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才子佳人
古代才子佳人题诗成婚的故事
![古代才子佳人题诗成婚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17a3c0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3.png)
古代才子佳人题诗成婚的故事
在古代,有许多才子佳人以题诗的方式结成良缘,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李白和宗氏、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李白在墙上题诗,宗氏看到后非常喜欢,于是花费千金买下墙壁。
李白知道后非常感动,请杜甫和高适做媒,与宗氏结为连理。
二人爱好相近,情投意合,感情一直很好。
司马相如在富商卓家的宴席上,挥笔写下了一首《凤求凰》,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躲在帘子背后的卓文君听后心花怒放,不久后二人便私奔了。
一首诗“拐”到了一个大才女媳妇,司马相如这件事办得非常漂亮。
这些故事都展现了古代才子的才华和风流,以及佳人的聪慧和深情。
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成为文学和历史上的经典,被人们传颂至今。
元曲杂剧中的才子佳人形象及其社会背景
![元曲杂剧中的才子佳人形象及其社会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7bc3186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2.png)
元曲杂剧中的才子佳人形象及其社会背景引言元曲杂剧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才子佳人是元曲杂剧中常见的角色形象,通过这一角色形象,可以深入了解元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元曲杂剧中才子佳人形象的特点及其所反映的社会背景。
才子佳人形象的特点才子佳人是指在元曲杂剧中,具有非凡才华和美丽姿色的男女角色。
他们通常拥有卓越的文学才华,懂得诗词歌赋,并常常身怀绝技。
同时,他们也具备高尚的品德,善良、勇敢、坚定。
这样的形象让观众们为之倾倒,令人心生敬慕。
1. 卓越的文学才华在元曲杂剧中,才子佳人往往是文学天才。
他们熟谙经史子集,对儒家、佛教、道教等各种学说有着深入的研究。
他们作为文人,能够随口吟诗作赋,擅长写词作曲,使他们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
2. 懂得诗词歌赋才子佳人不仅拥有卓越的文学才华,还懂得诗词歌赋。
他们能够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使得剧情更加富有情感张力。
他们的才华吸引着众多仰慕者,同时也让观众们对他们的才能感到惊叹。
3. 身怀绝技才子佳人不仅在文学领域有卓越的才华,还在其他领域展现出非凡的能力。
他们通常有着出色的武术或音乐才能,能够驾驭枪械或武器,使得他们在戏剧舞台上更加出挑。
4. 高尚的品德才子佳人不仅在学术和艺术上有出色的表现,还在品德方面令人称道。
他们通常秉持着崇高的道德标准,忠诚、正直、乐善好施,并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
这些高尚的品质使得他们成为人们敬仰的榜样。
才子佳人形象的社会背景才子佳人的形象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通过对才子佳人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元代社会的诸多特点和文化面貌。
1. 士人文化的推崇元代是中国历史上士人文化兴盛的时期,士人在社会地位上逐渐崇高,才子佳人的形象就承载了这种文化的表达。
元代社会重视文学才华和人文素养,士人被视为社会的精英,他们的言行举止受到高度重视。
才子佳人形象的造型,体现了这种崇尚文化的社会氛围。
2. 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在元代社会,文人雅士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
才子佳人的意思是什么如何造句
![才子佳人的意思是什么如何造句](https://img.taocdn.com/s3/m/dd6fe3e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d.png)
才子佳人的意思是什么如何造句才子佳人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用才子佳人来造句?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才子佳人的意思,欣赏和精选造句,供大家阅览!才子佳人的意思才子佳人(cái zǐ jiā rén),汉语成语。
才子:有才气的男人;佳人:容貌美丽的女子。
泛指有才貌的青年男女。
【出处】唐·李隐《潇湘录·呼延冀》:“妾既与君匹偶,诸邻皆谓之才子佳人。
”宋·晁补之《鹧鸪天》词:“夕阳荒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示例】曹禺《北京人》第一幕:“一个画画,一个题字,真是~,天生的一对。
才子佳人造句欣赏1、他们夫妇俩是名副其实的才子佳人。
2、那些武侠小说,大都不能脱出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俗套。
3、当今社会上,有不少青年人把才子佳人当作理想的婚姻模式,这未免有些偏狭。
4、对于才子佳人戏,也不要一概加以否定。
5、新郎、新娘,堪称才子佳人,珠联璧合。
6、鸳鸯蝴蝶派小说多描写才子佳人、郎才女貌的故事,内容大体雷同。
7、他们俩人的结合,被影坛誉为才子佳人式的婚姻。
才子佳人造句精选1.主人公对爱情的选择象征着其政治理想的归属,英雄美人“打败”了才子佳人。
2.炮竹声声迎亲朋邻里,张灯结彩看鸳鸯比翼,才子佳人配天地吉时,红梅吐芳庆喜成连理,红酒烟花闹洞房喜事,和和美美祝举案齐眉。
大喜的日子,祝福二位新人幸福美满,平安快乐。
3.中国古代婚爱文学大体形成了英雄美人才子佳人浪子荡妇男女知音这几个婚爱理想模式,它们的生成与演变构成了中国古代婚爱文学的发展史。
4.这些书就是一套子,左不过是些才子佳人,最没趣儿.5.连理枝头喜鹊闹,才子佳人喜成家。
举案齐眉比翼飞,笑对共饮莲花酒。
百年共枕鸳鸯恋,堂前开满合欢花。
两情相悦恩爱浓,甜蜜幸福到永久。
6.伟大的祖国有着大好河山,有着才子佳人,有着举世瞩目的科技文化。
国庆到了,大家共同祝愿祖国母亲蒸蒸日上繁荣富强,神州和谐万世康盛!7.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
举例中国古代才子佳人的故事
![举例中国古代才子佳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88c2c9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3.png)
举例中国古代才子佳人的故事
1. 李白与杨贵妃:李白是唐代的一位伟大诗人,而杨贵妃则是唐玄宗的宠妃。
他们之间相互倾慕,杨贵妃也常鼓励李白发表他的作品。
这段爱情故事在中国文学中广为传颂,被视为才子佳人的典范。
2. 柳永与王十三娘:柳永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词人,而王十三娘则是柳永笔下的虚构女子。
在《雨霖铃》一词中,柳永描绘了自己与王十三娘之间纯洁而苦涩的爱情。
这首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使得柳永和王十三娘成为了才子佳人的代表。
