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天然气市场分析
全球天然气储量、产量及消费量分析
![全球天然气储量、产量及消费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ab3d4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1.png)
全球天然气储量、产量及消费量分析一、定义及用途天然气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气体,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种自然过程形成的气体(包括油田气、气田气、泥火山气、煤层气和生物生成气等)。
而人们长期以来通用的“天然气”的定义,是从能量角度出发的狭义定义,是指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的混合物。
在石油地质学中,通常指油田气和气田气。
其组成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气体。
天然气主要用途是作燃料,可制造炭黑、化学药品和液化石油气,由天然气生产的丙烷、丁烷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
天然气主要由气态低分子烃和非烃气体混合组成。
二、储量天然气也同原油一样埋藏在地下封闭的地质构造之中,有些和原油储藏在同一层位,有些单独存在。
对于和原油储藏在同一层位的天然气,会伴随原油一起开采出来。
得益于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不断增加。
2018年全球天然气已探明储量为197.1万亿立方米,较2017年增加了1.3万亿立方米;2019年全球天然气已探明储量为198.8万亿立方米,较2017年增加了1.7万亿立方米。
《2021-2027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北美天然气已探明储量为15万亿立方米,与2018年持平;中南美天然气已探明储量为8万亿立方米,与2018年持平;欧洲天然气已探明储量为3.4万亿立方米,与2018年持平;独联体天然气已探明储量为64.2万亿立方米,较2018年增加了0.6万亿立方米;中东天然气已探明储量为75.6万亿立方米,与2018年持平;非洲天然气已探明储量为14.9万亿立方米,较2018年增加了0.2万亿立方米;亚太地区天然气已探明储量为17.7万亿立方米,较2018年增加了0.8万亿立方米。
2019年中东天然气已探明储量占全球天然气已探明储量的38.04%;独联体天然气已探明储量占全球天然气已探明储量的32.29%;亚太地区天然气已探明储量占全球天然气已探明储量的8.88%;北美天然气已探明储量占全球天然气已探明储量的7.57%;非洲天然气已探明储量占全球天然气已探明储量的7.51%;中南美天然气已探明储量占全球天然气已探明储量的 4.02%;欧洲天然气已探明储量占全球天然气已探明储量的1.69%。
心平气和说“气荒”
![心平气和说“气荒”](https://img.taocdn.com/s3/m/9b94ffdb0722192e4436f685.png)
心平气和说“气荒”作者:暂无来源:《能源》 2018年第3期各种能源“荒”的背后常常容易有个“慌”字。
其实,这时候倒是需要一些静气。
文 | 卢延国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党组成员这个冬天,“气荒”也许是最热的高频词之一。
几乎是因“气荒”引发了一场“信息蝗灾”。
或真或假、亦虚亦实的“冻民”、“断气”消息,裹挟在凛冽的北风中,一时纷纭,甚嚣尘上。
芜杂信息中,带个问号的题目都算理性了。
如今,舆论的硝烟几近散去,是时候心平气和地说说“气荒”这件事。
“气荒”:一个正常的信号“气荒”不自今日始。
回顾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供应紧张导致的“气荒”。
用量大的时候有,用量小的时候也有,不过是影响的地区差别大小而已。
我国这么大一个市场,增速变化、供需形势引起市场波动不算什么事,不过是今年来的更猛烈些罢了。
有多猛烈呢?先看一下最近几年我国的天然气消费行情。
2014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表观消费量(生产量加进口量)1870亿立方米,绝对消费量达到1761亿立方米,增速7.4%。
201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1932亿立我国天然气消费量7%;2016年, .方米,增长52058亿立方米,增长6.6%。
也就是说,这三年间,增速最高的不过是7个百分点多一些,而且是在一个较低的基础上较快增长。
再来看一下刚刚过去的2017年。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2017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称,2017年我国天然消费量约23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增速重回久违的两位数,增量超过300亿立方米,刷新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量纪录,创下历史新高。
就在这一年,从11月底开始,河北省发出全省天然气二级橙色预警,有消息称,河北供需缺口达10—20%。
尽管专家们从环保角度考虑,在前几年低位运行的基础上,做出了大胆分析,认为2016、2017两年将在8%的高位运行,岂不知这一年,天然气增速陡升至17%,而这还是在供应受限的情况下,倘若供应充足,突破20个点当是意料之中。
中国天然气管道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天然气管道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54713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4.png)
中国天然气管道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受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影响,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愈发举足轻重,从而推动了我国天然气管道市场的蓬勃发展,但跟发达国家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虽然我国天然气管道市场存在一定的不足,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在实现干线管道互联互通、关键设备国产化、开启数字化管道建设三方面入手,将有效推动我国天然气市场的良性发展。
标签:天然气管道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1.我国天然气管道市场发展现状在当今“低碳环保”大形势下,我国能源结构不断转型,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愈发举足轻重。
我国进口天然气管道陆续开通,同时国家基干管网基本形成,部分区域性天然气管网逐步完善,非常规天然气管道蓬勃发展,我国天气运输“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就近供应”格局已经形成。
当前我国已建成建成由跨境管线、主干线与区域联络线、省内城际管线、城市配气网与大工业直供管线构建的全国性天然气管网。
截至2018年底,我国运行的长输天然气管线总里程达到7.6万千米,国内油气长输管道主要集中在三大石油公司手中,其中中国石油占比最大。
干线管道总输气能力约3500亿立方米/年。
我国的基干天然气管网主要由西气东输管道系统、陕京天然气管道系统、和联络天然气管道组成。
我国的进口管道气主要来自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缅甸等国家,目前运行的管道有中亚天然气管线A/B/C线以及中缅天然气管线,在建的管道有中亚天然气管道D 线以及中俄东线和西线。
同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天然气管网构成了我国重点区域天然气管网。
非常规天然气主要指煤层气、页岩气和致密气藏气,伊宁—霍尔果斯煤制天然气管道是我国第一条煤制气管道,大唐克什克腾旗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是我国第二条煤制气外输管道。
页岩气外输管道有三条,分别为四川长宁地区页岩气管道、威远页岩气集输干线和涪陵—王场页岩气管道。
煤层气产地主要集中于我国山西省等华北地区,目前煤层气产量相对较低,优先满足周边地区消费,多余气量外输。
天然气期货对上游生产企业的影响分析
![天然气期货对上游生产企业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cff1d10242a8956aece40e.png)
天然气期货对上游生产企业的影响分析作者:赵萌谢正龙廖红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19年第03期摘要:原油期货已于2018年3月在上海能源交易中心开始挂牌交易,此举对天然气期货线上交易推动极大,在未来的新形势下,国内的天然气生产企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伴随着煤改气的这一重大国家政策,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大幅度提升。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考虑天然气的定价话语权和发展天然气工业等方面看来,天然气期货上市交易仅仅是时间问题。
期货市场要良好运行,其交割方式是关键节点,目前可供参考的方式是“亨利”和“NBP”模式,亨利模式在国内更具可操作性,同时也为生产企业参与期货交割提供了相应的商业机会,自己有能力去完成交割事宜是争取商机的基础。
一旦期货市场开始交易,将为生产企业提供一个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平台,如何合理运用期货市场规则,作好套期保值策略,这些企业还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熟悉和研究。
