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热点:瘟疫习题精选 (1)
高考历史热点古代瘟疫
高考历史热点:古代瘟疫【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关于瘟疫传播的原因,在秦以前,大都认为是鬼神作崇,所以用傩逐疫。
东汉张仲景认为气候不正常是疫病传播的原因,即“瘴气说”。
隋代医学家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疫”是具有传染性的。
明末医学家吴又可亲自参与了崇祯年间的疫病救治,在《温疫论》中指出瘟疫是由天地间的“杂气、异气、疠气”所致,不同的气导致的疾病不同,已认识到传染病有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两条途径。
中医也提出的一些防治瘟疫的经验方法,例如,在大寒大湿之年要小心瘟疫,防止戾气从口鼻而入,隔离病患,服用疏利祛邪的药物等。
——李今庸《中国古代对疫病的认识与防治》材料二:1910年 10月,中国东北爆发鼠疫疫情,日俄双方借机以“人道主义”为借口介入东北事务。
12月,清政府指派著名西医伍连德博士为东北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统管东北各省防疫事宜。
伍连德率领一支由医生护士组成的医疗队,前往疫情最重的哈尔滨开展防治工作。
清政府及各地方当局组建各级防疫组织、颁布各种防疫法规,采取了隔断交通、对病人及疑似病人实施隔离、焚化尸体、对疫区严格消毒等具体防疫措施。
政府还通过报刊等新兴媒体力量,大力倡导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
1911年4月,清政府成功抵制了日俄的干涉,在沈阳召开了“万国鼠疫研究会”,邀请了来自11个国家的专家共同讨论扑灭疫情的办法,确定了许多国际通行的防疫准则。
同时还颁布了第一部全国性卫生防疫法规一《民政部拟定防疫章程》,国家层面的公共卫生体系初具雏形。
——陈雁:《20 世纪初中国对疾疫的应对一略论1910-1911年的东北鼠疫》(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对瘟疫认识与防治的发展,并加以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对东北鼠疫疫情应对的特点,分析其意义。
【解析】(1)发展:根据材料“在秦以前,大都认为是鬼神作崇,所以用傩逐疫”、“在《温疫论》中指出瘟疫是由天地间的‘杂气、异气、疠气’所致,不同的气导致的疾病不同”可归纳出对癌疫传播原因从鬼神作崇到赌气说再到多气说;根据材料“已认识到传染病有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两条途径”可归纳出逐步了解癌疫具有传染性以及其主要传染途径;根据材料“中医也提出的一些防治瘟疫的经验方法”可归纳出提出防治癌疫的方法。
高考历史热点:瘟疫习题精选 (2)
2020年历史高频考点:福利保障制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16世纪以来,英国一直以教区为单位实施救济,利用各种民间团体或慈善机构赈济穷人。
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1911年,自由党制定《国民保险法》,国家出面组织各种社会团体实行社会保障。
1936 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问世,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社会问题是失业,社会的主要目标是创造和保障充分就业,这表明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已经成熟,为向福利国家过渡准备了理论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国人进一步认识到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
1946年工党执政后,先后颁布《国民保险法》和《国民医疗保健服务法》,把健康保险和失业保障覆盖范围扩大到全体国民;1948年颁布的《国民扶助法》把经济扶助的责任从地方移交给中央。
这些法律,为建设福利国家奠定了法律基础。
英国政府用全国统一的、集中的福利方式取代旧有的、分散的地方性福利提供方式。
福利制度的运作,耗费了大量的政府资金,加重国家负担;税收增加,影响了企业效益和个人收入,劳资矛盾加剧,这一切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阻力。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材料二:德国是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化启动最早的国家之一。
十九世纪80年代,德国开始走上社会福利国家的道路,社会保障的最初设计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论的影响。
为赢得工人支持,德国政府凭借强大的国家机器,主导着福利制度的发展方向。
1883 年以后,德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健康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养老法》等,以此协调社会各阶级的矛盾冲突,使其不影响德国政府的基本国策。
1949 年实施的《德意志联邦基本法》,明确德国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中主要有:社会保险含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社会教济含低保申请支付补助;12年免费义务教育三个方面。
德国福利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成为国家的财政负担,但德国各个政党都不愿给福利制度动大手术而失去选民。
专题05 考点总结与典型例题-【热点聚焦】2020年高考历史之人类与瘟疫斗争史
专题五考点总结与典型例题【中国古代疫病防治】1.背景(1)处于由盛转衰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2)小农经济占主导(3)战争频发,气候异常,新型传染病增多,疫病大规模爆发(4)思想观念落后、愚昧(5)医学家深入研究2.特点(1)总说①发现传染现象较晚②受宗教影响,有一定迷信色彩③科学性与迷信交织④受道德影响明显(2)阶段特征(历史沿革)①汉代至隋代,瘟病学说以内科理论为基础②宋元以来,瘟病与伤寒从论症和治法等方面区分开来③明清时期,瘟病学说逐渐形成体系(3)积极①由临时性到常态化、制度化②由以民促官到政府主动介入③中央政府由缺位到主导④由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到日益重视科学防治(4)消极①政府应对消极②防疫重点主要集中在灾后赈济救助③防疫措施呈零散性、偶然性④防疫措施迷信色彩深厚3.影响(1)积极①一定程度上防控了疫情,缓和了社会矛盾②扩大了儒家思想在民间的影响,增强了道德约束力③一定程度上推动防疫措施的普及④推动了早期公益事业的产生(2)消极①迷信使人们长期以来无法科学认识传染现象②导致疫病蔓延,人口大量死亡,社会动荡4.措施(1)政府减免税收,发放钱赈济灾民(2)针对疫病施医送药,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疫情扩散(3)斋戒祈祷趋避疫病(4)民间医生与儒生救助灾民【中国近代疫病防治】1.背景(1)政府措施得力且应对方法科学有效(2)吸取国外先进科技并有创新突破(3)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的积极配合(4)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大量涌入,医疗设施落后(5)文化保守势力强大,固有观念阻碍防疫工作2.措施(1)开始仍然使用传统方法治疗,未进行隔离(反面)(2)制定一系列疫时社会制度(3)组建各级防疫组织(4)颁布各种防疫法规3.