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P协同功能说明

合集下载

校园数字化CRP系统简介

校园数字化CRP系统简介

CRP系统--全新的数字化校园没有边界的校园无需管理的管理一、概述“CRP”(Campus Resource Planning)意为“校园资源计划”,它是一个以教学为核心的新型的信息系统。

通过识别和规划校园资源,将学校的内部资源和合作企业的办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并对各种资源进行分析和规划,以达到资源“无边界”化的最佳组合,实现理想的管理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CRP系统打破了一般院校单纯注重硬件建设的常规,集“日常管理”、“评估工作”、“规划决策”、“激励改进”和“教学资源共享”为一体,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紧密结合,通过信息技术推动学校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教学创新,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

CRP 系统由我院自主研发,并融合JAVA EE 及.NET 两大主流开发平台的优势,紧紧围绕以“软环境(内涵)建设”和“系统功能模块的互联互通”为建设主体,促进实现“校园内部管理一体化”、“校内外办学资源应用一体化”、“中职、高职、本科管理和教学衔接一体化”以及“CRP 应用学校教学资源一体化(共享)”的高效、自动、透明的学习型职业院校的建设目标。

CRP 系统自2002年开展建设,至今已经走过10年多的时间,其管理功能已覆盖至学院管理的各个领域。

现在,CRP 系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整合了80多个从源头采集数据的功能模块(软件系统),当一个任务指令触发,则多个系统模块联动响应的互联互通的新型数字门户规 则 系统 数据 核心 理念 互通互联的功能模块 实时采集的共享数据以师生为本、人性化关怀 实现真正的移动办公持续改进的标准化体系化校园管理平台,具有“源头唯一、全员维护、实时采集及信息共享”四大特色。

CRP系统以工作门户(学生、教工和家长门户)为基础,以各种业务功能模块(师生管理、教学管理和办公管理等)为应用核心,最终汇总形成各种协助规划决策的、以数字仪表盘展现的实时数据透视窗(包括指挥与监控、后勤监控、学生工作数据、个人业绩展示等)。

crp的原理

crp的原理

CRP(Chinese Restaurant Process)的基本原理CRP(Chinese Restaurant Process)是一种概率生成模型,常用于无监督学习和贝叶斯非参数推断。

它的名字来自于一个寓言式的比喻,将顾客在中餐馆的就餐行为与概率模型进行类比。

CRP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模拟顾客在中餐馆的就餐行为,来构建一个无限维度的概率分布,用于生成无限个类别。

具体来说,CRP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假设有一家中餐馆,有无限个桌子,每个桌子可以容纳无限多个顾客。

初始时,第一个顾客会选择一个桌子就座。

2.当第二个顾客到来时,他有两种选择:选择已有的桌子就座,或者选择一个新的桌子。

选择已有的桌子的概率与该桌子上已经就座的顾客数成正比,即越多顾客的桌子越有吸引力。

3.当第三个顾客到来时,他同样有两种选择:选择已有的桌子就座,或者选择一个新的桌子。

选择已有的桌子的概率与该桌子上已经就座的顾客数成正比,同时还有一个小概率选择一个新的桌子。

4.以此类推,每个顾客到来时都会根据一定的概率选择已有的桌子或新的桌子。

通过这样的过程,CRP模型可以生成一个无限维度的概率分布,即可以生成无限个类别。

每个桌子对应一个类别,每个顾客对应一个样本,每个样本都属于某个类别。

CRP模型的特点是自动调节类别的数量,不需要事先指定类别的个数。

这使得CRP模型在聚类、主题模型等任务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CRP的数学表示CRP可以用数学方式进行表示。

假设有n个顾客,每个顾客都有一个类别,用c表示。

c的取值范围是1到k,k表示当前已有的类别数。

CRP的生成过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p(c_i = j | c_1, ..., c_{i-1}, \alpha) =\begin{cases}\frac{n_j}{i-1+\alpha} & \text{if } j \leq k \\\frac{\alpha}{i-1+\alpha} & \text{if } j = k+1\end{cases}其中,n_j表示已有类别j的顾客数,i表示当前顾客的序号,α表示一个超参数,控制了新类别的生成概率。

CRP

CRP

简介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

最早采用半定量的沉淀试验,现在制备优质的抗血清,可以建立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重复性好的定量测定方法。

CRP是第一个被认为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在急性创伤和感染时其血浓度急剧升高。

CRP由肝细胞所合成。

CRP含5个多肽链亚单位,非共价地结合为盘形多聚体。

分子量为11.5万-14万。

电泳分布在慢γ区带,有时可以延伸到β区带。

其电泳迁移率易受一些因素影响,如钙离子及缓冲液的成分。

CRP不仅结合多种细胞、真菌及原虫等体内的多糖物质,在钙离子存在下,还可以结合卵磷脂和核酸。

结合后的复合体具有对补体系统的激活作用,作用于C1q。

CRP可以引发对侵入细胞的免疫调理作用和吞噬作用,而表现炎症反应。

CRP作为急性时相反应的一个极灵敏的指标,血浆中CRP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创伤、感染、炎症、外科手术、肿癌浸润时迅速显著地增高,可达正常水平的2000倍。

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随访病程。

特别在炎症过程中,随访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等。

正常值:800-8000μg/L(免疫扩散或浊度法)。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是一种能与肺炎链球菌C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半衰期19小时;血清CRP由肝脏合成,白细胞介素1b、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是其合成的最重要的调节因子;CRP的分子量为105 500,由含有五个相同的未糖基化的多肽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单位含有187个氨基酸,这些亚单位间通过非共价键连结成环状的五聚体,并有一个链间二硫键。

1930年,Tillett和Francis首次在急性大叶性肺炎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一种能在Ca2+存在时与肺炎球菌细胞壁中的C-多糖发生特异性沉淀反应的物质。