关键词:天然气期货;机遇;挑战中图分类号:F72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19)03-0110-02一、天然气期货交易预期定价话语权一直是能源消费大国的利益诉求。
在天然气将成为我国主要消费能源的预期下,建立天然气线上期货交易市场越来越迫切。
2018年3月26日,中国原油期货已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交易,且结算采用人民币。
在笔者看来意义有三:(1)重要能源的定价市场已建立,为后期的争取话语权提供了很好的平台;(2)为今后“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线上交易提供经验和参考;(3)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为生产企业提供更多的套期保值机会。
进入“十三五”以来,随着政策推进、低碳经济、市场结构优化等有利条件叠加,我国天然气产业将迎来新机遇,天然气利用规模将不断扩大,逐步成为我国重要的主体能源之一。
未来的天然气消费增长点主要有三个方面:(1)重点城市“煤改气”工作;(2)提高天然气发电比重;(3)发展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物流配送车、载客汽车、环卫车和载货汽车等以天然气(LNG)为燃料的运输车辆。
2017-2021年中国煤制天然气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
![2017-2021年中国煤制天然气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81c4154e518964bce847c12.png)
2017-2021年中国煤制天然气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前言行业研究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行业研究是对一个行业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成长空间和盈利空间、行业演变趋势、行业的成功关键因素、进入退出壁垒、上下游关系等。
一般来说,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研究行业的生存背景、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生命周期、该行业在整体宏观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各自的发展演变方向与成长背景;二是研究各个行业市场内的特征、竞争态势、市场进入与退出的难度以及市场的成长性;三是研究各个行业在不同条件下及成长阶段中的竞争策略和市场行为模式,给企业提供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常规行业研究报告对于企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身为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平时工作的忙碌没有时间来对整个行业脉络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一份研究报告会对整个市场的脉络更为清晰,从而保证重大市场决策的正确性;第二是如果您希望进入这个行业投资,阅读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是您系统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最快最好的方法,让您更加丰富翔实的掌握整个行业的发展动态、趋势以及相关信息数据,使得您的投资决策更为科学,避免投资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
因此,行业研究的意义不在于教导如何进行具体的营销操作,而在于为企业提供若干方向性的思路和选择依据,从而避免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报告信息•【出版日期】2016年7月•【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 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文章来源】/▄报告目录第一章 2014-2016年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2014-2016年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一、煤化工行业运行特征 二、煤化工行业发展规模 三、煤化工行业回归理性 四、煤化工行业发展态势 五、煤化工进入大企业时代 第二节、2014-2016年新型煤化工发展规模 一、新型煤化工产业特征 二、新型煤化工核心技术 三、煤制油发展规模 四、煤制烯烃发展规模 五、煤制乙二醇发展规模 六、新型煤化工的关键问题 第三节、煤化工与石油化工间的竞争 一、燃料领域的竞争 二、化工原料领域的竞争 三、新煤煤化工挑战石油化工 四、石油巨头进军煤化工产业 第四节、煤化工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煤化工发展面临的问题 二、企业投资煤化工的误区 三、煤化工面临商业化难题 四、制约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因素 第五节、煤化工产业发展对策 一、促进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对策 二、推动现代煤化工发展的措施 三、煤化工产业规范发展的策略 四、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第二章 中国煤制天然气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政策环境 一、我国能源发展战略解读 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政策 三、煤制气行业运行规范 四、天然气供给保障政策 五、规范煤制燃料示范工作 六、行业“十三五”导向 第二节、能源环境 一、能源行业发展规模 二、煤炭经济运行状况 三、国际油价走势分析 四、非常规油气开发规模 五、天然气市场发展形势 第三节、技术环境 一、煤气化主要工艺 二、煤气化清洁工艺 三、气化污染处理技术 四、煤制气甲烷化技术 五、新型碎煤加压炉技术 第四节、社会环境 一、低碳社会发展趋势 二、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速 四、构建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第三章 2014-2016年中国煤制天然气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中国发展煤制天然气的必要性 一、能源结构优化需求 二、煤炭清洁利用趋势 三、天然气的缺口补充 四、节能减排改善环境 第二节、中国煤制天然气行业发展综述 一、行业发展概况 二、行业竞争力分析 三、行业发展影响因素 四、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第三节、2014-2016年中国煤制天然气市场运行分析 一、市场发展规模 二、市场发展形势 三、市场价格动态 四、地方投资升温 五、区域市场发展 第四节、2014-2016年中国煤制天然气管网建设情况 一、管网经营重要性 二、管网建设发展提速 三、管网建设政策支持 四、管道建设措施建议 第五节、天然气与煤制天然气的关系 一、煤制气推动天然气发展 二、天然气涨价助推煤制气 三、煤制气将成新供气来源 四、煤制气成天然气补充气源 第六节、煤制天然气行业发展问题 一、市场需求放缓 二、行业发展困境 三、行业发展挑战 四、产业发展隐忧 第七节、煤制天然气行业发展对策 一、行业发展应对措施 二、联产提高产业效益 三、运输分销解决措施 四、项目工程建设建议第四章 2014-2016年中国煤制天然气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大唐集团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克旗项目综况 三、克旗项目进展 四、阜新项目投运 五、制定行业标准 第二节、中海油总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状况分析 三、山西煤制气项目 四、内蒙煤制气项目 五、煤制气产业合作 第三节、神华集团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状况分析 三、煤制气项目进展 四、未来发展规划 第四节、新疆广汇集团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喀木斯特项目 三、项目环评进展 四、拓展销售渠道 第五节、汇能集团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主营业务分析 三、煤制气产业园 四、项目工艺特点 五、拓展销售渠道 第六节、庆华集团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项目运营状况 三、项目标定通过 第七节、其他 一、华能集团 二、新汶矿业集团 三、河南能源化工集团 四、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 五、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第五章 中国煤制天然气行业替代品分析 第一节、页岩气 一、政策机遇 二、发展规模 三、市场格局 四、商业模式 五、项目进展 六、前景展望 第二节、煤层气 一、政策机遇 二、产业链分析 三、集中度分析 四、开发利用规模 五、项目建设进展 六、前景展望 第三节、液化天然气 一、政策机遇 二、发展规模 三、需求分析 四、价格分析 五、项目进展 六、竞争格局 七、发展趋势 第四节、液化石油气 一、行业特征 二、市场结构 三、消费领域 四、消费规模 五、深加工规模 六、前景预测第六章 中国煤制天然气行业投资分析 第一节、煤制天然气项目投资潜力 一、政策层面规范煤化工发展 二、煤制天然气技术渐趋成熟 三、煤制气将成常规能源补充 四、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旺盛 五、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 