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的创新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成果推广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成果推广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学校德育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我校在德育工作方面的创新实践成果,并探讨如何将这些成果进行有效的推广。
一、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成果1、课程融合,打造全方位德育体系我校打破了传统德育课程的单一模式,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道德情感;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严谨、诚信的治学态度;在科学课堂上,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
同时,还开设了专门的德育校本课程,如“文明礼仪”“社会责任感培养”等,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德育课程体系。
2、活动育人,丰富德育实践形式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主题班会、校园文化节等。
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敬老院等,培养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主题班会则根据不同的德育主题,如诚信、友善、爱国等,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深化对道德观念的理解;校园文化节通过书法、绘画、演讲等比赛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3、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灵成长我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课程、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家校合作,形成德育合力学校积极搭建家校沟通平台,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
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
同时,还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如亲子义工活动等,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二、创新实践成果推广的意义1、提升学校整体德育水平将创新实践成果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可以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受益,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提升。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成果推广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成果推广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学校德育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近年来,我校在德育工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以下将对这些成果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推广。
一、创新实践成果1、主题式德育课程我们打破了传统的德育课程模式,以主题式教学为核心,将德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例如,以“环保”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这种主题式德育课程,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2、德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德育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关爱活动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和践行道德规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比如,组织学生到养老院看望老人,为老人表演节目、打扫卫生,让学生在关爱老人的过程中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
3、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其与德育工作有机融合。
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家校合作德育模式建立了密切的家校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德育工作。
定期举办家长会、家长学校,向家长传递德育理念和方法,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成长情况。
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如亲子活动、家长志愿者等,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二、成果推广的意义1、提升学校整体德育水平将这些创新实践成果在学校内部进行推广,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受益,促进学校整体德育水平的提升。
不同年级、班级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成果,形成具有特色的德育工作模式。
2、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将我校的德育工作创新成果向其他学校推广,可以为他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论高校德育内容的创新
论高校德育内容的创新篇一《高校德育不能老是“老三样”》咱就说这高校德育啊,要是老是那“老三样”,听都听腻歪了。
就拿我上大学那会来说吧。
那时候,德育课就是老师在上面念那些耳熟能详的道理,什么要爱国啊,要团结同学啊,要诚实守信啊。
这些道理没错,可讲得太干巴了,就像吃馒头没配菜一样,索然无味。
我记得有一次上德育课,老师在台上讲爱国精神,从古代的爱国将领一直讲到现代的英雄事迹,那叫一个滔滔不绝啊。
我呢,下面听得直犯困。
心里就想,这些我都知道啊,能不能讲点新鲜的,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爱国跟我有啥关系。
后来啊,学校组织了一次实践活动,让我们去参观当地的一个抗战纪念馆。
嘿,这可跟以往在教室里听老师讲不一样了。
一进纪念馆,那氛围一下子就把我镇住了。
看着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还有那些锈迹斑斑的武器,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当年战士们奋勇杀敌的场景。
有一个老大爷在给我们讲解,他是当年的抗战幸存者,说起那些经历,那眼里闪着泪花,声音都有点颤抖。
他说:“孩子们,咱不能忘本啊,这和平的日子来之不易。
”就这么一句话,比老师在教室里讲十节课都管用。
我当时就想,这才是真正的德育啊,让我有了切身的感受。
从那以后,我就觉得高校德育不能老是走老路。
得有点创新,多来点这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自己去看、去感受。
不能让德育课老是一副严肃刻板的样子,得变得有意思起来,这样学生们才愿意去接受,德育的效果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啊,不然就老是干巴巴讲那些道理,谁爱听啊。
篇二《生活小点滴,创新高校德育新内容》高校德育内容要是能从生活中的小点滴入手,那效果肯定杠杠的。
我有个大学室友,他那经历就挺让人感慨的。
这哥们平时大大咧咧的,有点粗心。
有一次,宿舍里组织大扫除,大家都各司其职。
他负责擦窗户,结果擦完之后,那窗户上跟花脸猫似的,有的地方干净,有的地方还是脏的。
我就开玩笑说他:“你这是抽象派擦窗艺术啊。
”他还一脸不服气。
后来呢,学校开展了一个“文明生活,从点滴做起”的德育活动。
高校德育途径创新初探
高校德育途径创新初探一、引言高校德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德育途径面临着诸多挑战,迫切需要进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二、高校德育的重要性高校德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首先,它有助于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能够明辨是非善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其次,良好的德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在未来能够积极投身于社会建设,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者,德育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三、传统高校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一)教育方式单一传统的高校德育往往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这种单向的灌输式教育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教育效果不佳。
(二)内容缺乏针对性德育内容往往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脱节,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得学生感到德育内容空洞无物,难以引起共鸣。
(三)实践环节薄弱高校德育在实践方面存在不足,学生缺乏将德育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机会,导致他们对德育的理解停留在书本知识层面,无法真正将德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传统的德育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和书面报告为主,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德育表现,也不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
