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本科生去向

标题: 物理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去向(6月19日统计)学号去向单位中学名称071140075 出国马里兰大学生物物理博士081070016 出国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工程师081100019 出国波士顿学院物理博士081100029 出国西北大学应用物理博士081120001 出国伊斯坦布尔大学一年后选专业新疆哈密市一中081120003 出国赖斯大学应用物理博士金陵中学081120005 出国日本北海道大学粒子物理专业PHD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081120011 出国待定河北省正定中学081120012 出国弗吉尼亚大学物理博士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081120018 出国杜兰大学物理博士江苏省海门中学081120019 出国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物理博士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081120023 出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物理博士金陵中学081120024 出国待定甘肃兰化中小学总校一中081120037 出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物理博士四川省富顺县一中081120039 出国香港(明年申请)河北正定中学081120045 出国普渡大学物理博士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81120056 出国待定江苏省扬州中学081120058 出国达特茅斯学院物理博士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081120059 出国佛罗里达大学物理博士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081120060 出国赖斯大学物理博士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081120063 出国story brook U 南京外国语学校081120067 出国新加坡国立大学无锡市一中081120068 出国西北大学应用物理博士山东省实验中学081120069 出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物理博士天津市南开中学081120075 出国赖斯大学物理博士盐城中学081120077 出国圣母玛利亚大学物理博士武汉市第二中学081120078 出国来年继续申请出国山西省实验中学081120083 出国瑞士洛桑理工大学能源管理硕士清华大学附属中学081120090 出国哥伦比亚大学机械工程博士江苏省泰州中学081120093 出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物理博士山东师大附中081120095 出国春季江西省南昌一中081120097 出国康奈尔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081120099 出国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工程师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081120104 出国布朗大学物理博士山东省实验中学081120105 出国待定宁夏银川一中081120113 出国佛罗里达大学物理博士无锡市一中081120115 出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物理博士山东青岛二中081120119 出国德国,6月上旬出结果江苏省扬州中学081120120 出国麻萨诸塞大学电子工程博士江苏省姜堰中学081120122 出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物理博士盐城中学081120124 出国特拉华大学山东省潍坊一中40人081120125 出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应用科学与技术博士重庆市南开中学081120129 出国罗切斯特大学电子工程硕士江苏省常熟中学081120134 出国德州农工大学物理博士江苏省兴化中学081120136 出国欧盟伊拉斯谟-大尺度设备材料科学硕士项目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081120138 出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应用科学与技术博士成都市第七中学081120139 出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物理博士湖北省潜江市潜江中学081120140 出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电子工程硕士徐州市第一中学081120148 出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物理博士陕西师大附中081120150 出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物理博士广东省珠海市第一中学081120155 出国罗切斯特大学电子工程硕士江苏省扬州中学081120156 出国罗切斯特大学电子工程硕士江都中学081120164 出国日本冲绳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江苏省姜堰中学081120166 出国杜克大学物理博士四川省成都七中081120167 出国悉尼科技大学盐城中学081120172 出国伍斯特理工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北京市海淀区精华培训学校081120179 出国芝加哥大学金融数学硕士江苏省姜堰中学081120182 出国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研究生黑龙江省哈市第九中学081120195 出国华盛顿大学物理博士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081120199 出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物理博士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081130162 出国布朗大学物理博士081165008 出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物理博士081170030 出国待定081170089 出国待定081190039 出国法国高等光学学院工程师081190043 出国法国巴黎高科矿业学校工程师081211020 出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博士081221046 出国佛罗里达大学物理博士081120103 出国欧洲春季入学江苏省扬州中学出国69人(占34.8%)081120126 待定出国内蒙呼市二中081120137 待定再考研山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中081120153 待定再考研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081120158 待定未定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081120197 待定就业&再考研(金融专硕)安徽省天长中学081120092 待定再考研浙江省东阳中学081120106 待定继续考研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待定7人(3.5%) 81070007 就业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分行081120006 就业新疆考公务员、老师新疆喀什第二081120009 就业江苏天鸟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宜兴中学081120013 就业待定六合高级中学081120022 就业待定江苏省宿迁中学081120026 就业三一重工徐州市第一中学081120034 就业待定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081120042 就业待定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顺德一中081120047 就业交通银行江苏分行如东高级中学081120054 就业准备考研江苏省泰兴中学081120055 就业华为徐州市第一中学081120061 就业恒大集团江苏省搬经中学081120062 就业LG化学吉林省延吉市延边二中081120065 就业待定081120073 就业待定081120081 就业中国银行江苏省泗阳中学81120094 就业待定081120096 就业华为河南省实验中学081120111 就业待定江苏省泗阳中学081120121 就业南京帆软软件公司江苏省泰州中学081120142 就业苏州超锐微电子江苏省泰州中学081120146 就业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分行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081120149 就业上海闵行区学而思进修学院甘肃省武威市武威第六中学081120159 就业中国银行南通市分行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081120168 就业部队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中081120173 就业苏州科达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研发中心贵州省兴义市一中081120174 就业衣念时装(上海)总部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081120176 就业常州肿瘤医院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081120177 就业中广核如东高级中学081120185 就业苏州科达通信江西上高二中081120186 就业安居客地产浙江省温州中学081120188 就业南京银行省溧阳中学081120190 就业江苏和成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如皋中学081120193 就业常州第四肿瘤医院福建省东山一中081120194 就业上海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省泰兴中学081120196 就业华为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就业36人(18.18%) 081120151 考研北大信息科学河南省沈丘县第一高级中学081251085 考研北大光华来年再考081120002 升学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江苏省苏州中学081120004 升学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江苏省射阳中学081120007 