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当灾害来临时1

合集下载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当灾害来临时1》教学设计【精品教案】.doc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当灾害来临时1》教学设计【精品教案】.doc

《当灾害来临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当灾害来临时3课时教学目标[德育目标]:提高灾害来临时的安全保护意识,体验灾害中人与人之间互相救护的可贲精神。

[智育目标]:1. 了解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性,知道面对自然灾害时的避难方法。

2. 学会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避难方法,懂得如何自救和互救。

[素质发展目标]:通过讨论、调查、模拟活动等方式,体验白然灾害的危害,学会自然灾害来临时的白救和救方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避难方法。

2. 面对自然灾害如何自救和互救。

[教学难点]:面对a然灾害如何自救和互救。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投影仪、课件学生活动设计收集近期有关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比如:洪水、冰雹、泥石流、滑坡、地震等。

第1课时(导入新课)我们国家是个口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自然灾害看似离我们很远,—旦发生破坏性很大,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我们平时要多了解和掌握一些自救和互救的方法,当灾害来临时,就能够逃生。

(讲授新课)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臼然灾害,谁能说说仃哪些主要的自然灾害呢?学生回答略。

讲述洪水和地震是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

提问如果我们遭遇洪水,应该怎样做呢?板书一、水灾中的救护阅读教材P.72的3张图片。

提问从图片中,大家可以了解到哪些在水灾中的逃生方法呢?小结当水灾来临时,我们可以采取爬到较高的地方,比如:屋顶、“树的山坡上:依靠木板、树枝、木盆等物体,不被洪水冲走等方法来逃生。

引导从这些图片中,我们不仅学习了一共逃生方法,还能看出在水灾中人们丑相帮助的重要性和意义。

面临自然灾害,人们只有相互帮助,才能共渡难关。

提问水灾中的逃生方法还有哪些呢?学生讨论分小组讨论,并白山发言。

小结遭遇水灾的自救方法:%1如果来不及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如结实的楼房顶、大树上)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

%1为防洪水涌入屋内,首先要堵住大门下面所有空隙,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当灾害来临时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当灾害来临时

冀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第二课当灾害来临时教学目的态度:体验灾害中人与人互相救助的可贵精神,提高灾害来临时的保护意识;能力:学会灾害发生时的逃生办法,懂得自救和互救。

知识:了解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的破坏性,知道面对自然灾害的逃生办法。

教学重点学会自然灾害来临时,特别是地震的一些逃避办法,懂得如何自救和互救。

教学难点学会自然灾害来临时的逃生办法。

使学生懂得当我们遇到危险时,一定要镇定,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放弃!教学准备:学生:记者行动1.查阅、了解我们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2.针对不同的灾害来临时,查阅(或走访家长、邻居等)怎样逃生?3.走访自己的家长,邻居或亲朋,有关1976年唐山地震的故事,了解地震知识,逃生知识等有关资料。

教师:1.结合抗震30周年,查找地震资料。

2.结合林西特大火灾查找有关火灾资料。

3.查阅其他灾害资料。

4.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1.导入本课:教师:灾害看似和我们很遥远,实际呢?2.播放课件中flash动画。

3.看完动画后教师提问:“你最想说的一句话?”4.学生回答。

5.当学生回答出灾难可能随时发生时,教师提问:“我们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教师请小记者回答。

教师给学生鼓励、表扬,肯定他们的积极发言。

6.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回答(可以画画,可以摘抄,可以网络下载,还可以口头回答等。

)7.教师课件给出板书:“2.当灾害来临时”8.课件给出水灾图,提问:“这是什么灾害”9.学生回答。

10.教师课件给出板书:(一) 水灾(1)小记者们介绍水灾的状况和原因。

(2)根据学生的发言叫学生评论后,教师点评。

(3)教师不失时机给积极当“小记者”的同学以表扬。

鼓励他们的踊跃发言。

(4)教师问:“那我们怎样自救互救?”(5)教师课件给出板书“我们怎样自救互救?”(6)学生小组讨论。

(7)根据自己的资料和讨论情况班内发言。

(8)教师找学生评论后,根据情况点评。

(9)学生自由读课本73页中的故事,教师找学生朗读。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当灾难来临时1拓展资料素材 冀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当灾难来临时1拓展资料素材 冀