四、高校德育途径创新的必要性(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不断涌现,高校德育必须与时俱进,创新途径和方法,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个性和多样化的需求,传统的统一化德育途径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需要创新德育途径,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三)提高德育实效性创新德育途径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途径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途径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途径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高校德育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寻求创新途径,提升其效果和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几种新的创新途径,以期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
1. 引入跨学科课程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常常以课堂教学为主,缺乏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深入思考。
因此,引入跨学科课程成为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跨学科课程,可以将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批判思考、合作团队等综合能力。
例如,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可以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演讲,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和实际项目,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实践平台高校德育工作需要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并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因此,创设实践平台成为一种创新途径。
例如,在高校内部可以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或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在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等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社会情况、加深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还可以通过团队协作解决实际问题。
3. 创新评价体系传统的高校德育评价体系多以分数为主导,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
因此,在新时期应该创新评价体系成为一种重要途径。
例如,可以引入综合素质评价、个性化评价等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德育表现。
同时,将德育成果纳入到奖学金评选和升学推荐中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
通过这种创新评价体系,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推动他们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全面发展。
4. 建立良好课外环境除了课堂教学外,良好的课外环境也是培养学生成长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此,在新时期建立良好课外环境成为另一种创新途径。
例如,设立文化艺术中心、健身运动中心等公共场所供学生使用,在这些场所安排丰富多样的文艺演出、讲座、运动比赛等活动。
信息时代下高校德育创新理念和内容
信息时代下高校德育创新理念和内容
高校德育创新理念:
1、以学生为中心,把德育工作放在高校教育的核心位置,让学生成为自身学习、发展、成长的主体。
2、聚焦学生的心理、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修养,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为基础,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将德育工作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责任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4、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的个性发展放在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高校德育创新内容:
1、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公德,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建立科学的德育教学模式,推行综合性的德育课程,加强学生的德育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3、拓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渠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建立有效的心理辅导机制,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高校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需要创新发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首先,高校德育工作需要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
在过去,高校德育工作主要依靠一些通用的教育方法和规范,而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
在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德育服务,包括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
其次,高校德育工作需要与时俱进,注重前沿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学生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在不断改变。
高校德育工作需要引入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内容,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包括创新创业、跨文化交流、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此外,高校德育工作需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互动。
过去,高校德育工作主要依赖于校内资源和师生关系,与社会的联系相对较少。
然而,新形势下,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高校德育工作需要与社会各界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引入社会资源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最后,高校德育工作需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化水平。
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理念。
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引进,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理念,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
总之,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
通过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与时俱进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与社会的联系和互动、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高校德育工作将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途径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新时期的高校德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还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
本文将探讨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途径,旨在为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与创造性提供参考。
时代背景与高校德育的重要性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价值观呈现多样化和多元化特征。
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使得高校学子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通过有效的德育工作,可以促进年轻人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创新途径一:融合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个学科教学的一种新模式。
在新时期,我们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专业课程,将德育渗透到教育体系中。
例如,在文学课中可以讨论文学作品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在工程课中可以引入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感受到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也能提高他们对祖国、社会及其职业的责任感。