3. 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传说故事,被誉为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故事中,才子梁山伯与佳人祝英台相爱,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在一起。
他们最终因缘巧合而相会,但却以悲剧收场,成为了一段永垂不朽的爱情故事。
4. 秦淮八艳:秦淮八艳是指明代时期,江苏南京城内一条名叫秦淮河附近的八位美女,她们都以才艺横溢、聪明伶俐、博学多才而闻名一时。
这八位佳人分别是:李香君、陈圆圆、陶宛宛、冷红妆、刘兰芝、钟玉、阎王妃和郑纨。
她们与当时的文人雅士交往,留下了许多美丽的爱情传说。
一句话赞中国古代四大才女的诗句
![一句话赞中国古代四大才女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f38040f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0.png)
一句话赞中国古代四大才女的诗句
【原创版】
目录
1.介绍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2.阐述四大才女的才华和成就
3.提供一句赞美四大才女的诗句
正文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是指卓文君、蔡文姬、上官婉儿和王昭君,她们各自有着非凡的才华和成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传奇女性。
卓文君,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邛崃)人,是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妻子。
她美貌聪慧,诗才横溢,尤善琴棋书画。
她的代表作《白头吟》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坚贞,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佳作。
蔡文姬,东汉末年著名女诗人,才情出众,博学多才。
她在故事《胡笳十八拍》中展示了她坚定的爱国情操和深厚的文化修养。
她的诗作《悲愤诗》等,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战乱的悲悯,堪称女中英豪。
上官婉儿,唐代女诗人、政治家,她的才华横溢,擅长诗文,有“才子佳人”的美誉。
她曾参与编纂《新唐书》,并在政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她的诗作以《彩书怨》最为著名,展现了她的才情与气质。
王昭君,西汉时期美女,因出塞和亲而成为了历史上传颂千古的美女。
她的才情与美貌并重,擅长琴棋书画,尤善琵琶。
她的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一位才子曾用这样一句诗来赞美四大才女:“文姬才子传佳话,卓氏佳人留千古。
第1页共1页。
论我国古代才子佳人小说
![论我国古代才子佳人小说](https://img.taocdn.com/s3/m/b4f8f0cc89eb172ded63b7d8.png)
论我国古代才子佳人小说【摘要】中国古代才子佳人小说是中国文学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产生较早,有一定成绩。
但是,才子佳人小说在中国与世界的广泛文化而言,其影响远远不够。
才子佳人的结合,是每个人对爱情的美好祝愿。
各朝代有自己的特点,在前朝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发展,在清朝达到鼎盛。
此类小说主要表现出青年男女在封建统治下的婚恋观,以及在传统伦理道德下,人们在爱情与现实中的艰难选择。
【关键词】才子;佳人;爱情才子佳人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李隐的《潇湘录·呼延冀》“妾既与君匹配, 诸邻皆谓之才子佳人”, 才子, 是富于文才的男子; 佳人, 是容貌美丽的女人, 才子佳人的婚恋组合是传统中国文人心目中理想的爱情模式。
才子佳人小说是世情小说的一个分支, 是世情小说发展到相当阶段孕育出的一个皮色亮丽的果子。
世情小说作为小说的一大主流, 在小说发展的初始阶段就已经出现了。
在出现较早的两部小说集《搜神记》和《世说新语》中, 都有些爱情婚姻故事。
《搜神记》中有《紫玉韩重》、《卢充幽婚》、《董永》等。
这些故事大都是一些充满神秘的人神相恋的故事,缺乏人间气息。
《世说新语》中多是一些家庭故事, 像《许允妻新婚对答》、《谢安妒妇》等。
这些故事虽有诗意, 却过于简略。
而且, 对于主人公之间的相互感情没有作过多揭示。
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 到了唐代, 小说已独立成长起来, 不再是漫然即兴的片断, 每个传奇都是完整的统一体。
唐代又是个开放的时代, 思想上兼容并包。
李氏皇族出于夷蛮, 没有那么多严苛的伦理束缚。
爱情传奇是唐传奇中较为优秀的一部分。
早期爱情传奇仍有些神怪色彩, 《离魂记》中倩女居然魂与身分, 随情人远走他乡; 《柳毅传》中柳毅竟然与龙女结下姻缘。
这里缭绕着的是志怪的余烟, 及至《莺莺传》、《无双传》、《柳氏传》、《霍小玉传》等出现, 风格大为改观, 人间炊烟代替了天上香火, 爱情不再只是天上有。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唐人元稹的《莺莺传》。
才子佳人成语中的才情与美貌
![才子佳人成语中的才情与美貌](https://img.taocdn.com/s3/m/9445482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f.png)
才子佳人成语中的才情与美貌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通过独特的词汇组合,把丰富的意义凝练成简单有力的表达方式。
而其中的一类成语——才子佳人,深受人们的喜爱和称道。
才子佳人成语中蕴含着才情与美貌两个方面的特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才子佳人成语的来源和内涵入手,探讨才子佳人中的才情和美貌在古代文化中的意义。
首先,才子佳人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作品的描写,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以及《西游记》中的唐僧与白骨精等。
这些成语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将才子的才情和佳人的美貌进行了生动的刻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才子佳人成语的出现源于当时的社会背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形象例如是对封建社会充满激情和悲哀的描绘,而唐僧与白骨精的故事则是对佛教教义和封建礼教的讽刺。
这些成语植根于古代文化的脉络之中,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对情感与人性的深度探讨。
其次,才子佳人成语中的才情体现了古代文化中的人才追求和知识崇尚。
在中国古代,社会对文人墨客有着特殊的敬重和推崇。
才子佳人成语将才情与智慧紧密结合,赞美了才子的文采和才华。
无论是贾宝玉的诗词才情,还是唐僧的博学之才,这些成语都传达了对才子才情的崇敬和向往。
古代的文人墨客,凭借丰富的才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在社会中享有崇高地位。
