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节日谈趣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西方国家节日谈趣课题研究报告

西方国家节日谈趣课题研究报告

关于《西方国家节日谈趣》的课题研究报告——昌江矿区中学王晓玲一、开题报告1、课题名称:西方国家节日谈趣2、课题类别:研究性课题3、指导老师:王晓玲4、课题组长:杨云志5、课题成员:钟涛宇,唐小梅,张妍,潘海平,钟加兰,符尧雪,韩雪淋,陈泰晓,陈宏艺,冯定秋6、课题研究的背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当今世界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古老深邃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

与此同时,西方文化也很快渗透到了我们国家,西方国家传统节日是英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英美政治、文化、经济、风俗习惯的一个重要窗口。

对西方节日的研究,在高中英语学习上有很大帮助,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我们对西方节日文化以及中西方文化差异有更深厚的了解,进而促进学生能灵活、深入、有效地表达思想,学会正确的交际和交流方式。

7、课题研究的目标:当今社会,文化交融,新奇有趣的西方节日吸引人们的眼球,通过研究西方节日,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关于西方国家节日的知识,增加关于西方国家节日的词汇,学会一些关于搜集、整理和记录总结的方法,并且在小组活动中提高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意识,学会自主性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8、课题研究方法和设计:1、资料查阅法:网上搜集资料,也可查阅相关书籍。

2、合作学习法:小组将所搜集的资料相互分享,制作出相关课件,并分工合作,完成每一次实践活动。

3、访谈法:遇见困难时,派组员向指导老师请教这一方面问题。

4、动手实践法:学生在通过制作课件,老师口头授课后,小组进行活动,亲身体验节日习俗。

第一阶段:确定课题,上好开题课,选定所要研究的三个节日,组内讨论,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组长分配组员任务,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搜集相关资料,整理资料,制作三个节日主题的授课课件(万圣节、复活节和感恩节)第三阶段:材料的准备;1、万圣节:准备小南瓜、小香瓜、蜡烛、刻刀等;2、复活节:鸡蛋、针、颜料、水彩笔等;3、感恩节:桌布、自制南瓜饼、自制烤鸡、玉米、水果拼盘等。

西方国家节日谈趣结题报告

西方国家节日谈趣结题报告

西方国家节日谈趣指导老师:赖立珠课题组长:张铭小组成员:张铭、林紫璇、张翼飞、陈迹高一、课题研究背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今世界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古老而深邃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

与此同时,西方文化也很快得渗透到了我们国家,对西方节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西方节日文化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更深厚的了解,各种文化(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并发展。

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是英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英美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高中英语学习上有很大的帮助,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还可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和掌握,进而促进学生能灵活、深入、有效的表达思想,学会正确的交际和交流方式。

二、研究目标透过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的民族文化韵味。

在当今社会,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新奇有趣的西方节日吸引人们的眼球。

因此,我们通过对西方节日的研究,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各国传统文化,继承发展。

三、研究内容研究感恩节、复活节、黑色星期五购物节四、研究方法1、资料查阅法:可以上网搜寻,在教科书及阅览室工具书中查寻。

2、访谈法:派组员向有关老师请教这一方面的问题五、研究成果(小论文)“西方国家节日文化知多少”探究(1)感恩节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的感恩节。

感恩节始于1621年,已有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

1620年9月,一百零二名英国清教徒为了摆脱宗教与政治上的迫害,搭乘“五月花号”木船,经过六十五天的海上漂泊,于当年11月21日抵达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

由于人地生疏,缺衣少食,加上严寒和疾病,第一个冬天就死去了一半人。

当地的印第安人很同情这些移民,教他们狩猎、捕鱼、种植玉米和荞麦等。

移民们经过辛勤劳动,终于获得了丰收。

为感谢上帝赐予的大丰收和增进同印第安人的友谊,这些移民于1621年秋用火鸡、南瓜、玉米、红薯、果品等劳动成果制成佳肴,大摆宴席。

西方国家节日趣谈(结题报告)