升学物理学院低温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081120008 升学北京大学物理电子常州市第一中学081120014 升学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河南师大附中081120015 升学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海南中学081120017 升学国防科大应用物理江苏省黄桥中学081120020 升学物理学院凝聚态如东高级中学081120025 升学部队(北京大学物理电子)青海互助一中081120027 升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仪征中学081120028 升学南京大学商学院第二学士上海位育中学081120029 升学北京国家天文台北京市第四中学081120030 升学物理学院凝聚态(国家实验室基地班)安徽省歙县中学081120031 升学物理学院生物物理(国家实验室基地班)如皋中学081120032 升学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广西希望高中081120033 升学物理学院凝聚态安徽省一职高081120035 升学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师大附中081120036 升学部队(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灌南县中学081120038 升学物理学院凝聚态(国家实验室基地班)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081120041 升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国家实验室基地班)山东省临沂第二中学081120043 升学物理学院凝聚态(国家实验室基地班)湖南湘乡四中081120044 升学高能物理研究所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081120046 升学物理学院凝聚态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081120048 升学物理学院光学(支教)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081120050 升学物理学院凝聚态(国家实验室基地班)安徽省合肥1中081120051 升学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光学江苏省江安中学081120052 升学物理学院光学工程上海复兴高级中学081120053 升学北京大学物理电子吉林省抚松县第五中学081120057 升学南京大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081120066 升学部队(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山东省淄博一中081120070 升学物理学院凝聚态(国家实验室基地班)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081120071 升学北师大凝聚态物理宁夏固原一中081120072 升学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光学宁夏银川一中081120074 升学南京大学微电子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081120076 升学北师大理论物理徐州市第一中学081120080 升学南京大学电子学院微电子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081120082 升学物理学院凝聚态(国家实验室基地班)江苏省震泽中学081120085 升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宿迁市青华中学081120086 升学电子学院微电子(国家实验室基地班)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081120088 升学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陕西师大附中081120091 升学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硕士四川省广安中学081120100 升学物理学院光学重庆市长寿中学081120101 升学同济大学江苏省南通中学081120102 升学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四川省三台芦溪中学081120107 升学物理学院光学工程浙江省慈溪中学081120108 升学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光学江苏省淮安中学081120110 升学电子学院微电子(国家实验室基地班)江苏省扬州中学081120112 升学物理学院光学(国家实验室基地班)浙江省余姚中学081120114 升学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光学山东平原一中081120116 升学物理学院生物物理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081120117 升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国家实验室基地班)江都中学081120118 升学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铁一中081120123 升学南京大学生物物理河南省周口市恒大科技大学附中081120127 升学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081120128 升学南京大学(核物理)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081120130 升学电子学院微电子四川省广安中学081120132 升学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如东高级中学081120133 升学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苏州中学081120141 升学物理学院凝聚态(国家实验室基地班)南开往届高中生081120143 升学电子学院微电子(国家实验室基地班)江苏省淮阴中学081120147 升学南京大学生物物理江苏省泰兴中学081120152 升学物理学院光学(国家实验室基地班)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081120154 升学物理学院光学工程盐城市第一中学081120160 升学南京大学电子学院微电子沛县中学081120161 升学物理学院光学石家庄市第二中学081120162 升学南师大商学院如皋中学081120163 升学海军工程大学辽宁省大连育明高中081120165 升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081120170 升学物理学院凝聚态山东省高密一中081120171 升学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江苏省泗洪中学081120175 升学电子学院微电子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081120178 升学上海交大微纳科学技术学院河北省邢台市内邱县内邱中学081120180 升学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天津中学081120181 升学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新疆乌鲁木齐市一中081120184 升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国家实验室基地班)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081120187 升学部队(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安徽省淮南二中081120189 升学上海交大电子与科学专业阜宁中学081120191 升学南京大学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工程、工程硕士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081120192 升学电子学院微电子海门市能仁中学081120198 升学物理学院生物物理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081120200 升学物理学院光学工程江苏省梅村高中081120201 升学物理学院光学工程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081152014 升学物理学院凝聚态(国家实验室基地班)081170090 升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081251072 升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国家实验室基地班)081261012 升学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上研:86人(43.43%)共198人: 出国69人(占34.8%)上研:86人(43.43%)就业36人(18.18%)待定7人(3.5%)。
2017级大学物理A(一)选课说明

2017级大学物理A(一)选课说明一、选课对象选课对象:2017级开设大学物理A(一)课程专业的本科生。
二、选课有关事项及要求1. 在进行选课前,学生应认真阅读《2017级<大学物理A(一)>选课教师简介》(可通过选课系统中相应“教师姓名”下的“教师简介”查看),了解各任课教师的教学特点和风格,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大学物理A(一)》任课教师。
2. 各个教学班级设置相应的上限人数,选课人数额满即止。
一旦选定,不再接受学生调整申请。
学生应按照所在学院排课时间板块,在规定时间内在教务系统中操作选择任课教师和教学班级。
如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未进行选课,则按照随机分配教师的原则,不接受学生调整申请。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大学物理A(一)》为考试课程,采用百分制评定成绩,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
教师简介:吴银忠, 教授、理学博士。
江苏大丰人。
2003年至2005年赴台湾成功大学量子信息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1年赴德国Max-Plank Institute 访问半年。
2006年晋升教授,2013年评为三级教授。
曾任新型功能材料省重点建设实验室主任、常熟理工学院学报编委、现任江苏省物理学会电介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硕士生导师。
吴银忠老师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的基础理论研究, 现从事纳米铁电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分析。
在APL, PRB, JAP, EPL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68篇,其中38篇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SCI收录。
