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汇总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一、国际贸易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在某一商品的生产上所耗费的成本低于其他国家,那么该国就具有该商品的绝对优势,从而可以出口该商品。

2、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那些它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即虽然不是成本最低,但是相对其他国家来说更具有竞争优势的商品。

3、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那些它拥有丰富资源的商品,而进口那些它拥有较少资源的商品。

4、国际贸易的动态理论:包括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雁行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在市场上的生命周期会影响国际贸易的模式。

雁行理论则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进口、国内生产、出口三个阶段来发展其产业。

二、国际贸易实务1、贸易术语: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贸易术语包括FOB(船上交货)、CIF(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和CFR(成本加运费)。

这些术语规定了买卖双方在交易中的权利和义务。

2、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主要包括电汇、信汇、票汇和托收等。

这些支付方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3、国际贸易单证:包括发票、装箱单、提单、保险单等。

这些单证是国际贸易交易中的重要文件,必须准确无误。

4、国际贸易运输:主要包括海运、空运和陆运。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5、国际贸易保险:国际贸易中的保险主要包括海上货运保险和国际运输保险。

投保人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降低潜在的风险。

6、国际贸易谈判:国际贸易谈判是整个国际贸易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成功的谈判可以帮助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实现双赢。

7、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当出现国际贸易争端时,可以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了解并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对双方都有利。

8、国际贸易风险管理:对国际贸易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管理是确保国际贸易顺利进行的关键。

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降低风险并提高收益。

9、国际贸易市场开发:开发新市场和扩大现有市场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方面。

国际贸易基础理论

国际贸易基础理论

国际贸易基础理论
一、概述
国际贸易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对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

国际贸易基础理论是研究国际贸易活动背后的规律和原理的理论体系。

二、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经典之作,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

该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通过国际贸易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贸易的互利互惠。

三、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在没有贸易障碍情况下,各国应该专门生产自己的绝对优势产品,并通过贸易进行互换,可以实现贸易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

四、产品周期理论
产品周期理论是美国学者雷蒙德·弗农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指出,某些新产品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不同,不同阶段可能存在着不同的贸易政策和发展机会。

五、收获尼克松主义
收获尼克松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主张通过国际竞争促进国内经济的创新和发展,推动各国经济体系的改革和提升。

六、结论
国际贸易基础理论对于解释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其核心概念
为比较优势、绝对优势、产品周期和国际竞争。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国际贸易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各国贸易合作与发展。

以上是关于国际贸易基础理论的简要介绍,希望能为您对国际贸易理论有更深
入的了解提供一定的帮助。

感谢阅读!。

大一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

大一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

大一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国际贸易理论是研究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贸易的原因、模式、效果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其相对生产成本较低的产品,进口相对生产成本较高的产品。

这样,各国都能从贸易中获得利益。

2.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里卡多提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其相对生产效率较高的产品,进口相对生产效率较低的产品。

比较优势的形成是由于资源的差异和经济规模的效应。

3.要素禀赋理论:由特因特·奥布林提出,认为一个国家在贸易中的相对优势源于其拥有的要素禀赋,包括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等。

4.生产周期理论:由芬廷·贝齐克提出,认为产品的国际贸易受到生产周期的影响。

出口国和进口国的生产周期不同,会导致跨国贸易的发生。

5.市场结构理论:由埃里希·鲍姆和奥利弗·威廉森等学者提出,认为市场结构对贸易模式和贸易政策具有重要影响。

市场结构的不同会导致贸易的不同模式和效果。

6. 开放经济宏观模型:主要有Munder化消费函数模型、引力模型和凯恩斯-莫能-威夫琼斯模型等。

这些模型通过对经济体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来研究贸易对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影响。

7.比较成本理论:由埃利乌·山贝尔和保罗·萨缪尔森等学者提出,认为贸易的益处源自各国之间的产品相对成本差异。

贸易可以使得各国的消费水平提高,实现互利共赢的结果。

8.重要贸易理论:如重要贸易理论和内部规模经济理论等,认为贸易往往与国家和企业的规模相关,规模大的经济体在贸易中更有优势。

9.新贸易理论:如产业集聚理论和技术差异理论等,认为贸易的发生与国家或地区的特定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有关。