第二节、煤制天然气项目投资概况 一、煤制气成煤化工投资新热点 二、资源大省争相发力煤制气领域 三、煤制天然气项目投资效益分析 四、能源巨头积极投资煤制气项目 五、国际油价影响煤制气项目经济性 第三节、煤制天然气项目投资风险 一、市场风险 二、产业化风险 三、成本风险 四、政策风险 五、安全风险 六、环保风险 七、建设期风险 第四节、煤制天然气项目投资建议 一、谨慎选择建设地点和技术 二、实现其他煤化工和副产品联产 三、配套输送管道的建设应同步 四、控制和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第七章 中国煤制天然气行业前景展望 第一节、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 一、煤化工产业“十三五”发展形势 二、我国煤化工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三、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乐观 四、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前景展望 第二节、中国煤制天然气行业发展前景 一、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趋势 二、煤制天然气产业前景展望 三、煤制天然气未来需求空间 四、煤制气行业景气度分析 第三节、2017-2021年中国煤制天然气行业预测分析 一、2017-2021年中国煤制天然气行业形势分析 二、2017-2021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预测 三、2017-2021年中国煤制天然气产量预测▄图表目录图表:截至2014年国内已建成投产煤制烯烃项目产能情况图表:MTO工艺分布图图表:2014年底国内煤制烯烃在建项目产能情况图表:截至2014年国内已建成投产煤制乙二醇项目产能情况图表:截至2014年国内煤制乙二醇在建项目产能情况图表:直接液化流程图表:煤间接液化流程图表:煤制烯烃流程图表:2014-2015年国际油价走势图表:2012-2020年我国天然气构成情况图表:煤制天然气项目对产品价格和建设投资的敏感性分析图表:近年增量气价调整随布伦特油价变化情况图表:煤制天然气已投产和在建项目图表:2013-2014年中国海洋石油综合收益表图表:2013-2014年中国海洋石油业务分部资料图表:2014-2015年中国海洋石油综合收益表图表:2014-2015年中国海洋石油业务分部资料图表:2015-2016年中海油综合收益表(未经审计)图表:2014-2016年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图表:2014-2015年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图表:2016年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图表:2014-2015年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图表:2016年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图表:2014-2015年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收入分行业资料图表:2014-2015年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收入分区域资料图表:我国煤层气开采权分布情况图表:煤层气下游主要销售市场图表:煤层气井与天然气井开采周期比较图表:2015年全国煤层气产量分省市统计表图表:2015年全国煤层气产量集中度分析图表:我国LNG接收站项目建设情况图表:我国天然气液化工厂建设情况图表:2014-2015年国内液化天然气价格走势图表:LPG产业基本市场结构的主要特征图表:LPG产业市场结构特点图表:2017-2021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预测图表:2017-2021年中国煤制天然气产量预测▄公司简介中宏经略是一家专业的产业经济研究与产业战略咨询机构。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双边贸易概况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双边贸易概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80653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7.png)
鏗ST摘要:“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瓶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也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文章首先对2007-2017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能源生产与消费概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能源供需缺口增大,同时沿线国家具有较大的出口潜力。
接着分析2007-2017年我国与沿线国家在能源方面的双边贸易情况,得出我国与沿线国家在能源贸易合作上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应加深双边的能源贸易合作,加强能源重点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形成新型能源格局$关键词:一带一路;能源贸易;双边贸易21世纪以来,国际能源形势和地缘政治局势不断变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对于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国内能源生产的增速却跟不上消费的增速,供需缺口逐渐扩大,当前能源供求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
“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提出,对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能源安全等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为中国的能源贸易的,在寻求能源贸易上也提供了新的。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生产与消费概况当前,中国一次能源源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这对济的发展,没有的。
上,中国能源供不求,能源发和有提。
、中%非、东%中等是油气能源的地,是全能源的中。
的生产消费,上国的生产大于消费,有较大的能源出口力。
,是全能源出口增长的,是我国能源安全的供源地。
(一)石油概况1.中国石油供需情况紧张,对外依存较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面临的能源瓶颈,经济的增于能源消。
2018(BP世界能源》的出,中国在2017油为35,占世、比例1.5%,产比为18.3,油储备水平较低,难以同步中国快速增长的石油消费速*由表1可知,近10年中国石油产量维200百万左右,有较大的涨幅,2017年中国石油产量为191.5百万,仅世生产比例4.4%,但消费表12007-2017中国石油生产与消费情况(单位:百万吨油当量;%)年份中国产量世界总产量产量中国占世界比重中国消费量世消费量消费中国世比进口依存度2007186.33954.2 4.71370.74039.19.1849.74 2008190.43999 4.76378.140229.4049.64 2009189.53892.6 4.87392.83950.39.9451.76 20102033981.4 5.10448.5407611.0054.74 2011202.94009.5 5.06465.14117.111.3056.37 2012207.54120.8 5.04487.14167.911.6957.40 20132104125.3 5.09508.14219.512.0458.67 2014211.44223 5.015284252.612.4259.96 2015214.64355.2 4.93561.84331.612.9761.80 2016199.74377.1 4.565744408.613.0265.21 2017191.54387.1 4.37595.54469.713.3267.84已增长至595.5百万,占世界消费总量比例13.3%,同时对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67.84%,可见当前中国石油生产与消费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随着中国济的发展,石油的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我国石油的生产产量也已难以满当前巨大石油消费需求,因此我国石油对将进一步增大*2.沿线国家石油资源丰富,出口潜力巨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油资源储量丰富,全球的几大石油国都国*由2018版(BP世能源鉴》的,截至2017年底,国油1349,世油58.7%,沿线国油世界比超一半,石油备充足*国的层面,排在前5位的国是、伊朗%沙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详见图1)*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8经济观察1997. 