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3项, 主持完成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项。
2002年获江苏省普通高校青蓝工程“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2004年和2007年2次被选拔为常熟理工学院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曾获校“教学优秀奖”、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5次获苏州市人民政府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 2007年获苏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常熟理工学院校学术带头人, 2013年入选江省”333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新加坡SM2项目

新加坡SM2项目一、新加坡SM2项目介绍:新加坡SM2项目是新加坡教育部在1996年成立的全额奖学金计划,专门招生中国高二理科在读学生到新加坡公费留学的项目。
截止2019年,新加坡SM2项目考试已经成功举办23届,后面每一年的新加坡SM2项目考试依然会如期进行。
SM2学生的生活费为每年6000新币,不包括学费、住宿费及伙食费。
SM2学生在大学毕业后要为新加坡服务六年,即在新加坡的注册公司工作,工作地点不一定是新加坡。
有很多SM2学生想毕业后出国读研或读博,但无奈有合约限制。
合约期满前解除合约,学生家里需对奖学金提供方进行赔偿,最高为120万人民币以上,赔偿数额随合约还剩下的时限递减。
进入大学后,SM2学生只能从规定的理工类专业中选择,但可以双修或副修其它专业。
毕业后必须在新加坡注册公司工作6年,才可以为其它国家的公司工作. 当然,如果你所寻找到的新加坡注册的公司在其它国家有分公司,你也可以有权去其它国家的分公司工作。
其中当然也包括中国。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此奖学金是企业奖学金,所以如果为你提供奖学金的那个公司点名让你去的话,那你就要优先去那间公司。
不过因为给新加坡SM2项目赞助的7个公司都非常好(相当于新加坡的国企,其实是很难进的),所以薪资待遇、工作环境都是非常好的。
目前有18个省参加了这个和新加坡的合作计划,包括江苏,江西,湖南,安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陕西,河南,湖北,四川,广东,重庆,浙江,山东,天津,福建,但每年各个省份的各学校或者新加坡SM2项目考试名额的数量是不同的。
二、新加坡SM2项目答疑:1、学生通过新加坡SM2四年本科后,能否读研、读博?如果想留在新加坡本地读研读博,只需要在新加坡银行提供大概两万新币,约合十万人民币左右的存款证明即可。
如果想到其他国家读研,则需要在新加坡银行提供二十四万新币存款证明。
该存款在研究生/博士毕业前不得动用。
提供一年期定期存款利息。
而且在新加坡的大学拿到本科学位后去申请海外(如美帝)大学的研究生/博士学位,比国内大学的本科学位要有力的多。
新加坡国立大学海洋技术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新加坡国立大学海洋技术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新加坡国立大学简介学校名称新加坡国立大学学校英文名称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学校位置新加坡2020 QS 世界排名11新加坡国立大学概述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Singapore),简称国大(NUS),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级顶尖大学。
该校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Universitas21等著名高校联盟的成员,也通过AACSB和EQUIS认证。
其在工程、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
新加坡国立大学前身为1905年成立的海峡殖民地与马来亚联邦政府医学院。
1912年,该校改名为爱德华七世医科学校。
1928年,莱佛士学院成立。
1949年,爱德华七世医学院与莱佛士学院合并为马来亚大学。
1955年,新加坡华人社团组织创立了南洋大学。
1962年,马来亚大学位于新加坡的校区独立为新加坡大学。
1980年,新加坡大学和南洋大学合并,校名定为新加坡国立大学。
海洋技术专业简介理学硕士(近海技术)项目,简称为M.Sc.(OT),由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和机械工程系联合主办,并由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管理。
它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报道主题在近海工程和结构、水下工程和石油工程和地质的相关性的近海石油和天然气行业跨度设施在浅水区的设计工程师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是在深海和极地,有关钻井和技术,在油层勘探和生产中进行井下测量和表征。
海洋技术专业相关信息专业名称海洋技术专业英文名称Master of Science(Offshore Technology)隶属学院工学院学制1年语言要求托福85 雅思6GMAT/GRE 要求不需要2019 Fall 申请时间秋季入学:1月25日-2月22日;春季入学:7月27日-8月30日2020 Fall 申请时间春季入学:7月26日-8月22日;秋季入学:1月24-2月20学费(当地货币)36550(20100)海洋技术课程内容序号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1独立研究模块Independent Study Module2石油勘探和生产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of Petroleum3油气技术Oil & Gas Technology4固定式海洋结构分析与设计Analysis & Design of Fixed Offshore Structure5海上浮式结构分析与设计Analysis & Design of Floating Offshore Structures 6系泊和冒口Moorings & Risers7海洋石油管道Offshore Pipelines8境外基金会Offshore Foundations9北极近海工程Arctic Offshore Engineering10水下系统工程Subsea Systems Engineering11水下控制Subsea Control12水下施工和运营支持Subsea Construction & Operations Support13油气流动系统中的压力波动Pressure Surges in Oil & Gas Flow Systems14石油勘探地球科学Geoscience for Petroleum Exploration15地震采集与处理Seismic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16岩石物理和井下测量Petrophysics and Downhole Measurements17油藏特征和岩石物理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and Rock Physics18提高原油采收率Enhanced Oil Recovery19石油生产工程Petroleum Production Engineering序号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20石油地质力学Petroleum Geomechanics21非常规和可再生能源Unconventional and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22钻井完井工程Drilling and Completion Engineering23离岸技术工程的主题Topics in Offshore Technology Engineering24水下工程的主题Topics in Subsea Engineering25石油工程主题:石油Topics in Petroleum Engineering: Petroleum26储层Reservoir27石油工程主题:实用Topics in Petroleum Engineering: Practical28地球物理成像的反演方法Inversion Methods for Geophysical Imaging29海浪Ocean Waves30海洋结构物的水动力载荷Hydrodynamic Loads on Offshore Structures31有限振幅波理论及其应用Finite Amplitude Wave Theories & Their32流系统分析Flow Systems Analysis33腐蚀的材料Corrosion of Materials34材料的断裂和疲劳Fracture and Fatigue of Materials* 新加坡国立大学海洋技术研究生申请要求由 Mastermate 收集并整理,如果发现疏漏,请以学校官网为准。
理论物理专业070201培养方案

理论物理专业(070201)培养方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培养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将物理理论与实际问题关联起来的、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研究与应用性专业人才.3。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4。
硕士研究生应达到的要求:(1)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时跟踪学科动态;能广泛获取各类相关知识,对科技具有敏感性.(2)具有项目组织综合能力和团队工作精神,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3)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能流利阅读专业文献,有较好的听说写译综合技能。
(4)获得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结果.5。
本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有:高等量子力学,群论,广义相对论,统计物理和多体理论,量子场论,宇宙学,物理中的数学方法,激光物理,光电子物理,计算物理,专业英语等课程,另外还要参加教学实习,全国性学术交流会议,撰写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硕士生毕业可以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中学教学以及在相关企事业任职.二、学习年限1。
培养方式采用课堂教授、讨论、专题发言与课后自学、写读书笔记;社会调研与教学实习;参与科研与学术活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在学习年限内,要求学生保证规定的在校学习时间。
2。
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培养年限总长不超过5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研究方向与导师(一)研究方向1.引力与宇宙学,导师主要有翟向华教授、张宏升研究员、冯朝君副研究员等.2。