特定产业和技术的优势会导致贸易的发生。

10.区域贸易理论:如关税同盟理论和地理经济理论等,认为区域一体化和地理位置对贸易有重要影响。

2024年国际贸易理论总结范本(三篇)

2024年国际贸易理论总结范本(三篇)

2024年国际贸易理论总结范本2024年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关键一年,各国间的经贸合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在这一年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际贸易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

本文将对2024年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总结,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自由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自由贸易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2024年也不例外。

自由贸易主张的开放市场、自由竞争的原则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自由贸易理论也逐渐向数字贸易领域延伸,例如跨境电商、数字货币支付等。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信息的更加畅通,自由贸易理论将更加注重数字经济的特点,进一步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求变虽然自由贸易理论在2024年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也在增加。

在一些国家发起的贸易战和经济封锁行动中,贸易保护主义被当作实现国内利益最大化的手段。

然而,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引发贸易壁垒、失业、经济衰退等问题。

因此,在2024年,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也面临着许多批评和挑战。

未来,希望能够出现更多既能保护本国经济又有利于全球经济合作的贸易保护主义模式。

三、新兴贸易理论的涌现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格局的变化,一些新兴的贸易理论也开始涌现出来。

例如,人文贸易理论强调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对于贸易的促进作用;环保贸易理论注重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贸易方式;社会贸易理论关注贸易对社会公平和社会责任的影响等等。

这些新兴贸易理论通过多元化的角度,拓宽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领域,并且为未来构建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贸易体系提供了思路。

四、区域贸易协定与全球贸易秩序在2024年,区域贸易协定依然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重要的区域贸易协定如《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全球和谐统一协定》(RCEP)在2024年得到了进一步推进和落实。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交换商品和服务的过程。

它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国际合作和提高全球福利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际贸易理论涉及了许多概念和原则,旨在解释国际贸易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以下将介绍几个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

1.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于18世纪提出,认为不同国家在生产某些商品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

例如,一国可能在生产棉花方面拥有更好的技术和资源,而另一国则在生产机械方面更具优势。

通过专业化和贸易,各国可以互相受益,因为他们可以从其他国家进口那些自己不具备绝对优势的商品,从而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多的选择。

2.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在19世纪初提出的。

它主要强调的是相对优势。

根据这个理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它仍然可以通过专门生产那些它在相对效率方面具有优势的商品来增加交易和改善国内经济状况。

比较优势理论鼓励国际贸易的开展,因为不同国家在生产中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竞争力。

3. 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霍斯特·维特谢勒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

它认为,国际贸易取决于不同国家的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差异。

例如,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生产则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根据这个理论,国家应该根据其资源禀赋来选择生产和贸易的方向,从而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4. 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保罗·克鲁格曼和约翰·范南诺提出的。

它对传统的贸易理论进行了完善和拓展,主要关注企业间的竞争和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新贸易理论强调了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性,认为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实现竞争优势,并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影响。

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专业化和贸易的重要性,要素禀赋理论强调了资源禀赋的影响,而新贸易理论则关注了企业的竞争和创新。

国际贸易理论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总结国际贸易理论是研究国际贸易现象和影响的经济理论体系。

它涉及了国际贸易的各个方面,包括贸易模式、贸易政策、贸易规则等。

在过去几个世纪的发展中,一些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得到了形成和完善。

本文将对这些理论进行总结,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国际贸易理论。

首先,绝对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该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是基于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的。

绝对优势是指某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时所具备的比其他国家更低的生产成本。

按照绝对优势原则,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和输出自己具备绝对优势的商品,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取最大的利益。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于是,比较优势理论被提出。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不具备绝对优势,仍然可以通过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是指某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具备的更低的机会成本。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和输出自己具备比较优势的商品,而依靠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随后,产业内的因素不均论被引入到国际贸易理论中。

该理论认为,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往往取决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不均衡分布。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等。

产业内的因素不均论认为,如果某个国家在某个产业的生产要素较为丰富,那么该国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就具有竞争优势;相反,如果某个国家在某个产业的生产要素较为稀缺,那么该国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就具有相对劣势。

因此,产业内的因素不均论描述了国际贸易的产业分工特征。

另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是比较成本理论。

该理论是由爱德华·史密斯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等人发展起来的。

比较成本理论认为,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贸易可以使各方都能够获得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丰富的产品选择。

这是因为通过贸易,国家可以将自己的资源和生产要素用于生产相对成本更低的商品,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国际贸易学作业所有理论总结

