其他气体所取代而导致的空气流动现象。
风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球的旋转、太阳的照射、地形的起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2. 风能的利用领域风能是指风的动能被转化为人类可直接使用的能量形式。
目前,风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发电、航空、农业和日常生活等领域。
3. 风的利用对社会和环境的意义风能的利用可以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具有积极的影响。
同时,风能的利用还能促进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风的概念、形成原理和利用领域;2. 探索风的利用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4.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他们爱护大自然。
三、教学过程:1. 活动一:风车的制作与竞赛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和材质的风车样品,并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和材质的风车在风中的转动情况。
然后,分组设计并制作风车。
最后,组织风车竞赛,看哪个组制作的风车能在风中转动得最快。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追踪风的路径,观察风对风车的影响。
同时,通过制作和竞赛过程,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形状和材质对风车旋转速度的影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活动二:风力发电实验教师简要介绍风能的利用领域,特别是风力发电的原理和应用。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风力发电实验。
在实验中,学生将使用简易的风力发电装置,通过改变风车的角度和叶片的形状等方式,观察风的强度对发电效果的影响,并探索如何提高风力发电的效率。
《风》综合实践活动.2doc
《风》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对“风”这一自然现象有着丰富的感性经验,也积累了一些关于风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方法。
我将本课的教学建立起与语文、音乐、美术等综合实践活动的联系,使课堂充满生机。
在本课的活动中,着重让学生通过生活感受,激发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研究天气和身边自然现象的变化,并通过读风、画风、写风等多种形式来表现风,把无形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和创新能力。
活动目标:1.积累关于风的一些诗词。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对风的了解,大胆想象用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表现风。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大胆想象的创新能力,乐于与他人合作。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1.课前通过观察或者查阅资料了解风的相关知识(例如风的形成、利与弊等相关资料。
)2.搜集含有风的四字词语、儿歌、诗歌做成积累卡。
3.准备油画棒、铅笔。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纸张。
活动过程:一、课前游戏:(关于风的儿歌游戏)二、欣赏风中笑声—激趣导入1.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很有趣的搞笑视频,一起来看看。
(播放视频)2.在刚才的视频里,究竟是谁在捣鬼让倒霉熊如此倒霉?(揭示主题“风”)(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3.今天我们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就是“风”。
(板书课题)三、寻觅风的足迹—议论“风风”1.议论风的存在形式。
引导: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却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感受到风的存在的?(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及时评价:“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老师相信你将来会成为一个像牛顿一样伟大的科学家……”2、议论风的利与弊。
引导:是啊!我们就生活在世界风口—玉门,风就如同我们的朋友,形影不离。
那你究竟对风有着怎样的感情呢?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风?或是你不喜欢什么样的风?(说明理由)(相机播放利与弊的图片)3、了解家乡的风力发电。
引导:风就像小孩一样,他很顽皮,他的脾气时好时坏,但如果你合理利用它,它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小学综合实践主题五神奇的风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主题五神奇的风教案【小学综合实践主题五】神奇的风教案引言: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天气现象,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本次的综合实践主题五——神奇的风教案,我们将一起探索风的起源、形成、特性以及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让孩子们深入了解风的奥秘。
一、风的起源与形成(600字)风的起源与形成是我们了解风的第一步。
孩子们从小学科普书籍中或互联网上收集相关资料,探索风的起源和形成的原因。
通过收集资料,孩子们应该了解到风是由大气压力差异引起的。
当太阳能使得地球表面不均匀地受热时,地球上的空气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加热,形成高压区和低压区。
这些压力差异会造成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然后,我们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实地观察和小实验。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开阔的场地,如操场或户外花园,观察天气和周围环境。
孩子们可以用纸条、气球或风筝等来观察风的方向和强度。
同时,孩子们还可以利用温度计测量不同地方的温度,观察温度差异对风的影响。
通过这些实地观察和小实验,孩子们将亲身体验到风的形成过程。
