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孔子与儒家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孔子与儒家文化
“儒”的由来及其演变
“儒”最初指以教书、相礼等为职业的人。
在西周以前,“儒”是官府的官员,身份崇高,他们掌管教化,通习礼乐道艺。
西周末年,周王室衰落,社会秩序崩溃,“儒”渐渐丧失原有的地位,流落民间,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以教书、相礼谋生。
他们有专门的服饰,具备多元化的技能和专业,例如看风水、操办丧事等。
儒家与儒学的形成
儒家是先秦时期由孔子创立的一个学术派别;儒学是儒家学派所持的理论观点和思想体系。
孔子本人是流落民间的“儒”,他以自己的礼制、六艺知识,传授弟子,创立了以仁、义、礼、智为基本范畴的思想体系,教人做有道德修养的君子。
他的学说在春秋时代,发展成一个强大的学派,被称为“儒家学派”。
第一节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核心
一、孔子及儒家“仁爱”思想
◆(1)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解释,仁者“爱人”,强调血缘纽带是“仁”的最基本含义,这决定了儒家思想区别于其他各家的最大
特征。
◆其一,它是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
周礼是西周初年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周公所制定的典章制度。
包括田制、官制、禄制、乐制、法制、谥制、嫡长子继承制等政治、法律及文教制度,并配以相应的各种仪式和音乐,是中国家族、宗法等级制度的基本规范。
先秦儒家(原始儒家)
一、孔子及其思想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
幼年丧父,生活贫贱。
大约30岁时开讲私学,51岁出任鲁国中都宰,后又担任司寇,54岁时离开鲁国,带着弟子游说列国,14 年间各诸侯国君主都不采纳他的主张,再回鲁国时已68岁,去世时享年73岁。
孔子是微博开创者,《论语》是最早微博集:1、每条论语都未超过140字;2、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3、较为碎片化,多为孔子晒心情,交流哲理;
4、互动性强,经常和子贡、颜回、子路等进行回复,互动;
5、孔子拥有3000多粉,其中72人为带V号。
孔子的相貌
张岱《夜航船》卷十三《容貌部》:“仲尼生而具四十九表:反首,洼面,月角,日准,河目,海口,牛唇,昌颜,均赜,辅喉,骈齿……”
孔子很高大有力。
《世本·秦本·传·宋孔氏》:“仲尼……腰大十围,长九尺六寸,时为长人。
”
Mrs.Phalen从曲阜回来谈对孔子的感受:He is not a handsome man for a lady!
孔子的相貌和画像
据说著名的词作家乔羽自认为长得像孔子。
孔子标准像
孔门高足
孔子弟子众多,而且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
孔门高足
颜回,字子渊,亦颜渊,孔子最得意弟子。
以德行著称,不幸早死。
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
后世尊其为“复圣”。
孔子的身后之荣
二、孔子的政治、教育思想
孔子的认识论思想
◆推崇学而知之。
◆孔子强调以知(智)为认知手段,诱导社会成员知仁、循礼、行义。
◆孔子承认人的先天素质有差异,“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之;因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
斯为下矣。
”
◆孔子非常重视耳目见闻,认为它是知识的可靠来源。
学问之道
◆学必须与习结合起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必须与思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才是明智的态度。
◆儒学将对人民的教化寓于日常生活之中,“君子之
三、孔子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智信:
孔子提出“仁、义、礼”
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
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理论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何为仁?
仁者,仁义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仁者,易也。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何为仁?
仁者,仁义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仁者,易也。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思想核心——仁
为什么提出“仁”?
春秋末期的社会变动
人与人之间剧烈变化
“礼崩乐坏”
人们失去精神与行为的依托
仁,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而不仁,如何礼?”“言仁必及人”,
“ 仁”,做人的最高标准
君子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的标准就是“仁“,“仁”,乃是道德的总称。
价值准绳——义
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杀身成仁”。
孟子:“义,人之正路也”。
“舍生取义“
价值准绳——义
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杀身成仁”。
孟子:“义,人之正路也”。
“舍生取义“
何为礼?
礼者,示人以曲也。
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
只要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何为智?
