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doc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列举。

1、二战摧毁的欧洲三大帝国:沙皇俄国(罗曼诺夫王朝)、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德意志第二帝国(霍亨索伦王朝)。

2、20世纪初亚洲民族独立运动:伊朗1905年革命、印度的民族主义运动、青年土耳其革命、中国义和团运动及辛亥革命。

3、雅尔塔体制确立的标志:联合国、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4、二战屮同盟国几个巨头的三次会晤: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 口至12 月1日)、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11日)、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8 月2曰)。

5、一战后协约国与战败国签订的条约:1919年9月10 口与奥地利《圣口耳曼条约》、1919年11月27日与保加利亚《纳伊条约》、1920年6月4日与匈牙利
《特里亚农条约》、1923年7月24日与土耳其凯末尔政府《洛桑条约》。

6、苏联早期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G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外高加索联邦。

二、名词解释。

1、十四点计划:这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8年1月8 □国会演讲屮提出的关于战后和平解决世界问题的十四点建议。

主要内容有:战后世界应该是一个开发的世界;抵制并清除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影响;要求在给欧洲及近东各民族以自决权的基础上恢复和建立民族国家,或建立收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成立具有盟约性质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使大小国家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与领土完整。

十四点原则反映了美国在一战后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2、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29日,德、意、英、法首脑背着捷克政府签订《慕尼黑协定》,向德国出卖苏台德地区。

一向把英、法奉若“保护神”的捷克政府,在德国限定时间内,被迫接受了慕尼黑协定。

希特勒吞并苏台德后,加紧实施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活动。

3月15日,德军占领捷克首都布拉格。

3月16 口,希特勒宣布将捷克纳入德国版图。

德国占领捷克全境后,掌握了欧洲屮心地带,与意大利联成南北一片,极大改善了德国的势态,使德国军事力量显著增强。

3、《开罗宣言》:1943年11月22 口开罗会议召开,主要讨论了緬旬战役问题和战后处理日本问题,发表了开罗宣言。

开罗会议决定坚持作战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

在处理战后日本问题上,作出了公正合理的决议。

1943年12月1日正式发表的“开罗宣言”郑重宣布将把“日本所窃取的一切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和澎湖群岛”归还屮国。

开罗宣言还决定战后让朝鲜独立。

开罗宣言的发表,鼓舞了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

它是盟军战胜日本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

4、“二二六”政变:1933年口本退出国际联盟后,在国际上陷于孤立,国内政局愈加动荡不安。

围绕内政和外交上的政策方针,日本政府和军部的对立日趋激化。

而在军部内部,也分裂出更为激进的皇道派和较为持重的统制派。

1936年2 月26 口凌晨,皇道派青年军官在新财阀的支持下率领1400多名驻京部队发动叛乱,杀死内大臣、藏相、教育总监,要求解散议会,建立皇道派控制的内阁。

统制派以“肃军”为名镇压了政变。

”二二六"政变后,以统制派为核心的军部法西斯确立了统治地位。

5、柯立芝繁荣:一战后,美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这一时期基本处于总统柯立芝任期之内(1923—1929年),因而,史称为“柯立芝繁荣”。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柯立芝繁荣”提供丫物质基础;技术革命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但是,柯立芝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隐患:传统工业部门一直处于停滞或衰退状态;美国资本的垄断程度进一步提高;20年代的美国农业始终处于慢性危机屮等。

繁荣本身带有一定虚假性。

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则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孕育着新的危机。

6、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二战前夕苏德双方订立的联盟条约。

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德国在莫斯科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其屮规定: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他国彼此进行武力行动;如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对象时,另一方不给予第三国以支持;双方都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一方的集团;条约秘密议定书还就波兰的战略利益进行了分割。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排除了法西斯两线作战之忧, 尽管为苏联赢得了一年半的战备时间,但是却损害了国际反法西斯阵线,加快了战争的到来。

7、鲁尔危机:1923年1月11 口,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

对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

德国出现了企业停工,工业生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柏林工人罢工,德国政局动荡不安。

这就是鲁尔危机。

危机对德国的打击是惨重的。

英美两国害怕德国经济陷于崩溃导致社会危机甚至引起革命,要求尽快结束鲁尔危机。

此时,德、法双方也都难以览持原来的政策。

鲁尔冒险的失败导致法国“得不偿失”,在德国赔款问题上丧失优势,最终导致德国的赔款问题的领导权转向英美手中,开始受英美的摆布。

8、凯末尔改革:凯末尔改革即1919一1923年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后由凯末尔领导的一系列世俗化改革。

