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第八章 物流系统仿真

模型化
仿真模型
计 划
成本高 时间长 实 业务停止的可能性大 验
成本低 计 时间短 划 业务不需停止
实 验
现实系统(改进)
现实世界
改进
改进方案
仿真世界
系统仿真技术的必要性(2)
物流设备及人员的配置、物流工程系统构成等等是一个 空间、时间与随机变量交错的复杂课题,几乎不能用方程 式、或简单的表计算来解开这些难题。而仿真技术对解开 这些难题非常有效。
系统仿真软件的最佳选择—Flexsim
日本某上市公司对世界有名離散型系统仿真软件的评价结果
Flexsim
分析功能
カス タマ サポート
分析
8 7 6 5 4 3 2 1 0
ア ニメーシ ョン
Factor/AIM ARENA Witness Taylor2
コス トパフォーマ ンス
オブジ ェクト指向
Flexsim
国外Flexsim应用例(2)
国外Flexsim应用例(3)
Flexsim的输出图表
(3)活动:两个相邻发生的事件之间的过程称 为活动,它标志着系统状态的转移。
(4)进程:若干事件与若干活动组成的过程称 为进程,它描述了各事件活动发生 的相互逻辑关系。
(5)仿真钟:用于仿真时间的变化。
(四)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仿真钟推进方法分为:
下一事件步长法 固定增量法。
常用的仿真算法有:
6 4
アニメーション
コストパフォーマンス
2 0
オブジェクト指向
コストパフォーマンス
2 0
オブジェクト指向
物流オブ ジェクト
レポー ト
物流オブジェクト RUNパフォーマンス
物流工程习题库

物流工程习题库第一章物流工程概述一、判断题1.我国将物流实践活动纳入现代物流理论指导下是从20世纪60年代。
( F )2.物流工程侧重从工程技术角度来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实现和运行等问题。
(T )3.物流工程的研究对象是物流系统及其相关活动。
(T )4.从物流系统的大小范围来看,一般将工厂布置和物料搬运等企业内活动发展而来的物料系统称为大物流。
( F )5.物流工程的最优思想是指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效益。
(T )6.物流工程的特点包括整体性、关联性、最优性、综合性、实践性。
(T )7.物流工程更重视定量和工程方法的应用。
(T )8.狭义的物流工程不仅涉及规划设计等偏“硬”的内容,也涉及更多物流组织和控制管理等偏“软”的内容,如物流管理工程方面的内容。
( F )9.物流工程侧重从工程技术角度来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实现和运行等问题。
二、不定项选择题1.我国将物流活动纳入现代物流理论指导之下是从( C )开始的。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2.物流工程的特点包括(ACDE )。
A、整体性B、串联性C、综合性D、实践性E、最优性3.物流工程的研究意义(ABCD )A、可大幅度减少工作量,减少劳动力占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B、可大幅度缩减生产周期,加速资金周转。
C、降低物流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
D、促进技术改造,为企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4.物流工程的研究对象就是物流系统及其相关活动,具体包括(ABCD )A、企业物流系统B、运输及仓储业物流系统C、社会物资流通调配系统D、社区、城市、区域规划系统5.推出现代意义物流理论的国家是(D )A、中国B、英国C、日本D、美国三、问答题1.物流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1)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2)物流工程技术基础(3)设施规划与设计(4)仓储技术(5)物料搬运系统设计(6)物流信息技术与仿真技术(7)物流系统的管理技术2.物流工程的特点?实践性、整体性、关联性、最优性、综合性四、论述题1.论述物流工程的研究意义?(1)可大幅度减少工作量,减少劳动力数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2)可大幅度缩短生产周期,加速资金周转(3)降低物流费用,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4)提高产品质量(5)促进技术改造,为企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6)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第二章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一、判断题1.生产物流是指伴随企业生产过程的物流活动。
物流系统分析与仿真

第一节 物流系统分析
用固体退火模拟组合优化问题,将内能E模拟为目标函数值f,温度T演 化成控制参数t,即得到解组合优化问题的模拟退火算法:由初始解i和控 制参数初值t开始,对当前解重复“产生新解→计算目标函数差→接受或 舍弃”的迭代,并逐步衰减t值,算法终止时的当前解即为所得近似最优 解,这是基于蒙特卡罗迭代求解法的一种启发式随机搜索过程。退火过 程由冷却进度表(Cooling Schedule)控制,包括控制参数的初值t及其 衰减因子△t、每个t值时的迭代次数L和停止条件S。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物流系统仿真
1.系统仿真及其分类 系统仿真是建立在控制理论、相似理论、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初等理
论基础之上的,以计算机和其他专用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 型对真实或假设的系统进行实验,并借助于专家的经验知识、统计数据 和信息资料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决策的一门综合的实验性 学科。从广义而言,系统仿真的方法适用于任何领域,无论是在工程系 统(机械、化工、电力、电子等)中或是在非工程系统(交通、管理、经济、 政治等)中都可使用。 根据模型的种类不同,系统仿真可以分为三种:物理仿真、数学仿真和半 实物仿真。
物流系统分析的目的就是要使输入(资源)最少,而输出的物流服务效果 最佳。 物流系统分析时要运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计算方法,对系统的目的、功
