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凤县概况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

处于北纬33°21′32″至33°57′4″、东经110°7′49″至110°49′33″之间,东西长62.1公里,南北宽65.5公里,总面积2438平方公里,县城距省会西安160公里,“312”国道、西合铁路和沪陕高速公路横穿全县。

全县辖16个镇、208个村、18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71万人。

总耕地面积23万亩。

丹凤县地连秦楚,物兼南北,山高清明,水流秀长,资源富盈,人文蔚起。

丹凤县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区,年日照时间2056小时,平均气温13.8℃,降雨量687.4毫米,无霜期217天。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各类作物生长。

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

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省会西安的“后花园”。

县内探明矿产资源38种,储量较大的有铁、铜、锑、钒、石墨、云母、石灰石、钾长石等。

中药材质优量足,品种达500余种,有“山茱萸之乡”美誉。

水资源可开发量3.6万千瓦。

丹凤县是著名改革家商鞅封地,四皓隐居之处,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故乡。

丹凤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商鞅封邑、商山四皓等遗址遗迹9处,二郎庙、船帮会馆等人文景观17处,丹江漂流、龙驹寨国家水利风景区等水域景观4处。

丹凤是革命老区之一,徐向前、贺龙、程子华、徐海东率领的三支红军、李先念率领的中原突围部队曾在这片热土上浴血奋战,是鄂豫陕苏区和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

随着西合铁路、沪陕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及国家级关天经济区的设置和省级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的建立,丹凤县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勤劳智慧的丹凤人民正以百倍的信心和辛勤的汗水,努力建设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新丹凤。

丹凤县森林植物
秦汉时,商山一带被“四皓”描述为“树木莫莫,高山崔嵬”。

唐代李商隐《商於新开路》云“路向泉间辨,人从树秒分”,许浑咏丹江两岸“松桂花阴满旧山”。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自龙驹寨荡舟丹江后在《日记》中写道:“两岸红桃艳李,泛光欲舞”;陕西巡抚汪乔年巡察到商山路时写道:“连天荒草驹迷路,翳日深林虎唤群。

”据乡老传言,经明末战乱后,到清初时,连旧商洛县城之大佛殿都荒废在梢林中,后经砍伐才重见天日。

清代以前的几千年间,境内“是处清辉满”,“乔木自森罗”。

清代,南方移民进入境内后大量开荒;民国时期,兵连祸接,烧山清野;解放后,大炼钢铁,平茬砍树,植被接连遭到
毁灭性破坏。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连年开展植树造林,特别是使用飞机播种,大大加速了造林进程,使植被得到改善。

然而由于人口猛增,丹凤县又无煤炭资源,到八十年代,县城居民用柴已采自35公里外的界岭。

1980年后,丹凤林业资源经多次全面调查,获知全县林业用地共233.63万亩,森林面积168万亩。

其中,用材林150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218.7万立方米;经济林6.2万亩;防护林5.1万亩;薪炭林6.4万亩。

全县森林覆盖率为46.6%。

北部莽岭中山的庾岭、峦庄、留仙坪、庵底覆盖率为53.9%,活立木蓄积量为181万立方米,是全县活立木蓄积量的83.6%。

境内最大连片林地面积为0.3~1万亩。

各种树木,全县共174种。

既有耐寒松柏,又有喜热棕榈,连“活
化石”银杏亦有保留。

用材林木有水杉、油松、马尾松、华山松、白皮松、黑松、火炬松、杉木、刺柏、山杨、毛白杨、箭杆杨、大关杨、波氏杨、加杨、小叶杨、枫杨、柳、白桦、白榆、黑榆、榔榆、换香、榔枥、辽东枥、刺叶枥、青岗栎、若栎、山栒子、椴木、构树、泡桐、法桐、青桐、皂荚、合欢、刺槐、黄檀、香椿、臭椿、三角枫、五角枫、八角枫、青榨槭、灯台树、刺楸、女贞、梓树、竹、冬青、稠李(山桃木)、四照花、软枣等70余种。

