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方案教案资料
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

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为加快职业教育的建设和改革步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推进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以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根据《湖南省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方案》,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敬业爱生、理论扎实、技能精湛、熟悉市场、改革创新”的要求,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一支省级和校级专业带头人队伍,推动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二、建设目标到2024年,机电专业群培养校级专业带头人4名左右,每个重点专业培养1个以上;培养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从校级专业带头人推荐)。
根据各专业特色统筹制定2023-2024年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
三、专业带头人培养目标1、职业素质好有较高的师德素质,遵纪守法,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任教的专业,热爱学生,有拼搏奉献和甘为人梯的精神,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2、有符合岗位要求的学历(学位)和职称(1)45岁以上的教师具有与任教专业对口的本科学历;45岁以下的教师具有本科或研究生学历;(2)具有高级职称或高级系列专业技术职务;(3)已获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或高级以上第二专业技术职务(专业岗位对口);(4)获得湖南省职业院校“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证书”;3、有较高的专业水准(1)系统掌握任教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熟悉任教专业技能操作,对任教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技能体系有较强的把握能力;(2)准确把握任教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主干课程的课程目标以及在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起到规划和把关作用;(3)有一年以上与任教专业相对应的实际工作岗位工作经历,或在实际工作岗位顶岗实践累计时间达到一年以上;4、有较高的专业教学和教研教改水平(1)从事本专业教学8年以上,胜任本专业2门以上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效果好;(2)在专业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教学,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根据专业特点,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在课外能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所教学生在校内外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3)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开展了教学研究,近三年主持校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1项以上,有教研教改成果,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3篇以上;5、有较强的应用技术研究推广能力和市场把握能力(1)有较强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吸收、消化和推广能力,掌握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近三年,参加过一次以上专业培训,知识结构及时更新,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并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反映;(2)有较强的市场就业、职业岗位用人标准的调研、分析能力,每年有一篇以上市场调研报告,根据就业市场和职业岗位要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教学内容;6、有较强的业务指导能力(1)对本专业教师专业水平提高进行示范和指导,每学年为校内外本专业教师开展专业教学、教研教改、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本专业最新成果专题辅导报告、讲课4次以上;(2)每学年为校内外本专业教师上示范课、观摩课4次以上,教案在校园网上公布,实现资源共享。
关于印发《电子科技大学教学团队建设方案试行

电子科技大学(通知)校教通知[2007]45号关于印发《电子科技大学教学团队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校内各单位: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精神,规范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大力提升教学团队综合素养和业务水平,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特制定本方案,请遵照执行。
附件:电子科技大学教学团队建设方案(试行)电子科技大学二OO七年四月六日主题词:教学 团队建设△ 方案 通知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办公室 2007年4月6日印发附件教学团队建设方案(试行)一、教学团队组建原则以学科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教学团队。
为适应我校学科特点,可以跨学院、跨专业组建教学团队。
每个教学团队由一名带头人和若干名教师组成。
二、教学团队的工作要求1.根据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大纲;2.重视队伍建设,形成合理的队伍结构。
及时提出队伍培养、调整、补充的意见和建议,有计划的开展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遴选与培养;3.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进修规划,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素养的指导,关心青年教师成长;4.积极申报、承担各级教改项目;5.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教学经验的交流,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6.积极编写、更新相关教材,形成在本专业领域内有较大影响的优秀教材;或积极使用国外高水平优质原版教材与国内其他优秀教材;7.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完整的工作章程;8.教学团队有责任协助学院或直接安排教师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9.团队教师应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以科研促教学。
三、教学团队带头人的基本要求与职责1.教学团队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教授职称,承担相关课程的本科教学,且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学术水平高,学风端正,治学严谨,勇于创新,有较强组织管理和协作能力,曾指导过青年教师,成绩突出。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2013年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2013年度入围项目的通知【法规类别】职业与职工教育【发文字号】湘教通[2013]304号【发布部门】湖南省教育厅【发布日期】2013.07.03【实施日期】2013.07.0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2013年度入围项目的通知(湘教通〔2013〕304号)各市州教育局,各高职学院、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根据我厅《关于印发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基本要求(建设方案)的通知》(湘教发〔2011〕13号)、《关于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申报遴选及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湘教通〔2011〕230号)和《关于2013年度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湘教通〔2013〕145号)有关精神,在各地各校自愿申报的基础上,我厅组织专家对2013年申报的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评审遴选。