影响(1)促进中国防疫事业近代化(2)促进卫生制度化和政治化,加快卫生事业近代化进程(3)收回了部分检疫权,对日后恢复中国对东北行使主权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4)促进了卫生知识在民众中传播,提高公民卫生意识(5)促进民族觉醒,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发展和近代化进程(6)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发展(7)推动医疗技术进步,促进近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世界近代的疫病防治】1.背景{总}(1)封建王权的发展,民族国家形成,中央集权加强(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近代自然科学兴起(4)人文主义的发展(5)宗教观念的影响{积极}(1)政府的关注和支持(2)现代科技的进步(3)教育的普及(4)人们卫生观念的加强(5)世界性卫生协调组织的成立{消极}(1)政府忽视公共卫生事业(各国政府间缺少合作并且防治措施乏力)(2)世界市场的形成(3)城市化加深,人类居住密集(4)医疗技术和卫生知识相对落后(5)民众对宗教的盲目信仰和对鼠疫的恐慌心理(6)战争加剧传染病的蔓延2.措施(1)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2)周密部署,构建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3)防疫工作制度化(4)防疫措施科学、进步3.特点(1)波及范围广(2)持续时间长并多次出现反复(3)死亡率高(4)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4.影响(1)推动医疗技术进步,促进近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为疫病消退奠定了基础(2)促进城市化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转型(3)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客观上有利于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4)促进了近代欧洲医学理念和实践的变革(5)提高公民卫生意识【人类防疫史上的杰出人物】张仲景1. 背景(1) 从医原因①社会动荡,疾病流行②医者多墨守成规,不思创新,没有充分发挥作用③深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品德高尚④敬仰先代的医学家,以及对医学的挚爱(2) 取得成就的原因①先辈医学家言传身教②吸收古代中医学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与经验③年少行医以及自身临床经验奠定基础2. 影响(1) 贡献①传承医学,创新理论和方法,首创辩证施治方法,推动中医学发展②所著《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学宝贵经典,内容丰富③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完整的体系,奠定后世中医理论基础④为人类找到治疗伤寒疾病的办法,稳定地方秩序,造福民众(2) 评价①彰显了士人忠孝仁爱、救世济民等精神,弘扬了传统文化②个人品德高尚,丰富了医德内涵③意志坚定,其精神激励着后人的探索孙思邈1. 医学思想(1) 总结前人理论与成就,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2) 注重医学与多学科知识的结合,突出个人钻研见解(3) 注重医德,不慕权贵,对病患一视同仁(4) 提倡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精诚专一(5) 以妇女小儿为先的医学研究原则2.背景(1) 阶段特征(社会背景)①隋唐佛道思想的传播与兴盛②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③统治者的开明与重视④传统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影响(2) 取得成就的原因①社会发展需要医学进步,统治者的支持②勤奋好学,努力实践,阅览各类医药书籍③受道家、儒家等思想影响,医德高尚④个人童年的经历,立志研习医药⑤多方学习求教,遍寻经方,博采众家之长3. 贡献(成就、评价)(1) 创立了从方、证、治三方面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方法(2) 重视预防疾病及运动保健,推动医学思想的进步(3) 采制药物及研制药方,著成医学著作,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4) 最先提出妇女儿童治疗单独设科(5) 重视针灸术的作用(6) 重视医德,树立医生职业道德的楷模(7) 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医学发展做出贡献伍连德1. 背景(1) 阶段特征①肺鼠疫爆发,沿铁路快速传播②尚未完成制度设置和行政理念的转型,无法迅速采取强制性检疫、防疫措施③沿袭官督商办防疫模式以及传统中医思路,无法阻止疫情蔓延④国际压力下政府对控制疫情的重视和支持⑤中国近代医疗卫生水平的逐步提高(2) 取得成就的原因①具备较高的医学能力水平以及强烈的爱国意识②正确地采用多种防治措施对疫情加以控制2. 贡献(1) 成功扑灭东北肺鼠疫,在肺鼠疫的防治上做出了重要贡献(2) 推动中国检疫主权的收回,维护了国家主权的完整(3) 成立和完善防疫机构,培训与整顿防疫队伍,促进检疫防疫事业近代化(4) 创立专业医学机构以及医学刊物,提高医学水平,促进医学近代化(5) 筹办并主持万国鼠疫研究会,学术成就突出南丁格尔1. 背景(1) 工业革命期间,疾病流行(2) 医疗卫生事业和卫生观念落后(3) 战争频繁2. 贡献(1) 创办护士学校,开创了近代护理事业(2) 提出了科学的护理理论,推动护理学科学化与专业化(3) 提高了护理事业的地位(4) 提高了护士的社会地位与形象(5) 改善了医院的管理题目练习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同步训练)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位医学家被称为“东方的希波克拉底”,他在中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A. 张仲景B. 孙思邈C. 李时珍D. 钱乙2、以下哪种疫病在历史上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被称为“黑死病”?A. 霍乱B. 狂犬病C. 鼠疫D. 流感3、下列哪一种疫病在历史上对其它疾病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并被视为大规模瘟疫之一?A、鼠疫(黑死病)B、天花C、霍乱D、流感4、医学成就方面,哪位医学家的《伤寒杂病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临床医学典籍之一?A、华佗B、李时珍C、张仲景D、孙思邈5、关于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以下哪项不是最为突出的代表?()A. 马 continuous 的《黄帝内经》B. 葛洪的《神仙传》C.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D. 孙思邈的《千金翼方》6、以下关于近代医学的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
