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家风家训征文6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家风家训征文6篇
【篇1】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罚条例》,新《条例》在生活纪律方面新增第1百3106条:“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给予正告或严重正告处罚;情节严重的,给予撤消党内职务处罚”。
新修订的《条例》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坚持政治引领、坚持问题导向,进1步对其进行修订是适应新情势、解决新问题的现实需要。
纵观最近几年来查处的大多腐败案件,家风败坏常常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背纪背法的重要缘由,108大以来,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被提到史无前例的高度,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首次写入“廉洁齐家,自觉带头建立良好家风”,到《关于新情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重视家庭、家教、家风”,现在又把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新增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罚条例》中来,1系列规章、措施的相继出台,体现了党内监督的笼子越扎越密、从严治党的要求愈来愈严;家风入纪,意味着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风格的重要表现。
____总书记曾强调,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避免“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避免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避免身旁人把自己“拉下水”。
有少数人认为,家事是小,关乎个人,即便家风不严不正也不会有甚么影响。
但是这类观点大错特错,家风虽小,但与党政、政风建设息息相干,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家风正尤其重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试问1名党员干部如果无力正家风治家事那又如何能让大众相信他有治理
国家事、天下事的能力和担当?家庭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同时也是人性的脆弱所在,原则易在亲情眼前变通,底线易在亲情眼前突破,有些领导干部只想着家人衣食无忧、荣华富贵,想着“有权不用便过期”,大弄权钱交易,有的落马赃官则是由于家风不正,家庭教育缺位,致使妻子儿女贪图私利,目没法纪,终究被其“拉下水”。
建德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程茂红严重背纪被立案审查就是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失管失教造成严重后果的典型,赣南医学院党委书记黄林邦的“家族氏腐败”也是家风败坏酿成的卑劣后果。
这些领导干部的家风崩毁,不但祸患家族,还直接侵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当地风气。
“家风好,就可以家道昌盛;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只有家风正才能党风正、政风正。
对领导干部而言,良好的家风是抵抗腐败的1道重要防线,要把家风建设当作“必修课”,培养良好家风,建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深处坚决抵制各种利益诱惑,守好“前门”;要把良好风格贯穿在生活中,对枕边歪风弃之,对子女不当要求拒之,当好1家之长,守好“后门”;要重视发挥带头作用,以良好家风展现廉洁从政风范,带动全社会好家风、好党风、好政风的全面构成。
【篇2】
家,是我们心灵最好的归宿。
良好的家风是家庭和谐、幸福的保障。
全家人爱好学习,得益于姥姥对家人的影响。
从我记事起,就知道学习知识的重要性,由于是姥姥1直在带动、催促、鼓励我们全家人学习。
姥姥如今虽早已退休在家,却总能以身作则。
听妈妈说姥姥年轻的时候就特别重视学习,那个时候姥姥是中专毕业,按说她
的学问在当时够高了,可她不满足,姥姥曾说过,“学无止境,不进则退,”所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姥姥参加了电大学习班,每天单位、家和电大班3点1线跑着,虽然那段日子很繁忙,但却很充实,家里的学习氛围特别浓厚。