国际贸易学作业所有理论总结

国际贸易学作业所有理论总结引言国际贸易学是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学科。

在全球化进程中,国际贸易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

本文将总结国际贸易学作业中所有涉及的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销售定价策略、关贸总协定等内容。

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贸易互利原则:贸易双方通过互相交换商品和服务,实现资源和利益的互补,从而获得双赢的结果。

2.比较优势原理: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方面具有相对优势,通过专业化和贸易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3.绝对优势原理:当一个国家在所有领域都比其他国家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更具有优势时,可以通过生产和出口该商品或服务来获得最大的收益。

4.资源比较优势原理:国家可以根据自身资源的相对丰富程度选择生产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贸易的最大化。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方面具有相对优势,通过专业化和贸易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其相对优势的商品,并通过贸易从其他国家购买其相对劣势的商品。

这样做可以使各国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比较优势理论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解释商品交换的理论基础。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它认为一个国家如果在所有领域都比其他国家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更具有优势,就可以通过生产和出口该商品或服务来获得最大的收益。

绝对优势理论强调一个国家在某个产业上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主导地位。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在于,绝对优势理论注重个体国家的自给自足能力,而比较优势理论则强调国际贸易的合作性和互补性。

绝对优势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际贸易中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的原则。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国际贸易,简单来说,就是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不仅涉及到货物的买卖,还包括服务、技术、资本等要素的跨国流动。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些国际贸易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这一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

他认为,每个国家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交换,双方都能获得利益。

比如,A 国生产一件衣服需要 5 小时,生产一斤粮食需要 10 小时;B 国生产一件衣服需要 8 小时,生产一斤粮食需要 6 小时。

那么 A 国在生产粮食上有绝对优势,B 国在生产衣服上有绝对优势,两国各自专注生产优势产品然后进行贸易,就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福利水平。

2、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贸易理论,提出了比较优势。

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劣势的程度不同,它仍然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较大的商品来获利。

3、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各国的资源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一个国家会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

二、国际贸易的政策1、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让商品自由进出口。

这种政策有助于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效率。

2、保护贸易政策通过征收高额关税、设置进口配额等手段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

比如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新兴产业或受到冲击的产业,会采取保护贸易政策。

三、关税1、关税的种类包括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进口税是最常见的,用来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保护本国产业。

2、关税的影响对进口国来说,关税可以保护国内产业,但也可能导致消费者福利下降,增加生产成本。

对出口国而言,可能会减少出口量,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非关税壁垒1、进口配额规定在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上限。

2、技术性贸易壁垒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形式出现,对进口商品设置障碍。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扩大市场规模,提高效率,实现经济增长。

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一系列理论来解释贸易的原因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国际贸易理论,并探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向导国家选择产业和产品的理论。

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8世纪末提出。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家应当专注于生产和出口其相对优势所在的产品,而依赖其他国家进口其相对劣势的产品。

这样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各国资源的特点,提高整体福利水平。

例如,中国拥有廉价劳动力和大规模生产能力,因此在制造业方面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中国可以利用这些优势,扩大制造业的出口,从而获得更多的贸易收入。

二、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

根据这一理论,国家应当专注于生产和出口其在所有产品中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从其他国家进口其无法进行有效生产的产品。

亚当·斯密认为,通过专业化生产和合理分工,国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例如,中东地区的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因此可以通过出口石油来获取大量外汇收入。

这样的专业化生产可以使这些国家在全球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三、相对成本理论相对成本理论是大卫·李嘉图在19世纪初提出的。

相对成本理论认为,国家应该根据自身生产某种商品相对于生产其他商品的机会成本来选择专业化方向,以此来实现贸易的最大效益。

例如,假设国家A和国家B都可以生产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但是国家A的机会成本更低。

根据相对成本理论,国家A应该专业化生产农产品,国家B则应该专业化生产工业产品,两国通过贸易可以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四、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贸易理论。

该理论提出,在全球贸易中,各国之间存在着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的效应,因此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结构不仅仅由比较优势所决定。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完整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完整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完整版)一、国际贸易理论1. 国际贸易概述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服务、技术、资本等经济要素的交换活动。

它是国际分工和全球化的产物,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文化交融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各国应专注于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通过贸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福利的提升。

(2)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认为各国应专注于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贸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福利的提升。

