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佳配何易_兼谈董小宛的结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才子佳人佳配何易
———兼谈董小宛的结局
王栋林
(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冒襄与董小宛的真挚、凄婉的爱情,历来为大家所称道和向往。

但是,他们的结合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经历
了众多的考验和磨难。

冒辟疆正是眼看着佳人在自己面前的逝去,自己无法挽救而愧疚自责,回忆曾经的点点滴滴,才写
下了名垂千古的悼念作品《影梅庵忆语》。

关键词:
冒襄;董小宛;结合;不易;结局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2-0165-02
①方孝标《冒辟疆六十寿言》冒襄辑《同人集》卷十二②余怀《板桥杂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13-14页.③冒襄《影梅庵忆语》杜辑《朴巢文选》卷一④颜光祚《董如君诗》冒襄辑《同人集》卷六《影梅庵题咏》⑤吴伟业《题董姬宛君小像八绝句》其六冒襄辑《同人集》卷六《影梅庵题咏》
收稿日期:2010-02-27作者简介:王栋林(1982-),男,江苏南通人,从事明清诗词及历代遗民诗文词承继关系研究。

“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与董小宛的真挚、凄婉的爱
情,为后世的创作留下的宝贵的财富,无论在民间故事还是在文人的诗文中都可以见到。

因为他们的结合见证了明亡清兴那段惨痛的历史,见证了人事的变迁。

而后来“红学”索隐派的大力发掘也让这段佳话名噪一时。

明代嘉靖以后,个体工商业的发展和贸易的频繁带来了经济的繁荣,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奢侈享乐之风日益盛行,士人们更是倾向于任性率意的人生态度。

士人们出入青楼风月场所的风流韵事,日益被追捧为佳话而倍受传扬。

冒辟疆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历来为大家所津津乐道,并且与钱谦益柳如是、侯方域李香君、龚鼎孳顾媚等人的爱情故事一起被称为文坛佳话,广泛流传于民间故事当中,以及文人的口耳相传之中,深深地烙印在晚明文史之中。

当时社会狎妓交游风气如此,冒辟疆当然也不可能例外。

冒辟疆出身名门,世代官宦清贵,又喜爱结交出手阔绰,相貌又特别出众,风度翩翩,方孝标评为“我初遇君扬子桥,
君颜少好云霞标”。


十里秦淮,本来就是风流之地。

余怀《板桥杂记》记载:“旧院与贡院遥对,仅隔一河,原为才子佳人而设。

逢秋风桂子之年,四方应试者毕集,结驷连骑,选色征
歌……此平康之盛事,
乃文战之外篇。

”②
冒辟疆于1639年初夏赴南京乡试,“应试白门,晤密之,云:‘秦淮佳丽。

近有双成,年甚绮,才色为一时之冠。

’余访之,则以厌薄纷华,挈家去
金阊矣.嗣下第,浪游吴门,屡访之半塘,时逗留洞庭不返.”③
下第之后游历苏州,多次去半塘访小宛,却不料小宛去了洞庭湖游玩。

要回如皋的时候,才得以与醉美人小宛见得一面,从此就与佳人董小宛结下了不解之缘。

董小宛天生丽质,多才多艺,性格刚毅,是“秦淮八艳”之一。

古吴颜光祚《董如君诗》“南国有佳人,耿介怀好逑。

冶容妙无方,流韵清且柔。

置身偶失所,流涕倡家楼。

……我愁抑何极,寝兴徒反侧。

千里远相知,离居限南北。

……
结言在终朝,矢愿同比翼。

”④
与冒辟疆两人堪为知音,在琴棋书画方面尤其是昆曲上有共同语言,为此,冒辟疆还多
次去登门请教,却因小宛喜爱郊游而不得遂心愿。

在冒襄、董小宛的爱情之中,董小宛一直处于主动追求状态,向往自由、真情,并矢志相从于冒襄。

这当然也有对现实因素的压力考虑,首先,他父亲欠下大量债务,债主天天上门催讨,烦不胜烦,需要找一个有钱,自己又看得上的有理想、多情有责任感文人作为理想归宿。

其次,晚明当时社会采
秀女风气盛行,太监曹化淳、
当朝国丈周奎、田弘遇多次到苏州物色佳丽,陈圆圆、董小宛等都在名单之内,董小宛受惊吓而病倒,想尽快摆脱乐籍嫁人,回归安定自由、无羁无束的生活。