才子佳人成语中的才情,体现了古代社会对才华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对人才的崇尚之情。
同时,才子佳人成语中的美貌也彰显了古代文化中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佳人的美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被视为无上的荣耀和魅力。
才子佳人成语通过描绘佳人的美丽和娇媚,赞美了女性的美貌和魅力。
林黛玉的艳丽和白骨精的妩媚,体现了社会对女性容貌的赞美和追求。
佳人的美貌不仅是外表的美丽,更是内心的灵动和情感的丰富。
才子佳人成语中的美貌,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美的追求和崇拜之情。
综上所述,才子佳人成语中的才情与美貌在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这些成语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描述,赞美了才子的才情和佳人的美貌。
论古代才子佳人小说佳人形象分析
![论古代才子佳人小说佳人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5a01e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a.png)
论古代才子佳人小说佳人形象分析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出现了一类以描写男女婚恋为主的爱情小说,其内容大多是才子佳人的爱情佳话,这类小说结构清晰,内容也多无变化,但是也成为中国小说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女主人公的形象上具有其普遍的特征,如勇敢忠贞富有才情等,这些形象特征鲜明突出,反映了作者内心的诉求,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在这类作品中,佳人的形象也具有特定的因素,他们是才德兼备,美貌无双的佳人,也是忠贞的烈女,勇敢而又机警,成为影响故事发展的主要力量。
虽然这类人物形象同时具有一些落后的意义,对封建礼教敢于反抗却不彻底,但是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标签:才子佳人小说;佳人形象;进步意义;消极意义中国小说发展过程中颂男女爱情婚姻的作品众多,这类作品以小说得形式发展到高峰则是在明清时期,并被后人定义为才子佳人小说.才子佳人小说虽然保守诟病,但是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成为中国小说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类.在这样的模式下的作品中,虽然会有千人一面的创造力上面的不足,但是也正因此形成了一种“佳人模式”,无论是其形象特征还是文学意义,都极为重大。
(一)佳人形象概括1、才华出众,学识过人。
在才子佳人小说中出现了众多才女形象。
在才子佳人小说中,作者赋予女子极高的才能与天赋,提高他们的地位,歌颂他们的才情,使得佳人的形象大大的超越了传统女子形象,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
白红玉代父暗赋《菊花诗》,比例三位父辈翰林。
《宛如约》中赵如子女扮男装,题诗司空学士花园,惊退一帮秀才。
他们不再作为“第二性”而存在,其地位甚至要高于男子,拥有与才子们相互倾慕的资本,表达了作者一种美好诉求。
2、千秋绝色,倾国倾城。
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是理想的化身。
作者集诸多美好的形象于一身,塑造出光鲜亮丽的绝世美人。
如《玉娇梨》里的白红玉“生得姿色非常,真是眉如春柳,眼湛秋波,更兼性情聰慧,……有百分姿色,自有百分聪明。
”卢梦梨“生得唇红齿白,目秀眉清” 《玉支矶》管彤秀“美如春花,皎同秋月,慧如娇鸟,烂比明珠” ……这些女子面容姣好,体态美丽,过人的容貌是他们成为佳人的必备条件,也是他们可以与才子们喜结连理的重要条件。
古代文学中的才子佳人
![古代文学中的才子佳人](https://img.taocdn.com/s3/m/7d24ff5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2.png)
古代文学中的才子佳人才子佳人,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一种形象。
才子佳人指的是才情出众的男子与美丽聪慧的女子之间的情感纠葛。
这种情感纠葛不仅是爱情的表达,更是对于才子和佳人各自才华的赞美和呈现。
才子佳人这一主题在古代文学中被广泛描绘,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和审美追求。
古代文学中的才子佳人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也是才子佳人这一主题最为繁荣的时期。
唐代的才子佳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才子的才华和情感表达,二是佳人的美貌和聪慧。
在唐代文学中,才子的才华常常通过诗歌表达。
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才子对于故乡的思念和对兄弟的关怀之情。
才子的才华不仅在于言辞之间的准确表达,更在于对于情感的细腻描绘。
这种才子的情感表达常常令佳人为之动容。
而佳人在古代文学中的形象也是多种多样的。
她们有的是宫廷中的美女,有的是民间的女子,有的是才子的妻子,有的是才子的知己。
她们的美貌和聪慧成为了才子们赞美和吟咏的对象。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中的佳人形象是才子心中的追求和憧憬,她们的美丽和聪慧成为了才子创作的灵感源泉。
除了唐代,宋代文学中的才子佳人也是一种常见的形象。
宋代的才子佳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才子的学识和才华,二是佳人的柔情和智慧。
宋代文学中的才子佳人往往以词为表达方式。
词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文体,适合表达才子佳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这首词以豪放的语言表达了才子的豪情和对佳人的热爱之情。
才子的学识和才华在词中得以展现,佳人的美丽和聪慧在才子的笔下得以呈现。
才子佳人型民间故事
![才子佳人型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61bf4c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d.png)
才子佳人型民间故事篇一:才子佳人型民间故事源自中国古代,描述了一对才情出众的男子和美丽聪慧的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类故事往往以男主角的才华和女主角的美貌为主题,描绘了他们之间的相遇、相知、相恋以及最终的结合。
在一个古老的村庄,有一位年轻的才子名叫李白,他聪明机智,才情出众,天赋异禀。
他喜欢游山玩水,写诗作画,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村中的人们都称他为“才子”。
与李白相邻村庄的一个家族,有一位名叫王群的女子,她是村庄中最美丽动人的女子。
她聪明伶俐,勤奋好学,还擅长绘画和音乐。
她的美貌和才华赢得了众人的赞赏,大家称她为“佳人”。
一天,李白在山间漫步时,偶然听到了王群的琴声。
他被她的音乐所吸引,追寻琴声而去。
当两人相遇时,他们彼此被对方的才华和美貌所深深吸引。
李白向王群展示他的诗作和画作,而王群则为李白演奏了一曲美妙的琴曲。