1941年, Avery等测知它是一种蛋白质,故称为C反应蛋白(CRP)。

1944年,Jones将其作为临床风湿热诊断标准的次要指标之一。

后来,人们在非感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急性期血清中都测到了CRP,于是人们认为,CRP是组织损伤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

校园数字化CRP系统简介

校园数字化CRP系统简介

CRP系统--全新的数字化校园没有边界的校园无需管理的管理一、概述“CRP”(Campus Resource Planning)意为“校园资源计划”,它是一个以教学为核心的新型的信息系统。

通过识别和规划校园资源,将学校的内部资源和合作企业的办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并对各种资源进行分析和规划,以达到资源“无边界”化的最佳组合,实现理想的管理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CRP系统打破了一般院校单纯注重硬件建设的常规,集“日常管理”、“评估工作”、“规划决策”、“激励改进”和“教学资源共享”为一体,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紧密结合,通过信息技术推动学校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教学创新,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

CRP 系统由我院自主研发,并融合JAVA EE 及.NET 两大主流开发平台的优势,紧紧围绕以“软环境(内涵)建设”和“系统功能模块的互联互通”为建设主体,促进实现“校园内部管理一体化”、“校内外办学资源应用一体化”、“中职、高职、本科管理和教学衔接一体化”以及“CRP 应用学校教学资源一体化(共享)”的高效、自动、透明的学习型职业院校的建设目标。

CRP 系统自2002年开展建设,至今已经走过10年多的时间,其管理功能已覆盖至学院管理的各个领域。

现在,CRP 系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整合了80多个从源头采集数据的功能模块(软件系统),当一个任务指令触发,则多个系统模块联动响应的互联互通的新型数字门户规 则 系统 数据 核心 理念 互通互联的功能模块 实时采集的共享数据以师生为本、人性化关怀 实现真正的移动办公持续改进的标准化体系化校园管理平台,具有“源头唯一、全员维护、实时采集及信息共享”四大特色。

CRP系统以工作门户(学生、教工和家长门户)为基础,以各种业务功能模块(师生管理、教学管理和办公管理等)为应用核心,最终汇总形成各种协助规划决策的、以数字仪表盘展现的实时数据透视窗(包括指挥与监控、后勤监控、学生工作数据、个人业绩展示等)。

CRP系统简介资料

CRP系统简介资料

基于CRP系统的数字管理系统简介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是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促进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

加强数字化教学环境和资源建设,积极开展数字技术环境下教育科研活动,是进一步转变和更新教职工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积极推进教育行政管理的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管理模式和教学行为方式的重大变革的有效手段,同样高标准、高水平地创建数字化校园学习环境,将为学校创建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奠定扎实的基础。

为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在原有校园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将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纳入学校重大工程建设规划中。

先后与中国电信、中国建设银行开展合作,就校园基础网络和一卡通项目进行洽谈,并达成合作意向,目前整个校园网络已经改造完成,实现了千兆桌面、万兆汇聚,以及贾汪、云龙两个校区之间的无缝对接。

在此基础上,学校经过多方考察,最终与广州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合作,引入该院自主开发的CRP系统,用于学校信息化管理。

一、CRP系统基本情况CRP系统是一个以教学为核心的新型的信息系统。

通过识别和规划校园资源,将学校的内部资源和合作企业的办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并对各种资源进行分析和规划,以达到资源“无边界”化的最佳组合,实现理想的管理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打破了一般院校单纯注重硬件建设的常规,集“日常管理”、“评估工作”、“规划决策”、“激励改进”和“教学资源共享”为一体,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紧密结合,通过信息技术推动学校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教学创新,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

该系统融合JAVA EE 及.NET 两大主流开发平台的优势,紧紧围绕以“软环境(内涵)建设”和“系统功能模块的互联互通”为建设主体,促进实现“校园内部管理一体化”、“校内外办学资源应用一体化”、“中职、高职、本科管理和教学衔接一体化”以及“CRP 应用学校教学资源一体化(共享)”的高效、自动、透明的学习型职业院校的建设目标。

什么是CRP及其作用

什么是CRP及其作用

什么是CRP能力需求计划(Capacity Requirement Planning)是对物料需求计划(MRP)所需能力进行核算的一种计划管理方法。

具体地讲,CRP就是对各生产阶段和各工作中心所需的各种资源进行精确计算,得出人力负荷、设备负荷等资源负荷情况,并做好生产能力负荷的平衡工作。

能力需求计划是帮助企业在分析物料需求计划后产生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能力执行计划的功能模块。

该模块帮助企业在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及早发现能力的瓶颈所在,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为企业实现生产任务提供能力方面的保证。

其实,能力需求计划制订的过程就是一个平衡企业各工作中心所要承担的资源负荷和实际具有的可用能力的过程,即根据各个工作中心的物料需求计划和各物料的工艺路线,对各生产工序和各工作中心所需的各种资源进行精确计算,得出人力负荷、设备负荷等资源负荷情况,然后根据工作中心各个时段的可用能力对各工作中心的能力与负荷进行平衡,以便实现企业的生产计划。

能力需求计划是MRPII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是一个将生产计划和各种生产资源连接起来管理和计划的功能。

能力需求计划是在物料需求计划下达到车间之前,用来检查车间执行生产作业计划的可行性的。

即,利用工作中心定义的能力,将物料需求计划和车间控制的生产需求分配到各个资源上,在检查了物料和能力可行的基础上可以调整生产计划或将生产计划下达给车间,车间就此计划进行生产。

能力需求计划将所有订单按照确定的工艺路线展开,将工序的开始日期、完工日期及数量来审核时间和能力资源。

能力需求计划主要有一下三个作用:第一,可以让我们明确各个物料都经过哪些工作中心的加工;第二,可以让我们清楚的知道各工作中心的可用能力和负荷分别是多少;第三,可以让我们明白工作中心的各个时段的可用能力和负荷是多少。