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
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投了,就叫智。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
生活准则——信
第二节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孔子与儒家学说的创立
周公政治思想:儒家文化的直接源头
◆周公名旦,是我国西周王朝的奠基者和制度的制定者,他经历了小邦周灭掉大邦殷商的历史沧桑之变。
◆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周公有着特殊的地位,他提出了系统的政治主张和理论,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
的开山鼻祖。
◆周公的封地是鲁国。
由其长子伯禽代为受封。
因此,到春秋之世,鲁国对周公的礼制资料保存的最为完整。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更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文化巨匠。
孔子开宗立派,首创儒家学说,然而,追根溯源,其思想的一个重要源头正可以上溯到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开山鼻祖——周公。
孔子对周公崇拜至极,除毕生追求“克己复礼”(周公所制“周礼”),还不时“梦见周公”。
◆“保民”是周公提出的又一新的政治概念。
◆周公格外强调治民要谨慎从事,并认为应把民之苦痛视为己之苦痛而加以格外重视。
他一再告诫子弟臣僚,
要约束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不要贪图安乐,切忌恣意妄为,要能体察民情。
◆周公还提出要把民众视做自己的镜子。
周公制礼对孔子的影响
◆周礼主要是有关社会等级秩序与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制度性规定。
把礼作为治国之经纬,也正是西周以
来的思想传统。
◆据史载,周礼便是由周公制订的。
◆孔子生长于原属周公封地的“犹秉周礼”的鲁国。
◆在孔子看来,周礼经过对夏商两代之礼的损益,已达十分完备,因此他不仅兴办私学而把礼作为教育的一
项重要内容,认为礼是一个人立身的基点;而且认为礼又是治国之本。
孔子的礼制思想
孔子把春秋时代,看做是“礼坏乐崩”,臣杀君,子杀父,“邪说暴行”不断发生的糟得很的大乱局面。
孔子认为要制止各种“邪说暴行”的流行,就必须恢复周礼的权威,重新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而其要害就是要正名。
◆他非常强调的“正名”,就是要使人人都明白自己在社会之网中的位置,控制自己的“欲”,不超出由“名
份”规定的“度量”范围,从而消除争乱。
孔子这种用名以正实的观点,就是后来所谓的“名教”。
◆孔子提出正名思想,以求恢复周礼所制订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
孔子对周礼的“损益”
◆孔子要求复兴周礼,但不是完全因袭周礼。
因为完全因袭已不再能充分地发挥周礼的作用了,所以,他对
周礼有一定的补充和发展。
他特别提出要掌握周礼的思想实质。
他对周礼的补充和发展表现在强调道德教化。
(1) 创立了儒家学说
◆首先,它注重人的因素,主张“仁者,爱人”。
◆第二,具有积极的入世精神,关注社会问题。
◆第三,希望实行“仁政”,一定的民本主义色彩。
◆第四,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精神。
◆第五,提倡“中有”、“中和”,注重天人和谐、人生自身的和谐。
(2)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
◆孔子兴办私学,培养了第一批儒家弟子,并奋力宣传和实践自己的思想主张。
◆孔子作为从贵族阶级没落而来的下层的“士”,他首先揭起私学的旗帜,招收弟子,推动了学术下移。
◆孔子的思想初步形成以后,他的一生都在为宣传和实践自己的学说而努力。
(3)整理了古代文化遗产
◆孔子整理古代文献的对象主要是所谓“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其中,《诗》、
《书》、《礼》、《乐》,主要在于重新编订。
◆孔子赞《易》,阐发其中的哲理,《易传》为孔子所作。
◆至于《春秋》则为孔子所
二、孟子对儒家思想的改造
宋人绘孟母教子图
孟子(公元前390-前305年)
名柯字子舆,邹国人(山东)
主张“性善论”
孟子重视人的主观精神的修养,”养浩然正气”,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
孟子一生
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
他的人格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和正义而勇敢抗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掷地有声的言辞是思想家孟子所阐述的人格标准,两千多年来中国人一直把它作为格言传诵至今。
2.孟子的基本思想
◆A.性善论:仁学的心性学根据
恻隐之心
◆孟子从人的心灵深处探究“仁”的心性学根据。
他并没有满足于一般地讲“爱人”,而是透过“爱人”的表
层现象,深入到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进行探讨。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人之心”,或者说对别人的“同情心”。
◆“不忍人之心”孟子也叫做“恻隐之心”。
除此以外,孟子认为人人生来都有的天赋本性还有“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或叫“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这四种“心”,就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观念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
修养办法