(3)要素禀赋理论:由赫克歇尔俄林提出,认为各国应专注于生产本国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密集型产品,通过贸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福利的提升。

3. 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指各国政府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实现国家利益而采取的贸易措施。

主要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出口补贴、进口限制等。

4. 国际贸易组织与协定国际贸易组织与协定是指各国政府为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而签订的协议和成立的组织。

主要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欧盟(EU)等。

二、国际贸易实务1. 国际贸易流程2. 国际贸易合同国际贸易合同是指买卖双方为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签订的书面协议。

主要包括买卖合同、运输合同、保险合同、支付合同等。

3. 国际贸易结算与支付国际贸易结算与支付是指买卖双方为实现货款支付而采取的方式。

主要包括信用证(L/C)、托收、汇款等。

4. 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国际贸易运输是指将货物从卖方所在地运往买方所在地的过程。

主要包括海运、空运、陆运、多式联运等。

国际贸易保险是指为保障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免受损失而购买的保险。

5. 国际贸易报关与检验检疫国际贸易报关是指进出口货物在进出境时,向海关申报并办理相关手续的过程。

国际贸易检验检疫是指对进出口货物进行检验、检疫,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过程。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
1、市场竞争模型:
市场竞争模型是一种衡量国际贸易的理论模型,旨在评估交易双方的获利情况。

它主要假设:不同国家利用自身特定的优势生产不同商品,如果它们具有足够的市场份额,以最小的成本实现他们的最佳利益。

当他们交易时,双方将获得利益。

2、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研究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它提供了提出国际贸易的分析理由,即一国经济体根据自身特定的资源结构、科学技术水平等不同因素,它可以发展出比其他国家更有优势的产品,或生产更加低廉的成本产品。

3、新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是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一种补充,它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了宏观经济学中总体供求理论,将汇率引入考虑国际交易,根据这种新兴理论,贸易将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

4、固定汇率理论:
固定汇率理论是经济学家在国际贸易中讨论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各国对外贸易都是以固定的汇率进行的,国际贸易也可以根据汇率的变化进行出口和进口的活动。

5、市场分割理论:
市场分割理论是一种国际贸易理论,它实际上是基于市场竞争模型的进一步发展,根据该理论,国际贸易有助于改善国内消费者差异导致的市场分割问题,这对各自国家来说都有长处。

它也是国际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考虑的一个主要因素。

国际贸易理论大全

国际贸易理论大全

国际贸易理论目录• 1 国际贸易理论概述• 2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o 2.1 (一)重商主义o 2.2 (二)重农学派o 2.3 (三)绝对优势理论o 2.4 (四)比较优势理论o 2.5 (五)保护贸易理论o 2.6 (六)相互需求理论• 3 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o 3.1 (一)要素禀赋理论o 3.2 (二)里昂惕夫悖论• 4 三、国际贸易的当代理论——新贸易理论o 4.1 (一)新生产要素理论o 4.2 (二)偏好相似理论o 4.3 (三)动态贸易理论o 4.4 (四)产业内贸易理论o 4.5 (五)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5 四、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贸易理论概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四大阶段。

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

二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角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

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工来解释贸易,力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

(一)重商主义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了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国际贸易观点,也称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其核心是追求贸易顺差,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孟(Thomas Mun)。

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唯一形式即金银,金银的多少是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而获得金银的主要渠道就是国际贸易。

通过奖出限入求得顺差,使金银流入,国家就会富裕。

(二)重农学派17世纪下半期,在法国出现了反对重商主义,主张经济自由和重视农业的思想,形成了重农学派(physiocratic school),其创始人是弗朗斯瓦·魁奈(F.Quesnay)。

国际贸易主要理论有哪些

国际贸易主要理论有哪些

引言: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国际贸易的研究中,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

这些理论旨在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模式和效果。

本文将讨论国际贸易的几个主要理论,并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

概述:国际贸易主要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国际产品周期理论、Heckscher-Ohlin模型和新贸易理论。

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模式,并帮助我们理解贸易对经济增长和福利的影响。

正文内容:1.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他认为国际贸易取决于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相对的成本优势。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国家相对于另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较低的成本,那么它应该专注于生产该商品并进行贸易。

这样,两个国家可以通过贸易实现互利互惠。

小点1:比较优势的概念和原理小点2: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小点3: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和扩展2.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他认为国际贸易是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生产特定商品的生产效率差异。