CRP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能力执行计划,进而在企业现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及早的发现瓶颈所在,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实现企业的生产任务而提供能力方面的保证。

CRP 说明书

CRP 说明书

4、血浆将全血标本收集到含有抗凝剂(如EDTA、肝素)的试管内,从全血细胞内分离血浆应避免溶血,微量溶血不影响测试结果。

1、比色杯中应加入的试剂及样本量1.本试剂仅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特定蛋白分析仪器,不能用于其它公司的仪器。

2.需手动加入样品及试剂,可能会因为人为操作误差而使结果产生偏差。

3.高度乳糜、浑浊的样品测定时可能会造成空白过高。

推荐每个实验室建立自己的参考范围。

.001、不按照界面提示操作,或是测试期间取出比色杯则会提示“放弃检测”。

此时应重新取新杯加进行检测,直至提示正常操作为止。

2、若检测样本为血清,检测结果介于3.00mg/L—81.00mg/L之间,则直接显示最终浓度值。

小于3.00mg/L则显示“<3.00mg/L”,大于81.00mg/L则显示“>81.00mg/L”。

若检测样本为全血,检测结果介于3.00mg/L—120.00mg/L之间,则直接显示最终浓度值。

小于3.00mg/L 则显示“<3.00mg/L”,大于120.00mg/L则显示“>120.00mg/L”。

3、无效结果:当试剂已过有效期,试剂中的磁卡也相应失效。

读卡时显示“试剂已过期”。

(1) 开机显示“请读卡”,将对应批号的磁卡置于读卡槽,读卡正确后屏幕显示该试剂名称及批号,仪器状态指示灯亮(黄绿色)。

请仔细核对。

(2) 批号试剂确认后,将10μl样本加入到装有400μl反应缓冲液(R1)和搅拌子的比色杯中。

加样品时注意尽量不要产生气泡。

(3) 将比色杯放入检测口,轻轻按压比色杯直到其接触到底部。

仪器将自动检测到比色杯后状态指示灯灭。

(4) 当仪器屏幕显示“加入试剂[R2]”时,将80μl CRP抗体胶乳结合物(R2)加入到比色杯中。

仪器将自动搅拌并开始检测,屏幕显示“正在检测…”,检测完成后自动显示结果,记录读值。

(5) 测试完后,移去比色杯。

状态指示灯亮(黄绿色)。

回到步骤(2)可进行下一个样品检测。

crp标准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crp标准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crp标准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在现代企业管理中,CRP标准流程(Capacity Requirements Planning,容量需求计划)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

它通过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整,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CRP标准流程是在传统MRP(Materials Requirem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传统的MRP主要关注物料的需求和供应,而CRP则更加细致地考虑到了生产能力方面的因素。

通过将产品的生产工艺、生产线的产能、人力资源等要素纳入考虑,CRP标准流程能够更准确地计划和管理企业的生产过程。

CRP标准流程的核心是根据产品的需求量和生产能力,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调度。

首先,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确定产品的需求量和交货期。

然后,结合生产线的产能和资源情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排程方案。

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控和反馈,及时调整生产进度和资源配置,以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CRP标准流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为供需不平衡而导致的生产延误和库存积压问题。

通过准确的需求预测和合理的资源规划,企业可以避免过剩和欠缺的情况发生,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其次,CRP标准流程还能够更好地利用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最重要的是,它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个可靠的生产计划和调度依据,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和指导。

综上所述,CRP标准流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能够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因此,深入理解和应用CRP标准流程对于企业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介绍CRP标准流程。

临床试验中的协同访视(CO-V)

临床试验中的协同访视(CO-V)

什么是协同访视首先要明确的是,协同访视是属于项目质量把控中的QC范畴,由Operation Team 的人实施的,如CO/PM,另外也可以是由监查员的直线经理LM或其委托人等进行实施。

(我们下面会说到为什么会有委托人的情况)协同访视的目的可以分中心质控和带教培训来侧重:对中心质控:评估及发掘项目的中心质量问题,评估中心的状况、方案、SOP、GCP依从性和违背/潜在的风险;跟进还没解决的重要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可能是CRA发现,也有可能是申办方稽查发现的,在CRA层面解决有困难,那么CO-V就协助CRA处理或促进项目进展,优化沟通渠道等。

对CRA带教培训:评估CRA的工作质量、控制人员因素的风险;怎么决定CO-V的选点CO-V的选点和临床试验稽查点的选择有点类似,但也有其灵活性和特点,基本也可以归为对人的带教培训和对中心质量把控这两个维度的风险评估来决定,是否要在监查员或该中心开展协同访视。

在人的层面,多数以CRA等人的performance作为考虑的因素,例如CRA是否没经验(从CV可看到)、各方面反映该中心的人员的表现是否糟糕(从MVR、PD/SAE上报情况、EDC的填写情况等)、或者CRA之前没进行过一些特定的阶段,比如之前没进行过启动/关中心/常规监查等,需要进行带教或考察,另外情况就是常规的coach或考核,也会通过协同访视去达到想要的目标。

在中心的层面,如果中心存在入组过快或过慢、通过不限于监查、稽查、沟通投诉等各种渠道收集到的问题的严重性、频繁的人员交接、中心的进展或安全性上报有异于其他中心或项目总体等情况,也是作为评估是否进行CO-V的考虑因素。

另外如果中心被选定进行稽查或inspection,也常常会进行CO-V,当然递交审评前的质控现在一般通过自查的形式进行。

另外,如果CRA有工作反馈消极,MVR 质量差空洞无物、EDC严重不及时、经常提出问题寻求指导未果后不了了之等情况,PM应该有所警惕。

CRP完整使用管理规定及相关工作标准

CRP完整使用管理规定及相关工作标准

CRP系统使用管理规定及相关的工作标准(讨论稿)CRP(校园资源计划)系统是加快学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构建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平台。

