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3-教学活动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由于教学模式是教学策略要素的组织化了 的形式,因此,它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整体 教学方案中活动流程、师生角色等方面的 宏观描述。而教学方案中的具体活动内容 由学习任务来描述。
注意:从实践层面上看,教学模式、教学 策略和教学方法之间的分界线是模糊的。
二、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
(一)依据教学目标 (二)依据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三)依据学习内容的客观要求 (四)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 (五)依据教师的素质条件 (六)依据教学条件的可能性
定向
参与性练习
自主练习
迁移
第三节 教学活动程序设计
(四)情境——陶冶程序
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G· Lozanor)首创 的暗示教学,主要适用于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主 要是通过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情境,让 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但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 学习。
创设情境 情境体验 总结转化
(二)引导——发现程序
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先后提倡的一种教学程序。它的做法 是:教师不把教学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向他们提供问 题情境,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收集证据,自己从中 有所发现。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检验假设
总结提高
第三节 教学活动程序设计
(三)示范——模仿程序
特别适用于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通过这种 程序进行教学的一些基本技能,如读、写、算, 以及各种行为技能对人的一生都是十分有用的。
1
2
四、教学媒体的运用
(二)教学媒体的最佳作用时机
(1)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相互转换 (2)抑制状态向兴奋状态的转化 (3)平静状态向活跃状态的转化 (4)兴奋状态向理性的升华 (5)克服畏难心理,增强自信心 (6)满足表现能够胜任的欲望
第三节 教学活动程序设计
一、几种常见的教学活动程序
(一)传递——接受程序
“情境教学策略” 案例
——小学科学《斜面》
最后,通过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关于斜面的 认识,这时,教师又进行了拓展,展示生活中的 另外几幅场景,如引桥、楼梯、盘山公路等,让 学生讨论它们的作用及原理,通过知识的应用来 加深认识。
案例中“情境”贯穿始终:导入时的问题情境,激 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验过程中的学习情境,鼓励 学生自主探究;最后,通过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鼓励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起到迁移 拓展的作用。
第十二章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通过教学前期分析,教师要做到对教学目 标、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准备情况) 了如指掌。以此为依据,就可以进入实质 性的设计环节,统称为“教学活动设计”, 包括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制定、教学媒体的 选择与运用、教学活动程序的设计等几个 方面
第一节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制定
教学模式
– 教学模式,又称教学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 想指导下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 或构型。 – 研究教育模式,有助于我们对复杂的教育过程 的组织方式作简要的表述。
百度文库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 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组织形式和媒体 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具有指示性和灵活性,不具有规定性和刻 板性。 最好的教学策略就是在一定情况下, 达到 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论体系。
三、教学策略的类型与应用
(三)启发式教学策略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适时的启发、适度的启发是教师发挥主导作 用的一个重要体现。 启发策略关键词
– 时机(何时给学生以指导)
– 方法(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启发式教学策略” 案例
——小学语文《该怎么做 》
小学一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课《该怎么做》的教学,教师根 据教材提供的静态图片编制了一段故事视频,讲述小松不 小心打碎了花瓶,担心爸爸会批评他,不知道该怎么做, 是坦诚错误?还是撒谎说是小猫碰倒的?视频是按照一条 线索(如实告诉爸爸却挨打)录制完整的,但是教师并没 有一次播放完,而是把故事划分成几个片段,如:开始只播 放一个花瓶摔碎的声音,让学生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 再继续播放视频片段,揭开“谜底”——小松不小心打碎 了花瓶,而爸爸就要回来了。然后,让学生讨论,“如果 你是小松,你会怎么做?”播放视频片段:小松如实告诉 爸爸,却挨打了,从而激发学生的心理冲突,自由表达? “如果你是小松,诚实却挨打,你会怎么做?”……整个 教学过程,教师以故事的不断发展带动学生积极地练习口 语表达,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地思考之中,学习积极性非常 高。
(二)引导——发现程序 (三)示范——模仿教学程序 (四)情境——陶冶教学程序
第三节 教学活动程序设计
(一)传递——接受程序
源于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教学法”,后经前苏联凯洛夫 等人改造提出,是我国各级各类教学实践中普遍采用的一 种教学模式。
激发学习动机
复习旧课
讲授新课
布置课外作业
检查效果
运用巩固
第三节 教学活动程序设计
三、教学策略的类型与应用
(一)先行组织者策略
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促进有意义学习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略,是利 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引导。 这类引导材料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 而能对新学习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称为“先行 组织者”。
1、奥苏贝尔模式 –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 而不是发现学习; – 学习的内容以有意义学习为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是学习者必 须有积极的心向,学习材料必 须对学习者有潜在意义; – 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即先行 组织者策略,指教师在教学时 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 出一个抽象概括水平较高的引 导性材料,可以是一个概念, 一个定律,一段概括性高的文 字说明,一个图表。
二、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二)教学过程流程图的图示
思考题
什么是教学策略?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是什 么?