再次,身边的好友个个都有了好的归宿,柳如是
嫁钱谦益、
李香君嫁侯方域、顾媚嫁龚鼎孳等等,不甘居人下的董小宛自然也要找一个旗鼓相当的文化精英作为理想的对象。

董小宛曾为《后汉书》中陈蕃、范滂、郭泰、李膺等清流党人的正义行动叫好连篇,为之鸣不平。

联系到当时东林、复社等清议士人的悲惨遭遇,其实是在给予同情,对明末腐败黑暗政治给予抨击。

此时冒襄与阉党余孽阮大铖坚决的义举,赢得了董小宛的仰慕与倾心。

吴伟业诗:“念家山破定风波,郎按新词妾唱歌。

恨杀南朝阮司马,累
侬夫婿病愁多。

”⑤
就介绍了当时冒襄看演《燕子笺》时,董小宛对奸党的态度。

W e n X u e Y a n J i u ☆文学研究☆
165
Theory Research 学论

★★★★
1642年,冒襄去苏州,访三年未得见面且正卧病在床的董小宛,别离时小宛一路送至镇江金山,依依不舍。

并发出“委此身如江水东下,断不复返吴门”的誓愿。

而冒辟疆以父亲处于危疆,家事无人照料,并且科考在即来推辞。

饶有趣味的是,古人相当地迷信,以掷巧来决定两人的姻缘,冒襄在诗中回忆道“三十六宫都是春,美人深拜问良姻。

斩新一掷成抛散,绝色全身有鬼神。

鹃梦夜残空宛转,药房春杳忆横陈。

天荒地老歌长恨,好谶应为再世因。

”①同时约定夏天应试一起去金陵,并在时候,看登第与否在决定是否迎娶。

董小宛才回去,等待冒辟疆的消息。

在这期间,董小宛还让父亲来如皋催促。

而冒辟疆却并没有履行约定,独自一个人去了金陵应试。

却不料,倔强的董小宛却孤身一人,仅带一名老仆妇就从苏州赶过来了,途中为了躲避盗贼袭扰而躲进了芦苇丛中,船舵也坏了无法前行,三天无法生炊烟做饭,最后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冒辟疆在桃叶渡的寓所,与冒辟疆相会。

却在此时,冒起宗从襄樊被调回,决意不赴宝庆之任,回如皋。

冒辟疆听得这个好消息,也顾不上董小宛了,一路追随着父亲的船只到了銮江,和父亲见面,并留在銮江等科试消息。

董小宛一路追随之銮江,在水路燕子矶途中遇大风,差点遇难。

命运弄人,这一次冒辟疆又仅中副车下第,心神不宁,无暇为董小宛解决欠债和脱乐籍的问题,坚决让小宛回苏州。

倔强的小宛回去之后,决意不脱掉与冒襄相见时所穿的衣服,并发出如果冒襄不去迎娶她的话,她宁愿冻死的誓愿。

冒辟疆被她的坚贞感动,却无能为力。

曾有一个姓刘的刺史去调停,却无结果解决不了董小宛的问题。

最后,在她自己的努力与主动追求之下,并在礼部侍郎钱谦益的帮助之下,终于摆脱乐籍,偿还完债务,化解万难,嫁给了才子冒辟疆,这才铸就了一个千古佳话。

而与之相比之下,男主人公冒辟疆却处处犹豫不决、瞻前顾后,性格内敛自我,并一直以科场为虑,为父亲的安危奔波,却对此并不太上心。

后来在经历了曾有婚约的陈圆圆被掳的悲剧之后,悔恨交加。

同时被董小宛执着的追求深深打动了,一些为正常迎娶小宛的繁琐的手续和问题又被钱谦益轻而易举地解决,这才下定决心迎娶董小宛。

婚后二人琴棋书画,和谐幸福,纪映钟评道“女伴懒邀双陆具,研山频仿十三行。

闭门夫婿兼师友,深翠堂中仔细商”。

②董小宛在冒家的短短九年中,洗尽铅华,机智仁爱、忍辱负重,不光赢得了全家大小的敬重与爱戴,而且帮助冒襄评选唐诗、稽查抄写,自编《奁艳》。

成为冒襄的知心爱人、红粉知己,又是他的得力助手、左膀右臂,让冒襄一刻都离不开她。

其间又是兵荒马乱,多次跟随冒襄逃难,“婴忧浙水滨,遘患长江路。

输力竭忠贞,陨身委朝露”。

③历尽苦辛,看透人生、生死,思想通达,“攘攘干戈簇羽鳞,萧然孓影独逡巡。

竟通权变称知己,熟识安危似古人”。

④在逃难盐官期间,曾对冒襄感慨道:“但人生身当此境,奇惨异险,动静备历,苟非金石,鲜不销亡!异日幸生还,当与君敝屣万有,逍遥物外,慎毋忘此际此语!”可谓是说到了冒襄的心里去了。

不幸的是小宛因担惊受怕、旅途劳顿而患下不治之症,“卒于马鞍山遇大兵,杀掠奇惨,天幸得一小舟,八口飞渡,骨肉得全,而姬之惊悸瘁,至矣尽矣!”⑤从避难盐官到千方百计回到泰州,冒襄从冬天到春天大病了五个月,痢疟反复发作,寒热相攻,全靠董小宛悉心照料,“左右刀圭护药王,破窗飘瓦夜凄凉。