能、结构、环境、费用和效益等进行充分、细致的调查研究,收集、比 较、分析和处理有关数据,建立若干个拟定方案,比较和评价物流结果, 寻求系统整体效益最佳和有限资源配备最佳的方案,为决策的者最后选 择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阶段为系统设计阶段。在此阶段中,首先是对系统进行概略设计, 其内容主要是制订各种替代方案,然后进行系统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 目的、替代方案、费用、效益、模型和评价标准等。在系统分析的基础 上确定系统设计方案,据此对系统进行详细设计,也就是提出模式和解 决方案。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代码:07724)课程考试大纲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系统工程》(课程代码:07724)课程考试大纲目录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1章物流系统与系统工程1.1 现代物流及其特征1.2 系统的概念1.3 物流系统的概念1.4 系统工程的概念及基础理论1.5 物流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及主要内容1.6 系统方法在企业配送系统中的应用案例第2章物流系统要素及其集成2.1 物流系统的流动要素2.2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2.3 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2.4 物流要素的冲突与集成2.5 中远物流系统集成案例第3章物流系统分析3.1 系统分析概述3.2 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及内容3.3 物流系统的目标分析3.4 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3.5 物流子系统分析第4章物流系统建模4.1 系统模型概述4.2 物流系统建模方法4.3 常见的物流系统模型第5章物流系统需求预测5.1 系统预测概述5.2 物流系统需求预测特征5.3 物流需求预测的定性方法5.4 物流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5.5 基于神经网络的物流系统预测法5.6 H商用车公司区域市场需求预测案例第6章物流系统规划6.1 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及内容6.2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6.3 物流网络规划的基本问题6.4 物流设施选址优化6.5 物流运输组织及调度决策6.6 运输车辆路径优化第7章物流系统仿真7.1 物流系统仿真概述7.2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基础7.3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输出数据分析7.4 物流系统仿真在集装箱港口中的应用第8章物流系统综合评价8.1 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及重要性8.2 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8.3 物流系统的单项评价方法8.4 评价指标综合法8.5 模糊综合评价8.6 物流系统综合评价案例第9章物流系统决策9.1 物流系统决策的基本内容9.2 第三方物流决策9.3 风险型物流决策9.4 不确定型物流决策9.5 库存控制与决策9.6 物流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现代物流学最为重要的观点之一就是认为物流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这个有机整体就是物流系统,因而,系统性是现代物流学最基本的特性;尤其是在物流系统的规划、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效益悖反现象。
设施规划与与物流分析

四、重心法
假定运输费用在生产费用中占据绝对重要位置, 而且多种原材料是由多个地点供应,并且运输费 率相差无几的场合。 使场址位置离各个原材料供应点的距离乘以各点 供应量之积的和为最小。 距离采用直角(矩形)距离,而不采用直线距离。
X0
XV
i 1 n
n
y
P1 (X1 ,Y1 ) P2 (X2 ,Y2 ) P0 (X0 ,Y0 ) P4 (X4 ,Y4 ) P3 (X3 ,Y3 )
工艺原则布置方式
车床组
L L Z
钻床组
Z
其他
滚齿机
L
铣床组 M M
L
Z
磨床组
Z
焊接
焊接
M M
G G
G G
工艺原则布置优缺点比较 优点: 缺点: 1、机器利用率高,可减 1、由于流程较长,搬 少设备数量 运路线不确定,运费 2、设备和人员柔性程度 高 高,更改产品和数量 2、生产计划与控制较 方便 复杂,要求员工素质 3、操作人员作业多样化, 的提高 有利于提高工作兴趣 3、库存量相对较大 和职业满足感
成组技术布置(Layout based on group technology)
介于机群式布置与工艺原则布置之间,适用于中 小批量生产,典型的是成组单元布置。
单元1
L D D G
原 材 料
L
单元2
L
L
G
单元3
G P
成 品 库
成组原则布置优缺点比较
优点: 1、由于产品成组,设备利用 率高 2、流程通畅,运输距离较短, 搬运量少 3、有利于发挥班组合作精神 4、有利于扩大员工的作业技 能 5、兼有产品原则布置和工艺 布置 的优点 缺点: 1、需要较高的生产控制水平 以平衡各单元之间的生产 流程 2、若单元间流程不平衡,需 中间储存,增加了物料搬 运 3、班组成员需掌握所有作业 技能 4、减少了使用专用设备的机 会 5、兼有产品原则布置和工艺 原则布置的缺点
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ppt 97页)

为了更好的了解汽车运行的状况,蒙牛还在一些运输车上装上了GPS 系统,GPS系统可以跟踪了解车辆的情况,比如是否正常行驶、所处位 置、车速、车箱 内温度等。蒙牛管理人员在网站上可以查看所有安装此 系统的车辆信息。GPS的安装,给物流以及相关人员包括客户带来了方 便,避免了有些司机在途中长时间停 车而影响货物未及时送达或者产品 途中变质等情况的发生。 而像利乐包、利乐砖这样保质期比较长的产品,则尽量依靠内蒙苦的 工厂供应,因为这里有最好的奶源。产品远离市场的长途运输问题就依 靠火车集装箱来解决。与公路运输相比,这样更能节省费用。
