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的调研报告
一、调查背景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民主建设及文化繁荣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毋庸讳言,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还存在着这样那样不和谐的因素,在人们的精神领域,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理想信仰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盛行,这不仅使人们在精神上出现迷茫,而且阻碍了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与社会和谐。面对现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十七届六中全会又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主导人们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特别是要解决道德缺失甚至精神危机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以求找到全社会的价值认同与价值共识,从而达到国富民强、社会和谐的目标追求。
这一系列举措要落到实处,需要我们广大德育工作者,以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我们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从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仅是对中职生的成长与发展,而且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对象、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方法是分层抽样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本校四个班级一二年级在校生,发放问卷共132份,回收有效问卷为125份。我们在抽选班级时充分考虑了班级整体素质的不同层次,涉及的专业有数控、旅游、电子及建筑等四大类,涵盖了中职就业班、中职升学班、高职班(“3+2”前3年为中职生)等各种类型,务求全面反映职校生各层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面貌,使得调查研究更具有科学性与准确性。
本次调查问卷采用市职教教研室胡卫芳老师提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卷调查设计”,除个人信息外,价值观认知是30道单项选择,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价值目标,属于国家层面,大约占7道题,占总数的23.3 %;价值准则属于社会层面,大约是8道题,约占总数的 26.7%;价值行为题约为15道,约占总数的50 %。(大约有5道综合了核心价值观的文明与友善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笔者放在了个人行为来考量。)这样设计既准确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内涵,又侧重了价值行为是最终落脚点的理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多数中职学生对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持认同的积极态度,但认同度并不完全一致。(1) 整体而言,无论是富强民主,还是文明和谐,完全认同加上有点认同的全部占到70%以上。在对富强的态度中,完全认同加上有点认同的占到 91% ;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认同中,完全认同加上有点认同的占到了72%;而对“涉及重大问题要采取多种民主方式”的选择中,完全认同和有点认同的占到了78%;对文明的认同中,完全认同加有点认同的占到80%。(2)对价值目标具体各个方面的认同,还是有较大的差别。其中,对“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等和谐社会的目标,学生的认同程度最高,完全认同的达到了62%,加上有点认同的共达到了96%,整整比对民主的认同高出26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表明,中职生在民主富强文明意识增强的同时,对涉及到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方面的关注及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愿望更加强烈。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和谐并不仅仅是成年公民的追求,更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广大民众的共同追求。见表1
(3)对民主的认同受到家庭收入的影响较大。研究发现:关注民主与家庭收入有一定关系,收入越高,关注度也越高;收入越低,认同度越低。在家庭月收入低于4000元的学生中,认同民主的只有58%,另一方面,月收入高于6000元的学生中,有81%的学生认可民主。这一调查结果也契合了许多德育教师的体会,即德育课难上,德育课中政治部分内容更难上。这可能与弱势群体的家庭对政治的关注度不高有关,这需要引起我们德育工作者的积极关注。图表2
2、大多数中职生对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整体认同度高,且同一层面之间的差距较小。(1)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认同中,认同和有点认同的达到了90%以上,远远超过了对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认同。同时,完全认同加上有点认同最高的是平等方面,达到了95%,如果非要说其中的差距的话,只是认同的程度不完全一致,对平等与法治的认同度更高,完全认同“平等”与“法治”的占了 60%以上。这说明平等与法治理念,已经深入学生人心。其实,平等与法治是资本主义价值理念的内容,我们把它引进并消化吸收,是汲取了世界文化中的优秀成果,这一开放与博大的胸怀,得到了我们广大学生的认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所提倡的公正法治是顺势而为。(3)对法治的理解,中职一年级与二年级的学生态度却出现了差异,针对一对老夫妻毒死自己的儿子的行为,二年级的学生选择“依法量刑”的比例有93.5%,比一年级的学生75%要高得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二年级学生学习了“职业道德与法律”后更科学的法治理念,即依法量刑,避免情绪化。看来我们的德育工作并非没有实效,这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应
该感到欣喜的地方。见图表3
3、多数中职生对个人层面的价值行为即持积极认同的态度,对爱国敬业友善完全认同加上有点认同的共占了70%以上。(1)中职生热爱祖国的情怀让人鼓舞。在关于钓鱼岛问题上,几乎达到前所未有的一致,即有85%以上的学生对“日本宣称钓鱼岛是他们的领土”感到“愤怒与义愤填膺”。在“献身祖国的义务”方面,75%的学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很同意与同意,爱国之心跃然纸上。但在对待日货的态度上,选择“愤怒但该用还是用”的比例却达到47%,说明中职生在处理对日关系中有更为务实的态度,选择“打砸日货”的比例却只有8%,这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说明了学生爱国与法治理性。值得思考的是,还有20%的学生选择了“愤怒但不知采用什么方法”,这正说明教育学生如何爱国及采取什么样的具体行为还有较大的教育空间,如果我们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学好技能、提升法治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或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见表
4、表5)
(2)对价值行为的各个方面认同并不均衡。对敬业,学生的认同度却不是太高,约有27%的学生满足于“平均分已经很好了”或“简直太棒了,终于过关了”,不想重新再考。这说明我们学生在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不高,这种心态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努力,这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3)中职生对诚信的认同可谓爱憎分明,一方面,认为“社会上很少一部分人讲诚信”及“毫无诚信可言”的占到49%,学生的认识不能让人乐观,说明目前我们社会诚信缺失。对坑蒙拐骗等不诚信行为,中职生态度非常明确,持“坚决反对,是违法行为”态度的占了78%。这说明如何建立诚信社会,已经是一个相当紧迫的任务了。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在中级工的理论考试时,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自己独立完成考试”,学生主观意愿上是讲诚信的,这是让人感到欣慰的地方,这也是我们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希望所在。(4)在友善方面,中职生整体认同度不是太高,学生对“让座”“主动打招呼”“宽容别人”及“希望工程捐款”都不是太积极,认同度都是刚刚达到70%,这说明我们学生在热心公益与与人为善方面中还需要培育与提高。见下表6
0%10%20%30%40%50%60%70%80%90%100%4、根据第一部分的个人信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对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目标、价值准则及价值行为的认同中,男女生整体上认同差别很小,只是具体到认同的程度上,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表现为:一方面,在同一内容的认同中,男生较多的选择“完全认同”,女生更多的选择“有点认同”,好像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