它对改革学院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有着切实而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保障系统能够在学院正常运行与全面普及,促进系统的“本土化”,特做如下规定。

一、总体要求1.CRP工程推进办公室要做好统筹和协调工作。

包括学院与广州工程技术职业技术学院CRP工程的合作协调、CRP同盟兄弟院校合作协调、校内管理流程与技术支持的机制统筹协调等;同时还要做好CRP工程的应用推进工作。

包括推进制度建设,开展应用培训、难点攻关、本地化开发等。

2.信息化办公室必须做好相关软、硬件管理与维护工作,保证系统能够全天候地正常运行;3.系统所对应的各个职能管理部门,应根据系统运行及维护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指南,并积极展开培训,让使用者明确工作要求,熟练地掌握系统具体的使用方法;4.教职员工应主动地适应系统的管理理念,了解和掌握CRP系统的工作要求和要点,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地工作模式,积极融入到学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之中。

二、系统用户对应之工作要求鉴于CRP系统内嵌有ISO管理流程,因而对不同的系统用户均有相应的工作要求,具体规定如下:(一)全院人员1.每天及时登陆“OA”办公平台,查阅相关的信息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及时更新与完善“人事管理系统”中的个人档案资料。

今后,学院在职称评审、科研评奖、职务晋升等工作中,均以人事管理系统中所记录的个人资料情况作为依据。

3.使用“OA”平台的邮件系统来交换校内邮件。

4.使用“合理化建议”、“讨论与投诉”系统,进行进言献策、技术讨论及问题投诉,积极参与学院的管理与建设。

5.使用“任务发布管理系统”常态化地发布、管理和评价日常的工作任务:●发布任务时间须早于完成任务时间5天及以上,任务开始时间从发布任务第二天开始计算。

●常规的党务、行政、教案、学生、后勤和人才培育等任务由各分管院领导每学期开学发布。

CRP及临床应用

CRP及临床应用
500 mg/L。 革兰阳性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通常引起中等程度的
反应,典型的是在100 mg/L 左右。 病毒感染:引起的反应最轻,通常不超过50 mg/L,
极少超过 100 mg/L。 在细菌感染的急性期,CRP显著升高 在病毒感染时CRP水平正常或轻微升高
18
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是心血管疾病较强的危险指标,C反应蛋 白水平可预测将来心肌梗塞及中风的危险性。
剂稳定性佳。
12
检测方法 - 标记免疫测定
ELISA和免疫发光法和化学发光法等都可用于CRP的测 定。
化学发光法的灵敏度和定量精确度可与RIA媲美,而无 同位素污染,试剂稳定,分析速度快。
CRP-POCT(床边试验)法- ELISA干片法。
把磷脂酰胆碱(PC)化学交联固定于载体。 被测CRP与载体的PC结合。 被酶标记的抗CRP单抗结合。 可灵敏、特异性检测CRP,约5分钟可得结果.。
C反应蛋白含量>2.1mg/L的人与<1mg/L者比较:
将来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为后者的2.9倍; 发生缺血性中风的危险性为后者的1.9倍; 发生外周动脉血管性疾病的危险性为后者的4.1倍。
在痛疼开始后数小时内,CRP升高,3~4d达高峰,在CK-MB 回到正常后7-10d也降至正常。
19
5
CRP的生物学功能-机理
结合外源性物质
细菌、真菌、寄生虫中的细胞壁磷酸 胆碱。
CRP具有保护机体抗细菌感染的能力。
CRP 保护机体抵抗致命性的细菌脂多 糖和各种炎症介子的能力。
6
CRP的生物学功能-机理
结合配体的CRP激活下列生物系统,导致 配体的消除:
CRP对补体系统的激活.
CRP结合IgGFcR,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

CRPC专家共识介绍

CRPC专家共识介绍

CRPC专家共识一.CRPC的定义和治疗手段(一)CRPC的定义随着人们对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和雄激素受体理解的不断加深,新的内分泌治疗药物不断出现,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也逐渐取代雄激素不敏感前列腺癌(androgen-in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AIPC)和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hormone-resist prostate cancer, HRPC),成为目前最为广泛认可的概念。

CRPC的定义是:经过初次持续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后疾病依然进展的前列腺癌。

应同时具备以下2个条件:(1)血清睾酮的去势水平(<50ng/dl或<1.7nmol/L)。

(2)生化进展:间隔一周,连续三次PSA上升,较最低值升高50% 以上,且>2ng/ml;或影像学进展:骨扫描发现2个或2个以上的新病灶或符合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RECIST)的软组织病灶增大。

目前认为,仅有症状上的进展并不足以诊断为CRPC。

根据国内多中心研究显示,仅有1/3的初诊前列腺癌患者为局限性病变,明显高于欧美国家[1],而大部分前列腺癌患者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虽然内分泌治疗可以使大多数病情得到控制和改善,但在经过中位时间18-24个月的缓解期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发展为CRPC[2]。

进展为CRPC的前列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约为15-30个月,随着近年来新的治疗理念与治疗方法的介入,这一时间有所延长[3-5]。

除了PSA以外,CRPC患者的预后还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患者体力状态、是否存在内脏转移、是否存在骨痛、骨扫描呈现出的疾病程度、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等。

骨转移存在于90%的CRPC患者,可以导致多种临床症状,包括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骨髓衰竭。

