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课程设计范本
矿山通风工程课程设计
![矿山通风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0cdc2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4.png)
矿山通风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矿山通风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矿山通风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矿山通风工程的定义、作用和分类;(2)掌握矿山通风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熟悉矿山通风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矿山通风工程问题;(2)具备矿山通风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本能力;(3)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和工具进行矿山通风工程设计和模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矿山通风工程安全的重视;(2)增强学生对矿山通风工程职业责任的认同;(3)激发学生对矿山通风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矿山通风工程的定义、作用和分类,矿山通风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矿山通风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
具体内容包括:1.矿山通风工程的定义、作用和分类;2.矿山通风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矿山通风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4.矿山通风工程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矿山通风工程的定义、作用和分类,以及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矿山通风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矿山通风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矿山通风工程实验,使学生亲自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矿山通风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演示文稿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矿山通风工程实验所需的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朔州煤矿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朔州煤矿矿井通风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a3fc6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a.png)
朔州煤矿矿井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掌握通风方式及其适用条件;2. 掌握矿井通风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及通风设施的作用;3. 了解矿井空气成分及有害气体的影响,掌握矿井空气质量评价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矿井通风需求,设计合理的通风方案;2. 能够运用矿井通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通风阻力计算、风量调节等;3. 能够运用矿井空气质量评价方法,评估矿井空气质量,并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矿井通风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2. 激发学生学习矿井通风知识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3. 培养学生关注矿井工人职业健康,提高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朔州煤矿矿井通风问题,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教学要求,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矿井通风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分析、设计和改进矿井通风系统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矿井安全、提高矿井空气质量的价值观念,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矿井通风基本原理:介绍矿井通风的目的、要求,通风方式的分类及适用条件,矿井空气流动基本方程。
2. 矿井通风系统:讲解矿井通风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通风机、风筒等通风设施的作用及选型。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矿井通风系统及其设备3. 矿井空气成分与质量控制:分析矿井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来源、危害,矿井空气质量评价方法及标准。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矿井空气成分与质量控制4. 矿井通风设计与计算:介绍矿井通风设计的基本原则,通风阻力计算,风量调节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五章 矿井通风设计与计算5.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讲解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制度,通风事故案例分析,通风安全措施。
- 教材章节:第六章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本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系统组织矿井通风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进度安排合理,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学会矿井通风设计与计算,了解通风安全管理,提高矿井通风安全意识。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b44bc2856a561252d36fba.png)
万方科技学院矿井通风系统课程设计学院:万方科技学院系别:能源与材料工程系姓名:叶根成班级:安全工程08-3班学号:0828190214指导教师:张攀2011年6月29目录第一章矿井局部通风设计 (4)第一节、设计原则及掘进通风方法的选择 (4)第二节、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及设计 (5)第三节、掘进通风设备选择 (5)第二章矿井风量的计算和分配 (7)第一节、矿井需风量计算 (7)第二节、风量分配与风速验算 (10)第三章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13)第一节、计算原则 (13)第二节、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13)第四章主要通风机选型 (16)第一节、选择主要通风机 (16)第二节、选择电动机 (17)第五章概算矿井通风费用及评价 (18)第一节、吨煤的通风电费 (18)第二节、矿井等积孔及总风阻 (18)矿井通风课程设计题目2:某煤矿井田东西走向长约 3 Km,南北倾向宽约 1.7Km,井田面积约4.5519Km2,井田总体呈单斜构造,煤层倾角大部分小于15°,属缓倾斜煤层。