经过资格审查、文件审阅、视频答辩、投票和网上公示五个环节,确定了我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2013年度入围项目(项目名单见附件)。
现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入围项目单位要根据我厅湘教发〔2011〕13号文件要求,认真修改完善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进一步明确项目建设目标和思路,落实项目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举办者应从本地或本行业(单位)实际出发,加强对项目建设单位的指导,制订资源共享工作规划与机制,督促并确保项目按照建设规划顺利实施,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与效益。
项目单位应根据项目特点和建设要求,制定项目资源共享目标、内容与措施,为全省同类型或本区域内职业院校提供指导和服务。
三、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自今年起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实行过程管理,项目单位要在本校机构平台上分项目建立项目建设专门空间,将项目建设实施进展情况、建设经验、阶段性成果及其他相关资料(包括视频、照片等)及时上传到空间(具体办法另行通知)。
教育部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一批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一主编
吕时礼 王显槐 崔信 金桂堂 丁爱萍 刘金同 王淑一 夏晶 黄莉 郑淑媛 郑淑媛 郑淑媛 杨亚军 杨亚军 杨亚军 蒋磊 蒋磊 蒋磊 王立新 崔艳 张宏明 徐奎照 李一龙 段彩云 韩秉科
第一主编单位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西城经济科学大学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潍坊科技学院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国防大学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内蒙古机电学院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基本要求(建设方案)

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基本要求(建设方案)湘教发〔2011〕13号关于印发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基本要求(建设方案)的通知各市州教育局,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为贯彻落实《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快我省职业教育骨干体系建设”等要求,切实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决定“十二五”期间在全省实施《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专项规划》,规划建设一批职业教育省级重点项目。
为确保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我厅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基本要求》、《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基本要求》、《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基本要求》、《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基本要求》、《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基本要求》、《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基本要求》、《湖南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基本要求》、《湖南省职业院校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建设方案》、《湖南省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方案》、《湖南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建设方案》。
现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建设目标按照湖南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建设经济强省、教育强省、文化强省的总体要求,根据“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方针,立足职业教育现有基础,以大力推进“四化两型”为契机,以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为重点,全面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以特色专业为引领,形成适应产业优化升级的专业布局;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核心,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以“数字化资源”为重点,建设共享共用优质职业教育教学资源,满足产业振兴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十二五”期间,建设18所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70所示范性(特色)中等职业学校、90个示范性特色专业(高职30个,中职60个)、170个特色专业(高职70个,中职100个)、10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40个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10个省级社区教育试验区、50个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
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XXX“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一)发展现状1.专业规模逐步扩大。
“十二五”期间,我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能者治教,严谨治学的办学理念,秉承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专业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工、文结合的格局。
专业由“十二五”初的15个发展到“十二五”末的17个,专业规模逐渐扩大。
17个专业中,工科类专业6个,占35.0%;文科类专业11个,占65%。
2.办学特色更加明显。
“十二五”期间,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学校现有校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特色(重点建设)专业占学校现有专业数的6%,属文科类。
主干学科专业紧紧依托财经类行业,已显现较强优势,成为我校专业建设群的主体,反映了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3.教学条件明显改善。
“十二五”期间,学校共投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经费100万元左右,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00万元,实验室建筑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多媒体教室总间数52间、座位数4000多个;实训(实验)实15个;新建校内外实基地30多个。