量子宏观效应与量子场论,导师主要有刘道军研究员、奚萍副研究员等.3.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导师主要有张敬涛研究员、冯勋立研究员、张一副教授等。
4。
计算物理,导师主要有叶翔研究员、谢逸群副教授、吉凯副教授、梁云烨副教授等。
3D打印生物医疗界的新星记重庆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如川教授

3D打印生物医疗界的新星记重庆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如川教授作者:马玲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年第2期文/马玲2016年8月12日下午,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理科楼物理学院7楼的会议室内,来自全国各领域的创新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新形势下的创新创业融合”研讨会在这里隆重举办,重庆大学物理学院刘如川教授也应邀参加。
会上,除了就人才引进相关政策进行热烈讨论,就千人计划海创智库与重庆市科协海智库如何合作,在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开发结合,以科技带动经济发展,响应全国科技创新创业大潮等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参会人员还参观了重庆大学物理学院部分实验室,期间,刘如川教授就一些典型的项目进行讲解。
比如个性化的3D打印,可利用医院影像三维重构技术,实现临床诊断及有纪念价值的高端定制产品,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赞誉。
赞誉,除了因为刘如川教授对3D生物打印技术详尽而独到的见解,更因为这位年轻学者身上所散发出的对科研矢志不渝的决心和态度。
不拘一格,海纳百川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专业的刘如川,对知识有着与生俱来的渴望,并且总是喜欢挑战不同的领域,诸如,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他从化学角度进一步研究了纳米材料、分子器件技术;在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期间,曾研究钙调蛋白与多肽链相互作用;之后,他还曾在哥伦比亚大学生物系研究单分子力学,用磁镊子和荧光技术追踪蛋白质折叠的过程;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做助理教授,进行蛋白质单分子力谱及荧光跟踪研究。
另外,他还先后在国际知名SCI 检索的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受到国内外其他学者的广泛关注,被引用1 100 多次。
可以说,除了学贯中西,跨学科也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绕不开的话题。
2013年,刘如川做出了人生中最郑重的选择,回到祖国,科研报国,并作为“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来到重庆大学物理学院。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他先后展开了材料中的光电转换过程以及太阳能电池研究,并在纳米水平观察电荷的分离,研究微观机制。
亚洲最顶尖的五所大学介绍

亚洲最顶尖的五所大学介绍随着亚洲国家的强势崛起,亚洲的大学在世界排名中也有了越来越好的成绩。
那么亚洲目前哪些大学排名最高的呢?和一起来亚洲最顶尖的五所大学介绍吧。
1.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QS202X世界排名第11位南洋理工大学是新加坡一所年轻的研究型大学,它在短时间内因为学术和研究方面的优势获得了全球声誉。
南洋理工大学作为一所迅速崛起的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202X年排名中排在全球第11位,自2014年以来首次在世界最佳年轻大学中排名第一。
南洋理工大学在工程、科学、商务、教育、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均有优势,为其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全面的教育。
南洋理工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自约100个国家和地区。
在与帝国理工学院的合作中,南洋理工大学有了医学院——李光前医学院。
郁郁葱葱的南洋理工大学校园是世界上最美的15个校园之一,有大约3万3千名学生和5千名教员和研究员。
此外,南洋理工大学在诺维娜也有校区,诺维娜是新加坡的医疗区。
2.新加坡国立大学——QS202X世界排名第15位新加坡国立大学是新加坡的旗舰大学,也是一所以亚洲为中心的全球顶尖大学,其教育和研究采用全球化方式,焦点则在亚洲视角和专业知识。
新加坡国立大学分三个校区,17个学院。
其变革性的教育涵盖众多课程,突出跨学科课程和跨学院补充。
新加坡国立大学有来自100个国家的3万8千多名学生,他们为大学社区带来了各种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视角。
此外,新加坡国立大学努力创造支持性和创新性的环境,在大学社区内推动创新创业。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17个学院包括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商学院、计算机学院、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学院、牙医学院、设计与环境学院、杜克—国大医学研究生院、工程学院、综合学科与工程学院、法学院、医学院、音乐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公共政策学院、科学学院、大学学者计划和耶鲁—国大学院。
3.香港大学——QS202X世界排名第26位香港大学是香港创办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历史可追溯到一百多年以前。
新加坡SM2考试面经1

新加坡SM2考试面经1一、申请流程" Y. F" N \5 C N6 k. i9 e2 H! l. Z% D1、填写个人情况表格并提供一系列附件(4月初)5 |! n7 w, k& i, `: g8 n1 w, r; ]) ^+ x4 r' B+ k: c2、笔试(5月21日)4 o6 u7 ]7 z4 [! y8 C/ @; u% M6 w% }$ h2 r ?( V7 Q3、通知笔试结果(6月29日) : d7 @; ], T& I7 c$ s( }* V1 ^, N( ]3 ?) K5r& C" Y4、面试(7月21日)" }8 k; n- `/ y1 L: ]' R% `( c' G8 U+ `, @- f m5、通知面试结果(7月22日) 6 F# z* l1 V: b6 W; C( M$ ^. f" R1 c1 w2 {! V6 d, a1 i6、奖学金颁发仪式(7月23日) ! m2 X6 x8 o0 y( `% R0 m0 n/ k3 c+ b) ]4 @*括号内的时间为2005的安排,每年的变化很小# Z9 _8 G0 U: c2 ]6 n" E" d3W" w" V2 |1 p+ n& M' y% Q1 o( _0 U" z* K6 }二、材料准备7 P: F! N$ t' d2 E! x8 k. f5 N) _* i在拿到推荐名额之后,留学服务中心会发一张个人情况表格,并同时要求提供一系列的材料。
这个东西很重要,尤其是那张表格。
在笔试结束后,新方会根据笔试成绩和表格及附带材料的情况决定参加第二轮面试的人员。
而且在面试当中,很多问题是根据你的表格的内容提的。
所以对这张表格应该相当重视。
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介绍

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介绍《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园硬件设施介绍》一文中,我们已经领略到作为亚洲顶级学风应有的风采,接下来我们看一看作为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知识源中心的图书馆的概况。
图书馆的基本情况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占地34,170平方米,内设4,840个座位,馆藏丰富,门类齐全,为教学及学术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源。
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由6个部分组成,分别坐落于肯特岗校园内。这6个图书馆皆藏书丰富,积极搜集各种学术研究著作以配合该校各院系的教学和研究之需。
馆藏最主要书籍有:建筑学、营造与产业管理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商业经营学、法律学、医药学、牙科学、理科以及工程科技学等。这6个图书馆包括:
1.中央图书馆这是一所综合性的图书馆。特藏包括新马文献资料、善本书库及本校出版刊物。为该校人文暨社会科学院、设计与环境学院、工程学院、杨秀桃音乐学院和国大博学计划等单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2.中文图书馆(包括日文资料部)它主要以配合中文系及日文系教学和研究为目标,除收集中日文文献资料外,还珍藏海外华人的文献资料及明清时代的善本及手稿等。
3.韩瑞生纪念图书馆它的馆藏主要配合国大管理学院的教学与研究。以商业管理、财务方面的文献资料最为丰富。4.许春裕法学图书馆它的馆藏主要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英格兰等国家和地区法律方面的文献资料,其中国际公法及国际贸易法的收藏尤其丰富,主要支持与配合法律学院的教学与研究。
5.医学图书馆宗旨是配合医学院及牙科学院的教学和研究,主要以生物医学为主,并特藏新马医学资料库。6.科学图书馆主要配合理学院和计算机的教学和研究,主要藏有生物科学、化学、电脑科学、数学、应用统计、材料科学及物理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原文摘自:http://www.aeis.org.cn/index.php/study_abroad_information/show/4851.html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元:坚定科研创新人生 执着二维材料制备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元:坚定科研创新人生执着二维材料制备作者:朱晓苹来源:《中国高新科技·上半月》2020年第04期2004年,曼切斯特大学Andre Geim研究組利用机械解理技术,首次获得累原子级厚度的石墨材料——石墨烯,影响了世界各国材料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
作为一名典型的“80后”,阳光、独立、对生活和工作充满热情的黄元同样受此热潮的影响,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对石墨烯表现出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并在二维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连续取得了多个突出成果,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全情投入,颠覆创新“好的科研成果不仅需要天赋和灵感,更需要勤勤恳恳埋头苦干。