冀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拓展资料
第三单元第二课当灾害来临时
一、教材分析
自然灾害看似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较远,但灾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一些自然灾害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不能亲自感受,但自然灾害的来临有许多是突发性的、灾难性的、不可避免的。

我国是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尤其是水灾和地震等,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教材中列举了这两项重要的自然灾害,对学生进行教育。

主题二:当灾害来临时,主要是通过火灾、水灾、地震灾害的躲避合自救的事例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面对灾害的自我保护意识,体验灾害来临时人们互救的精神品德,教育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躲避灾难、自救互救方法。

教材安排了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学习,目的在于通过对相关灾害中自救互救的事例来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感悟。

二、教学建议
本主题的教学内容主要选取在我国发生比较频繁的水灾和地震两个方面的自然灾害,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性,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性。

其实,我国由于受特殊的地理环境的影响,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之一,为了能够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便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灾害与我们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上,要让学生通过讨论、调查、模拟活动等方式,体验自然灾害的危害,学会自然灾害来临时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同步练习当灾害来临时_冀教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同步练习当灾害来临时_冀教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同步练习当灾害来临时_冀教版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事实上“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专门是汉代以后,关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过关试题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小孩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形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小孩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专门快。

1、大自然给了我们许多好处,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

1976年河北大地震,2021年的特大,2021年的四川大地震,差不多上严峻的自然灾难。

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如何会向高层次进军?专门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畴专门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刻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如此,就会在有限的时刻、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答案:灾难、唐山、洪水、汶川解析:大自然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能带来自然灾难,本题要紧让学生了解几次重大的自然灾难。

2、一样地区的冬季是灾的多发季节。

从1993年开始,每年的月日是全国的消防宣传活动日。

答案:火、11月9日解析:一样地区的冬季比较干燥,容易引起火灾,是火灾的多发季节,因此把11月9日作为消防宣传活动日。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同步练习当灾害来临时冀教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同步练习当灾害来临时冀教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同步练习当灾害来临时冀教版过关试题1、大自然给了我们许多益处,但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少。

1976年河北大地震,2021年的特大,2021年的四川大地震,都是严重的自然灾祸。

答案:灾祸、唐山、洪水、汶川解析:大自然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能带来自然灾祸,此题主要让先生了解几次严重的自然灾祸。

2、普通地域的夏季是灾的多发时节。

从1993年末尾,每年的月日是全国的消防宣传活动日。

答案:火、11月9日解析:普通地域的夏季比拟枯燥,容易惹起火灾,是火灾的多发时节,所以把11月9日作为消防宣传活动日。

3、119是,120是,110是。

答案:火警、急救、报警解析:此题主要是让先生知道在面临灾祸时要拨打的救助号码。

所以要记住火警、急救、报警的号码。

4、往常多了解和掌握一些和的方法,灾祸来暂时就可以逃生。

答案:自救、互救解析:要想在灾祸来暂时可以逃生,往常就要多了解和掌握一些自救和互救的方法。

5、假设遇到剧烈地震,先找中央,等强震事先,再到平安中央。

答案:规避、转移解析:此题主要是让先生知道,当遇到剧烈地震时,应该怎样逃生。

6、面临自然灾祸,人们只要相互协助,才干共渡难关。

〔〕答案:对解析:面临自然灾祸,不只要自救,而且还要相互协助,这样才干渡过难关。

此题主要是让先生看法到相互协助的重要性。

7、当水患来暂时,假设来不及转移,也不用惊慌,可向高处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

〔〕答案:对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先生在水患来暂时的自救方法。

8、地震来暂时,要依据不同的场所,选择有效的避险方法自救。

〔〕答案:对解析:外地震来暂时,在不同的场所,要采取不同的避险方法自救。

如在教室里上课,要遵从教员指挥,有次第地分开教室或躲在桌子下面。

9、在遭遇灾难时,只能等候他人的救助。

〔〕答案:错解析:在遭遇灾祸时,不只要等候他人的救助,更重要的是依托自己的智慧、意志、毅力和顽强肉体挽救自己。

既要自救,也要互救。

10、在家中遇到地震时,千万不可在慌张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当灾害来临时 1教案 冀教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当灾害来临时 1教案 冀教版