4.教学管理严格规范。
通过对管理制度的“废、改、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更加科学、严谨、健全。
“十二五”期间,学校进一步理顺了校、院(部)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明确各级管理权限和职责,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管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构建了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5.办学水平显著提升。
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升本录取率达100%,就业率名列前茅,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6.校企合作教育快速发展。
(校内、校外)学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高职学生。
7.科研工作步入新轨、教改工作逐见成效。
学校13个教改科研项目成功立项,其中,重点项目6个(其中市级项目4个),一般项目7个。
(二)面临形势1.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进步。
电子技术应用(SMT方向)专业师资队伍三年建设规划

电子技术应用(SMT方向)专业师资队伍三年建设规划电子技术应用(SMT方向)专业师资队伍三年建设规划教师是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关键,面对电子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不断深化的要求,必须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师是加快专业发展,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动力之源。
为进一步调动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专业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
贯彻创特色、创品牌的战略思想,遵循“壮大队伍、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强化实践、注重师德、提升水平”的原则,通过培养、引进、外聘高层次人才等途径,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科、专业团队建设为核心,为专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二、成立领导小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李国印副组长:张友民孙宏武方勇进杨天海组员:宿建章张远哲史鹏高涛李亚男杨波三、建设目标1.用3 年时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年龄、专业、学历结构合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并重,能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2.专任教师(含外聘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总人数20人左右,师生比控制在1:15以内。
3.班主任队伍专兼结合,以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队伍为培养目标,总体上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的比例配置班主任岗位,力求到2020年,培养出2名市内知名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4.通过专、兼、聘等多钟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工作队伍。
5.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90%以上。
6.具有副高职称人员超过4人,中级职称人员超过15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100%以上,新进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占2人以上,教师职称结构合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十二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十二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一、本专业人才人才培养背景、人才需求情况与专业发展前景1、整体行业需求分析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仍将供不应求。
据调查,现阶段沿海发达地区及我区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巨大,“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可缓解当前该类人才的供需矛盾。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
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
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
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
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术故障、设备和顾客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统操作、监视与维修等四类人才最为短缺。
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由于全国各省经济发展方向不同,发展的速度不同,各地对本专业人才需求量也有较大差异,总体来说对本专业人才需求量大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渤海一带及南方的广东、福建、浙江一带,内地省份需求要少些,南方的要比北方多些。
2、区内行业需求分析:广西是农业大省,一直以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滞后其它几个沿海省份,但随着国家对北部湾经济的大力投资,过去那些沿海大型电子企业及相关企业纷纷向区内投资设厂,如富士康在北部湾投资30亿。
高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精编版

高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精编版
目标
本五年规划旨在提高高职学校的师资队伍水平,促进其教育教
学质量的提高,为学校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招聘与引进优秀人才
- 通过广泛宣传和招聘渠道,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学校的教师队伍。
- 与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顶尖学者和专家,提升学校的师资水平。
2. 师资培养与发展
- 制定并实施师资培训计划,提升现有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
能力。
- 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提升他们在学术界的影
响力和竞争力。
3. 激励与奖励机制
- 设立激励和奖励机制,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
- 根据教师的教学评估和科研成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晋升机会。
4. 团队合作与交流
- 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鼓励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研究。
- 组织定期的教研活动和学术研讨会,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
流和合作。
5. 创新与应用研究
- 鼓励教师进行创学和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 支持教师进行应用研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成果
和教育改革措施。
总结
通过本五年规划的实施,高职学校将拥有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