顶板为黑色泥岩,致密而均一,底板为灰白色细—中粒砂岩,煤层厚度0.84~6.69米,平均5.9米,以镜煤、亮煤为主,含黄铁矿,煤层夹矸0~3层,倾角10°~14°。
矿井煤层自燃发火期为1个月,自燃趋势较突出的是2月~3月。
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40.3%。
矿井属低瓦斯矿井。
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t/年。
矿井采用斜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矿井的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工艺为综采放顶煤。
采用中央边界式通风方式。
风井设在采区的边界。
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
采区采用轨道上山、运输上山进风,专用回风巷回风。
工作面采用U 型后退式开采,采煤工作面风流流动形式是上行通风。
综放面平均控顶距为3.96m,实际采高4.1 m,工作面面长150米,工作面温度20℃,回采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最多90人。
矿井掘进工作面平均瓦斯涌出量为3.2 m3/min,掘进工作面一次炸破所用的最大炸药量7.2kg,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40人。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c2d5b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8.png)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理解通风系统对矿井安全的重要性。
2. 学会分析矿井通风系统中的常见问题,如风量不足、风向逆流等,并掌握相应的解决方法。
3. 了解矿井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矿井安全管理的要点。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矿井通风原理,设计简单的通风系统,提高矿井空气质量。
2. 培养解决矿井通风安全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通风设施的检查和维护。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矿井安全事故进行初步分析和判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矿井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安全意识。
2. 激发学生学习矿井通风与安全相关知识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矿井安全生产中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矿井通风与安全的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操作和矿井安全有一定的兴趣。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矿井通风与安全的实践探索。
3. 注重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将安全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教学内容1. 矿井通风原理:包括风流的基本特性、通风动力与阻力、通风方式及通风网络。
2.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通风系统的构成、设计原则、通风设施布置及风量调节。
3. 矿井通风系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风量不足、风向逆流等问题的原因,介绍相应的解决措施。
4. 矿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解读矿井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如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
5. 矿井安全管理:矿井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事故应急预案及事故处理。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矿井通风原理及通风方式第二周: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及通风设施布置第三周:矿井通风系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四周:矿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安全管理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 矿井通风基本原理第二章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第三章 矿井通风系统问题及解决方法第四章 矿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第五章 矿井安全管理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保证:1. 紧密结合课本,确保所选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模板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66633feba1aa8114531d9a0.png)
矿井与通风安全课程设计姓名学号专业年级目录第一章设计内容 (3)一、设计题目: (3)二、原始资料 (3)三、设计任务 (4)第二章掘进通风方法 (4)一、局部通风机方式 (4)二、风筒选择 (5)第三章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设计 (6)一、清除炮烟所需风量 (6)二、排出瓦斯所需风量 (7)第四章掘进通风管理 (8)一、增强风筒的管理举措 (8)二、保证局部通风机安全运行的举措 (9)三、增强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检查和监测 (9)四、掘进工作面的防火防爆的安全举措 (9)五、局部通风机消声举措 (10)道谢 (11)参照资料 (12)前言《矿井通风》设计是学完《矿井通风》课程后进行的,是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质,达成学习与实践相联合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对我们进行的一次综合性专业设计训练。
经过本次课程设计使我们从中获取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固的基础。
1.进一步稳固和加深我们所学矿井通风理论知识,培育我们设计计算、工程画图、计算机应用、文件查阅、运用标准与规范、报告撰写等基本技术。
2.培育学生实践着手能力及独立剖析和解决工程实质的能力。
3.培育我们创新意识、严肃仔细的学习态度和理论联系实质的工作作风。
依据老师精心设计的题目,依据纲领的要求进行,要求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达成计算,画图及编写说明书等所有任务。
设计中严格恪守和仔细贯彻《煤炭工业设计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拟订的其余相关煤炭工业的目标政策,设计做到剖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实,在设计过程中踊跃采纳确实可行的先进技术,达成本次设计任务。
第一章设计内容一、设计题目:某矿井 2016 工作面运输道掘进通风设计二、原始资料如下图,某矿为高瓦斯矿井,生产接续要求提早 3 个月在 2016 工作面设计运输道地点掘一条长为450m的煤巷;巷道底版净宽度为2 34m,断面为 8m。