A. 19世纪中期,李斯特发明了消毒法,极大降低了外科手术的感染率B. 20世纪初,柏林实验室发明了结晶胰岛素,为治疗糖尿病提供了有效手段C. 19世纪末,英国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和医学都有重要影响D. 15世纪末,葡萄牙人达·伽马通过陆路发现了通往印度的航线,促进了东西方医学交流7、关于古代中国在防治疫病方面采取的措施,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 古代中国从未有过关于公共卫生的意识B. 在疫情发生时,官方会采取隔离措施来防止疾病扩散C. 古代中国政府对疫病完全依赖于宗教仪式来治疗D. 古代中国人认为疫病是由外星生物引起的8、下列哪位中国古代名医因其对传染病的贡献而闻名?A. 张仲景B. 华佗C. 扁鹊D. 孙思邈9、【题目】16世纪中叶,欧洲爆发的黑死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哪项不是黑死病带来的影响?()A. 欧洲人口锐减B. 社会阶层关系发生变化C. 科学研究水平大幅提高D. 马铃薯传入欧洲 10、【题目】中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关于《伤寒杂病论》的描述,错误的是()A. 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B. 书中记载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C. 该书被誉为“中医百科全书”D. 张仲景被誉为“医圣”11、下列哪位医学家是历史上最早记录并详细描述了天花症状和治疗方法的人之一?A、希波克拉底B、爱德华·詹纳C、伊本·西那(阿维森纳)D、伽利莫·孔科代尔12、在古代,哪一种疫病是通过“广东疫”这一名称传播至东亚的?A、鼠疫B、天花C、霍乱D、黑死病1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医学家扁鹊的主要贡献说法不正确的是:A. 编撰了《黄帝内经》B. 创立了中医按摩术C. 撰写了《难经》D. 开创了“望、闻、问、切”的辨证方法14、下列关于近代西医传入中国后对我国医学发展产生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 推动了中医现代化B. 促进了中国医学教育的改革C. 使中医的地位日益下降D. 加速了中药学的国际化15、19世纪中叶,霍乱在欧洲频繁爆发,哪位医生通过地图标记法找到了霍乱传播的关键?A. 詹姆斯·林德B. 约翰·斯诺C. 路易·巴斯德D. 罗伯特·科赫16、在抗击鼠疫的过程中,哪一种方法被证明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A. 大规模焚烧患者衣物B. 对病人实施隔离C. 使用抗生素治疗D. 推广清洁饮用水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全球抗击疫情,共创美好明天---历史高考热点试题
1.元世祖时期,政府将北方一些农户为生产互助而自发组成的“锄社”加以推广,并规定:凡民户五十家为一社,社长由“高年晓农事者”担任;一边立本牌,上书某社某人,“社长以时点视劝诫”;社中疾病凶丧之家,由众人合力相助;一社内如受灾民户较多,则“两社助之”。
这说明“锄社”()•A.兼具生产和生活的管理职能•B.体现了游牧和农耕经济的结合•C.冲击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是在全国设立的村民自治组织•2.中国医学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和天地万物合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人体生命活动、内部器官的运动变化,要受整个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影响和制约。
……这种研究人体、认识疾病的辩证思想和方法,远比那种把人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机械地把人体分成若干独立的部分加以研究的机械论的思想和方法要优越得多。
”这反映了()•A.“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医理论的价值•B.中医诞生的基础是“天人合一”思想•C.古代中医理论具有浓厚的神学色彩•D.古代医学家都具有唯物辩证法思想3.公元前554年,梭伦制定的法律规定:没有儿女的人可以把财产给自己属意的人,但他不允许无限制的、任何方式的赠与。
允许只限于那些不在疾病、药物或监禁的影响之下,不受迫于无奈之下,或不在妻子劝诱之下所作的赠与。
该法律条文旨在()A.允许私有财产无条件的继承B.强调人权至上利益其次原则C.保护雅典公民的财产所有权D.通过诉讼程序关注弱势群体战斗之士”4.16世纪以来,人口的迁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仅美洲和大洋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
这一现象的出现()A.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B.助力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创建C.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D.抑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5.如果为右边示意图确定研究主题,最为恰当的是()A.疾病与灾难B.掠夺与杀戮C.交流与联系D.冒险与财富6.1843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颁布了《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又出台《河流防污法》。
疫情历史试题及答案
疫情历史试题及答案1. 请列举历史上几次重大的疫情事件,并简述其影响。
答案:历史上的重大疫情事件包括但不限于:a. 黑死病(1347-1351年):导致欧洲约7500万人死亡,对社会结构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b. 西班牙流感(1918-1919年):全球范围内造成约5000万人死亡,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
c. 艾滋病(1981年至今):自1981年首次报道以来,已造成全球数千万人感染和死亡,对公共卫生政策和医疗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
2. 描述1918年西班牙流感疫情的传播过程。
答案:1918年西班牙流感疫情起源于美国,随后通过军队和商船传播到欧洲,最终成为全球性大流行。
疫情分为三个波次,第一波在春季较为温和,第二波在秋季最为致命,第三波在冬季逐渐减弱。
3. 黑死病是如何传播的?答案:黑死病主要是通过跳蚤叮咬携带鼠疫杆菌的老鼠传播给人类。
此外,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也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播。
4. 请简述2003年SARS疫情的起源和影响。
答案:2003年SARS疫情起源于中国广东省,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
疫情迅速传播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约8000人感染,近800人死亡。
SARS疫情对全球经济和国际旅行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促使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改革。
5.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
社会生活方面,人们被迫居家隔离,学校和商业场所关闭,国际旅行受到限制,线上教育和远程工作成为常态。
6. 描述疫苗在控制疫情中的作用。
答案:疫苗通过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从而预防感染或减轻病情。
在控制疫情中,疫苗可以减少感染人数,降低病毒传播速度,保护易感人群,最终实现群体免疫。
7. 请列举几种预防疫情传播的公共卫生措施。
答案:预防疫情传播的公共卫生措施包括:a. 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洗手液或肥皂,避免触摸眼鼻口。
2023年中考历史时文阅读训练(疫情相关)(含答案)