工夫不忘初心人,姥姥顺利地拿到了大专毕业证书,同时姥姥编写的《宁城妇女运动史》也发表了,全家人高兴极了。
在姥姥的带动下,舅舅考取了南方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妈妈也在自己3105岁那年拿到了第2个学位证书——北京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士学位。
现如今姥姥仍然是不放弃学习,近710岁的人了,每天都要浏览报纸,观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并且从不中断。
在姥姥、妈妈、舅舅的带动下,我也喜欢上了学习。
小时候,我最爱在妈妈膝下,津津有味地听妈妈讲《白雪公主》《灰姑娘》《阿拉丁神灯》等中外童话故事。
我不厌其烦地听着,自己恍如置身于童话世界。
那些栩栩如生的童话人物,在我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我的心里播种了1粒梦想的种子。
我上了初中,能浏览学习的知识更多了,现在系统学习的历史知识就是我的最爱。
从学习中我体会到了历史的奇妙,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古埃及的神秘,新中国繁华与兴盛的历程……
最好的教育莫过于言传身教。
我家的孝顺之风也是代代相传的。
我姥姥和姥爷的老家在吉林省,我的太姥姥已9104岁了,每到年节,姥姥姥爷都会提早准备好礼物邮寄回去,每一年也都会抽出时间特地回去陪伴太姥姥。
前年太姥姥不慎摔倒,腿骨折了,姥姥姥爷知道后立即坐火车赶了回去。
姥姥衣不解带地侍奉在太姥姥身旁,每天从早忙到晚,擦拭身体、喂饭、翻身、推拿、做康复,直至太姥姥重新站立起来走路,而姥姥却瘦了210斤,从1个胖子变成了瘦子。
姥姥回来后妈妈心疼极了,姥姥却说:“没事,不就累了点嘛,侍奉
尊长是我们为人子女的本分。
”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在姥姥姥爷的言传身教下,爸爸妈妈也特别孝顺,有好吃的东西,他们抢着给对方的父母买,年节时更是早早就为双方父母备好了年货。
妈妈平时工作非常忙,不但要忙单位的事,还要实行人大代表的职责,虽然工作繁忙,可孝敬老人的心却1点都没放松。
那年奶奶做手术,爸爸出门在外,是妈妈1个人忙前忙后。
手术前,找医生了解病情,办住院手续,做好奶奶的心理疏导;手术中,是妈妈在外面焦急等待;手术后,是妈妈对奶奶仔细、周到地陪护,帮奶奶翻身、擦洗,妈妈历来都是亲力亲为,奶奶1个眼神,妈妈马上就知道是甚么意思,病房里的人还以为妈妈是奶奶的女儿。
奶奶自豪地说:“这是我儿媳妇,比亲闺女还亲!”病房里的人都夸奶奶有福气,有1个孝顺的好儿媳!我也被妈妈感染着,力所能及的为尊长尽1份孝心。
其实,我家的家风不止这两点,诚实取信、勤奋节俭等传统美德都在我的家中体现着。
好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传承好家风,建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家庭才会更温馨、更和睦、更幸福!好家风,伴我1路成长!
【篇3】
都说良好的家风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它束缚着我们的行动,体现着我们的修养。
其实我在幼儿园的时候随着老师背诵过《朱子家训》,只是那时候我对它还1知半解,随着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我愈来愈体会到家风家训对1个人的深远影响。
妈妈从小就教育我,希望我做1个守孝道、懂礼仪、节约节俭的好姑娘,我也1直在努力。
这个进程中产生了几件对我影响很大的事,值得和大家说说。
那是1年春节,邻近傍晚,姥爷突然咳血不止,全家人被吓
坏了,120急救车把姥爷拉到了最近的医院,病情危急,医生连下两份病危通知书。
姥姥伤心得不能自持,妈妈1边劝姥姥1边和医生联系转院的事情。
其实我都看到妈妈偷偷地抹眼泪,她也很伤心。
我不知道该做些甚么,突然想到老师说的,要学习骆驼,得沉得住气,我渐渐平静下来,坚定地对妈妈说:“妈妈,你就安心照顾姥爷吧,我在家陪着姥姥!”妈妈摸着我的头夸我长大了。
接下来姥爷被转到别的医院,经过医生的精心医治,1每天的好起来了。
这期间,我陪姥姥1起做家务,1起送饭,用热毛巾给姥爷擦脸、喂水喂饭。
这件事后,我从1个霸道小公主破茧成蝶长成懂事的大姑娘。
除勤劳孝顺,我们还养成了节约节俭的好习惯。
我看到妈妈把我没用完的本子装订在1起,拿来当记事本或草稿纸,有时候还会画上几笔。
妈妈说纸张是用木材做成的,节俭纸张就是保护森林,保护我们自己的生活环境。
节俭用水也是妈妈的强项,她用净水机排的废水洗衣服擦地,用洗菜水浇花,而且她历来都不允许我浪费水,还给我看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喝不上水的视频,我被深深地震动了——下过雨以后的小水洼居然是他们喝水的地方,为此我和妈妈还给“母亲水窖”工程捐了款。
就像妈妈说的,我们生活得太幸福了,不晓得珍惜。
而爸爸为了改掉我剩饭的毛病,专门带我去山上看农民伯伯收谷子。
现在我很能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如今我可是光盘行动派啦!