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所有商品上都比其他国家更高效,那么它将在所有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并可以通过贸易实现收益。

小点1:绝对优势概念和原理小点2:绝对优势理论的实证研究小点3:绝对优势理论的限制和争议3. 国际产品周期理论国际产品周期理论是由雷蒙德·费恩斯提出的,他认为国际贸易受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一种新产品在投放市场时,来自本国的需求会迅速增长,这将导致本国的出口增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国家也会开始生产该产品,并且本国的出口将逐渐减少。

小点1:国际产品周期理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小点2: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国际贸易模式小点3:国际产品周期理论的实证研究4. Heckscher-Ohlin模型Heckscher-Ohlin模型是由埃利·海克斯彻和贝塞尔·奥林提出的,他们认为国际贸易取决于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

国际贸易理论总结(共5篇)

国际贸易理论总结(共5篇)

国际贸易理论总结(共5篇)第一篇:国际贸易理论总结国际贸易理论总结1.需求相异理论在同一价格下,各国消费者即使具有同等购买能力,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也会不同,这就是需求的相异性。

2.需求相似理论(又称重叠需求理论)各国有自己的需求结构,需求的基本决定因素的人均收入水平。

3.绝对优势理论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商品。

4.比较优势理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交换。

5.要素禀赋理论(又称H-O理论)一个国家应当出口那些生产过程中相对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改过生产过程中相对密集第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理论6-13属于当代国际分工理论)6.里昂惕夫之谜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要素禀赋理论预测相悖7.劳动熟练说-------(对里昂惕夫之谜的第一种解释)劳动熟练说又称人类技能说(Human Skill Theory)、劳动技能说和劳动效率说,最先是里昂惕夫自己提出,后来由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B.Keesing)加以发展,用劳动效率和劳动熟练或技能的差异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和影响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

8.人力资本说-------(对里昂惕夫之谜的第二种解释)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的优势是拥有很多经过大量教育和培训的高素质劳动力,而教育和培训可视为对人力的投资,因此高素质劳动力可以称为人才资本,如果把这部分人力资本加到物质资本上,美国就仍然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之谜就自然破解。

9.技术差距说-------(对里昂惕夫之谜的第三种解释)(波斯纳提出,格鲁伯和弗农等人进一步论证)指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形成或扩大了国际间的技术差距,而有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的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总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理论则是对这些贸易活动的规律、原因和影响进行研究和解释的学说体系。

以下将对一些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

该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中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中处于绝对劣势的产品。

例如,假设 A 国生产一单位的布匹需要 5 个工时,生产一单位的粮食需要 10 个工时;B 国生产一单位的布匹需要 10 个工时,生产一单位的粮食需要 5 个工时。

那么,A 国在布匹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B 国在粮食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它无法解释当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时,如何参与国际贸易并从中获利。

二、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该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它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仍可以通过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进口其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从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

继续以上面的例子为例,假设 A 国生产一单位的布匹需要 5 个工时,生产一单位的粮食需要 10 个工时;B 国生产一单位的布匹需要 6 个工时,生产一单位的粮食需要 4 个工时。

虽然 B 国在布匹和粮食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生产布匹的劣势相对较小。

因此,B 国可以专门生产布匹并出口,进口粮食。

比较优势理论为国际贸易的普遍存在提供了更有力的解释,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

三、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要素禀赋指的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

一个国家如果劳动力丰富,资本稀缺,那么它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反之,如果一个国家资本丰富,劳动力稀缺,那么它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国际贸易重点归纳

国际贸易重点归纳

国际贸易重点归纳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进行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跨境交换的活动。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国际贸易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国际贸易的挑战,以下是一些关键概念和重点问题的归纳总结。

一、贸易理论1. 比较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和大卫·里卡多等经济学家提出,指出各国在某种商品或服务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这些产品,从而实现贸易的互惠互利。

2. 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提出的理论,认为某个国家在所有商品或服务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因此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这些产品。

3. 资本要素流动理论:由希克思、奥林斯等经济学家提出,强调不同国家之间资本要素(如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将引起国际贸易、投资和生产力的变化。

4. 新贸易理论:由保罗·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提出,突出了规模经济、差异化和专业化对国际贸易的作用,认为贸易不仅仅是基于比较优势,还受到产业结构和市场规模的影响。