实的基础。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目录一、前言 (3)1.1 编写目的 (3)1.2 背景与意义 (4)二、现状分析 (5)2.1 团队构成现状 (6)2.2 教学资源现状 (6)2.3 创新能力现状 (8)三、建设目标 (9)3.1 总体目标 (10)3.2 分阶段目标 (11)四、建设内容与任务 (12)4.1 教学方法创新 (13)4.1.1 项目式学习 (14)4.1.2 案例教学 (16)4.1.3 翻转课堂 (16)4.2 教学手段创新 (17)4.2.1 多媒体教学 (19)4.2.2 网络教学平台应用 (20)4.2.3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21)4.3 教学资源创新 (23)4.3.1 教材开发 (24)4.3.2 资源库建设 (25)4.3.3 在线课程开发 (26)4.4 创新能力提升 (27)4.4.1 师德师风建设 (28)4.4.2 教学研究能力提升 (29)4.4.3 科研能力提升 (30)五、实施计划 (31)5.1 短期计划(1-2年) (33)5.2 中期计划(3-5年) (35)5.3 长期计划(5年以上) (36)六、保障措施 (37)6.1 组织保障 (38)6.2 制度保障 (40)6.3 经费保障 (41)七、评估与反馈 (42)7.1 评估指标体系 (43)7.2 评估方法 (44)7.3 反馈机制 (45)一、前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机电一体化专业已经成为当今工业领域的重要支柱。
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的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出一套系统、科学、实用的规划方案,以提升教学质量,满足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本方案还将强调团队协作与沟通的重要性,通过团队内部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共同推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研究和改革创新。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评审高等教育学科立项课题名单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评审高等教育学科立项课题名单序号课题名称主持人学科类别课题类别单位1.大学行政化之形成与去行政化之实现廖小平高等教育省级重点资助课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创新研究欧阳峣高等教育省级重点资助课题湖南商学院3.女子大学"五位一体"特色办学模式研究罗婷高等教育省级重点资助课题湖南女子学院4.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中的高校教师多维激励机制研究刘宇文高等教育省级重点资助课题湖南工业大学5.地方行业高校的特色发展研究李轶芳高等教育省级重点资助课题湖南工业大学6.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文化生态学研究黄正泉高等教育省级重点资助课题湖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7.高等中医院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黄政德高等教育省级重点资助课题湖南中医药大学8.大学生学力评价与学习创新研究屈林岩高等教育省级重点资助课题长沙学院9.我国高等教育区域性专业认证策略研究------以湖南为例袁东敏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10.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马跃如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中南大学11.湖南省名老中医成才规律的研究及对本科教育的启示谢雪姣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湖南中医药大学12.湖南省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的研究贵志祥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所13.基于语用学视角的高校课堂教学话语研究罗荣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14.教育资源的深层发掘_高校图书馆无形资产评估体系研究黄华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湖南科技大学图书馆15.采矿学科群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过江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中南大学16.民族地区高校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以吉首大学为例田春莲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吉首大学17.我国大学新生学习指导体系研究王向红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长沙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18.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研究韩瑞珍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湘潭大学19.标准化病人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黄献平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湖南中医药大学20.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孙淇庭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1.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长株潭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陈湘满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湘潭大学商学院22.高校大学生网络创业有效模式研究旷彦昌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湖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1院23.典籍翻译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季红琴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4.导师制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模式研究伍屏芝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湖南师范大学25.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运行机制及方式研究曾永卫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湖南工程学院26.中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比较研究黄先雄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中南大学27.高等教育大众化视域下本科生科研能力规范培养的研究彭志红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28.多层次交互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体系构建及成效研究欧阳建平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湖南理工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29.搭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践平台研究陈华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湖南理工学院教务处30.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研究罗筑华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南华大学31.本科教学事故的生成原理与处置方式研究李尚群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湖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师范学院32.