其瓦斯绝对涌出量为 1.2m /min ,涌出不平衡系数为1.4 ;进风流中的沼气浓度为0.05 %。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129aca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6.png)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了解矿井通风的安全技术和设备,提高学生对矿井通风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作用;(2)了解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方法;(3)熟悉矿井通风的安全技术和设备。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矿井通风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具备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能力;(3)能够进行矿井通风系统的调试和维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矿井通风安全的重视,增强安全意识;(2)培养学生热爱矿井通风事业,提高职业素养;(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矿井通风安全技术及设备等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1.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矿井通风的概念、作用、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2.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法、通风网络的构建与优化、通风设备的选型与安装。
3.矿井通风安全技术:矿井通风安全的基本要求、通风安全监测与控制、事故预防与处理。
4.矿井通风设备:通风设备的类型、结构、性能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矿井通风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矿井通风事故案例,使学生了解通风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
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矿井通风设备的操作和调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实用的矿井通风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矿井通风学》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95926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7.png)
矿井通风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矿井通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矿井通风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了解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机制。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矿井通风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设计简单的矿井通风系统,并进行效果评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矿井通风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对矿井通风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矿井通风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介绍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阐述矿井通风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讲解矿井通风的物理原理,介绍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原理及应用。
3.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机制:解析矿井通风系统的结构,阐述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4.矿井通风设计及效果评估:介绍矿井通风设计的基本方法,讲解通风效果评估的指标和手段。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阐述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引入矿井通风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实验法:学生进行矿井通风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通风原理及设备运行。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矿井通风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直观展示矿井通风的原理和设备。
4.实验设备:准备矿井通风实验所需的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10215269eae009581bec37.png)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1.矿井概况煤层,煤层出露地表。
煤层矿井生产规模60万t/a,井田内可采煤层为C1倾角60°左右,平均厚度2.29m,容重1.42t/m3,煤种属焦煤;煤层直接顶底板均为泥质粉砂岩。
煤层自燃倾向性Ⅱ类(自燃),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矿井瓦斯等级为突出矿井,矿井瓦斯涌出量33.7m3/t,井下采面温度一般不超过22℃。
井田内煤层开采深度+1418~+950m,设计采用斜井开拓。
井田划分为二个水平,第一水平+1190m,阶段垂高145m;矿井最低开采深度+950m,深部井田境界煤柱按垂高20m考虑,第二水平标高确定为+970m,阶段垂高220m。
采区按走向长1000~1200m划分,第一水平划分3个采区,第二水平划分3个采区,全井田共划分6个采区。
采区内划分区段,采煤方法为俯伪斜柔性掩护支架走向长壁采煤方法,设计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艺包括:掩护支架的安装(准备回采)、正常回采、收尾,四、五排支柱控顶(柱距0.7m,排距0.8m),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为未进行瓦斯预抽,+1190m水平以上开采C111.58m3/min,+970m水平以上开采C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为118.25m3/min;进行瓦斯预抽,+1190m水平以上开采C1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为量为 3.79m3/min,+970m水平以上开采C13.80m3/min。
设计选择11采区及12采区为首采区,各布置1个炮采工作面。
2.设计内容2.1 确定矿井通风方法和通风方式,设计矿井通风构筑物,并绘制通风系统示意图与通风网络图2.2 计算矿井需风量,进行风量分配2.3 计算矿井通风阻力2.4 选择矿井通风设备2.5 概算矿井通风费用2.6 矿井通风系统评价3.设计成果3.1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报告1份3.2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图纸2张通风系统示意图与通风网络图绘制在同一张图纸中,通风容易与通风困难时期各一张。
井矿通风通风课程设计
![井矿通风通风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89ad4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c.png)