2007和257年探明储甘布■中东■中團美洲・北姜洲图$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分布情况数据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18》(单位:百万吨油当量;%)表2 2007-2017#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石油生产与消费情况年份沿线国家 产量世界总产量沿线国家产量 占世界比重沿线国家 消费量世界总消费量沿线国家消费量占世界比重20072203.53954.255.731110.94039.127.5020082277.8399956.961148.5402228.5620092203.13892.656.601168.13950.329.5720102269.73981.457.011203.5407629.5320112366.64009.559.021251.54117.130.4020122395.54120.858.131292.64167.931.0120132376.94125.357.621323.24219.531.3620142397.9422356.781358.64252.631.95201524964355.257.311380.94331.631.8820162598.54377.159.371420.64408.632.2220172583.34387.158.8814454469.732.33数据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18》年底消费总量为1445百万吨,占 世界比重32.3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盈利能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34fc6152d380eb62946dd7.png)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作者:孙语诺来源:《现代营销·信息版》2018年第11期摘要:而近几年石油行业一直动荡不安,国际原油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天然气及其加工产品价格也持续下降,受此影响许多石油企业的利润产生较大波动。
企业在波动中是否能够取得效益主要受到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本文选取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各个指标分析,研究中石油的盈利能力问题。
关键词:波动;中石油;盈利能力一、中石油基本情况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以油气业务、工程技术服务、石油工程建设、石油装备制造、金融服务、新能源开发等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
2017年8月,中国石油在2017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二。
二、中石油盈利能力指标分析1.中石油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本期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率。
其数值表现的越高说明该企业盈利能力的水平越好,反之说明该企业的盈利能力水平较为差。
如表1所示,从2013至2017年,特别是2015年和2016年,净利润成迅速下降趋势。
同时期,中石油平均净资产一直是稳定持续增长状态。
同时,中石油的资产净收益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近五年净利润的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从2013年起,国际上的石油价格持续降低,国内因为新能源资源的出现及其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也不断下降,而中石油的主要经营业务一大部分在于直接销售原油及其相关的加工产品。
净利润的迅速减少和平均净资产的增长导致中石油净资产收益率的明显下降,企业投入资本经营以后取得利润的能力较弱。
2. 中石油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作为一个正项指标,指标数据越高则说明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较高,相反说明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差。
如表2所示,中石油利润总额在2013年到2017年期间总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15年,2016年利润大幅度下跌,2017年数据才有所回升。
FSRU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
![FSRU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11c623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c.png)
FSRU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徐晓丽;张辉【期刊名称】《中国船检》【年(卷),期】2017(000)009【总页数】5页(P74-76,116-117)【作者】徐晓丽;张辉【作者单位】中船重工经济研究中心;中船重工经济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温室气体排放要求日趋严格,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多,天然气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也呈大幅增长趋势。
据克拉克松预测,海洋天然气开发装备将会比海洋石油开采装备率先恢复。
尤其是浮式储存及再气化(FSRU)装备,由于其具有节约成本,与陆上设施相比更具有灵活性,可以满足季节性和临时需求等优势。
2016年下半年以来,包括意向以及中标,韩国已获得3+6座FSRU装备订单。
从中短期来看FSRU在亚洲及中东的需求将会保持增长趋势。
LNG-FSRU,英文全称LNGFloating Storage and Regasification Unit,即浮式LNG储存和再气化装置。
作为陆上天然气气化终端的海上“替代品”,FSRU既可作为LNG运输船使用,又具有LNG储存及再气化功能,可作为海上浮式终端,远离发电厂、工业区或人口密集区停泊。
FSRU的操作模式与陆上终端设施有所不同。
通常来讲,首先将FSRU长期系泊于一个海上单点系泊系统。
工作时,一艘LNG船与FSRU通过使用浮式船用护舷板和常规系泊线舷靠舷系泊。
之后LNG船将LNG卸载至FSRU,根据LNG船尺度和气体输出率的不同,通常需20小时~30小时完成全部卸载工作。
LNG储存在FSRU船体内的储存舱中。
加温后,LNG被气化成气体,然后通过柔性立管输送到海底气体管路,再送到最终市场。
LNG-FSRU分为新建和改装两种。
早期FSRU改装,主要以新加坡的吉宝船厂和裕廊船厂为主。
近些年,基本以韩国船厂的新造为主。
在FSRU的新造领域,韩国无疑走在了最前面。
大宇造船海洋自2005年接获了世界首个FSRU订单,到目前为止,共接获了33座FSRU订单。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f6fb2d9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9.png)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能源局•【公布日期】2017.02.10•【文号】国能规划﹝2017﹞46号•【施行日期】2017.02.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能源及能源工业综合规定正文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能规划﹝2017﹞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各派出能源监管机构,有关企业:为了做好2017年能源工作,进一步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我局研究制订了《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国家能源局2017年2月10日附件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2017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遵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发展战略思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战略部署,以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化解和防范过剩产能,着力推进能源清洁开发利用,着力补上能源发展短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主要发展目标(一)能源消费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4亿吨标准煤左右。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4.3%左右,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6.8%左右,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60%左右。
(二)能源供应全国能源生产总量36.7亿吨标准煤左右。
煤炭产量36.5亿吨左右,原油产量2.0亿吨左右,天然气产量1700亿立方米左右(含页岩气产量100亿立方米左右)。
(三)能源效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0%以上。
燃煤电厂平均供电煤耗314克标准煤/千瓦时,同比减少1克。
京津冀地区天然气峰谷差成因及影响分析
![京津冀地区天然气峰谷差成因及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51d7c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e.png)
45摘 要:2013年国家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7年底发布《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促使京津冀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倍增。