副瘤综合症亦相当常见,包括贫血、体重下降、易疲劳、血液高凝状态、易感染等。

CRP培训教学课件ppt

CRP培训教学课件ppt

2
它是一种将云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的软件
3
通过CRP,企业可以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其IT资 源
CRP的起源与发展
01
起源于2010年,当时云计算已经得到普及,但企业对于云资 源的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
02
2012年,AWS推出了首款云资源管理软件——AWS
CloudFormation
随后,其他云服务提供商也相继推出了类似的工具,而CRP则
功能三:成本与进度控制
总结词
成本与进度控制功能是CRP中至关重要的 功能之一,它帮助使用者有效地管理和监 控项目的成本和进度。
详细描述
此功能允许使用者跟踪和报告项目的实际 成本和进度,与计划进行比较,并采取必 要的行动来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它可以 根据实际进展情况更新项目计划,并生成 报告和图表以评估项目绩效。此外,还支 持预算和成本控制,包括预算制定、成本 跟踪和分析、预测和调整。
06
CRP未来发展与趋势分析
分析一:CRP技术发展趋势
预测算法优化
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CRP技术将更加注重对预测算法的优化, 提高预测准确性和效率。
大数据应用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CRP技术将更加注重对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利用,以提供更加精 细化的决策支持。
界面智能化
界面智能化将成为未来CRP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应用于界 面设计,使界面更加友好、易用和智能。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信息化、智能化、可持续性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借助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手段,通过 CRP解决方案可以对城市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实 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具体来说,CRP解决方案可 以包括城市交通规划、能源管理、环境监测、公共安全 等方面,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对城市管理进行实时监测 和控制,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和宜居性。

CRP课件PPT

CRP课件PPT

计划执行监控
对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进 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 解决计划执行中的问题。
执行管理
任务分配
将项目计划分解为具体的任务,并合 理分配给相关人员,确保任务的顺利 完成。
任务监控
进度控制
根据项目计划和实际进度情况,控制 项目进度,确保项目的按时完成。
对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 时发现和解决任务执行中的问题。
质量管理
质量标准制定
根据项目需求和行业标准,制定 详细的质量标准和质量计划。
质量监控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进行实 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
题。
质量评估
对项目实施结果进行质量评估, 确保项目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绩效评估
绩效指标制定
制定具体的绩效评估指标,包括进度、成本、质 量等方面的指标。
绩效评估
需求分析
明确CRP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目 标,分析现有资源和限制条件 。
系统开发
根据规划进行CRP系统的开发 ,实现各项功能模块。
上线运行
将CRP系统部署到实际运行环 境中,进行日常维护和监控。
CRP系统的优化策略
功能优化
根据实际需求和用户反 馈,对CRP系统的功能 进行持续优化和改进。
性能优化
提高CRP系统的运行效 率,优化数据库查询、
详细描述
该服务企业利用CRP系统对服务资源进行了全面管理,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CRP系统帮助企业实现了 服务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调度,优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
案例三:某建筑企业的CRP系统应用
总结词
项目进度管理
详细描述
该建筑企业通过CRP系统实现了项目进度管理的精细化,确保了项目按时交付。CRP系统帮助企业监 控项目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优化了项目执行过程,提高了项目成功率。

CRP说明书

CRP说明书

C-反应蛋白(CRP)测定试剂盒(胶乳增强比浊法)使用说明书【产品名称】通用名称:C-反应蛋白(CRP)测定试剂盒(胶乳增强比浊法)英文名称:C-Reactive Protein Test Kit(Latex-Enhanced Turbidimetric Assay)【包装规格】50人份/盒;200人份/盒【预期用途】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全血/血清/血浆中的C反应蛋白含量。

【检验原理】血液中的CRP抗原与结合在胶乳颗粒表面的抗人CRP多克隆抗体结合,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形成胶乳-抗体-抗原结合物。

测定此结合物在630nm处的浊度,当光线通过反应悬液时发生散射并由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到,散射强度与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含量成正比。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1、试剂盒于2℃~8℃密封保存,不得冷冻。

2、试剂盒有效期为12个月。

【适用仪器】本公司生产的QR系列特定蛋白分析仪器。

【样本要求】1、指2、血用采血针刺破手指,擦去第一滴血,从第二滴起用玻璃毛细管吸取10μl。

3、抗凝全血全血可收集在用EDTA和肝素抗凝的小管内,颠倒混匀,并按测试程序进行分析,如果测试不能立即执行,全血可以在2-8℃下贮存48小时。

3、血清取静脉血标本并分离血清,如果不立即分析,血清在2-8℃可贮存7天,在-20℃以下可贮存7个月。

4、血浆将全血标本收集到含抗凝剂(如EDTA、肝素)的试管内,从全血细胞内分离血浆应避免溶血,微量溶血不影响测试结果【检测方法】1、测量杯中应加入的试剂量2、操作步骤:(1)开机显示“请读卡”,将对应批号的磁卡置于读卡槽,读卡正确后屏幕显示该试剂名称及批号,仪器状态指示灯亮(黄绿色)。

请仔细核对。

(2)批号试剂确认后,将10μl样本加入到装有400μl反应缓冲液(R1)和搅拌子的比色杯中。

加样品时注意尽量不要产生气泡。

(3)将比色杯放入检测口,轻轻按压比色杯直到其接触到底部。

仪器自动检测到比色杯后状态指示灯灭。

(4) 当仪器显示“加入试剂[R2]”时,将80μl CRP抗体胶乳结合物(R2)加入到比色杯中。

CRP操作规程范文

CRP操作规程范文

CRP操作规程范文一、概述CRP(计算机资源规划)是一种通过集中管理和配置计算机系统资源的方法,旨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

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CRP操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有效地使用计算机资源。

二、CRP操作的基本原则1.合理性原则:CRP操作应根据计算机系统的实际需求和资源状况,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

2.安全性原则:CRP操作应遵循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计算机系统不受恶意攻击和病毒感染。