2023年中考历史时文阅读训练(疫情相关)(含答案)一、阅读理解(一)中国历史上的瘟疫瘟疫从古至今是人类的噩梦,中国历史上也没有少遭瘟疫之苦。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明朝和清朝时期的鼠疫。
明朝时,鼠疫造成了八分之一的人口死亡,清朝时,东北部分地区爆发的鼠疫更是颠覆了这个朝代。
(二)新冠肺炎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由于新冠肺炎的爆发,造成了全球经济的深刻影响。
尽管疫情初期有所抑制,但由于疫苗的推广不及时,新冠肺炎已经从疫情局部爆发,发展为全球大流行,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三)新冠肺炎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新冠肺炎的流行,不仅影响了全球经济,也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医疗卫生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得医疗资源紧张,大量医护人员也在抗疫一线受到了感染。
在教育方面,因为全球各地都需要采取防控措施,线上教育逐渐普及,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家长难以照顾孩子、线上教学资源不均等。
二、词语解释(一)瘟疫瘟疫是由感染传染病的病菌引起的一种大规模疫病。
常见的瘟疫有黑死病、流行性感冒等。
(二)疫情指某一疾病在某一范围内(例如某一个国家、地区或全球)迅速传播和蔓延,并对社会生活、经济、政治、文化等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
三、思考题(一)疫情对于你的生活有哪些影响?(二)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四、答案阅读理解1. 瘟疫从古至今是人类的噩梦,明朝和清朝时期的鼠疫尤为严重。
2. 新冠肺炎的爆发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 新冠肺炎的流行也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词语解释1. 瘟疫是由感染传染病的病菌引起的一种大规模疫病。
2. 疫情指某一疾病在某一范围内迅速传播和蔓延,并对社会生活、经济、政治、文化等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
思考题1. 每个人的回答可能会有所不同。
2. 可以采取加强卫生防护、加强科学宣传等措施。
2020年高考历史热点猜题:新冠肺炎抗疫专题【解析版】
2020届高考历史热点猜题:新冠肺炎抗疫专题一、选择题(2分×24=48分。
)1.《周礼》记载,周代设医师掌管国家的医药政令,负责王室和邦内疾疫的预防和治疗,每到岁终,医师根据医生的医疗成绩优劣,制定其级别和俸禄,这反映了当时A.医疗队伍出现等级分化 B.形成中央集权的医疗保障体系C.医药政令得到邦国认同 D.医疗管理制度己达到较高水平2.表1表1为不同史籍关于扁鹊望诊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A.历史文献关于扁鹊的记载真实可信B.扁鹊其实是大众理想化人物的化身C.同一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历史结论D.历史阐释和历史叙述必须保持一致3.在汉代,皇帝会诏令地方对政绩突出、表率一方的地方官按时祠祭。
同时,人们为“攘除凶灾,御止疫鬼”祭祀门神,为长生拜祭西王母、司命,为祈福禄富贵祭祀灶神。
每年春二月秋八月,乡村全体成员都必须参加祭祀地方保护神。
这反映出汉代A.儒家思想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B.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C.民间祭祀影响政府的管理D.民间信仰具有功利实用色彩4.下图是《南北朝疫灾分布图(局部)》根据上图分析,造成南京成为疫灾最严重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压力过大 B.政权更替频繁 C.国家四分五裂 D.经济重心南移5.罗仲辉《印刷史话》中记述:“各地书坊按照朝廷颁布钦定历书的月份朔晦和节令变化翻刻印刷,往往还有对全年的旱涝灾情、农事丰歉、瘟疫饥馁的预测,很受农民和市井工商业者的欢迎。
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导致日期有误差,甚至发生争执而对簿公堂。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材料中“翻刻印刷”指活字印刷B.印刷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C.印刷行业有商业化、市场化趋向D.书坊实为朝廷控制的官营手工业6.元世祖时期,政府将北方一些农户为生产互助而自发组成的“锄社”加以推广,并规定:凡民户五十家为一社,社长由“高年晓农事者”担任;一边立本牌,上书某社某人,“社长以时点视劝诫”;社中疾病凶丧之家,由众人合力相助;一社内如受灾民户较多,则“两社助之”。
高考热点试题
高考热点试题:从新冠肺炎疫情看历史疫病防控【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
疫情出现后,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
有官员曾上疏说:“今之人皆知救荒,而不知救疫。
”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这种观念使人丧失了与疫病积极斗争的意志,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责任也趁机被推卸。
瘟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崇祯十六年(1643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7个月时间,就造成了20万人死亡,蔓延势烈,形势惨重。
——据程杨《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等材料二:伦敦于1499—1665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
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
为防控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
政府严禁疫区人员流动,以防止疫情扩散。
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以消除疫病滋生条件。
为确保法令有效实施,市政当局还专门任命几个临时委员会具体负责。
在这些法令基础上,英国政府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
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决定向全国征收“普通税”以建立济贫基金,来救助那些因为瘟疫、灾荒等突发灾难四处流浪的乞丐和流民。
由于有政府救济,许多家庭愿意接受隔离,这使得英国的防疫工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
——据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和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防疫观产生的社会背景并简析其影响。
疫情历史试题及答案