二、风的特性与分类(600字)风除了有方向和强度等特性外,还可以根据其产生的地区和影响的方式来分类。
在这部分,我们将引导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风的特性与分类。
首先,我们介绍风的方向和强度。
孩子们可以制作一个简易的风向标,将其放在开阔的地方。
然后,通过观察风向标指示的方向和旗子的摇摆程度,孩子们可以判断出风的方向和强度。
接下来,我们介绍风的分类。
孩子们可以了解到,根据风吹的地区,风可以分为地面风、海洋风和高空风。
地面风通常是受地形和地表特征影响而形成的,如山谷风、丘陵风和峡谷风。
海洋风则是受海洋气候和地球自转影响形成的,如季风和贸易风。
高空风则是在大气层中形成的,如西风和急流等。
孩子们可以通过图示和实例的介绍,加深对不同类型风的理解。
三、风对日常生活的影响(600字)风作为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在这部分,我们将引导孩子们探索风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小学综合实践利用身边的风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利用身边的风教案风是大自然中重要的气候现象之一,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还具有较大的教育意义。
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利用身边的风资源开展教案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一、教案目标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够:1.了解风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观察、感知和描述身边的风现象;3.设计并制作简单的风力装置;4.通过实践探究,培养合作探究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案步骤1.引入活动:观察身边的风现象 (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风现象,例如风吹动树叶、吹动衣服等。
让学生交流自己平时观察到的风现象,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2.知识讲解:风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15分钟)教师给学生简要介绍风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风的产生原因、风的方向、风的强度等。
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3.探究实践:制作简单的风力装置 (4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制作风力装置的实践活动。
每个小组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如纸、纸板、塑料瓶等,设计并制作简单的风车或者风筝。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不同形式的风力装置。
4.实践展示:风力装置展示和分享 (15分钟)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风力装置,并向全班同学分享设计的过程和原理。
学生们可以通过展示和分享,互相学习和交流,增加他们对风的认识和探索。
5.总结归纳:风的应用与价值 (15分钟)教师带领全班学生讨论风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通过讨论,学生们可以了解风能的利用、风力发电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认识到风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6.展示和评价: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 (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风力装置,并进行互相评价。
评价可以从构思创意、制作过程、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既鼓励他们的参与和努力,又促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三、教案评价和展望通过这个综合实践的教案,学生不仅通过观察身边的风现象增强了对风的认识,还通过实践制作风力装置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综合实践教案奇妙的风(2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形成原理、作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动手实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风的形成原理。
2. 风的作用和特点。
教学难点:1. 风的形成原理。
2. 风的作用和特点。
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气球、塑料袋、小风车等)、图片、视频等。
2. 学生:观察记录表、笔、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风现象,如树叶摇曳、风筝飞翔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风是从哪里来的吗?风有什么作用呢?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奇妙的风。
二、探究风的形成原理1. 教师讲解风的形成原理,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风的形成原理,并填写观察记录表。
3. 各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探究风的作用和特点1. 教师展示风在生活中的作用,如风力发电、风力灭火等。
2. 学生分组实验,利用气球、塑料袋、小风车等器材,探究风的特点。
3.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风的形成原理、作用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风现象,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风的形成原理、作用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以下是对本节课的反思:1.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实验、讨论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探索更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2. 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3. 学生参与: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综合实践课风的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综合实践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课程《风的力量》通过引导学生探索风的形成、作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风的形成原理和基本特性。
