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大九系介绍.
![中科大九系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1bf5613ba1aa8114431d98f.png)
软X射线显微镜 (2002-2003) 15万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24
褚家如教授
表面活性化常温接合方法与机理研究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8.1 2002.12 智能微系统基础技术研究 200 国外杰出人才引进基金 2000.1 基于微探针阵列的超高密度信息存储技术 5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择优支持基金 2001.1 微执行器用压电厚膜制备技术研究 4 中科院留学回国人员择优支持基金 2001.1 并行无掩模微细加工技术研究 15 中国科技大学一流大学计划重点基金 2002.1
2003年7月,参加了在意大利帕多瓦举行的第七届RoboCup世界杯小 型组比赛,从而成为我国第一支独立自行研制的、进入RoboCup世 界杯赛决赛阶段的小型机器人队,为我国争取了荣誉。(第九名)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20
科研项目
基于SMA微小型医用机器人系统研究 子母型微型医用机器人系统研究 腹腔手术用微型机器人系统的研究 高机动性越障机器人研制 具有复合移动机构的微小型机器人 仿生机器鱼研究 足球机器人 新概念智能机器人 飞行器变结构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863自动化领域机器人主题项目 中国科学院支撑项目 985科大重点科研项目基金 985科大重点科研项目基金 985科大重点科研项目基金 中国科学院创新基金项目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17
《2004中国大学评价》
测控技术与仪器:
A+ 第4名/126。
06 高校学科评估(排名):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11名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18
九系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源自1智能机械 与机器人2微纳机 电系统
以“大数据”检索未来——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学院特任教授何向南
![以“大数据”检索未来——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学院特任教授何向南](https://img.taocdn.com/s3/m/2913bab4336c1eb91b375d53.png)
—记中国科学技术人学信息学院特任教授何向南■ 文/徐飞近年来,我国大数据发展进入快车道,相关技术、行业应用、制度建设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万物数字化”浪潮奔腾而来,数字化为 融合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各行业通过与大数据融合,积极探寻转 型升级的路径,拓展创新其发展空间。
“科班出身”的何向南,从博 士起一直致力于信息检索领域中个 性化推荐技术研究和实践应用,重点解决互联网用户的行为分析和兴 趣建模等关键问题,开拓性地设计机器学习模型,以提高个性化信息推荐的准确度、高效率和可解释性等。
打破壁垒:注入产业新动力出生于安徽亳州的何向南.就像亳州地处南北方分界的地理位置一样,造就了何向南性格上的双 重性。
他有着北方人的胆大豪爽、洒脱真实,也有着南方人的心思细 腻、谨慎内敛,又不失90后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为了提高协同过滤的精度,打破传统方法(如矩阵分 解)在面对工业级大规模数据的瓶颈.何向南首次提岀使用神经网络 学习用户和物品之间的交互函数,为用深度学习解决个性化推荐问题 提供了通用框架。
在此框架基础上,何向南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方法,解决多个推荐场景的核心问 题。
例如,开创性地融合深度神经 网络和传统矩阵分解,借助深度网 络学习复杂的非线性交互,更准确地重建并预测用户行为;突破了传统方法只能学习出用户对一个物品 整体兴趣的局限,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物品表示方法, 从历史数据中学习出用户对物品的哪些局部属性更感兴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 坚持钻研领域的基础研究才能取得大的突破。
”这是何向南经常和学生们说的一句话,他也身体力行地执行这条科研准则。
何向南认为, 个性化信息推荐本质上是一个基于稀疏数据学习的问题,预测模型需要从高维度且稀疏的特征空间中学习到可泛化的预测规律。
针对此基 础问题,何向南提出了神经分解机模型,首次实现了在深度网络中以显示的方式建模特征之间的二阶交 互,极大地提高了深度网络的学习效率和训练的容易程度,突破了长期以来依赖“加层”的方式提高模型泛化能力的瓶颈,成功使用较渐层的网络获得比深度网络更有效的特征交互建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注意力机制引入分解机模型,利用注意力神经网络学习不同二阶特 征交互的重要性,从理论上提高了模型的表示能力;开创性地结合决策树模型和神经网络,利用决策树• 34 • |中国高新科技2049年第57期先程人Itnnl cliHrnclrr»«何向南教授开会照何向南教授团队照学习可解释的高阶特征交互,并将其融入到神经网络中,提高神经网络的可解释性,使得对推荐过程的符号化逻辑推理成为可能。
测控技术与仪器(课程介绍)精选全文
![测控技术与仪器(课程介绍)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4c6242b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07.png)
模拟电子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是研究各种电子器件、电子电路及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技术。是电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和考研复试课程之一。 它以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为关键电子器件,包括功率放大电路、电路、电源稳压电路等为研究方向。
主 要 内 容 一. 测控专业简介 二. 专业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 三. 主要课程简介 四. 课程与就业的关系 五. 考研的相关学校简介
一、测控专业简介 测控技术与仪器隶属于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1998年教育部颁布新的本科专业目录,把仪器仪表类11个专业(精密仪器、光学技术与光电仪器、检测技术与仪器仪表、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几何量计量测试、热工计量测试、力学计量测量、光学计量测量、无线电计量测试、检测技术与精密仪器、测控技术与仪器)归并为一个大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
机械设计原理
专业外语
工程光学
工程力学
控制电机
知识体系
课程体系
主干
专业 基础
自动控制原理
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现代控制理论
Matlab高级编程与工程应用
DSP原理及其应用
电子电路EDA技术
电子电路CAD技术
电气控制技术
非主干
知识体系
课程体系
仪表与过程控制
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
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
2. 本专业的相关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信息与通讯工程学科。 考研和就业有交叉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该专业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理论和相关算法,为今后在测控技术理论研究和工程实际中提供必要的系统控制概念和方法。 信息与通讯工程学科是该专业的应用基础,主要研究信息通讯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为测量与控制信息的传输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2022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大学前十排名