”1987年出生的黄元,目前已经是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员,并在2019年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同年担任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
这一切,与他独特的科研态度是分不开的,而这种态度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二维材料家族种类繁多,涵盖绝缘体到半导体、导体和超导体,有着丰富的物理性质,是目前凝聚态物理、信息科学和材料科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方向。
石墨烯无疑是当前二维材料研究中的重中之重,因其载流子迁移和热量扩散都被限制在二维平面内,使得这种材料展现出许多奇特的性质。
例如,石墨烯只有一个碳原子层,是目前发现的最薄的材料,拥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并且在传导性和稳定性方面性能卓越,特别是具有非常高的热传导性和电传导性。
因此在十几年的研究中,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应用方面,都深深吸引着众多科研工作者。
黄元接触单原子层的石墨烯是在2011年,当时他正在攻读研究生,并以国际交流学生身份赴新加坡国立大学石墨烯中心学习,可以说,那也是他在二维材料领域进行探索的开始。
据悉,想要研究二维材料最本征的性质,必须首先制备出高质量的二维材料,而在多种制备二维材料的方法中,机械解理技术一直都是研究二维材料本征物性最理想的制备方案。
然而,虽然机械解理技术用的人很多,但是研究这项技术的人却很少。
2017年USNEWS物理学专业的世界大学排名

2017年USNEWS物理学专业的世界大学排名USNEW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是大家参考的重要排名之一,本文留学专家就为大家介绍2017年USNEWS物理学专业的世界大学排名,供大家了解及选校参考。
专业排名学校名称学校英文名国家/地区综合排名1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Technology美国 2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美国 43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 美国 14 芝加哥大学U niversity of Chicago 美国135 东京大学University of Tokyo 日本446 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Technology美国 57 斯坦福大学S tanford University 美国 38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 英国 69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美国810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英国711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美国2412 巴黎第十一大学Université Paris-Sud 法国8413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 中国5314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美国915 马里兰大学学院公园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美国4016 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 英国1917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Technology Zurich瑞士3518 巴黎第六大学Pierre and Marie CurieUniversity法国6219 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美国4319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 美国1421 莫斯科国立大学M. V. Lomonosov Moscow StateUniversity俄国27122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美国292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 of China中国13624 罗马第一大学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 意大利13824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 中国5726 波士顿大学B oston University 美国3227 康奈尔大学C ornell University 美国2228 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 日本10229 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 美国61 29 慕尼黑大学U niversity of Munich 德国5731 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美国4732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Angeles美国1033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Arbor美国1734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of Lausanne瑞士4035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美国3235 华盛顿大学U 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美国1137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美国3038 日内瓦大学U niversity of Geneva 瑞士9139 汉堡大学University of Hamburg 德国12140 海德堡大学H eidelberg University 德国6841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arlsruhe Institute ofTechnology德国16742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美国1742 比萨大学University of Pisa 意大利24544 马德里自治大学Autonomous University ofMadrid西班牙21045 普渡大学西拉法叶分校Purdue University, WestLafayette美国9046 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美国2547 巴黎高等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 法国19447 格勒诺布尔大学Universite Grenoble Alpes(UGA)法国14747 魏茨曼科学学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以色列10150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 SUNY 美国13151 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德国8652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Diego美国1552 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英国5954 东北大学(日本)Tohoku University 日本17255 罗格斯大学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of New Jersey, New Brunswick美国8255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加拿大3157 大阪大学Osaka University 日本16958 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 美国9559 海峡大学Boğ aziçi University 土耳其16660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英国2361 东京工业大学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日本25462 多伦多大学U niversity of Toronto 加拿大2163 布拉格查尔斯大学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捷克20163 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美国7863 爱丁堡大学U niversity of Edinburgh 英国3666 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 意大利14966 巴黎第七大学University Paris Diderot -Paris 7法国9968 成均馆大学S ungkyunkwan University 韩国23669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美国1169 亚琛工业大学RWTH Aachen University 德国17469 田纳西大学U niversity of Tennessee 美国182 72 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 美国1972 德州农工大Texas A&M University, College 美国105学Station74 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中国18775 美因茨大学Johannes Gutenberg Universityof Mainz德国21375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Singapore新加坡5075 苏黎世大学U niversity of Zurich 瑞士70 78 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 瑞典9478 首尔国立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韩国11980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美国6581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Cities美国3882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美国4283 筑波大学University of Tsukuba 日本33484 名古屋大学N agoya University 日本22985 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美国11385 