从此之后,李白和王群经常在一起,分享他们的才艺和情感。
他们一起赏月、观花、共同创作,彼此鼓励和欣赏对方的才华。
他们的爱情故事渐渐传开,成为村中的佳话。
然而,命运却对他们开起了玩笑。
李白的父亲是一位穷困的农夫,无法负担得起女儿的嫁妆。
王群的家族却寻觅到了一个有财有势的门客,要将她嫁给他。
面对无法抗拒的现实,李白和王群毅然决然地决定放弃自己的爱情。
然而,他们的坚贞才情和深深的爱意感动了上天。
在他们分别的那天,突然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李白和王群感觉到了一种奇妙的力量。
彩虹指引着他们,带领他们来到了一处神秘的山洞。
在山洞里,他们遇到了一位仙子。
仙子告诉他们,他们的爱情是如此纯洁和深挚,上天为了赞美他们的真爱,特地赐予他们一段神奇的时光。
他们将被永远固定在这个时空中,共同创作诗、画、音乐,将自己的才华传承下去,成为后人们心中的传奇。
李白和王群欣然接受了这个神奇的命运。
他们在山洞中度过了余生,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歌和绘画。
他们的作品传颂至今,成为后人们心中的经典之作。
这个才子佳人型的民间故事,不仅讲述了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更弘扬了对才华和美的追求。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才女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才女](https://img.taocdn.com/s3/m/dc50233bdd88d0d232d46a6f.png)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四大美男: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
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
四大才女:卓文君,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
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四大奸臣:蔡京,秦桧,严嵩,和珅。
四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阳。
四大发明:造纸,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四大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
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四大国粹:中国武术,中国医学,中国京剧,中国书法。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才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国华夏五千多年的长河中,能够名垂史册的“才女”是寥寥无几。
而谈到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班昭)。
关于古代四大才女的人选与顺序,流行三种说法:一是蔡文姬为首,依次是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或者班昭;二是卓文君为首,依次是蔡文姬、上官婉儿、李清照;三是还是卓文君为首,依次是班昭、蔡文姬、李清照。
既然是评选才女,那就应着眼于“才气”。
传统文化意象里,说一个人有才,无非诗词歌赋(文)、琴棋书画(艺),如果考虑到班昭的情况,那就再加一个标准。
关于李清照,大致是才华最全面的一位,几乎无所不通。
宋以后历代均有学者高度评价其绝伦,如宋代王灼说她“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元代杨维祯说她“此大家氏之才之行,足以师表六宫,一时文学而光父兄者,不得并议矣”;明代杨慎说她“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子闺阁也”。
班昭的成就,凸显在治史上,曾独立完成《汉书》的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作为女性,这个成就堪为震古烁今。
另外,她也善于赋颂,有《东征赋》、《女诫》等作品传世。
蔡文姬似乎也是个热门人选,传世之作有《胡笳十八拍》以及《悲愤诗》等,宋代所刻的《淳化阁帖》收录有她的书法作品,另外,史料里还说她“通音律”,也会治史。
然说到对后世之影响深远,则不及上面两位。
卓文君那句最著名的“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且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为之一。
才子佳人形象在宋词中的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
![才子佳人形象在宋词中的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e123db8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e.png)
才子佳人形象在宋词中的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一、引言才子佳人形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一种描写方式,尤其在宋词中频繁出现。
才子指的是有着卓越才情和才华的男性,佳人则是指容貌美丽、有着出众气质和修养的女性。
这一形象在宋词中深受推崇,并体现了特定的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
二、才子佳人形象的文化意义1. 文人雅士与社会地位在古代中国社会,文人雅士具备高度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他们以创作才华著称,被视为道德典范和社会精英。
而佳人则成为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伴侣和灵感源泉。
这种才子佳人之间互动关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知识分子和女性地位及角色定位的认知。
2. 精神追求与哲学思考才子佳人形象还体现了古代中国文化中重视精神追求和哲学思考的特点。
才子通过与佳人的交流和互动,探讨人生哲学、艺术美学等问题,追求高尚的情感和心灵共鸣。
3. 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宋词中的才子佳人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并将这种观念传递给后世。
这种文化传承使得才子佳人成为中国文化中独特而重要的符号,体现了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
三、才子佳人形象的审美价值1. 容貌与气质的完美结合才子佳人形象中,佳人往往被描绘为容貌美丽、气质出众的女性。
她们不仅具备外在的华丽外表,更重要的是内在修养和精神境界。
这种完美结合使得才子佳人成为了审美追求和向往的对象。
2. 爱情与浪漫情感的体现宋词中描述了许多以才子佳人为主题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充满了浪漫情怀与激烈感情的交织。
作为一种审美形象,才子佳人体现了爱情的美好与温馨,给读者带来心灵上的共鸣和激发。