5. 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各国通过签订贸易协议或建立经济联盟等方式,促进贸易自由化、商品、服务和资本流动、合作发展等,例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

二、国际贸易政策和机构1. 关税与配额:关税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配额是限制进口数量的一种措施,这些措施既可以保护本国产业,又可能对其他国家造成不利影响。

2. 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自由化: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国家采取措施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贸易自由化是指通过降低关税、取消配额等方式促进自由贸易发展。

3.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一个多边贸易组织,在全球范围内促进贸易自由化、协调贸易政策,解决贸易争端等,旨在推动全球贸易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4. 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是指参与国家之间取消或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关税同盟则是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成员国还统一了对第三方国家的关税政策。

5. 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双边贸易协定是指两国之间达成的贸易协议,多边贸易协定则是指多个国家共同达成的贸易协议,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和交易活动。

通过国际贸易,不同国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合作发展。

在国际贸易中,有一些基本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和解释贸易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一、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各国的生产成本是不同的,因此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其自身的相对优势领域的商品和服务。

通过比较优势理论,各国能够在国际贸易中实现互利共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二、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某个国家如果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上拥有绝对优势,即在该领域比其他国家更具竞争力,那么该国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这种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或服务。

通过绝对优势理论,各国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的专业化发展。

三、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在1815年提出的。

该理论将贸易的决定因素从生产成本转变为相对成本差异。

根据比较成本理论,各国之间的相对成本差异是进行贸易的基础。

通过比较成本理论,各国能够根据相对成本的差异来确定贸易的方向和规模,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贸易的互利共赢。

四、收益递减理论收益递减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815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增加,产出的增长率会逐渐减少。

换句话说,当增加一单位的生产要素时,所得到的增量将会越来越小。

通过收益递减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国家在生产同一种商品时,产出量会有差异,并帮助决策者优化资源配置。

五、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

相比传统的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更加注重企业间的竞争和产品差异化。

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资源禀赋和生产成本,还包括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新贸易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企业会选择进口中间产品或零部件,并且预测和分析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未来趋势。

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有哪些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对于从事相关领域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

一、贸易理论1.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指的是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生产上比其他国家更具有优势,从而可以通过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2.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指的是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生产上相对于其他商品生产更具有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

3. 比较成本理论:由保罗·萨缪尔森提出,指的是考虑到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应该根据比较机会成本来决定国际贸易的方向。

4. 重要贸易理论:由拉维纳·鲁特提出,指的是贸易关系受到地理因素影响,同一地区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更加频繁。

二、国际贸易政策1. 关税:是进口或出口商品时征收的一种税费,用于调节进口和出口商品的流动。

2. 非关税壁垒:指除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进口或出口的手段,如配额、进出口许可证、技术要求等。

3. 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在某一区域内,取消或减少相互之间的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4. 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在贸易方面建立一种制度,统一对第三方国家征收关税。

5.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国际贸易领域的组织,致力于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解决贸易争端,并制定国际贸易规则。

三、国际贸易支付方式1. 预付货款:出口商在发货前要求进口商支付全部货款。

2. 承兑汇票:出口商将货物发运后,开具汇票交给进口商,进口商在规定期限内承兑并支付。

3. 信用证:进口商向其银行开立信用证,出口商根据信用证要求发货后,向进口商的银行索取货款。

4. 担保支付:由银行或保险公司为买卖双方提供担保,确保支付安全。

四、关键贸易术语1. 进口:指从国外购买商品和服务,引入本国。

2. 出口:指将本国的商品和服务销售给国外。

国际贸易理论大全

国际贸易理论大全

• 1799年的一次乡村度假里,他偶然
阅读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经济学,从此,
对政治经济学发生兴趣并开始研究
经济问题。