英美文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实证研究姚佩芝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湖南师范大学33.基于新课程的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研究与实践蒋蓉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湖南第一师范学院34.地方院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平台构建研究陈莹花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湘南学院35.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与实践张立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湖南农业大学36.社会文化视阈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与外界因素的关系研究肖庚生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37.大学生沟通能力与职业适应性实证研究马湘桃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湖南科技大学附属学校38.教育营销--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文建奇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湖南涉外经济学院39.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曾玉华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湖南第一师范学院40.转化医学在肿瘤科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模式及探索朱红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中南大学41.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杨远霞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部4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中师资整合与素质提升研究罗清海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南华大学43.非中心城市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李忆华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44.基于法治理念的"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研究高飞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45.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叶洪高等教育省级一般资助课题中南大学23456。
关于举办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关于举办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年度立项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管理负责人研修班的通知各高校科研处(教务处、社科处、高教所)、各市州教育科学研究院(所)、厅直有关会员单位:为了提升年立项课题主持人的教育科研理论素养,提高院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同志教育规划课题管理水平,经研究决定在长沙举办各高等院校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年度立项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管理负责人研修班。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研修人员(一)未参加过培训的年度立项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核心研究成员(包括年专项课题立项课题主持人)。
(二)各市州、各高校科研处(教务处、社科处、高教所)科研负责人或主管领导。
(三)未参加过培训的省直单位课题主持人。
二、研修内容(一)学术报告。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我国教育科研的发展形势。
(二)开题示范。
由主持人使用在大会作开题示范报告,并请同行专家在基础知识讲座时分内容点评。
(三)基础知识培训。
、课题的开题论证。
包括开题论证要求、论证分析的重点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教育科研方法。
包括教育科研方法的类型、特征,具体操作要求,值得注意的问题。
、教育规划课题的总结。
包括教育科研论文(专著)和研究报告的撰写。
(四)课题管理培训。
通报当前全国、全省教育规划课题申报、管理等重要信息和我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及具体操作等。
三、时间地点年11月11日报到,至日开会,时间天。
培训地点:长沙市留芳宾馆。
本次会议不发纪念品,不摆酒水,采取“厉行节约、以培训养培训”的原则,会务费元(含餐费、场租、专家讲课费、资料费等)。
住宿费和往返交通费自理。
接此通知后,请各市州、高等院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通知课题主持人按时参会。
并务必于年11月7日之前,将参会人员名单填好发邮件到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秘书处,以便统一安排食宿(见后附表)。
凡没有缴纳年协会会费的单位,请带元补交会费,协会秘书处培训期间即开发票(见后附件《年度协会会费收取登记表》)。
2023湖南高职院校优秀人才培养方案

2023湖南高职院校优秀人才培养方案在2023年,湖南省的高职院校将继续致力于优秀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以下是一份优秀人才培养方案,旨在为湖南省高职院校提供参考。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2.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一定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模式1.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合作,引入企业实际项目,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产学研结合:将产业发展、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现代学徒制:推行现代学徒制,发挥企业导师作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三、课程体系1.公共基础课程:加强思想政治、文化素养、心理健康等公共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专业核心课程:围绕专业核心能力,设置模块化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3.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五、学生评价体系1.改革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相结合。
2.引入企业评价,以企业满意度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
3.强化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方面。
六、就业与创业指导1.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开展创业培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3.拓宽就业渠道,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七、保障措施1.完善政策支持,为优秀人才培养提供政策保障。
2.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培养方案的实施。