井矿通风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井矿通风的基本原理,掌握通风方式及其适用条件;2. 使学生掌握井矿通风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及通风设备的作用;3. 引导学生了解井矿通风在矿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认识通风对矿工健康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井矿通风原理分析通风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井矿通风系统的实际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对井矿通风效果进行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井矿通风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安全意识;2. 激发学生对矿业生产环境保护的兴趣,培养环保意识;3.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培养沟通、交流及合作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井矿通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专业知识,又能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井矿通风基本原理:讲解井矿通风的必要性、通风方式的分类及适用条件,引导学生理解通风对矿井环境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一章 矿井通风概述2. 井矿通风系统:介绍井矿通风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分析各种通风设备的作用及选型。
教材章节:第二章 矿井通风系统及其设备3. 井矿通风设计与评价:教授简单井矿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法,指导学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对通风效果进行评价。
教材章节:第三章 矿井通风设计与评价4. 井矿通风安全与环保:讲解井矿通风在矿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分析通风不良导致的矿井安全问题及对矿工健康的影响,强调通风工作在环保方面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矿井通风安全与环保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结合教材章节,按照教学大纲逐步推进,确保学生掌握井矿通风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针对井矿通风课程特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用于讲解井矿通风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成、工作原理等理论知识。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西安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西安](https://img.taocdn.com/s3/m/2708841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5.png)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西安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了解矿井通风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矿井通风设计和分析,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通风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认识到矿井通风在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通风原理、通风方法、通风设备及通风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矿井通风的定义、作用、分类和基本要求。
2.通风原理:空气流动的基本规律、通风压力、通风阻力、通风动力。
3.通风方法: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4.通风设备:通风机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和选用方法。
5.通风安全:矿井瓦斯、粉尘、有害气体等的危害及防治方法,通风安全监测与控制。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矿井通风事故案例,使学生了解通风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验法:通过通风实验,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通风原理和设备的工作过程。
4.讨论法:学生就通风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矿井通风教材,保证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配置通风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种形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65fb58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e.png)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掌握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掌握矿井通风方式、通风设备及其工作原理;3. 了解矿井通风的安全要求,掌握矿井通风管理与调控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矿井通风系统的工作状态,提出优化通风方案;2. 能够根据矿井条件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及设备,进行简单的通风设计;3. 能够运用矿井通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矿井安全生产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矿井通风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2.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积极投身矿井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矿井通风领域的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但对矿井通风领域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矿井通风知识体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矿井通风相关知识,为矿井安全生产贡献力量。
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矿井通风基本原理- 矿井空气成分及特性- 矿井通风动力与阻力- 矿井通风方式及适用条件2. 矿井通风系统及其设备- 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主通风机及其附属设备- 通风网络及调节设备3.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 矿井通风安全标准与要求- 通风系统监测与调控- 矿井通风事故案例分析4. 矿井通风设计与优化- 矿井通风设计原则与方法- 通风系统优化与改造- 矿井通风设计实例分析5. 实践教学环节- 矿井通风实验操作- 矿井通风现场实习- 矿井通风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设计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对应教材相关章节,确保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