(2) 运用科技力量追求准时管理,提升仓储控制与 管理水平。李宁公司以零库存思想为指导,在保 证安全库存量的前提下,在可控范围内不断降低 库存时间和数量,以准时生产、零原料库、零成 品库作为追求目标。在其位于北京的配送中心可 以看到,不同的货架按不同的发货需求和货品属 性依次排开,工作井然有序,这使得公司从仓库 内部结构和运作方案设计方面提高了物流运作效 率。
(3) 建立企业ERP系统,运用信息技术
推动信息化建设。建立供应商、制造商、 销售商及其物流商和客户实时联系渠道, 以物流信息化推动物流运作效率化。
03.02.2020
28
(4) 将合理的操作流程标准化、规范化,确保物流 效率化、准确化。李宁公司所有产品的销售物流工 作都是由其物流部运作的,这包括鞋类从出厂到门 店,以及服装从配送中心到门店的物流配送,而这 些产品的配送都严格按照公司的物流服务协议来完 成,从而极大地保证了产品配送效率。
健全的退货系统
启示: 完善的发货条款、灵活多样的送货方式及精确合理的
收费标准体现出亚马逊配送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正因为亚马逊在经营发展中将物流作为企业的发展
物流设施规划

物流设施规划物流设施规划复习要点⼀.考试题型1.判断题(1×10=10分)2.填空题(2×10=20分)3.名词解释(3×3=9分)4.简答题(4×5=20分)5.计算题(共4题41分)时间:17周周⼀7、8节。
⼆.复习纲要第1章:绪论1.设施规划的内容场址选择——对设施进⾏地区、地点的选择布置设计——对建筑物、设备、运输通道、场地进⾏合理配置搬运设计——对物料搬运路线、⽅法、器具及储存场地做合理安排建筑设计——对建筑结构进⾏设计,以满⾜功能、空间、经济等需要公⽤⼯程设计——对电⼒、照明、排⽔、通风等进⾏协调设计信息通信设计——对信息通信的传输系统进⾏全⾯设计2.企业物流系统(由⽣产、服务过程中的原材料、在制品、成品、搬运设备、仓储设施、⼈员和信息等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服务于企业⽬标的有机整体);3.现代物流特征:连续性、流畅性;平⾏性;⽐例性、协调性;均衡性、节奏性、准时性;柔性、适应性。
3. 设施规划的⽬标:改善物料搬運、控制、內部管理;有效运⽤⼈⼒、设备、空間、能源;最少的设备投資;易於实施维护作业;提供員⼯安全的⼯作环境与⼯作滿⾜。
4.企业物流绘画内容,原则.第⼆章.企业物流设施与设备本章以填空题形式出现,所以⼤家要⼀字不漏的看完!第三章.物流⽹络规划与场址选择(应该会有⼀个关于选址的计算题)1.掌握重⼼法和西北⾓法解题⽅法.2.企业物流战略管理包括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与反馈三个阶段。
3.现代企业物流战略和规划:A.战略层次(Strategic Level)长期,时间跨度通常超过1年。
解决影响企业物流长期发展战略决策等问题。
包括物流中⼼的数量、布局、能⼒及物流⽹络中的物流⽅向等。
B.战术层次(Tactical Level)中期,时间跨度⼀般短于1年。
按季度或年度更新计划的决策。
包括采购和⽣产计划、库存策略、运输策略等。
C.运作层次(Operational Level)短期,每天甚⾄每⼩时的物流调度、运输路线的优化、货物装卸等决策问题。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笔记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一、物流需求与挑战(上)1. 物流需求的定义物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等主体对物流服务的具体要求,包括商品的数量、质量、运输方式、服务时效、成本控制、信息反馈等方面。
2. 物流需求的现状(1)全球物流需求增长趋势- 经济全球化推动国际物流需求增长。
- 跨国公司的发展带动全球供应链物流需求的上升。
- 电子商务的兴起增加了对快递和配送服务的需求。
(2)我国物流需求特点- 物流需求规模不断扩大,与GDP增长同步。
- 物流需求结构发生变化,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需求增加。
- 区域间物流需求不平衡,东部地区需求量大于中西部地区。
3. 物流需求面临的挑战(1)物流成本问题- 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较高,影响企业竞争力。
- 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等均有优化空间。
(2)物流基础设施挑战- 物流基础设施总体不足,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
- 现有物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高,难以满足高效物流需求。
(3)物流服务能力挑战- 物流企业服务范围有限,难以提供一站式服务。
- 物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二、物流需求与挑战(下)1. 物流需求趋势(1)个性化与定制化- 消费者对物流服务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加。
- 企业需要提供更加灵活的物流解决方案。
(2)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环保法规日益严格,推动绿色物流发展。
- 消费者对环保物流服务的需求上升。
(3)供应链整合- 企业追求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对物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 物流服务需与其他供应链环节紧密协同。
2. 应对物流需求的策略(1)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物流网络覆盖面。
- 推动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的建设,提高物流效率。
(2)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 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升服务能力。
- 支持物流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智能物流。
(3)发展多式联运和物流网络- 推广多式联运模式,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
物流设施规划Word文档