![2022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大学前十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6014d4e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1.png)
2022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大学前十排名2022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大学前十排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面广,小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大到火箭卫星的发射及监控。
以下是本文整理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大学前十排名,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大学前十排名清华大学(排名第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2)、天津大学(排名第3)、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4)、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5)、东南大学(排名第6)、重庆大学(排名第7)、中北大学(排名第8)、吉林大学(排名第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10)。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具备精密仪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精密仪器的光学、机械与电子学基础理论,测量与控制理论和有关测控仪器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测控技术和仪器应用的训练,具有该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系统的应用及设计开发能力。
测控专业很冷门吗全称是测控技术与仪器,还是比较冷门的。
测控技术与仪器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仪器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以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研究物质世界中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和利用的理论、方法和实现途径,运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获取对象状态、属性及变化信息,并将其转换处理成易于表达和利用的形式。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方向1、智能仪器仪表方向主要是从事仪器仪表,电子产品的软件,硬件研发,测试,也可以从事仪表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这是一个偏向于电子的方向,最好要学好C语言,汇编语言,单片机等并有相关的实践开发经验。
2、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方向。
这个方向主要是从事计量,测试检测,品质检验等的工作,这个方向学术研究的成分比较重一点,一般本科生比较难找到较合适的工作。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2024全国院校排名_最好院校名单有哪些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2024全国院校排名_最好院校名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2d1c19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4.png)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2024全国院校排名_最好院校名单有哪些2024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全国院校排行榜专业排名院校名称双一流国家特色学科专业软科等级参与学科评估水平1 北京大学是是A+ 否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是A+ 否3 南京大学是否A+ 否4 华南理工大学是否A+ 否5 湖南大学是否 A 否7 南京理工大学是否 A 否8 南开大学是否 A 否10 北京邮电大学是否 A 否11 复旦大学是否 A 否1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否否 A 否14 河海大学是否 A 否15 重庆邮电大学否否 A 否16 中国海洋大学是否 A 否17 合肥工业大学是否 A 否18 西北大学是否 A 否1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否 A 否20 上海大学是否 A 否21 浙江工业大学否否B+ 否22 南京邮电大学是否B+ 否23 安徽大学是否B+ 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夯实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加强智能科学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
智能科学与技术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到国内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信息技术领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工程师、智能数据分析工程师、数据可视化工程师、智能信息系统开发工程师等工作。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也能在政府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设计院、咨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业、及能源管理、建筑节能设备及产品制造生产企业等单位从事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监测与管理工作。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好。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电气信息类,除计算机设备以外的电子和电气设备及其零件业,电力、燃气、公共环卫服务业。
毕业生可在工业企业、信息网络、信息产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国防等领域从事各类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智能化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工作;也可以报考智能科学技术相关的研究生专业。
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84ee7308915f804d2b16c149.png)
路)、数字逻辑、微机原理与系统、 …
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 第一章 绪论
仪器~2018”
(请同学们在群内使用学号作为昵称)
课程主页:/~cy0818
扫描二维码 访问课程主页
扫描二维码(9.20前有效) 加入课程微信群
第一章、绪论
自检、自校和自诊断技术等
智能仪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虚拟仪器的原理、组成和设计
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 第一章 绪论