在清洁采暖、“煤改气”的推动下,地区天然气峰谷差绝对量逐年拉大。
2019年,高低月峰谷比为2.5∶1,高月高日和低月低日峰谷比维持在4∶1,天然气采暖高峰月用气占比接近60%。
导致京津冀地区天然气需求峰谷差拉大的主要原因是城市采暖“煤改气”项目投产集中、低气温以及价格因素等。
巨大峰谷差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和供气成本。
在中国北方采暖区域,天然气峰谷差大的现象将长期存在,除了从需求侧进行优化管理,还应从供应侧降低供气成本,同时需要政府在行政性措施和市场化手段之间做好平衡。
关键词:天然气;峰谷差;调峰;需求侧;节能;京津冀Abstract : Since the nation launched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ction Plan in 2013, and released Winter Clean Heating Plan in Northern China (2017-2021) at the end of 2017, the consumption of natural gas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has doubled. Facilitated by such issues as clean heating and coal-to-gas switching, the absolute quantity of natural gas peak-valley gap in the region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In 2019, the peak-valley ratio was 2.5:1, the peak-valley ratio of the high-month high-day and low-month low-day maintained at 4:1, the gas consumption for heating in peak month accounted for nearly 60%. The main factors of enlarged peak-valley gap of gas demand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re the centralization of urban heating gas projects, low temperature, and price, etc. The enormous peak-valley gap increases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gas supply costs. In the heating region of north China, the phenomenon of large peak-valley gap of natural gas will exist for a long time. Besides the optimization management from the demand side, the supply side should also reduce the gas supply cost,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ike a good balance between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and market measures.Key words :natural gas; peak-valley gap; peak shaving; demand side; energy conservation; Beijing-Tianjin-Hebei京津冀地区天然气峰谷差成因及影响分析刘剑文1,季旺2,温海峰3( 1.中石化长城燃气投资有限公司;2.北京世创能源咨询有限公司;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公司华北天然气销售中心)Analysis on the cause and influence of natural gas peak-valley gap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LIU Jianwen 1, JI Wang 2, WEN Haifeng 3(1. Sinopec Great Wall Gas Investment Co., Ltd.; 2. BSC Energy Consulting Co., Ltd.; 3. North China Sales Center of Sinopec Natural Gas Branch)461 京津冀地区天然气消费特点1.1 环保政策大力实施促使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倍增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京津冀地区天然气消费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
我国天然气探明未开发储量评价及发展对策建议
![我国天然气探明未开发储量评价及发展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d0c8bc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6.png)
2020年第6期 37我国天然气探明未开发储量评价及发展对策建议唐红君1 黄金亮2 潘松圻1 唐 琪1 王亚莉3(1.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咨询中心;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摘 要:我国天然气探明未开发储量在全国已探明气田储量中占比超1/3,加快未开发储量的动用可促进天然气进一步上产稳产。
基于我国天然气探明未开发储量的分布、特点及未动用的原因分析,建立了探明未开发储量分类评价方法、标准及流程,并进行了分类评价。
我国天然气探明未开发储量以低渗透—特低渗透和碳酸盐岩非均质气藏储量为主,集中分布在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盆地。
未开发储量中,近期可动用储量占27.4%,难动用储量占58.4%,待核销储量占14.2%。
我国难动用储量规模较大,在目前体制机制、技术经济及政策条件下无法动用,为此从油气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管理与技术创新、国家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我国难动用储量开发的具体举措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未开发储量;难动用储量;分类评价;有效开发中图分类号:TE155;F426.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2-302x.2020.06.006Suggestions on Assessment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Proven butUndeveloped Natural Gas ReservesTang Hongjun 1, Huang Jinliang 2, Pan Songqi 1, Tang Qi 1, Wang Yali 3(1. China National Oil & Gas Strategic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100083, China; 2. CNPC Advisory Center, Beijing 100724, China; 3. Petro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Beijing 100083, China)Abstract: China’s proven but undeveloped natural gas reserves account for morn than one third of the country’s total proven reserves for gas fields. Accelerating development of the undeveloped reserves can further increase and maintain China’s natural gas production.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on-producing reasons of China’s proven but undeveloped natural gas reserves,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method, standards and proces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the proven but undeveloped reserves, thus, bringing such reserves under class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China’s proven but undeveloped natural gas reserves are mainly from the low-permeability to super low-permeability and carbonate heterogeneous gas reservoirs and concentrated in Sichuan, Ordos and Tarim basins. Of the undeveloped reserves, those that can be produced in the near future account for 27.4 percent, while the reserves difficult to be produced occupy 58.4 percent and the reserves to be written off amount to 14.2 percent. China has a large amount of the reserves difficult to be produced, which cannot be produced under the current structuring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陆上油气勘探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编号:2017ZX05001-005)。