身非金石安能固,气贯参苓莫不香。

星魇蜡沉藤枕畔,宝奁蛛网瓦炉旁。

三年善病东阳瘦,谁复寒温慰象床”。

⑥于1651年正月初二于水绘园与世长辞,同年闰二月十五日葬于如皋城南龙游河畔影梅庵旁,墓庐今天仍可见。

“清初三大史学疑案”之一,就是关于董小宛的结局问题。

近年来,关于董小宛结局的讨论甚热,说法纷纭。

议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对吴伟业《题董姬宛君小像八绝句》其七、其八的理解上。

其七“乱梳云髻下妆楼,尽室仓皇过渡头。

钿盒金钗浑抛却,高家兵马在扬州。

”⑦故事发生的背景,冒襄在《影梅庵忆语》中已有交代,“甲申三月十九日之变,余邑清和望后,始闻的耗。

邑之司命者甚懦,豺虎狰狞踞城内,声言焚劫,郡中又有兴平兵四溃之警。

同里绅衿大户,一时鸟兽骇散,咸去江南。

”那最后一句就不难解释,冒襄一家仓皇渡江的原因是因为怕高杰的兵马以及土匪乱民的抢劫,轻身出逃,小宛无暇也无心来化妆,从这里我们看不出有董小宛被高杰兵众掳掠的迹象,况且后来1645年董小宛还与冒襄一起避难盐官。

其八“江村细雨碧桃村,寒食东风杜宇魂。

欲吊雪涛怜梦断,墓门深更阻侯门。

”寒食上巳前后,桃红柳绿,本就是郊游踏青、祭扫故人的时节。

杜鹃乱啼声哀,使得诗人不由地想起去凭吊才女董小宛。

冒襄一生交际广泛,在那被花木深掩的墓门之处,祭吊小宛的人数无疑是如此地众多。

且冒家屡世清贵官宦,先世是成吉思汗后裔,邓汉仪《庚子暮春祝巢民先生苏夫人五十双寿》中就说“莪莪王侯宅,今半鸣鸺。

赫赫貂蝉客,穷漠缠巨忧。

”⑧冒家可称“侯门”无疑。

这里,我们仍然看不出董小宛有被强掳入深宫的任何痕迹。

也有人据水绘园中两幅书之一的“冰丝新扬藕罗裳,一曲开筵一举觞。

曾唱阳关洒离泪,苏州寂寞当还乡”。

(落款为“巢民冒襄年开九秩书”未收入诗文集中)推测说冒襄90岁时,董小宛还活着,这种说法纯粹是无稽之谈。

这首诗是冒襄回忆1642年于苏州半塘访董小宛时,小宛留别冒襄时的一颦一笑,以及送别自己时的依依不舍,坚持欲与自己同行,而自己却以各种理由推却,让寂寞的她回苏州半塘,诗中充满着对董小宛的深切怀念和无比的愧疚之情。

婚后的小宛处处深明大义,事事为冒襄作想,时时刻刻为他付出。

正是因为两人结合过程的坎坷不易,且在逃难途中和自己生病的时候董小宛对自己始终忠贞、不离不弃。

董小宛的离去让冒襄这个内敛的才子怀着一丝歉意和愧疚,对自己几次于危难之际欲舍弃小宛的往事深深自责。

尤其是看到年纪轻轻的绝代佳人在自己面前渐渐逝去的时候,才知道要去挽回。

回忆九年中的点点滴滴,每一件都是耐人回味。

因此,才有了《影梅庵忆语》、《亡姬董小宛哀辞》等一系列毫无遮拦、坦率真诚直接的悼亡之作的诞生。

(责任编辑/许广东)
①冒襄《忆壬午春,亡姬坚欲归余,时五木在几,祷神后,一掷得全六,即用全六诗为首句》《巢民诗集》卷五
②纪映钟《读辟疆影梅庵忆语,为赋五诗》冒襄辑《同人集》卷六《影梅庵题咏》
③颜光祚《董如君诗》冒襄辑《同人集》卷六
④徐泰时《春日题跋辟疆年盟兄哀董少君十纪》冒襄辑《同人集》卷六《影梅庵题咏》
⑤冒襄《影梅庵忆语》杜辑《朴巢文选》卷一
⑥徐泰时《春日题跋辟疆年盟兄哀董少君十纪》冒襄辑《同人集》卷六《影梅庵题咏》
⑦吴伟业《题董姬宛君小像八绝句》冒襄辑《同人集》卷六《影梅庵题咏》
⑧邓汉仪《庚子暮春祝巢民先生苏夫人五十双寿》冒襄辑《同人集》卷十二
1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