西方国家节日趣谈(结题报告)

现代节日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具有重要 的意义。它们不仅是人们表达情感和 关爱的重要时刻,更是促进社会和谐 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庆祝现 代节日,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尊重 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 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发展。
03
节日习俗
节日食品
01
02
03
04
圣诞节
圣诞布丁、火鸡、姜饼、糖果 和巧克力。
节日现状与未来发展
节日现状
节日庆祝方式多样化
西方国家的节日庆祝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不仅限于传统的 家庭聚会和宗教仪式,还出现了许多创新的活动和庆祝方 式,如主题派对、街头游行、社区活动等。
节日商业化趋势明显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节日逐渐商业化,商家通过各种手 段推销产品和营造节日氛围,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社会参与与教育传

通过社会参与和教育传承的方式, 让更多人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 涵和历史背景,培养年轻一代对 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节日 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这 种庆祝方式的创新不仅丰富了 节日的文化内涵,还为传统文 化的表达注入了新的活力。
西方国家的节日不仅在西方国 家内部庆祝,还成为全球范围 内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通 过庆祝这些节日,人们可以了 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05
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珠宝、巧克力等。
03
创造就业机会
节日庆祝活动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从零售人员、厨师到导游和酒店工
作人员,许多人都受益于这些节日的庆祝活动。因此,这些节日也为创
造就业机会做出了贡献。
对文化的影响
传承传统文化
创新文化表达

西方国家节日趣谈结题报告(一)

西方国家节日趣谈结题报告(一)

西方国家节日趣谈结题报告(一)西方国家节日趣谈结题简介本报告旨在探讨西方国家的一些有趣节日,介绍它们的由来和庆祝方式,以增加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节日一:圣帕特里克节(St. Patrick’s Day)•圣帕特里克节是每年3月17日庆祝的节日。

•它是纪念爱尔兰的守护神圣帕特里克(Saint Patrick)。

•主要活动包括游行、穿着绿色服饰、品尝爱尔兰美食和饮酒等。

节日二:万圣节(Halloween)•万圣节是每年10月31日庆祝的节日。

•起源于古代凯尔特人的节日,现已成为西方国家最受孩子和成年人欢迎的节日之一。

•人们会在这一天扮成各种各样的角色,参加化妆舞会或在街上散发糖果给孩子们。

节日三:感恩节(Thanksgiving)•感恩节是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庆祝的节日。

•它起源于美国历史上最早的移民,他们感谢上天赐予的收成和生活。

•主要活动包括家族聚会、吃传统的感恩节大餐,如火鸡、蔓越莓酱和南瓜派。

节日四:圣诞节(Christmas)•圣诞节是每年12月25日庆祝的节日。

•它是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宗教节日,同时也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节日。

•人们会装饰圣诞树、互赠礼物、举办派对、吃传统圣诞大餐等。

结论通过了解西方国家的一些有趣节日,我们可以打破文化隔阂、增加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这些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和丰富的庆祝方式,也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独特风俗和传统。

了解节日的背后故事,能够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友谊的建立。

节日五:复活节(Easter)•复活节是每年春季庆祝的节日,日期不固定,根据基督教的复活节计算。

•它是庆祝耶稣基督从死亡中复活的宗教节日。

•这个节日有许多传统活动,如彩蛋猎、吃巧克力复活节兔子等,还有一些国家会举行宗教仪式和游行。

节日六: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独立日是每年7月4日庆祝的节日。

•它是美国庆祝国家独立的日子。

•美国人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游行、烟火表演和野餐、烧烤等户外聚会。

中西方传统节日探究报告大全

中西方传统节日探究报告大全

中西方传统节日探究报告大全第一篇:中西方传统节日探究报告大全中西方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调查背景ν在全球日趋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与国际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西方的各种节日和文化也迅速传入我国。