37岁的时候他完成了第一篇经
济学论文,10年后他在这一领域获
得了极高的声誉。
• 李嘉图1817年出 版了他的代表作《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 原理》,对商品价 值理论和财富分配 问题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对地租及国 际贸易问题也进行 了卓有成效的探讨 。该书完成了著名 的比较成本学说。
• 他认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 一是劳动者的技巧因分工而日进; • 二是分工免除了从一个工序转到另一个工序所损耗的时间; • 三是分工促进了专业化机械设备的发明和使用。 .
2、国内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国家之 间
• 他举例说,苏格兰这个国家气候寒冷,不适 宜种植葡萄,因而应从国外进口葡萄酒。但如 果采用建造温室等方法,苏格兰也能自己种植 葡萄并酿造出葡萄酒,只是其成本要比从国外 购买高3倍。
重商主义衰落和古典任”的口号,在理论上为资本 主义的自由发展铺平了道路。
古典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
•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年)英国古典政治经
济学的创立者,代表 产业资本的利益。
• 斯密先后在格拉斯哥 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 ,毕业后曾在爱丁堡 大学讲授法学、政治 学和修辞学,后来到 格拉斯哥大学讲授逻 辑学和道德哲学。 1778年他被任命为苏 格兰税务监督,1787 年担任格拉斯哥大学 校长,1790年逝世, 终年67岁。
• 斯密的代表著作是《国 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的 研究》, 即《国富论》 。该书初版于1776年, 先后被译成多国文字, 它集经济理论、经济史 和经济学说史于一体, 标志着古典经济学已经 成熟并形成体系。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一、国际贸易理论:1.绝对成本优势理论:根据该理论,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各国在特定商品生产中具有的绝对成本优势。

2.比较成本优势理论:根据该理论,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各国在特定商品生产中具有的比较成本优势。