模拟试卷三.名词解释1.条形码2.仓储机械设备配置系数K3.物料搬运系统设计4.布置设计5.企业经营战略6..敏感性分析四.简答题1.工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要求具备哪些内容?2.设施规划方案的评价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3项目建议书的主要作用是什么?4简要回答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五.论述题1.试论生产类型及其特征。
2.试论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3.试从系统设计的角度论述物料搬运的原则。
4.试论场址选择中优缺点比较法和加权因素法的区别。
六.计算题1.某企业已在S1和S2设有两个工厂,生产的产品供应给D1、D2、D3、D4四个城市。
由于需求量增大,该企业决定在S3和S4两地选一个地方建新厂,各厂单位产品的生产费用及各厂至四个城市的运输费用如下表所示。
试用线性规划----运输法选择一个最佳厂址。
(12分)2.某厂规划一个机械加工车间,该车间将配备40台车床,20台铣床。
根据有关资料,每台车床占车间总面积的概略指标为10~20m2/台,每台铣床占车间总面积的概略指标为20~35m2/台,试用标准面积法计算这个车间的概略面积。
(10分)3.设物流模数尺寸为1600mm×1200mm,试问可以由几个物流基础模数尺寸组成?并绘图表示。
(8分)4.某产品由5个零件组成,零件1与零件2先组合,再依次将零件3、4、5装配上去,最后送检。
请根据上述过程,绘制装配程序图。
(8分)5.某厂各部门间的从至表如下,请画出作业单位相关图。
(12分)从至A B C D E FA 18 8 18B 20 15 4 6C 10 17 22D 9 6 6E 12F 12 6 23该题提示:(1)各部门间的相关值为0时,密切程度为不重要。
(2)以后其相关值每增加10时,其密切程度递升一级。
6.某仓库堆码货物时,在一个通道两侧各放一排货物,每排货物有若干列,每一列堆码六层,请计算蜂窝形空缺系数的期望值。
(10分)第一讲导论1、何谓设施规划?有何重要性?2、你认为设施规划是要达到哪些目标?3、你认为设施规划的主要步骤是什么?4、你认为一个制造企业在什么时机需要用到设施规划的技术?5、你认为制造业系统和服务业系统在设施规划方面有何异同?第二讲供应链物流管理1、供应链的概念和特征?2、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内容?3、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战略思想?4、牛鞭效应?5、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及其实施原则?6、供应商管理?7、客户关系管理?第三讲物流系统工程概述1、物流工程与物流管理的含义及其比较?2、物流发展沿革?3、第三方物流的含义及特点?4、第四方物流的含义及特点?5、物流的分类?6、现代物流工程知识体系?7、现代物流技术有哪些?第四讲物流规划与设施选址1、为什么设施选址意义重大?2、设施选址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制造型企业在国外选址时要考虑哪些因素?4、服务型选址的目标是什么?举例说明这类选址要考虑的因素。
物流设施规划及布置设计PPT课件

• 在实际工作中物料通常按可运性的物理特征进行分类,依据是外形尺 寸、重量、形状、损坏可能性、状态、数量、时限等七种主要因素。
• 其归类方法主要是绘制P-Q图,进行ABC分析。
• (1)绘制P-Q图。其中P代表物料种类,Q当量物流量。
• (2)对图进行ABC分类。
P-Q图
Q
A
制造业的很多企业中,各生产作业单位间存在大 量物流关系,而各辅助部门都为非物流关系,则 需要将物流关系和相互关系结合在一起统一考虑。
1.根据物流强度等级TCR布置各作业单位
例:已知各作业单位对物流强度权重赋值 (A=6,E=5,I=4,O=3,U=2,X=1)及密切联系 等级TCR(total closeness rating)如下表所 示,试对下列5个作业单位确定合理布置。
原材料1
原材料2
1
2
0.2 0.5
0.2
3
0.3
0.3
4
0.1
0.5
5
6
0.1
7 0.7
8
9
1、工艺流程图
在大量生产中,产品品种很少, 用标准符号绘制必要的工艺过 程图直观地反映出工厂生产的 详细情况,此时,进行物流分 析只需在工艺过程图上注明各 道工序之间的物流量,就可以 清楚地表现出工厂生产过程中 的物料搬运情况。
drxbxaybya设以左下角为原点可得各点坐标a1248b3948c5436d456e615从而ab得直角距离为27米同理可算出其他的直角距离122715243015123315距离从至表27547539272748665427396975483948396669482物流搬运量按产品来算将各产品的工艺路线的每一段搬运量分别列入从至表对应的方格中最后要将不同产品在同一格子中的数据相加得搬运量从2004006006509008504003以搬运工作量表示得物流强度从至表为上述两个表同一格子中对应元素相乘16200351006750011880016200162003315027600607508400084000279750若按每批次搬运成本为2元米则每件产品搬运成本每米物流成本为25064814042700475264864813261104243033603360间具体的物流强度而是通过划分等级的方法来研究物流状况在此基础上引入物流相关表以简洁明了的形式表示工厂总体物流状况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之:物流设施布置与设计

➢ (1)满足生产要求,工艺流程合理; ❖ 功能分区法 ❖ 系统布置设计(SLP)
➢ (2)适应工厂内外运输要求,线路短捷顺直; ➢ (3)合理用地; ➢ (4)充分注意防火、防爆、防振与防噪声; ➢ (5)利用气候等的自然条件,减少环境污染。
2、车间布置设计原则
➢ (1)确定设备布置形式; ➢ (2)满足工艺流程要求; ➢ (3)实行定置管理,确保工作环境整洁、安全; ➢ (4)选择适当的建筑形式;
系统布置设计基本要素
P、Q、R、S、T,通过工厂布置模型,得到具体的布置方案:
系统布置设计阶段结构
1、阶段I 确定位置 2、阶段II 总体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阶段III 详细布置 4、阶段IV 安 装
系统布置设计SLP模式(程序)
1、准备原始资料 2、物流分析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3、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4、作业单位占地面积计算 5、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6、修正 7、方案评价与择优
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作业单位物流相互关系表R
量化:A=4,E=3,I=2,O=1,U=0