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丹麦4987 圣保罗大学U niversity of São Paulo巴西13888 国立台湾大学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台湾14489 比萨高等师范学院Scuola Normale Superiore diPisa意大利22290 帕多瓦大学U niversity of Padua 意大利12491 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 英国7692 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 美国8592 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 美国17794 那不勒斯腓特烈二世大学University of Naples FedericoII意大利25795 南安普敦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英国10496 中东理工大学Middle East TechnicalUniversity土耳其23197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美国16997 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Universität zuBerlin德国9399 利物浦大学U niversity of Liverpool 英国137100宾州州立大学公园分校Pennsylvania StateUniversity, University Park美国56关于2017年USNEWS物理学专业世界大学排名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申请者能够有所帮助。
2016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物理学专业排名

2016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物理学专业排名日前,US News发布新一期全球大学排行榜,这份排行榜按全球及区域性研究声誉、论文引用数量甚至博士学位授予数量等标准对全球750所高校排座次,除了大学整体排名,排名学校名称学校英文名国家/地区1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国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美国3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 美国4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 美国5 东京大学University of Tokyo 日本6 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国6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美国8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美国9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英国10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 英国11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美国12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美国12 巴黎第十一大学Université Paris-Sud 法国14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 中国15 巴黎第六大学Pierre and Marie Curie University - Paris 6 法国15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瑞士17 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 英国18 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 美国18 马里兰大学学院公园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美国20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美国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中国21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 美国23 莫斯科国立大学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俄罗斯24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 美国24 罗马第一大学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 意大利26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美国26 慕尼黑大学University of Munich 德国28 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 日本University of Michigan 美国29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30 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 美国31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 中国31 伊利诺伊大学厄本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美国那-香槟分校33 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 美国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美国34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34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美国36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瑞士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美国37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38 日内瓦大学University of Geneva 瑞士39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美国40 海德堡大学Heidelberg University 德国40 汉堡大学University of Hamburg 德国Joseph Fourier University - Grenoble 1 法国42 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42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德国院42 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美国Purdue University 美国45 普渡大学西拉法叶分校45 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英国45 比萨大学University of Pisa 意大利48 东北大学(日本)Tohoku University 日本49 巴黎高等理工学院?cole Polytechnique 法国50 大阪大学Osaka University 日本50 罗格斯大学Rutgers State University 美国52 魏茨曼科学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以色列53 马德里自治大学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Madrid 西班牙53 海峡大学Bo?azi?i University 火鸡Stony Brook University, SUNY 美国53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53 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德国53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加拿大53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美国59 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 美国60 东京工业大学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日本61 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美国62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英国62 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 加拿大64 查尔斯大学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捷克65 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urich 瑞士66 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 美国66 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 英国68 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 美国68 田纳西大学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 美国70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美国70 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中国70 首尔国立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韩国70 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 College Station 美国70 巴黎第七大学Université Paris Diderot - Paris 7 法国75 美因茨大学Johannes Gutenberg University of Mainz 德国75 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 意大利75 筑波大学University of Tsukuba 日本78 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 瑞典79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新加坡80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美国81 