4
教学内容(1)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Chap.2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自学部分 数模转换(DAC)原理和实现方法—Chap.3 模数转换(ADC)原理和实现方法—Chap.4 模拟多路开关—Chap.5 测量放大器—Chap.6 采样保持器—Chap.7
放大器、模拟多路开关和采样保持器等)的工作原 理、特点、性能、使用方法以及实现方式等。
讨论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配置、指标分配以及各种
抗干扰技术。
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 第一章 绪论
3
课程简介(代教学大纲)(2)
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
智能仪器的原理 智能仪器的体系结构 智能仪器的数据处理技术,包括去伪、去噪、
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 第一章 绪论
15
图中
传感器
— 将非电量转换为电信号。 —切换各路模拟量,实现装置的分时复用。 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极性变换…
多路开关
信号调理—
采样/保持器—
保持模拟信号电压,为ADC的转换提供 稳定的样本信号。 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开关信号的输入接口,实现数字 信号/开关信号的采集。 态,由按钮、继电器和动作开关产生的信号。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实践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497452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6.png)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实践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已经成为了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它不仅能够提高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所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从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基本概念、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实践等方面来探讨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和价值。
一、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基本概念数据采集是指将有关现象、过程或对象的各种信息,通过一定手段而采集到的过程。
可以是人工采集,例如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也可以通过各种仪器设备进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采集。
数据处理是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等处理过程,以获取更为深入的信息、洞察和规律。
二、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最早的采集与处理技术是手工化的,研究人员需要亲自去调查、统计和分析数据。
后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出现了半自动化处理方式,例如使用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香港六合彩官方网站,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现在可以采用各种更高效的方式,如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更精细的数据分析。
三、在科学研究中,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确使用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快速、更准确地进行研究。
比如,在医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大量的病人数据进行采集与处理,找出病因和病情的相关性,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治疗方案。
在社会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数据,对社会现象进行科学解读和深入分析。
四、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和数据已经超出研究人员当初的预期,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它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
比如,在应对新冠疫情中,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为追踪病毒传播和研究疫苗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在环保方面,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环境污染的情况,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科学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科学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04dc8d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5.png)
科学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学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科学数据采集是指收集和记录科学实验时所产生的各种数据,这些数据被用来分析和研究物质现象及其规律性。
科学数据处理则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和转化。
下面将从数据采集和处理两方面详细介绍科学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一、科学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1. 传统手段传统的科学数据采集手段是通过实验员个人的直接观察和体验来记录实验中所产生的各种数据,例如用计时器记录时间,用标尺测量物体长度等。
这种方式需要实验员亲自到现场进行观察和记录,不仅时间消耗大,而且测量精度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2. 仪器设备现代化的科学数据采集手段主要依赖于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
例如,化学实验中的PH计、红外光谱仪,物理实验中的万能试验机、扫描电镜等,这些仪器设备能直接将各种数据数字化,并处理成计算机可读的形式。
在科学实验中,这些仪器设备已经成为数据采集的主要手段,不仅大幅提高了数据采集的速度和精度,而且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及输出。
3.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现代科学数据采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物理量、化学量等转化成电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到计算机等外部设备进行处理。
通过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对环境物理量、生命体征等各种数据的实时采集。