教学媒体有哪些种类?各自的特性有何差别?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如何选择教学媒体? 常见的教学活动程序有哪些?各自适用于什 么类型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策略的类型与应用
(四)竞争策略
竞争策略是合作学习策略的一种,指两个或多个 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情境,进行竞争 性学习,看谁能够首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注意恰当选择竞争对象,巧妙设计竞争主题,一 方面要避免学生产生受挫感,另一方面又要巧妙 利用学生不愿服输的心理刺激进一步的学习。 形成整个协作小组内的成功正反馈
第二节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媒体亦称“媒介”,是英文“Media”的音 译,指的是用来传递和存储信息的工具。 “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教学媒体:是指在传播知识、技能和情感 的过程中,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和 工具。
一、教学媒体及其特性
教学媒体的基本特征
(一)表现力
(二)重现力
(三)接触面
(四)参与性
“竞争策略” 案例
——小学语文《有趣的标点符号 》
小学语文三年级《有趣的标点符号》一课,属于 综合性学习。教师设计了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专 题学习课件,其中包括一个“标点小擂台”栏目, 即让学生在学习了各种标点符号的作用和用法之 后,设计了三组“给句子加标点”的练习,每组 为一关,叫做“闯关”游戏,看谁最先闯完三关, 通过将枯燥的标点练习与电脑游戏相整合,大大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二、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一)教学过程设计表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与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教学媒体的使用 及设计意图
案例:《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是一节以讲授为主 的数学课。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运用“问题情 境—猜想—验证—归纳—运用”的教学模式,通 过学生动手操作、同学间的互相探讨获得三角形 内角和定理及定理的证明方法。其中在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演示、学生示范中,多次运用多媒体 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3、找出同化新知识的原有观念
教师让学生画一个四边形
“先行组织者” 教学案例 ——平行四边形概念
4、分析新知识与起固定作用的原有观念的 联系与区别 (精确分化,融会贯通)
(1)教师要求学生分析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相同之处: 都是四条边组成的闭合图形;重点要求找出两者的不同点: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相互平行。 (2)教师提出:当四边形具有两组对边平行的性质时, 它才是平行四边形,因此,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是上下位关 系,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的一种,它们关系如下图。当不符 合平行四边形特定规定的四边形,暂称为其他的四边形。
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 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 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
主要解决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是一种实际实施教学的程序,具有指示性和 灵活性,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学理论具体化和 教学活动方式概括化的作用。
几个相关的概念
教学方法
– 教学方法是与一定教学目标和任务相关的具体 操作程序,它规定了教学参与者在教学任务中 的角色、不同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每一角 色的具体任务。
图12-2 内容—目标—媒体三维选择模型
二、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
最小代价原则
代价 H
媒体选择的机率(P)=
媒体选择的功效(V) 需付出的代价(C)
可选择区
M
最优选择区
L L
M
H
功效
三、教学媒体选择的模型
1、问卷表 2、矩阵式 3、流程图
四、教学媒体的运用
(一)教学媒体运用说明表
课程 知识 名称 点 目标 水平 拟选用 媒 体 媒体内 容要点 媒体在教学 中的作用 媒体运 用方式 使用 时间
情景-陶冶教学策略
学习情境的创设
学习情境的上下文或背景
– 描述问题产生的背景
学习情境的表述及模拟
– 具有吸引力的表征
学习情境的操作空间
– 为学习者感知真实问题提供所需要的工具、 符号
“情境教学策略” 案例
——小学科学《斜面》
教师播放课件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工人叔叔要油漆 桶搬到卡车上,用手直接提与用木板搭一个斜面,把油漆 桶滚上去,哪种方式更省力?这样一个既真实又生动的问 题情境,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工人叔叔想想办法, 很自然的引出斜面的话题,拉近学生与研究主题的距离, 使他们更主动、更直接地投入到斜面的研究活动之中。 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很容易推理出斜面能省力,但是推理 和假设并不一定是真理,必须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接 着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小木板、 铅笔盒、勾码、测力器等)设计实验,验证斜面有省力的 作用,以及斜面的坡度与省力多少的关系。
“先行组织者” 教学案例 ——平行四边形概念
1、提出先行组织者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平行四边 形” 。过去我们已经学过了多边形,当多边形边 数是四的时候则是四边形,今天所学的“平行四 边形”与 “四边形”有什么关系呢?
2、呈现新知识结论
板书定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 形”,并作图
5、将平行四边形知识放进知识系统
三、教学策略的类型与应用
(二)情境教学策略
教学应该在和真实情境相类似的环境中发生,可 以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促进其对所学内容 意义建构的同时,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 距,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动机激发和学习情境
1.创设情境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音乐 渲染或场景表演等手段构成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融入情境,求得学 生的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理智活动 与情感活动的有效统一。 2.参与各类活动 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游戏、唱歌、听音乐、表演、谈 话和实践操作等活动,使他们在特定的气氛中,积 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创设情境的活动之中。 3.总结转化 通过教师的启发与总结,使学生实现科学知识和 道德情感的内化。
(五)受控性
媒体种类 教学特性 空间特性
教科 书 - +
板书 - +
模型 + -
广播 - +
录音 - +
幻灯 + -
电影 + +
电视 + +
录像 + +
计算 机 + +
表现性
时间特性
运动特性
即时重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现性
事后重现 无限接触
接触性
有限接触 情感参与
参与性
行为参与
控制容易












*





*

受控性
控制复杂
表12-2 教学媒体特性对照表
二、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
二、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