通过课程思政,让学生在学术探索中深化对道德价值的理解,实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
创新途径二:实践活动丰富多样高校应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志愿服务、社会调查、文化交流等。
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从而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及社会责任感。
此外,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增进对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理解,培养包容心和开阔视野。
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激励他们思考、反省自身行为,对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
创新途径三:借助科技手段提升互动性科技的发展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工具与平台。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德育工作的互动性与传播力。
例如,通过建立线上德育平台,发布伦理案例、进行互动讨论等,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同时为其提供一个反思与表达意见的空间。
2024年德育创新活动总结
2024年德育创新活动总结
在2024年,我们学校积极推进德育创新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以下是对该年德育创新活动的总结:
1. 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校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包括讲座、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
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有利于学生的德育素养的培养。
学生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感受到了德育的重要性。
2. 德育项目的创新:学校在德育项目上进行了创新尝试。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亲身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另外,学校还创办了学生自理能力训练营,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这些创新项目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并有望在未来持续推广。
3. 教师德育培训:学校注重提升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举办了一系列德育培训活动。
培训内容包括德育理论研究、德育教育方法和策略等。
通过培训,教师们更加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提高了德育教育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4. 德育成果展示:学校定期举办德育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在德育方面的成果和收获。
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同时,也让家长更加了解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强了家校合作的力量。
总的来说,2024年的德育创新活动在学生、教师和家长中取得了积极的反响。
学校将继续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不断推进德育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 1 页共 1 页。
德育工作创新方案
德育工作创新方案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
为了使德育工作更加创新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方案。
首先,创新课程设置。
传统的德育课程通常以道德教育为主,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设计一些富有趣味和实践性的德育课程。
比如开设道德模拟实验课程,在模拟的情境中让学生面临各种道德决策,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伦理思维能力;或者开设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实践中感悟道德的重要性。
其次,创新德育活动。
传统的德育活动多以知识传授和宣传教育为主,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游戏化的德育活动,如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德育竞赛,或者设计一些德育项目,由学生自主策划和执行,通过团队协作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同时,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建立德育学习平台,通过线上讨论、交流和学习,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德育工作。
第三,创新评价方式。
目前的德育评价主要以口头表达和书面作业为主,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德育发展情况。
我们可以引入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的品德表现、社会实践、团队合作等纳入考核范围。
可以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提高他们对自身德育发展的认知和责任感。
最后,创新家校合作模式。
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德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同时,也可以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学生在德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一种良好的德育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的创新包括创新课程设置、创新德育活动、创新评价方式和创新家校合作模式等方面。
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的公民。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许多学校积极探索创新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构建多元化的德育课程体系传统的德育课程往往局限于思想品德课,内容较为单一,形式较为枯燥。
为了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学校应构建多元化的德育课程体系,将德育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高尚品德和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专门的德育校本课程,如文明礼仪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法制教育课等,丰富德育的内容和形式。
同时,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主题班会等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道德的力量,提高道德素养。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德育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德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创新德育手段。
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生动形象的德育视频、图片和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网络平台,建立德育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利用在线学习系统,开展德育课程的远程教学和互动交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德育教育。
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工具,如微信、微博等,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途径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途径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教育的普及,高校德育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德育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高校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寻找创新的途径来开展高校德育工作已经变得十分迫切。
本文将探讨几种新的创新途径,以期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引导式讨论与互动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往往以灌输式教育为主,教师扮演着单向传递知识和道德价值观的角色。
然而,在新时期,学生对于自主性和独立思考的需求更加迫切。
因此,引导式讨论与互动是一种有效的创新途径。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辩论,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思辨能力和自主意识。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现实生活中有争议性的话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辩论,并引导他们分析问题、阐明观点、寻求解决方案。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自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还能够培养他们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提高他们的辩证思维水平。