采煤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采煤矿井通风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b39da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a.png)
采煤矿井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煤矿采煤工艺中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通风方式及其应用;2. 掌握矿井通风阻力计算方法,能分析通风阻力对矿井空气质量的影响;3. 理解矿井通风安全标准,了解通风设备及其运行维护。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分析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2. 学会使用矿井通风阻力计算工具,进行简单的通风系统优化设计;3. 能够根据矿井通风安全标准,判断通风系统运行状况,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矿井通风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2. 激发学生对矿井通风技术研究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3. 通过矿井通风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树立绿色矿山理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煤矿开采技术专业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矿井通风专业知识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对矿井通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矿井通风安全的基本素养,为将来从事煤矿开采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矿井通风基本原理:包括矿井空气流动规律、通风阻力概念、通风方式及其适用条件。
教材章节:第一章 矿井通风概述2.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介绍通风阻力的计算方法,分析通风阻力对矿井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二章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3. 矿井通风设备与设施:讲解矿井通风设备类型、性能及其运行维护,通风设施的作用及布局。
教材章节:第三章 矿井通风设备与设施4. 矿井通风安全标准:介绍矿井通风安全的相关规定、标准,分析通风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教材章节:第四章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5.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探讨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提高通风效率。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cd27ad9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1.png)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安全工程专业用1. 设计技术资料1.1矿井概况某矿地处平原、地面标高+150m,井田走向长度5km,倾斜方向长度3.3km。
井田上界以标高-165m为界,下界以标高-1020m为界,两边以断层为界,井田内煤层赋存稳定,井田可采储量约1.08亿吨。
根据开采条件,煤炭供求状况及“规程”规定,确定此矿为年产150万吨的大型矿井,服务年限为72年。
1.2 矿井开采技术条件井田内有两个开采煤层,为k1、k2,在井田范围内,煤层赋存稳定,煤层15°,各煤层厚度、间距及顶底板岩性参见综合柱状图。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6.6m3/T,煤层有自然发火危险,发火期为16-18个月,煤尘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36%。
根据开拓开采设计确定。
采用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见图1、图2、),第一水平标高-380m,倾斜长为825×2m,服务年限为27年,因走向较短,两翼各布置一个采区。
每个采区上山部分和下山部分各分为五个区段回采。
每采区各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和一个高档普采工作面,工作面长度150m,区段平巷及区段煤柱15m,综采工作面产量为在k1煤层时为1620吨/日,在k2煤层时1935吨/日,日进6刀,截深0.6m,高档普采工作面产量为k1煤层时为1080吨/日,k2煤层时1290吨/日,日进4刀,截深0.6m,东翼还另布置一备用的高档普采工作面,综采工作面装备的部分机电设备如表2所示,采区巷道采用集中联合布置(图1、图2)。
采区轨道上山均布置在k2煤层的底板稳定细砂石中,区段回风平巷与运输上山,区段运输平巷与轨道上山采用石门连接,为了保证生产正常接替,前期东西两翼各安排两个独立通风的煤层平巷掘进头,后期东西两翼各安排两个独立通风的煤层平巷掘进头和一个岩石下山掘进头。
东西两翼各有一个绞车房、变电所、火药库,亦需独立通风。
井为箕斗井提煤用,井为罐笼井升降人员、材料、矸石,也作为进风井用,并设有梯子间。
西科大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西科大矿井通风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899ec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c.png)
西科大矿井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掌握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矿井通风方式、通风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3. 学生能够了解矿井通风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掌握矿井通风安全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矿井通风原理,分析并解决实际矿井通风问题。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矿井通风方案,并进行评估。
3. 学生能够运用矿井通风设备,进行矿井通风系统的搭建与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矿井通风课程,培养对矿山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增强安全意识。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矿井通风在保障矿工生命安全、提高矿山生产效率方面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念。
3.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矿井通风专业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结合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矿山基础知识,但对矿井通风的了解尚浅。