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表 r
量化:A=4,E=3,I=2,O=1,U=0,X=-1
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TR TRij = m × MRij + n × Nrij
m:n = 3:1 , 2:1 , 1:1, 1:2 , 1;3
系统布置设计基本要素分析
要素分析
分析目的
产品P—产量Q分 析
工艺过程R分析
物流量计算主要考虑量大且种类少的产品
工艺过程决定生产车间的划分状况,其他辅助 部门的设置也大多受生产工艺过程的影响
作业单位S分析
(完整版)《物流系统工程》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物流系统工程》习题及参考答案王长琼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目录第一章系统基本原理 (1)第二章系统工程基础 (3)第三章物流系统概述 (4)第四章物流系统分析 (7)第五章物流系统建模 (9)第六章物流系统需求预测 (11)第七章物流系统规划 (15)第八章运输及配送路线的优化 (17)第九章物流系统仿真 (24)第十章物流系统综合评价 (26)第十一章物流系统决策 (28)第一章系统基本原理1.如何理解系统的集合性、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目的性和适应性?答:(1)集合就是将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看作一个整体,形成一个集合。
系统的集合性表明,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互相区别的要素所组成的。
(2)系统的整体性可以直观地理解为系统是一个整体的对外联系的单元,系统内部的各组成要素只有在整体中才具有意义。
系统的整体性说明,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组合方式,各要素之间必须相互统一、相互协调和配合,才能形成一个系统,才能发挥系统特有的功能;且系统整体的功能大于各组成要素的功能总和。
(3)相关性是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用来说明这些要素之间的特定关系。
相关性可用来描述系统整体性的原因,是系统整体性的根据。
(4)系统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总体,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系统,子系统还可进一步分解为更低一级的子系统,并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这就是系统的层次特性。
(5)系统的目的性是指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和一定的功能。
(6)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说明,系统是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和作用的,因此,外界环境的变化必然会起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变化。
系统必须通过内部结构的调整,使系统具备新的功能,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2.系统的三个基本属性是什么?答:第一,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整体。
要素是构成系统的最基本的部分,没有要素就无法构成系统,单个要素也无法构成系统。
第二,系统的诸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习题答案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习题集第一章一、填空题1、从系统的观点看,物流系统就是若干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能够完成物流活动、具有物流功能的有机整体。
2、物流活动或功能主要包括:运输、存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
3、物流系统包括的基本要素有:人力资源、、物流设施、物流设备、资金、信息、管理模式。
4、从生产经营过程来看,物流系统包括三个方面:供应物流、在制品物流以及分销物流。
5、“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某一个功能要素进行优化或获取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二、多项选择题1、物流系统具有的独特系统性质:BCEA、整体性B、智能性C、可分性D、目的性E、多目标性2、按照时间顺序,国外物流发展大体经历了C个阶段。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物流发展经历了D个阶段:A、二个阶段B、三个阶段C、四个阶段 D五个阶段 E六个阶段3、随着 ABCD 等先进管理方法的开发和在物流管理中的运用,使人们逐渐认识到需要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来把握物流管理。
A、MRPB、DRPC、看板制D、JITE、GIS:4、物流系统的边界是广阔的,其范围横跨 BCD 几大领域。
A、采购B、生产C、流通D、消费5、自建国以来,我国的物流发展经历了D个阶段:A、二个阶段B、三个阶段C、四个阶段 D五个阶段 E六个阶段第二章物流系统结构一、填空题1、物流系统内部结构具有输入、输出、处理(转化)、调控、反馈等活动内容。
《2、物流系统有五个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
3、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包括:多边治理、三边治理、双边治理、单边治理。
4、物流系统运作原理有: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物流组织网络化原理、接口无缝化原理。
5、通过提供资源、能源、机具、劳动力、劳动手段等,对某一系统发生作用,这一作用被称为外部环境对物流系统的输入。
二、多项选择题1、一般而言,物流链各阶段的必备功能首先是A,然后是B。
《物流工程管理技术》PPT课件

精选PPT
13
精益物流系统控制特点 ▪ 拉动式生产系统
精选PPT
14
▪ 看板管理
像汽车生产这种综合工业,最好把 每个必要的零部件非常准时地集中 到装配线上
前一道工序向后一道工序供应工件?