3.权威性原则:CRP操作应由经过授权和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确保操作的权威性和规范性。

4.完整性原则:CRP操作应记录完整的操作过程和结果,保留相关的日志和备份,确保操作的追溯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三、CRP操作流程1.确定需求:根据业务需求和计算机系统资源状况,确定CRP操作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2.制定计划:制定详细的CRP操作计划,包括资源分配和配置方案、操作流程和操作时间等。

3.授权和培训:授权合适的人员进行CRP操作,并提供相应的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4.备份数据:在CRP操作前,应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操作中出现意外情况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

5.执行操作:按照CRP操作计划,依次进行资源分配和配置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6.记录日志:对CRP操作的每一步骤和操作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操作时间、操作人员和操作内容等。

7.测试验证:对CRP操作后的系统进行测试验证,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8.评估总结:对CRP操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吸取经验教训,优化操作流程和资源配置方案。

四、CRP操作的注意事项1.合理性分配资源:根据计算机系统的实际需求,合理分配计算机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不合理分配。

2.备份和恢复数据:在CRP操作前必须备份重要的数据,并且应有相应的恢复机制,以防操作中出现意外情况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

3.权限管理:对CRP操作的人员应进行权限管理,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进行操作,并且分配适当的权限。

CRP系统使用测试

CRP系统使用测试

CRP系统使用测试CRP(Clinical Research Process)系统是一种用于临床研究的管理和协作工具,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规划、执行和监督临床试验。

该系统具有多项功能,包括研究计划管理、数据收集和存储、数据分析和报告等。

在使用CRP系统之前,需要进行系统的测试,以确保其功能和性能符合研究人员的需求。

首先,测试人员需要对CRP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

这包括测试系统的用户界面、数据输入和输出、数据存储和检索等。

测试人员可以通过模拟研究计划的执行过程,检查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响应和稳定性。

测试人员还可以利用测试样本和场景,检验系统在不同数据量和质量下的表现。

在测试CRP系统的性能方面,测试人员可以模拟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系统,并测试系统的响应时间和资源占用情况。

测试人员可以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制定负载测试方案,以验证系统在高负载下的可用性和性能。

此外,测试人员还需要测试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加密和权限管理等方面的测试。

在CRP系统的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需要遵循一定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首先,测试人员应该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目标、测试的范围、测试人员和测试资源的安排等。

测试人员还需要制定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并进行测试执行和测试结果的记录和分析。

在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应该随时与开发团队进行沟通,以解决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提供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当CRP系统完成测试并满足需求时,可以进行用户验收测试。

在用户验收测试中,测试人员会邀请实际用户参与测试,以验证系统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测试人员还可以邀请用户提出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改进系统。

综上所述,CRP系统的使用测试对于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符合研究人员的需求至关重要。

通过系统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可以提供一个可靠和高效的临床研究管理和协作工具。

同时,测试过程中的反馈和改进建议,也可以帮助CRP系统的开发人员进一步优化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crp抗原结构

crp抗原结构

crp抗原结构CRP抗原结构引言: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

它是一种血浆蛋白,由肝脏细胞合成并释放到血液中。

CRP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炎症、感染、组织损伤等。

本文将从CRP 抗原的结构角度探讨其在机体免疫应答中的重要性。

CRP抗原的结构:CRP是一种由五个相同亚基组成的环状蛋白,每个亚基都由20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一般来说,CRP的结构可以分为两个区域:N端的结构域和C端的结构域。

N端的结构域主要负责与配体结合,而C端的结构域则参与了CRP的聚集。

CRP的五个亚基通过非共价键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环状结构。

CRP的功能:CRP在机体的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识别和结合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真菌等,从而触发免疫系统的应答。

一旦CRP与病原体结合,它会激活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炎症细胞,从而引发炎症反应。

此外,CRP还能够与补体系统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

CRP与炎症的关系:CRP是一种炎症标志物,其水平在炎症状态下会显著升高。

当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炎症介质的释放会刺激肝脏细胞合成和释放CRP。

因此,CRP的浓度可用作评估炎症程度和监测治疗效果的指标。

临床上常用高敏感CRP(hs-CRP)检测方法来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为心血管疾病与炎症状态密切相关。

CRP与疾病的关系:除了炎症状态下的CRP升高,一些疾病也与CRP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

例如,慢性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和炎症性肠病,CRP的升高可用于评估疾病的活动性和预测疾病的进展。

此外,CRP还被发现与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等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CRP的临床应用:由于CRP在炎症和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CRP测定来辅助诊断和监测疾病。

CRP检测可用于早期发现感染、评估炎症程度、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和预测疾病的预后。

此外,CRP检测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指导治疗策略的制定。

crp标准流程

crp标准流程

crp标准流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CRP标准流程是企业在进行内部管理和项目实施时遵循的一套规范化流程。

CRP,即Conference Room Pilot,是在系统实施前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模拟真实业务情境,测试系统的功能性和适应性,以保证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

以下将详细介绍CRP的标准流程。

第一步:需求分析和设计在CRP流程中的第一步是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

企业需求分析团队与系统实施团队共同制定项目的目标和需求,并进行详细的业务流程分析。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系统配置方案,确定实施方案和计划。

第二步:系统配置和定制在系统配置和定制阶段,实施团队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在系统中进行相应的配置和定制。

这包括制定数据导入方案、设置用户权限、定制报表等工作。

对系统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验证,确保配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第三步:系统集成和测试系统集成和测试阶段是CRP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阶段,各个系统组件和功能模块将进行集成测试,测试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

进行用户培训,让用户熟悉系统操作和使用。

第四步:模拟环境测试在CRP流程中的模拟环境测试阶段,实施团队将模拟真实的业务情境,在会议室中进行系统运行测试。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验证系统的功能性和适应性,检验系统是否能够满足实际业务需求。