教学要求: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例分析、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矿井通风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矿井通风基本原理:包括风流运动规律、通风阻力计算、通风动力分析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矿井通风系统及其设备:介绍矿井通风系统的分类、通风方式、通风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矿井通风设计与优化:讲解矿井通风设计原则、方法,通风网络分析,通风系统优化,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包括矿井通风安全标准、通风安全监测与控制、矿井通风事故案例分析,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矿井通风实验,如通风阻力测定、通风设备性能测试等,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86bfb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f.png)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掌握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 了解矿井通风方式及通风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通风计算的基本方法;3. 掌握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相关规定,了解矿井通风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矿井通风系统的优缺点,提出合理的通风改进方案;2. 能够运用矿井通风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通风参数计算;3. 能够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制定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矿井通风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矿井通风技术的研究兴趣;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矿井通风在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促进煤矿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矿井通风技术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水平。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煤矿相关知识,但矿井通风方面知识较为薄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提高矿井通风安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矿井通风基本原理- 通风方式与通风动力- 矿井空气成分及气候条件- 矿井通风阻力与风量计算2. 矿井通风系统及其设备- 主通风机及其附属设备- 矿井通风网络与调节设施- 通风设备的选择与维护3.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制度- 矿井通风安全监测与控制- 矿井通风事故案例分析4. 实践教学环节- 矿井通风系统认识实习- 矿井通风参数测定与计算- 矿井通风安全评价与改进方案设计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矿井通风基本原理第二周:矿井通风系统及其设备第三周: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第四周:实践教学环节(含现场实习与课堂汇报)教材章节关联:《矿井通风与安全》第一章:矿井通风基本原理《矿井通风与安全》第二章:矿井通风系统及其设备《矿井通风与安全》第三章: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矿井通风与安全》实践环节:矿井通风实践操作与评价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矿井通风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矿井通风安全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c2ff5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68.png)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1. 引言矿井通风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之一,对于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旨在设计一门矿井通风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设备和管理。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矿井通风的重要性和作用;•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矿井通风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了解矿井通风管理的基本要点和技巧;•能够分析和解决矿井通风中的常见问题。
3. 课程大纲下面是本课程的大纲:3.1 矿井通风基础知识•矿井通风的定义和作用;•矿井通风的历史发展;•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2 矿井通风设备•风机和风机站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通风管道的种类和布置;•风门和挡板的使用和调节;•通风系统的附属设备。
3.3 矿井通风管理•矿井通风管理的目标和原则;•通风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通风系统的运行和维护;•通风安全管理和应急措施。
3.4 矿井通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矿井通风中的常见问题和故障;•通风系统的调试和优化;•通风系统的改造和升级;•通风系统的节能和环保措施。
4. 教学方法4.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介绍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备使用方法。
教师将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的图片、图表和案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和实地考察,学生将亲自操作通风设备,了解实际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学生将分组进行实验和观察,并撰写实验报告。
4.3 研讨讲座邀请矿业企业的专家进行讲座,介绍他们在矿井通风方面的经验和实践。
学生将有机会与专家进行交流和互动,提问并讨论相关问题。
5. 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时成绩:考核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完成作业的情况;•实验报告:对实验室实践的评估,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口头答辩;•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矿井通风知识的掌握程度。
6. 参考资料•《矿井通风原理与工程》(王瑞);•《矿井通风与安全》(韩慎明);•《矿井通风与安全管理实践指南》(张茂斌);•《矿山安全生产法规与规程》(中国矿业出版社)。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ea52fb524de518964b7d4c.png)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一设计条件及原始数据某矿井,井田走向长度3.89km,倾斜长度1.98km,单一煤层,煤层厚度2.6m,煤层倾角8°~15°,相对瓦斯涌出量10.4m3/t,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 5.6m3/min,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1.8m3/min,煤层无自燃发火和煤尘爆炸危险。
