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散文阅读赏析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议初中散文阅读赏析
【摘要】散文之所以被称为“美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意境的创设。
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够抓住散文“物我一体”的意境,引导学生把感情完全置于作品之中,便能很好地启发学生,从内心
深处去感知作品撼人心肺的艺术魅力,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丰富联想;深层感悟;涵泳鉴赏
散文的形式多样,变化无穷,它是一种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潇洒活泼、优美空灵的文学样式,一篇优美的散文,犹如一幅画、一首诗、具有一种意境美,字里行间充满着真切、诚挚而浓郁的思想感情,散文之美贵在意境。
尽管散文鉴赏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但是只要我们把握好散文鉴赏的规律,引导学生跨越时
空的距离,走人文本意境汲取作品精华,便可以领悟其丰富的美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乃至净化人的灵魂,这也是初中语文人文性、审美性的重要体现。
一、展开丰富联想。
重现作品意境
散文家总是寓情于事、融情于景、寄情于物,然后由人及义,即事明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应该是散文意境的至极~而这一定的事、景、物又是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创作的。
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抓住物我一体的意境,通过深
入浅出的讲解来调动学生的想象,再现作者描绘的一幅幅动人图景,还原散文完整、动人的本来面目,加深学生对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
情的理解。
比如说《春》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就是抓住了春景的特点,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个起笔,抒写了盼春的热切心情,为下文绘春奠定了活泼、轻快的抒情氛围。
接着又抓住了春天的主要特征,以诗一般的笔调把一个花卉争荣的春天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赏析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那“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的春山、春水、春日的特征,在意念中宏观地勾勒出春天的轮廓,来感知文章隽永的绝美佳境,这样一来,就为理解作品的主题打下了
坚实基础。
二、走入文本世界。
体验深层意蕴
文学作品中的“境”是由“情”而生的,正所谓“情浓境深”。
没有“情”则无法人“境”。
鉴赏散文时,我们应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情完全置于作品之中,从内心深处感知作品撼人心肺的艺术魅力,带领学生一同畅游,在赏析中去感受、思索,让作品感染学生,使学生领悟作品,从这一意义上讲,散文教学也是再现散文以情感人
的艺术再创造的过程。
这种“拥情入境”鉴赏方法。
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萨特说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引导者,应该将带领学生走人作者情感的旋涡中心,使学生沉浸于文
本所建构的感情世界,通过鉴赏作品的外部语言,深入体验其中的
深层意蕴。
学生在面对文本时,首先看到的是文本的本身,而并非作者所表
达的情感,正是所谓的“形散神不散”中的“形”,通过外在的“形”领悟作者孕育于文章中“神”。
散文的作者是将自己的深切感受投入于一草一木的描绘中,投入于较为散乱的语言之中来进行表达的,学生唯一能够借以进入作者感情世界的道路就是抓住这些表面的
草木。
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主要描写了一大株生命从衰竭走向旺盛的紫藤萝花,作者由此感悟到了生命的美好与永恒,学生需要从
作者对紫藤萝花的描写中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生命意义。
因此,我们要把学生带进散文的意境中去,潜入作者的心胸,窥见作者的内
心世界。
进而领悟作品丰富深邃的思想内涵。
这样一来,作者那种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便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努力搭建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对话平台,让文
学作品的某种情愫牵动他们的神经,课堂上他们才会有感而发。
学生只有对散文尤其是哲理性很深的散文,先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而且要反复诵读,才能感受和体会文章的内容对他们的心灵震撼。
三、深情阅读涵泳,鉴赏无韵之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涵泳法是鉴赏散文的一种极好的方法。
涵泳,说的简单点就是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获得身临其境神会其中的境界。
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能增强趣味性,锻炼联想力和想像力;能够体味文
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神韵并从中悟透极为深刻的哲理。
作为散文佳作,其精华之所在,不是表面优美的语言文字(但又离不开语言文字),而是透过语言文字流露出来的神髓。
在教学中我们要灵活运用这一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教材,进行品读、赏析,而且效果良好。
众所周知,朱自清散文的抒情风格,不是以雄浑旷放的气势取胜,而是以深致绵密的情韵赢得读者。
如《背影》通篇不满一千五百字,它之所以能够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魅力。
并不是凭借宏伟的结构,华丽的词语,而是凭了它平实真切、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来的父子亲情。
从不放心茶房而决定自己来送,拣定座位,叮咛嘱托,亲自去买橘子,等等,都真实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无微不至的关爱。
这样以一连串动人的小事,以父亲的一再改变主意来渲染父亲的放心不下,
其作用是逐步地增大抒情浓度,以便自然推出那个“背影”的抒情高潮。
在真实细致地写完父亲对“我”的关心后,才把高度集中体现父爱的“背影”展现在读者面前。
步履艰难的老父亲的背影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经典镜头,感人至深。
因此,在引导学生欣赏时,我们除了要感悟文章朴实无华的语言外,还要让学生透过这些饱含深情的文字,看到那真挚而深沉的父爱。
进而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平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便可使教学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绝美效果。
总之,指导学生欣赏散文,应该遵循“反复诵读,反复咀嚼,认真品
味”的原则,把握其主线,感受其意境,熟悉其风格。
才能深得其内容之美、境界之高、情致之雅、理趣之妙。
参考文献
[1]祝德纯,散文创作与鉴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2]林非,林非,论散文[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