现在,我倒过来考察生产流程。我想后一道 工序在需要的时刻去前一道工序领取正好需 要的那一部分工件是不是可以呢?这样,前 一道工序只生产被领取的那部分工件就可以 了。只要明确表示某种东西需要多少,就可 以作为衔接许多道工序的手段
11
▪ 物料搬运系统 简单的物料搬运系统 、生产线内“一个流”
生产组织形式 、准时、高效的运输体制 ▪ 仓储管理
库存补充、先进先出等
精选PPT
12
精益物流系统管理特点
▪ 生产现场的“5S”活动 就是对现场进行不断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
以及提高人员的素养。 ▪ 生产现场的定置管理
包括区域定置 、设备定置、仓储定置、人员定 置等。 ▪ 生产现场目视管理
符号
物流路线
比例(%)
A(4)
10
E(3)
20
I(2)
30
O(1)
40
U(0)
精选PPT
承担物流量 比例(%)
40 30 20 10
39
物流强度分析表(由从至表得出)
物流量等级划分(用符号A、E、I、O、U表示)
• A: 80-100 吨 1 - 2
• E: 60-80吨 无
• I: 40-60吨 2 - 4、 2 - 5
• 定址。在已选定的地区内选定一片土地作 为设施具体位置
设施规划

实施方案
修正方案 再定义新设施目標
2.9 KFC的新设计
目标一:更现代化,更好的满足顾客需求 设计方案:
(1)大的窗户和明亮轻快的颜色,使商店变得更加醒目; (2)灵活多样的用餐方式; (3)位于角落的柜台让顾客在进店的第一时间就得到服务; (4)更多的空间容纳更多的服务人员减少顾客的等待时间;
2.2设施规划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辅助工厂布置CAL、成组技 术——CRAFT(位置配置法)、CORELAP(相互关系 法)、PLANET(分析评价法)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仿真——研究柔性问题、专家 系统、多目标优化 20世纪90年代——结合先进制造技术——CIMS、JIT 现在——设施布置与物流系统的自动化、柔性化、信息 化、网络化、绿色化、智能化
tompkinsetal宏观微观特定类别设施的设施规划制造设施规划工厂选址工厂设计工厂设施系统工厂布置物料搬运办公室设施规划办公室选址办公室设计办公室设施系统办公室布置信息传递医院设施规划医院选址医院设计医院设施系统医院布置病人处理信息传递设施规划的内容?场址选择对设施进行地区地点的选择?布置设计对建筑物设备运输通道场地进行合理配置搬运设计做合理安排对物料搬运路线方法器具及储存场地?搬运设计对物料搬运路线方法器具及储存场地?建筑设计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以满足功能空间经济等需要?公用工程设计对电力照明排水通风等进行协调设计?信息通信设计对信息通信的传输系统进行全面设计24战略设施规划?设施规划设施选址设施设计
宏观
微观
特定类别设施的设施规划
工厂选址 制造设施规划 工厂设施系统
工厂设计
工厂布置 物料搬运
办公室选址 办公室设施规划 办公室设计 医院选址 医院设施规划 医院设计 医院设施系统 医院布置 办公室设施系统 办公室布置 信息传递
生产设施规划与布局设计

生产设施规划与布局设计1设施布局概述设施布局是指在一个给定的设施范围内,对多个经济活动单元进行位置安排。
所谓经济活动单元,是指需要占据空间的任何实体,也包括人。
设施布局有以下几类。
1)固定式布置(Fix.PositionLayout),根据体积或者质量将产品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设备、人员、材料都围绕着产品分布,如飞机制造厂、造船厂等。
其优点在于物料移动较少,高度柔性。
不足之处是人员设备的移动将相对增加,设备需要重复配备,对工人技能要求高等。
2)产品原则布置(ProductLayout),根据产品的制造步骤安排各组成部分。
从理论上看,流程是一条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的连续线。
固定制造某种部件或某种产品的封闭车间,其设备、人员按加工或生产的工艺过程顺序布置,形成一定的生产线,适合品种少、批量大的生产方式。
3)工艺原则布置(ProcessLayout),是将同类设备和人员集中布置在一个地方的布置形式。
工艺原则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组设施布置在一起,故又称为机群式布置。
工件按工艺路线成批进入这些班组,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工艺路线。
4)成组原则布置(GroupLayout),应用成组技术进行设施布置,成组技术就是识别和利用产品零部件的相似性。
一系列相似工艺要求的零件组成零件族。
针对一个零件族的设备要求形成机器组,这些机器组形成制造单元。
成组原则布置介于产品布置和工艺布置之间,适应于中小批量生产。
生产系统布局一般说来,生产系统布局有3种类型。
以产品为中心的布局形式这种类型的布局以产品的生产顺序作为布局时的主要参照。
即将生产过程从材料到成品进行详细分类,然后根据这种分类选用设备,再将其按工艺顺序组成流水生产线。
整车组装、食品加工等多采用这种布局形式。
它的优点为:设备相对简单,组织生产方便,半成品传输费用低,生产效率较高。
而其主要局限性首先在于灵活性不够。
如果产品有变,则整个布局也需作相应的改变。
其次,由于所有设备必须同步运行,其中任何一台机器出现故障,都会导致整个生产线停产,因此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较高。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一、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这个背景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应运而生,成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设施规划能力和物流分析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物流设施规划与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设施规划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及物流分析的关键要素和流程,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流行业的运作机制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升个人职业竞争力。
本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设施规划理论、物流分析方法、案例研究和实践项目等,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1. 课程设计的背景和意义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商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已经成为了众多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课程设计的背景在于物流产业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中的一项支柱产业,对企业的成本控制、资源配置、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电子商务和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崛起,对于物流设施规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将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相连。