矿井设计能力60万t/a,服务年限34a,采用斜井单水平开拓方式,上山阶段划分为两个采区,服务年限18a,下山阶段划分为两个采区,服务年限16a,四个采区布置基本相同。
达到设计产量时,矿井开拓工程量已完毕。
生产采区有一个综采工作面生产,一个备用综采工作面,两个综掘工作面;准备采区有一个综掘工作面。
每个掘进工作面都采用双巷交替掘进,利用一台局部听风机进行通风,均为独立回风。
需要独立通风的硐室有中央变电所、爆破材料库(容积1080m3)、采区配电室和轨道上山绞车房各一个。
附表1 巷道规格表巷道名称支护形式断面形状断面积/m2计算长度/m 巷道区段序号1-2 进风斜巷锚杆喷浆半圆拱形14 240 2-3 运输大巷料石砌碹半圆拱形12 803-4 运输大巷料石砌碹半圆拱形12 680 4-5 运输大巷料石砌碹半圆拱形12 120 5-6 采区车场锚杆喷浆半圆拱形12 806-7 轨道上山锚杆喷浆半圆拱形10 5607-8 轨道上山锚杆喷浆半圆拱形10 808-9 轨道上山锚杆喷浆半圆拱形10 2009-10 进风顺槽工字梁棚梯形10 880 10-11 综采面支撑掩护矩形7 180 11-13 回风顺槽工字梁棚梯形10 920 13-14 运输上山锚杆喷浆半圆拱形10 380 14-15 运输上山锚杆喷浆半圆拱形10 8015-16 运输上山锚杆喷浆半圆拱形10 520 16-17 回风大巷料石砌碹半圆拱形12 120 17-18 回风大巷料石砌碹半圆拱形12 680 18-19 回风大巷料石砌碹半圆拱形12 180 19-20 回风斜巷料石砌碹半圆拱形12 240 20-21 风硐混凝土碹半圆拱形10 30注:工字钢棚梁截面高度16cm,支柱间距0.8m。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文库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f6ddb35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5.png)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文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对矿井通风安全的认识,提高学生在矿井通风和安全方面的实践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矿井通风的定义、作用、分类和基本原理;掌握矿井通风的方法、设备和应用技术;了解矿井通风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措施。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分析矿井通风问题,选择合适的通风方法和技术;能够设计简单的矿井通风系统,并进行安全性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矿井通风安全的重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及矿井通风安全的相关知识。
1.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矿井通风的定义、作用、分类和基本原理。
2.矿井通风的方法和技术:矿井通风的方法(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设备和应用技术。
3.矿井通风安全:矿井通风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措施,包括通风系统的设计和安全评估,以及通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矿井通风和安全方面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进行矿井通风实验,使学生了解通风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方法。
4.讨论法: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矿井通风技术与安全》、《矿井通风原理》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如《矿井通风设计与实践》、《矿井通风工程》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展示矿井通风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技术。
4.实验设备:准备矿井通风实验所需的设备,如通风机、风速计等,以便进行实践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第一章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
第一节概述
某矿地处平原、地面标高+150m,井田走向长度5km,倾斜方向长度3。
3km。
井田上界以标高-165m为界,下界以标高-1020m为界,两边以断层为界,井田内煤层赋存稳定,井田可采储量约 1.08亿吨。
根据开采条件,煤炭供求状况及“规程”规定,确定此矿为年产150万吨的大型矿井,服务年限为72年。
井田内有两个开采煤层,为K1、K2,在井田范围内,煤层赋存稳定,煤层倾角15°,各煤层厚度,间距及顶底板岩性参见综合柱状图。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6.6m 3/t,煤层有自然发火的危险,发火期为16~18个月,煤尘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36%。
综合柱状图
根据开拓开采设计确定。
采用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第一水平标高—380m,倾斜长为2
825 m,服务年限为27年,因走向较短,两翼各布置一个采区。
每个采区上山部分和下山部分各分为五个区段回采。
每采区各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和一个高档普采工作面,工作面长度150m,区段平巷及区段煤柱15m,综采工作面产量为在K1煤层时为1620吨/日,在K2煤层时为1935吨/日,日进6刀,截深0.6m,高档普采工作面产量为在K1煤层时为1080吨/日,在K2煤层时为1290吨/日,日进4刀,截深0.6m,东翼还另布置一个备用的高档普采工作面,综采工作面装备的部分机电设备如表1-2所示,采区巷道采用集中联合布置。
采区轨道上山均布置在K2煤层的底板稳定细砂石中,区段回风平巷与运输上山,区段运输平巷与轨道上山采用石门连接,为了保证生产正常接替,前期东西两翼各安排两个独立通风的煤层平巷掘进头,后期东西两翼各安排两个独立通风的煤层平巷掘进头和一个岩石下山掘进头。
东西两
翼各有一个绞车房、变电所、火药库,亦需独立通风。
井为箕斗井提煤用,井为罐笼井升降人员、材料、矸石,也作为进风井用,并设有梯子间。
部分巷道名称、长度、支护形式,断面几何特征参数列入表1-1
表1-1
编号井巷名称支护形式断面(m2)周长(m)
1 副井井筒混凝土35.8 21.90
2 井底车场及主石门锚喷14.2 10.4
3 井底运输大巷锚喷12.8 13.6
4 采区下部车场锚喷12.8 13.6
5 轨道上山锚喷10.1 12.0
6 运输机上山锚喷9.6 11.8
7 综采区段进风平巷U型支架9.6 12.9
8 综采区段回风平巷U型支架9.6 12.9
9 液压支架工作面7.80 11.95
10 高档普采工作面区段进风平巷钢轨支架9.6 12.9
11 高档普采面区段回风平巷钢轨支架9.6 12.9
12 高档普采面液压支柱9.4 11.0
13 高档普采备用进风平巷钢轨支架9.6 12.0
14 区段平石门锚喷10.28 12.4
15 采区回风石门锚喷10.08 12.4
16 风井混凝土12.8 13.6
17 总回风平巷锚喷9.62 11.70
18 风峒混凝土
井内的气象参数按表1-3所列的平均值选取,除综采工作面采用4-6制工作制外,其它均采用3-8制工作。
综采工作面部分机电设备一览表
表1-2
序号地点机械设备名称容量(千瓦)
1 工作面MLS3-170双滚筒采煤机170
2 工作面SGW-250型溜子125×2
3 下顺槽S2Q-75型转载机75
4 下顺槽SD-160运输机150
5 工作面KBY-62矿用支架防爆重光灯0.062×10
空气平均密度一览表
表1-3
季节地点进风井筒(kg/m3)出风井筒(kg/m3)
冬 1.24 1.20
夏 1.20 1.24 井下同时作业的最多人数为700人,综采工作面同时作业最多人数40人,高档普采工作面同时作业最多人数60人。
第二节矿井通风系统
一、矿井通风方式
根据前述矿井的地质概况,开拓方式及开采方法,提出本矿井前25年
左右的矿井通风系统方案为:中央边界式、两翼对角式和分区对角式。
表
2-1为三者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表2-1
通风方式图示适用条件及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