4. 无线传输技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数据采集技术也采用了无线传输的方式,实现了对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
例如,无线传感网络(WSN)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对各种数据进行自动采集,这种方式具有低能耗、低成本和灵活自由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智能家居等领域。
二、科学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1. 统计分析技术对科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数据处理方式。
在众多统计分析工具中,SPSS(统计学分析软件)是一个常用的商业统计分析软件。
它可以通过各种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拟合和分析,完善研究。
2.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智能化技术应用
![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智能化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e38b1d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9.png)
《装备维修技术》2021年第13期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智能化技术应用高希辰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 武汉430070)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迈进了信息化的新时代,在仪器控制及检测等方面的研究中,我们逐步引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真正实现了仪器控制的智能化,并且在各个领域都开始应用智能化的检测技术。
随之测控科学技术与仪器智能化等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但大大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压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并奠定了科学基础。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测控技术与仪器相关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方法。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 智能化技术; 应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现代化智能科学技术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尤其是对于现代工业来说,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其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无论是测控技术还是仪表智能化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和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现代智能技术有很大的联系。
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化技术的结合,可以为仪器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1.论述测控技术和测控仪器1. 1 测控技术论述随着我国现代电子测控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测控技术与电子测量设备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就可以真正地实现测量设备的智能化和设备的自动化,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1. 2 仪器仪表信息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已经很明显,而在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中,测试装置和设备的技术与其仪器仪表则被认为是两个重要的构件和组成部分,作为我国现代工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构件和组成部分,仪器仪表的地位也愈来愈明显,所以我们需要更加清楚认识和看到设备和仪器示范的意义及重要性,在当前经济发展中,充分利用这些先进设备和检测仪器,并将其有效地结合到自动化的测控系统中去,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可以更好地体现出这些仪器仪表的功能。
无人机在科学研究中的数据采集技术
![无人机在科学研究中的数据采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1a6afa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e.png)
无人机在科学研究中的数据采集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技术,它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和视频,以及精确的地理位置信息,这对于许多科学研究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对无人机在科学研究中的数据采集技术的简要介绍。
一、应用领域广泛无人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地质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地球物理学、天文学等。
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高分辨率相机、红外传感器、激光雷达等设备,可以获取到地面难以获取的高精度数据,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二、数据采集高效无人机的数据采集效率非常高,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面积的区域数据。
与传统的地面调查方法相比,无人机数据采集可以大大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在恶劣环境下进行数据采集,如高山、森林、海洋等复杂地形区域,具有很大的优势。
三、数据精度高无人机数据采集的精度很高,可以获取到地面非常细小的特征信息。
通过搭载高分辨率相机和红外传感器,无人机可以拍摄到地面图像,并从中提取出丰富的地物信息,如植被覆盖度、土壤类型、水体分布等。
这些信息对于许多科学研究领域都非常重要,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四、遥感技术结合无人机数据采集可以与遥感技术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遥感数据采集系统。
通过遥感卫星和无人机协同工作,可以获取到更大面积的区域数据,并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共享。