意义在于该课程不仅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备的素质要求,更是为物流业及相关行业的未来发展输送专业性强、实操经验丰富的人才的重要保障。
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在面对复杂的物流环境和多变的业务需求时,具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通过深入分析和实践课程设计内容,学生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和发展潜力。
2.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目标掌握设施规划的基本知识:使学生熟悉设施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理解其在物流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8章物流运输管理

2. 按运输的范畴分类
二、物流运输的方式
3. 按运输的协作程度分类
1) 2) 1) 2) 一般运输 联合运输 集货运输 配送运输
4. 按运输的作用分类
5. 按运输中途是否换载分类
1) 2) 直达运输 中转运输
8
二、物流运输的方式
(二)几种特殊的运输方式
1. 成组运输 1) 托盘运输 2) 集装箱运输 2. 多式联运 3. 散装运输
五、物流运输线路的选择
(一)运输线路选择概述 (1) 单一出发地和单一目的地,且出发地 和目的地不同。这类问题可以用运筹学中 的网络规划方法和最短路径方法解决。 (2) 多出发地和多目的地。这类问题可以 用运筹学中的线性规划方法解决。 (3) 出发地和目的地是同一地点。这类问 题可以用运筹学中的中国邮递员问题的奇 偶点图上作业法解决。
13
一、物流运输合理化
(一)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 (1)运输距离。 (2)运输环节。 (3)运输工具。 (4)运输时间。 (5)运输费用。
14
一、物流运输合理化
(二)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
1. 返程或起程空驶 2. 对流运输 3. 迂回运输 4. 重复运输 5. 倒流运输 6. 过远运输 7. 运力选择不当
托运人
承运人
收货人
12
第二节 物流运输管理决策
运输决策在物流决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运 输成本要占物流总成本的1/3~ 2/3。对许多商品来说, 运输成本要占商品价格的4%~10%。 由此可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要求对货 物运输进行优化组织,即会运用掌握的资源(人力、物 力、财力)合理安排运输任务,消除对流、迂回、重复 等不合理现象,尽量以最少的资源来完成最多的任务。 这就需要对货物运输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建立模型, 并运用各种数学方法进行求解,以实现货物运输问题 的科学管理。
物流设施规划及其布置设计(布置设置)

三.设施规划设计的原则
1.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 2.以流动的观点作为设施规划的出发点 3.最求系统的整体优化 4.重视人的因素 5.反复叠代及并行设计
*
四.设施规划与设计的阶段与程序
设施规划与设计阶段结构
规划时间
规划阶段
0.预规划
1.确定方针
2.总体规划
3.详细规划
4.规划实施
5.规划后
*
2.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含义
由于各经济领域的企业性质不同,其设施的功能均不一样,但只要是从事商品生产或流通,设施就与物流活动有关联,就存在其设施物流运行系统的优化问题。因此,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理念与内涵就包括在各设施规划与设计之中 从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与各经济领域设施的相关性来看,我们可以将与物流活动密切相关的一般设施以及物流活动专用的设施的规划与设计都近似地看成是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
6.修 正 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只是一个原始布置图,还需要根据其他因素进行调整与修正。此时需要考虑的修正因素包括物品搬运方式、操作方式、储存周期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实际限制条件如成本、安全和职工倾向等方面是否允许。 考虑了各种修正因素与实际限制条件以后,对面积图进行调整,得出数个有价值的可行设施布置方案。 7.方案评价与择优 针对前面得到的数个方案,需要进行技术、费用及其他因素评价,通过对各方案比较评价,选出或修正设计方案,得到布置方案图。
*
2.物料分类
在实际工作中物料通常按可运性的物理特征进行分类,其分类依据是外形尺寸、重量、形状、损坏可能性、状态、数量、时限等七种主要因素。 为了不使物料分类过多,不便以后进行物流分析,一般在企业物流范围内应将物料分类数控制在10类左右,最多也不宜超过15类
物料 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物流基础化模数。目前已基本认定 600mm×400mm为物流基础模数尺寸。
②物流模数。物流模数是指集装单元基础模数 尺寸(即最小的集装尺寸)。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与集装单元模数尺现寸代物的流配系统合工程关与系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二、生产物流系统的设计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从物料流向的角度分类,可把生产物流划分为: 1.项目型生产物流:如住宅、厂房、公路、 大坝、机场等的建造;飞机装配等。 2.连续型生产物流:如汽车装配生产线。 3.离散型生产物流:如机床制造。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从物料流经的区域和功能角度分类,又可以把 生产过程中的物流细分为: 1.工厂间物流:大型企业、各专业厂间运输 物流或独立工厂与材料、配件供应厂之间的 物流。 2.工序间物流:也称工位间物流、车间物流, 即生产过程中车间内部和车间、仓库之间各 工序、工位上的物流。
o 例:某车间布置设计,共4种方案:A—仓 库与车间布局分散;B—车间布局完整、集 中; C—辅助服务部门集中;D—布局不完 全集中。从例子中可以看到,D方案分值最 高。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序号 考虑因素
权数
1
辅助服务是否分散
10
2
管理是否容易
6
3
扩建的可能性
5
4
物流及搬运是否经济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二、生产物流系统的主要特点
1.物料是按照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的 要求流动的,物料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处 于连续流畅状态。
2.物料在生产过程的各工艺阶段,保持一定 比例以适应产品制造的要求。
3.物料搬运装卸过程要安全可靠,尽可能减 少环节,简化作业流程,在满足生产工艺的 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搬运设备和容器。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第二节 生产物流系统的设计
一、基本概念
1.当量物流量
物流强度又称物流量,是一定时间内物料
的移动量,可以用重量、体积、托盘或货箱 来表示。
当量物流是指物流运动过程中一定时间内按