经济林木有山萸、核桃、柿子、葡萄、板栗、毛栗、苹果、桃、杏、李、枣、梨、沙果、萘子、樱桃、油桐、黄连木、花椒、漆、桐、油茶、栓皮栎、桑树、山楂、文冠果、猕猴桃、五倍子以及五味子等40余种。

其中,葡萄1987年达1.5万亩,总产量456万公斤(后有所减);山萸树185万株,年产量10万多斤,居全陕之首。

核桃182万株,年产量250万斤;油桐2.6万亩;漆树1万亩;黄连木0.8万亩;柿子15万株、板栗0.3万亩。

灌木有簸箕柳、六道木、山枣、马桑、山梅、荆条、棣棠、千枝柏、灰栒子、野蔷薇、绣线菊、胡枝子、照山白、映山红、迎春花、丁香、山绿子、毛樱桃、竹叶椒、腊梅、海棠、月季、山葡萄、金银花等。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伦理和意识形态。

进入21世纪以来,倡导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

同时,首次将生态文明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新时期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商洛地处秦岭腹地,既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水源涵养区,又是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富集区,不仅承担着维护境内生态安全的发展责任,而且承担着“一江清水送北京”的政治责任。

立足市情实际,加快商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破解资源环境制约的需要,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我市生态建设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十一五”以来,我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围绕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目标,适时提出“生态立市”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治污护蓝增绿工程,将生态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
程,生态立市战略稳步实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林业生态系统建设快速推进。

近年来,围绕加快生态建设与保护,大力实施造林绿化、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长防林建设工程,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造林绿化面积达到182.4万亩,其中退耕还林46.7万亩,天然林保护128.5万亩,长防林建设7.2万亩,市区城周绿化0.9万亩。

2012年累计争取林业项目60个,总投资达5.37亿元,完成造林绿化34.1万亩,以千里绿色长廊建设为主的重点区域绿化 26.59万亩。

2006年至2012年底,全市造林绿化面积累计达260.22万亩,其中退耕还林55.1万亩,天然林保护162.9万亩,长防林建设8.93万亩,市区城周绿化1.2万亩。

目前,全市共有林地面积1822万亩,活立木总蓄积43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2.3%,高于全省平均值20.88个百分点。

以核桃、板栗为主的经济林快速发展,金丝峡、牛背梁、天竺山、木王等四大森林公园相继建成运营,生态旅游日趋活跃,生态效益日益显现。

自然资源编辑本段
商洛市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

据调查统计,有野生油料、纤维、淀粉、林果、中药材、化工原料等1200多种。

宜林面积2300万亩,占土地面积的70%。

有林地1500万亩,木材蓄积量215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4%,是陕西省木材主产区之一。

以生漆、油桐、核桃、板栗、葡萄、柿子、木耳等林特产品而著称。

尤其是核桃、板栗、柿子产量居全省之首,核桃出口量占全国六分之一。

丹凤县林业资源概况
一、基本概况
丹凤县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82.087万亩,森林覆盖率67.5%;树种174种,中药材250余种。

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示范县,是省会西安市的“后花园”和“绿色氧吧”。

(一)林业用地资源
全县有林地230.6625万亩,疏林地4.9635万亩,灌木林地4.4295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704万亩,无林地40.3275万亩。

1、按林种分:公益林203.613万亩,商品林78.474万亩;
2、按林种分:用材林74.1725万亩,防护林203.613万亩,经济林3.645万亩,薪炭林0.6565万亩;
3、按权属分:国有林66.351万亩,集体林215.736万亩。

陕西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也是国民经济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
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任务林业产业是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涉及包括国民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多个门类,包括林木种植业、经济林培育业、种苗和花卉培育业、木材采运业、木材加工业、人造板制造业、林化产品加工业、木浆造纸业、林副产品采集加工业、森林旅游业、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利用等产业。

坚持一手抓生态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加快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不仅是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协调发展,根据市场需求、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和区域比较优势,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我省林业产业墓本情况 (一)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我省林业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丹凤县概况编辑本段
丹凤县位于陕西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处于33°21′32″至33°57′4″、东经110°7′49″至110°49′33″之间,东西长62.1公里,南北宽65.5公里,总面积2438平方公里,因县城南临丹江、北依凤冠山而得名。