冀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第二课当灾害来临时教学目的态度:体验灾害中人与人互相救助的可贵精神,提高灾害来临时的保护意识;能力:学会灾害发生时的逃生办法,懂得自救和互救。

知识:了解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的破坏性,知道面对自然灾害的逃生办法。

教学重点学会自然灾害来临时,特别是地震的一些逃避办法,懂得如何自救和互救。

教学难点学会自然灾害来临时的逃生办法。

使学生懂得当我们遇到危险时,一定要镇定,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放弃!教学准备:学生:记者行动1.查阅、了解我们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2.针对不同的灾害来临时,查阅(或走访家长、邻居等)怎样逃生?3.走访自己的家长,邻居或亲朋,有关1976年唐山地震的故事,了解地震知识,逃生知识等有关资料。

教师:1.结合抗震30周年,查找地震资料。

2.结合林西2.14特大火灾查找有关火灾资料。

3.查阅其他灾害资料。

4.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1.导入本课:教师:灾害看似和我们很遥远,实际呢?2.播放课件中flash动画。

3.看完动画后教师提问:“你最想说的一句话?”4.学生回答。

5.当学生回答出灾难可能随时发生时,教师提问:“我们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教师请小记者回答。

教师给学生鼓励、表扬,肯定他们的积极发言。

6.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回答(可以画画,可以摘抄,可以网络下载,还可以口头回答等。

)7.教师课件给出板书:“2.当灾害来临时”8.课件给出水灾图,提问:“这是什么灾害”9.学生回答。

10.教师课件给出板书:(一) 水灾(1)小记者们介绍水灾的状况和原因。

(2)根据学生的发言叫学生评论后,教师点评。

(3)教师不失时机给积极当“小记者”的同学以表扬。

鼓励他们的踊跃发言。

(4)教师问:“那我们怎样自救互救?”(5)教师课件给出板书“我们怎样自救互救?”(6)学生小组讨论。

(7)根据自己的资料和讨论情况班内发言。

(8)教师找学生评论后,根据情况点评。

(9)学生自由读课本73页中的故事,教师找学生朗读。

冀教版小学品德三年级下册3.2第二课

冀教版小学品德三年级下册3.2第二课

冀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第二课当灾难来临时教学内容:当灾难来临时教学目标:1.了解当灾难来临时白我救助的知识和方法。

提高白我生存的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资料等活动。

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 /交流/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3.通过模拟体验,培养学生对白己生命安全的态度。

珍爱白己的生命。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白我救助的知识和方法/教学难点:学习白我救护的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资料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儿上课,你们高兴吗?老师也非常高兴。

但是有许多和你们同龄的人却远没这么幸福!下面请大家和老师一起看一段资料。

这就是发生在几个月前的四川汶川大地震。

(放课件 -----资料图)2,看了这段资料年你有什么话要说吗?(学生说一说)3,师小结:白然灾害是很难抗拒的,那么,当灾害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白己的安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

板书:当灾难来临时二、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白然灾害?(学生说一说)2.地震首先我们就来谈一下地震,地震发生后,我们应该怎么做?首先先看两组事例。