3. 文学艺术表达的独特魅力才子佳人形象在宋词中被巧妙地展示出来,通过对情感、景物、时代背景等方面的描绘,使得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种独特的文学艺术表达方式使得宋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瑰宝之一。
四、结论才子佳人形象在宋词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
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知识分子和女性地位的认知,追求高尚情感和精神追求,并传承了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审美观念。
古代才子佳人的故事
![古代才子佳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8e2737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7.png)
古代才子佳人的故事1. 汉成帝与班婕妤很早之前我有幸地读到纳兰容若的《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全篇。
就喜欢上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班婕妤,一个幽雅贤德的女子,名门闺秀。
成帝初年入宫,因美而贤,深得殊宠。
可那是君王爱恋正浓的时候,一切都是那样的理所当然,也是如此的相得益彰。
而许皇后愚钝,她是不动声色宠冠六宫的人,这样好的日子哪找去?只愿恩爱长久,如宫名长信。
可是,有一天,她来了!她带着她的妹妹合德一起来了。
飞燕和合德,这一双姐妹,是倾国的尤物,她们的到来,也是婕妤寂寞的开始。
一切,是那么地出乎意料。
所有的怜爱,宠幸,都随着飞燕入汉宫,嘎然而止。
她只是料不到,一向清高自翊,目下无尘的自己,却在孤灯映壁,房深风冷中自我遣情。
她作的《怨歌行》(亦名《团扇歌》),以团扇自比,忧切动人。
婕妤,其实不弱啊,美貌才智都有,输就输在她太拘于礼法,太归整家训,没有飞燕起舞绕御帘的轻盈,亦没有合德入浴的妖娆妩媚。
终于被深深爱着的他冷落遗忘,甚至抛弃。
当繁华过尽,天子与凡人一样躺在冰冷的墓穴时,婕妤仍在他的陵园里,守着他,孤独终老。
只是当年的两相依偎,亲密无间,缠缠绵绵的时刻再也不复存在,叹,美好的瞬间,如此的短暂!若,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
2.李隆基与杨玉环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从汉代到唐朝,从班婕妤到杨贵妃,有多少人走了又回来,来来回回躲不开的是命运的纠缠。
闲闲看过千年的花开花落,王朝兴替,借着“骊山语罢清宵半”的好时光,去找寻玉环袅袅娜娜的款款身影。
骊山的温泉宫,是李隆基最爱的地方,只是那时候,他最宠的人还不是杨贵妃。
所以,她做了他儿子寿王的妃子,他是她的长辈,亦因此有了后来的兜兜转转。
他那时候喜欢的女人是武惠妃—一个精明美貌,遗着一点祖母和姑姑影子的女人,则天之侄武攸止的女儿。
后因武惠妃重病,他决定去骊山过冬,与杨玉环偶然邂逅,稚气明朗的玉环给皇帝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后来,武惠妃死了,孤独的李隆基---已是五十六的老皇帝偷偷地爱恋起自己的儿媳。
古代文学中的才子佳人形象
![古代文学中的才子佳人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94bb4cc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1.png)
古代文学中的才子佳人形象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才子佳人形象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度吸引了无数读者。
才子佳人形象是对于人们对于美好爱情和人生追求的一种表达,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在古代文学中,才子佳人形象多种多样,既有英俊聪慧的才子,也有美丽聪慧的佳人。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古代文学中的才子佳人形象。
首先,才子佳人形象的刻画往往注重人物的内在品质和情感世界。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才子往往是聪明、才华横溢的人物。
他们有着卓越的才智和广博的学识,能够在各种场合中展现自己的才华。
他们对于文学、艺术等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能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而佳人则是美丽、聪明的女性形象。
她们通常拥有出众的容貌和温柔的性格,能够吸引才子的注意力。
才子佳人形象的刻画往往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于他们情感的描写,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其次,才子佳人形象的刻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在古代中国,男女的角色分工十分明确,男性通常负责家庭和社会的事务,而女性则以家庭为重。
才子佳人形象往往是对于这种社会角色分工的一种反映。
才子代表了男性的才华和智慧,而佳人则代表了女性的美丽和温柔。
这种形象的刻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男女角色的期待和价值观。
虽然这种角色分工在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古代文学中的才子佳人形象依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魅力。
另外,才子佳人形象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才子佳人形象往往是一种理想化的爱情形象,他们之间的爱情充满了浪漫和激情。
才子和佳人之间的对话和互动充满了诗意和情感,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
他们之间的爱情往往是纯洁而高尚的,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这种美好的爱情形象给人一种希望和憧憬,让人相信爱情的力量和美好。
最后,才子佳人形象也反映了作家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才子佳人形象往往是作家对于人生的一种思考和追求。
通过对于他们的刻画,作家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论才子佳人小说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
![论才子佳人小说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1399175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13.png)
论才子佳人小说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才子佳人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以才子与佳人为主角,描述了才子的辛劳求学和佳人的美丽聪慧,描写了他们的爱情故事和人生境遇,具有较好的艺术成就和社会影响。
整理下述内容体现才子佳人小说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