3.强化质量监控,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湖南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湖南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在第二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讨论稿:为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情况“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学院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任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良好”结论,学校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院校,学校第一步发展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一)主要成绩1.办学思路清晰,办学规模扩大,办学条件改善“十一五”期间,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和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符合国家、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师生员工的高度认同,全日制普通在校学生达到18846人,比2005年增长61%,其中应用技术学院在校学生5806人,是2005年的2.8倍;国际教育学院在校学生510人,是2005年的1.2倍;成人教育在籍学生5111人。
办学条件和校园面貌日益改善,完成了主校区二期工程11.2万平方米建设任务,校舍建筑面积达到45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从2005年的6841万元增至1.04亿元,增长52%;纸质图书由91.3万册增至116万多册,增长27%,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达到一定规模。
2.教学改革稳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办学特色初步显现学校紧紧抓住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机遇,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一五”期间,本科专业由26个增加到41个,28个本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初步形成了由电气、机械、化工、纺织、管理类专业组成的优势专业群。
现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优秀教研室,11门省级精品课程。
第一批“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

第 3 页,共 167 页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第三方物流管理 国内公路运输管理实务 采购管理实务 配送管理实务 物流与电子商务 物流综合实训 卫生法律法规 护理礼仪 五官科护理 儿科护理 健康评估 生理学 老年护理学 药理学 护理管理学 护理伦理学 护理心理学 内科护理 人际沟通 生物化学 外科护理 急重症护理 会展英语 外贸英语函电 商务英语 国际贸易实务 新编实用英语写作 外贸单证缮制 教育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心理学
施泽全 张爱武 沈友耀 童其慧 秦梓华 王学梅 李志强 李情民 朱兆军 杜波 雷良蓉 徐飞 林长进 陈依平 李鹏 徐锡权 曹辉 匡星 王海洋 毛春花 陈雪梅 高红孝 李金云 柳锋 陈江潮 谭平 吴飞 彭国平 刘海雄 焦爽 张胜宾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盐城师范学院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兰州文理学院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淮安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京北职业学院 北京怀建集团 中建一局装饰公司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华北科技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机电工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机电工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一、发展背景“十二五”期间机电工程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开展师资队伍建设,以培养双师素质为重点,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在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做了扎实有效的工作,教师数量明显增加,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1、引进教师。
通过公开招聘和临时与长期聘用相结合等方式,招录教师5人,聘用实训教师4人。
2、师资队伍的学历、年龄、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
学院要求新录用的毕业生的学历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此举极大的改进了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聘用的实训教师要求具备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具备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
我院现共有在编在岗教职员工53人,长期聘用10人,现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的教师6人, 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33人,占总教师的52.3%。
通过培养、引进、聘任等方式,学院现有高级职称9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具有双师型教师28人。
3、师资培养力度不断加大,教师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学院采用“内培、外引”的方式,通过引进高学历教师,并鼓励中青年教师通过进修或在职攻读来提高学历层次;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采取多种方式选送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4、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成效明显。
现有院级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
二、学院“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教师的职称结构不够合理,教学一线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较少,仍有少部分教师的职称为中专系列,还有少数教师不再晋升职称,影响了学院和学科的发展;青年教师、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力度还需加大。
制度建设尚待完善,保障机制需要调整,岗位聘任机制、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尚需调整和完善,重身份轻业绩,重身份轻能力,重身份轻业绩的问题突出,制度设计和保障机制已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新要求。
三、机遇与挑战1、面临的发展机遇当前,国家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上级领导高度重视,相关政策要求职业院校要优先从企业中引进,XX地区是老工业城市,具有大量企业优秀技术能手,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关于拟入选第二批“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教材名单的公示附件

第一主编
余明星 尹万建 孙杰 王继斌 王忠孝
第一主编单位
武汉市交通学校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Hale Waihona Puke 第 1 页,共 2 页出版单位
北京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补充公示教材名单
一、中职专业技能课教材部分
序号
书名