第五步:用户评审和确认系统经过模拟环境测试后,将进行用户评审和确认。

用户将对系统进行全面评估,核对系统的功能和数据是否符合实际需求。

经过用户确认后,系统准备投入使用。

第六步:系统上线和验收最后一个阶段是系统上线和验收阶段。

在这个阶段,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进行正式的业务操作。

进行系统的验收测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

总结:CRP标准流程是企业进行系统实施的重要环节,通过模拟真实情境、系统测试和用户确认,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

在CRP流程中,需求分析和设计、系统配置和定制、系统集成和测试、模拟环境测试、用户评审和确认、系统上线和验收等步骤都是至关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协同功能说明:2013-12-17 17:11:12修改:工具坐标方向描述错误。

一、相关参数:1.<参数设置>-<机构参数>:28 附加轴:0关闭附加轴;1开启附加轴。

2.<参数设置>-<伺服参数>:55) 7轴驱动类型:当设置为非0参数时,该轴作为附加轴。

56) 8轴驱动类型:当设置为非0参数时,该轴作为附加轴。

其他相关7轴、8轴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二、协同页面说明:校准界面分为三个界面:协同1、2开关界面,协同1校准界面,协同2校准界面。

点击<运行准备>-<附加轴协同设置>-<确认>弹出协同1、2开关界面,如下:界面内容说明:[协同1轴] J7轴:标示协同1轴使用的J7轴。

[协同2轴] J8轴:标示协同2轴使用的J8轴。

[轴类型] 旋转轴:标示当前轴为旋转轴。

[协同开/关]指示灯:标示当前轴协同状态的开启()或关闭()。

点击<协同1开/关>和<协同2开/关>,可以切换对应轴协同状态的开启或关闭。

本指示灯和对应轴校准界面的[校准状态]功能一样。

说明:当该开关状态对应轴校准状态指示灯为时,本开关状态无法切换。

[关节坐标] :标示J7轴和J8轴的关节坐标值,便于观察附加轴位置。

<协同1开/关>:点击本按钮切换协同1轴的协同开启、关闭状态。

本开关和协同1校准界面的<协同开/关>功能一样。

附加轴协同设置中的协同开/关,只在示教模式下,手动动作附加轴有效。

再现运行时,按照程序行的ROORD附加指令运行。

<协同2开/关>:点击本按钮切换协同1轴的协同开启、关闭状态本开关和协同2校准界面的<协同开/关>功能一样。

附加轴协同设置中的协同开/关,只在示教模式下,手动动作附加轴有效。

再现运行时,按照程序行的ROORD附加指令运行。

<协同1校准>:点击本按钮打开协同1轴校准界面<协同2校准>:点击本按钮打开协同2轴校准界面<协同1运行到零点>:按住安全开关,再持续按住本按钮,协同1轴对应J7轴回到零位。