才子佳人小说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社会背景。
才子佳人小说兴起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这个时期,上层社会中士人最为多见,也是社会的中流砥柱。
古代士人拥有丰富的学识和文化修养,他们经历了繁重的读书考试之后,进入了官僚体制中,面临着政治内忧外患和人生困境。
市井小民则普遍受封建道德约束,女性地位较低,被视为嫁妆和好看的陪衬。
因此,才子佳人小说的出现,为上层士人们提供了一种发泄情感的方式,同时也为社会中底层人士戏剧性地提供了改变人生困境的可能。
第二,文人的写作需求。
才子佳人小说在古代文人的写作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古代士人致力于文学创作,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净化心灵、表达思想和情感。
才子佳人小说通过描绘才子与佳人之间的纠葛,体现了才子的聪明才智和佳人的美丽聪慧,包含了对人生苦难和现实压力的思考,满足了文人们复杂情感的表达需求。
第三,人们对于浪漫爱情的向往。
才子佳人小说描写了一种理想的爱情,其中的故事情节多是才子与佳人之间的缓慢发展和曲折旅程。
这种爱情具有浪漫和理想化的特点,使得读者们能够从中得到情感的满足。
爱情是人类普遍的主题,才子佳人小说将其描绘得唯美而又含蓄,引发了读者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才子佳人小说的出现对古代社会和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才子佳人小说受到了当时社会中上层士人的极大关注,尤其是后来的“四大才子”,即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西游记》和吴承恩的《西游记》。
这些作品流传广泛,被当时的社会广泛阅读,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其次,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才子佳人小说的出现奠定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位置,从才子佳人小说中发展出了更为现代的小说形态,如章回小说、民间小说等。
唯美而奇妙——古代辞章的才子佳人形象
![唯美而奇妙——古代辞章的才子佳人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fd1a7a7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6.png)
唯美而奇妙——古代辞章的才子佳人形象古代辞章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智慧的结晶。
在这些古代辞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才子佳人的形象,他们以其独特的气质和卓越的才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的形象既唯美又奇妙,为我们展示了古代文人的风采和情感世界。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古代辞章中才子的形象。
才子是古代文人的代名词,他们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博学多才的特点而闻名。
在古代辞章中,才子往往被描绘成风度翩翩、聪明机智的形象。
他们善于诗词歌赋,能够用华丽的辞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们的才华不仅仅体现在文学创作上,还体现在各个领域的学问上。
他们熟读经史子集,对于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才子们常常在文坛上崭露头角,成为当时的文坛翘楚,他们的作品流传至今,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与才子相对应的是佳人的形象。
佳人是古代辞章中另一个重要的角色,她们以其美丽的外貌和温柔贤淑的品质而受到赞美。
古代的佳人往往被描绘成容貌绝丽、仪态万方的形象。
她们的美丽不仅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心的美。
她们懂得如何修身养性,懂得如何待人接物,以及如何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佳人们常常被文人们赞美为“贤良淑德”,她们以自己的美丽和智慧,成为了才子们创作的灵感源泉和精神支柱。
在古代辞章中,才子和佳人之间常常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
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常常被描绘成唯美而奇妙的形象。
才子和佳人之间的爱情是一种纯粹而美好的感情,他们彼此欣赏、相互扶持,共同追求理想和梦想。
他们用诗词歌赋表达对彼此的深情厚意,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彼此的美好。
他们的爱情故事常常被后人传颂,成为了文学作品的经典之一。
才子和佳人的形象在古代辞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爱情故事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和思考。
除了才子和佳人的形象,古代辞章中还有许多其他形象值得我们关注。
比如,文人墨客常常被描绘成孤傲高远的形象,他们追求艺术的境界,以自己的创作表达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才子佳人型民间故事
![才子佳人型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5056c5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1.png)
才子佳人型民间故事篇一:在古代中国,有许多才子佳人型的民间故事流传至今。
这些故事通常描述了一个聪明才智过人的男子与美丽聪明的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浪漫和智慧的元素。
其中一则故事是关于一个叫做李白的年轻诗人和一个叫做杨贵妃的美丽女子的。
李白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被誉为千古绝唱。
而杨贵妃则是唐朝第七位皇帝唐玄宗的宠妃,被誉为当时最美丽的女子。
故事开始时,李白听闻了杨贵妃的美貌和聪明才智,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决定写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爱意。
于是,他创作了一首名为《长恨歌》的长篇叙事诗,其中描述了杨贵妃和唐玄宗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首诗被广泛传播,深深触动了杨贵妃的心灵。
杨贵妃被李白诗中的情感所打动,决定亲自前往拜访这位才子。
她聪明地使用了一些技巧,得到了唐玄宗的许可,以参观李白的居所。
两人在这次见面中互相倾诉心声,彼此深深相爱。
然而,他们的爱情并不被唐朝朝廷所容忍。
这引发了一系列的事件,包括唐玄宗的妒忌和宫廷的政治争斗。
最终,杨贵妃被迫离开了李白,回到了皇宫。
李白因为对杨贵妃的思念而陷入了深深的悲伤之中。
他写了许多关于失去爱情的诗歌,表达了他的悲痛和思念之情。