疫情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被称为“黑死病”的疫情是指:A. 鼠疫B. 天花C. 霍乱D. 流感答案:A2. 1918年全球大流感,也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其特点是:A. 只影响儿童和老人B. 只影响男性C. 只影响女性D. 影响所有年龄段,尤其是青壮年答案:D3. 2003年SARS疫情首次爆发于哪个国家?A. 中国B. 越南C. 马来西亚D. 加拿大答案:A4. 埃博拉病毒首次被发现是在哪个国家?A. 刚果民主共和国B. 利比里亚C. 几内亚D. 乌干达答案:A5. 以下哪项措施不是预防疫情传播的有效手段?A. 勤洗手B. 保持社交距离C. 佩戴口罩D. 吸烟答案:D6. COVID-19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接触传播D. 水传播答案:A7. 世界卫生组织(WHO)是在何时成立的?A. 1945年B. 1948年C. 1950年D. 1960年答案:B8. 以下哪种疫苗不是针对COVID-19的?A. 辉瑞-BioNTech疫苗B. 阿斯利康疫苗C. 麻疹疫苗D. 莫德纳疫苗答案:C9. COVID-19疫情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哪些活动受到了影响?A. 体育赛事B. 国际旅行C. 教育活动D. 所有以上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COVID-19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A. 供应链中断B. 旅游业衰退C. 股市繁荣D. 失业率上升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历史上的疫情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多选)A. 人口减少B. 社会结构变化C. 经济发展停滞D. 科学进步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控制疫情的传播?(多选)A. 隔离病人B. 增加医疗资源C.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D. 忽视疫情的存在答案:A、B、C13. COVID-19疫情期间,哪些行业受到了特别关注?(多选)A. 医疗保健B. 教育C. 旅游业D. 餐饮业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是COVID-19疫情期间各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多选)A. 封锁边境B. 限制公共集会C. 发放经济刺激计划D. 增加国际旅游答案:A、B、C15. 疫情对个人生活可能产生哪些影响?(多选)A. 心理健康问题B. 工作不稳定C. 社交活动减少D. 教育中断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历史上的疫情总是导致人口数量的增加。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防疫抗疫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防疫抗疫第01练 防疫抗疫1.东汉后期的70多年中,有疫病流行记载17次,且多数为连年的大疫病;唐初的60年间,仅有5次疫病记载,且蔓延范围较小;安史之乱后,疫病接连发生,一些地区甚至发生了“死者半”的大疫。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战争是疫病发生传播的根源 B.疫病流行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C.地理条件影响疫病传播速度 D.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疫病频发【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东汉后期的70多年中,有疫病流行记载17次,且多数为连年的大疫病”“安史之乱后,疫病接连发生,一些地区甚至发生了‘死者半’的大疫”可知,东汉后期和安史之乱后,社会环境动荡,如战争频繁、流民迁徙等等,使得疫病大规模流行,因此,疫病流行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B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地理条件对疫病传播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强调疫病流行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
故选B项。
2.14世纪中叶的意大利港口实行“检疫”,强制入境船舶和人员隔离观察,以防止黑死病等疫病流入,后来又出现了防范动植物病虫害的动物检疫和植物检疫。
这表明分类检疫A.彻底阻断了疫病传播 B.体现了科学技术进步C.奠定了西方医疗体系 D.反映了国家干预形成【答案】B【详解】根据“意大利港口实行“检疫”,强制入境船舶和人员隔离观察,以防止黑死病等疫病流入,后来又出现了防范动植物病虫害的动物检疫和植物检疫”可知14世纪已出现分类检疫,体现了人类检疫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意识的增强,B项正确;彻底错误,排除A项;检疫不能奠定西方医疗体系,排除C项;没有体现国家力量的干预,排除D项。
故选B项。
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评论道:“新冠疫情将永久改变世界秩序。
”在新冠疫情仍然肆虐,而美国政府奉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阻挠国际合作的背景下,国际规则规范被削弱,全国治理遭遇严重挑战,国际体系呼唤新的领导者,推动经济以及医疗卫生合作,维护全球化进程,打造新的国际格局。
2020年高考历史热点瘟疫习题精选
2020年高考历史热点:瘟疫习题精选01(2019高二下·长治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类似医院的组织最迟在公元2年就已经有了。
那年黄河一带瘟疫流行,皇帝选址,设置医生和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
公元162年,皇甫规率军在外作战,适逢军队疫病流行,皇甫规便把病员集中起来治疗。
公元491年,疫病流行,竞陵的王萧把自己的住宅拿出来,购买药物,收养贫苦病人。
唐朝的医院都叫“病坊”,大多都是设在庙宇的。
不仅长安洛阳有,其他各州亦有。
宋朝医院规模空前扩大,设备完善,而且设立门诊部。
在明朝几乎每县都有一所惠民药局,都是官办的。
——摘编自任应秋《中国古代医院的演变》材料二:近代之前,“(英国)医院”主要是济贫、收容机构。
在近代之前能请的起医生的都是贵族或富人。
医患关系是一种“恩惠制度”。
直到18,19世纪随着自愿捐助医院的大规模建立,医院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医院。
中世纪,医疗从业者分为三个等级: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和药剂师,各行业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不能逾越。
随着医院的兴起,教学医院把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聚集在一起参加诊断,削弱了他们科别的划分……学生在化学实验、尸体解剖等操作中实践,临床成为医学新观念和新实践的诞生地。
……随着医院的出现,护理工作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摘縞自赵秀荣《近代英国医院兴起的社会影响初探》(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医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办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医院与中国古代医院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举办主体多元,以政府兴办为主;规模不断扩大,设备也日趋完善。
原因:儒家仁义、民本思想的影响;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意识;防止疫病的扩散、传染;天人感应观念的影响。