1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技术训练 2 园林制图 3 有机化学 4 无机化学 5 汽车电控系统检修 6 PLC技术应用(三菱) 7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 8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9 机械加工检测技术 10 普通车削技术训练 11 图形图像处理—— CorelDRAW X6基础与案例教程 12 计算机网络基础 13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4 网页设计与制作 15 营销素养训练——销售语言与服务礼仪
申报单位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6 环境化学 7 金属切削机床(第二版) 8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版) 9 财务会计实训模块 10 成本会计实训模块 11 出纳实务模块 12 会计综合实训模块 13 会计基础实训模块 14 纳税会计实训模块 15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16 餐饮信息管理技术与实训 17 平面构成 18 烹饪原料 19 社区服务 20 西式宴会设计与管理 21 书法 22 中国旅游文化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根据教育部教高厅〔2002〕5号文件《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并结合我院办学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国家高职学院师资队伍建设项目要求,以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为方向,按照“引进、培养、激励、稳定”的方针,切实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力度,着力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我院提出的办学目标提供人才保证与智力支持。
(二)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建设一支“眼界开阔、技能精湛、师德高尚、锐意创新、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具体目标按照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达到8000人规模,到2015年,教师队伍建设应实现如下目标:学历提升目标:鼓励并有计划安排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学位学习,引进教师的学历条件为重点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使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占45岁以下教师总数的35%以上,并覆盖到所有专业。
职称结构目标:学院具备教授、副教授的教师比例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以上,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达到15名左右,省级以上特色专业、省级教改试点专业、学院重点建设专业至少有1名以上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牵头负责。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双师型”教师达到专业课教师总数的50%以上,省级以上特色专业、省级教改试点专业、学院重点建设专业达到80%左右。
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目标:遴选培养省级专业带头人5-6名,行业学科带头人3-4名;院级专业带头人20名。
形成每个专业至少1名专业带头人,省级以上特色专业和省级教改试点专业至少2名专业带头人的专业带头人队伍。
课程负责人队伍建设目标:除专业带头人担当课程负责人外,单独遴选培养课程负责人10名,形成每个专业1-2名,省级以上特色专业、省级教改试点专业和学院重点建设专业3-4名,总量25人的课程负责人队伍。
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目标:从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每年遴选培养10名左右的青年骨干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的后备队伍,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兼职教师数量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老师总数的30%左右,其中高级职称占兼职教师总数30%以上,建立200人以上的兼职教师人才库,教师专业结构与专业设置基本相适应。
通过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调整充实系部专业建设指导,同时,聘请既有丰富教学工作经验,又有精湛实践技能的企业专家参与系部专业建设、教师培训和教学管理。
二、主要措施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深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关键。
为此,学院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关键在人才”的思想,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院最重要的工作,通过大力引进、培养提高、加强管理迅速提升学院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一)积极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专业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1、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充实教师队伍力量。
针对我院目前教师学历职称偏低的状况,切实加大人才引进工作的力度。
根据专业建设与发展和教学、科研、产业开发的需要,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等方式,从大学、科研院所、大型企业逐年引进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科研院所、大型企业逐年引进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高水平、高技能的专业教师或科研人员,重点充实省级以上特色专业和学院重点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一定安置补贴及科研启动经费。
2、加强兼职教师聘任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有计划地从对口企业聘请一些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师担任兼职教师,独立承担专业课或实践课的教学和指导。
加强对兼职教师教育教学的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和质量。
改善兼职教师教学与学习条件,规范兼职教师资格审核及教学行为,建立200人以上的兼职教师人才库,组建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技能精湛、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3、加强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习实训指导能力。
学院采取多种形式,制订相应政策,做好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的引进和培训工作,建设一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专业对口、动手能力强、指导水平高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
(二)大力推进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队伍业务水平。
1、注重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
争取每年通过选拔至少推荐一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争取在五年内,通过引进、培养、提高等措施,造就一批专业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组建一支锐意创新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按条件和有关规定遴选出来的专业课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和青年骨干教师,给予相关的岗位津贴,在国内培训、学术交流和申报职称时给予优先考虑。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活动。