这种遥感数据采集系统对于大规模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和灾害评估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五、未来发展前景无人机在科学研究中的数据采集技术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无人机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泛。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无人机数据采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精确和高效的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无人机在科学研究中的数据采集技术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潜力。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4a9bd5af5335a8102d220c7.png)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参考书目:1.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马明建周长城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数据采集技术沈兰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3.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与应用沈兰荪人民邮电出版社第一章绪论数据采集技术(Data Acquisition)是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信息数据的采集、存贮、处理以及控制等作业。
在智能仪器、信号处理以及工业自动控制等领域,都存在着数据的测量与控制问题。
将外部世界存在的温度、压力、流量、位移以及角度等模拟量(Analog Signal)转换为数字信号(Digital Signal), 在收集到计算机并进一步予以显示、处理、传输与记录这一过程,即称为“数据采集”。
相应的系统即为数据采集系统(Data Acquisition System,简称DAS)数据采集技术以在雷达、通信、水声、遥感、地质勘探、震动工程、无损检测、语声处理、智能仪器、工业自动控制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1 数据采集的意义和任务数据采集是指将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模拟量采集、转换为数字量后,再由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显示或打印的过程。
相应的系统称为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的任务:采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并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信号,然后送入计算机,根据不同的需要由计算机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处理,得出所需的数据。
与此同时,将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显示或打印,以便实现对某些物理量的监视,其中一部分数据还将被生产过程中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用来控制某些物理量。
数据采集系统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精度和速度。
1.2 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采样周期2.模拟信号处理3.数字信号处理4.开关信号处理:来自开关器件5.二次数据计算:平均、累积、变化率、差值、最大值、最小值6.屏幕显示7.数据存储8.打印输出9.人机联系1.3 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形式硬件和软件组成。
从硬件方面来看,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微型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另一种是集散型数据采集系统。
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_中国自动化专业类实力最强大学排名
![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_中国自动化专业类实力最强大学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06db6ce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6.png)
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_中国自动化专业类实力最强大学排名全国一共有83所开设自动化专业的大学参与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东北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下面店铺分享了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一起来了解吧。
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1、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于自动化专业聘请了国际著名控制科学家、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何毓琦教授和国际著名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南加州大学W.S.Waterman教授担任讲席教授等担任客座教授。
专业方向包括工业企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自动学与远动学专业、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中的热力设备自动化专门化以及热工量测及自动控制专业等。
自动化系非常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加强与国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派出年轻的骨干教师到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耶鲁大学等著名大学进修访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外著名学者来校作学术报告、讲学和合作研究。
自1987年以来,自动化系先后主办了20多次国际学术会议,21次国内学术会议。
同时,还与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有正式的科研合作关系和定期学术交流活动,很多教师在国际、国内学术机构中担任重要学术职务。
自动化系还十分重视与国际知名跨国企业的合作,近年来分别与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罗克威尔自动化公司、倍加福公司、NEC公司和欧姆龙公司建立联合实验室外,与美国联合技术公司研究院、日本的兄弟公司等企业签署了合作科研项目。
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2、东北大学东北大学的自动化专业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
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该专业教学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依托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在国内学科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
该专业培养能够从事工业企业、国防、高校和科研部门的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导航制导与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系统工程、现代检测技术、信号处理与控制、网络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与组织管理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工业智能自动化仪器仪表的应用和发展
![工业智能自动化仪器仪表的应用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7a530a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c.png)