(2)不同:中国古代医院主要是官办,英国医院主要由社会机构创办;中国古代医院主要是医疗机构,英国医院兼有医疗、教育和科研等职能;中国古代对医生没有统一分类管理,英国对医生进行了严格类别管理。
疫情历史试题及答案
疫情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严重的疫情是哪一个?A. 黑死病B. 西班牙流感C. 霍乱D. 黄热病答案:A2. 1918年爆发的全球性流感疫情被称为什么?A. 黑死病B. 西班牙流感C. 亚洲流感D. 猪流感答案:B3. 以下哪个病毒是由蝙蝠传播给人类的?A. 埃博拉病毒B. 寨卡病毒C. SARS冠状病毒D. HIV病毒答案:C4. 2003年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疫情首次出现在哪个国家?A. 中国B. 美国C. 加拿大D. 越南答案:A5. COVID-19疫情是由哪种病毒引起的?A. 流感病毒B. 冠状病毒C. 埃博拉病毒D. 黄热病病毒答案:B二、填空题6. 黑死病疫情导致欧洲大约_________%的人口死亡。
答案:30-607. 世界卫生组织(WHO)是在_________年成立的。
答案:19488.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全球范围内实施了_________以减少病毒传播。
答案:封锁和社交距离措施9. COVID-19病毒的正式名称是_________。
答案:SARS-CoV-210. 预防疫情传播的三大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隔离、疫苗接种、个人卫生三、简答题11. 请简述1918年西班牙流感疫情的特点。
答案:1918年西班牙流感疫情是历史上最致命的流感大流行之一,感染了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并导致约5000万人死亡。
其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尤其是对年轻成年人的影响尤为严重。
12. 描述COVID-19疫情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答案:COVID-19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导致许多行业停摆,失业率上升,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减少。
社会方面,疫情加剧了公共卫生系统的负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社交方式,同时促进了远程工作和在线教育的发展。
结束语:疫情是人类历史上不断面临的挑战之一。
通过学习疫情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病毒的传播机制,预防和应对策略,以及疫情对社会和经济的深远影响。
疫情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疫情历史考试题及答案1. 请简述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起源和影响。
答案:1918年西班牙流感起源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哈斯克尔县,后迅速传播至全球,造成约5000万人死亡。
这场流感大流行对全球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促进了公共卫生体系的发展。
2. 描述2003年SARS疫情的传播路径和防控措施。
答案:2003年SARS疫情起源于中国广东省,通过国际旅行迅速传播至亚洲其他国家及加拿大、美国等地区。
防控措施包括隔离疑似病例、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宣传、限制人员流动和国际旅行等。
3. 非洲埃博拉病毒爆发的年份和主要影响区域是?答案:非洲埃博拉病毒首次大规模爆发于2014年,主要影响区域为西非国家,包括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
4. 2019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起源地是哪里?答案:2019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起源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5. 列举至少三种COVID-19疫情期间各国采取的公共卫生措施。
答案:各国在COVID-19疫情期间采取的公共卫生措施包括:实施社交距离政策、推广佩戴口罩、开展大规模疫苗接种等。
6. 描述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给出至少两个具体例子。
答案: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导致许多行业受到严重影响,具体例子包括:全球旅游业收入大幅下降,许多航空公司和旅游公司面临破产;全球供应链中断,导致制造业和零售业受到冲击。
7. 简述疫情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答案:疫情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学校关闭,影响了数亿学生的学习。
应对措施包括转向在线教育、远程教育和灵活的学习安排。
8. 请解释“群体免疫”的概念,并讨论其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答案:“群体免疫”是指当足够比例的人口对某种疾病具有免疫力时,即使部分人群未免疫,整个群体也能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在疫情防控中,群体免疫可以通过自然感染或疫苗接种实现,有助于减少病毒传播和减轻医疗系统的压力。
9. 描述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可能的应对策略。
高考历史热点训练(二):疫病与公共卫生
高考历史热点训练(二):疫病与公共卫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后汉书》有载:(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
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
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年疫。
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能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有①小农经济自给自足②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③当时已有铁犁牛耕④当时农作物种类较多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西汉时期,江南地区无明确疫情记载,但长江以北地区却发生了11次之多。
这表明A.南方重视疫病的防治B.北方战乱不断灾害频仍C.疫情与人口密度相关D.南方政治秩序相对稳定3.据联合国公布的资料,1650~1850年,非洲人口处于同一水平,甚至有所减少,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由于人口锐减,用地荒芜,城镇、村落成为废墟,贝宁、安哥拉及刚果地区都面目全非了。
出现上述的主要原因是A.奴隶贸易的开展B.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C.非洲生产力落后,疫病流行D.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4.有学者介绍文艺复兴时写道:“那场夺去欧洲五分之二以上人口的瘟疫,显示出欧洲封建主义已经走到尽头的事实。
……特别敏感的诗人、天才的艺术家们,都深刻感受到秩序紊乱和经济崩溃所带来的压力。