3.因素禀赋理论:根据该理论,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各国因素禀赋差异。

4.国内需求差异理论:根据该理论,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各国内需求差异。

5.产品寿命周期理论:根据该理论,国际贸易的原因是产品寿命周期的变化。

6.新贸易理论:根据该理论,国际贸易的原因是新产品的出现和技术变革。

7.重心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国际贸易的原因是生产要素的重心转移。

8.利益集团理论:根据该理论,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利益集团的存在。

二、国际贸易政策:1.关税:关税是指国家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收。

2.配额:配额是指对进出口商品数量进行限制的措施。

3.出口补贴:出口补贴是指国家对出口商品给予经济补贴的措施。

4.反倾销措施:反倾销措施是指国家对进口倾销商品进行的反倾销行动。

5.保护主义政策:保护主义政策是指国家采取限制进口的政策措施。

6.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采取开放市场、自由贸易的政策措施。

7.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指国家对待其他国家的贸易待遇与最惠国待遇相同。

8.双边贸易:双边贸易是指两个国家之间进行的贸易活动。

9.多边贸易:多边贸易是指多个国家之间进行的贸易活动。

10.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上负责监督贸易规则的组织。

三、国际贸易实务:1.贸易方式: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贸易方式。

2.贸易方式选择:根据企业资源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贸易方式。

3.贸易合同:贸易合同是国际贸易中的双方当事人之间约定的合同。

4.报关报检:报关报检是指进出口商品需向海关进行申报和检验。

5.运输方式选择:根据货物属性、成本和时效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

6.支付方式选择:根据风险、成本和信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对利益理论的主要观点
1. 2.
3.
4.
斯密提出了分工可以提高劳动效率的主张 斯密提出了分工的原则,应该是各自集中 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 斯密把适用于家庭之间或一国内部的分工 原则推广到国家之间,主张各国应本着发 挥各自优势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 斯密提出了自由放任的贸易思想。
国际贸易理论 6
世界 L:100人(年 工) 1单位 L:120人(年 工) 1单位
分工贸易后 毛呢 酒
L:220人(年 工) 2.2单 位 0
L:90人(年 工) 1单位
2单位 1单位 1单位 2单位
L:80人(年 工) 1单位
2单位 1单位 1单位 2单位 国际贸易理论
0
L:170人(年 工) 2.125 单位
9
3.3.1 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
比较成本学说的假设: 2×2×1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要素投 入。 劳动力在一国内可以流动,但在两国间不能移动。 一国国内劳动力同质,报酬相同。 除了人力资源外,其他生产要素如信息、资本、技 术也不能在国际间自由移动。 技术不变,即各国生产各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成本相 同。 各国劳动力充分就业。 不存在规模经济。等等。
2019/1/24
绝对利益理论的定量分析(一)
表3.1 分工前两国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天数 小麦 生铁
英 国
法 国
200天
100天
100天
200天
表3.2 分工后两国生产产品总量情况 小麦(单位) 英 国 法 国
2019/1/24
生铁(单位) (100+200)/100=3 0
7
0 (100+200)/100=3
国际贸易理论
绝对利益理论的定量分析(二)
表3.3 交换后两国利益情况
小麦(单位) 生铁(单位)
英 国 法 国
1 3-1=2
3-1=2 1
2019/1/24
国际贸易理论
8
3.3 比较利益理论及其发展
3.3.1 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 3.3.2 比较利益理论的发展
2019/1/24
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新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绝对利益理论、比较利益理论、H-O理论、 “里昂惕夫之谜”和保护贸易理论等五种传统国际贸易 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达到以下目的和要求: 1.掌握各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及一些基本概念, 如提供曲线、生产要素、要素密集度、要素禀赋和要素 丰富程度等。 2.熟悉各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优缺点。 3.了解各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和其产生的历史 背景。 4.在理解各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初步学会运用 这些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B国分工类型
PW>2,A、B国出口 X进口Y;
PW<0.5,A、B国 出口Y进口X。 15
2019/1/24
国际贸易理论
3.3.2 比较利益理论的发展
1.相互需求理论 2.提供曲线 3.比较利益理论的现代说明
2019/1/24
国际贸易理论
16
相互需求理论
穆勒在三个方面对比较利益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创新: (1)国际交换比例的范围(即上下限)由两国国内交换 比例决定。国际交换比例只能在由两国国内交换比例 所构成的特定范围(x1/x2,y1/y2)之内变动。 (2)贸易利益的分配取决于国际交换比例的大小。不同 的国际交换比例给两国带来不同的贸易利益。国际交 换比例越是靠近于本国国内交换比例,对本国越不利; 相反,国际交换比例越是靠近于对方国内交换比例, 则对本国越有利。 (3)国际交换比例由两国的相互需求决定。这是穆勒的 创新之处。
2.125单位 1单位 1.125单位 2.125单位 13
2.2单位 1.2单位 1单位 2.2单位
消 英国 费 葡萄牙
世界 2019/1/24
关于国际交换比价(一)

国际交换比价必然介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价之间。
商品 X商品 真实成 本 A 4(日人 工) 6(日人 工
国际贸易理论
Y商品 真实成 本 2(日人 工 12(日 人工 机会成 本 0.5
2019/1/24 国际贸易理论 17
提供曲线
图3.1 提供曲线的形成
2019/1/24 国际贸易理论 18
3.比较利益理论的现代说明
Y T Y3 Y1 E C u2 u1
Y2
F
E' Pd
Pw O
2019/1/24
2019/1/24 国际贸易理论 2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3.1 3.2 3.3 3.4 3.5 3.6 早期的自由贸易思想 绝对利益理论 比较利益理论及其发展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及其拓展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保护贸易理论及其演变
国际贸易理论 3
2019/1/24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3.1 早期的自由贸易思想
1.早期的分工交换思想
2.重农学派的贸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点
2019/1/24
国际贸易理论
4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3.2 绝对利益理论 3.2.1 自由贸易理论的产生 3.2.2 亚当· 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 1.绝对利益理论的主要观点 2.绝对利益理论的定量分析 3 .2. 3 对绝对利益理论的评价
2019/1/24 国际贸易理论 5
国际贸易理论
(120+100)/100=2.2
0
11
比较利益理论的定量分析(二)
表3.6 交换后两国利益情况 葡萄酒(单位) 英 国 葡萄牙 1 2.125-1=1.125 毛呢(单位) 2.2-1=1.2 1
2019/1/24
国际贸易理论
12
Example
分工贸易前 毛呢 酒 生 英国 产 葡萄牙
2019/1/24 国际贸易理论 10
比较利益理论的定量分析(一)
表3.4 分工前两国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天数
葡萄酒 英 国
葡萄牙
毛呢 100天
90天
120天
80天
表3.5 分工后两国生产产品总量情况 葡萄酒(单位) 毛呢(单位) 英 国 葡萄牙
2019/1/24
0
(80+90)/80=2.125
国家
机会成 本 2

2019/1/24
0.5
2
14
关于国际交换比价(二)
A国分工类型

由左图,令交换比价PW= PX/PY,A国国内交换比价PA=2,B 国PB=0.5,
0.5 Y
Y X
X P 2 (交换比价)

0.5<PW<2,A国分工 生产Y,出口Y进口 X;B国出口X进口 Y,存在分工贸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