工业智能自动化仪器仪表的应用和发展发布时间:2021-10-20T08:57:57.125Z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16期作者:林水木[导读] 工业技术领域各类智能化自动化仪器仪表的应用和发展林水木洋浦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 570105摘要:工业技术领域各类智能化自动化仪器仪表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仪器仪表作为工业领域信息表达和传递的重要载体,加之智能自动化技术高速发展的重要加持,在性能、操作及结构等多方面形成新的需求,在硬件设备上更是在结构、设计、操作、应用等多方面、全方位的进行技术迭代更新,进一步拓展了仪器仪表的应用空间,还使得智能化、自动化在仪器仪表上应用更加自如,可以说智能自动化技术通过提升仪器仪表的功能性能也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工业;智能自动化;仪器仪表;应用;发展引言智能自动化仪表的出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技术改造,使用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解放。
目前,工业生产越来越多地使用智能自动化仪表设备。
因此,在这个技术变革的时代,我们要对智能自动化仪表做进一步的研究。
1工业智能自动化仪器仪表的概述1.1工业智能自动化仪器仪表的概念早期智能自动化仪器仪表主要应用于石油冶炼、热能、冶金和化工等热力行业。
20世纪50年代后期,电动式仪表主要利用各种电子仪器控制工业仪表。
80年代,智能自动化仪器仪表通过控制器将自动化技术与工业仪表设备相结合,然后通过组装的电子设备进行集成控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动化工业仪表主要采用接口通信、微处理器等与计算机连接,实现技术的自动化。
为此,采用嵌入式软件对内部自动仪表进行处理,输入信号为非线性,这种实时补偿控制方式成为以后的重要研究方式。
1.2工业智能自动化仪器仪表的的特点①智能工具通常配备一台微型计算机,能够进行某种计算和处理,以及数据处理;②高精度仪器的精度通常分为0.1、0.2、0.5、1.0和1.5。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怎么样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怎么样](https://img.taocdn.com/s3/m/4792737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b.png)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怎么样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主要课程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及应用、控制工程基础、信号与测试系统、智能机械设计、数字化测控技术、精密仪器设计、测控电路设计、智能仪器设计、微机电系统。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后具备的能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测量与控制理论知识,具备现代测控系统设计制造及应用能力,能在国防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现代测控系统设计制造、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学、电工电子学、光学、传感器技术、测量与控制、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 掌握光、机、电、计算机相结合的当代测控技术和实验研究能力,具有现代测控系统与仪器的设计、开发能力;4. 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5.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本专业的毕业生大多就业于航天航空、兵器、机械、电子、能源、化工、通讯、交通等众多国防科技及国民经济建设领域的研究院所和企业,从事现代测控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工作。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比较不错的大学推荐,排名不分先后1. 天津大学 A++2. 浙江大学 A++3. 上海交通大学 A++4. 清华大学 A++5. 哈尔滨工业大学 A++6. 华中科技大学 A+7. 西安交通大学 A+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9. 西北工业大学 A+10. 华南理工大学 A+11. 大连理工大学 A12. 吉林大学 A13. 东南大学 A14. 同济大学 A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16. 武汉大学 A17. 山东大学 A18. 东北大学 A19. 北京大学 A20. 四川大学 A21. 北京科技大学 A22. 北京理工大学 A23. 中南大学 A24. 重庆大学 A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还看:1.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大学排名2.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大学排名3.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最好的20所大学4.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排名5.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大学排名榜。
基于ARM的上海光源数字化束流位置探测器数据获取系统中FPGA设备驱动的设计
![基于ARM的上海光源数字化束流位置探测器数据获取系统中FPGA设备驱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6e6c1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8.png)
基于ARM的上海光源数字化束流位置探测器数据获取系统中FPGA设备驱动的设计单陈瑜;刘树彬;安琪【期刊名称】《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年(卷),期】2010(030)003【摘要】针对上海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中束流位置测量的数据传输问题,设计了基于ARM处理器AT91RM9200的数据获取系统的硬件电路结构,并对Linux下的驱动开发进行了分析.通过内存映射机制实现了FPGA的设备驱动,并通过用户应用程序完成对FPGA设备的操作.【总页数】5页(P345-348,369)【作者】单陈瑜;刘树彬;安琪【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9;物理电子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合肥,230026;中国科学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9;物理电子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合肥,230026;中国科学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9;物理电子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合肥,230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572;TP274+.2【相关文献】1.100MeV直线加速器束流位置探测器系统设计 [J], 殷重先;叶恺容;周伟民2.上海光源面探测器图像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设计 [J], 杨凡;张招红;郑丽芳;薛松3.用束流位置监测器测量上海光源束流寿命 [J], 阎映炳;冷用斌;赖龙伟;张宁;易星;杨桂森4.基于FPGA_ARM的机载数据获取与记录系统设计 [J], 马帅旗5.基于BEPCⅡ的数字束流位置探测器信号处理算法的FPGA实现 [J], 马宇飞;卢艳华;汪林;杜垚垚;刘芳;王之琢;周嘉申;曹建社;魏书军;叶强;岳军会;随艳峰;麻惠州;黄玺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中中国国科科学学技技术术大大学学电电子子工工程程与与信信息息科科学学系系
10
本门课程中的数据采集指的是什么?