- 掌握风的作用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 认识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自然的情感。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 风的形成原理和基本特性。
- 风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难点:- 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创新思维的开发。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关于风能发电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风是如何被转化为电能的。
2. 提问:同学们知道风是如何形成的吗?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二)新课讲授1. 风的形成:- 讲解地球自转和不同纬度间的温差导致大气层产生流动,形成风。
- 介绍风的形成条件,如气压差、温度差等。
2. 风的作用:- 分析风对气候的影响,如季风、台风等。
- 探讨风在农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
3. 风能的应用:- 介绍风能发电的基本原理和设备。
- 讲解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前景。
(三)实践活动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风能应用在生活中的具体案例。
2. 动手制作: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简易的风力发电机,观察风力发电的原理。
3. 展示与评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风的形成、作用和应用。
活动教案:让风成为我们的实验对象
活动教案:让风成为我们的实验对象活动简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风无处不在,但我们却很少有机会深入了解它的本质。
此次活动将以风为实验对象,带领孩子们探索风的特性、来源和运动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活动目标:1.了解风的基本特性,如气压、速度、方向等;2.认识风的来源和作用,如地球自转、气温变化、山地等;3.掌握制作风力测量器的方法,理解测量原理;4.观察风的运动规律,如形成旋涡和气旋;5.培养孩子们的实验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过程:1.风的特性和来源讲解风的基本特性,如气压、速度、方向等。
通过展示天气报告、风速计等工具,让孩子们感受风的存在和变化。
通过展示相关地图和图片,介绍风的来源和作用,如地球自转、气温变化、山地等。
让孩子们了解风的形成过程和各种气象现象。
2.风力测量器的制作为了更好地了解风的特性,孩子们将亲手制作一个风力测量器。
团队合作建议孩子们根据材料、图纸等要素准备好制作所需要的材料工具。
按照图纸进行步骤的指导制作。
最后进行实验检验它的准确性,让孩子们对测量器有一个好的理解。
3.观察风的运动规律孩子们将观察风的运动规律,如形成旋涡和气旋等。
同时通过实验让孩子们发现风的反向和短暂停滞,了解温度对风的影响。
在观察的同时,老师将给孩子们一些问题,引导他们举一反三,如:什么因素影响了风力?为什么风吹向东方;这些问题都是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向更广阔的天文现象。
4.实验完成孩子们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过程,在分享中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最重要的是细致的讲解孩子们如何归纳总结与资料分析,传达了他们的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并思考了如何使描述明确到位。
活动总结: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增加了对风的了解和认识,掌握了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验能力。
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实验科学的方法和过程,培养了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综合实践神奇的风
导语:风,这个看似无形却无处不在的自然现象,自古以来就充满了神秘色彩。
它既能给人们带来凉爽,也能引发灾难;既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也能考验人们的智慧。
为了深入了解风的特点和作用,我们开展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旨在探索风的神奇之处。
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风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形成原因、特点以及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风,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以“神奇的风”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了解风的形成原因、特点及作用;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等综合能力;3. 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环保意识。
三、活动内容1. 知识讲座首先,我们邀请了一位气象专家为学生们讲解风的形成原因、特点及作用。
专家从大气运动、地球自转等方面阐述了风的形成原理,并介绍了不同类型的风及其特点。
此外,专家还结合实际案例,讲述了风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风力发电、风力灭火等。
2. 观察实验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风的力量,我们组织了一场观察实验。
实验材料包括:气球、吸管、硬纸板等。
实验步骤如下:(1)将气球吹大,用吸管将气球固定在硬纸板上;(2)将硬纸板放在通风处,观察气球的变化;(3)调整硬纸板的角度,观察气球的变化;(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学生们发现:风可以改变气球的形状,使其向风的方向倾斜;风的速度越快,气球的变化越明显。