全球及中国天然气市场供需情况
![全球及中国天然气市场供需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7243294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b.png)
全球及中国天然气市场供需情况一、天然气行业定义及分类天然气蕴藏在地下多孔隙岩层中,包括油田气、气田气、煤层气、泥火山气和生物生成气等,也有少量出于煤层,是优质和清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
天然气按气源、化学成分、埋藏方式、储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二、全球天然气行业现状1、供给情况天然气作为世界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在国民经济发展、国家战略安全、地缘政治中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截至2020年末,全球天然气证实储量为188.1万亿立方米,储量寿命为48.8年。
2020年,全球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独联体国家和北美洲,其中俄罗斯、伊朗、卡塔尔、土库曼斯坦和美国五国天然气证实储量占全球证实储量的64%。
在全球加速能源转型和碳减排的背景下,天然气作为过渡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011至2020年,全球天然气产量由32636亿立方米增长至39725亿立方米,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2.2%。
供给方面,2020年全球天然气产量最高的地区是美国和俄罗斯,美国和俄罗斯2020年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全球天然气供应量的24%和17%。
2、需求情况2019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为3.9万亿立方米,较2011年全球天然气消费水平增长0.7万亿立方米,2011-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天然气需求量下降至3.8万亿立方米,但随着经济逐渐复苏,天然气需求量将逐步提升。
需求方面,2020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前三的国家或地区为美国、欧洲和俄罗斯,占全球天然气消费量的21.8%,14.2%和10.8%,合计占比为46.8%。
此外,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排名第四,占比8.7%。
三、中国天然气行业现状1、供给情况近年来,中国天然气储量呈稳步增长态势。
2020年,中国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为6.3 万亿立方米。
天然气作为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的清洁性能源,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的方向性能源、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替代性能源,处于黄金发展期。
我国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现状及变化特点
![我国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现状及变化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03a37f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0.png)
我国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现状及变化特点周立明; 韩征; 任继红; 李敬功; 张道勇; 冯志刚; 张晨朔【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9(028)009【总页数】6页(P6-11)【关键词】石油; 天然气; 储量现状; 变化特点【作者】周立明; 韩征; 任继红; 李敬功; 张道勇; 冯志刚; 张晨朔【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100034;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油气储量办公室北京10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石油和天然气是保障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石油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取得巨大成就,油气储量不断增长,产量稳中有升,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石油界专家、学者曾对油气储量方面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1-12],并取得了一定认识。
但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油气储量分布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如何把握油气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根据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的最新成果,从新增探明地质储量、探明未开发地质储量和剩余技术可采储量三个方面分析了油气储量发展现状及变化特点,为制订我国油气未来长远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1 探明地质储量现状及变化特点1.1 探明地质储量分布现状截至2017年底,全国累计探明油田745个,累计石油探明地质储量389.65亿t,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240.87亿t,占比61.8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87.74亿t,占比22.52%;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50.02亿t,占比12.84%。
全国累计探明天然气田273个,累计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122 926亿m3,其中,中国石油87 997亿m3,占比71.59%;中国石化23 048亿m3,占比18.75%;中国海油9 313亿m3,占比7.58%[13]。
2017-2021年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及预测分析
![2017-2021年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及预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db9605f111f18583d05a91.png)
2017-2021年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及预测分析一、有利因素(一)政策利好2015年12月22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印发了《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作为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依据。
《准入条件》对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规划布局、用水、选址、废水处理、污染物排放、固体废物处置、地下水污染防治、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环境监测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
在规划布局方面,《准入条件》提出,对于已无环境容量的地区发展现代煤化工项目,必须先期开展经济结构调整、煤炭消费等量或减量替代等措施腾出环境容量,并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污染控制技术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缺水地区严格控制新建现代煤化工项目。
2016年6月12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印发《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
《方案》围绕确保能源安全供应、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三个方面确定了15个领域的能源装备发展任务。
2016年开始,环保部对煤化工的环评审批明显开闸,除煤制气、煤制油项目依然需要国务院审批外,煤制烯烃、煤制甲醇审批权下放至省内,煤制乙二醇项目只需要报备,未来煤化工项目进展有望加速。