面对现今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过西方情人节不过七夕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

针对此现象,为了加强青少年对于我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我们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作为中国当代中学生,我们在接受西方的节日、文化方面往往走在社会前沿,有必要了解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所以我们小组决定从中西方传统节日为课题进行研究。

ν研究的目的和意义ν 1 学会珍惜和保护中国传统节日,做一名合格的中国人。

ν 2 了解西方传统节日文化。

ν 3 学会分析和总结双方的不同之处。

ν 4 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以及社会交际能力。

ν研究方法ν资料法、调查法、整理法λ小组成员:λ研究时间:6.25-9.1λ搜查途径:(1)网上查询λ(2)图书查询λ报告的表现方式——论文λ时间:6.25-9.1中西方传统节日论文节日是人类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群体现象,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

目 2前,节日被赋予了很多特殊的意义。

在节日里,人们所传达的不仅是彼此之间的情感,它其实更像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精神的体现者,是一种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的寄托。

中西方的传统文化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笔者试图在文中探寻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交流的时代,如何以一种正确的姿态面对不同地区、国家、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以便能更好地实现彼此之间的交际。

一、中西主要的传统节日(一)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一个节日。

它是在每年农历的一月一日,俗称为“过年”,与西方的圣诞节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

春节的时候,远方的游子们都会赶回家与家人团聚。

在春节这天,中国民间有着贴春联、倒贴“福”字的习俗。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五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定的节日。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而在南方两河流域的地段,人们在这一天还要举行赛龙舟大赛。

西方国家节日趣谈

西方国家节日趣谈

西方国家节日趣谈课题名称:西方国家节日趣谈研究小组:石家庄实验中学12级9班研究小组、小组成员:李涵李慧硕刘鑫郭梦磊指导教师:王轻棉科目:英语文化生活一课题背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今世界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古老而深邃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

与此同时,西方文化也很快得渗透到了我们国家,对西方节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西方节日文化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更深厚的了解,各种文化(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并发展。

二课题目的透过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的民族文化韵味。

通过对西方节日文化的研究,对西方文化背景的认识更加深刻,拓宽了知识面,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某些关于节日的俗语的含义。

因此,我们通过对西方节日的研究,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各国传统文化,继承发展。

课题目的三主要内容1.1新年•美国传统节日:新年(New Year's Day)新年是全美各州一致庆祝的主要节日。

美国人过新年,最热闹的是新年前天晚上。

是夜,人们聚集在教堂、街头或广场,唱诗、祈祷、祝福、忏悔,并一同迎候那除旧更新的一瞬。

午夜12点,全国教堂钟声齐鸣,乐队高奏著名的怀旧歌曲《一路平安》。

在音乐声中,激动的人们拥抱在一起,怀着惜别的感伤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共同迎来新的一年。

新年在美国并不是最热闹的节日,但仍有不少盛大的庆祝活动,加利福尼亚州的玫瑰花会是美国规模最大的新年盛典,届时用鲜花特别是玫瑰花扎成的彩车绵延数英里,车上摆满鲜花做的各种模型,不仅吸引加州的男女老少簇拥街头,而且还吸引着上百万电视观众。

美国人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习惯,就是在新年许愿立志,他们称之为“新年决心”。

这决心通常不是什么宏图大志,而是一些朴实而实际的打算,例如“我一定戒烟”、“我要好好对待邻居”等等。

他们总是坦率地讲给大家听,以期得到监督和鼓励。

据说美国的印第安人也有独特的新年习俗。

每到除夕之夜,他们就举行富有特色的篝火晚会,一家人围在篝火旁边,载歌载舞。

西方节日趣谈

西方节日趣谈

西方节日趣谈班级:高二·二十五班指导教师:肖玉庄课题组全体成员:刘淼魏洋洋于晶吴聪杨怀伟徐锐一、高瞻远瞩精心选题选题之初,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了很激烈的讨论,一直很热门的英文歌曲、电影、广告中的英文等,意见不一,各有想法。