例1:1989年四川小金县发生地震。

无边中心小学震前有准备,震时不慌乱,在老师严密组织指挥下,由小到大,先生”后师”,井然有序,撤离教室, 结果无一伤亡。

例2: 1982年7月,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6年了,可一些人仍然心有余悸。

一天上午,某地突然发生了很轻微的地震。

15岁的学生姜华听到同学们大喊地震了,竟然吓得从二层楼上跳了下去,结果造成了双腿骨折。

通过这两个事例,你xx 了什么?发生在教室,怎么做?听从老师的安排,躲在课桌、椅子下面。

发生在家里(楼房)怎么做?卫生间。

发生在平房,又该怎么做?迅速跑到门外。

发生地震的时候,要保持清晰的头脑,锻炼坚强的意志,不惧不慌。

3.火灾地震发生时,我们有方法白救,那么当火灾发生时,我们又该怎么做?水土灭火器4.洪涝灾害火被我们扑灭了,现在无情的洪水向我们袭来,请看课件。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社会教案当灾害来临时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社会教案当灾害来临时

冀教版三年级道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第二课当灾害来临时教学目的态度:体验灾害中人与人相互救助的宝贵精神,提高灾害来临时的爱惜意识;能力:学会灾害发生时的逃生方法,知道自救和互救。

知识:了解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的破坏性,明白面对自然灾害的逃生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自然灾害来临时,专门是地震的一些逃避方法,知道如何自救和互救。

教学难点学会自然灾害来临时的逃生方法。

使学生晓适当咱们碰到危险时,必然要镇定,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舍弃!教学预备:学生:记者行动1.查阅、了解咱们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2.针对不同的灾害来临时,查阅(或走访家长、邻居等)如何逃生?3.走访自己的家长,邻居或亲友,有关1976年唐山地震的故事,了解地震知识,逃生知识等有关资料。

教师:1.结合抗震30周年,查找地震资料。

2.结合林西特大火灾查找有关火灾资料。

3.查阅其他灾害资料。

4.多媒体课件。

教学进程1.导入本课:教师:灾害看似和咱们很遥远,实际呢?2.播放课件中flash动画。

3.看完动画后教师提问:“你最想说的一句话?”4.学生回答。

5.当学生回答出灾难可能随时发生时,教师提问:“咱们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教师请小记者回答。

教师给学生鼓舞、夸奖,确信他们的踊跃发言。

6.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回答(能够画画,能够摘抄,能够网络下载,还能够口头回答等。

)7.教师课件给出板书:“2.当灾害来临时”8.课件给出水患图,提问:“这是什么灾害”9.学生回答。

10.教师课件给出板书:(一) 水患(1)小记者们介绍水患的状况和缘故。

(2)依照学生的发言叫学生评论后,教师点评。

(3)教师不失机会给踊跃当“小记者”的同窗以夸奖。

鼓舞他们的踊跃发言。

(4)教师问:“那咱们如何自救互救?”(5)教师课件给出板书“咱们如何自救互救?”(6)学生小组讨论。

(7)依照自己的资料和讨论情形班内发言。

(8)教师找学生评论后,依照情形点评。

(9)学生自由读讲义73页中的故事,教师找学生朗诵。

《当灾难来临时》PPT说课稿[PPT课件白板课件]

《当灾难来临时》PPT说课稿[PPT课件白板课件]

水灾中的救护!
当水灾来临时,我们可以采取 爬到较高的地方。比如:屋顶,有 树的山坡上;依靠木板、树枝、 木盆等物体,不被洪水冲走等方法 来逃生。
• 当我们遇到危险时,一定要 镇定,要坚持到底,不轻易放 弃。
地震
当我们遇到地震时 应该怎么办