中途松开本按钮,机器人停止运行。

本开关和协同1轴校准界面中的<运行到零点>功能一样。

<协同2运行到零点>:按住安全开关,再持续按住本按钮,协同1轴对应J7轴回到零位。

中途松开本按钮,机器人停止运行。

本开关和协同2轴校准界面中的<运行到零点>功能一样。

<完成退出>:点击本按钮退出附加轴协同设置界面。

在协同1、2轴开关界面,点击<协同1校准>按钮,打开协同1轴校准界面,如下:界面内容说明:[协同1轴校准]:标示当前为协同1轴校准界面。

[协同1轴号:J7轴]:标示协同1轴使用的J7轴。

[校准状态]:标示当前轴校准的状态,当P1-P2-P3点校准,点击<计算>后,该指示灯变为,标示该轴校准完成。

说明:当P1、P2、P3点重新记录有误时,点击<计算>后,本指示灯将变为。

[关节坐标J7轴]:标示J7轴关节坐标值,便于观察附加轴位置。

[校准点]:用于选择需要记录的校准点位。

使用光标键可以选择P1、P2、P3点。

说明:1.校准时,需要严格按照P1-P2-P3顺序校准。

2.同时P1-P2、P2-P3之间的角度差需要大于30度,否则无法计算。

角度差异越大,准确度越高。

[P1 P2 P3]指示灯:用于标示个点的记录状态,当某个点背记录时,该点下方指示灯变为。

[协同开/关]:标示当前轴协同状态的开启()或关闭()。

点击<协同开/关>可以切换协同状态的开启或关闭。

本指示灯和“协同1、2轴开关界面”中的[协同开/关]指示灯功能一样。

说明:当该开关对应轴校准状态指示灯为时,本开关状态无法切换。

[协同轴旋转方向]:用于切换协同轴的旋转方向,每次切换旋转方向后,需要重新点击<计算>按钮,计算。

[X Y Z A B C]校准数据:标示当前轴的校准后的数据。

本数据仅供参考,无实际意义。

<记录当前点>:点击本按钮,将机器人和附加轴当前位置的数据,记录到[校准点]所选择的点中,同时该点对应指示灯由变为。

<清除当前点>:点击本按钮,清除[校准点]所选择点的数据。

同时该点对应指示灯由变为。

<运行到该点>:点击本按钮,机器人和附加轴运动到,[校准点]所选择的点,记录数据时所在位置。

<计算>:当P1、P2、P3点记录完成后,点击本按钮,计算校准数据,[校准状态]指示灯变为,同时[X Y Z A B C]校准数据显示出数据。

<协同开/关>:当校准点状态指示灯变为时,点击本按钮,打开协同状态,此时[协同开/关]指示灯变为。

在状态提示栏中变为。

本开关和“协同1、2轴开关界面”中的<协同2开/关>功能一样。

<运行到零点>:按住安全开关,再持续按住本按钮,协同1轴对应J7轴回到零位。

中途松开本按钮,机器人停止运行。

本开关和协同1、2轴开关界面中<协同1运行到零点>功能一样。

<上一步>:点击本按钮,返回协同1、2轴开关界面。

在协同1、2轴开关界面,点击<协同2校准>按钮,打开协同2轴校准界面,如下:界面内容说明:[协同2轴校准]:标示当前为协同1轴校准界面。

[协同2轴号:J8轴]:标示协同1轴使用的J7轴。

[校准状态]:标示当前轴校准的状态,当P1-P2-P3点校准,点击<计算>后,该指示灯变为,标示该轴校准完成。

说明:当P1、P2、P3点重新记录有误时,点击<计算>后,本指示灯将变为。

[关节坐标J8轴]:标示J7轴关节坐标值,便于观察附加轴位置。

[校准点]:用于选择需要记录的校准点位。

使用光标键可以选择P1、P2、P3点。

说明:1.校准时,需要严格按照P1-P2-P3顺序校准。

2.同时P1-P2、P2-P3之间的角度差需要大于30度,否则无法计算。

角度差异越大,准确度越高。

[P1 P2 P3]指示灯:用于标示个点的记录状态,当某个点背记录时,该点下方指示灯变为。

[协同开/关]:标示当前轴协同状态的开启()或关闭()。

点击<协同开/关>可以切换协同状态的开启或关闭。

本指示灯和“协同1、2轴开关界面”中的[协同开/关]指示灯功能一样。

说明:当该开关对应轴校准状态指示灯为时,本开关状态无法切换。

[协同轴旋转方向]:用于切换协同轴的旋转方向,每次切换旋转方向后,需要重新点击<计算>按钮,计算。

[X Y Z A B C]校准数据:标示当前轴的校准后的数据。

本数据仅供参考,无实际意义。

<记录当前点>:点击本按钮,将机器人和附加轴当前位置的数据,记录到[校准点]所选择的点中,同时该点对应指示灯由变为。

<清除当前点>:点击本按钮,清除[校准点]所选择点的数据。

同时该点对应指示灯由变为。

<运行到该点>:点击本按钮,机器人和附加轴运动到,[校准点]所选择的点,记录数据时所在位置。

<计算>:当P1、P2、P3点记录完成后,点击本按钮,计算校准数据,[校准状态]指示灯变为,同时[X Y Z A B C]校准数据显示出数据。

<协同开/关>:当校准点状态指示灯变为时,点击本按钮,打开协同状态,此时[协同开/关]指示灯变为。

在状态提示栏中变为。

本开关和“协同1、2轴开关界面”中的<协同2开/关>功能一样。

<运行到零点>:按住安全开关,再持续按住本按钮,协同1轴对应J7轴回到零位。

中途松开本按钮,机器人停止运行。

本开关和协同1、2轴开关界面中<协同1运行到零点>功能一样。

<上一步>:点击本按钮,返回协同1、2轴开关界面。

三、协同校准:当使用两个协同附加轴时,协同1轴必须为J7旋转轴,协同2轴必须为J8回转轴。

当只使用一个协同附加轴时,协同1轴必须为J7旋转轴。

下面按照两个协同附加轴距离说明校准步骤:1)回零:点击<运行准备>-<机器人零点设置>-<确认>,弹出零点设置界面,如下:按住安全开关,在持续按住<运行到零点>将个轴回零,包括外部附加轴。

2)选择工具坐标号:点击<运行准备>-<工具坐标设置>-<确认>,在弹出的工具选择界面中选择合理的工具坐标号,点击<关闭>。

工具坐标的具体操作请参考《系统操作说明书》。

3)进入附加轴协同设置界面:点击<运行准备>-<附加轴协同设置>-<确认>弹出协同1、2开关界面,如下:确认[关节坐标]下面的J7轴和J8轴数据是否为0。

如果不为0,可以按住安全开关,再持续按住<协同1运行到零点>,将协同1轴运行到零位;再次按住安全开关,再按住<协同2运行到零点>,将2轴运行到零位。

观察界面中的关节坐标数据,当J7和J8轴坐标均变为0时,表示两轴都回到零位。

4)进入协同1校准界面:点击<协同1校准>按钮,弹出协同1校准界面,如下:使用<↑> <↓> <←> <→>移动光标到[校准点]上,选择P1点。

5)记录P1点:在协同1轴:J7轴翻转的变位机上,选择一个参考点。

如下:将J7轴旋转到第一个点P1位置。

点击XYZ移动机器人,使机器人工具末端和变位机参考点位置重合。

点击<记录当前点>,此时P1点下方的指示灯变为。

P1点记录完成。

6)记录P2点:将J7轴旋转到第二个点P2点位置。

将J7轴旋转到第一个点P2位置。

点击XYZ移动机器人,使机器人工具末端和变位机参考点位置重合。

点击<记录当前点>,此时P3点下方的指示灯变为。

P2点记录完成。

7)记录P3点:将J7轴旋转到第三个点P3点位置。

将J7轴旋转到第一个点P3位置。

点击XYZ移动机器人,使机器人工具末端和变位机参考点位置重合。

点击<记录当前点>,此时P3点下方的指示灯变为。

P3点记录完成。

协同1校准说明:校准点必须严格按照P1-P2-P3的顺序校准。

P1-P2和P2-P3的角度要大于30度,P1-P3的角度要大于60度。

两点之间的角度差越大,准确度越高。

运动和记录P1、P2、P3点的过程中,要保证机器人姿态一致。

即:记录P1点前调整好工具的姿态,运动和记录P1、P2、P3过程中,不能再变换姿态。

校准P1,P2,P3点过程中,坐标系可以使用除关节坐标外的任意坐标系。

校准参考点如果在协同2轴上,则在校准协同1时,不能动作协同2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