规定标准修正、折算的物料搬运和运输量。
其计算公式为
。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10
5
灵活性
9
6
投资大小
8
7
设备利用率
5
合计
A U/0 O/6 O-/3 O/10 O/9 O-/4 A/20 52
各方案的等级及分数
B
C
I/20
I/20
A/24
E-/15
I/10
O/5
U/0
I/20
E/27
I/18
O/8
I/16
O/5
U/0
94
94
D E/30 E-/15 O/5 E/30 E/27 E/24 O-/3 134
玛格基本值 1/150 1/50 1/2 1 38 44 48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3.物料活性系数
物料活性系数是一种度量物料搬运难易程度的指标,一 般将物料活性系数分为5个等级。
系数等级
0
1
2
3
4
物料状态 堆在地 集中、装在 垫起、可 装载、可近距 装车移
面上
容器内
吊装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作业单位建筑物汇总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作业单位名称
原材料库 油料库 标准、外购件库 切削工车间 热处理车间 焊接车间 变速器车间 总装车间 工具车间 油漆车间 试车车间 成品库 办公、服务楼 车库
7.方案评价
(1)加权因素法。在评价布置方案时,对非 经济因素影响常用的评价方法是加权因素法。 一些影响系统布置设计常见的非经济因 素,见下表所示。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物流系统加权评价非经济因素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因素
是否易于将来发展 工艺过程的适应性 设施布置是否灵活可变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2.物流分析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1)物流分析 1)工艺过程图
对生产中批量大,品种少的物流系统,采用 标准符号绘制工艺过程图,可以直观的反映 出企业生产的详细情况。 常用的图例符号如下表所示。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物料流程图例符号
变速器
0.3
转向桥、驱动桥等
0.8
抬升机构
0.3
液压缸
0.2
泵及液压回路
0.2
0.8
0.3
0.1
液压油
0.06
塑料制品
0.01
油漆
0.01
标准件
0.02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2.绘制工艺过程图
变速器工艺过程图
随车工具箱工艺过程图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2)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3.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在系统布置阶段,从各作业单位之间相 互关系密切程度出发,安排各作业单位间的 相对位置。关系密级高的作业单位之间距离 近,关系密级低的作业单位之间距离远,形 成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5.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就是把各作业单位 的占地面积与空间几何形状,按照适当的绘 图比例,布置到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上。形 成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在作图过程中,建 筑物的柱距、梁距等建筑物的绘制,要根据 标准的序列值进行,对于生产、运输部门来 讲,要考虑物料、人员的流动通道。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2.玛格数
玛格既不用重量,也不用体积或件数,而是 木块(约
以“可运性”作为衡量的基础。一个玛格相当于 一件结构紧密、可以方便地拿在一只手中的物品。
物料
垫圈,孔径6mm 螺母,12mm×5mm 一包香烟
木块(约
cm)
托盘荷载(1200cm×1200cm—低堆垛) 托盘荷载(1200cm×1200cm—中堆垛) 托盘荷载(1200cm×1200cm—高堆垛)
物流效率 物料搬运效率 储存的效率 空间利用率 辅助部门的综合效率 工作环境及员工的满意度
重要性
序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因素
安全设施及管理 产品的质量 设备利用率
与企业发展规划协调程度 环境保护与自然条件利用
外观美观 其它
重要性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离移动
动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4.物料搬运的单元化与标准化
(1)单元化 可以缩短搬运时间、保持搬运的灵活性和作 业的连贯性,便于搬运机械操作,减轻人力 装卸,以提高生产作业率。
(2)标准化 有利于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在 异地中转等作业时不用换装,提高通用性, 减少搬运作业时间,减轻物品的散失、损坏。 从而节约费用。
(3)按工艺过程布置。是将具有相同功能的 同类设备集中在一起,完成相同工艺的加工任 务。这种布置适用于产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 的生产方式。
车床组
铣床组
磨镗钻组
其它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4)按成组制造单元布置。根据一定的标准, 将结构和工艺相似的零件分成零件组,确定出 零件组的典型工艺流程,然后配置适应各组加 工工艺的设施,形成“成组生产单元”。
93
28
65
C
A
338
50
288
ABC
192
192
ABC
550
550
合计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3)多种产品工艺过程图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4)成组分析法。 当产品品种较多时,可按产品结构与工艺的 相似性进行分组归类,绘制物流种类P-物 流量Q图。根据每一种产品Pi(i=1,2,…,n) 及其对应的产量Qi,画出由直方图表示的PQ图。
车床 仓
库
铣床
磨床
焊接
涂漆
装配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2)按产品原则布置。指将不同类型的机器、 设施按产品的加工顺序和路线要求,布置成流 水生产线或装配线形式。通常有直线型、L型、 O型、S型、U型。
各种加工设备
流水线
各种加工设备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 术第八章生产物流系统
设施规划
2020/11/23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第一节 生产物流类型、生产物流系统特点
一、生产物流类型 根据产品在工作地生产的重复过程,将物料生
产过程划分为: 1.单件生产:一般造船厂、飞机制造厂等企
业的生产。 2.大量生产: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 3.成批生产。
原
成
材
品
料
库
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第八章生产 物流系统设施规划
(三)系统的布置设计实例
一 个 叉 车 总 装 厂 占 地 面 积 120000 平 方 米 , 厂区东西长约500米,宽约280米,年产各种 叉车约3000台,主要设施如下表所示,其作 业单位分别负责完成重要零、部件的加工及总 装工作。