如果正在 上课时,要在 教师指挥下迅 速逃生。若是 突发性的强烈 地震就抱头、 闭眼、躲在各 自的课桌下 .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巨大
破坏性,知道面对自然灾害时的避难方法。
2.能力目标:学会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避难方法,懂
得如何自救和互救。
3.态度目标:提高灾害来临时的安全保护意识,体验
灾害中人与人之间互相救助的来临时,特别是地震的一些逃
避方法,懂得如何自救和互救。
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们知道当面临灾害时 自救与互救的知识,和避难方法。提高学生们 灾害来临时的安全保护意识。
学情分析
• 自然灾害看似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较远, 但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有许多自然灾害来 临时是突发性、灾难性、不可避免的。这 年龄段的学生年纪小,应付重大灾难的能 力较差,不懂得避难和自救的方法。本主 题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灾难避险教育。
• 如果遇到强烈地震,先找地 方躲避,等强震过后,再转移 到安全的地方。
当灾害来临时
1、不惊慌 2、不大声哭喊 3、迅速寻找自救的方法 4、寻找成人的帮助 5、千万不要互相拥挤
当灾难来临时
PPT说课稿
说课人:XXX 日期:20XX年X月X日
总有一款PPT 适合您
【最新出品\精心整理\倾情奉献\敬请珍惜】
当灾难来临时
PPT说课稿
说课人:XXX 日期:20XX年X月X日

三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当灾难来临时课件 冀教版

三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当灾难来临时课件 冀教版
9
1、保持头脑清醒。 2、树立生存的信心。 3、积极自救互救。
10
11
冀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课件
1
2

由于地球内部在不断运动和变 化,逐渐积累了大量的能量, 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 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 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3
思考
4
动物会有异常表现
5
地下水会出现异常
6
会出现地声现象
7
会出现地光现象
8
1、在学校里莫惊慌,应立即躲避在课桌椅 或结实物底下,在地震发生后用书包保护 头部,迅速撤离到空旷地方。 2、在街道,应迅速远离房屋,到广场处躲 避。 3、在野外,应远离高压线和陡坡、河谷地 带。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热爱自然真爱生命2《当灾害来临时》课件4冀教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热爱自然真爱生命2《当灾害来临时》课件4冀教版
口罩纱巾是伙伴
遇到冰雹时
要 用 手 臂 或 其 他 物 品 保 护 好 头 部
就地取材防冰雹
遇到冰雹时
躲在室内更安全
选一选
冰风雹沙地来来震了了来了

闹钟 水瓶
书包
枕头
水桶
眼镜
口罩
木板
桌子
树杈
灾害自救手册
拓展活动
1、请同学们把自己学到的自救自护的方 法制作成一本《灾害自救手册》。
2、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制作成演示文稿 或专题网页并在校园网上发表。
对比分析(一)
1989年7月,四川小金县发 生地震。无边中心小学震前有准 备,震时不慌乱,在老师严密组 织指挥下,由小到大,先“生” 后“师”,井然有序,撤离教室, 结果无一伤亡。
对比分析(二)
1982年7月,唐山大地震已 经过去6年了,可一些人仍然心有 余悸。一天上午,某地突然发生 了很轻的地震。15岁的学生姜华 听到同学们大喊地震了,竟然吓 得从二层楼上跳了下去,结果造 成了双腿骨折。
当灾难来临时
• 不放弃“生”的希 望
活动提示
1、认真阅读题目,了解发生了 什么样的灾害?
2、设想当时的情景,选择自护 自救的方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一关
今天有大雾,天气雾蒙蒙的, 20米外就看不清了,你应 该······· A、跟小朋友一起出去捉迷藏。 B、关紧门窗,尽量不外出。 C、无所谓,大雾不会影响正常活动。
不要放弃“生”的希望
由于亚军和另一位同学牛钰恰好是背对 背,而牛钰又被深埋在亚军斜下方1米多处。 她只能往后伸出手臂,拼命后仰倾倒矿泉水, "快喝,牛钰!"身体后仰使压着的腿很疼,但 她还是不断地给同学喂水。在被救援的50个小 时里,她给同学喂水120多次。何亚军和牛钰 同时获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灾害来临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当灾害来临时3课时教学目标[德育目标]:提高灾害来临时的安全保护意识,体验灾害中人与人之间互相救护的可贵精神。

[智育目标]:1.了解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性,知道面对自然灾害时的避难方法。

2.学会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避难方法,懂得如何自救和互救。

[素质发展目标]:通过讨论、调查、模拟活动等方式,体验自然灾害的危害,学会自然灾害来临时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避难方法。