实践与体验式教学在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需要更加注重实践与体验式教学。
传统的德育教学常常停留在纸上谈兵和理论灌输阶段,难以真正使学生感受到道德观念的力量和价值。
实践与体验式教学是一种能够将道德观念付诸实践、体验并反思的教学方法。
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使他们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和困难,并通过反思活动对自己进行内省。
实践与体验式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于道德观念的感知度和认同感,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能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其在面对现实挑战时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德育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校德育工作也成为一种值得尝试和推广的创新途径。
信息技术在把握新时代青年群体特点、满足学生需求、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拓宽高校德育内容呈现方式。
通过在线平台、移动应用等形式,可以将丰富多样、形式新颖的德育资源传递给学生。
德育工作创新的方案
德育工作创新的方案第一,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德育工作的核心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因此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是重要的一环。
学校可以组织专业培训,进行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德育教研小组,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育经验和案例,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第二,设计多元化的德育活动。
传统的德育活动往往单一和刻板,缺乏吸引力和创意性。
学校可以设计一系列有趣、富有吸引力的活动,例如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团队合作、户外教育等,通过实践和体验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德育意识和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德育竞赛和其他形式的德育推广活动,引导学生发展积极向上的品质和习惯。
第三,建立德育培养体系。
学校可以制定德育培养计划,明确学生在各年级的德育目标和培养重点。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相应的教育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
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置德育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德育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第四,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与家长密切合作,形成教育共同体。
学校可以组织家长会议和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授德育知识和教育方法。
同时,学校还可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需求,协同解决学生的德育问题。
第五,推广德育科技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德育工作也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创新。
学校可以引入德育教育软件和教学平台,设计互动性强、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开展德育互动活动,让学生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德育交流和学习。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创新的方案涵盖了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设计多元化的德育活动、建立德育培养体系、加强家校合作、推广德育科技应用等几个方面。
这些方案将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024年学校德育创新总结
2024年学校德育创新总结引言:德育是教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品格和社会责任感。
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德育也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对2024年学校德育创新进行总结,探讨可行的创新途径和取得的成果。
一、德育理念的创新2024年,学校德育理念经历了一次创新转变。
我们发现传统的德育模式并不能完全适应当下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将德育的重心转移到实践中。
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德育教育资源的创新利用2024年,学校积极创新德育教育资源的利用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德育教育的内容。
例如,学校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一些真实的案例,让他们亲身感受不同情境下的道德冲突和选择。
此外,学校还与社会机构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让学生参与各种社区服务活动,锻炼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德育活动的创新设计2024年,学校在德育活动的设计上进行了创新,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参与度。
学校组织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德育活动,如德育主题演讲比赛、角色扮演活动、道德游戏等。
这些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和道德素养。
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学生互助小组,由学长学姐担任导师,帮助新生适应校园生活,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四、德育评价体系的创新2024年,学校完善了德育评价体系,注重全面评价学生的德育发展。
与传统的分数评价相比,学校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问卷调查、小组讨论、个人陈述等。
这些评价方式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德育情况,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空间。
同时,学校也鼓励学生自我评价,提升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五、德育成果的创新展示2024年,学校注重德育成果的创新展示,以激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育。
学校建立了学生德育成果展示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成果和经验。
论高校德育的创新
论高校德育的创新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发展,德育工作越来越重要,其实德育工作的创新对于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德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人格塑造、文明素质的提升和社会道德风尚的发展。
因此,高校德育的创新迫在眉睫。
一、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高校德育工作要从培养能力的高度出发,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既要全面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更要为学生提供实际体验,切实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要注重将宿舍管理、学生社团、课堂教育等环节相互衔接,形成一体化的德育工作体系,深入挖掘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想法,并积极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优化德育工作的内容高校德育工作应注重优化德育工作的内容,既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德育的传授。
通过制定相关的课程体系和品牌活动,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势,着力打造高质量的德育育人品牌。
特别是在德育课程的设置上,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素养培养,强化学生的道德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关心社会、弘扬正义、建设美好家园,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三、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要有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的支持,有效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为德育工作注入更多的互动与创新。
通过举办学生自制微电影比赛、德育微课程设计大赛等活动,充分展现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将德育与技术相结合,不断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四、加强德育工作的评估机制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要加强对德育的评估机制,建立多项复合指标,对学生的德育成果和德育工作效果进行科学评价。