让我受教育的事情还在不断产生,我能做的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把这些好习惯坚持下去,做1个愈来愈优秀的人。
【篇4】
有人说,我身上有股不伏输的韧劲儿。
细细想来,这股韧劲儿,是成长的进程中,在家庭环境耳闻目睹的影响下逐步构成的。
小时候,每当我做事松懈,打算中途而废的时候,姥姥最常给我讲的,就是“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平时的闲谈中,姥姥常常会对我谈起关于祖辈们的1些事情。
书中的故事,仿佛总觉得有点遥远,但祖上的业绩,却对我有更加深入的震动。
从姥姥的口中,我得知,我的祖太姥就是1个能够坚持不懈的人。
她那个年代,女人们常常靠绣锦缎补助家用。
1些简单的花、鸟、树木之类的图案,好多人都能绣得出,因此也就不足为奇。
祖太姥不满足于仅仅绣这类东西,因而便潜心研究1些针法复杂的图案。
其中有1幅名叫《凤凰戏牡丹》的图案,连1些技艺高深的人都会对它望而生畏。
而我的祖太姥却不畏缩,她说:“他人能画得出,我就1定能绣得出,我偏要试1试。
”她说到做到。
每天早上天刚刚亮,她就开始照着样图绣起来,晚上光线暗得看不见了才停下。
有时1整天都不见她移动1下。
1天1天过去了,她的眼睛蒙了血丝,腰背痛得利害,乃至走路都直不起身子了。
可她还是日复1日地坚持着。
偌大的1幅锦,有时绣上1整天也仿佛看不出有多大的进展。
旁人都劝她不要绣了,认为这么难的图案,普通人是不可能绣成的。
她却只是微微1笑,伸个懒腰,活动活动腰骨,继续执着地工作。
锦缎上的图案就这样1天1天地积累起来……
终究有1天,1幅活灵活现的“凤凰戏牡丹”跃然锦上,映得满屋生辉,成了方圆百里的抢手货。
在他人的艳羡中,祖太姥淡淡地1笑,说:“我也没有大本事,就是1个坚持呗!再苦再累,咬咬牙挺1挺就过去了。
”
在祖太姥的影响下,曾太姥也沿袭了祖太姥坚持不懈的干劲。
有1年闹旱灾,酷热的空气恍如是1大块蘸了热水的布牢牢压在人们的头顶,大地干旱得4处裂缝。
村中许多人都放弃了在田地的劳
作,蔫头蔫脑地聚在大树下抱怨、闲谈。
曾太姥却每天仍然如故地拎着已故的曾太姥爷留下的农具,拉扯着几个孩子,顶着炎炎烈日向地里走去。
1个邻居冲她大喊:“大姐呀,这天儿都旱成这样了,食粮是收不了的啦!干吗还要去白费力气?”曾太姥1笑,摇摇头,继续向田间走去。
在田里,曾太姥1个小脚女人,顶着火炭1样的太阳,除草,施肥……精心肠料理那些旱得带死不活的秧苗。
豆大的汗珠1滴滴地滴在脚下的土地上。
她说:“先要尽人事,而后听天命!该做的,还是要尽到最大努力去做的。
”就这样,在她坚持不懈的精心照料下,那年秋收时,虽然有的人家真的颗粒无收,曾太姥经营的田地还是有了相当喜人的收获。
到了我的太姥这1代,更是遭到了祖上的影响,从小就承传着坚持的品质。
太姥本来没有文化,但她却非常积极上进。
为了给孩子们做榜样,虽然她白天在田里忙农活已很疲惫了,但每晚吃过晚餐后,她总要点上油灯,在昏黄的灯光下1遍1遍地描着汉字,嘴里念道着,头脑里记忆着。
渐渐地,她能够读很多文字了。
她常常教导她的孩子们:要好好读书,做有文化的人!在这样的影响下,她的孩子们都把“读书重要”的观念渗透到了骨子里。
我从小在姥姥、妈妈身旁长大。
我每天看到的是姥姥不管做甚么事都是那末执着,有耐力。