名古屋大学Nagoya University 日本81 亚琛工业大学RWTH Aachen University 德国81 成均馆大学Sungkyunkwan University 韩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美国81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85 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 加拿大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美国85 宾州州立大学公园分校85 圣保罗大学Universidade de S?o Paulo 巴西85 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 美国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美国85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90 国立台湾大学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台湾90 比萨高等师范学院Scuola Normale Superiore di Pisa 意大利90 帕多瓦大学University of Padua 意大利93 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 英国94 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 瑞典95 马赛大学Aix-Marseille Université 法国95 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 英国97 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Universit?t zu Berlin 德国97 中东理工大学Middle East Technical University 火鸡97 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英国100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美国100 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美国100 里昂第一大学Université Claude Bernard Lyon 1 法国103 伊斯坦布尔理工大学Istanbul Teknik ?niversitesi 火鸡103 利物浦大学University of Liverpool 英国105 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 美国105 因斯布鲁克大学University of Innsbruck 奥地利105 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英国108 特拉维夫大学Tel Aviv University 以色列108 华沙大学University of Warsaw 波兰108 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 中国111 阿姆斯特丹大学University of Amsterdam 荷兰111 波恩大学University of Bonn 德国111 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美国111 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丹麦115 巴塞罗那自治大学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西班牙115 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美国115 斯德哥尔摩大学Stockholm University 瑞典115 斯特拉斯堡大学Université de Strasbourg 法国115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美国120 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 美国121 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 美国121 都灵大学University of Turin 意大利123 奈梅亨大学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 荷兰123 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美国125 那不勒斯腓特烈二世大学University of Naples Federico II 意大利125 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 澳大利亚127 莫斯科核子研究大学National Research Nuclear University MEPhI (Moscow Engineering Physics Institute)俄罗斯127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 美国127 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 美国127 哥廷根大学University of G?ttingen 德国127 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美国132 布拉格科技大学Czech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Prague 捷克132 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新加坡132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resden 德国132 瓦伦西亚大学University of Valencia 西班牙132 早稻田大学Waseda University 日本137 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 中国Grenobl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法国137 格勒诺布尔理工学院137 鲁汶大学(荷语)KU Leuven 比利时137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瑞典137 伯尔尼大学University of Bern 瑞士University of Illinois, Chicago 美国142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142 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 澳大利亚142 的里雅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Trieste 意大利145 弗莱堡大学University of Freiburg 德国146 赫尔辛基大学University of Helsinki 芬兰147 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国147 帕维亚大学University of Pavia 意大利147 罗马第二大学University of Rome Tor Vergata 意大利150 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美国150 维尔茨堡大学University of Würzburg 德国152 夸美纽斯大学Comenius University in Bratislava 斯洛伐克Universidade Federal do Rio de Janeiro 巴西152 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Université Libre de Bruxelles 比利时152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法语)155 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 英国155 旁遮普大学Panjab University 印度155 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 中国158 巴塞罗那大学University of Barcelona 西班牙158 米兰大学University of Milan 意大利160 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 韩国160 新墨西哥大学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美国162 热那亚大学University of Genoa 意大利162 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 美国164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Paris 法国164 以色列理工学院Technion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以色列164 维也纳工业大学Vi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奥地利167 澳州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澳大利亚167 多特蒙德工业大学Dortmu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德国167 佛罗轮萨大学University of Florence 意大利170 新西伯利亚国立大Novosibirsk State University 俄罗斯学University of Buenos Aires 阿根廷170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172 庆北国立大学Kyungpook National University 韩国172 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 英国174 西门菲莎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 加拿大174 里斯本大学Universidade de Lisboa 葡萄牙176 广岛大学Hiroshima University 日本176 雅典大学National and Kapodistrian University of Athens 希腊176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中国179 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 比利时179 法兰克福大学Goethe University Frankfurt 德国179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University of Nebraska, Lincoln 美国肯分校179 俄勒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on 美国183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荷兰183 巴里大学University of Bari 