2.面对自然灾害如何自救和互救。

[教学难点]:面对自然灾害如何自救和互救。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投影仪、课件学生活动设计收集近期有关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比如:洪水、冰雹、泥石流、滑坡、地震等。

第1课时(导入新课)我们国家是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自然灾害看似离我们很远,一旦发生破坏性很大,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我们平时要多了解和掌握一些自救和互救的方法,当灾害来临时,就能够逃生。

(讲授新课)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自然灾害,谁能说说有哪些主要的自然灾害呢?学生回答略。

讲述洪水和地震是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

提问如果我们遭遇洪水,应该怎样做呢?板书一、水灾中的救护阅读教材P.72的3张图片。

提问从图片中,大家可以了解到哪些在水灾中的逃生方法呢?小结当水灾来临时,我们可以采取爬到较高的地方,比如:屋顶、有树的山坡上;依靠木板、树枝、木盆等物体,不被洪水冲走等方法来逃生。

引导从这些图片中,我们不仅学习了一些逃生方法,还能看出在水灾中人们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和意义。

面临自然灾害,人们只有相互帮助,才能共渡难关。

提问水灾中的逃生方法还有哪些呢?学生讨论分小组讨论,并自由发言。

小结遭遇水灾的自救方法:①如果来不及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如结实的楼房顶、大树上)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

②为防洪水涌入屋内,首先要堵住大门下面所有空隙,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

③如果水灾严重,水位不断上涨,就必须自制木筏逃生。

任何入水能浮的东西,如床板、箱子及柜、门板等,都可用来制作木筏,如果一时找不到绳子、可用床单、被单撕开来代替。

④在离家出门之前,还要把煤气阀,电源总开关等关掉。

过渡洪水中逃生的方法有很多,生活中就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从中我们也可以获得一些自救的经验。

阅读教材P.73的2个事例。

讲述第1个事例中,小江珊牢记奶奶的话,紧紧专牢树枝,等待解放军叔叔的到来,才获得了新生;第2个事例中,张老汉凭借多年经验,迅速切断电源,和老伴依靠门板,漂流至安全地方,被巡逻的解放军救上岸。

教师下面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1998年夏天,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

娟娟家附近那条流入长江的小河,也因为连日暴雨泛滥成了滚滚的大河,不仅淹没了田地,还一点一点地吞没了她的家。

妈妈、娟娟和弟弟被困在屋顶上好几天了,可洪水还在拼命往上涨。

半夜,娟娟听到妈妈说:“抱住这块木板,千万不要松手。

”刚抱住木板,一个浪头打过来,将娟娟冲走了,什么都看不到。

妈妈呢?妈妈在哪儿?娟娟惊恐地抱紧木板,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对自己说,爸爸会来救我的。

说了这些话,娟娟觉得自己不那么害怕了,为了不让自己睡觉,反复地唱着歌。

天亮了,娟娟又累又困,没有力气唱歌了,但她坚持抱住木板,让自己在水中漂浮。

终于,被解放军叔叔发现了,救上了快艇。

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娟娟是怎样获救的?学生讨论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小结当我们遇到水灾时,一定要镇定,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放弃。

一定要跑到比较高的地方,一旦落入水中时,要抓住水中的漂浮物,如木板,或抱住树木,不要轻易放手,要充满信心,等待援助。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水灾中的逃生方法,希望大家学会这些避难方法,提高灾害来临时的安全保护意识,并且在危难中人们要互相救助,共渡难关。

第2课时(导入新课)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如果发生地震,你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震中的避难方法。

(讲授新课)板书一、地震中的避难1.地震灾害提问同学们,你们了解地震吗?学生回答略。

材料1975年2月4日19时38分左右,北京的居民普遍感觉到这里的大地在震动。

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突然来回动荡。

尽管只有片刻时间,人们都清楚地觉察到了。

在此以前大约两分钟,即19时36分,辽宁南部的海城、营口地区,人们也都感觉到大地在震动,而且震动更为强烈,地面颠簸摇晃,使人无法站稳,许多房屋遭到了破坏,持续了30秒钟左右。