县城所在地龙驹寨距省会西安170公里,西合铁路和“312”国道东西横贯全境。

陕西省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

全县辖21个乡镇,208个村,1823个村民小组,75653户,301582人,其中:农业人口276518人。

总耕地面积23万亩,人均0.8亩,2004年粮食总产量7.96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418元。

丹凤县地连秦楚,物兼南北,山高清明,水流秀长,资源富盈,人文蔚起。

丹凤县属亚热带半湿润与东部季风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区,年日照时间2056小时,平均气温13.8℃,降雨量687.4毫米,无霜期217天。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各类作物生长。

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

基础设施编辑本段
水利
已建成防洪河堤276公里,建生产道路208.2公里,打机井1677眼,修建渠道289
公里,建人饮工程463处节水灌溉解决了3.8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大型水库配套工程齐全,其中:鱼岭水库配套工程干渠3条,长22.39公里,建筑物256座;支渠8条,长35.1公里,建筑物266座,斗渠106条,总长61.88公里。

龙潭水库配套工程分东、西干渠,共长11.55公里;斗渠36条,长12.34公里,建筑物184座,其中倒虹一座,长226.2公尺;隧洞15处,长937公尺;渡槽31座,灌溉面积0.59亩;渡槽31座,灌溉面积0.59亩。

苗沟水库配套工程东、西干渠2条,长14.5公里,建筑物140座;支斗渠14条,长27.7公里,建筑102座,设施面积0.7亩,有效面积0.49万亩。

交通
境内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312国道、西南铁路和即将动工修建的西合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公路通车312国道与西南铁路铁峪铺交汇里程达890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37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30公里,公路通村率达100%,通组率70%,以“兴”字型为主骨架的公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电力
农村、城区电网改造加快,村组通电率100%。

共有35KV变电站4座,主变4台,容量12600KVA;10KV线路17条,1100.7千米,0.4 KV线路2060.42千米,配电变压器741台/38920 KVA;年供电量4000万千瓦时,线损率7.55%;投资800万元, 已完成二期三批农网改造工程。

通讯
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其中中国移动已在全县大乡镇设有自办营业厅6个,代办和服务厅40多移动电话基站处,中国联通自建营业厅1个,合作营业厅6个,乡镇服务处3个,代办点20余个,移动电话营业网点遍布全县城乡,中国移动已建成移动电话基站40个,中国联通两网已覆盖全县15个乡镇,移动电话已覆盖全县大多数乡镇和312国道、西合铁路等交通主干道沿线、旅游景点,移动电话用户已达3万多户。

固定电话全县共有本地网接入网点27处,实际容量16220门,实装12885门,其中ETS接入点1处,容量660门,实装575门;交换点15处,实际容量22888门,实装16531门,其中小灵通交换点1处,实际容量4000门,实装1930多门;中继端口总容量4184路,实占1422路,其中小灵通实际容量12路,实占10路。

截止2004年8月底,共有固定电话30000多户、小灵通用户4000户、宽带上网用户500余户,各类公话655部,其中县城261部,乡村支局394部;话吧25家98部;201校园电话187部。

生物资源
丹凤县森林、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82.087万亩,森林覆盖率67.5%;树种174种,中药材250余种,动物150余种。

全县活立木蓄积470.2万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466.2万立方米,疏林及散生木蓄积4万立方米。

一、林业用地资源
全县有林地230.6625万亩,疏林地4.9635万亩,灌木林
地4.4295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704万亩,无林地40.3275
万亩。

①按林种组分:公益林203.613万亩,商品林78.474
万亩;
流岭林区
②按林种分:用材林74.1725万亩,防护林203.613
万亩,经济林3.645万亩,薪炭林0.7065万亩;
③按权属分:国有林66.351万亩,集体林215.736万亩。