他的诗歌成为了后来文人墨客追逐的目标,被誉为中国古代爱情诗歌的代表之一。
尽管他们的爱情没有得到圆满的结局,但李白和杨贵妃的故事却成为了后人们追逐的梦想。
他们之间的爱情被描述为一种超越时代和社会的纯粹之情,成为了中国古代才子佳人的经典形象。
这个故事中展现了才子与佳人之间的相互吸引和情感交流,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和权力对爱情的限制。
这种类型的故事常常引发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权力和约束的反思,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颂。
篇二:才子佳人型民间故事源远流长,讲述了相爱却因各种困难和障碍而无法在一起的男女主角。
这类故事常常展现了才子的智慧和佳人的美貌,以及他们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
一个经典的才子佳人型民间故事是《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
贾宝玉是贵族世家的公子,聪明伶俐而富有才情,但他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无法与心爱的林黛玉成婚。
宋荣子犹然笑之
![宋荣子犹然笑之](https://img.taocdn.com/s3/m/6fb4e94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e.png)
宋荣子犹然笑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一位才子佳人双全的女子,她就是宋荣子。
宋荣子是公元12世纪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女性,她以她聪明才智和美貌而著名,被誉为古代女中丞相。
宋荣子的美貌出类拔萃,她脸蛋如同婴儿一般娇嫩,皮肤白皙如玉,双目明亮有神。
她秀发如云,束成发髻,在她娟秀的耳垂上悬挂着一对玲珑剔透的耳坠。
她身材高挑修长,曲线迷人,穿着华丽的汉服时更是令人眼花缭乱。
然而,宋荣子的美貌只是她引人注目的外在特征之一,她的才智和学识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她从小就接受了优质的教育,通读了古代典籍,并掌握了诗词、书法、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
在她的指点下,园林建筑、绘画艺术、文学创作等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宋荣子以她的才智闻名于世,她善于言辞,思维敏捷,常常能给人以启迪。
她的一句话可以让人茅塞顿开,领悟到人生的哲理。
她的一首诗可以震动世界,让人们为之动容。
她的一幅画可以展现出独特的美学观念,令人赞叹不已。
宋荣子以她的聪明才智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尤其是她的丈夫刘垚。
刘垚是一个富有才华但运气不佳的诗人,他的才华被宋荣子看中,二人一见钟情。
宋荣子当面为刘垚写下了一首深情的诗,表达了她对他无尽的爱意。
在宋荣子的指点下,刘垚的诗才有了质的飞跃,他的作品很快传遍了朝野,使他成为随朝名士。
有人称刘垚为“荣子郎”,以示对宋荣子的敬意。
然而,正是因为宋荣子的才智和美貌,她常常招来了嫉妒与诽谤。
有人故意传谣说她与他人有不正当的关系,企图败坏她的名声。
面对这些诽谤,宋荣子不屑一顾,她以她的智慧和声望辩驳了这些谣言,并且反过来用诗词讽刺了那些诽谤她的人。
宋荣子的才智和美貌也吸引了许多追求者,其中包括后来成为皇帝的秦桧。
秦桧曾经向宋荣子表白,但宋荣子却坚决地拒绝了他。
她说自己是为国家服务的女子,不能迷恋权势和诱惑。
她宣布自己将一生与学问结合,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宋荣子的生命充满了传奇色彩,她是一个勇敢、聪明、美丽的女性。
她以她的才智和美貌征服了时代,成为古代中国文化的瑰宝。
古代文化中的才子佳人
![古代文化中的才子佳人](https://img.taocdn.com/s3/m/f7ae8d9502d276a200292eb4.png)
回味古人的坚贞,常常唏嘘不已,正如一首乐府里所写《上邪》: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一,苏轼和王弗苏东坡是一位性情豪放的人,在诗词中畅论自己的政见,得罪了当朝权贵,几度遭贬。
在苏东坡的妻妾中,王朝云最善解苏东坡心意。
一次,苏东坡退朝回家,指着自己的腹部问侍妾:“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有的说是“见识”,有的说是文章,而朝云却说是“满肚子的不合时宜”,苏东坡不免感言到:“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后苏轼几经贬谪,身边的妻妾大多散去,唯朝云不离不弃,甘于清贫。
后王朝云在惠州又为苏东坡生下一子,取名干儿,产后身体虚弱,不久便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
朝云死后,苏东坡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上筑六如亭以纪念她,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苏轼的第一位夫人王弗是他的四川同乡,比他小三岁,16岁出嫁,27岁病故,只和他相处了11年。
他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说:“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
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
”看来王弗虽然年轻,却能博闻强记,是位才女。
更难得的,是她比苏轼懂得人情世故,在很多事情上,能提出意见供苏轼参考。
《墓志铭》中又说:“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复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唯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
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
”她在临终之时对苏轼的谆谆告诫,极有见识,让苏轼铭心刻骨,永志不忘。
她的英年早逝,使苏轼极为悲痛。
在她逝世十年之后,有一夜,苏轼梦见了她,醒来写下了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才子佳人故事简写
![才子佳人故事简写](https://img.taocdn.com/s3/m/1c9db02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e.png)
才子佳人故事简写
才子佳人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经典题材,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故事简述:
杜十娘怒沉百宝船:北宋时期,民间传说有一位美丽聪慧的才女杜十娘,她和家人被海盗劫持后,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美貌替父报仇,最终独自驾驶一艘装满宝物的船自沉于大海。
梁山伯与祝英台:南宋时期,书生梁山伯和富家千金祝英台相爱,却因家族阻挠不能在一起。
最终两人不得已选择殉情,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两情相悦、两个黄鹂鸣翻墙”的爱情故事。