(二)新型煤化工新型煤化工以生产可替代石油化工的原料和洁净能源为主,是以先进的煤气化和液化技术为龙头的能源化工产业体系,主要包括煤基合成气甲烷化、煤气化生产甲醇进而生产化产(乙烯、丙烯、乙二醇、二甲醚和芳烃化合物等)和油品(甲醇汽油、柴油、石脑油和燃料油等)、直接液化生产油品以及IG中国精甲醇产量(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等。
新型煤化工与传统煤化工产业相比,装置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缺口大,可以补充石油化工产品的不足,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三)煤化工技术进步经过先行先试企业的探索创新和不懈努力,在不断吸取一些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我国在现代煤化工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能源进口贸易的问题及建议
![中国能源进口贸易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4b06815f121dd36a22d823a.png)
中国能源进口贸易的问题及建议作者:何迎邢园通刘岩婉晶汲奕君来源:《价值工程》2020年第12期摘要:从2000年至2017年,中国能源进口量大幅增加。
作为世界能源进口第一大国,中国能源进口仍存在以下问题:对外依存度偏高、价格波动较大、对国际能源市场缺乏影响力、进口来源过于集中等。
基于以上问题,中国应积极推动能源供给侧改革、完善国内能源市场、提高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影响力和定价话语权、实现能源贸易多元化,以促进中国能源供给安全。
Abstract: China's energy imports hav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since 2000. As the largest energy importer in the world, China's energy import has many problems: high external dependence,large price fluctuations, lack of influence on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market, and excessive concentration of import sources. Based on the above issues, China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energy supply-side reforms, improve the domestic energy market, increase the influence and pricing power in international energy markets, and diversify energy trade to promote China's energy supply security.关键词:能源进口贸易;能源战略;能源市场Key words: energy import trade;energy strategy;energy market中图分类号:F752.6;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12-0052-020; 引言“十三五”以来,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能源合作也逐步深入。
中国城市燃气业发展现状和展望
![中国城市燃气业发展现状和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2960b1b850e2524de5187ee5.png)
中国城市燃气业发展现状和展望(2013)文|勇中石油规划总院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GB50028-2006)的定义,城市燃气是指供城市生产和生活作燃料使用的人工煤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LPG)。
城市燃气行业的消费主体主要包括城市居民生活、公共服务、燃气汽车、采暖、制冷等用户。
本文所指的城市燃气是指依赖城市燃气管道供气的燃气用户,不仅包括上述居民生活、公共服务、燃气汽车、采暖、制冷等用户,还包括依赖城市燃气管道供气的小工业、发电和化工用户。
一、全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现状1. 我国城市燃气行业整体处于快速成长期目前我国城市燃气行业各方面业务仍处于快速提升的成长期。
在此阶段,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销售气量日益增长,国外各种投资主体大量涌入该行业。
大型燃气企业着力扩大生产规模,拓宽经营领域和围,改进经营管理模式,降低生产成本以应对现有及新进竞争对手。
中小燃气企业利用属地优势,立足中小城市,稳固经营根基,同时还将面对来自大型燃气企业的兼并与重组。
2. 燃气企业由“粗放经营”进入“精耕细作”时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价格在市场中所发挥的杠杆作用越来越明显。
煤炭、石油、液化石油气等替代能源的价格市场化程度较高,价格走势取决于供需关系。
2013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调整天然气价格的通知,我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向市场化方向迈进,过去廉价的天然气将成为历史。
城市居民价格承受能力虽然强,但地方政府一般出于民生考虑,基本不做调整,或调整时滞较大,难以与上游气价形成联动,影响天然气价格的传导。
因此,替代能源竞争、上游资源涨价以及下游用户对于价格传导的阻力,将直接压缩天然气价格的上升空间。
另一方面,人工成本持续上升,管网设施老化导致的维修、维护成本上升,以及部分地区气化率上升带来的发展放缓等因素,致使燃气企业运营成本增加、经营利润下降。
因此,燃气企业必须在管理上精耕细作,对现有项目实现部挖潜。
过去那种依靠规模创造效益的老路已经举步维艰,而应走出一条向管理要效益、向品牌要效应、向服务要效益的新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国天然气市场分析2017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重回两位数增长,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天然气进口量高速增长,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
全国天然气供需总体偏紧,季节性供需矛盾凸显。
2018年,预计中国天然气需求量快速增长,增速有所回落,产量稳定增长,进口量保持较快增速。
第一节 中国天然气市场回顾2017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高速增长,季节性供求矛盾突出。
国家下调非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加强中间管输环节的价格监管,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首次开展竞价交易。
长输管道建设持续推进,LNG接收能力再上新台阶。
一、中国天然气需求分析1.天然气消费增速重回两位数增长2017年,中国天然气市场受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环保政策影响显著。
城市燃气、工业领域进一步实施煤改气工程,同时受工业主要用气行业下游产品价格上涨、替代能源价格上涨、新燃气电厂投运等拉动,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
估计全年天然气消费量23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0%(图6-1-1),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
全年天然气消费增量超过340亿立方米,刷新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量历史。
值得注意的是,冬季部分地区、用户出现天然气限供情况,若供应充足则消费量还将继续增加。
全国天然气消费呈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特点。
1季度,全国天然气消费量638亿立方米,消费增速9.1%;2季度和3季度,消费增速分别为19.5%和23.5%,均为2011年以来增速最快的季度;4季度受采暖煤改气以及限供综合影响,消费增速18.2%,较2016年同期增加104亿立方米,2016年同期增量为31亿立方米(图6-1-2)。
图6-1-1 2010—2017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图6-1-2 2017年中国天然气季度消费量及增长率数据来源:2010—2016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来源:2016年和2017年1—3季度数据来自国家发改委油气市场篇第六章 中国天然气市场分析2.各行业用气大幅增加,工业和发电行业领涨2017年,估计城市燃气用气量88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2%;工业用气72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0.2%,较上年上升18.4个百分点;发电用气46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9%,较上年上升12.2个百分点;化工用气27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2%(图6-1-3、图6-1-4)。
图6-1-3 2010—2017年分部门天然气消费量图6-1-4 2017年分部门天然气消费结构数据来源:2010—2015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城市燃气保持快速增长。
2017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用气人口数量进一步增长,估计全国城市用气人口由上年的3.1亿增至3.5亿。