意大利185 丹麦理工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丹麦185 蒙特利尔大学University of Montreal 加拿大187 第比利斯国立大学Ivane Javakhishvili Tbilisi State University 格鲁吉亚187 雅盖隆大学Jagiellonian University 波兰187 堪萨斯州立大学Kansas State University 美国190 密西西比大学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美国190 奥斯陆大学University of Oslo 挪威192 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 University 美国192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英国威学院194 吉森大学Justus Liebig University Giessen 德国194 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 美国194 韦恩州立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 美国197 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 美国197 纽约州立大学水牛University at Buffalo, SUNY 美国城分校197 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 加拿大200 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 英国200 安特卫普大学University of Antwerp 比利时200 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 英国University of Victoria 加拿大200 维多利亚大学(加拿大)200 乌得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 荷兰205 达姆施塔特工业大Darmstad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德国学205 罗兰大学Eotvos Lorand University 匈牙利205 沙里夫理工大学Sharif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伊朗205 米兰比可卡大学University of Milan-Bicocca 意大利205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 比利时(荷语)210 东京都会大学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日本210 首尔大学University of Seoul 韩国210 维也纳大学University of Vienna 奥地利213 卑尔根大学University of Bergen 挪威213 俄克拉荷马大学University of Oklahoma 美国215 圣保罗州立大学Universidade Estadual Paulista 巴西216 浦项科技大学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韩国216 罗马第三大学Roma Tre University 意大利216 谢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Sheffield 英国219 卢布尔雅那大学University of Ljubljana 斯洛文尼亚University of Texas, Dallas 美国219 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Stillwater 美国221 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222 卡尔顿大学Carleton University 加拿大222 南卫理公会大学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美国222 堪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Kansas 美国225 韩国高等科技学院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韩国225 波鸿鲁尔大学Ruhr University Bochum 德国225 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 美国225 塔夫斯大学Tufts University 美国229 斯图加特大学University of Stuttgart 德国229 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 加拿大231 安卡拉大学Ankara University 火鸡231 卡塔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tania 意大利231 安第斯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the Andes Colombia 哥伦比亚234 贝尔格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Belgrade 塞尔维亚235 拉普拉塔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La Plata 阿根廷235 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 韩国235 约克大学(加拿大)Y ork University 加拿大238 布鲁内尔大学Brunel University 英国238 坎皮纳斯州立大学Universidade Estadual de Campinas 巴西240 萨瓦大学Université de Savoie 法国241 国立全南大学Chonnam National University 韩国241 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学院International School for Advanced Studies 意大利241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英国241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Sain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俄罗斯241 奥克兰大学University of Auckland 新西兰241 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rlington 美国247 波兰矿冶大学AGH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波兰248 九州大学Kyushu University 日本248 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 中国248 格拉纳达大学University of Granada 西班牙。
物理药剂学课程开设现状与分析

线机全机电路图 , 正确使用 x线机 , 检修常见故障。
一
业教育教学特色 。A
l6 2一
V0.8 01 No5 1 2 0 2 .
甘肃省高校保健体育课课程设置现状分析及对策
姚剑 文 , 李小唐 , 刘克俭 , 张 纯
概述 、 高压发生装置 、 机械辅助装置、 超声成像设备方 面的内容 进行重点讲解 , 让学生动手拆解相关设备 , 以了解其结构 。 要求
学生掌握 X线机的规格 、 特性及使 用方法 , 能够分析中小型 x
总之 , 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
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 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 能力。 提高其就业、 创业能力 ; 有利于推行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
国外物理药剂学课 程开设相对较早 , 早在 2 O世纪 6 o年代
初期 就已开设 。16 年 ANM r 编写了{hs MPa ay 90 ..a n d P yc hr c) i m
一
书, 目 到 前为止已印刷 4 , 版 多所高校将其作为教材 。目前,
国外大部分医药类 院校均开设 了物理药剂学的相关课程 。 如美 国明尼苏达大学药学 院、 密歇根大学药学院 、 加利福尼亚大学 药学 院、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药学院 、 华盛顿大学药学 院、 麻省 理工学 院、 坦普尔大学 、 迫尤肯大学 ; 波多黎各大学 ; 马来西亚 思特雅国际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高校均开设 了物理药剂学
V0.8 0 0 No5 1 2 1 2 .
物理药剂学课程开设现状与分析
陈新梅
( 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山东 山东 济南 205 ) 53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WW.SLL.CN
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
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理学硕士课程开设于2000年1月,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理学硕士课程致力于为学
员提供物理学科最前沿知识的深度训练;为物理教师和其他物理学专业人士提供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提升
自身在物理学具体领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资质。
课程介绍:
1、高等量子力学
2、高等统计力学
3、高等固体物理学
4、高等动力学
5、实验物理学原理
WWW.SLL.CN
申请要求:
学制1年,学费36,550(20,100)新币,托福85分以上或者雅思6分以上
注:括号内为签署三年工作协议后的费用。
专业特点: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物理学是当今最精密、最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专业是留学专业中的热门。新
加坡的著名大学有着非常高的理工科教育水平,因为,新加坡也是学生攻读物理学的理想目的地。
WWW.SLL.CN
新加坡物理专业课程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毕业生既具有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也具有在应
用物理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从事高科技开发的实际业务能力,可在工业、交通、邮电、金融、商业
等行业从事科技开发、生产和管理工作。
物理学方向众多。高能物理、天文物理、等离子体物理、量子物理这几个方向的物理工作者由于本身
研究内容非常先进或理论化,有些研究目前离应用还有很长的距离。因此,新加坡物理专业毕业以后留校
继续攻读博士和博士后的机会很大,也可以到相应的研究机构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