政治方面:废除素丹制,实行政教分离,巩固资产阶级共和制。

法制方而:确立国民议会的立法权,颁布宪法及一系列法令。

教育方而:扩大世俗教育。

文化方而:实行文字改革,扩大土耳其语使用范围,重视土耳其历史,树立土耳其民族主义。

社会生活与习俗方面: 破除迷信,提倡科学。

经济方而:发展资本主义民族经济,建立国营企业。

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清除了封建思想,尤其是宗教神权思想对社会各方而的影响和控制,在土耳其树立起现代生活观念。

从而巩固了新生的共和国,为土耳其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9、铁幕演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的反苏、反共演说。

1946年3月英国保守党领袖丘吉尔在密苏里州富尔顿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Y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

公开攻击苏联“扩张”宣称“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对苏联的扩张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

演说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10、蒙巴顿方案:即“印巴分治”方案。

1947年6月由英国驻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路易斯•蒙巴顿提出而得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

根据居民宗教信仰,英属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分别建立自治政府;巴棊斯坦由东巴棊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构成;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谈判加入印巴任何一个自治领。

这个方案为当时的主要政党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所接受。

1947年8月15日,英国把在印度的政权分别移交给印度国大党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从此告终。

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棊本未受影响,而印度独立法规定的内容又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形成了一些争端,其屮最严重的是克什米尔问题,为印巴日后的长期冲突埋下了伏笔。

三、简答。

1、冷战的根本原因。

答:美苏的战略R标与现实R标的矛盾与差异是根本原因。

美的战略R标:“称霸世界”,输出意识形态与价值体系。

苏.......... :领导民族解放运动,西方称之为“输出革命”。

美的现实目标:消化巨大产能获取更大的市场。

苏.......... :巩固二战成果(领土和势力范围)。

他们之间的答案导致二者之间的关系由同盟变为冷战。

2、凯末尔改革的内容、意义。

答:凯末尔改革即1919一1923年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后由凯末尔领导的一系列世俗化改革。

(1)其主要A容主要包括:政治改革、法制改革、教育改革、文化改革、社会生活与习俗改革、经济改革。

1)政治方而:废除素丹制,实行政教分离,巩固资产阶级共和制。

2)法制方而:撤销宗教棊金事务,废除宗教法和宗教法院,确立国民议会的立法权,颁布宪法及一系列法令。

3)教育方而:扩大世俗教育4)文化方而:实行文字改革,扩大土耳其语使用范围,重视土耳其历史,树立土耳其民族主义5)社会生活与习俗方而: 破除迷信,提倡科学,采用公元历法,采用姓氏,改换称谓等6)经济方面:采取发展资本主义民族经济的措施。

(2)意义:1)凯末尔革命是凯末尔主义的全而实践。

2)使土耳其由君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政体转变为资产阶级政体,为土耳其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使土耳其获得了较大的经济发展。

4)使土耳其各方而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5)土耳其化的民族主义引起了少数民族的不满与反抗。

3、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实质。

答:内容:1)农业方而,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方而,改变对所有企业实行国有化的做法,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一定限度的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发的存在,把已经国有化了的屮小企业归还或出租给私人或合作社经营,并以租让,租借等形式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3)在商品流通方而,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取缔一切自由贸易,国家垄断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的做法,确认了自由贸易原则。

4)工业管理体制上,改变高度集屮体制,给地方和企业自主权。

5)在分配制度方而,改变战时的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在承认劳动考个人物质利益的基础上,贯彻按劳取酬的原则,采用多种分配形式,建立劳动报酬级差制度。

实质: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4、甘地主义的核心内容:
答:甘地的思想体系称为甘地主义,它属于宗教道德型民主主义。

一般来说,人们把甘地主义概括为四个基本内容:①哲学思想: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②政治主张:非暴力革命实现印度的自治或独立(核心),对印度的民族民主运动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③经济思想:“回到手纺车”,提倡手工纺织, 振兴印度民族经济,但又抵制西方物质文明④社会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

对印度的民族民主运动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5、德国法西斯建立的原因。

答:第一、德国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封建残余。

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体系使德国人积郁起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

这种民众情绪很容易为极端分子所利用。

第三、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无疑给希特勒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民众希望寻觅一个强有力的力量带领他们走出苦难。

第四、魏玛共和国因历史原因缺乏强有力的统治棊础。

第五、德国的左派力量德国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第六、希特勒利用上述一切有利条件,蛊惑民众,最终被垄断资产阶级捧上台。

第七、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对纳粹党的支持。

6、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和评价。

答:特点:经济方而,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

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它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改善的手段,以达到高积累多投资。

政治方而,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

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

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

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

评价:该体制曾发挥了巨大作用,斯大林以此把苏联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种体制是同当时苏联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

但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它违背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指示,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

它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

从长远看,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弊端是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没有根据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水平适时凋整生产关系,也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的趋势,不按经济规律办事,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四、论述。