成员们一起分析:当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尤其是学生群体,对西方文化十分重视,尤其是过西方节日。

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正确对待这些节日,我们可以在研究学习西方节日文化的同时,引导同学们以正确态度面对西方节日的“侵袭”。

进一步讨论,成员们一致认为研究西方节日不需要太多经费,查阅资料相对难度较小,访谈中可能会遇到少许困难,比如长辈们不了解西方节日,不过这也可以更好的反应各类人群对西方节日的态度看法。

时间上消耗较少,假期期间的任务预计会集中在一个周之内完成,同时人员调度也不会过于复杂。

于是选题最终定了下来:西方节日趣谈。

二、八面来风精彩访谈定下选题之后,安排分工如下:1.人员安排徐锐、杨怀伟负责上网找相关材料;吴聪、于晶、魏洋洋、刘淼负责实践访谈。

资料准备就绪后,小组成员一起研究讨论,对资料进行筛选,择优保留。

幻灯片主要由杨怀伟和刘淼着手制作。

2.时间安排收集资料两天(2.20-2.21)研究讨论一天(2.23)制作幻灯片两天(2.24-2.25)小组内验收成果一天(2.26)3.所需要条件资料查阅工具:电脑活动场所:图书馆成员家中交通工具:公交车脚踏车活动过程中,全体成员都积极参加,按时完成各自的任务。

徐锐、杨怀伟搜集了各种西方节日的详细资料:节日起源、传说、风俗习惯、有关歌曲、视频等。

其他成员也对朋友、长辈、同学等身边的人进行了访问,在访问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比如一些人对外国节日几乎不了解,因此决定访问的主要人群略倾向于年轻人和有一定文化水平和思想开放的长辈们。

访问时与受访者畅谈了解西方节日对英语学习的好处以及西方节日在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并做到详实记录,获取了各类人群对西方节日的了解程度和想法态度。

西方国家节日趣谈【论文】 (1)

西方国家节日趣谈【论文】 (1)

西方节日趣谈高一八班赵婕在中国,有着许多传统的节日。

例如,重阳节、清明节…等等。

像清明节那天,大人小孩通常都要吃煮鸡蛋,此外还要爬山、郊游,真是热闹非凡。

但大家是否知道,西方国家也有一个与鸡蛋有关的节日,那就是———Easter(复活节)。

?在信奉基督教(Christianity)的国家,人们把复活节看作是仅次于圣诞节的第二大宗教节日,它被定于每年的3月21日或此日后月圆的第一个星期日。

Easter 是纪念耶酥(Jesus)被钉上十字架后死而复活的日子。

圣经相传耶酥的受难日是从Friday到Monday。

因此,在复活节期间工人也可享受从Friday到Monday 为期四天的假日。

?与复活节有关的是the?Easter?rabbit(复活节兔子)和Easter?egg(复活节彩蛋)。

相传在复活节的前一天,复活节兔子会把煮熟的彩蛋送给乖巧的小孩,这种彩蛋叫复活节蛋,象征着死而复苏的生命。

因此,人们要把Easter?egg赠送给亲朋好友。

如今,在西方国家,许多大人在复活节前,都煮了鸡蛋染好,或买来彩蛋,提前做好准备。

到复活节那天,许多家长一块,领着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孩子们一同来到野外,孩子们都提着小巧玲珑的篮子。

这时候,家长们把彩蛋藏到草丛中、岩缝里,让孩子们去寻找。

谁找到的最多,谁就有好运气。

这时候,大地复苏,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清新的空气中飘荡着大人孩子欢快的笑声,仿佛阳光照耀下的一切事物,都沐浴在幸福宁静之中。

情人节是一个属于朋友的日子,属于家人的日子,属于情人的日子。

在西方,情人节不但是表达情意的最佳时刻,也是向自己心爱的人求婚的最佳时刻。

中国人也有自己的情人节,那就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传说是当晚牛郎织女要在银河相会。