现代社会,为了测量温度、压力、流量、速度、 位移、震动、密度、离子浓度、……等各种物理 量、化学量、生物量…,首先必须通过传感器把 上述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等转换成相应的电 信号,再经过处理和转换后能够输入计算机,从 而完成数据采集。
7
其它说明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课程实验:正在建设中…… 课件:每章开始前上传,课后可能会有更新 考试:只有一次期末考试,方式为“课内开卷” 成绩:百分制,卷面成绩*0.8 +平时成绩*0.2 习题: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准备2个薄一些的作业簿 先修课程:电路理论、线性电子线路(模拟电子线
中中国国科科学学技技术术大大学学电电子子工工程程与与信信息息科科学学系系
12
速度和精度——DAS最关键的技术指标
速度——“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速度关系到DAS 的应用范围,主要取决于器件速度及DAS其它环 节可能带来的时延。
精度——测试的意义在于具有一定的精确度。精 度与器件的性能以及DAS各个环节的误差、干扰 和噪声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集散—Distribution,更多地翻译译为分布式
中中国国科科学学技技术术大大学学电电子子工工程程与与信信息息科科学学系系
多路开关 信号
传感器
调理
采
A
传感器
样
/
放大
/
D
传感器
被
…
测
滤波 …
保
转
持
换
器
器
计
物 传感器
算
理
模拟
量
信号
机
定时与逻辑控制
传感器
数字信号
接
传感器
开关信号
口
基于微机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结构
本门课程主要讨论的是电信号采集的相关问题。
关注数据采集系统的各主要环节(DAC、ADC、测量 放大器、模拟多路开关和采样保持器等)的工作原 理、特点、性能、使用方法以及实现方式等。
讨论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配置、指标分配以及各种 抗干扰技术。
中中国国科科学学技技术术大大学学电电子子工工程程与与信信息息科科学学系系
5
教学内容(2)
模拟前端设计与实例—Chap.8 抗干扰技术—Chap.9 智能仪器的UI和数据通信—Chap.10 测量数据的处理—Chap.11 智能仪器体系结构—Chap.12 虚拟仪器—Chap.13
中中国国科科学学技技术术大大学学电电子子工工程程与与信信息息科科学学系系
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
主讲人:胡访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
中中国国科科学学技技术术大大学学电电子子工工程程与与信信息息科科学学系系
2
课程简介(代教学大纲)(1)
本课程分为数据采集技术与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
两部分。 数据采集技术
不属于本门课程讨 论范围
如何将非电量电信号?属于传感器所要解决的问题
数据采集是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必要手段;是 对系统或过程进行监测、管理和控制的基础。
没有采集,“大数据”无从谈起;缺少数据,“物联 网”如同干涸之沟渠。
中中国国科科学学技技术术大大学学电电子子工工程程与与信信息息科科学学系系
11
DAS—Data Acquisition System
数据采集——将被测对象的各种参量通过各种变 换,形成不同类型的数据,最终送往计算机系统 进行记录(存储)、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过程。
14
显示器 打印机 绘图机
中中国国科科学学技技术术大大学学电电子子工工程程与与信信息息科科学学系系
15
图中
传感器 — 将非电量转换为电信号。
多路开关 —切换各路模拟量,实现装置的分时复用。
信号调理— 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极性变换…
采样/保持器— 保持模拟信号电压,为ADC的转换提供 稳定的样本信号。
路)、数字逻辑、微机原理与系统、 …
中中国国科科学学技技术术大大学学电电子子工工程程与与信信息息科科学学系系
8
课程网址:/~cy0818/
答疑解惑:微信群“DAS & II” (请同学们在群内使
用学号作为昵称)
扫描二维码 进入课程网站
扫描二维码 加入课程微信群
3
课程简介(代教学大纲)(2)
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
智能仪器的原理 智能仪器的体系结构 智能仪器的数据处理技术,包括去伪、去噪、
自检、自校和自诊断技术等 智能仪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虚拟仪器的原理、组成和设计
中中国国科科学学技技术术大大学学电电子子工工程程与与信信息息科科学学系系
6
参考书籍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上、下),马明建,西安 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智能仪器(第2版),程德福、林君等,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9
智能仪器设计基础,王祁,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智能仪器设计基础(第2版),史健芳等,电子工业 出版社,2012
中中国国科科学学技技术术大大学学电电子子工工程程与与信信息息科科学学系系
A/D转换器— 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用于数据采集的成套设备称为数据采集系统,简 称DAS或DAQ(Data Acquisition System)。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类对认识和了解世界的需 求不断提高,一方面,数据采集技术得到了长足 的发展;另外一方面,人们对数据采集系统的关 键技术指标,如采样率、分辨率、精度、抗干扰 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4
教学内容(1)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Chap.2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自学部分 数模转换(DAC)原理和实现方法—Chap.3 模数转换(ADC)原理和实现方法—Chap.4
模拟多路开关—Chap.5 测量放大器—Chap.6 采样保持器—Chap.7
中中国国科科学学技技术术大大学学电电子子工工程程与与信信息息科科学学系系
VLSI工艺及信息技术的进步,不仅使DAS的实现 成本大大降低。并且使其性能得到极大提高,对 其控制变得灵活简单,功能更加全面完善。
中中国国科科学学技技术术大大学学电电子子工工程程与与信信息息科科学学系系
13
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形式
①硬件 系统组成
②软件
①基于微机的数据采集系统 结构形式
②集散型数据采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