天津、河北、山东等多地对居民煤改气实施补贴,推进采暖煤改气和村村通工程,北京、天津、廊坊和保定等地积极建设“禁煤区”,居民和采暖用气快速增长。
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共有394万户完成煤改气和煤改电“双替代”改造任务,其中计划外改造80万户。
城市燃气公司销售量大幅攀升。
2017年,估计新奥集团天然气销量19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8.4%;华润燃气销量2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5.0%;中华煤气销量19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2%;北京燃气销量15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7%。
交通用气快速增长,LNG重卡用气大幅上升。
受宏观经济形势转好、物流市场回暖、成品油价格回升等因素带动,车用气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1—11月,全国天然气汽车产量20万辆,同比上升52.5%。
其中,LNG重卡产量9.9万辆,是2016年全年产量的2.7倍。
估计2017年全国天然气汽车保有量537万辆,同比增长4.3%。
2017年4季度,受LNG市场价格过高影响,LNG长途运输车出现柴油逆替代,用气量下滑明显。
LNG动力船进展缓慢。
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长江干线京杭运河西江航运干线液化天然气加注码头布局方案(2017—2025年)》等政策推进LNG船舶发展,但受经济性、技术、标准等因素制约,进展较慢。
截至2017年8月,全国建成内河LNG动力船舶135艘,主要航行于长江主航道、京杭运河及黄浦江等水域;建成LNG加注站16座,加注量近1500吨。
工业燃料用气大幅增长。
2017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环保政策执行力度,山东淄博、四川夹江、江苏宜兴、河北石家庄、秦皇岛等多地工业企业实施煤改气工程;宏观经济向好带动钢铁、玻璃等产品价格上涨,以及替代燃料价格保持高位带动工业用气快速增长;11月,2017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发布《“2+26”城市部分工业行业2017—2018年秋冬季开展错峰生产的通知》,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企业不受限制,进一步带动工业用气快速增长。
发电用气高速增长。
主要受新燃气发电项目投运、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升以及环保因素推动。
2017年,苏、浙、粤地区华电扬州、国信淮安、大唐姜堰等燃气电厂投产,带动发电用气大幅增加;长三角地区外电检修、煤电发电量压减等因素带动燃气电厂发电时数同比提升;1—11月,全社会用电量5.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未来,预计燃气电厂用气量受政策推动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进入快车道。
国家发布《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四川政府出台管理指导意见,上海、青岛、长沙等地政府持续实施优惠措施。
浙江衢州、山东济宁等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相继投运,山东奥德盛开园区项目开工,多个项目获得核准,多地政府或企业制定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规划。
化肥化工用气增长。
主要受甲醇、尿素等化工化肥产品价格回升和煤炭价格走高影响。
2017年1—11月,甲醇平均价格为2579元/吨,较上年同期上涨33.2%,12月甲醇价格达到3378元/吨;尿素平均价格1716元/吨,较上年同期上涨24.5%,12月尿素价格达到1943元/吨。
煤炭价格自上年4季度开始保持在580元/吨左右的高位,对煤头化肥化工企业造成一定影响。
制氢用气受油价上涨影响小幅增长。
3.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消费量大增,西部地区增长缓慢2017年,受经济回暖、环保政策等因素影响,江苏、四川、山东、天津、河北等省份天然气消费呈现快速增长。
分区域来看,环渤海地区天然气消费量449亿立方米(图6-1-5),较2016年同期增长21.2%,主要来自居民、采暖和工业煤改气;长三角地区消费量411亿立方米,增速为19.2%,增量主要来自发电用气和工业煤改气;东北地区消费量14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0.3%,主要受煤改气政策拉动;东南沿海、西南和中南地区增速分别为17.6%、17.4%和15.7%;西北和中西部地区天然气消费增长缓慢,增速分别为10.0%和11.4%。
相比上年,环渤海、长三角和西南地区天然气消费占比均有所上升(图6-1-6)。
图6-1-5 2010—2017年分地区天然气消费量 图6-1-6 2017年分地区天然气消费结构数据来源:2010—2015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油气市场篇第六章 中国天然气市场分析二、中国天然气供应分析1.国内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2017年,受需求快速增长拉动,中国天然气产量快速增加。
估计全年天然气产量1476亿立方米(不含地方企业煤层气),同比增长9.8%,较2016年高8.2个百分点。
其中,煤制气产量22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33.5%,主要来自新疆庆华、大唐克旗、内蒙古汇能和新天煤制气;煤层气生产受投资不足影响进展缓慢;页岩气产量将超过90亿立方米。
2.进口量高速增长,LNG进口量超过管道气天然气进口量受需求拉动高速增长。
估计全年天然气进口量9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4.4%,高于去年的18.7%,对外依存度升至39.4% (图6-1-7)。
自2012年以来,LNG进口量重新超过管道气进口量,LNG进口量占比54%,管道气进口量占比46%。
管道气进口量稳定增长。
受2017年年末土库曼斯坦天然气供应量减少影响,估计全年管道气进口量42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较2016年低1.2个百分点。
进口管道气主要来自土库曼斯坦、缅甸、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
10月15日起,哈萨克斯坦开始向中石油供气,年供气50亿立方米,未来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管道气量将显著增长(图6-1-8)。
图6-1-7 2006—2017年中国天然气进口情况图6-1-8 2017年1—11月中国管道气进口来源数据来源:2006—2016年数据来自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数据来源:海关总署LNG进口量高速增长。
受市场需求和新建LNG接收站投运影响,估计全年进口量3593万吨(约49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9.0%。
中国进口LNG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卡塔尔、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其中来自澳大利亚进口LNG最多,1—11月进口量为1530万吨(约213亿立方米),在LNG进口量中占比46%(图6-1-9)。
广东是中国进口LNG最多的省份,1—11月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的23.8%(表6-1-1)。
中美天然气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美国成为中国LNG进口来源国之一。
2017年1—11月,中国通过国际贸易商资源池进口美国LNG现货127万吨,占中国LNG进口总量的4%。
11月,中国石油与切尼尔能源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加强墨西哥湾天然气液化项目方面的合作,并推动中美两国LNG采购业务长期合作;中国燃气和Delfin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
未来,美国有望成为中国LNG长协资源国,带来新的天然气进口价格机制。
2017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图6-1-9 2017年1—11月中国LNG 进口来源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表6-1-1 中国分省LNG 进口情况 进口海关LNG 接收站 2016年进口占比(%) 2017年1—11月进口占比(%)北京海关4.435.05 河北海关河北曹妃甸 7.26 10.21 辽宁海关辽宁大连 4.82 5.68 上海海关上海洋山 9.51 8.12 江苏海关江苏如东、启东 8.85 12.12 浙江海关浙江宁波 8.28 9.38 福建海关福建莆田 10.93 8.73 山东海关山东青岛 10.15 12.28 广东海关广东大鹏、珠海、粤东 31.65 23.84 广西海关广西北海 3.30 3.31 海南海关海南洋浦 0.80 1.29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3.天然气市场季节性供需矛盾凸显2017年,中国天然气供应量快速增长。
估计全年供应量240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0%;其中,供香港、澳门用气34亿立方米,同比下降2.2%。
从供应结构看,国内常规气、煤层气、页岩气产量占比60.6%,煤制气占比0.9%,进口气占比38.5%(图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