围绕着如何振兴欧洲的问题,他们无与伦比的创造力被激发了出来。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黑死病是激发艺术家们创造力的根本原因B.封建经济衰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引发了文艺复兴C.欧洲社会危机引起反思,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D.艺术家们特有的敏感是文艺复兴兴起的主要原因5.1351年英国贵族影响国会通过“劳动法规”,把工资冻结在黑死病以前的水平。
然而于事无补,因为劳动力价格仍然在上涨。
领主又企图把剩下的农奴束缚在土地上,但在高工资的吸引下,农奴纷纷逃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历史热点:瘟疫习题精选1、(2020年安徽六安一中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
疫情出现后,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
有官员曾上疏说:“今之人皆知救荒,而不知救疫。
”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这种观念使人丧失了与疫病积极斗争的意志,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责任也趁机被推卸。
瘟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崇祯十六年(1643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7个月时间,就造成了20万人死亡,满眼势烈,形势惨重。
——据程杨《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等材料二:伦敦于1499-1665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张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東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
为防控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
政府严禁疫区人员流动,以防止疫情扩散。
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以消除疫病滋生条件.为确保法令有效实施,市政当局还专门任命几个临时委员会具体负责。
在这些法令基础上,英国政府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
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决定向全国征收“普通说”以建立齐贫基金,来敉助那些因为瘟疫、灾荒等突发灾睢四处流浪的乞丐和流民。
由于有政府救济,许多家庭愿意接受隔离,这使得英国的防疫工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
——据陈凯鹇《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和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防疫观产生的社会背景并简析其影响。
参考答案(1)特点:明朝:政府应对消极;防疫重点主要集中在灾后赈济救助方面;防疫措施呈零散性、偶然性特征;防疫措施迷信色彩深厚。
英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周密部署,构件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防疫工作制度化;防疫措施科学、进步。
(2)背景:明朝:明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小农经济占主导;思想观念落后、愚昧。
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的加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兴起;人文主义的发展。
影响:明朝:导致疫病蔓延,人口大量死亡,社会动荡,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英国:为鼠疫从英国消退奠定了基础;有利于都铎王朝的持久稳固;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转型。
解析:(1)明朝特点:从材料一“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得出政府在应对疫病是较为消极;从材料“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可知防疫重点主要集中在灾后救助方面;据材料一“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救济钱物”得出防疫措施呈现零散性、偶然性;从材料一“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认为瘟疫是天神本怒的表现,得出防措的迷信色彩浓厚。
英国特点:据材料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得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据材料二“英国政府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得出周密部署,构建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据材料二“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得出防疫制度化;据材料二“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得出防疫措施科学、进步。
(2)社会背景:明朝方面,从材料一“明朝后期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结合所学得出明朝正走向衰亡,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小农经济占导,思想观念落后、愚昧。
英国方面,据材料二“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得出当时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的加强,结合所学得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兴起,人文主义的发展。
影响:明朝,从材料一“造成了20万人死亡,蔓延势烈,损失惨重十年”结合所学得出导致疫病蔓延,人口大量死亡,社会动荡,是明朝灭亡的要因素之一。
英国,据材料二“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结合所学得出鼠疫从英国消退奠定了基础;有利于都铎王朝统治的持久稳固;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转型。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末,在北京地区,新成立的警察机构开始采用宣传疫病知识和推广种痘的方式对抗疫病。
到民国时期,传染病医院开办后,京师警察厅建立起一套以该院为核心的疫病防治制度,应对突发性疫病。
新设的中央防疫处也致力于从欧美国家引进各类疫苗并研制各类疫苗,为推行注射疫苗预防疫病提供技术性保障。
自1934年起,北平市卫生行政机构开始以运动的形式,大规模推行预防疫苗注射,开启了以预防医学为指导的疫病防治新制度。
——摘编自杜丽红《近代北京疫病防治机制的演变》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类疫病肆虐。