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学院要求教师承担相应的科研课题、教研教改任务,要求教师积极发表论文、撰写专著、编写教材等;支持有研究能力的教师参加社会学术研讨、论文交流活动,广开培养教师具备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能力的培训途径。
通过这些措施,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
组织教师定期开展说课比赛、教学比武和优质课竞赛活动,推广优秀教学方法,提倡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大胆创新。
教师之间开展相互听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加强教学改革研究,提倡集体攻关;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实施对新进青年教师导师制和采取与教授、副教授结对子等形式,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使我院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得到整体提高。
3、建立内部培训制度。
对教师的培训主要采取在职学习为主,脱产学习为辅,专业对口的原则。
每年安排新进教师进行不少于60小时的岗前培训,试用期满必须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落实教师持证上岗制度。
对新进教师要及时帮助确立专业发展方向,安排其学习学院教学管理及学生管理方面的规定、各教学环节的总体要求等。
定期聘请职业教育专家来校讲学研讨,强化教师职业教育理念教育。
在技能培训方面,帮助教师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外语水平;在业务培训方面,通过举办各类教育教学方法和专业技术讲座,开展论文规范、科研项目申请、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培训,帮助教师全面提高学习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4、加大校外培训力度。
根据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师培训计划和安排,有计划地开展专业骨干教师的轮训,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掌握本专业前沿的研究动态和先进的研究方法,专业教师从教两年内,至少取得一项职业技能证书。
5、广开“双师型”培训渠道。
一是采取从企业中选聘工程师、技师、管理人员到学校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担任实习教师;二是从社会上聘用既有专业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专、兼职教师;三是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关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四是启动教师培训“双百工程”,落实教师定期实践轮训制度,强化校企合作办学,将企业的先进设备引进学院,充实校内实训基地,使专业课教师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过程和劳动的组织过程,同时,各系(部)要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全院每年不少于20人,在职务晋升、岗位津贴、课时补贴、年度考核等方面,向具备“双师”素质并定期下企业实践的教师倾斜。
(三)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1、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教师管理。
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定、遴选任用、职务聘用、培养培训、考核奖惩等方面的管理办法,使教师队伍的建设更加科学、规范。
2、加强师德教育,严守职业道德。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考核与职务聘用的重要依据。
3、强化育人意识,严肃奖惩机制。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教师不仅要学问高深,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教书育人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因此,必须继续发扬我院各级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师德、师风教育,使教师树立从事教育工作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使其更好地教书育人。
同时,强化教书育人的激励导向机制,建立健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教育、师德、考核以及奖惩、监督等各项制度,实行教师“师德一票否决”;树立师德建设楷模,发挥师德标兵的榜样作用,努力营造以德从教、治学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规范教师的聘任与管理要深化学院内部人事机制改革,建立教师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教师主动参加培训进修的机制,以利于整个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1、落实聘用制度,严格岗位责任。
根据民办学校实行全员劳动聘用制度,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完善教师职务聘用制度,实行竞聘上岗,择优聘用,优胜劣汰。
按照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以及学院教师队伍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师职务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公开聘用条件、程序,加强业绩考核与聘后管理,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改善教师待遇,在分配上向教师倾斜,打破完全按职称定岗定酬的做法,按照实际能力和工作表现实行评聘分开,教师实行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严把引进关口,搞好选拔聘用。
完善招聘条件,严格选拔程序,坚持公正、公开选拔机制;重视同行专家和社会舆论的评价,注重应聘教师的能力,特别要全面考察其教学水平、职业道德和实践动手能力。
3、完善考核机制,实现优劳优酬。
主要考核教师专业建设实绩、教学工作业绩、工作表现和师德等。
制定和完善学院的各系列的考核方案及改革分配制度,加强教学工作检查与监督,对教师的教学、科研、教学管理和服务社会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根据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分配向专任教师倾斜,向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倾斜,拉开收入差距,实现优劳优酬,同时制定奖励政策,大力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及在专业教研教改上取得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教师。
(五)经费保障增加建设经费投入,力争“十二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总投入达到435万元。
一是设立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专项基金,每年安排45-50万元左右,确保学院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需要。
二是设立教师进修培训专项基金,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培训计划,通过多种途径,较快地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保证专任教师每二年一次的短期业务进修或下场实践交流;三是加大教师双师素质建设经费投入,按照择优选派、分期安排的原则,利用寒暑长假,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调研走访,开展对口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四是加大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经费用于兼职教师培养与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