提问你们还知道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哪些地震?学生回答根据课下搜集的资料,自由发言。

展示播放视频“唐山大地震”。

提问看到唐山大地震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回答略。

过渡地震灾害的破坏性如此大,那么,有没有一些地震发生前的预兆,可以让我们有所预防呢?板书 2.地震预兆学生讨论结合搜集的资料,谈谈地震前都有哪些预兆。

案例地下水的异常变化河北省邢台地区隆尧县马兰大队有3口井,1966年3月村南一口井突然向外喷砂,村东一口井的井水突然冒气泡、翻油花,而村东北那口井突然变苦……这3口井闹腾一阵后,邢台发生了大地震。

讲述人们根据长期观察,把地震前兆编成了儿歌。

歌谣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咬;冬眠蛇儿早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家家户户细留心,分析识别防范好;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泉水浑,天旱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建立观察网,异常快报告。

注意目前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利用地震仪器是可以预测的,所以大家不要听信任何地震谣言,地震预报必须通过各级政府发布地震预报消息。

(课堂总结)地震灾害的破坏性很大,我们要了解一些地震前的预兆,可以提早预防。

第3课时(导入新课)我们了解了地震前的预兆,那么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避难呢?(讲授新课)板书 3.地震避难阅读教材P.74的图片。

提问图片中分别展示了错误的和正确的避难方法,那么,为什么不正确?正确的避难方法应该怎样?小结避震要点:遇到地震时,一定要镇静,并就地躲避,震后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提问在不同场所如何进行地震避险?学生讨论分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小结地震来临时,要根据不同的场所,选择有效的避险方法自救。

(1)在学校如何避震: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不要回到教室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2)在公共场所如何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用书包等保护头部,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过街桥、立交桥上下、高烟囱、水塔下;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3)在户外、野外等地方如何避震: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

(4)在家中如何避震: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

其次,可躲藏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也可转移到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

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千万不要跳楼!模拟游戏我刚刚接到地震局的紧急通知,今天石家庄地区将发生7级大地震,震中心就在藁城市(发警报),同学们!地震啦,大地开始抖动,房子马上就要塌啦!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追问: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安全吗?学生讨论分小组讨论: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在不同的地方应该怎样躲避?小组代表发言。

板书 4.战胜灾难,珍惜生命阅读教材P.75的3个创造生命奇迹的小故事。

学生讨论谈谈从中受到的启示。

如果你真的被砸住了,你会怎么做?小结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自然灾害很多,地震只是其中的一种,无论遇到什么灾难,都要想办法战胜它,顽强地活下去。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在不同场所的地震的避难方法,我们要紧记这些方法,做到有备无患。

在遭遇灾难时,不仅要等待别人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依靠自己的智慧、意志、毅力和顽强精神拯救保护自己。

● 板书设计一、水灾中的救护二、地震中的避难1.地震灾害2.地震预兆3.地震避难4.战胜灾难,珍惜生命教学反思:自然灾害看似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较远,但灾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一些自然灾害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不能亲自感受,但自然灾害的来临有许多是突发性的、灾难性的、不可避免的。

我国是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尤其是水灾和地震等,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教材中列举了这两项重要的自然灾害,对学生进行教育。

主题二:当灾害来临时,主要是通过火灾、水灾、地震灾害的躲避合自救的事例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面对灾害的自我保护意识,体验灾害来临时人们互救的精神品德,教育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躲避灾难、自救互救方法。

我安排了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学习,目的在于通过对相关灾害中自救互救的事例来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感悟。

本主题的教学内容主要选取在我国发生比较频繁的水灾和地震两个方面的自然灾害,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性,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性。

其实,我国由于受特殊的地理环境的影响,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之一,为了能够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便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灾害与我们的关系。

我在教学上,要让学生通过讨论、调查、模拟活动等方式,体验自然灾害的危害,学会自然灾害来临时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