1949年10月,中央召开紧急防疫会议,确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建立快捷的信息沟通体制,组织群众先后开展以清洁大扫除、反对美国“细菌战”和“除四害”为中心的三次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
教育和文艺界人士以及中国红十字会也积极进行科学防疫治疫宣传,将“防病”、"医愚”与“治心”相结合。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鼠疫、天花、黑热病等烈性和急性传染病陆续被消灭,人口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摘编自李向东、刘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疫情与疫病防控的政治化》(1)根据材料一,以北京为例,指出近代疫病防治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疫病防治措施的主要作用。
参考答案(1)变化:成立专门的疫病防治机构;积极引进西方先进医疗技术;应急与预防并重。
原因:政府的社会治理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变革的推动;“西学东渐”对中国卫生观念的冲击;报刊等大众传媒的广泛宣传。
(2)作用:成功地遏制了疫病的流行,减少了人口死亡;初步建立了有效的疾病防控机制;具有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积极意义;夯实了新政权的社会基础,赢得了人民的拥护。
3、(2019高二下·长治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类似医院的组织最迟在公元2年就已经有了。
那年黄河一带瘟疫流行,皇帝选址,设置医生和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
公元162年,皇甫规率军在外作战,适逢军队疫病流行,皇甫规便把病员集中起来治疗。
公元491年,疫病流行,竞陵的王萧把自己的住宅拿出来,购买药物,收养贫苦病人。
唐朝的医院都叫“病坊”,大多都是设在庙宇的。
不仅长安洛阳有,其他各州亦有。
宋朝医院规模空前扩大,设备完善,而且设立门诊部。
在明朝几乎每县都有一所惠民药局,都是官办的。
——摘编自任应秋《中国古代医院的演变》材料二:近代之前,“(英国)医院”主要是济贫、收容机构。
在近代之前能请的起医生的都是贵族或富人。
医患关系是一种“恩惠制度”。
直到18,19世纪随着自愿捐助医院的大规模建立,医院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医院。
中世纪,医疗从业者分为三个等级: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和药剂师,各行业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不能逾越。
随着医院的兴起,教学医院把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聚集在一起参加诊断,削弱了他们科别的划分……学生在化学实验、尸体解剖等操作中实践,临床成为医学新观念和新实践的诞生地。
……随着医院的出现,护理工作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摘縞自赵秀荣《近代英国医院兴起的社会影响初探》(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医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办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医院与中国古代医院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举办主体多元,以政府兴办为主;规模不断扩大,设备也日趋完善。
原因:儒家仁义、民本思想的影响;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意识;防止疫病的扩散、传染;天人感应观念的影响。
(2)不同:中国古代医院主要是官办,英国医院主要由社会机构创办;中国古代医院主要是医疗机构,英国医院兼有医疗、教育和科研等职能;中国古代对医生没有统一分类管理,英国对医生进行了严格类别管理。
「解析」(1)根据材料一提到,皇帝选址,设置医生和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唐朝的医院都叫“病坊”,大多都是设在庙宇的……宋朝医院规模空前扩大,设备完善……在明朝几乎每县都有一所惠民药局,都是官办的。
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中国古代医院的特点:举办主体多元,以政府兴办为主;规模不断扩大,设备也日趋完善。
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其创办的原因:儒家仁义、民本思想的影响;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意识;防止疫病的扩散、传染。
(2)据材料二提到,18、19世纪随着自愿捐助医院的大规模建立,医院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医院。
中世纪,医疗从业者分为三个等级: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和药剂师,各行业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临床成为医学新观念和新实践的诞生地,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近代英国医院与中国古代医院的不同之处:中国古代医院主要是官办而英国医院主要由社会机构创办;中国古代医院主要是医疗机构,英国医院兼有医疗、教育和科研等职能。
4、(北京市朝阳区2019届高三文综历史一模试卷)卫生与健康关系百姓生活和社会稳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处于中国历史上第四个气候寒冷期,后期异常干旱。
入境外国人士的增加,使我国从未有过的传染病也开始流行。
1408至1644年间,各地发生的大瘟疫达26次之多。
瘟疫等传染病的流行,促使瘟病学说得到发展。
中医内科理论建立在《伤寒论》之上,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里记载了瘟病的传染性特征。
宋元以来,医家从论症、治法方面对伤寒与瘟病加以区别。
明清之际吴有性著《瘟疫论》,提出“戾气说”,认为瘟病是戾气所致,由口鼻传入,进而指出戾气有不同类型,并能产生不同疫病。
经过清代名医叶桂、薛雪等人的努力,瘟病学说逐渐建立起体系。
(1)概括瘟病学说的演变历程;指出瘟病学说在明清时期形成体系的原因。
(2)归纳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卫生与健康的成就;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参考答案(1)历程:汉代至隋代,瘟病学说以内科理论为基础;宋元以来,瘟病与伤寒从论症和治法等方面区别开来;明清时期瘟病学说逐渐形成体系。
原因:战争频发、气候异常;新型传染病增多;疫病大规模爆发;医学家的深入研究。
(2)成就:从关注个人卫生到重视公共卫生;对卫生与健康的重视,从上层社会发展到普通民众,从英国扩展到欧美;认识到疾病同不卫生联系密切,实施公共卫生立法;开展公共卫生运动,初步形成城市自来水和地下排污系统。
背景:工业革命促进技术进步;城市化进程加快,民众的卫生健康意识增强;社会调查的深入,民主政治的推动;微生物科学研究的发展。
解析:(1)第一小问,由材料“中医内科理论建立在《伤寒论》之上,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里记载了瘟病的传染性特征”,可见汉代至隋代,瘟病学说以内科理论为基础;由材料“宋元以来,医家从论症、治法方面对伤寒与瘟病加以区别”,可见宋元以来瘟病与伤寒从论症和治法等方面区分开来;由材料“明清之际……瘟病学说逐渐建立起体系”,可见明清时期瘟病学说逐渐形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