2006年是个特别的一年,因为农历闰七月,所以就有2个七夕情人节过,加上2月14国外的情人节,所以2006年就有3个情人节过拉,实在难得一见。

加拿大推崇多元文化,节假日便也因民族的众多,地区的差异而数不胜数,所以在加拿大也有许多他们的节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国家节日谈趣
指导老师:赖立珠
课题组长:张铭
小组成员:张铭、林紫璇、张翼飞、陈迹高
一、课题研究背景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今世界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古老而深邃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

与此同时,西方文化也很快得渗透到了我们国家,对西方节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西方节日文化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更深厚的了解,各种文化(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并发展。

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是英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英美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高中英语学习上有很大的帮助,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还可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和掌握,进而促进学生能灵活、深入、有效的表达思想,学会正确的交际和交流方式。

二、研究目标
透过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的民族文化韵味。

在当今社会,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新奇有趣的西方节日吸引人们的眼球。

因此,我们通过对西方节日的研究,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各
国传统文化,继承发展。

三、研究内容
研究感恩节、复活节、黑色星期五购物节
四、研究方法
1、资料查阅法:可以上网搜寻,在教科书及阅览室工具书中查寻。

2、访谈法:派组员向有关老师请教这一方面的问题
五、研究成果(小论文)
“西方国家节日文化知多少”探究(1)感恩节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的感恩节。

感恩节始于1621年,已有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

1620年9月,一百零二名英国清教徒为了摆脱宗教与政治上的迫害,搭乘“五月花号”木船,经过六十五天的海上漂泊,于当年11月21日抵达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

由于人地生疏,缺衣少食,加上严寒和疾病,第一个冬天就死去了一半人。

当地的印第安人很同情这些移民,教他们狩猎、捕鱼、种植玉米和荞麦等。

移民们经过辛勤劳动,终于获得了丰收。

为感谢上帝赐予的大丰收和增进同印第安人的友谊,这些移民于1621年秋用火鸡、南瓜、玉米、红薯、果品等劳动成果制成佳肴,大摆宴席。

当时有九十名印第安人带着五只鹿和火鸡等应邀疥来助兴,一连欢庆了三天。

白天设宴,举行摔
跤、赛跑、射箭等体育活动,夜晚燃起篝火,歌舞狂欢。

如此年复一年,逐渐形成了一个感恩节。

1795年美国第一位总统华盛顿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

但当时过节的日期不固定。

直到1941年美国国会才将感恩节定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每逢感恩节,美国全国放假三天。

人们吃着烤火鸡和南瓜馅饼等传统食品,欢度佳节。

不过,1979年普利茅斯的印第安人在感恩节那天不是吃火鸡,而是以绝食来抗议白人对他们的忘恩负义。

(2)“黑色星期五”购物节
关于"黑色星期五"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就是指黑压压的一片人在感恩节后的星期五去商场排长队购物。

较普遍的一种认为看法是,由于这一天是感恩节 (11月第四个星期四)后开业的第一天,之后就是美国传统而盛大的圣诞节,人们通常由此开始圣诞节大采购,很多商店都会顾客盈门从而有大额进帐。

而传统上用不同颜色的墨水来记账,红色表示亏损即赤字,黑色表示盈利。

所以把这个星期五叫做黑色星期五,用以表示这一天期待会有盈利。

因为商店的打折活动一般都在感恩节结束的午夜(即周五零点)开始,感恩节的次日开始,想买便宜货的人必须摸着黑冲到商场排队买便宜货,这也可以视为是"黑色星期五"的一个来历。