虽然退了休,本可以像别的老人那样轻松快乐地生活,但姥姥每一年都要坚持回老家整理她的农田,这是很多人都理解不了的,但同时也会对她竖起大拇指。
我也看到妈妈的身上有他人没有的坚持和韧劲,不论是为了我的成长,还是为了她自己的工作,她都可以放弃自己的文娱和休闲时间,坚持不懈地做她心目中“对的事情”。
她们做甚么事都是那末执着、认真,哪怕是1件小事,也要力争完善,历来没有敷衍了事的时候。
就是这世代相传的家风,让我知道了:不管做甚么事情,都不要知难而退。
每天多1份坚持,积累起来,就可以令人有大的收获。
每当松懈时,我就会用祖辈的话来提示和鼓励自己:“再苦再累,咬咬牙挺1挺就过去了”,“先要尽人事,而后听天命!该做的,还是要尽到最大努力去做的。
”不知不觉中,我就成了现在这样,成了他人眼中“有股韧劲儿”的我!
【篇5】
当清晨第1缕阳光冲破云层,透过窗子,照到床的1角时,我逼迫自己坐了起来,揉着惺松的睡眼打量这个世界。
今天,阳光明媚,1扫前几日的雨雪瑟瑟,又适逢假期,我决定去书城读书。
洗漱终了,把拖鞋整齐地摆到鞋架最底层,然后用钥匙悄悄地把门带上,轻声慢步地离开了。
时间还早,我决定先去吃1点早饭,来到妈妈常常带我去的1家干净整洁的餐厅,静静地看着菜单,飞快地点了1碗粥,1块面点,1碟小菜。
等候时给爸爸妈妈发去1条早上的问候。
当饭菜上桌的时候,我轻轻点头对阿姨道了声谢,待服务员走后便安静地用起餐来。
我将桌上的饭菜吃干净,用餐巾擦完嘴后,将餐巾扔进垃圾桶,便悄声离去。
黄色的安全线外,我静静地排队候车,上车后人不多,站在1个靠后的位置,不挡住准备下车的人通行。
到了书城,轻轻地走进去,把1本厚厚的上次没看完的书从书架上捧下来,躲到1个很少会有人抵达的角落,默读着。
读着读着我笑了。
这本书的其中1页这样写道:“那个人不管走到哪里,都宛如1阵柔柔的风。
风过后,她甚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1串气味,香香的气味,你可知道,这气味是她们身上独有的味道,这类味道的名字叫做教养。
”
生活就是最大的练兵场。
去年正月,妈妈带我和弟弟坐火车去旅游,在卧铺隔断里遇见了全部车箱最淘气的孩子。
小孩满车箱跑,声嘶力竭地哭闹,上蹿下跳,还骂另外一个小他1两岁的孩子:“让你抢我车,抢你个头啊,小屁孩儿!”此时,妈妈借此机会教育起我的弟弟来,教育的内容大家应当能猜个89不离10,可我明白,妈妈更想引发那个“熊孩子”家长的注意。
很多父母常常误解“淘气”和“可爱”的含义,熊孩子的父母亦是如此,还打趣地和朋友们说到:“我们家的小屁孩儿甚么话都学,可好玩儿了。
”这件事大家都看在眼里。
弟弟见状也立即小声嘀咕着:“小哥哥骂人,他不乖,要用尺子打手。
”说到这里,或许您会认为我们姐弟俩是在相互影响下建立的是非观,不!是惨重的教训帮我们建立了如今的默契。
那是我刚上小学1年级。
正式踏入校园的我,既兴奋又新奇,因此学甚么都快,脏话竟然也从大哥哥大姐姐那学会了,还视为对付同学的“秘密武器”。
终究有1天跟同学针锋相对时被妈妈撞见了……能想象她当时有多么气愤。
我清楚记得,在那1周里妈妈伤心得没有和我说过1句话。
幸亏,我终究还是完全地意想到了自己的毛病,并向妈妈保证不再说脏话,不出口伤人了,同时也是向自己保证。
现如今,我行将成为6年级的青春少女,再忆起儿时妈妈的教诲,剩下的只有满满的惭愧与感恩。
【篇6】
我家算得上是书香门第,不管尊长还是晚辈,都身体力行地传承着温良浑厚的家风。