只有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才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点,进而针对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总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需要落实“德育为先”的理念,通过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的现实意义和深刻认识,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注重德育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和全方面,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提供坚实支撑,为高校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高校德育工作是教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不仅关系到高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和人文素质,而且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社会形象。
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德育工作也面临诸多挑战。
如何创新德育工作,提升德育质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亟需思考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时代责任感在学生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有承担责任的意识。
高校德育工作应该通过加强学校活动的指导和组织,创设各种责任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培养责任感。
比如学生会组织各种志愿者服务活动、社团负责拍摄校园宣传视频,所有活动都需要学生参与和承担责任。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到责任的重要性、主动承担责任的良好品质和责任失败的难受。
二、引领学生文化多元高校德育工作应该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注重学生个性化和全人教育。
在培养学生时,应该引领学生文化多元。
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文化节、艺术节等形式,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文化形式,让学生欣赏和接受差异文化的思想和美。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和素养。
三、发挥学术主旨高校德育工作最重要的职责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
通过高校的学术主题,可以为学生作出正确的人生抉择提供指导。
在学生课堂和课外活动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知识和社会调查研究机会,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思想,激发他们对生命、自我和社会、自然的思考,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和实践技能。
四、营造思想文化氛围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营造良好的校园思想文化氛围是极为重要的。
从高校的规章制度、学术人文活动、校园公共环境和人文交流活动等方面去营造,可以激发学生文化创新和思想创新,并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在校园中定期开展正面的活动,如演讲比赛、人文讲座、兴趣爱好活动等,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氛围。
五、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网络心理互联网时代,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成果推广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成果推广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备受关注。
学校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价值观的摇篮。
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德育工作,许多学校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对这些创新实践成果进行推广,以期为更多学校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创新德育课程设置传统的德育课程往往以说教为主,内容枯燥,形式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一些学校大胆创新,将德育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开发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校本课程。
例如,某学校开设了“美德银行”课程。
在这个课程中,学生的良好行为可以被视为“存款”,不良行为则是“取款”。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美德账户”,通过积累“存款”,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如荣誉证书、小礼品等。
这种将抽象的道德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量化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还有学校将德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开发了跨学科的综合实践课程。
比如,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在科学课上,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种跨学科的整合,让德育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渗透到了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活动是德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力量。
许多学校组织了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敬老院、福利院等,为他人提供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主题班会也是一种常见的德育活动形式。
比如,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学生们通过讲述身边的诚信故事、表演小品等方式,深刻理解了诚信的重要性。
此外,一些学校还举办了校园文化节、读书节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文化节上,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才艺,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读书节中,学生们阅读经典名著,交流读书心得,受到了优秀文化的熏陶。
2024年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施方案
2024年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的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学校特制定了以下德育工作创新实施方案。
二、整体目标本方案旨在通过创新手段和方法,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助力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方案内容1. 强化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功能,促进师生亲近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创新德育教学模式,深化德育教学内容,注重实践和体验,开设德育主题课程,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3. 打造德育活动品牌,丰富德育活动形式,设置多元化的活动项目,包括德育讲座、主题德育演讲比赛、德育文艺展示等,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4. 健全学校德育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自评、互评和师生评价的作用,及时指导学生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和思想。
5. 加强家校德育合作,构建起学校、师生和家长之间的密切合作机制,共同致力于学生成长成才。
四、实施路径1. 成立德育工作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2.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工作重点;3. 建立德育工作监督和考核机制,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4. 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德育意识和水平;5. 拓展资源渠道,为德育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五、成果评估本方案实施后,将通过定期评估和跟踪调查,搜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调整,最终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持续优化提升,令更多学生受益。
六、总结通过对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我们相信将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向上的成长,在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中,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之人才。