二、树种及野生动物资源
(一)用材树种73种:有水杉、粗榧、油松、马尾松、白皮松、华山松、湿地松、黑松、火炬松、杉木、侧柏、山刺柏、山杨、青杨、毛白杨、箭杆杨、大关杨、波氏杨、加杨、小叶杨、柳类、白桦、鹅耳枥、白榆、榔榆、黑榆、枫杨、华香、槲栎、尖齿栎、辽东栎、青檀、刺叶栎、青岗栎、杨树、山胡椒、三桠乌药、悬铃木、泡桐类、青桐、皂荚、合欢、刺槐、黄檀、苦楝、香椿、三角枫、五角枫、青榨槭、七裂槭、血皮槭、椴类、灯台树、刺楸、女贞、梓树、枞木、竹类、石灰树、冬青、中槐、小叶女贞、稠李、紫荆、红椿、四照花、膀胱果、臭椿、花椒等。

经济林树种约48种:有核桃、板栗、茅栗、山茱萸、苹果、桃、杏、梨、油桐、黄连木、樱桃、花椒、柿子、漆树、君迁子、山楂、木瓜、水冬瓜、乌柏、白乳木、枳枝、李子、沙果、石榴、流苏、银杏、杜梨、桂花、木槿、棕榈、白腊树、栓皮栎、文冠果、枣、油橄榄、连翘、油茶、桔、刺五加、杜仲、桑、无花果、枇杷、扁桃等。

灌木树种47种(如马桑、胡枝子、山枣等),经济藤木6种(如葡萄、山葡萄、五味子、三叶木通、金银花、猕猴桃等)。

(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林麝、豹、大灵猫、豪猪、环颈雉、松鼠、狐、果子狸、锦鸡、野猪、大鲵等四十多种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

三、林特产品
丹凤县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区,经济林种类繁多,林特产品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约一千余种,大致可分为六大类。

①建筑材料类:主要有木材、竹材产品;
②化工原料类:主要有桐油、生漆、栓皮、五倍子、橡碗等;
③药材类:种类较多,约250余种,山茱萸是主要的药用树种,山萸肉产量占全省的70%左右,还有天麻、五味子、杜仲、二花、柴胡等多种中药材;
④干鲜果类:主要有核桃、柿子、板栗、苹果、桃、樱桃、葡萄、梨等,其中核桃、葡萄、柿子、板栗等产量较大,形成一定规模。

⑤编织类:资源分布较广,主要有簸箕柳,龙须草等,产品
种类较多,其中竹林关的竹编较为驰名。

⑥除以上产品外,还有木耳、香菇、木炭等其它林特产品。

四、林木蓄积资源
蟒岭林区全县活立木蓄积470.2万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466.2
万立方米,疏林及散生木蓄积4万立方米。

全县幅员面积320433.3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71932.8公顷,非林业用地面积148500.5公顷。

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157841.5公顷,疏林地1767.1公顷,灌木林地3131.4公顷,未成林造林地2787.4公顷,苗圃地22.1公顷,无林地6383.3公顷。

在有林地中,林地面积156697.6公顷,经济林1111.4公顷,竹林面积32.5公顷。

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690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量677万立方米,疏林地蓄积量8901立方米,散生木蓄积量4.5万立方米,四旁树蓄积量7.5万立方米。

全县人工用材林面积65784.3公顷,蓄积313.5万立方米,分别占林地的41.9%和46.3%。

全县森林覆盖率50.2%。

全县森林资源年生长量38.3万立方米,“十五”期间全县森林资源年采伐限额为9.13万立方米,其中商品材采伐限额为2.87万立方米,农民自用材采伐限额6.25万立方米,年森林资源净增长量29.18万立方米。

“十一五”期间国家下达我县森林资源采伐限额将有所增加,全县森林资源年净增长量将保持在30万立方米以上。

XX市全市森林资源总面积670930.9公顷,蓄积42071945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3.9%,森林资源年生长量在100万立方米以上。

全市“十五”期间采伐限额57万立方米,其中:农民自用材17.6万立方米,烧材23.4万立方米,商品材16万立方米。

该项目年需各种松木及软杂木1
万m3,我县完全能够满足供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