西厢记:元朝时期,王实甫创作了这个以张生和莺儿相恋为主线的戏剧,描述了读书人张生和美丽聪慧的莺儿之间曲折而又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红楼梦:清朝时期,曹雪芹创作了这部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的长篇小说,通过描绘大观园中各式各样的才子佳人,展现出当时社会上的封建礼教、权利斗争和人性本质等问题。
以上是一些著名的才子佳人故事,它们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也成为了全球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两千年前的《诗经》,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男女相恋,中国古代最为人称道的爱情故事,莫过于那些才子佳人的相知与相守的感人轶事!其中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坚守,或陆游与唐婉的凄美,无不深深感动着一代代的人!古人读书的最好境遇或许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而茫茫凡尘能有一位红颜知己可谓人生之幸事!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17年),字长卿,四川南充蓬安人,汉代文学家。
司马相如善鼓琴,其所用琴名为绿绮,是传说中最优秀的琴之一。
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击剑,被汉景帝封为武骑常侍,但这并非其初衷,故借病辞官,投奔临邛县令王吉。
临邛县有一富豪卓王孙,其女卓文君,容貌秀丽,素爱音乐又善于击鼓弹琴,而且很有文才,但不幸未聘夫死,成望门新寡。
司马相如有次赴宴,在席间应众人盛邀弹琴,而卓文君与内室听到了如此精湛的琴艺,且出自闻名天下的司马相如之手,不免与悄悄用琴弹和起来,而对其早就神望的司马相如于是借琴声大吐爱慕之意!
他弹琴唱道,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后由于遭卓父的反对,双双约定私奔。
(据称是中国有史可查的第一对私奔的恋人!)
卓文君也不愧是一个奇女子,与司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这对爱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大大方方地在临邛老家开酒肆,自己当垆卖酒,终于使得要面子的父亲承认了他们的爱情。
后人则根据他二人的爱情故事,谱得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
关于金屋藏娇的阿娇和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陈阿娇原为汉武帝的表妹,两人从小就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年少的汉武帝刘彻曾经许下了金屋藏娇的诺言,并再其为帝后立阿娇为皇后,可后来由于阿娇嫉妒汉武帝的新宠卫子夫而被打入冷宫!为了让刘彻回心意,她派人给司马相如千金,求其为她作赋,这就是后来流传千古的《长门赋》!
陆游和唐琬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
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
这时,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
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
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可是后来由于陆母不满于陆游只流连与儿女私情,不顾功名,于是迁怒唐婉。
逼迫陆游将其休回家,后唐婉有嫁为人妇,不料丈夫早逝,一人孤苦生活。
多年以后,陆游游学归来沈园已是物是人非,只余些许凄凉,感念唐婉的深情,于是作《钗头凤》题与墙头: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见诗不禁感慨万千,即叹人生无常,更怨人世悲凉,和词一首: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晚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后唐婉英年早逝,陆游在他75岁时归乡依然眷念与唐婉故又作《沈园怀旧》: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帐然。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可见其心之诚,可是昔人已去,万事皆空!
苏轼与王朝云,王弗
王朝云,字子霞,钱塘人,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
宋神宗熙宁四年,苏东坡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宴饮时看到了轻盈曼舞的王朝云,备极宠爱,娶她为妾,此时的苏东坡已经四十岁了。
苏东坡是一位性情豪放的人,在诗词中畅论自己的政见,得罪了当朝权贵,几度遭贬。
在苏东坡的妻妾中,王朝云最善解苏东坡心意。
一次,苏东坡退朝回家,指着自己的腹部问侍妾: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有的说是见识,有的说是文章,而朝云却说是满肚子的不合时宜,苏东坡不免感言到: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后苏轼几经贬谪,身边的妻妾大多散去,唯朝云不离不弃,甘于清贫。
后王朝云在惠州又为苏东坡生下一子,取名干儿,产后身体虚弱,不久便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
朝云死后,苏东坡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上筑六如亭以纪念她,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苏轼的第一位夫人王弗是他的四川同乡,比他小三岁,16岁出嫁,27岁病故,只和他相处了11年。
他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说: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
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
看来王弗虽然年轻,却能博闻强记,是位才女。
更难得的,是她比苏轼懂得人情世故,在很多事情上,能提出意见供苏轼参考。
《墓志铭》中又说: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复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唯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
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
她在临终之时对苏轼的谆谆告诫,极有见识,让苏轼铭心刻骨,永志不忘。
她的英年早逝,使苏轼极为悲痛。
在她逝世十年之后,有一夜,苏轼梦见了她,醒来写下了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回味古人的坚贞,常常唏嘘不已,正如一首乐府里所写《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