这一实验结果充分展示了风的力量。
3. 创意设计在了解风的特点后,我们鼓励学生们发挥创意,设计一款以风为主题的环保作品。
学生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想象,制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作品完成后,我们将进行评选,选出最具创意的作品。
4. 野外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风,我们组织了一次野外实践活动。
活动地点选择在山区,因为山区风大,风速变化明显。
在活动中,学生们分组进行观察、记录,了解山区风的特点。
此外,学生们还学习了如何利用风力发电,为当地居民提供清洁能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风的利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风的利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风的利用导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风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而利用风的能力进行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本文将介绍一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将风的利用带入学生的实践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风的特性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1. 认识风的定义和基本特性。
2. 探究风的产生原因和运动过程。
3. 了解风的利用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平坦的户外场地或室内开放空间(如操场、室内体育馆等)。
2. 风车、风筝、纸扇等风利用工具。
3. 观察记录表和实验记录表。
4. 宣传素材(如海报、手抄报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制作一幅描绘风景的图片或播放一段与风有关的视频,引起学生对风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风吗?风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特点?探究风的特性:1. 让学生一起观察天空中的云朵、树叶等是否在移动,并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这种现象与风的关系。
2. 通过展示风的动态图像或实验模拟等方式,向学生解释风的产生原因和运动过程。
3. 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并总结风的特点,如风的速度、方向和温度等。
风利用实践活动:1. 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风利用工具(如风车、风筝、纸扇等)进行实践活动。
2. 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调试和操作等方式,体验风的力量、学习风的利用方法,并记录实践过程和结果。
3. 活动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就实践活动进行分享、讨论和评价。
风的应用探究:1. 组织学生围绕风的应用开展讨论和研究,如风力发电、风能车等。
2. 指导学生自主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和整理。
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制作一份宣传素材,用于向其他同学推广风的应用。
总结与展示:1. 组织学生共同总结风的特性、风利用的方法以及风的应用,并将结果呈现在黑板上或制作成展板、海报等形式进行展示。
最新2023沪科黔科版小学五下综合实践活动利用身边的风活动二:神奇的风帆
3. 风帆比赛
要点标题: 制作风帆
要点内容: 在风帆比赛前,孩子们需要制作自 己的风帆。他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和形状来 设计自己的风帆,如纸张、塑料袋等。通过制 作风帆,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材料和形状对 风力的影响,并学习到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风 帆以获得更好的速度和稳定性。
3. 风帆比赛
要点标题: 比赛规则与技巧
利用身边的风 活动二:神奇的风帆
目录CONTENTS
1. 了解风的力量 2. 制作风车 3. 风帆比赛 4. 风帆实践体验
1. 了解风的力量
1. 了解风的力量
风的来源与形成
风的利用与实践
风的分类与特点
1. 了解风的力量
风的来源与形成
风是大气层中空气的运动,主要由气压差引起 。当地球表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日照和加热时, 会产生气压差,从而形成风。了解风的来源和 形成对于理解风的力量至关重要。
进行风帆比赛
在课堂的室外空地上,组织学生进行风帆比赛 。学生们可以将自己制作的风帆固定在小竹竿 上,然后利用风力让风帆前进。比赛可以设置 不同的障碍物和距离,以增加挑战性。通过这 个活动,学生们可以加深对风力的理解,并培 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 风帆实践体验
观察风的力量
学生们可以在户外观察风的力量。他们可以观 察风对树叶、纸张和轻质物体的影响,了解风 的强弱对物体的影响。同时,他们可以尝试利 用风力推动自行车或风车,感受风的力量。通 过这个实践活动,学生们将更深入地理解风的 原理和应用,并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4. 风帆实践体验
4. 风帆实践体验
制作风帆
观察风的力量
进行风帆比赛
4. 风帆实践体验
制作风帆
学生们可以利用废旧的塑料袋或者纸张制作简 易的风帆。他们可以尝试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风 帆,观察不同风帆对风的反应。通过这个实践 活动,学生能够了解风帆的结构和原理,并培 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 风
活动目标:
1知道风的用途,能够说出风对人类生活的利弊。
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风车,培养动手能力。
3 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并了解人类是怎样适应和利用大自然的。
重点:启发学生从小探索如何利用风力是非常有意义的。
活动流程:
(一)导入
采用谜语导人法:“水见皱眉头,村见摇摇头。
花见点点头,云见就溜走。
”(打一种自然现象)学生猜谜,导入活动。
(二)活动的组织
1“瞧一瞧”:寻找“风”(室外半个小时)