◆孟子从他的天赋“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一套修养办法。
他认为,人要达到他所讲的这些道德的标准,根本
问题在于本人的主观方面,即“反求诸己而已”(《公孙丑上》),也就是在于主观的反省,注意保存天赋的那四种“心”。
孟子认为,还要培养一种由“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集合(积累)起来的、充塞天地之间的、有巨大力量的加秘的“浩然之气”。
B.“良知”说和“劳心者治人”的社会分工说
◆孟子认为,道德观念都在人“心”中,都是人生来在本性中就固有的,而不是后天获得的。
他称这种不用
学习,不用思虑就具有的知识、才能为“良知”、“良能”。
◆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这是说,求知识、才能没有别的途径,而只要
把他放弃(散失)掉的天赋本性找回来就行了。
◆“尽心”也就是“思诚”。
“诚”的中心内容是“善”,“思诚”的中心内容也就是要“明乎善”。
他说:“不明乎善,
不诚其身矣。
”所以“思诚”或“减其身”,也就是“尽心”,也就是要恢复和保持“良知”、“良能”。
C、“仁政”学说与民本思想
◆仁政
◆孟子主张用他自己设想的“仁政”措施,通过“井田制”的形式来推行封建制度。
◆孟子把他这种“制民之产”的“仁政”描绘成是一种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制度。
◆孟子的仁政学说,在政治上还主张采用“以德服人”的办法。
民本主义
◆孟子首先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命题。
◆其一,轻刑薄税,制民以产
◆其二,听政于国人
◆其三,与民同乐
3.孟子在唐宋儒家道统说中的显赫地位
◆古文运动的旗帜是“文以明道”。
韩、柳所欲明的道,并非一般性地强调文章内容,而是传统儒学的复兴。
◆韩愈明白地指出了这一点:“吾所谓道也,非而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尧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
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
◆韩愈的“道统”论为宋代诸子,尤其是朱熹所承继。
◆在对“道”的进一步论述中,韩愈极为强调修身正心的重要性。
对孟子之学高度推重,开启了儒学向思孟
学派转化的契机,从而初步展示了传统儒学由“内圣”、“外王”合一走向“内圣”与“外王”相离异,“内圣”之学逐步占据优势地位的动态。
三、荀子对孔、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荀子(前313-前238年)名况,赵国人。
唯物主义思想家,”天有常道,地有常数“,自然界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规律。
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县有兰陵镇。
镇东南一公里处有荀子墓。
荀子的“性恶论”及“礼论”
荀卿,赵人。
年五十始来游学於齐。
……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
齐尚脩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
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
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
……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
因葬兰陵。
荀子侧重发展孔子的“礼”学
主张“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因为人性恶,所以要靠后天的力量来帮助人为善,一要“修身”,二要“师法”,通过礼与法规范社会,达到“一天下”目的。
荀子与孟子的不同
荀子的出现有弥补孟子偏颇的意义。
荀子思想强调“礼”,荀子思想中“礼”的根源不是人的仁善之心,而是由于人的本恶之性与社会生活的矛盾,是人的理性选择,而不是善心的流露。
只要我们想让社会太平,想在社会中安定的生活,就必须有“礼”。
荀子也强调“教化”。
但荀子的教化是让人从理性上认识到“礼”
的必要性。
荀子不是如孔孟那样倚重于“仁”来维护“礼”,而是依靠“君子”、法、政。
而且荀子的“法”、“政”里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刑、赏”。
荀子思想的结构
荀子思想
┌—————┴—————┐
“道”“统”层次制度层次
(“法先王”)┌————┴————┐
人性论制度论
(“性恶论”)(“法后王”)
荀子的思路
荀子的思路是这样的:
人性恶,故需要“礼”、“法”来规范人的行为;“礼”、“法”非人性的自然要求,故人需要教化与学习来接受“礼”、“法”,又要建立一系列制度来保障“礼”、“法”的被遵守。
荀子与孔孟的不同
孔孟皆重视个人品德的修养,注重“亲亲”之则,甚至于为“亲亲”而不顾“尊尊”,把个人道德抬高到公共利益之上,如孔子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孟子的“窃负而逃”等。
荀子则强调个人品德要服从社会公义,如《强国篇》中对楚将子发“辞赏”的谦逊态度不以为然:“子发之致命也恭,其辞赏也固”,因为这样会“乱楚国之法,堕兴功之臣”是“独以为私廉”,是不值得称扬的。
四、“十三经”与儒家思想的完备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是《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部经典的合称
《十三经》的内容极为广博,涉及我国古代文化的许多方面,诸如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以民为本的治国原则,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视德操的修身境界等等,这些思想、精神渗透在民族性格和精神之中,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任何经典所无法比拟的。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