这种行为有个非常形象的说法,叫Early Bird(早起的鸟儿)。

每年11月和12月本就是美国的传统购物旺季,"黑色星期五"更是美国人一年中购物最疯狂的日子。

而商店的员工则使用黑色星期五这一名字来自嘲,表示这一天会忙得要死。

而一些抗议消费至上主义的团体也特意选择这一天为不消费日。

(3)复活节
复活节是纪念耶稣基督在十字架受刑死后复活的节日,西方信基督教的国家都过这个节。

据圣经记载,上帝的儿子耶稣降生在马槽里,当他三十岁的时候,挑选十二个学生,开始传道工作。

三年半中,他医病、传道、赶鬼,帮助各样有需要的人,将天国的道理说给人听。

一直到上帝所安排的时候到了,耶稣基督被门徒犹大出卖,被捉拿、审问,被罗马兵丁钉死在十字架上,临死前曾预言三日后必复活。

果然在第三日,耶稣复活了!按圣经的解释,耶稣基督乃道成肉身的圣子,来世上为要赎世人的罪,成为世人的代罪羔羊,这也是为什么复活节如此重要了。

关于耶稣基督之死,按基督教教义,是为了赎世人的罪;耶稣基督的身体复活,是为了叫信徒得到永生。

因此,在基督宗教中,复活节具有极度重要伟大的意义。

那些最小和花样最简单巧克力的很便宜,孩子们用自己的零花钱就可以买下来。

这段时期上市的彩蛋有两种。

小的一种叫方旦糖,长一英寸多一点,外面是一层薄薄的巧克力,里面是又甜又软的面团,然后再
用彩色的锡箔纸包装成各种形状。

另外一种是空蛋,稍微大一点,一般比鸭蛋还大一点。

里面什么也没有,只是包着一个巧克力外壳。

只需打碎外壳,吃巧克力片。

复活节临近时,糖果店的橱窗里会摆满比这些更精美的彩蛋。

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的用来吸引孩子们的小礼物出售。

上面装饰有毛绒绒的羊毛做的小鸡,小鸡的嘴和脚都粘在卡片上。

幸运的孩子可能从亲友那儿得到好几种这样的礼物。

复活节彩蛋是为了给人们带来快乐——确实如此!这些彩蛋精美漂亮且富有装饰性,它们代表着人们的美好心愿,并与你分享季节更替的喜悦。

节日期间,人们按照传统习俗把鸡蛋煮熟后涂上红色,代表天鹅泣血,也表示生命女神降生后的快乐;大人孩子三五成群地聚在一处,用彩蛋作游戏;他们把彩蛋放在地上或土坡上滚,最后破裂者即为获胜,胜利者可以得到所有游戏者的彩蛋。

该活动非常普通,即使是白宫,也要在复活节中组织这种游戏,不过这里是将彩蛋放在草坪上滚;人们相信,彩蛋在地上来回滚动可以使恶魔不断惊颤、倍受煎熬。

复活节的另一象征是小兔子,原因是它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人们视它为新生命的创造者.节日中,成年人会形象生动地告诉孩子们复活节彩蛋会孵化成小兔子.许多家庭还会在花园草坪里放些彩蛋,让孩子们玩找彩蛋的游戏.复活节小兔和彩蛋也成为节日期间抢手的商品.商场出售各式各样的小兔
和彩蛋状商品,还在小小的食品店和糖果店摆满了用巧克力制成的小兔和彩蛋,这些“食品小兔”神态可爱。

六、课后感想
通过这次的课题研究,我们了解到了西方的许多有趣的节日,树立了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不同的文化,拓展了自己的视野,透过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的民族文化韵味让自己在当今这个竟争激励发展快速的时代不至于太落后。

同时,我们通过这次对课题的研究,掌握了一些有关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的知识,提高英语水平,增加对英语的兴趣。

学会一些有关搜集、处理和应用行刺的方法,提高了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意识,学会了自主性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对西方节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西方节日文化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更深厚的了解,各种文化(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并发展。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1. 将写成的研究性文章其他成果汇集成资料袋。

2. 每个组员对关于西方国家节日的单词量提高。

3. 探究研究性课题的合理及有效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