这1脉好家风,伴我从稚嫩的婴孩,长成了得才兼备的少年。
儿时,我每天看到姥爷读书看报、伏案写作;姥姥弹琴朗读、
舞蹈唱歌;妈妈练毛笔字、作诗撰文;小姨多才多艺,刻苦求学。
家里有各类书籍:文学、国学、历史、地理、科普、艺术……我有广阔的浏览空间,深深地领悟到读书的意义。
周末,我会捧着书细细地读,给姥姥姥爷讲述精彩的章节。
固然,姥姥会向我投来赞成的眼光,姥爷会深入浅出地为我解惑答疑,家里充满了书香气味,其乐融融!每当我问妈妈问题的时候,她总能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润物细无声地规范我的言行,教我做人的道理;爸爸工作勤奋,为物化光实验仪器的小事业努力进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家人的言传身教和共同进步的家庭环境,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成长。
我家还有1个好传统,就是孝敬尊长。
爸爸在外工作,不管多忙,每两3天都会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打电话唠唠家常;每逢节日,妈妈总是1早就问候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用心选礼物送给他们。
妈妈说:“瓜有藤,树有根,最深慈母恩,自幼怀中抱,叮咛到成人,父母的恩情是永久报答不完的。
”爸爸妈妈和小姨、姨父带老人出去游玩,大家关心着家里的大事小情……这父慈子孝的氛围感染着我,让我觉得我的家是那末温暖幸福。
因而,我也学着做个孝顺的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给姥姥姥爷、爷爷奶奶捶背,讲学校的见闻……让老人家温暖欣慰,乐享天伦。
我的姥姥年轻时是文艺骨干,现在是社区艺术团的团长,她有双巧手,给她的团员们盘发化装,免费给老人们理发。
家的客厅里有1幅遒劲有力的大字——“金玉其心,芝兰其室,仁义为友,道德为师”,出自我妈妈之手。
姥姥的为人,真的就如字中所写:和蔼、仁慈、心中有大爱。
我的姥爷是1名记者,他朴实谦逊,1身书卷气。
我看过他随手写在案头的几句话:“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平常常做好人,天长
地久织美丽,姹紫嫣红总是春。
”姥爷退休后,每天都随身带着1把小铁铲和塑料袋,接送我上学放学的路上,用它铲去公交站牌的小广告和沿途宠物留下的粪便,“卫生靠大家,捎带手儿的事!”姥爷的1言1行,让我觉得“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再精深莫测。
耳闻目睹,我也想实现自己的价值。
也许现在的我还谈不上“奉献”,但我觉得自己能做的事很多: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出自己的压岁钱,寄去书籍和文具;在小区里帮年老的老人拿东西,尽自己所能帮助身旁的人……
好家风赋予我正直的品格,伴我健康成长,给我向上的气力,我会努力将它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