愿所有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共同发展,建设更加美好的学校和社会。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许多学校积极探索创新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一、创新德育课程体系传统的德育课程往往以说教为主,内容枯燥,形式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一些学校开始构建富有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
首先,将德育内容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感受真、善、美;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和诚实守信的品质;在科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社会的关爱。
其次,开发校本德育课程。
根据学校的地域文化、历史传统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编写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材。
比如,有的学校地处革命老区,就以当地的红色文化为素材,开发了红色德育课程,让学生了解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此外,还引入了体验式德育课程。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劳动教育等活动,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感悟道德的力量,提高道德素养。
二、打造多元化的德育活动平台德育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学校可以举办主题班会。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礼仪、环境保护等主题,让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和主持班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
开展校园文化节。
包括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加强社团建设。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建社团,如书法社、绘画社、音乐社、科技社等,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德育活动。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信息多元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德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德育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实践,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一、创新德育理念传统的德育理念往往侧重于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而新时代的德育理念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情感体验。
不再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而是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德育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
同时,要强化全员育人的理念。
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德育教师和班主任的职责,而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任务。
学校的每一位教师、职工都应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
二、丰富德育内容在德育内容方面,除了传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等教育,还应增加一些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实际需求的内容。
例如,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面临着诸多诱惑和挑战,如网络诈骗、网络暴力、不良信息等。
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培养他们在虚拟世界中的自律和责任感。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
学校要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此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组织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三、拓展德育途径传统的德育途径主要是课堂教学和主题班会,而在创新实践中,我们要拓展更多的德育途径。
一是利用校园文化进行德育渗透。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所在,通过营造积极向上、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如设立文化长廊、举办文化节、开展社团活动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的熏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德育的创新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高校德育的创新尹善君(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 当前高校所面临的新形势, 迫使我们在提高德育工作的现实性,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 在德育的观念、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体现与时俱进。
进入新世纪, 高校的德育工作既面临着高等教育大发展所带来的千载难逢的机遇, 也遭遇着市场经济下出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
, 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几十年来高校德育所走过的坎坷之路, 以崭新的姿态开创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高校德育创新的目的, 在于针对当前高校所面临的新形势, 遇到的新情况、提出的新问题, 提高德育工作的现实性,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为此, 在德育创新的实践中, 我们要更新传统的思想观念, 以新思维确立创新德育的新目标, 开创德育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使德育工作有的放矢,切实收到实效。
一、高校德育创新的现实性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 在科教兴国的战略伟业中, 举足轻重, 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
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 其思想修养、道德水准, 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取向等, 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程, 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尤其在当今, 世界局势错综复杂, 风起云涌, 互联网已经延伸到各个角落, 致使经济全球化迅速扩展, 各种势力、各种思潮充斥青年人的头脑, 利用一切手段影响他们的思维与道德准则。
因此, 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教育更显得至关重要。
一方面要考虑到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 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 自觉发挥和发展各自的德育教育工作模式的特长, 以自身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来应对客观形势的发展与变化。
高校教育的大众化意味着新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催生。
高校学分制的推行、公寓管理的后勤社会化等, 都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不创新就难以解决新情况下出现的新问题。
如何在新形势下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手段打造高校德育工作亮点, 切实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实际效果, 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的新时代公民, 已成为广大德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正视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 迅速提高了德育对象的自身素质, 扩展了德育对象的知识视野, 进而提高了他们对德育水平的要求。
因此,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应该是高起点的, 同时也应该是现实可行的, 要具有时代感, 富于感召力。
高校德育面对迅速崛起的经济, 面对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 面对高校教育自身深化改革等一系列新形势, 面对价值趋向多元化, 德育对象个性化等一系列矛盾冲突, 高校德育以创新迎接挑战, 以变化求发展。
(一) 来自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挑战。
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影响着当今社会政治经济领域, 也推动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 更促动着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
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一贯奉行的马克思主义同样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 社会主义理论昌盛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向纵深发展, 并赋予新的寓意、新的使命。