1、分析一战原因、性质、影响。

答:原因:1)根本原因: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而引起的。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口等国,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提出了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而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等国,不仅要维特己有的霸权和殖民地,而且还想进一步扩大侵略势力。

3)双方矛盾激化,最终形成了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

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

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但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影响:(一)战争催生了新世界
1)欧洲的国际地位下降
表现:①欧洲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投资,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在世界上的财政金融地位急
剧下降,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

②欧洲需要美国、日本、英国的海外领地和其他国家的参与,需要它们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的支援,才最终定出战争胜负。

2)美日迅速崛起
表现:①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②口本由农业国变成丫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3)四大帝国的瓦解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表现:①四大帝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②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4)殖民地半殖民地掀起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表现:①中国德五四运动②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5)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的建立一一国际联盟(二)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①飞机进入使用阶段②汽车取代马车③化工技术的发展④促进Y生产管理的革新
2)一战有助于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①妇女活动范围扩大,社会作用随之增强②妇女陆续取得丫普选权
3)一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①干预私人企业的投资方向
②负责分配政府订单③控制原材料的供应④协调各种经济关系⑤垄断对外贸易
4)一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①要求和平、反对战争德运动高涨②社会主义思想和观念兴起③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2、评价雅尔塔体系
答:雅尔塔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
产物。

其积极作用:
(1)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丫和平和民主的原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互相尊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2)使世界顺利地实现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3)促进Y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和胜利。

(4)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均势的基础之上,它是美英法三大国经过长期的相
互妥协的产物。

其消极作用:
(1)体现大国强权政治。

(2)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人口大迁移。

(3)保持和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4)造成军事上的两极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紧张局势和大战危险的根源。

雅尔塔体系标志着以欧洲为屮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3、冷战的原因。

1)国家利益是根本原因:美国称霸世界和苏联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迎头相撞,双方
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不相让,在欧洲、亚洲、中东乃至世界其他地区形成了广泛的对峙。

他们之间战略目标、战略构想、战略利益的冲突,必然导致昔口盟友反目成仇。

但双方又始终将争斗克制在不引起直接的武力冲突和战争的限度内,冷战而因此不可避免。

2)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的对抗是冷战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苏联把共产
主义社会看成是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并以推动世界革命为己任。

在二战以后,东欧建立起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因为他们大多数被苏联解放的,为苏联马首是瞻。

而于此同时,美国认为自己的自由民主制度是最合理最完美的社会制度,应该把它推广到全世界,而自由世界的领袖毫无疑问是美国。

所以,无论是罗斯福还是杜鲁门政府都坚持在东欧实行民族自决原则,因为他们认为“苏维埃共产主义是自由的主要威胁,美国具有无可争辩的责任去同它斗争”。

3)在现实问题上,美苏两国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世界秩序的原则棊础存在根本分
歧:美国主张“门户开放”政策,而苏联则强调“势力范围”原则。

这两种棊于自身利益所考虑的思想和理论体系是根本对立的。

具体而言,美国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实力雄厚,为了获得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场地,一改过去以武力来获得这一野蛮的方式,推行“门户开放”来
保证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这是美国的传统外交政策;苏联的势力范围则是继承了沙皇俄国的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传统,它本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没有足够的资本和商品来为其获得经济发展的资本。

这样,由于美苏两国在传统政策上的严重分歧,导致两国逐步走上了对立的道路。

4)英国的推动。

丘吉尔在美国到处游说,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

5)美苏政策误读。

斯大林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并未过时,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 战争
就不可避免。

斯大林的讲话在美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应,美国大造苏联扩张的舆论。

美国要称霸全世界。

冷战的总设计师提出遏制苏联、对苏采取强硬政策。

这也成为后来的杜鲁门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石。

从一系列的事件可以表明,美苏两国的统治集团是冷战爆发的始作俑者。

4、评价罗斯福新政。

答:为解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33年实行“新政”。

根据“新政”在不同时期的重点,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3 年3月到1935年初止,主要目标是医治由于严重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提出了一些复兴经济的法案和计划,其中包括《紧急银行法案》(A.改革银行制度;B. 放弃金本位制,促使美元贬值)、《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实行“以工代赈”,实施了田纳西工程等;第二阶段是从1935年到1939年,主要致力于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华格纳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进一步扩大以工代赈、公共工程的规模。

救济措施则贯穿始终。

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

影响:“新政”作为挽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新政”以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解脱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

其次,由于政府通过国会新的立法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前所未有的干预,从而扩大了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

第三,“新政”大大加强了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

由于它局部改变了美国的生产关系,改善了屮小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缓和了阶级矛盾,因之其做法和特点,都深深影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