这项活动让学生“想办法找一找风在哪里?”或“用什么方法能看见风”?学生已经知道许多大自然中风的现象,他们一般会迫不及待地发言,让每个学生都有讲话的机会。
2“聊一聊”
通过问题“风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对风的利用和危害进行讨论。
3“玩一玩”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小风车。
活动要求师生事先做好制作材料和工具的准备工作:准备卡纸、剪刀、胶水、图订等。
老师指导学生剪裁、挖孔、开维、卷、粘制成小风车,插在铅笔上试转。
做好一个风车后,引导学生作各种不同样子的风车让学生心灵手巧。
在制作活动中。
教师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使用工具和保持教室清洁卫生。
(三)活动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风(2篇)
第1篇课程名称:综合实践活动课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风的基本特性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 掌握利用风能的基本原理。
- 学会制作简易的风力装置。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风的基本特性和对生活的影响。
- 利用风能的原理和简易风力装置的制作。
教学难点:- 理解风能的转换过程。
- 制作并测试简易风力装置。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风力实验材料(如小风扇、气球、塑料袋等)- 制作简易风力装置的材料(如纸板、竹签、橡皮筋等)- 安全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段关于风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风从哪里来吗?风有哪些特性?二、讲授新课1. 风的起源和特性- 介绍风的起源和形成过程。
- 讲解风的基本特性,如风向、风速、风力等级等。
- 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风对生活的影响。
2. 风能的利用- 介绍风能的基本原理。
- 讲解风力发电的原理和过程。
- 展示风力发电的应用实例。
三、实验探究1. 风力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风力实验,观察风力对物体的影响。
-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风力的大小和方向。
2. 制作简易风力装置- 教师讲解简易风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 学生分组制作简易风力装置,如纸风车、风力发电机等。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实验和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你们知道风能有哪些应用吗?二、巩固练习1. 风力装置测试- 学生分组测试自己制作的简易风力装置。
- 记录风力装置的性能数据,如风速、风力等级等。
2. 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风力发电的优缺点。
利用身边的风
利用身边的风一、活动目标:1、能举例说明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
2、能举出实例说明风力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的应用。
3、通过制作纸风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及其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4、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望能力目标:1、能体会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能坚持较长时间地观察并记录风力的情况。
2、独立思考提出更多不同的风车设计。
发展学生自主意识,创造意识和合作意识。
3、提高学生独立制作简易工具的能力。
4、综合运用身边的资料,进行合理的推测和判断。
情感目标:1、通过小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等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通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帮助,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让他们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通过对风能开发和利用的认识和研究,培养其环保意识,科学地对待问题、解决问题,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二、活动支点:探究点:1、活动一中在实验操作的环节中运用小组学习实验记录的方法实现能力目标一。
2、活动二中在思考探究和体验探究的环节中运用观察法、讨论法和实践制作体验风不同设计的风叶的影响实现能力目标二。
3、活动三中在动手制作和探究实验的环节中运用讨论法和实践制作体验风不同设计的风叶的影响实现能力目标三、四。
德育点:1、活动一中在思考探究环节中运用分组实验讨论交流的方法实现情感目标一。
2、活动二中在体验探究环节中运用分组制作讨论交流的方法实现情感目标二。
3、活动三中在课后拓展环节中运用讨论法的方法实现情感目标三。
三、活动网络:风能→风车提物→我们区适合建风力发电厂吗四、活动时间:(3课时)五、单元作业设计:1、收集人类开发利用风能的资料。
2、运用风向仪、风力仪测量学校或自己居住地周边的风力情况。
六、活动设计:活动一:风能㈠活动目标认知目标:1、能举例说明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
2、能举出实例说明风力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利
用身边的风
活动一:几个叶片的电风扇使用效果好
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电风扇的使用原理。
2、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活动重难点:
实验分析
活动准备:
小电风扇、布条、直尺、记时器
教学过程:
一、小调查
询问同学们调查使用效果好的电风扇的标准。
1、启动要快。
2、风量要大。
3、噪音应该很小。
二、设计实验方案
1、告诉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
2、小组开始实验2人操作,1人记录,1人观察,再轮流
3、分析实验数据让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用1个和3个叶片时,布条开始飘动时所需的时间最短。
4、评价自己的实验
把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写在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