(二) 来自现阶段中国国情的挑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发展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利益的重新调整, 新旧观念的碰撞、各种文化的冲击, 这一切都影响着人们心态的变化和调节。
市场经济意识的快速运行, 社会环境的改变, 导致主观思想政治意识的淡化, 客观德育功能的削弱。
怎样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 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又一严峻挑战。
(三) 来自德育工作者自身的挑战。
德育工作者肩负着党和人民交给的重任和历史使命, 其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意识。
德育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 紧密结合高校实际, 深入探求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对自己严格要求, 以教育者的言行在德育过程中起着示范和榜样作用, 教育学生, 感化学生, 帮助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塑造美好的心灵, 追求崇高的信念, 树立远大的理想。
(四) 来自受教育者的挑战。
德育工作受到来自受教育者的挑战是最直接的挑战, 是对德育工作的直接检验。
在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 无疑是社会中思想最活跃、接受能力最强的群体。
首先, 他们思维敏捷, 信息量大、视野开阔, 他们有着健康向上的积极一面, 关心社会, 希望社会变革进步, 富有强烈的体验与参与意识。
同时, 他们自身也在承受着来自社会与家庭等各方面的冲击, 在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价值取向上显然与传统教育大相径庭, 而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自我意识和自主精神强烈震荡他们的心灵, 思想和态度具有明显的个体利益取向, 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和异向性。
其次, 社会复杂多变及自身思想的稚嫩, 使他们对社会中不道德行为束手无策, 失去抵抗力, 由此产生的困惑和迷茫, 使道德观念模糊, 行为出现偏差。
第三, 信息渠道的多元化, 使大学生多方位地接受各种信息, 互联网络也将高校与社会乃至世界的距离大大缩短。
但网络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各种不健康的文化思潮以强烈的态势趁机侵润学生的世界观, 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断侵蚀学生的心灵。
尤其是别有用心的人, 利用网络的便利传播歪理斜说, 散布不健康的甚至是反动的言论, 提示我们加强网络德育刻不容缓。
第四、大学生就业观的改变, 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就业方式, 使之在社会上有了大显身手、展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的机会。
但是, 严酷的就业现实又使许多人的理想破灭而对社会对现实失望、沮丧, 于是以种种言行发泄不满, 出现消极对立情绪。
这种以个人得失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准绳, 是用局部评价整体, 用个人代替社会的片面看法。
第五、心理素质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开发、身心发展和学业的成败关系重大。
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能面对现实、正视挫折, 并从挫折中崛起, 能遇到困难不退却、不怨天尤人, 对前途充满信心, 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体现德育的工作对象是最复杂的人, 它的工作目标是塑造人的灵魂。
在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时期, 高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 学校教育要求与复杂的社会影响的不一致,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不协调,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价值观念的差异等, 都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面对新形势, 高校德育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不断更新德育观念和德育内容, 创新德育方法和手段, 开辟德育新途径。
创新是实现社会和市场及发展的必然需求, 是德育为社会服务的具体体现。
(一) 德育队伍的专业化与兼职化相结合高校的德育队伍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实现者, 要由一批训练有素的各层次人员组成。
要树立全员德育观, 既要有专职德育教师, 包括各级专职学生工作者; 也要有大量的兼职人员, 包括各科专业教师, 以及学生干部, 组成一个全方位的多渠道的德育网络, 构筑一道多层面、多角度、立体化的德育格局。
德育工作者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 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关键环节, 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基本保证。
要加强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建设, 增强业务能力, 提高理论水平和自我修养, 把德育工作当作自己一项事业去做。
有了这样一支强而有力的高素质的专职队伍,就能使德育工作更贴近学生生活, 把德育目标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各项具体活动中。
各类专业教师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德育贯穿于教学始终, 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 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构成中接受德育, 以自身的言传身教、严谨治学和勇于进取的科学品德和诚实为人、宽以待人的处事态度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学生干部也是高校德育队伍不可遗漏的因子。
他们一身兼两职, 作为学生, 与同学朝夕相处, 体验着学生的一切甜酸苦辣和荣辱得失, 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 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示范者。
他们又是老师的助手, 能提供好的建议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 德育观念和德育内容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在德育过程中, 思想和观念创新是先导。
德育观念创新的目标是树立现代化的德育观念。
当前学生德育工作的当务之急就是转变观念, 尽快树立起科学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德育新观念, 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抛弃落后的说教式教育理念, 建立新的人才观,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标准来重塑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标准,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鼓励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 具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将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尊重他们具有先天道德的客观事实, 尊重他们的个性倾向和心理特征, 将德育看作是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的有机统一。
新时代的德育内容是多方面的,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开展大学生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加强法制教育, 强化学生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的培养。
通过全方位的培养, 使他们在社会的大潮中, 在人生的路途中, 能坚定正确的方向, 对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的前途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 高校德育工作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极大的改善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网络把人与人的距离拉近了, 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 网络也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拉近了, 使大学生尽早地了解社会。
这些既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便捷, 也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首先, 我们要尽快实现学生工作手段的现代化, 充分享受现代科技给我们工作带来的便利, 将学生基本情况网络化, 实现信息化管理。
网络使得学生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网络的出现把学生德育教育带入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让我们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学生思想动态, 从而使学生的德育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 更加具有感染性和实效性。
其次, 德育工作者要积极抢占网络教育的制高点。
网络是有待开发的德育阵地, 作为传播媒介, 其影响是双重性的。
德育工作者要站在国际舞台上, 在同西方发达国家进行较量、竞争中, 在时空界限相对模糊的条件下, 利用网络的优势, 进行爱国主义德育主旋律教育, 立足于民族经济、民族文化的发展, 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教育, 通过教育, 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与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